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发展概要总复习
对外汉语教案总结复习计划材料
1、对外汉语教课大概分为:专业教课、深造教课、短期教课、速成教课四个基本种类。
2、教课模式包含五个基本因素:理论基础、教课目的、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论。
3、对外汉语教课的课程种类主要有:专项技术课、综合课、专项目标课、语言知识课、翻译课及其余课程。
4、对外汉语教课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5、对外汉语教课总教课原则是:以社交能力的培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构造、功能、文化为相框。
6、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基本程序为:教材编写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资料准备和方案的制定。
7、对外汉语语音教课应按照的三条原则是:语素教课和语流教课相联合,针对不一样学习者的特色进行教课,不一样教课阶段不一样的教课目的互相适应。
8、现代教育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化表此刻:备课方式,讲课方式,学习方式,考试方式和科研方式上。
名词解说( 20 分)1.对外汉语教课: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课,是外国人把汉语教课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课。
2、汉语水同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所要达到的水平易能力的界定和描绘,是科学区分出来的教课等级和每一等级应当达到的教课标准与水平(实质特色是规定一致的教课要求,一致的教课等级、一致的教课水平)3.第二语言习得:往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讲堂中存心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4.测试效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切合测试的企图。
一份试题所测的是否是它要测的东西?假如是,就是有效的;假如不是,就是无效的。
在选择试题时,有两个问题一定考虑:一是这份试题终究要测什么;二是这份试题终究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5.测试信度:指测试结果的靠谱性程度和一致性。
假如测试成绩能照实反应考生的实质语言水平。
那么,这类测试的信度就高。
信度是效度的前提。
6、对外汉语教课模式:是从汉语独到的用途眼特色和语言应用特色出发,联合第二语言教课的一般性理论或对外汉语教课理论在汉语教课中形成或提出的教课范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记住对外汉语教学的重大事件:1978年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时一门学科的看法。
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专业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领导机构: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汉语教学机构的建设:(1)海外孔子学院建设(Confucius Institute),(2)中国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建设1983年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84年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学科地位及其命名已得到我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7年末,在广西南宁召开“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
会上有人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狭义的应用语言学这一传统提法。
元末明初供朝鲜人学汉语的有名的教材是老乞大和朴通事2、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是什么?教学大纲如何分类?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3、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属性三要素是什么?具体内容要记住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色教学模式是什么(名称及适用阶段)汉语言专业教育性质:兼有专业教育和第二语言教学两种属性。
教学内容:言语技能教学和研究交际技能教学汉语基础知识和汉语言理论知识教学中国人文知识和相关专业方向知识的教学体育、中文信息处理第二外语的教学汉语进修教学非学历教育类型面向长期来华进修的汉语的学习者,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多等级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重点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任务、根本目的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任务:研究——(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2)教学的全过程;(3)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4)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根本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1)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
2)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3)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概念:母语()——从亲属角度,一般指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从国别角度,一般指外国语或者外族语。
第一语言()——人来到世界获得的第一种语言。
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或使用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正在学习力求掌握的语言。
汉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1、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外语知识与技能2、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与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3、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5、教师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第二语言教学包括:(1)中国人学外语;(2)少数民族学汉语;(3)少数民族学外语;(4)外国人学中文(三)“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别(1)目的不同:语言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言学知识。
对外汉语发展概要总复习
问答题①.简述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从建国至今,50多年来经历了初创、改进、探索、改革等多个阶段。
(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60年代初)语法教学的特点是句本位和结构形式分析。
教科书以语法为主线,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指口头训练要放到首要或较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多样,不拘泥一格,有翻译法、比较法、直接法、综合法。
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文中。
(2)改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原则,贯彻“精讲多练”的方针,将听说技能的训练放到语言教学的首位。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相对直接法,但是以传授系统语法为中心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编写了教材《基础汉语》,后于197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72年出版了与此相衔接的《汉语读本》。
(3)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初)①引进了句型教学,形成了一个" 结构" 为纲兼顾传统法的综合教学法。
②出现了想吸收国外功能法某些长处的趋势。
提出了在采用综合法时, 要注意吸收功能法的优点, 并将其恰如其分地溶化到我们的教学中来的观点。
③在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试验。
有直接用汉字教语音和汉字教学提前的试验;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教学的试验;改革精读课, 加强听力和阅读教学的试验等。
(4) 改革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来)①引进功能法, 探索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教学路子。
②四项技能的掌握和课型设置。
从听说读写到读写听说,也在转变之中。
③普通汉语进修班和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变革和完善。
90 年代更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 "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的原则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
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则成为90 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应用研究的另一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至第四章1.母语和外语的区分依据这两个概念是按照国别、民族关系来区分的。
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最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即第一语言。
外语: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或外民族的语言)多数人学习和使用的第二语言是外语。
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区分依据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
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3.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指掌握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人能够说出或理解前所未有的、合乎语法的语句,能够辨析有歧义的语句、能够判别表面形式相同而实际语义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实际语义相似的语句的掌握以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
4.语言交际能力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
