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
直流电法在山区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2 工作方法与工程布置
2 1 工 作 方 法 .
根据工 作 任 务 , 先 在 正 式 工 作 前 , 工 作 地 首 对 区进行 了踏勘 , 测 区 的地 质 地 貌 、 层 岩性 、 造 对 地 构 和补 给条 件 做 了全 面 了解 。其 次 依 据 地 形 及 地 质条 件布置 3条 近 南北 向联 合 剖 面测 线 ( 1 , 图 ) 采 用联合 剖 面法 圈定 出断 裂 构造 带 的位 置 、 向及 延 走 伸范 围 , 析 成 井 有 利 地 段 , 再 采 用 对 称 四极 电 分 并
露奥 陶纪 和寒武 纪地 层 , 主要 为 三 山子 组 灰 黄 色细
石破碎富水会使电阻率值 明显降低 , 这是本次物探
工作 的物 理前 提 。 区 内 E 向 、 E 向 断裂 发 育 , 角 5 。~8 。 W N 倾 O 0, 为 区 内主要 富水带 , 次 工 作 的关 键 就 是 找 到某 一 本
@
2 1 S i eh E g . 02 c. c . nr T g
直 流电法在山区寻找 地下水 中的应用
胡雪平 崔元俊 董 建 陈 磊 韩 烨
(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 济南 2 0 1 ) 5 0 3
摘
要
在 工作 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 的基础上 , 垂直 目标布设 了3条 电阻率法勘探 剖面。运用 电 阻率联合 剖面 法配合 电测
工作 区所处位置属于寒武系地层 以及纵横交错 的
21 0 2年 3月 1 日收 到 9
第一作者简介 : 胡雪平 (9 0 ) 男 , 究方 向: 18 一 , 研 地球物理勘探。
l 7期
胡雪平 , : 等 直流 电法在 山区寻找地下水 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地下水源勘查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地下水源勘查中的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某地区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测深寻找地下水的应用及其钻探验证情况,说明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含水构造的位置、形态,以及应用激电参数判别地下水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地区概况;高密度电法勘探; 含水构造;激电异常1.概况1. 1地理位置物探工作地区位于某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北纬?。
1.2地形地貌该物探工作区的地貌组合类型是:峰丛谷地,呈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势。
1.3地层构造(1)地层该工作区、周边出露地层由上至下分别是A、第四系残坡积层(Q):黄褐色红粘土,表层含植物根系,分布于斜坡、谷地及地势平坦地带,厚0~5. 0m。
B、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2 s):分布于工作区南部,岩性为灰、灰白色中至厚层白云岩,灰岩夹泥岩。
C、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广泛分布于工作区,岩性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灰岩、泥岩。
(2)构造地层倾向南东,单斜构造。
1.3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该物探工作区中,地下水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因为地下水类型为裂隙也就是溶洞水,也就是大气降水到了地面后,经过岩层中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溶洞溶隙等补给了地下水,在工作区的地下水汇水面积约 3.2km2。
因在地形、地貌及构造控制的下,地下水补给区周边均以地表分水岭为界,有河为区内地下水的侵蚀基准面,地下水总体上由南西向北东向迳流,在北部出露地表且补给地表河水。
地下水类型为裂隙—溶洞水,大多赋存于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中,,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为主。
2测区地球物探特征耕植土、粘土及红粘土组成该区表层,呈低电阻率反映,视电阻率300Ωm,局部不均匀体也呈高阻反映,基岩由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2 s)、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 T1m )组成,松子坎组岩性为灰、灰白色中至厚层白云岩、灰岩夹泥岩,茅草铺组岩性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灰岩、泥岩,无论是白云岩还是灰岩与含水构造都呈高阻反映。
电法在山区找水中的应用

( )地质 条件 一
测 区属低 山区,中部及 北部高,东南低 。山峰最 高标 高 7 4 6 ,最 低 标 高 2 8 ,相 对 高 差 9  ̄4 0 。地 貌 按 成 冈类 6 .m 6m 0 6m
型划 分为 构造 地 貌 、 流 水地 貌 ( 表 I 。 见 )
影 像 ,总 体 走 向 l 。 , 两 端 延 入 邻 区 ,区 内 出露 长 1. k 。 8 7 5m 沿 断裂 不同时期 的地 质体呈直线状相 接,断裂通过 处岩石破 碎 ,在 大 李 店 东 形 成 宽逾 7 m 的 破 碎 带 , 带 内 岩 石 具 矽 卡 岩 0
移 不 明显 。
山河 林 场一 战 家 崴 子 断 裂 性 质 属 于 张 扭 性 断 裂 。 其 断 裂
面 粗 糙 , 附 近 可 见 疏 松 的 角 砾 岩 ,两 侧 岩 石 破 碎 , 为 地 下 水
赋 存 创 造 有 利 条 件 ,故 该 方 向断 裂 常 形 成 地 下 水 富集 带 。B 2 2 号 孔 即 位 于 北 西 向 断 裂 带 上 ,岩 石破 碎 、 裂 隙 发育 ,水 量 较 大 ( 6 . 5 。d 。 断 裂 构 造 不 仅 能 富集 和 储 藏 地 下 水 ,也 是 5 0 3 m/ )
【 摘 要 】文章 对黑龙 江省某山区地热资源普查 工作 区 内地热地质基础条件进行 了分析 ,并根据地 热资源勘探部 署要 求 ,
在 测 区开 展 可控 源音 频 大地 电磁 测 深 ( S C AMT)勘 查 工 程 。 【 键 词 】 山 区 :CS MT 关 A 【 图分 类号 】P 3 . 中 61 3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g ] 10 — 112 1)5 0 0 - 2 文 - 08 1 5 ( 1 — 17 0 0 0
电法勘探设备在河流水文监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电法勘探设备在河流水文监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法勘探设备在河流水文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电法勘探设备的原理、在河流水文监测中的应用案例以及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法勘探设备的原理。
电法勘探是一种利用电磁现象来探测地下结构的方法。
该设备通过将一系列电流注入地下,测量地下介质对电流的阻抗或电导率的响应,从而推断出地下结构的分布情况。
电法勘探设备实现了非侵入式的探测,可以高效、准确地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在河流水文监测中,电法勘探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法勘探设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
通过测量地下介质对电流的阻抗响应,我们可以推断出地下水位的高低,从而了解河流的水文情况。
其次,电法勘探设备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地下水文构造。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电法勘探数据中的反射波形态特征,判断出地下水系统的类型,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脉络。
此外,电法勘探设备还可以用于监测河床的变化情况。
