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技术规范(试行)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由于各地区电网的特点不同,规模大小不一,各运行单位的管理机制不尽相同,从而对自动化的认识和要求也不相同,实施自动化的程度有较大差异。
为规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和运行维护工作,尽量统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结构、配置、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涉及电网调度、通信、远动、保护等专业。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外围设备和二次回路等各项技术指标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的规定。
1 适用范围1.1 本规范对安徽省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程设计、系统结构、配置、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等提出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安徽省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作为新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订货技术指标和运行维护的依据;同时作为已投运变电站站内自动化改造时参考。
2 引用标准GB/T 13730—92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5002-91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16-9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451-92循环式远动规约DL476-9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GB/T 1372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15145-94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550-94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3 总则3.l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根据其技术发展过程及系统结构特点,可分为三种较典型的类型:l)常规配置的RTU、变送器、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等设备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2)由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及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组成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3)基于保护、测量和控制一体化设计,并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及就地分散安装方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用技术规范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用技术规范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确保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变电站。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工程。
2、术语和定义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集监控与控制、自动操作、保护与安全、通信与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
2.2 监控与控制监控与控制是指通过对变电设备的状态和参数进行采集、显示、分析和操作,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2.3 自动操作自动操作是指对变电设备进行自动切换、调节、跳闸等操作,以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
2.4 保护与安全保护与安全是指对变电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故障隔离和设备保护,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2.5 通信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处理是指通过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实现变电站与上级调度中心、其他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3.1 系统层次结构3.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包括上位机、下位机、网络、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部分。
3.1.2 上位机主要负责监控与控制、自动操作等功能,下位机主要负责采集、执行等功能,网络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传感器主要负责数据采集,执行器主要负责执行操作指令。
3.2 系统硬件选型3.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可靠、稳定的硬件设备,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2 硬件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升级性。
3.3 系统软件开发3.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开发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
3.3.2 系统软件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便后续的软件升级、维护和管理。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要求4.1 工程建设组织4.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进行建设。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用技术规范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农网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以及本规范使用说明。
2.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
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分为标准技术参数、项目单位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
《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标准化参数,不允许项目单位和投标人改动。
项目单位对“标准参数值”栏的差异部分,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栏应由投标人认真逐项填写。
项目单位需求部分由项目单位填写,包括招标设备的工程概况和招标设备的使用条件。
对扩建工程,可以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投标人响应部分由投标人填写“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提供销售业绩、主要部件材料和其他要求提供的资料。
4.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与招标人要求有差异时,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5. 有关污秽、温度、海拔等需要修正的情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明确表示。