5.结合汉语的特点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从语音、语法、词汇等角度进行教学,由易到难,由机械到有意义;6.交际文化所谓交际文化,就是这这种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标准、是非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这种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用系统中7.唐朝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是哪个城市长安8.元末明初中国很流行的两本针对母语为朝鲜语的国别化教材《老乞大》是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准音而编写的,专供朝鲜人学汉语的课本。
《朴事通》常与《老乞大》一起被认为是两部珍贵的元末汉语口语文献9.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或者是哪个机构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正式开始。
)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0.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周祖谟11.建国后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教科书》12.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3.1979年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提出什么教学原则“精讲多练、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的主要教学原则;14.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1979年9月,《汉语教学与研究》在北语正式出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后首次接触并且掌握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的,学习并且努力去掌握的语言。
3.母语:本国,或者本民族语言。
一般情况下是指第一语言,但是却与第一语言不等同。
4.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5.目的语:人们通过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言。
6.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7.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的应用规则,除了语言知识外,还涉及社会,文化,心里等因素,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和技能体系。
8.语言形式:通常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形式。
9.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发挥的作用,用语言做事,或者用语言完成的交际任务。
10.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11.教学原则:是指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要求。
12.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
13.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结构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14.语义文化: 指语言的语意系统,主要是指词汇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
首先是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15.语用文化:16.习得:指在自然环境下,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的获得一种语言,如儿童获得第一语言。
17.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又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的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种语言。
18.迁移:迁移是心理学概念,指在学习过程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对外汉语复习纲要
对外汉语复习纲要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语言获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2、母语和外语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外语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是指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
母语和外语不是一分为二的两个概念。
3、目的语: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被教授的语言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与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的其他语言的教学属于同一性质。
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综合的学科。
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4.对外汉语教学是在国内对外国人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四、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习者汉语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任务:是为了揭示和阐明对外汉语教学的规律,以便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
一、课程设计在教学目的指导下,从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根据专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最优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进程,形成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内容语言要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言语技能(汉语听、说、读、写)言语交际能力(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略)相关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四、主要课程类型综合课,专项技能课,专项目标课,语言知识课,翻译课,其他课程:包括文化知识课、文学课、语言实践活动等。
一、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二、《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短期强化》三、《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第三章一.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基础汉语》和《汉语课本》。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推进,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无论是为了商务交流、文化交流还是个人兴趣,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学习汉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习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们都在积极寻找适合的复习资料。
一、课本和教材课本和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复习资料。
通过课本和教材,学习者可以系统地学习汉语的语法、词汇和句型等基础知识。
同时,课本和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例句,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在复习阶段,学习者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课本和教材,重点记忆和理解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练习册和习题集练习册和习题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另一种常见的复习资料。
练习册和习题集通常包含大量的练习题,涵盖了各个语言技能的训练,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学习者可以通过练习册和习题集进行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应试能力。
此外,练习册和习题集还提供了答案和解析,学习者可以通过对比答案和查看解析,了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纠正和改进。
三、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资源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复习的重要来源。
学习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和在线学习平台,找到大量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
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词典查询生词的释义和用法,通过在线语法教程学习语法知识,通过在线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等。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汉语学习网站和社交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
四、口语练习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习者通过口语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复习阶段,学习者可以通过与他人进行对话练习,或者参加口语角、语言交流活动等形式,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系统。
言语——是这种抽象系统的表现形式。
2习得--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过程由不自觉到自觉学习--是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注重语言形式,过程由自觉到不自觉3迁移指学得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
起促进作用的影响是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4 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5语言能力: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是一个人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二.选择题1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大体上分5个阶段:(1)喃语阶段:又叫语前阶段,6个月到1岁,牙牙学语,模仿大人的话,能听懂一些词和句子,能用特定的声音来表示一定的意义。