通过连续多次的电法测量,我们可以观察到河流底部的地下介质变化,从而判断河床的演变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电法勘探设备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例如,在某河流水文监测项目中,研究人员使用了电法勘探设备,成功地获得了该河流的地下水位分布图。
通过对电法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他们得到的地下水位分布图与传统的水位监测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证明了电法勘探设备在水文监测中的可靠性。
此外,另一项研究表明,电法勘探设备还可以用于监测河床的变化。
通过对多个时间点的电法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人员成功地捕捉到了河床变化的趋势,为河流水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电法勘探设备在河流水文监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地下介质的复杂性,电法勘探设备的数据处理和解释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此外,设备的建设和操作成本较高,需要一定的专业团队和设备支持。
另外,电法勘探设备在河流水文监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直接测量河流水量和水流速度等参数。
电法找水的应用

电法找水的应用张福生(鹤岗矿务局地质勘探公司,黑龙江鹤岗154100)摘 要:利用电法勘探的理论寻找地下水,通过具体应用实例说明其可行性及准确性,该方法实测简单,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电阻率;剖面;电测探;电法中图分类号:[TD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25(2002)10-0059-020 引言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国家,在辽宁省东部复县的一个偏远的农村,每个农家吃水要到15km 外的地方去运,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岭北矿排土区的民用水每天要靠火车来运输。
以上情况都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在我国远离江河的城镇、农村,亟待解决用水的问题,已迫在眉睫,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满足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水资源的需要将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因此,今日应用物探手段,电法方法找到天然、纯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已是我们水文地质及物探工作者的事情了。
1 裂隙水的分类及鹤岗地区水文概况1 1 裂隙水的分类受多期地质构造的影响,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地层和岩石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地下水的赋存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践证明:基岩裂隙水的赋存、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气候条件的控制,而地质构造起主要作用。
因此,根据地层岩性、含水层位的产状和裂隙的成因,将基岩裂隙水分成五类:(1)沉积岩成岩层状裂隙;(2)火成岩成岩裂隙 孔洞水;(3)风化裂隙水;(4)构造裂隙水;(5)碳酸岩孔洞 裂隙水。
1 2 鹤岗地区水文地质概况鹤岗区域及周边地区位于兴安岭南,三江平原西部,属侵蚀低山丘陵和侵蚀堆积阶地地貌。
根据地质时代、岩性特征、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将本区划分为四个含水类型:(1)洪积、冲积孔隙水;(2)白垩系火成集块岩、砂页岩、凝灰岩裂隙水;(3)上侏罗系含煤地层裂隙水;(4)煤层基底裂隙水。
总之,鹤岗区域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赋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密度电法在岩层地区找水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岩层地区找水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0-21T12:16:44.7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林建秋[导读] 摘要:岩层地区找水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技术的应用是关键。
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韶关 512000摘要:岩层地区找水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技术的应用是关键。
本文结合岩层地区的特点,分析了高密度电法在岩层地区找水中的应用方法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岩层地区;找水方法高密度电法具有电剖面和电测深的双重特征,其探测密度高、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无污染、无损伤等优势。
在岩层地中,合理科学的使用该方法可以为找水创造良好的技术支持。
1.项目概况2020年1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2日,项目组组织人员,完成了某地4条高密度测线(0、2、4、6号线),共约240个测点,圆满完成任务。
根据探查目标体的基本情况及《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 0073-2016》规定,在工作区开展测量工作(图1)。
在野外施工时,测线尽可能的沿直线布设,并且在每个电极时,均用锄头将表层松散浮土和砾石去除,并用饱和盐水将粘土搅拌成稀泥,将铜电极包裹其中,是电极与地面完全电性耦合,极大的减少了接地电阻。
在电极布设完成后,检查每两个电极之间的接地电阻,确保其接地电阻均小于200欧姆,然后再开始测量,尽可能的减少地表电性不均匀引起的畸变异常。
整个高密度电法观测工作的检查率为25%(大于规范要求的3~5%),而且误差满足规范要求,为2.45%(小于3%,满足一级精度要求)。
整体数据畸点率为0.95%(小于规范要求的1%)。
误差和畸点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图1、物探工作部署图(卫星底图为往年场地未建设改造时影像)2.高密度电法的应用2.1测线解译A、GMD00图2 GMD00测线综合解译成果图在图2中,GMD00测线在145号桩处,见一处截然的高陡电性界面,经现场勘察,测线左侧(小号方向)为低电阻率区,经现场勘察,该测线段,见砂岩出露,推断该侧岩性为砂岩,在测线的右侧(大号方向)为高电阻率区,经现场勘察,该测线段,见灰岩出露,推断该侧岩性为灰岩。
综合电法在安徽某地找水中的应用