6.采购标准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对于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其保护部分的技术要求参见相关保护装置的技术规范。
目录1总则 (4)2 主要技术要求 (5)表1系统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等级要求 (6)表2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 (7)3 系统技术条件 (8)3.1基本概况 (8)3.2性能要求 (9)3.3信号测量和控制 (9)3.4通讯管理单元 (9)3.5当地中央音响功能 (9)3.6卫星对时系统 (9)3.7屏体及其他要求 (9)4 规范索引 (10)4.1变压器保护 (10)4.235K 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10)4.335K V母线分段保护测控及备自投装置 (10)4.410K 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10)4.510K V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 (11)4.610K V母线分段保护测控装置 (11)4.7接地变保护 (11)4.8电压并列装置 (11)4.9视频监控系统 (11)4.10防误闭锁 (11)4.11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11)4.12电源系统 (11)5 试验 (11)5.1工厂试验 (11)5.2工厂验收 (12)5.3现场验收 (13)6 技术服务、工厂检验和监造 (14)6.1技术服务 (14)6.2工厂验收 (15)1 总则1.1 引言投标人应具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宜具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35kV变电站工程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35kV变电站工程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1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张家口电网公司35kV变电站工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未尽事宜均按国标规定执行,卖方必须保证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视为卖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卖方必须具备有效质量保证体系,提供的产品应在**电力系统的变电所运行过二年以上,且在近二年未发生严重质量事故。
1.5本技术规范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依据电力行业标准DL/T5103《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优先选用以下5种典型设计方案供设计选择。
2.1 典型方案1线2变,主变室内,35kV室内装配间隔,母线段出线。
1)电气主接线:35kV:1回,内桥接线;10kV:2×N回出线,单母分段接线;两侧均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2)主变:2台35KV/10KV/10000KVA双卷无载调压变压器,热备变:1台35KV/10KV/1000KVA双卷无载调压变压器,3)配电装置:35kV:室内装配间隔,母线段出线;10kV室内成套开关柜,电缆段出线。
4)所用变:35kV/10KV/50KVA变压器1台。
5)并联电容器:10kV I段、II段母线各1组电容器。
6)操作电源:直流电源。
7)继电保护:主变保护装置采用组屏方式,设于二次设备间;35kV 、10kV 保护装置就地分散布置。
8)自动装置:电容器投切,10kV系统接地检测。
9)电能考核:主变10kV侧及10kV馈线。
3总体方案要求3.1 按无人值班变电所配置二次设备,按单网络、单远动(总控或通信管理机)、单后台设计,后台监控不依赖于远动设备(总控或通信管理机)直接与间隔层设备进行通信,避免在远动设备或总控单元故障时,导致后台和远方监控同时失效。
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技术规范书0927
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技术规范书0927中船重工704研究所35kV开关站、降压站工程综合自动化及交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书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二O 11年七月中船重工704研究所35kV开关站、降压站工程综合自动化及交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书工程编号:审查:审核:编写: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二O 11年七月第一部分:综合自动化系统第1章总则本部分为合同的技术协议书,主要为该项目提出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包括系统功能、技术要求、硬件参考配置、软件要求、设计联络会、人员培训以及所有必需的其它事项。
投标人所提供的所有设备应是全新的,具有实用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并提交原产地证明。
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必须在国内同类型35kV综合自动化工程项目中有2年以上的成功运行经验,并提供相应工程业绩表。
1.1 工程概况中船重工704研究所新建35kV变电站,位于上海市闵行区。
本次工程建筑面积21.64米×22.44米,包括一座厂区35kV变电所和一座电业35kV 开关站。
新建35kV变电站位于厂区内,东临西寿路,为35kV户内总降站。
设2台35/10kV主变,容量均为8000kV A。
35kV接线方式为2组独立的变压器—线路组接线。
每台变压器进线一回,进线电源用35kV电缆引入新建变电站。
每台变压器配置一组600kVar+600kVar的电容器组。
同时,每组线路装设35kV断路器、35kV计量用PT、CT及母线PT、氧化锌避雷器各一组。
#1及#2主变低压侧额定电压为10kV,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母线设分段断路器,每段母线进线一回,引自8000kV A主变压器,一段母线出线6回,(其中电容器组出线1回,站用变出线1回,馈线4回)。
另接有母线设备(含母线PT、过电压保护器)。
二段母线出线12回,(其中电容器组出线1回,站用变出线1回,馈线10回)。
另接有母线设备(含母线PT、过电压保护器)。
正常运行时,两台主变分列运行,当一台主变断电时,其10kV 侧断路器跳开,母线分段断路器通过手动或自动合上,由另一台主变同时向两段母线供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用技术规范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用技术规范一、引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系统和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术语和定义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系统和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监测子系统、控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组成的一体化系统。
3. 监测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
4. 控制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和调节。
5. 管理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故障诊断、设备维护和运行优化等功能。
6. 通信子系统:负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7. 监测装置:用于采集变电站设备和过程的参数和状态信息的设备,包括传感器、仪表和监测仪等。
8. 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和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调节的设备,包括PLC、RTU和控制终端等。
