[教学内容,模块]例谈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有很多亮点,其中之一就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五大系列选修模块供学生修习,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我们还很难全面实现学生的自由选课。面对五个系列的十几个选修模块,教师应该怎样来选择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呢?在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语文选修模块教学内容进而努力提升选修课的教学效益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拟就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与有效整合加以粗浅分析,以抛砖引玉,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整体设计选修教学模块的基本立足点
1.体现选修模块的显性特征
语文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是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系列,意在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两个系列意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前者属于实用类文本的学习,后者更加突显语文的实践性、应用性;“文化论著研读”则侧熏通过研读中外文化名著,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各个系列涉及的文体不同,课程目标与要求也各有差异,因此,教师在选修课的教学实施中首先要根据选修模块的显性特征,保证开设好那些在学生语文基本素养中处于较为核心地位的模块,并在选择中注意文本体类与功能的适当平衡。同时,教师要牢同树立文体意识,切实体现选修模块的显性特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不同文类(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和不同文体的课文,特点不同,教学的切人点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存在差别,不能不分文体,统一施教。
比如,教学文学类文本应在引导学生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多关注阅读的开放性、个体体验的独特性;教学实用类文本主要应引导学生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多关注对信息、事实、观点等的准确理解和概括,毕竟分析综合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核心内容。当然,对不同文体阅读鉴赏方法和文体基本特性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在引导学生“读得懂”这一篇的同时,努力达到“懂得读”这一类。
2.与必修模块有效衔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因此选修课教学应有意识地随时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必修课的学习应该为选修课做铺垫、打基础,学生在必修课上所积累的知识,所习得的方法、能力,所养成的学习习惯等应该有效迁移并延展至选修课中来,并得到更好的发挥、发展。换言之,高中语文选修课既然是必修课的延伸与拓展,它的教学中就应该蕴含着运用、内化、深化、拓展必修课知识与技能的成分。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选修课教学的切人点和落脚点,尤其是选修与必修内容和目标上的衔接点。
比如,《语言文字应用》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注重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为了凸显这一模块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与必修模块中的“梳
理探究”专题结合起来。人教版语文必修1至必修5“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应用、有趣的语言翻译等。这些“梳理探究”专题与《语言文字应用》中神奇的汉字、词语万花筒、言之有“理”、语言的艺术等内容整合在一起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语言应用中培养“语感”并习得“语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尊重学情
选修模块教学中,更应突出个性化,教学内容的确定不能仅以教师一个人的设定作为目标,要顾及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特征,即尊重学生的学情。在同一选修模块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准许学生在学习探究的领域、角度有所侧重,尽量使其各取所需,同时也要使其各尽所能。特别是在当前还没有真正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爱好实现走班选课的情况下,更应凸显选修课的“选”字。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新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主问题,安排不同要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中有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个性选择。
如《外围小说欣赏》模块的教学,有的学生愿意研究小说的“叙述”“场景”,有的学生偏爱探究小说的“主题”“人物”,有的学生倾向欣赏小说的“情节”“结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这是学习内容、学习日标的多样选择。学生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多样化,学习主动性也就提高了。
二、有效整合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基本途径
1.打破模块的界限,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地面对教材,在语文学习目标的导引下,结合学生的学情,打破选修模块之间(甚至是与必修模块)的界限,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提高选修课的教学效益。具体讲,教师对教材的整合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的整合。
如前文所述,必修与选修虽然层次不一样,但两者密切关联。必修中的小说、戏剧单元可与选修系列小说与戏剧相衔接;必修中的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文艺学论文单元可与选修系列文化论著研读相衔接;必修中的“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可与选修系列“语言文字应用”相衔接。同时,由于选修课程专题性较强,因此可以从整体着眼,选出每个单元的经典篇章,精心指导,重点突破,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必修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与方法,其余内容留做一般性阅读或者拓展阅读,由学生带着已学会的方法自己去鉴赏和评价。比如,我们在讲《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打破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诗词的界限,重新整合,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按题材分成咏史怀古诗歌、边塞诗歌、田园诗歌等类别,每一类别选取一首或几首经典诗歌,在精讲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此类诗歌的特点和鉴赏的一般方法,其余诗篇南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第二,选修模块之间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