综合电法在安徽某地找水中的应用作者简介:仇啸天(1992-),男,湖北荆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地质找矿工作㊂仇啸天,朱文科(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二地质队,安徽蚌埠233000)摘㊀要:本文以综合电法综区域找水为核心,通过综合电法在找水中的应用,在安徽省某自来水厂寻找干净的水源,并获得丰富的水文钻孔位置信息,提高了找水效率,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㊂关键词:综合电法;水资源勘察;地质条件;激电测深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339(2019)01-0046-021㊀引言综合电法是一种操作便利㊁勘探结果精准的勘探手段,已广泛应用在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探查领域中,尤其是在地下水资源勘察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㊂由于安徽地区的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在安徽某地找水工作中,可以考虑引入综合电法,结合当期农业经济发展和能源基地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强水源地的水文地质勘察㊂通过综合电法,为当地自来水厂找到干净水源,明确水文钻孔位置,为安徽地区水利工程事业做出了贡献,满足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需求㊂2㊀工区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2.1㊀工区地质条件区内主要含水岩组为震旦系四顶山组㊁寒武系猴家山组㊁昌平组和馒头组,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岩溶㊁裂隙不甚发育㊂岩组为第四系全新统,分布在勘查区北部㊂地下水赋存于砂层及垂直裂隙发育的粘性土中,水量贫乏㊂查区南部,由震旦系淮南群四顶山组三个岩性段及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粉红色㊁灰白色中 厚层微晶白云岩,叠层石微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夹石英岩凸镜体㊁灰㊁灰肉红色中 厚层(半球状大圆藻)微晶白云岩㊁砂屑白云岩㊁含硅质白云岩组成㊂地表岩石裂隙发育,似刀砍状,裂隙发育延伸较浅,富水性较差㊂泉水流量小于0.3m3/h,径流模数2.8 4.511L㊃s-1㊃km-2㊂2.2㊀工区水文条件本区在区域上处于江淮分水岭地段,水系不甚发育,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㊂断裂构造和裂隙是本区地下水入渗㊁循环的主要通道和主要富集地带㊂降水入渗后,一部分沿断裂和裂隙密集带作水平方向径流(总体径流方向自南至北与地形坡度变化一致)并在构造和地形有利部位出露于地表,以泉的形式排泄;另一部分则沿断裂带富集,并向地下深部运移和循环㊂受所处的地形地貌和地质㊁水文地质条件制约,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经短暂径流,在山麓边坡及构造带附近以泉或泉群形式排泄,其动态变化受降水控制㊂3㊀技术方法根据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地形地物条件,在相应范围内布设物探剖面,选用了电法勘探中的联合剖面法㊁激电测深法和电阻率测深法㊂在北部用电阻率测深法寻找第四系含水砂层;在南部运用联合剖面法寻找构造破碎带,并运用激电测深法判断与评价含水层㊂3.1㊀数据分析与整理运用GPS系统进行数据采集,通过mapsource程序转换数据格式,利用坐标转换软件将所测大地坐标数据转换成自定义三参数下的坐标格式,数据汇总后,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剔除坏数据,对不同排列接头点进行圆滑处理,以保证数据可靠性㊂3.2㊀联合剖面法联合剖面法电极排列方式为:AO=BO=70m㊁MN=20m,AO=BO=90m㊁MN=20m,AO=BO=110m㊁MN=20m,AO=BO=130m㊁MN=20m,CO>5AO㊂实际上联合剖面法是两个三级装置排列,它是一种成熟的物探找水方法,曲线上的低阻正交点是地下断裂破碎带的明显标志㊂本次联合剖面法根据设计成井深度设计了AO=BO=70m,AO=BO=90m,AO=BO=110m,AO=BO=130m4个参考极距,根据每个极距深度下的物性差异判断含水破碎带㊂3.3㊀激电测深应用激电测深法寻找地下水选定井位能够避免打井的盲目性,减少打打废井和干孔损失浪费,是效果显著的勘探手段㊂一个激电测深点是在此点上的纵向物性探测,根据纵向物性变化推测含水层所在深度㊂而在一条测线上布置多个激电测深点并画出视电阻率与视极化率断面图便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异常的空间分布,由此推测含水密集区所在的位置㊂64表1㊀激电测深装置一览表4㊀解释推断4.1㊀联合剖面法自来水厂4,5线联合剖面图(图1):4线AO=70m在1000点存在正交点,AO=90m在1000点存在正交点,AO=110m在1000点依然存在正交点;旁侧线5线在980点也存在正交点,推测此处为构造F1,走向北西,几乎直立㊂4线AO=70m在1310点存在正交点,AO=90m在1310点存在正交点,AO=110m在1320点依然存在正交点;旁侧线5线在1280点也存在正交点,推测此处为构造F2,走向北西,倾角63.5ʎ㊂图1㊀4线㊁5线联合剖面图4.2㊀激电测深5线激电测深单支曲线(图2):970点㊁960点㊁950点㊁940点曲线形态均为KH型㊂ρs曲线在尾支均出现低阻异常,说明此异常为构造引起,极化率在浅部较低,在深部较高,说明深部富水情况较好㊂1260点㊁1270点㊁1280点与1290点曲线形态亦为KH型,ρs曲线在尾部出现低阻异常,说明此异常为构造引起㊂极化率在浅部较低,在深部较高,说明深部富水情况较好㊂图2㊀5线测深单支曲线图5㊀结论推测构造F1所处位置在公路边树林里,构造倾角较大,为5线联合剖面的980点附近,故在5线970处拟定一个水井井位,钻孔深度220m㊂事后果然有大量水出来㊂6㊀结语综上所述,安徽某地为了寻找干净的自来水水源,采用综合电法进行水资源勘探,深入分析该地区的地质条件㊁地球物理特征以及水文条件等,通过联合剖面法和激电测深法等技术方式,根据每个极距深度下的物性差异判断含水破碎带,推测含水密集区所在的位置,明确丰富的水文钻孔位置信息,获得水资源,提高了找水效率㊂参考文献:[1]㊀皮玉莲.综合电法在金多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以安徽某地金多金属矿普查为例[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6(3):312-317.[2]㊀韩情情.综合电法在安徽某铜矿勘查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17(3):198-200.[3]㊀张本静.电法勘探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找水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3(4):476-481.74。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在工程物探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工程物探的主要方法之一。
尤其高密度电法找水,工作效率高,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工作成本低、测量简便等突出优势,在工程勘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工作中更受人们欢迎。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温纳装置电阻率等值线图0前言物探方法找水已有很长历史了,以前通常用电测深方法或联合剖面法找水,电测深方法是通过测深曲线的直接特征找水,效果很好。
但电测深方法工作量很大,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测点,几天才能完成一个剖面。
联剖的正交点对低阻构造的反映也有很好的效果,但联合剖面法的无穷远极也很难选到合适的位置。
如今高密度电法集中了这两者的有点,工作效率高,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工作成本低、测量简便等突出优势,在工程勘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工作中更受人们欢迎。
1高密度电法运用原理高密度电法实际上是集中了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其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
测量系统由多功能直流电法仪和多路电极转换器组成,基于常规电阻率法勘探原理并利用多路转换器的供电,测量电极的自动转换,配合常规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及电阻率成像(CT)等高新技术来进行高分辩、高效率电法勘探。
尤其温纳装置在高密度测量分辨率相对较高。
高密度电法野外测量时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剖面上,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剖面中不同电极距、不同电极排列方式的数据快速自动采集。
与常规电阻率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以下优点:(1)电极布置一次性完成,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故障和干扰,并且提高了效率;(2)能够选用多种电极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可以获得丰富的有关地电断面信息;(3)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避免了手工误操作。