9. 管理装置:用于对变电站设备和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的设备,包括SCADA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等。
三、设计要求1. 可靠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安全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够防止非法入侵和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3. 灵便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灵便性,能够适应不同变电站的需求,并支持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4. 互操作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5. 可维护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厂区中低压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厂区中低压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内容内容第一部分:技术规范3的一般要求1.一般规则42.工程条件43.乙方设计资料提交单位64.具体技术参数要求75.备件和专用工具的供应6.技术参数偏离表87.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98.包装和运输109.图纸和技术资料的交付1010.现场服务和培训11第二部分:微机综合测控保护装置及通信131.一般规定142.基于14的相关标准3.供应商资格要求154.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155.设备供应表166.甲方应提供的技术资料177.间隔测量和控制保护装置178.通信设备和协议转换装置209.厂站监控系统及软件2210.无线温度测量设备2511.设备选择要求2512.设计联络和技术服务2613.设备出厂测试26第3部分:交流/DC电源装置281.一般规定282.基于29的相关标准3.供应商资格要求304.交流/DC电源系统概述305.设备供应表316.甲方应提供的技术资料317.高频充电和放电模块318.微型计算机监控装置329.微机绝缘监测装置3310.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3411.其他附件3512.设备选择要求3513.设计联络和技术服务3614.设备出厂测试36第四部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一般规定382.基于39的相关标准3.综合自动化装置安装调试单元的资质要求394.安装工程操作要求395.安装工程的实施条件426.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调试7.安装工作量的预估438.竣工、验收和移交439.第三方组件的质量保证43第一部分:技术规范的一般要求1.一般规则:1.1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XX光伏项目工厂中低压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及安装的招标,提出了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测试的技术要求;1.2在本技术规范中,甲方指业主,乙方指向甲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设备制造商、分包商或乙方等单位;1.3甲方在本技术文件中提出了最低的技术要求,但并未详细说明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xxx电力公司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订货技术规范书xxx电力公司200x.xx目录第一部分当地监控及测控装置 (3)1 总则 (3)2 供货范围 (5)3 技术要求 (9)4 设计联络会 (26)5 技术服务和工厂培训、验收 (27)6 质量保证和试验 (31)7 包装、运输和储存 (38)第二部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40)1 适用范围 (40)2 采用标准 (40)3 装置工作环境 (40)4 装置额定参数: (41)5 工程概况 (42)6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在[ ]内打∨为本次工程) (42)7 35千伏及以下保护测控装置 (45)8 备自投装置 (48)9 供货范围 (49)10 技术要求 (50)11 柜体要求 (52)12 图纸和资料 (54)13 试验 (55)14 装运 (56)15 技术服务 (56)16 图纸确认 (57)第一部分当地监控及测控装置1总则1.1概述1.1.1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xxxxx110kV变电所改扩建工程当地监控系统及测控装置,它提出了变电所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改动多大,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6在本设备中使用的软件及版本应有使用版权,并应在投标时作出承诺。
1.1.7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2卖方工作范围卖方应提供满足本规范书要求所必须的硬件、软件和各项服务,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2.1监控系统和配套设备(包括光纤电缆、计算机网络电缆及辅助设施)的设计及供货,以及这些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验收、投运及售后服务等。
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技术规范书
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技术规范书1. 引言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技术规范书旨在规定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的稳定。
本规范适用于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等环节。
2. 术语和定义2.1 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的系统。
2.2 交直流电源:交直流电源是指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设备,用于为各种电器设备提供稳定的直流电能。
3. 设计要求3.1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需求,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交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电器设备的功率需求,并保证供电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4. 安装要求4.1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安全可靠。
4.2 交直流电源系统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5. 运行管理5.1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应遵循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2 交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供电质量稳定。
6. 日常维护保养6.1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包括设备的清洁、紧固以及电路的检查等工作。
6.2 交直流电源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包括设备的除尘、风扇清洁以及电池的检测和更换等工作。
7. 验收标准7.1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验收应包括设备的功能测试、性能验证和安全检查等环节。
7.2 交直流电源系统的验收应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供电质量的稳定性验证等环节。
