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教案】 猝死预警无创心电指标的评价及应用

合集下载

心电学预警心衰猝死风险分析PPT课件

心电学预警心衰猝死风险分析PPT课件
第8页/共47页
评价了LVEF、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功 能状态4类心脏无创检测技术,包括12项具体项目
第9页/共47页
预测内容目的
心脏无创检测技术对病理性影响因素检测内容侧重不 同:
传导延迟——QRS波宽度、晚电位; 心室复极不均衡——QT间期、QT离散度、T波电交替; 自主神经张力失衡——心率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运动 后心率恢复、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心肌受损和瘢痕形成程度——LVEF、6 min 步行试验; 异位室性激动——动态心电图
第18页/共47页
Short-Term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trongly Predicts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Kaplan-Meier surdiac death in derivation sample.
第13页/共47页
Gregory Engel, James G, Victor F. Froelicher, et al. Electrocardiographic Arrhythmia Risk Testing.Curr Pro in Cardiol 2004;29:372-74
第14页/共47页
La Rovere M T et al. Circulation. 2003;107:565-570
第19页/共47页
Short-Term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trongly Predicts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P= 0.07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primary result of 31%

猝死的识别与处置ppt课件

猝死的识别与处置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
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支气管痉挛为特征, 视为慢性阻塞 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18
肺栓塞
由血栓栓子所引起的肺动脉栓塞是猝死最常 见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大块血栓栓子栓塞在动脉 的主干或其大分支。血栓栓子的来源约95%为下 肢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髂静脉,其次是 盆腔静脉、前列腺静脉、卵巢周围静脉、子宫静 脉及右心血栓(尤其是右心房)。大块脱落的血 栓随血流运行,通过右心而栓塞在肺动脉主干或 其大分支,或者许多较小的血栓广泛栓塞在肺动 脉分支,均可引起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 低氧血症、胸痛、休克,甚至急性呼吸、循环衰 竭而猝死。
以13亿人口推 算 SCD发生率 41.9/10万
6
0.5million /1.3 billion
心脏性猝死—全球性的挑战
平均每4-5分钟即有一个“正常人”猝 死,每天相当于3架波音747客机坠毁
How to
Prediction
正常人猝死的几率是 年4.2/万,全高邮每年 应有300多例。无论发 生在哪里(医院、学 校、浴室、娱乐场 所),都会带来不同 程度的纠纷!
◆利多卡因:没有胺碘酮,可应用50-100mg 静脉注 射 后0.5-0.75mg/kg静脉滴注 ◆硫 酸 镁: 当VF/无脉性VT与尖端扭转型室速相关 时1-2g 静脉注射
47
心脏骤停不推荐常规使用的药物
阿托品:没有治疗益处 碳酸氢钠:应血气分析或碳酸氢根浓度指导下应 用 。 特殊复苏可用! 静脉补液:如心脏骤停与低血容量有关,迅速补 液。
社区家庭教育与培训 全民CPR 科学研究工作
抗心律失常药物(AAD)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射频消融(RFCA)
23

猝死过程中的心电图表现PPT课件

猝死过程中的心电图表现PPT课件
ST段下降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同时伴有T、U或QRS波群的改变
7
缺血性ST下降,VPC触发VT
8
三、缺血性心室内传导阻滞与猝死
女,65岁,缺血猝死
9
四、急性心肌梗死与猝死
冠状动脉一个较大的分支突然发生阻塞,则受损 害区域的心内膜下心肌发生坏死,靠近坏死外周心肌 损伤较轻,呈损伤型改变。再靠近外边的心肌,由于 得到了侧支特环的的血供,受损的程度更轻,呈缺血 型改变。因此,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上表现Q 波的导联上,ST段弓背抬高及T波倒置。这3项改变对 于临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RonT现象室性早搏与心室颤动
室性早搏落在T波顶峰上,这一现象称为RonT现象。可分为以下 几种类型:
A型RonT现象 基本心律的Q—T间期不延长,室性早搏的联律间期 较短形成RonT现象。
B型RonT现象 基本心律的Q—TU间期延长,室性早搏落在T波顶峰 上形成RonT现象
13

RonT现象室性早搏与心室颤动
临床特点:必须具备引起继发性QT间期缩短的相关病因或诱 因,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在病因或诱因去除后,QT间期 可恢复正常或延长。
20
九、严重电解质紊乱
严重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症患者易发生室性早搏、室 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可因心室颤动而猝死。
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以下时,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 置,U波增高,尤以V3导联最明显,Q—T间期延长,可伴发不同 类型室性早搏。心肌细胞在低钾环境中其自律性、传导性、不应 期均可发生明显改变,出现异常自律性或激动折返导致室性早搏
表现,此时发生的室性早搏有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危 险性
4
男,56岁。急性抬高1:40s,诱发心室颤动