此外,随着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发展,高密度电法资料的电阻率成像技术也从一维和二维发展到三维,极大的提高了地电资料的解释精度。
常规电法在桂西北岩溶地区找水的作用

常规电法在桂西北岩溶地区找水的作用摘要:桂西北岩溶石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发育不均,分布没有规律,找水比较困难,为了将含水构造的异常分辨力提高,采用常规电法确定最佳井位。
这种方法能够采集大量数据,对异常特征反映有很高的灵敏度,在我区百色地区不同的岩溶水文系统中找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常规电法;岩溶地区;找水;作用我国目前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国家,在我区革命老区—百色地区,还有很多地方吃不到自来水,要到很远的地方运水、挑水吃,这就加重了人们的生活负担,严重制约了我区的经济发展,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我区很多远离江河的农村、城镇,急需解决用水问题,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状态,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将越来越多。
但是我区多岩溶地区,尤其是百色地区,找水比较困难,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找水。
常规电法在研究和勘探地下水的方法中被广泛使用,而且效果明显,在地下水勘查中利用电法找水能使找水的准确性提高。
下面介绍常规电法在桂西北岩溶地区找水的作用。
1. 我区水文地质状况1.1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点岩溶地区就是可溶性岩经受水流的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我区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最大的特点是空间介质具有地上地下两层结构、岩溶水空间分布不均、可溶岩造土能力低、水源容易漏失、地表地下水关系密切等。
地形、地层、构造等控制着碳酸盐岩的空间分布情况,使其碳酸盐岩被分成许多小块,这就使得岩溶水文地质系统从总体上以小型分散为主。
岩溶地区断裂带或其影响带岩石破碎,岩溶发育,是地下水富集最有利部位。
其次岩性较纯的灰岩区,地形低洼处也是地下水富集的有利地段。
但是,岩溶发育是不均匀的,当钻孔没有布置在含水岩溶地段的情况下则无水。
在垂直方向上,岩溶发育深度一般在地表以下几十米到百米左右,是岩溶水的主要赋存深度。
1.2 以往找水的方法通常我们采取的找水的主要方法是水文地质找水法,也就是主要按照所在地区的地貌现象寻找破碎构造带,尽管这是一种简单的找水方法,但是准确率比较低,为了将找水的效率提高,同时考虑百色地区多岩溶地区的地质地貌情况,我们一般采用常规电法找水。
物探直流电法在隐伏岩溶地区找水中的应用

[ 摘 要 ] 丰 润 东部 城 区地 处燕 山 南麓 的山 前倾 斜 平 原 , 区 内地 下 水分 布 不 均 , 局部 缺 水 严 重 , 区 内地 质 条件
较复杂, 找 水难度 极 大 。在近 年 丰润 地 区 隐伏 岩 溶 区缺 水 区找 水 工作 中, 以地 质 成 因控 水 理 论 为指 导 , 综 合 物探 勘 查、 钻探 验证 等技 术 手段 , 成 功 实施 了地 下水勘 查 示 范案例 , 通过 对 实例 的分 析 , 指 出要 高度 重视 野 外水 文地 质 调 查
2 0 l 3年 l 1月 第3 5卷 第 6期
地 下V .. 2 01 3 V0 1 . 35 N0. 6
物 探 直 流 电法 在 隐 伏 岩 溶 地 区 找 水 中 的 应 用
庞 国 兴
( 河 北省 环境 地 质勘 查 院 , 河 北 石 家庄 0 5 0 0 2 1 )
常规电法勘探方法在贫水区找水的应用

2 实例 : 来安红层地 区找水
21 目的任务 .
来 安 县 为 解 决 大 型养 殖场 供 水 问题 , 安 县 水 利 局 委 托 本 来 单位物化探工程处在半塔罗庄~ 杨郢红旗林场一带开展水文物
探工作 , 以了解测区水文地质条件 , 寻找相对富水地段 , 并依据 物探 资料确定水井孔位 。
1 54 广东科 02 技21 7第1 期 3
MN( i) l MN( x = 2 a r n = m、 ma) 1 m
激 电测深 ( 温纳测深 A = MN : B 5 )
AB( n : m、 mi) 3 AB( x ) 3 0 ma : 4 m
视 电 阻率 联 合 剖 面 法 :
一一
l0 _ , ,
一
,1
,
-…
/ 1
j 1 , 口 1a 1 1T _ … 2 … ,
,
I I I j I I
l
l I l l I 1
l
I
一
l
1 .
I
一 1 ∞m … m I
1
() 2 地球 物 理 特 征 工作结果表 明本工 区基本无第四系覆盖 , 上部为玄武岩 出
1 物 探 方 法 的确 定
11 要 以地 质为 依据 .
以地质 为根据 , 要充分利用地质资料 , 就 研究地质 资料 。同 时 , 对 掌 握 已 有 的 地 质 规 律 在 物 探 异 常 中 的 反 映 进 行 深 入 分 析, 目的地开展辅 助性地质 工作, 有 建立测区 内可 能有的几种 地质模型 , 为地质解释服务 。
1
‘ 1 ‘
, 一 ,
图 5 0 0点激 电测 深 曲线 1 8
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在某山区勘察中的应用

地层名称 6号楼 地层厚度 层底标高
该 勘察场地工程位于北京市 门头沟 山区 , 地势较 陡 。拟建项 目总建筑面积约 5 0 0 0 n l ; 建筑 物依 山而 建 , 地 上 3层 一 4层 , 地 下1 层一 2层 , 基 础埋深约 3 . 0 m一5 . 0 I n , 结构形式 为钢 筋混凝 土 框架结 构。本 次勘察的建筑物为其 中的 6号楼 和 1 2号楼 。 为准确探明地层 , 采 取 了两 种技术 手 段进 行勘 探 , 即现 场钻 探取 芯与高密度 电法勘 探相结 合 的方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 对两种 不 同勘探 方法获取 成果的综合 对 比 、 分析, 结 合 室 内岩石试 验及 相关 的地 质资料 , 查 明场地 和地 基 的 稳定 性 、 地层 结 构 、 持 力层 的工 程特 性, 提供满足设计 、 施 工所需 的 岩土参 数 , 确定 地基 承 载力 , 提 出 地基基础 、 地基处理设计 与施 工方 案的建议 。 1 . 2 地 形 地貌
第3 9卷 第 2 8期 2 0 1 3年 1 0月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2 8 - 0 0 4 9 — 0 2
山 西 建 筑
S HAN XI ARCHn C I UR E
V0 1 . 3 9 No . 28
1 工 程背 景
1 . 1 工 程 概 况
英 。岩芯呈短柱状 。岩石质量指标 R q o约 6 5 %~ 7 5 %, 根据岩石
饱 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判定为坚 硬岩 , 按 岩石完整 性 的定 性分类 属较完整 ,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Ⅱ级 。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
电法勘探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电法勘探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摘要:目前电法勘探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找水中,本文分析了不同电探方法寻找地下水的特点,并重点研究了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法;高密度电法;地下水一、不同电探方法的特点应用物探技术方法勘察地下水由来已久,其中电法勘探则发展最早、普及最广,并因其工效高、设备简便、方法种类齐全、应用效果佳等特点,仍为现今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勘探方法。
目前应用于地下水勘探的电法主要有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天然交变电场法、瞬变电磁法、可控音频电磁法、甚低频电磁法等多种,还包括探地雷达和核磁共振法等新技术新方法。
电法勘探的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熟练地掌握这些特点,是工作中正确应用每种方法的关键。
电测深法是用以了解测点以下电性的垂向变化,电阻率测深法的特点是工作效率较高,定性及定量解释的理论最成熟,在含水岩体与围岩电阻率差别较大时,应用效果较好。