8. 总结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技术规范书给出了综合自动化与交直流电源系统在设计、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按照本规范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为工程的全面完成和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注意:以上纯属虚构,仅供参考使用。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①铁生沟35KV变电站②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6KV)一、总体说明:1、变电站综合保护装置选用许继、南自、南瑞等国内知名品牌。
该保护具备煤矿安全规程及电力运行规程要求的所有保护功能,能够实时采集三相电参数,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四遥”功能及有足够的冗余,满足微机联网及检测数据传输调用。
主机两台,主备运行方式,务必能够实现双机热备并自动切换。
2、本标段所采购范围开关柜综合保护装置、后台系统、变压器保护屏、线路保护屏等。
3、铁生沟35KV变电站35KV部分集中组屏,6KV部分分散安装,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分散安装。
二、技术要求系统应使用成熟先进的全分布、开放式结构设计,按间隔划分、单元化设计、分布式处理。
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与可扩充性,综合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主控层、通讯层与间隔层。
㈠主控层功能要求:主控层要紧完成各间隔单元的信号采集、处理、操纵、显示及打印,实现参数的鉴定修改、防误操作系统等。
经CAN或者以太网总线通讯联接各间隔单元的监控保护设备、多功能智能表、交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及其它智能设备,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完成各类适时性数据的处理及操作。
操作员工作站完成主站的监视、操纵等。
要求使用双网络结构。
综合自动化系统要求具有性能安全可靠、运行稳固、功能完备、报表组态、曲线查询方便、SOE查询全面且分类、便于扩建、界面友好、使用与保护简单方便的特点。
具有下列要紧功能: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2、操纵操作、对断路器实现分闸/合闸操纵,并具有检同期防误操作的闭锁功能3、与微机保护的通讯接口4、与微机“五防”的通讯接口5、与微机直流电源的通讯接口6、与卫星时钟同步7、事件顺序处理:8、报警处理9、故障录波功能10、变电站操作系统11、实时画面显示12、制表打印13、保护功能14、变电所专家系统㈡、通讯层的功能要求:通讯层负责与综合自动化装置、直流屏、其他智能设备等通讯联系,实现数字信息、电能量信息等的采集、传输及操纵等。
220kV变电所工程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20KV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建设单位运行单位设计单位审定:审核:校核:编写:XX电力公司年月目录I 总则1.1 总则1.2 规范与标推2 综合自动化系统2.1 总的工作条件2.2 系统结构2.3 系统功能2.3.1 概要2.3.2 数据采集与处理2.3.3 报警处理2.3.4 事件顺序记录和事故追忆功能2.3.5 控制和保护功能2.3.6 管理功能2.3.7 在线统计计算2.3.8 画面显示和打印2.3.9 时钟同步2.3.10 与远方调度的信息交换2.3.11 与其他设备的接口2.3.12 与微机五防系统的接口2.3.13 系统的自诊断和自恢复2.3.14 维护功能2.4 性能及指标2.4.1 系统的可用性2.4.2 系统的可维护性2.4.3 系统的可靠性2.4.4 系统的容错能力2.4.5 系统的安全性2.4.6 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2.4.7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5 综合自动化系统容量及规模2.5.1 工程概况2.6 硬件的要求2.6.1 概要2.6.2 系统主机2.6.2.1 操作工程师站2.6.2.2 网络服务器及激光打印机2.6.3 维护工程师站2.6.4远动工作站2.6.4.1 录由器2.6.5 I/O测控单元要求2.6.6 对屏(柜)的要求2.7 软件的要求2.7.1 系统软件2.7.2 支持软件2.7.3 应用软件3 供货范围4 试验及验收5 资料及设计联络会6差异表附图:电气主接线图附件:技术条件表1.1 总则1.1.1 本规范书适用于宁夏220kV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招标。
1.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用有关标准和规定的条件,供方保证所提供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及配套设备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并满足不低于现行的IEC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1.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供方认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规范书的要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xxx电力公司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订货技术规范书xxx电力公司200x.xx目录第一部分当地监控及测控装置 (3)1总则 (3)2供货范围 (5)3技术要求 (9)4设计联络会 (26)5技术服务和工厂培训、验收 (26)6质量保证和试验 (31)7包装、运输和储存 (37)第二部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39)1适用范围 (39)2采用标准 (39)3装置工作环境 (39)4装置额定参数: (40)5工程概况 (41)6主变压器保护配置(在[ ]内打∨为本次工程) (41)735千伏及以下保护测控装置 (44)8备自投装置 (46)9供货范围 (50)10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柜体要求.. (52)12图纸和资料 (54)13试验 (54)14装运 (56)15技术服务 (56)16图纸确认 (56)第一部分当地监控及测控装置1总则1.1概述1.1.1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xxxxx110kV变电所改扩建工程当地监控系统及测控装置,它提出了变电所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改动多大,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6在本设备中使用的软件及版本应有使用版权,并应在投标时作出承诺。
1.1.7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格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格一、变电站规模及本次供货范围1.1 本站为新建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规模(主接线图附后):本站主变两台,容量为2×8000kVA;35kV进线两回,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方式; 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本期出线24回;10kV 无功补偿电容器两套。
1.2系统功能包括“四遥”,防止误操作、人机联系、故障录波、自诊断和管理等功能;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二次设备布置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主变监控、保护采用二合一模式,在主控室集中组屏。
35kV、10kV部分监控及保护采用二合一模式,分散安装在各开关柜上。
本次订货范围包括:主变保护测控屏2面;公用测控1面;远动通信屏1面;低频低压减载屏1面;电源系统1套(包括:直流电源系统屏6面;交流电源系统屏1面; UPS电源系统屏1面);电度表屏1面;35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2台,35kV分段保护测控装置1台,35kV进线备自投装置1台,35kV电压并列及测控装置1台,35kV PT微机消谐装置2台;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24台;10kV接地变保护测控装置2台;10kV分段保护测控及备自投装置1台;10kV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2台;10kV电压并列及测控装置1台;10kV PT微机消谐装置2台;后台监控系统1套;微机五防工作站1套;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1套;火灾报警系统1套。