《猝死应急预案》课件

《猝死应急预案》课件
一旦发现猝死患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现场急救。
确保安全环境
迅速将患者移至安全位置,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 害。
现场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
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包 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
除颤
如患者心跳骤停是由室颤 引起的,应立即进行除颤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呼吸道异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02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采取干 预措施,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猝 死的风险。
控制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等是猝死的高危因素,控制这些慢性 疾病可以有效降低猝死风险。
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遵循医 生的指导,保持病情稳定。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睡眠 等,有助于降低猝死风险。
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确保参训人员全面掌握应急知 识和技能。
演练的组织和实施
确定演练时间和地点
实施演练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所进行演练,确 保参训人员能够积极参与。
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模拟演练,确保参 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和 技能。
制定演练方案
根据培训内容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 包括场景设置、角色分配、流程安排 等。
呼叫急救电话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在现场急救的同时,及时拨打当地急 救电话,请求专业人员支援。
提供准确信息
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患 者的病情、地址、联系方式等,以便 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猝死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01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 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高血压 、糖尿病等,这些疾病是导致猝 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及流程PPT课件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及流程PPT课件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及流程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突发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和症状 •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应急预案流程 • 培训和演练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在面对突发性猝死情况时, 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突发 性猝死事件呈上升趋势,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联系医疗机构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保持与医疗机构的有效沟通,确保患 者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
提供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状况和现场情况,以便医疗机构提 前做好救治准备。
配合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听从指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救治。
协助转运患者至医疗机构,并确保转运途中的安全。
心脏骤停
由于心脏突然停止跳 动,导致全身各器官 严重缺血、缺氧。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 致心肌缺血坏死。
恶性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 颤等,导致心脏泵血 功能异常。
急性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导致全身器官灌注不 足。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 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 阻塞肺动脉。
症状表现
能。
演练方式
组织模拟演练、桌面演练或实地演 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演练 方式。
演练周期
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员 工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 知识。
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和演练效果评估
通过评估员工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 能力,对培训和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提供专业指导
05 培训和演练

猝死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猝死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发病开始在24小时内死亡 定义一 (79年ACC,70年WHO) 发病开始在6小时内死亡 定义二 (WHO) 发病开始在1小时内死亡 定义三 (近年多数学者倾向认为)
2019/3/16
猝死的四大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
急性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呼吸道疾病
急性消化系统疾病
2019/3/16
猝死的急救--心肺复苏术
Q2 直接送猝死对象到医院更快?
这样做其实有风险,或许你自行开车比120快,但救护车上面 有急救设备;包括氧气筒、可开通静脉通路、有除颤仪、心电 监护等设备,还有专业人员和无线电可直接联络医院。
猝死Q&A
Q3 一个人在外面时如何处理?
(1) 还能说话且清楚目前所在地点時,立即拨120告知地点及衣 着颜色,然后找個安全的地方坐下來休息(千万不要待在马 路边以防交通意外),等待救护车到来。 (2) 自己无法叫救护车,最好的方式就是求救.一般人会因为过 于不舒适慌忙地拦车或拦路人,一般人怕惹上麻烦会迟疑帮 忙,这么一拖反而延误了就医时机。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想 办法走到有人的地方,请对方帮你叫120,尤其是在濒临猝 死时,很容易失去意识,由別人的帮忙打120,能清楚告知 所在地点,缩短救护车到来的时间。
食疗
黄 黄色食物养脾
如南瓜、玉米、花生、大豆、土豆等 花生米:可显著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 “坏”胆固醇水平
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 达60%,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 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黄豆:其中的蛋白质可以软化因年老而变脆的血管,而黄豆 中的罂酸成分,可以清除沉积在血管中的胆固醇。
猝死Q&A
Q4 一个人在家时?
(1) 拨打120告知地址。 (2) 把家里大门打开,坐在靠门口的地方休息,待救护车到来。 (3) 如果可以的話,自行走到电梯旁等待,也可缩短救护人员搜 寻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预警心电图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预警心电图PPT课件
前壁心肌梗死多见。墓碑形ST段抬高者 均发生透壁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积较大, 人院1周内易发生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 常,心肌梗死扩展明显增多,预后不良, 死亡率高,故命名为 “墓碑形”,此种 心电图改变可作为判断AMI预后的一个 独立指标。
图 74-4 急性心肌梗死墓碑形ST段抬高(选自方丕华心 电学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预警心电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脏性猝死是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猝死原 因多数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AMI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前常有特 殊的预警心电图表现,如能掌握 急性心肌梗猝死预警心电图特点,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预防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急性心
肌梗死猝死预警心电图主要有:
九、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 传导阻滞
由于90%的患者房室结血液供应来源于右冠状动脉, 当右冠状动脉闭塞致使下壁梗死时易发生完全性房 室传导阻滞。但多数情况下房室结并无坏死,只是 一过性缺血或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因此,下壁心肌 梗死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阻滞部位多在房 室结内,房室结下少见,多为暂时性、可逆的。但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即使是一 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说明梗死面积较大,梗 死部位涉及室间隔、希氏束和左右束支,房室传导 阻滞不易恢复,病死率高。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 房室传导阻滞而QRS波仍正常,说明阻滞部位在房室 结,预后较差,但也有因呕吐等强迷走神经刺激引 起的一过性阻滞。
三、QRS时限大于120ms者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QRS时限 增宽大于120ms者,病人猝死 的可能性增大。一组统计资
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 42%有明显的QRS时限延长。 因此,当发现急性心肌梗死 QRS时限增宽大于120ms时应 引起重视。