(2)单词句阶段:1岁至1岁半,真正学话,一个词、单词话语。
(3)双词句阶段:1岁半,两个词语在一起。
(4)电报句阶段:2岁半左右,实词句阶段,只用实词,不用虚词。
逐渐开始使用代词、介词、连词、动词词尾、助动词等。
(5)成人句阶段:3岁半至5岁,初级阶段基本完成。
能意识到有一个规则体系,并能重复使用。
开始了解并掌握语言的社会功能。
2.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阶段感知阶段:教师演示或讲解,让学生感受并去理解理解阶段: 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巩固阶段:通过机械操练增强学生记忆运用阶段:以交际性操练为主,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运用3.一和不的语音变调(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对外汉语基础理论复习大纲
对外汉语基础理论复习大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发展概况:一.对外汉语的发展历史与学科地位的确立:1.1950年,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成立于清华大学;1951年正式开课,有33名欧洲留学生。
邓懿、王还等为任课老师。
2.1960年北京开始接收非洲留学生。
3.第一位到国外教授中国语文的专家是朱德熙。
4.1965年为承担2000名越南学生的汉语课,开展了培训班,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5.1978年,对外汉语教育确立了学科地位;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1988年,该研究会独立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首任会长为吕必松。
6.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是1979年9月出版的《语言教学与研究》。
7.80年代提出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交际性”原则。
90年代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高度重视语言习得的研究与教学理论的丰富。
8.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是1984年6月成立的“语言教学研究所”。
9.1987年,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
二.学科特点:1..性质:对外汉语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既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也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的学科。
2.对外汉语教学特点: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⑥集中、强化、短期、速成的教学;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结构”是指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功能”是指语言做事,即语言在一定的情节中能完成的交际任务。
“文化”是指语言教学范围里的文化,主要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影响到交际的语言文化因素以及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4.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关系:5.交际能力:三.对外汉语的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P77)2、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P283)3、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认知理论+普遍语法理论)。
(P192)4、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P315)5、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大文化(经济、政治、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一集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P120)6、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它是由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
(P169)7、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P235)8、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试题。
(P380)9、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10、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学习对象(教学对象)分出来的;《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教学目的(功能、要求)分的。
(P318、听力等是按技能划分的)1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1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13、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14、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15、交际法(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P273)16、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1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18、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学概论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一、总论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2)任务:研究——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②教学的全过程;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99年填空)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①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汉语预备教育: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
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②巩固和发展阶段(60’s初—60’s中)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开始了汉语教学节目。
f. 1966年,文革,教学停顿。
1971年,北语被撤消。
③恢复阶段(70’s初—70’s后期)a. 1972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首先接受200名坦桑尼亚、赞比亚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和语法关系的替换,就能掌另一种语言。
官能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的哲学家沃尔夫。
认为心灵虽然是统一的,但能划分为不同的官能或能力,如认识、情感、意志等,各种不同的官能可以分别加以专门的训练,以促进其发展。
迁移: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起积极,促进的作用的,叫正迁移。
起阻碍的作用的,叫负迁移。
正迁移和负迁移是视听法,听说法等教学法的基础。
归纳法:让学习者先接触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总结出语法规则,再运用这些规则进一步练习。
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然后再回到实践的方法。
演绎法:先讲清语法规则,使学习者对语法结构有清楚的了解,然后在语法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练习,通过实践学会运用语法规则。
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
完型心理学:强调完整地感知事物,通过具体情境或图像使词语组成一种完整的结构形式,从而达到整体结构感知。
自觉到直觉:指从集中注意语言形式,学习语言规则达到只注意话语内容而无须注意语言形式的直觉掌握。
认知派以语法翻译法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经验派以直接法为代表,主要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人本派以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等为代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为学服务…功能派以交际法为代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1.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点(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XXX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XXX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资料野下晴上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研究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言语,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言语而非母语。
因此,不能把第一言语和母语两个观点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研究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研究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研究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言语教与学全进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内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施行方法。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全
填空10,名词解释5,简答,论述,教案。
一、习得、学习、对比、偏误、中介语、字本位教学法(名词解释、代表人物、理论)习得: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言。
这种没有非常明确的语言学习意识的获得,通常称为习得。
学习: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下,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练等环节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通常称为学习或习得。
掌握第二语言主要是通过“学得”,而通常不能单靠“习得”。