二、使用环境2.1 户内,海拨高度1500米;2.2 环境温度-35。
C~+40。
C;2.3 最大日温差+25。
C;2.4 月均相对湿度90%;2.5 日均相对湿度95%;2.6 地震烈度:8度;2.7 输入电压:220V±20%;2.8 防静电能力:>8kV(30%湿度)。
三、执行标准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部颁《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DL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5003-9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84-1995《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GB/TB730《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78-92《静态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514-9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5145《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514594《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11920-89《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4598.9《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GB/T14598.10《快速瞬变干扰试验》;GB6162-85《静态继电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电安生[1994]191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山西省电力公司文件晋电调字[2000]27号关于印发《山西电网变压器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的通知;山西省电力工业局文件晋电调字[1999]34号关于印发《变压器保护配置及整定研讨会会议纪要》;山西省电力工业局文件晋电调字[2000]13号关于母联(分段)、母兼旁或旁兼母开关配置完善的电流保护的通知;《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山西省电力公司文件晋电生技[2007]756号关于印发《220KV及以下人值班变电站集中监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山西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SD-2008《110KV及以上变电站无人值班验收规范(试行)》;现行的最新国标;优于国标的行业标准。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金鸡滩煤矿井口综合显示系统技术规格书编制:审核:分管副矿长:矿长: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017年04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工程条件 (2)第三章规格型号数量及配置要求 (3)第四章对供应商的要求 (10)第五章售后服务 (11)第六章质量要求 (12)第七章安装调试 (12)井口综合显示系统技术规格书第一章总则1。
1本规范书适用于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金鸡滩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扩容,它提出了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技术规格书中提出了满足设计的低限度技术要求,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说明书和现行有关强制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1.3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和解释条文。
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
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 7251。
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形式试验和部分形式试验成套设备;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的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625.1—2012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SJ/T 11141—2012 LED 显示屏通用规范;SJ/T 11281—2007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测试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以上标准或规范,应以其最新版本为准。
1。
4 供方提供的所有产品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二节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全部要求.1。
5 供方应获得必须已经生产过三台以上相同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在煤炭行业大型项目的供货合同扫描件,大型项目的验收报告,使用报告等扫描件。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更新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软 件,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稳定
性
硬件维护:定期检查硬件设 备,确保硬件设备正常运行
系统故障处理与应急预案
故障分类:根据 影响范围和严重 程度,将故障分 为不同级别
故障处理流程: 从发现、报告、 定位到修复的完 整流程
应急预案:针对 不同级别的故障, 制定相应的应急 预案
响系统运行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保护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网络安全措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 网络安全策略:制定安全策略,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 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数据加密与权限管理
数据加密: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性 权限管理:设置不同级别的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数据
适用于各种自动化 检测系统
系统技术要求
硬件配置
处理器:Intel Core i7或同等性能处理器
内存:8GB或更高
硬盘:SSD,至少 256GB
显示器:1920x1080 分辨率,支持HDMI
接口
网络:千兆以太网接 口
电源:至少300W, 支持80 Plus认证
操作系统:Windows 10或更高
系统软件安装与配置
软件安装: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版本,按照安装向导进行安装 软件配置:根据系统需求,配置软件参数和功能,如数据库连接、用户权限等 软件测试: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确保软件正常运行 软件更新:定期更新软件版本,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系统调试与测试