《心脏猝死与急救》PPT课件

《心脏猝死与急救》PPT课件
剂量 20mmol/kg 体重。静脉点 滴较好。
精品医学
36
( 二 )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前体 , 与去 甲肾上腺素有类似的作用。但它的收缩外周动 脉作用较弱 , 特别是剂量不大时 ,1~2ug /(kgmin) 时 , 已经可以扩张肾动脉。剂量为 2~ 10ug /(kg-min)仍属低水平 。它通过 B 受体 兴奋作用 , 可以增加心排出量 , 并扩张肾和肠 系膜血管。如把剂量增至20~30ug /(kg-min) 时 , 肾脏的灌流就受影响。目前常与间羟胺联合应 用于 CPR 后心脏搏动已恢复, 但尚不能保持正 常血压时。
大,如果对光反射存在,还有抢救成活希望。 4分钟内抢救半数可望成活。 4~6分钟,抢救成活希望甚小,或者心脏可能复
跳,但中枢神经发生不可逆损害。
精品医学
17
SCD高危患者的识别
左心室功能评估 Holter监测 信号平均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心内电生理检查
精品医学
18
心性猝死的处理
精品医学
精品医学
23
CPR 手法如下:
口对口呼气,撑开病人的口 , 右手的拇指与食 指捏紧病人的鼻 孔 , 防止呼入的气逸出。抢救 人员用自己的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口外部,形成 不透气的密 闭状态。然后以中等力量,约用 1~1.5 秒的速度呼入气体。应观察病人的胸腔 是否被吹起。一般所需气体容量为800ml左右, 不宜超过1200ml。因为如气体容量太大,呼气 力太大,均易使部分气体吹入病人胃部,造成充
精品医学
2
流行病学
Framingham前瞻性研究结果,以症状开始后1 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定义,在26年间的所有死 亡者中,13%为猝死,并提示约50%冠心病患 者的死亡为猝死。

《猝死应急预案》课件

《猝死应急预案》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持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 进行
及时向上级汇报,确保信息畅通
急救人员组成:医生、护士、急救员等 分工: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护士负责护理和记录,急救员负责现场急救和转运 协作:各岗位人员需紧密配合,确保急救流程顺畅进行 培训: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识别心脏骤停:观 察患者是否有意识、 呼吸和脉搏。
打开AED:解开患 者衣物,打开AED 并按照语音提示操 作。
电击除颤:按照语 音提示将电极片贴 在患者胸部,按下 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 简要描述病情和猝死症状 保持冷静,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尽快使用
引起的
胸痛 呼吸困难 突然失去意识 心跳骤停
心脏疾病:如心肌 梗死、心律失常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 哮喘、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 疾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 脑出血、脑梗死等
Part Three
减少灾害损失:通过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可以降低灾害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提高应对能力:应急预案明确了应对灾害的流程和责任,有助于提高应对效率。 保障生命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促进社会稳定:制定应急预案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激动或长 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猝死与心理压力 密切相关,保持 积极心态和情绪 稳定
学会自我调节, 避免过度疲劳和 紧张
寻求心理支持和 疏导,及时排解 负面情绪
培养兴趣爱好, 增加生活乐趣, 缓解压力
Part Six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确保指挥权威 性