五级纵轴测深法的特点是分辨能力强、解释直观,但其抗干扰能力较差。
激发极化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同时取得电阻率及极化率、激发比等参数,便于多种参数对比,且极化率曲线可以定性解释含水层的富水性,但其成本高,工作效率较低。
我国将激电场的衰减速度具体化为半衰时、衰减度、激化比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不仅能较准确地找到各种类型的地下水资源,而且可以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预测水量大小,把激电参数与地层的含水性联系起来。
另外利用激发极化法找水或确定地层的含水性,最好与高密度电阻率法相结合,这样可以降低解释的多解性,提高找水的成功率。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确定高阻或低阻地质体方面具有优越性,但低阻地质体并不代表富含地下水,可能是由于泥岩引起地层的电阻率下降。
这时,可以通过使用激发极化法来区分含水地层和泥岩。
电剖面法可以探测测线一定范围及向下某一深度范围内,在水平方向上岩石的电性变化,其中电阻率剖面法在含水岩体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较大时,曲线反映应比较明显,但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天然交变电场法虽然效率高,成本低,对基岩破碎带反映较好,但因其受地下电场的突变影响较大,而必须进行复测并与其它电探方法配合使用。
山区找水中激发极化法的运用问题

山区找水中激发极化法的运用问题1 前言如今,水井施工需要较高的成本,如果有废孔出现,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促使预见性得到强化,就可以应用激发极化法,来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
实践研究表明,激电法属于间接找水,除了水会影响到它的异常响应之外,还有诸多的影响因素。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将找水工作中激电法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提升找水效果,就需要基本了解和正确认识含水岩石的激发极化性质和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异常的解释方法,这样方可以结合当地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特征,对施工方案合理布置,顺利的开展工作,这样方可以提升效果。
2 激发极化现象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表明,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如果采用电阻率法,就会发现,将稳定电流供入地下时,随着时间的改变,会改变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并且经过几分钟时间之后,会达到一个饱和值,趋于稳定。
将供电电流断开之后,在一瞬间会较快的降低测量电极间的电位,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缓慢的降低,经过几分钟的衰减,会与0比较的接近,我们用激发极化现象来称呼这些在充电放电过程中,随着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现象;这种光化学反应,主要是电流作用到了岩石、矿石以及所含水溶液。
激发极化法则是充分考虑了不同岩石、矿石激电效应的差异,在人工电场作用下,对激发极化电场进行研究,以便对水源进行查找,或者是对其他的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在我国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激发极化法,在找矿找水以及解决工程地质问题中效果较为显著。
通过一些观测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含水岩石即使不含电子导体,在外电场作用下,也会有较为明显的激电效应产生,虽然如今还没有统一解释本反应的成因,但是大多都认为是在外电场作用下,迁移和堆积了固液两相界面上双电层扩散层中的离子;双电层形变以及薄膜极化解释等,都是常见现象。
通过观测,岩石含水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激电二次场的强弱和衰减快慢,因此,在找水中就可以应用激电法。
一是双电层形变:吸附负离子的特性是岩石颗粒所具备的,尤其是黏土矿物颗粒,负离子吸引自己周围的正离子,因此就有一个双电层形成于每一个颗粒的表面。
水资源勘查中综合电法勘探方法技术与应用探讨

水资源勘查中综合电法勘探方法技术与应用探讨在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勘探技术水平不高,使我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大下降,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长期以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这两种综合电法在榆林市北部地区水资源勘探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了电法勘探找水定井的研究过程。
首先,经过野外物探工作资料的收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推演,从而结合推演结果绘制出激电参数曲线图;与此同时,科学收集工作区的地质以及水文资料、前人研究成果资料,并及时展开综合分析、研究,最终圈定榆林市北部地区最佳含水断裂层的准确位置,从而确定井位,为钻孔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标签:水资源勘查;综合电法;技术;应用陕西省榆林市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不断重视,在西北工农业经济发展以及能源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不断凸显,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因此,为了适应西部地区的发展形势,开发和寻找永久性的特大型供水水源地,对矿区深部水源地的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十分必要。
本文研究的工作区主要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部,陕蒙交界处的陕西一侧,从其地理位置看,主要的行政区划属于陕西榆林市的小壕兔、孟家湾以及岔河则乡和耳林所管辖的范围之内,北部地区距离榆林市南部地区大约为四十五公里。
一、陕西省榆林市北部地区水文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一)榆林市北部地区水文特征分析榆林市西北地区的地隔水层与含水层较多,而最主要的含水层为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ps)与白垩系洛河组(K1l)。
萨拉乌苏组(Qps)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另外还有承压水越流补给、侧向迳流补给以及凝结水补给、地表水入渗以及灌溉回归等多种补给方式。
该地区由于地形开阔,所以地表被广阔的沙层覆盖,再加上众多的洼地,因此非常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
白垩系洛河组(K1l)砂岩孔隙潜水则除了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之外,局部还受到区域性侧向迳流补给以及上覆松散沙层渗透补给。
常规电法在山区找水中的应用

052城市地理常规电法在山区找水中的应用梁帅(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利用常规电法勘探水源时,需要以测区的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电阻率剖面、电阻率测深、激发极化法等方法测得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寻找最佳井位。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山区找水中物探方法的确定,分析了常规电法在山区找水中的应用,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补充和丰富。