调试目的: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满足设计要求 调试内容:硬件、软件、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调试 测试方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 测试结果:记录测试数据,分析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平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编制:平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二OO七年八月1.概述本期建设规模为3×45t/h CFB锅炉,2X9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0.5kV,设发电机母线。
厂用高低压工作电源从发电机10kV母线I,II段上取得,厂用电电压等级为10kV及380/220V两级。
35kV联络线2回。
并预留一炉一机的发展空间。
本工程电气值班人员,每班只有少数人员(2~3人)在控制室内控制、监视。
监控系统框架及容量按本工程的最终容量考虑。
2.供货范围及须知2.1 供货范围2.1.1微机保护、信息测量、控制系统、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打印机、CRT、网络及通讯等设备和系统所需的全部软件。
2.1.2 所有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及端子排。
2.1.3指导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和保证期内的维修服务。
2.1.4备品备件和特殊工具。
2.1.5设计、制造、工厂验收、包装和运输。
2.1.6技术资料、图纸以及同工程设计单位的协调工作。
2.2 技术文件2.2.1 概述(1)为确保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验收、安装、运行及维护,卖方应提供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设计、制造的图纸、技术文件和说明手册,并对其所提供的全部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2)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应能满足买方进行系统维护和进一步开发、扩容的需要。
(3)所需初设图纸是指卖方提供给买方要求确认的图纸。
最终图纸是指经修改后的买方最后确认的图纸。
安装图是指交货时描述设备最终完整状态的图纸。
(4)所提供图纸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本标书2.4.3条的规定。
2.2.2 卖方向买方和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全部图纸和说明手册(1) 所提供的图纸、说明手册的分发单位、种类、数量如下:(3)说明手册说明手册应包括所有设备的装配、运行、维护、零件清单及设备型号等方面的说明,说明手册由制造厂提供。
说明手册还应包括软件总体说明及使用说明等。
35kV架河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009年版)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卷变电站监控系统册)潘集供电公司35K V架河变35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专用技术规范(编号:1104001-0035-01)国家电网公司二〇一〇年三月单位:批准:审核:编制:2010年3月目录1、总则2、技术要求3、设备规范4、供货范围5、技术服务6、买方工作7、工作安排8、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9、质量保证和试验10、包装、运输和贮存1、总则1.1、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35千伏架河变电所微机保护装置,它提出了保护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架河变电所本期3条35kv进线,两台主变。
35kv为单母线接线。
8条10kv馈线,2条电容器出线,10kv单母线分段接线。
1.2、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安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定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6、本设备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技术要求2.1、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DL/T 671-1999 《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14285-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062-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NDGJ8-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DL478-92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电安生[1994]19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GB/T13729——92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1442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GB/2887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DL412——91 电力系统复用调制解调器600BIT/S移频键控调制解调器。
综合自动化技术规范
伽师县久泰和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综合自动化部分技术规范书新疆电力设计院2013年4月一总则本招标技术规范书限于伽师县久泰和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35kV开关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包括本体装置,柜内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试验、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的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招标技术条件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严禁中标方在中标后任意降低技术条件,严禁任一投标方为谋求中标进行技术欺诈。
本招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标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招标方提供的系统完全符合本标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有多么微小,都应该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章节中一次性的在投标书中加以详细描述和反映。
严禁任一投标方为谋求中标事后反复进行技术异议的描述.如果投标方有除招标技术条件以外的特殊要求和建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对每一点都作详细说明,载于投标技术条件后。
二技术要求1.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1.1 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卖方自其他单位获得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本规范书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投标人如果采用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必须向买方提供中文或英文复印件并经买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不能低于DL、GB和IEC的有关规定。
1.2 执行的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