猝死的应急预案ppt

猝死的应急预案ppt

猝死的应急预案PPT1. 引言猝死是指在未出现任何明显疾病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及丧失意识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因其突发性和危险性,猝死事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面对猝死事件时,必须有一套有效的应急预案,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本PPT将介绍猝死的应急预案,帮助大家了解猝死事件的特点、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猝死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 猝死事件的特点猝死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突发性:猝死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没有明显的先兆和症状。

•危险性:猝死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死亡,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生命危险性极高。

•多发性:猝死事件在各个年龄段和人群中均有发生的可能性。

3. 猝死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猝死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3.1 健康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饮食。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管控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和调节压力。

3.2 健康检查和药物管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通过体检,发现潜在疾病并及时治疗。

•合理使用药物: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

3.3 心肺复苏术(CPR)培训•学习心肺复苏术(CPR):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术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救助。

4. 猝死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当遇到猝死事件时,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方法:4.1 确认安全在进行救助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以免导致更多的伤害。

4.2 检查意识和呼吸•握住患者的肩膀,轻轻摇动,喊他的名字。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

4.3 呼救并寻求帮助•在确认患者意识和呼吸有问题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具体情况。

•寻求周围人员的帮助,一起进行救助。

4.4 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CPR):1.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屈膝并站在患者旁边。

猝死讲课PPT课件

猝死讲课PPT课件

演示内容:确保 演示内容简洁明 了,避免过于复 杂或冗长,让观 众能够快速理解 关键信息。
演示内容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利用提问和讨论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参与 使用案例和故事来增加观众的兴趣和投入 利用视觉元素和图表来辅助解释和展示信息 鼓励观众提出问题和建议,创造互动的氛围
评估标准和方法
逻辑性:结构清晰,条理分 明,易于理解。
猝死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避免过度 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 抗力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 焦虑和压力
猝死的急救措施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猝死的病人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的医疗救援。
猝死的分类
心源性猝死:由 于心脏原因导致 的突然死亡
非心源性猝死: 由于其他疾病或 原因导致的突然 死亡
特发性猝死:原 因不明的猝死
运动相关性猝死: 在运动过程中或 运动后发生的猝 死
猝死的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
演示内容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
视觉效果:使用 图表、图片和幻 灯片动画来增强 演示的视觉效果, 使观众更容易理 解和记忆。
听觉效果:使用 清晰、有力的语 言和适当的背景 音乐来增强演示 的听觉效果,使 观众更容易被吸 引和感染。
演示节奏:控制 演示的节奏,避 免过快或过慢, 保持观众的注意 力集中。
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之前,可以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

猝死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猝死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中的罂酸成分,可以清除沉积在血管中的胆固醇。
44
食疗
绿 绿色食物养肝
绿色(含青色和蓝色) ,多食绿色食品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绿色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成分,而叶酸已被证实是人体新陈代谢过 程中最为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可有效地消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 胱氨酸,从而保护心脏的健康。 绿豆:其中多糖成分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水解 达到降血脂的疗效
1
2
我国全年约55万人 死于猝死!
平均每天1000多人 死于猝死!
发病年龄趋于年轻 化!
(25岁女主持人郭梦秋于7月31日 晚猝死于家 男友深情呼唤:我 们还没结婚呢
2012年7月18日,淘宝网店店 “艾珺Aj” 因忙于进货上架,连 续通宵熬夜,17日在睡梦中去世。 年仅24岁。 )
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
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 9、毒品:某些药品过量,也易造成猝死. •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低血 钾、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药物、 电解质紊乱等所致长Q-T综合征等.
29
减少猝死情况的发生 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运动
食疗
心态
30
运动建议
走路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类最
自然缓和且有益身心的运动!
31
运动建议
自由度高
走路运动的优点
走路运动的效果
32
运动建议
步行运 动控制
准备一双适合步行运动的鞋
33
在欧洲,“走路节”由来已久 ,为的就是提醒人们重拾这与生俱 来的能力。