关键词:常规电法;山区找水;地质资料目前用于找水的电法有多种,每种电法适用的环境各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有效勘查方法技术,如此,才能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取得较理想的勘查效果。
一、物探方法的确定1.以地质资料为基础电法找水前,要仔细研究地质资料,大致判断当地水文地质情况,知道当地含水层有哪些重要特征,并将已获取的地质信息运用到实际勘探工作之中,有针对性地辅助找水工作的开展。
同时,要对该区域内的地质地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测区内开展测线布置工作奠定基础,并建立几种贴近实际的地质模式,为后期的资料分析服务。
2.水位的调查及已知井旁测深水位与水量是电法找水中最关键的两个资料,特别是水位,直接影响着后续找水工作的开展,如复合对称四极AB 长度的确定、四极测深资料的解释,以及后续钻孔深度的确定都与水位息息相关。
因此,应在把握测区水文地质情况的前提下,对已知井进行旁测深,得出含水层的电性特征,并通过研究已知井测深资料解释推断未知井含水条件及井位选定。
二、常规电法在山区找水中的应用1.测区水文地质情况本文所研究的测区属高原山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其地形起伏明显、地层结构比较复杂,待定井位的地方基本处于第四系覆盖之内,但第四系还不算厚,在其下方存在巨厚的侏罗系、三叠系以及二叠系。
其中,前两系的岩性主要为砾岩、页岩等,属于含水比较微弱的隔水层,而二叠系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石灰岩等,是测区重要含水层,但水量较小,地下水贫乏。
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

第23卷第5期物 探 与 化 探V ol.23,No.5 1999年10月GEOPHYSICA L&GEOCHEM ICA L EXPL ORAT I ON Oct.,1999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王 聿 军(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临沂 276006)摘 要 结合实例说明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配合激电测深法在某山区找水中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 电阻率联合剖面法;激电测深;水文地质;山区找水随着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查明与开发地下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用物探方法寻找山区地下水也逐渐显示出其方法独特的优越性。
本文就我院用电阻率联剖同激电测深相配合,在某山区寻找构造、岩溶水的应用效果作一概述。
1 工区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工区地处蒙山两侧,区内大多数地表被第四系地层复盖,层厚几至几十米不等,下伏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和侏罗、白垩系的砂岩、砾岩、火山凝灰岩为主,局部有第三系地层存在,富水性差。
区内NW向、NE向断裂发育,倾角50 ~70 ,是造成该区地层富水的主要因素。
查明断裂构造产状、形态是本区找水的关键。
区内断裂构造具有隐蔽性,但仍有一定延伸和宽度,且构造带内岩石易破碎含水。
灰岩地层易形成岩溶(洞)。
因此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含水具有相对低阻(几十至几百欧姆)高极化率(1%~3%)的特征,寻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具备地球物理前提。
2 施工方法技术由于本区主要含水构造为NW向和NE向,找到某一走向的断裂构造是找水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此,首先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布测NE和NW向剖面线进行扫面工作寻找断裂构造。
实践证明,应用A O=110m,MN=20m极距的剖面装置寻找富水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是行之有效的。
如某一观测剖面,发现低阻异常后,再加密布测2~4条观测剖面,追索断裂构造走向,从中选出异常最佳位置(考虑用水单位的地域范围等条件)再加大供电极距,如A O= 170m或210m重复观测该异常点所处剖面线各点,用以发现了解断裂带下延或深部岩溶发育情况,同时确定断裂带倾向。
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广西红层找水中的实践探讨

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广西红层找水中的实践探讨摘要:高密度电法在勘探中的应用广泛,在浅部测量中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是找水工作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技术手段。
红层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在地球物理勘察中电性差异不大,一直是电法勘探比较困难的地区。
通过实际的工作效果,探讨物探红层找水需要注意和规避的问题。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红层;勘探效果1、引言红层地区主要为贫水区,但地下水分布和富集仍是有一定规律的。
如风化带裂隙水,构造带裂隙水。
可以看出,红层地区相对岩溶地区更需要查明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径流情况。
地球物理方法作为水文调查的一个手段,要明确能解决的问题,重点布置在褶皱、断裂,岩层分界等部位,通过层间物性差异或破碎带与完整围岩的物性差异特征,圈划地下水赋存有利地带,为钻探定孔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并不能对应的使用多种测量方法技术,也不一定能在理想的位置布设测量工作,在这种前提下,通过讨论实践印证的结果,能在以后的相似条件下规避问题,得出更好的解译和结论。
2、研究区地质水文概况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汪门组(J1w)和白垩系下统新隆组第一段(K1x1)地层。
汪门组地层区域总厚度430m,上部岩性为厚层状泥质粉砂岩、泥质砾岩、砂岩;下部为中厚层状钙质砂岩与中厚层状钙质砾岩互层。
新隆组第一段区域总厚度510~550m,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质地较软。
区域有北东向展布的大塘中生代断陷盆地西北翼,岩层产状平缓,总体向东倾斜,倾角约10°。
下伏基底面茅口组(P1m)总体向南东稍倾,起伏变化较大。
有一北西向逆断层通过,该地带应力集中,强度大,构造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乃至可溶岩的岩溶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区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入渗补给,但入渗强度小,补给量小。
地下水总体自南东向北西缓慢径流排入八尺江。
从区域地质情况可以得出,测量目标主要选择在侏罗系汪门组以砂岩、砾岩为主的地层中,与下伏矛口组的接触面也是优选的区域,北西向逆断层旁侧的次级构造也是较理想的地带。
电法在日照市丘陵区找水中的应用

电法在日照市丘陵区找水中的应用周立国【摘要】电法勘探在寻找浅层地下水时,主要利用含水地质体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来间接找水,通过综合分析日照市不同地下水类型50余例物探找水定井资料,总结了其含水层的测深曲线特征,若围岩为高阻,则含水层曲线特征表现为平缓上升或变异下降;若围岩为低阻,则含水层曲线特征为明显上升段.对于含水性特征不明显的,开展激发极化法多参数测量,依据视极化率、半衰时等参数综合判断.对于日照市丘陵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的不同电性特征,选择利用联合剖面法寻找含水构造,多参数激电测深法确定储水构造位置,经验系数法推断富水地层深度,能够快速、高效的确定井位,为今后日照市丘陵区的找水工作提供了经验.【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7(033)012【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联合剖面法;激电测深法;储水构造;富水地层;日照市【作者】周立国【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日照 2768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2日照市地域狭小,水资源总量不足,仅占全省的5.3%;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水源结构单一,以地表水源为主,地表水可供水量占全市可供水量的67.8%,调节能力差;无客水来源,资源性缺水是基本市情。