字本位教学法:以字为汉语教学的基本结构单位,认为字是汉语教学的起点,突出体现在字的书写,字的理解,字的扩展的三个环节上,法国白乐桑先生倡导“字本位”的伦理,其代表作是《汉语语言文字启蒙》。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目的语系统,该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与母语和目的语两者都不相同,是一支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不断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指导下的偏误分析的研究,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是从鲁健骥于1984年发表《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开始的。
对比分析: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偏误分析: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
偏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使第二语言教学更有针对性。
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或多种语言。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
第一语言和母语不能等同;第二语言也不能和外语等同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对外汉语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对外汉语学科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1.语言教学中区分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
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2)母语和外语这两个概念是按照国别、民族关系来区分的。
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最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即第一语言。
外语: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或外民族的语言)多数人学习和使用的第二语言是外语。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A.本族语就使本民族的语言。
因此可与“母语”通用。
B.非本族语是指民族以外的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常与母语相对使用。
2.学科的性质⏹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双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3.学科的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三)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四)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一体:汉语语言学本体(即“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语言学”)两翼:对外汉语学科与教学论中外文化素养⏹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是: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是: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在我国已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确认是在1984年⏹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教科书》⏹第一部吸收功能法优点的教材是《实用汉语课本》⏹《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周祖谟第二章对外汉语基础论1.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1)第二语言教学主要是以培养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重点考试题型: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三、简答(每个5分,共25分)四、论述(每个10分,共30分)五、应用分析(10分)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水平等级标准》、《词汇与汉字大纲》、音素、音节、语流音变、汉字文化圈、中介语、总体设计、合体字二、填空、简答、论述、分析的重点内容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2、对外汉语研究的内容、研究目的、理论基础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教学模式4、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大纲、测试等的分类5、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与现状6、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及其相互关系7、对外汉语教材的属性、功能8、交际能力的参数、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9、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研究与课程规范10、学习和习得的区别、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区别1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相关理论12、偏误产生的原因13、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特点与教学内容14、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方面常见的偏误15、鲁健骥关于汉语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系列研究1.第一语言(first 1anguage)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一个人的第一语言通常是他的母语。
但第一语言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本族语。
2.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指一个人除了第一语言之外,另外学习掌握的第二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性语言以及通用语。
此外,第二语言亦可与第一语言并列为个人母语(mother tongue)。
3.汉语水平考试(HSK)是测试第一语言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人员)汉语水平的系列考试。
它考查考生在院校学习或在政府部门、企业及其他机构工作等环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HSK是汉语拼音Hanyu Shuiping Kaoshi的缩写。
4.《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①.简述对外汉语教案法的发展对外汉语教案法从建国至今,50多年来经历了初创、改进、探索、改革等多个阶段。
(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60年代初)语法教案的特点是句本位和结构形式分析。
教科书以语法为主线,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指口头训练要放到首要或较重要的地位。
教案方法多样,不拘泥一格,有翻译法、比较法、直接法、综合法。
文化方面的教案内容主要体现在课文中。
(2)改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原则,贯彻“精讲多练”的方针,将听说技能的训练放到语言教案的首位。
在课堂教案中采用了相对直接法,但是以传授系统语法为中心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加强了教案的针对性,教案内容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编写了教材《基础汉语》,后于197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72年出版了与此相衔接的《汉语读本》。
(3)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初)①引进了句型教案,形成了一个" 结构" 为纲兼顾传统法的综合教案法。
②出现了想吸收国外功能法某些长处的趋势。
提出了在采用综合法时, 要注意吸收功能法的优点, 并将其恰如其分地溶化到我们的教案中来的观点。
③在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案实验。
有直接用汉字教语音和汉字教案提前的实验;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教案的实验;改革精读课, 加强听力和阅读教案的实验等。
(4) 改革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来)①引进功能法, 探索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教案路子。
②四项技能的掌握和课型设置。
从听说读写到读写听说,也在转变之中。
③普通汉语进修班和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变革和完善。
90 年代更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 "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的原则成为对外汉语教案的一项重要原则。
而对教案活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则成为90 年代对外汉语教案学科应用研究的另一重点。
②.语言教案和语言学教案语言教案和语言学教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案,前者是第二语言的教案,后者属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教案。
因为两者的性质不同,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教案目的不同语言学教案对不同的教案对象有不同的教案目的。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中学生);为了培养学生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案的能力(对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等。
总之,母语教案是为了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文化知识,从而进行深度的语言交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语言教案是培养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语言教案虽然也有不同的目的(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同的学习目的,即受教育目的、学术目的、职业目的、职业工具目的和其他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就是教案目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和用语言进行交际。
(2)教案内容不同语言学教案的教案内容是语言理论和语言知识以及语言研究方法等。
这些教案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体现语言科学的科学系统。
语言教案的教案内容是语言本身以及跟语言理论和语言使用有关的文化知识。
具体地说,包括言语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有关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五项内容。