猝死健康宣教PPT课件

猝死健康宣教PPT课件

紧急救援
紧急救援
发现猝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要慌 乱,尽力施救。
CPR操作:学会正确的心肺复苏术,为猝 死患者提供紧急救援。
紧急救援
使用AED:使用自动除颤器(AED)进行电 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等待医护人员:保持患者稳定,等待医 护人员到达进行进一步处理。
猝死预防的重要性
猝死预防的重要性
猝死健康宣教PPT课件
目录 背景介绍 预防措施 紧急救援 猝死预防的重要性 总结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引言:猝死是一种突发、突然的意外死 亡现象,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 伤害。 定义:猝死是指突然死亡的状况,发生 在原本没有明显的临终征兆下,在1小时 内导致死亡。
背景介绍
Hale Waihona Puke 影响:猝死现象在社会中频繁发生,给 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饮食健康: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盐、 高脂、高糖食物摄入。 锻炼身体:每天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 能、改善体质。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控制心理压力: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 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预防措施
避免烟酒:限制烟酒摄入,避免对心脏 血管系统的损害。
呼吁: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健康问题,提 高健康意识,学会急救技能,预防猝死 事件的发生。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生命财富:猝死的预防不仅关系到个人 的生命健康,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利 益。 提高意识:通过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猝 死预防的意识,减少猝死事件的发生。
猝死预防的重要性
救命技能:学会正确的急救技能,可以 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增加生存机会。
总结
总结

猝死的预测和防治PPT课件

猝死的预测和防治PPT课件

临床分期
前驱期
发病期
心脏骤停期 生物学死亡期
心前区疼痛和晕厥 气短、胸闷、疲乏
持续而严重的 心绞痛、 呼吸困难、 突然发生的
心动过速、头晕 及黑蒙等
指征和心电图
第16页/共38页
数分钟后发生
心脏骤停期
• 心脏骤停的指征:
• 突然的意识散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
• 动脉博动消失,常以触摸颈动脉最为方便、可靠;
药物中毒
过敏
意外
第3页/共38页
雷击 电击 溺水
心源性猝死
心律失常
心肌 异常
先天性 心脏病
冠状动脉异常 (> 80%)
第4页/共38页
(1)冠状动脉异