为解决日照市丘陵区缺水现状,寻找优质地下水资源是解决困窘的有效途径。
在丘陵区寻找地下水时,物探工作尤其是电法勘探在圈定断裂构造位置,判定含水层深度方面效果良好。
日照市位于华北地台区,郯(城)-庐(江)断裂东侧,鲁东隆起区东南缘;五(莲)-荣(成)构造带东南盘,胶南隆起区(Ⅲ级)。
区内地层主要出露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白云大理岩、黑云变粒岩等;中生代白垩纪王氏群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等,大盛群粉砂岩、砂岩、含砾粗砂岩等,青山群安山岩、砂岩、安山质凝灰角砾岩等,莱阳群中厚层长石砂岩、粉砂岩页岩等,新生代第四系。
根据地形地貌、地层沉积、地质构造、含水层分布特征,划分为4个水文地质单元(图1):1.1 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傅疃河、绣针河、两城河、沭河等河流两岸及其支流地段中,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冲积、冲洪积的中—粗砂及砂砾石,厚度一般为3~8m,最厚达14.3m。
广西碎屑岩地区电法找水实例

广西碎屑岩地区电法找水实例黄国民;李世平;陶毅;杨承丰;曾庆仕【摘要】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西抗旱找水成井1 747口,电法在岩溶地区找水成功率为75%,在碎屑岩地区为10%,两者成井率相差较大.碎屑岩地区与岩溶地区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明显不同,是电法找水效果差异大的主要内因.碎屑岩地区地层岩性主要以泥类岩、砂类岩和砾岩为主,其中泥类岩、砂类岩中的粉砂岩、细砂岩地层含水条件差,该类岩层属低阻岩层,是电法找水干扰层,不是目标层;砂类岩中的粗砂岩和砾岩层属硬脆性岩层,在应力作用下易形成裂隙含水,该类岩层属中高阻岩层,是电法找水主要目标层;此外,碎屑岩地区岩相显著变化的层面上层理裂隙较发育,富含地下水,也是电法找水的主要目标.通过实例分析,总结碎屑岩地区电法找水经验,供今后碎屑岩地区电法找水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9(043)001【总页数】7页(P77-83)【关键词】碎屑岩地区;电法;地下水勘查【作者】黄国民;李世平;陶毅;杨承丰;曾庆仕【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0 引言“十二五”期间,为解决严重缺水地区受灾群众饮用水问题,广西投入财政资金开展了《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项目,找水成井累计 1 747口,共为125.97万受灾群众找到地下水源。
据参与该项目的村屯统计,找到水源的村屯中,岩溶地区占80%左右,碎屑岩地区占20%左右;电法在岩溶地区找水成井率高达75%,碎屑岩地区仅为10%,两者相差大[8-9]。
碎屑岩在广西分布广,碎屑岩地区地层贫水,找水难度大,成为广西地质工作者找水禁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5期物 探 与 化 探V ol.23,No.5 1999年10月GEOPHYSICA L&GEOCHEM ICA L EXPL ORAT I ON Oct.,1999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王 聿 军(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临沂 276006)摘 要 结合实例说明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配合激电测深法在某山区找水中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 电阻率联合剖面法;激电测深;水文地质;山区找水随着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查明与开发地下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用物探方法寻找山区地下水也逐渐显示出其方法独特的优越性。
本文就我院用电阻率联剖同激电测深相配合,在某山区寻找构造、岩溶水的应用效果作一概述。
1 工区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工区地处蒙山两侧,区内大多数地表被第四系地层复盖,层厚几至几十米不等,下伏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和侏罗、白垩系的砂岩、砾岩、火山凝灰岩为主,局部有第三系地层存在,富水性差。
区内NW向、NE向断裂发育,倾角50 ~70 ,是造成该区地层富水的主要因素。
查明断裂构造产状、形态是本区找水的关键。
区内断裂构造具有隐蔽性,但仍有一定延伸和宽度,且构造带内岩石易破碎含水。
灰岩地层易形成岩溶(洞)。
因此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含水具有相对低阻(几十至几百欧姆)高极化率(1%~3%)的特征,寻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具备地球物理前提。
2 施工方法技术由于本区主要含水构造为NW向和NE向,找到某一走向的断裂构造是找水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此,首先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布测NE和NW向剖面线进行扫面工作寻找断裂构造。
实践证明,应用A O=110m,MN=20m极距的剖面装置寻找富水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是行之有效的。
如某一观测剖面,发现低阻异常后,再加密布测2~4条观测剖面,追索断裂构造走向,从中选出异常最佳位置(考虑用水单位的地域范围等条件)再加大供电极距,如A O= 170m或210m重复观测该异常点所处剖面线各点,用以发现了解断裂带下延或深部岩溶发育情况,同时确定断裂带倾向。
断裂构造倾向一经确定或有地下岩溶发育可疑地段,则用激电测深,了解垂向地下岩性与断裂富水情况是本区找水的有效手段。
3 异常的划分根据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其含水断裂和富水岩溶所表现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注意选取了下列几方面的异常。
1999年6月16日收稿。
1.电阻率( s )联剖曲线有正交点,激电测深各参数( s , s ,J s ,D s ,S t )对应某一深度有异常。
2.电阻率( s )联剖曲线无正交点,但有近于明显的低阻 V !型异型地段,用激电测深验证对应地下某深度有( s , s ,J s ,D s ,S t )异常。
3.在电阻率( s )联剖曲线无异常的灰岩地带,用激电测深做面积性工作,对应某一深度(部位)有激电( s , s ,J s ,D s ,S t )异常反应。
4 应用实例4.1 例1电阻率联合剖面有正交点,激电测深有异常反应。
蒙阴染织厂地处第四系半覆盖区,砂层水已被污染无法利用,下伏灰岩整体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小于5m 3/h 。
为解决该厂缺水问题,开展了电法找水工作,布测NE 向剖面线6条,圈出NW 向断裂1条,其中4.5线 A s , Bs 分离明显,加大A O =170m,210m 异常依然明显存在。
为了解该断裂的富水性,在正交点附近进行了激电测深工作,最大AB /2=400m ,经筛选认为135/5点异常明显,应具有较好的富水性(图1)。
AB /2=2.5~15m 处,电阻率 s 在50 ∀m 左右,该段主要反应覆盖层砂层。
在AB /2=10~15m 之间,极化率 s 、激发比J s 、半衰时S t 和衰减度D s 同步升高出现小峰值,推测为基岩面上部砂层富水,但该层已被污染。
AB /2=25~45m 处, s 在原45 上升基础上变缓, s , s ,J s ,D s ,S t 也在降至极小值的背景上升高,该处地下岩层,似乎有挤压破碎现象,推测可能为一含水层。
在AB /2=200~300m 处, s 测深曲线明显出现一平台,而后呈45 上升。