(3)教案原则不同语言学教案的教案原则主要是教案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
语言教案的教案原则必须在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案规律的基础上,加以制订的具体原则。
(4)教案方法不同语言学的教案方法主要是讲授和设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一部分教案内容(如方言调查、实验语音学等)则需要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语言教案的教案方法要复杂得多,早巳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5)教案技巧不同从事语言教案要特别讲究教案技巧。
怎样引进一个新的言语现象,怎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怎样把课上得生动活泼,甚至怎样板书,怎样提问,等等,都有很多技巧问题。
语言学教案也需要——定的教案技巧,但是语言教案对教案技巧的要求更高。
③.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学习(1)起点不同第一语言教案是从进入学校后开始的,第一语言教案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 语言能力), 以及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二语言教案则不同, 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 要从教说话开始, 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
第二语言教案可以说是从真正意义上的零开始。
(2)第二语言教案要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第二语言学习,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因此在第二语言教案中既要充分利用第一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又要设法逐渐消除第一语言的负迁移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的能力。
第一语言教案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3)第二语言教案要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
人们在学习第一语言的时候,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跟这种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
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第二语言中存在的与第一语言不同的文化现象,对其中的某些文化现象,学习者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形成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甚至引起文化冲突。
因此,在第二语言教案中,必须结合有关的言语材料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案,以消除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避免引起文化冲突。
这也是第一语言教案中不存在的问题。
(4)教案对象不同第一语言教案的对象是儿童。
而第二语言教案的对象范围很广, 从儿童到成年人都有, 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成年人。
我们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案的对象, 可以说绝大多数是成年人, 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也有多种多样( 求职、升学、旅游、研究等等), 这使得我们教案要达到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
④.试述对外汉语教案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A作为学科的理论基础,首先是语言学。
教汉语必须要研究汉语语言学本身,要有具体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义等等,还有语言学的理论,普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案的特色,跟中文系的研究不完全相同,要从第二语言教案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学。
B与心理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学习是一个心理活动,对外汉语教案要研究学生怎么学会语言、怎么学习?是怎么习得的。
从而得出对外汉语的教案规律,所以要研究心理学,C与教育学非常直接。
汉语的教育学,怎么教汉语,包括教案的理论、方法、原则等等一大系列的问题。
再把它具体化,课程设置、教程编写、教案经管等都是对外汉语应用性的研究。
D跨文化教案对外汉语教案专业中的文化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化因素。
二是文化知识。
前者,为语言教案内容,属对外汉语教案范畴。
后者,为文化教案内容,属对外文化教案范畴。
这里所说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语言形式内的文化含义。
二是文化背景。
三是非言语信息,也称非言语形式。
它包括首语、目光语、体态语和动作语。
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时,只有把语言的文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生成.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①.对外汉语教案与我国的英语、日语等外语教案有何异同?同:(1)教案目的相同:都是培养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交际能力。
(2)教案性质相同:均属于第二语言教案。
(3)基本的教案原则、教案方法和教案技巧,以及教案环节和教案活动等相同。
(4)学科理论基础相同: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异:(1)教案环境不同:对外汉语教案是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我国的英语外语教案等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
(2)教案内容不同:汉语(包括书写符号——汉字)和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字)及英美文化等不同。
教案内容不同,具体的教案方式方法、教案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测试的方式方法等也应有所不同。
(3)对外汉语教师的母语即学生的目的语,我国的英语等教师的母语大都不是学生的目的语。
②.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1)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②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③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④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
⑤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⑥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⑦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 儿童习得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的主体不同, 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⑥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③.对外汉语教案的特点(第二语言教案特点)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学习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
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坚实的语言学习基础意味着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基础阶段总是有很多学习者;这一阶段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案特点与规律。
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比较可以显示各类事物的异同。
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可以确定教案的难点和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
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教案离不开文化教案,通过文化教案也可以促进语言学习。
⑥.集中、强化的教案:汉语学习时间一般比较短,课程比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密集,进度较快。
④.试述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
成人语言学习的生理器官已经成熟,智力发育健全,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语言材料。
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
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迁移作用(正迁移作用或/和负迁移作用)。
成年人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正式场合(课堂)进行,因此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第一语言学习。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这和儿童习得母语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不同。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要克服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
⑤.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
(1)起点不同第一语言教案: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案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以及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二语言教案: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教案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
(2)第一语言的影响由于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可以产生正迁移,也可能起负面的作用。
充分利用正面影响,预防或排除负面影响,是第二语言教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一语言教案不存在类似问题。
(3)文化冲突由于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
第二语言教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结合语言教案进行相关文化的教案,扫除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