冠常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导致心源性
• 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发生的缺血再 灌注,陈旧性心肌梗死疤痕基础上的暂时缺血加重均 可造成暂时的电不稳定而猝死发生。
托品、溴苄胺、利多卡 因、碳酸氢钠等
4,急诊体外循环
第25页/共38页
心脏性猝死的救治
主要复苏用药: 肾上腺素 ★ 是促进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 ★ 作用:兴奋a β受体,使外周动脉血管收缩,主动脉舒张压增加,改 善心肌和脑缺血流供应。 ★ 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效应 1)、加快心率 2)、增强心肌收缩和增大心肌收缩力和增大心肌收视率 3)、增加心肌自律性 4)、增大心室颤动波幅度,使心室颤变为粗颤,为除颤做准备 5)、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6)、升高平均动脉压 7)、增加冠脉灌注量及心肌需氧量
第27页/共38页
血管加压素 抗利尿激素,使血管收缩,肠蠕动亢进,提高冠脉灌注压,增加 脑的氧供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比肾上 腺素更有效(40Uiv不重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次得出中国心脏性猝死(SCD)发生率为 41.84例/10万人。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 SCD总人数高达54.4万例/年,位居全球各国 之首。由此提示,中国SCD防治工作任务艰 巨。
发生猝死1/3危重病人, 1/3器质性疾 病患者, 1/3正常人。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J Am Coll Cardiol 2009,54(12): 1110)。
发生心脏性猝死机理:J波出现和ST段抬 高代表心肌离子流改变,动作电位2相和 3相跨壁复极离散增加,诱发二位相折返, 发生心室颤动、猝死。
离子流变化源于遗传
引自郭继鸿心室复极储备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08.19(4)301
基因监测——未来的方向 表型检查——目前的工作 无创心电最方便、价廉、实用
折返
触发
心电紊乱
猝死
跨壁离散电变化
心室除极不同步:心室游离壁的 除极顺序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 而乳头肌区域心肌除极顺序是从 心肌中层同时向心内膜和心外膜 扩展。
部分心肌提早复极:左室前壁和 后壁的广阔区域除极较早而左室 侧壁和后基底部以及右室除极化 较迟。
跨壁心肌复极离散:心内膜、心 外膜、心肌中层
猝死预警无创心电指标的评价及应用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红宇
定义
心脏性猝死:《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将 心脏性猝死(SCD)定义为因任何心脏疾病 引起并发生在院外、急诊或到达医院时已 经发生的死亡。此外,死亡必须发生在症 状出现后1小时以内。
区别其他死亡
我国SCD总人数高达54.4万例/年
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和张澍教授牵头开展的我国十五攻关项 目——关于我国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缺乏明确的病理相关性进一步影响了这个参数的采用。
目前的研究结果不支持利用QT间期、QT离散度和QT间期 变异性对不伴长QT综合征的患者进行SCD的危险分层。
2.3 心室晚电位
❖ 晚电位阳性可用于识别既往心 梗后发生SCD的高危患者。
❖ 但考虑到其阴性预测价值高, 因此,可能在识别低危患者方 面非常有效。
❖ 但这些异常的结果在EF值≤35%患者中的 危险分层价值尚不明确。
❖ 对于EF值在35%~40%之间的患者,可以 利用动态心电图记录来评估NSVT。
3.2 长程心率变异性
❖ 心梗后自主神经张力和反射(ATRAMI)研究表明,心梗后HRV降低的患者其死亡相对危险度为3.2(同时考虑 到EF值和室性早搏)。DINAMIT试验结果显示ICD降低了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但非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在 ICD组反而增加。Camm报道,在多变量分析中,HRV降低使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危险比1.46;95%CI为 1.1~1.94),但HRV的降低并不能预测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
❖ 目前,常规使用心室晚电位识 别SCD高危患者的证据尚不充 分。
2.4 短程心率变异性
❖ HRV反映了自主神经对心室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 VT和VF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心律失常通常发生 在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而副交感张力降低的患者中。
❖ 在一项入选900例成人的队列研究中,采用2min心电 图记录评估HRV。结果发现,HRV最低患者的心血 管死亡的风险增加。
指南无创指标
❖ 左室射血分数 ❖ 心电图:QRS波宽度;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心室晚电位;短程心率变异性 ❖ 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长程心率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 ❖ 运动试验和功能状态:运动能力和NYHA分级;运动后心率恢复和恢复期室性早
搏;T波电交替
❖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 指南讨论的猝死预测无创指标主要针对 缺血性、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
引自崔长宗 低温J波 Ito 阻滞剂 反向除极
1. 左室射血分数
❖ 最常用的衡量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优点:广泛检测;测量方法简单;结果易读 ❖ 一项包含20个研究入选7294例患者的分析结果表
明,EF值在30%~40%之间的患者发生严重心律 失常性事件的相对风险是4.3,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分别为59.1%和77.8%。许多数据都支持采用EF 值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进行SCD危险分层。 ❖ 尽管EF值降低可以识别风险相对增高的患者,但 多数SCD发生在EF值相对较高的患者中。
2.2 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
QT间期、QT离散度、QT间期变异性
❖ 大规模人群中采集的数据提示QT间期和总体心血管风 险之间具有相关性,但评价QT间期在不伴长QT综合征 患者中SCD风险的预测价值的研究结果却不一致。
❖ 然而落入QT间期变异性最低区间的患者中,也有22% 出现了心律失常,从而提示这一指标阴性预测价值较差。
无创技术对心脏性猝死危险分层的专家共识2008
心电机理归类
心率变异性
短程心率变异性;长程心率 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
除极、传导异常 复极异常
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 QRS波群宽度;心室晚电位; 运动后心率恢复和恢复期室 性早搏;
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 T波失常机制
自律性异常
电变化源于离子流
引自卢才义陈棋
跨壁离散离子流变化
离子流的区域性差异:心外膜下心肌细胞 的动作电位1、2、3期Ito 、 Ikr 、 Iks 、 Ica、 Ik-ACH、 Ik -ATP 增 强和内向Ina减弱导致电位降低,而心内 膜下心肌细胞无类似变化,引起了动作电 位2相和3相跨膜电压梯度增大,可出现 较明显的J波及ST段抬高。
❖ 另有研究对心肌梗死后早期患者进行了评估,但结 果未发现短程HRV和心律失常之间有相关性。
❖ 目前,不推荐应用短程HRV检测结果进行SCD的危 险分层。
3.1 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
❖ 目前已有大量的数据显示,伴左室功能不 全的心梗后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室性 心律失常(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和猝死风险之间有相关性。这些患者中动 态心电图检测已被列为Ⅱb类建议。
左室射血分数对猝死预测的敏感性不足。
2. 心 电 图
2.1、QRS波宽度 2.2、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 2.3、心室晚电位 2.4、短程心率变异性
2.1 QRS波宽度
❖ 一定数量的研究表明,QRS波增 宽的患者SCD的风险增加,但这 些数据结论不完全一致。
❖ 目前情况下,由于缺少专门针对 QRS波时限预测价值的前瞻性试 验,因此并不推荐利用QRS波时 限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 SCD的危险分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