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标准号标准名称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GB4858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GB6126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GB7261 《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 11287 《继电器,继电保护装置振荡(正弦)试验》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GB/T15145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14598.9-2002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GB/T 14598.10-200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标准号标准名称GB/T 14598.13-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GB/T 14598.14-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静电放电试验》GB/T 14598.17-2005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GB/T 14598.18-200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GB/T 11287-2000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振动试验(正弦)》GB/T 14537-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4-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DL480 《静态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T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5218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24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DL/T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DL/T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Q/GDW 161-2007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电安生[1994]191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国电调[2002]138号文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国调[2005]222 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及《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三概况本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书
电气化铁道ZW_55真空断路器技术规格书中铁太原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2007.12目录Ⅰ一般事项 (1)1.适用范围 (1)2.供货要求 (1)3.供方责任范围 (1)Ⅱ技术规格 (1)1.引用标准 (1)2.使用条件 (2)3.主要技术规格和结构 (2)4.铭牌 (6)5.试验 (6)6.包装、运输和储藏 (7)7.技术文件和图纸 (7)8.技术服务及培训 (8)9.出厂验收 (8)Ⅰ一般事项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格书在太原铁路局范围内适用。
本技术规格书未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制造商均按照招标书要求和投标书中的承诺进行生产。
2.供货要求(1)所供断路器应为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品质优良的产品,并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其设备技术参数参见本技术规格书“技术规格”一节。
(2)供方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断路器的安装、运行和维护方式等内容提供具体的建议方案。
(3)断路器的生产制造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图纸进行。
(4)断路器的包装及运输应符合国家标准。
(5)供方应提供满足质保期内使用的备品、备件、专用测试仪表、专用维修工具及试验设备的建议书,主要包括设备名称、数量、单价等内容。
3.供方责任范围(1)负责断路器的设计、生产、供应。
(2)负责提出所供断路器的安装、运行、维护要求和注意事项。
(3)提供所供断路器及所配电流互感器的技术文件、图纸、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
(4)负责对需方人员的技术培训。
(5)负责所供断路器的包装,并运输至需方指定地点。
(6)负责所供断路器现场安装的技术指导。
(7)负责指导所供断路器的现场试验。
(8)负责长期提供所供断路器的零部件和技术服务。
Ⅱ技术规格1.引用标准电气化铁道ZW_55真空断路器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和验收除了应满足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外,还应遵照适用的有效版本的IEC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DL)标准、铁道行业标准(TB)等。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格书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规格书的条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①铁生沟35KV变电站②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6KV)一、总体说明:1、变电站综合保护装置选用许继、南自、南瑞等国内知名品牌。
该保护具备煤矿安全规程及电力运行规程要求的所有保护功能,能够实时采集三相电参数,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四遥”功能及有足够的冗余,满足微机联网及检测数据传输调用。
主机两台,主备运行方式,必须能够实现双机热备并自动切换。
2、本标段所采购范围开关柜综合保护装置、后台系统、变压器保护屏、线路保护屏等。
3、铁生沟35KV变电站35KV部分集中组屏,6KV部分分散安装,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分散安装。
二、技术要求系统应采用成熟先进的全分布、开放式结构设计,按间隔划分、单元化设计、分布式处理。
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充性,综合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主控层、通讯层和间隔层。
㈠主控层功能要求:主控层主要完成各间隔单元的信号采集、处理、控制、显示及打印,实现参数的鉴定修改、防误操作系统等。
经CAN或以太网总线通讯联接各间隔单元的监控保护设备、多功能智能表、交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及其它智能设备,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完成各类适时性数据的处理及操作。
操作员工作站完成主站的监视、控制等。
要求采用双网络结构。
综合自动化系统要求具有性能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功能完备、报表组态、曲线查询方便、SOE查询全面且分类、便于扩建、界面友好、使用与维护简单方便的特点。
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2、控制操作、对断路器实现分闸/合闸控制,并具有检同期防误操作的闭锁功能3、与微机保护的通讯接口4、与微机“五防”的通讯接口5、与微机直流电源的通讯接口6、与卫星时钟同步7、事件顺序处理:8、报警处理9、故障录波功能10、变电站操作系统11、实时画面显示12、制表打印13、维护功能14、变电所专家系统㈡、通讯层的功能要求:通讯层负责与综合自动化装置、直流屏、其他智能设备等通讯联系,实现数字信息、电能量信息等的采集、传输及控制等。
通讯层经通讯总线与主控层通讯,智能设备以及直流系统直接与主控层通讯。
要求网络采用双网络互为主备工作方式。