激电测深参数在AB /2=200~250m 处达极大值,同时 s =6.29%,J s =2.91%,S t =1.05s,D s =41%(由于条件限制AB /2=300m 未做激电),因而推测该异常不单纯为地层岩性变化引起,应有明显的富水层存在。
后经钻探证实,基岩埋深在11.8m,下伏灰岩中52.85~54.25m ,143.11~143.91m,281~283.5m ,分别出现0.5m,0.8m 和2.5m 富水溶洞,且在143.91~152.93m 见到9m 断裂破碎带。
该井涌水量165.49m 3/h,静水位s =9.8m,满足了厂方的水量、水质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该类异常联剖曲线两翼分离越好涌水量越大。
有临沂电厂、蒙阴东关村、毛纺厂等地的井也在侏罗系砂砾岩中打出了70m 3/h 和200m 3/h 的优质地下水(图2)。
4.2 例2电阻率联合剖面曲线无正交点,但相对背景出现 A s , B s 同步下降,呈 V !或 U !型低阻段。
该异常多有岩溶发育带,断裂构造带内的电阻率,较围岩差异小所致。
平邑三村一供水井地表大多被第四系覆盖,下部为奥陶系灰岩。
通过电阻率联剖A O =110m,170m,工作未发现正交点,仅在2号剖面南端出现 A s , B s 同步下降,呈 U !字型,经局部地质揭露有方解石脉等溶蚀现象,因而推测该处有岩溶发育带存在。
在推测的构造上盘做一激电测深(图3),电阻率测深曲线在AB /2=25m 以内 s 为110 ∀m 左右,以后大致呈35 角上升,在AB /2=200~240m 处出现一平台异常,以后呈45 上升。
极化率 s 和视激发比J s 从地表向深部逐渐增大,在AB /2=150m 处达极值 smax =2.14%,J smax =0.803%,尔后陡然下降,视衰减度D s 和半衰时S t 则在AB /2=40~300m 之间同步跳跃式上升。
结合本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在AB /2=40~200m 之间有富水岩溶发育带存在。
钻探证实1.5m 钻遇灰岩,26.5~43.0m,69.5~87.6m 灰岩溶蚀现象明显,有溶洞发育。
特别是140.2~∀352∀物 探 与 化 探23卷图1 某染织厂水井激电测深曲线及钻孔柱状图 图2 东关村水井激电测深曲线及钻孔柱状图∀353∀5期王聿军: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图3 平邑三村一水井激电测深曲线及钻孔柱状图 图4 蒙阴县苗圃激电测深曲线及钻孔柱状图∀354∀物 探 与 化 探23卷159.6m 处岩溶发育,见0.1m 左右溶洞多处,177m 见玄武岩。
该井涌水量60m 3/h 。
4.3 例3电阻率联剖曲线无异常的灰岩地带用激电测深扫面,寻找地下岩溶水。
蒙阴县苗圃及周围全部被第四系覆盖,其下伏地层为奥陶系灰岩,石炭系泥岩、砾岩,侏罗系砂砾岩等不整合接触,整体富水性差,蒙阴县自来水公司为解决用水问题决定在此寻找水源。
根据本处地质情况,布测了4条AO =110m 的联剖测线,寻找富水断裂构造带,未能发现异常。
于是,改用最大AB =650m 激电测深均匀布测全区,寻找深部灰岩岩溶水,经筛选15号测深曲线具有明显富水特征(图4)。
从图上可看出,A B /2=25m 处电阻率 s 开始近40 方向上升,在AB /2=100~150m 时出现一个水平异常段,其后呈45 方向上升,视极化率 s 和视激发比J s 则由浅至深逐渐增大,在AB /2=150m 处呈现峰值 smax =3.21%,J smax =1.159%,尔后降低。
视半衰时S t 在0.6s 左右,视衰减度D s 则在30%左右同步跳跃上升,在AB /2=65m 和AB /2=250m 处呈现峰值。
根据该曲线异常特征,结合该处地质情况,推断激电异常为地下岩溶洞富水等因素引起。
经钻探证实,第四系深8m 左右,其下为侏罗、石炭系地层,50m 左右见灰岩。
67~80m 为断续溶洞,142m 处见0.4m 溶洞。
172~185m 为挤压断层破碎带,190~205m 有断续溶洞发育带。
该井为承压水,自流量20m 3/h,水柱高达2m 。
抽水试验142m 3/h 。
分析该类含水异常需首先掌握地层资料,岩性物性特征,进行资料类比,排除干扰因素影响,避免以曲线论曲线,该类异常成井的有蒙阴南郊果品市场、棉纺织厂、临沂丝贸公司等。
5 结论及建议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和激电测深相配合,为山区许多厂矿、企业、乡村找到了地下水。
特别是为多年被视为无水区的地方找到了深部构造、岩溶水,单井涌水量均大于20m 3/h 。
1.电阻率联合剖面曲线呈现低阻正交点或在高背景上相对同步下降呈 V !或 U !型,是推断是否存在含水断裂带或岩溶发育带的重要标志。
有些压挤性断裂内并不富水,但水文地质条件具备的断裂带某侧富水,如沂水县佛庄村水井(50m 3/h)。
2.激电测深参数 s , s ,J s ,D s ,S t 相对背景出现异常是判断地下某深度富水性的重要标志。
有时含水断裂并不都出现激电异常,如临沂市第二水源地(齐家庄)供水井。
由于激电测深极距的间断选择,对应含水层的极距选择不当,致使异常反应不明显,因此在异常附近要适当加密极距,使异常更完整,解释更切实际。
3.物探找水是一种间接找水方法,所测数据受各种干扰因素影响,如何排除干扰,判断异常性质,需要积累经验。
需要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有机结合,提高物探、水文地质工作程度,选用多种物探方法对提高找水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4.由于用水单位、地域范围限制,所测异常往往得不到追索,施工孔位不一定选在富水最佳地段,影响了单井涌水量。
参 考 文 献1 付良魁.电法勘探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2 钟新淮,陈居和.找水新法 激发极化.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下转362页)∀355∀5期王聿军: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3.导致上述2种坝体病险的水量取决于右坝头汇水范围的大小及其域内的降水量。
根据野外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地形、地貌的观察了解,前者汇水区域不大于0.02km 2,看来总流量有限,出现突发性强流涌水的机遇很小,但它将会长期对坝体进行侵害,不断软化土质,逐渐降低大坝的稳固性。
右侧冲沟的汇水面积也远不足1km 2,且大量溪水随明渠导流,只有小股水流顺沟底滑入反滤体,只要反滤体排水通畅,通常不会对坝体造成较大的危害。
4.针对勘查的目的任务,这次投入了各具地球物理前提的4种物探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取信息,以利各种成果的解释互相佐证,提高了可信度。
AN INTEGRATED GEOPHYSIC AL EX PLORATION HAZARDSIN THE DAM OF LANDONG RESERVOIRXi Jiajian(I nstitu 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M inistry of L and and R e sou rce s ,L angf ang 065000)Abstract In v iew of the seepage hazar ds existent in the homogeneous soil dam in L andong reser voir and 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property o f the media and g eophysical character i stics of the study area,the aut hors reasonably se lected such geophysical techniques as hig h density resistivit y,ground penetr at ing radar ,transient R ay leigh w av e and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to make integrated ex plor at ion and find out the seepage path of water sources,thus prov id ing g rounds for evaluating stability of t he dam body and designing the r einforcement plan.Key words hazards in dam;integr ated g eophysical ex ploration;exploration of seeping w ater作者简介 奚家鉴,1941年生,上海人,1964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