㈢、间隔层的功能要求:本工程6KV回路要求设立可靠性高的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要求具有以下性能:a、测量功能具备完备的三相交流采集测量功能,可同时测量三相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无功功率、相位角等所有电气参数。
同时具有多路开关量输入,能够直接反映外接开关量状态。
b、信号采集功能c、控制功能(1)操作切换方式要求控制操作既具有远方控制中心及就地操作员工作站的控制操作,又具有当地手动控制。
(2)操作步骤控制操作按选择—反校一执行等顺序进行,应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正确性。
并系统自动记录操作过程。
(3)防误操作所有控制操作均经闭锁逻辑判断,能对操作命令进行分析、判断。
达到操作正确率为100% (4)操作权限要求系统对控制操作具有操作权限等级管理,具有权限的运行人员在输出正确操作和监护口令下才有权进行控制操作.其安全密级不小于4级。
㈣间隔层保护装置功能及技术指标1、多处理器结构采用多CPU结构(优选32位CPU+32位DSP+32位A/D),为多任务处理方式,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保证高性能算法的实现,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和整体性能。
2、快速、高精度采样采用新型的高精度采样芯片,并采用频率自动跟踪校准技术,保证了很高的采样精度和保护测量、计算精度。
3、高性能的电源系统装置采用高度集成化的模块开关电源,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多任务的通讯处理功能装置支持现场总线网通讯方式,同时具有众多的标准通信规约,因此组成通信网络十分灵活,可与不同厂家、不同通信规约的SCADA系统相联。
5、完整的操作功能装置具有大屏幕液晶显示,菜单化设计,全中文显示,傻瓜式操作,断路器跳、合闸电流自适应等。
具有就地和远控的操作方式。
6、高可靠的电磁兼容设计装置应具有很强的电磁兼容能力。
7、使用维护方便标准拔、插式工业机箱,方便、灵活的通讯调试口,便于现场调试、使用、维护。
8、完善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功能装置具有每项10条以上的事件记录和多条故障录波功能,能自动将发生事件后的电流、电压、开关状态等信息完整真实的记录下来;同时具有完善的统计功能,准确地统计断路器的操作次数、运行时间、母线电压合格率等9通讯接口:RS-232/485/CAN或以太网接口多个10、通讯的组网方式:CAN-bus 或以太网11、接地要求:装置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符合国家、行业、省颁的有关规程的要求。
㈤监控软件功能要求1、故障录波功能:每一个保护装置都应具有实现故障录波功能,形成单独的故障录波文件,能自动上报到监控系统中,并能自动上报调度或实现远程调用、显示,能实现单独故障录波文件的易地存放、调用。
2、故障录波曲线:能自由选择录波参量或全部显示录波参量的录波曲线,曲线上的录波点应有数据提示或显示,多条参量曲线应能在同一时轴上全部或选择性显示故障录波曲线,能对故障录波曲线进行局部的纵轴、横轴或纵横轴同时的局部放大或缩小。
3、定值管理:具有将装置传到后台的定值表导出电子文本的功能,具有定值上传调度或远程调用、修改功能。
4、报表组态:用户可根据自身的要求方便自由地对任何参数进行报表组态。
事件记录:具有将事件记录导出电子文本的功能,具有分类、分段、分间隔、分性质等的查询、排序功能。
5、实时曲线:能自由选择或全部显示电量参数的实时曲线,曲线上的记录点应有数据提示或显示,能全屏显示单条实时曲线,能对实时曲线进行局部的纵轴、横轴或纵横轴同时的局部放大或缩小。
6、用户权限管理:用户管理应通过管理员对功能块的控制来实现用户的分级、分权限、分类管理,管理员应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方便地实现对各级、各类用户权限的划分和控制。
3.43.5PLC控制柜3.4.1自控系统的概述3.4.1.1 系统构成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用于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
系统要求安全、可靠、经济、高效。
自控系统应实现对泵站设备运行工况的监测与控制,能实现就地手动控制、自动运行控制等运行模式。
3.4.1.2 泵站自动化系统要求1)自控系统由两级组成:a)第一级-----就地手动控制。
b)第二级----- PLC自动控制。
* 2)采用全图形监控界面,采用动态图像形象直观地模拟生产流程和显示各种生产工艺参数以及设备工况。
3)能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转储,以及显示参数的实时趋势和历史趋势。
3.4.2 卖方二次设计的内容卖方在工程中以工艺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文件为基础,进行二次设计,内容如下:1)设备的安装图、配件图、接线端子图、专用电缆表及敷设图等;2)设备的详细功能参数、工程参数等;3)自控箱柜端子接线图、程序框图、功能框图等;4)所有单体设备的安装详图(包括分解图);5)工程中需要但是设计中没明确提出的工程二次设计图;6)由于供货商提供的系统或设备与原设计施工图不一致而引起的改动变更图;7)由于现场可能发生的与原施工图不一致而引起的改动变更图。
3.4.3 系统的基本要求1)高可靠性。
a)系统具备良好的热交换特性。
b)各设备操作现场都应配置就地手动操作柜(台),并能够对设备进行就地手动启动、停止和其他运行操作,同时应设计就地信号灯指示设备运行状态,并通过“手动/自动”切换开关进行就地手动控制和PLC控制的切换。
2)性能*a)应具有与其他控制系统的通讯功能和标准的对外通讯接口,网络连接应无特殊要求。
*b)能实现PID闭环控制算法。
c)编程方式应接近工艺描述,适合电气工程师习惯的梯形图、逻辑或顺序流程及逻辑功能块图。
具有开发时间短、易学、易懂、易修改等特点。
3)扩展性及兼容性a)控制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能力,系统的关键部位如主机、电源及通讯网络均可冗余扩展。
*b)各PLC站的PLC框架插槽应留有20%的余量,各规格的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输入输出点应留有20%的余量,并预留相应的接线端子数量。
c)卖方在交货时应是目前最先进的产品,当更先进的、更新的产品出现时应保持一致性、兼容性。
4)故障诊断和可维修性*有一套完整的自诊断功能,并且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任何一个部件的故障状态、故障时间、故障地点及相关信息,在发生故障后I/O的状态应返回到系统根据工艺要求预设置的状态上。
5)PLC站出现以下故障时能够报警:a)执行程序或扫描中断;b)失去逻辑电源;c)I/O模板自检测故障;d)存储器故障;e)后备电池故障;f)现场设备运行故障。
3.4.4设备技术规格3.4.4.1 PLC系统PLC采用世界知名公司-施耐德公司的最新产品, PLC的选型应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先进性、可扩充性,应能满足中高控制性能的要求。
考虑到用户的技术水平,PLC系统应结构简洁、使用方便、特别是程序编制方法应简单易学。
PLC的输入输出控制点应留有20%以上的余量。
3.4.4.2PLC控制柜PLC柜面都应是优质冷轧退火中碳钢板或镀锡薄板制成,厚度适中,焊接而成,使之结构结实。
盘面厚度至少应为2mm。
盘面不能凹凸不平,盘面拐角拐弯处应圆滑,从外表面看不到螺丝。
面盘表面应喷塑。
盘面防护等级I P42。
3.4.4.3 屏幕* 1)外形: 19英寸* 2)显示器件:彩色3)操作方式:计算机点击操作4)有效显示区域: 229×172mm5)显示分辨率:≥640×480点6)画面数量:≥30007)字符显示:≥256个/画面8)显示文字:英文、数字、中文9)文字扩大功能:等倍、横倍、纵倍、4倍、9倍、16倍、64倍。
10)图形:直线、矩形、多边形、圆、弧线、扇形11)通讯接口:RS-422A/RS-485口12)电源电压范围:DC 20.4V~DC 26.4V13)保存温度:-10℃~60℃14)运行温度:0∽50℃15)采用32位RISC芯片16)运行时间: ≥25000小时17)支持工具软件:Windows 95以上环境18)图形符号数:约1200个 ISO7000的部件3.4.4.4 机旁控制箱所有的机旁箱箱面都应是优质冷轧退火中碳钢板或镀锡薄板制成,厚度适中,焊接而成,使之结构结实。
盘面厚度至少应为2mm。
盘面不能凹凸不平,盘面拐角拐弯处应圆滑,从外表面看不到螺丝。
面盘表面应喷塑。
箱面防护等级 IP42。
3.5 检测仪表技术规格3.5.1 一般技术条件1)各种检测仪表应是带所有必需材料、仪表的成套设备。
* 2)现场仪表应有防水,防尘型的结构,室外仪表应具备全天候运行记录要求,具有防晒、防雨、防变形、防雷击影响的措施,所有仪表都应有可靠的接地。
3)仪表水下传感器探头应具有防止维纤绕缠装置,并便于清洗,以保证仪表正常使用。
* 4)所有仪表应提供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仪表外观清洁,标记编号以及盘面显示等字体清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