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1000字《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通用语言,因此在学习和使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规范和提高普通话的教学质量,国家出台了《普通话》课程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的1000字阐述。

一、背景随着国家的发展,普通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法》,强调普通话的重要性和推广。

为了进一步规范普通话教学,2001年出台了《普通话》课程标准。

二、标准内容《普通话》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基本知识、语音、语调、语音联锁、语音规范和语音技能。

1. 基本知识《普通话》课程标准首先规定学生应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包括普通话的概念、地位、历史背景、语音学术知识等。

这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普通话所代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普通话。

2. 语音语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和难点。

《普通话》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音素和语音规律,并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同时,还要求学生区分同音异义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纠正常见语音错误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3. 语调语调是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四个基本语调和语调变化情况,以及正确的语调语气组合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自然地运用语调,表达出正确的语气。

4. 语音联锁语音联锁是普通话发音的一个重要环节。

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联锁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各种语音组合情况下的发音技巧。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语音联锁,提高语音表达效果,让语音更加流畅自然。

5. 语音规范普通话有其自身的语音规范,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与语音规范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正确标音、正确使用声调符号、正确口型等。

这是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普通话的纯正度和规范性的重要措施。

6. 语音技能语音技能是普通话认知和表达的重要能力,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技能,包括正确的单字和句子的语音表达、正确的声调和语气的表达、正确的语音速度和语音语调等。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一、课程管理信息课程名称:普通话课程代码:PT2BS12教学单位:普通课教研室制定时间:2014年4月编写负责人:陈穗蓉审定负责人:王刚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学分:6分课程学时:102 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二、课程简介课程性质和作用《普通话》课程是针对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方针而设立的,是一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是我校面向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旨在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

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普通话》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奠定了现代职业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规格要求的基石。

《普通话》课程与职业综合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驾齐驱,构建起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实用性——创设、模拟工作情境设计使用教学。

2、普适性——由“点——线——面——体”,从“拼音、字、词——句、段——绕口令——对话”设计普适性教学内容。

3、针对性——从普通话等级证书的考级训练入手设计针对性教学内容。

(一)设计理念本课程担负着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之——普通话口语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语言素养,促进学生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底蕴,服务认知”的提升的任务,通过学习、训练,将使学生能够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有效地服务于幼师行业的发展。

为此,以“能力训练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训练”为抓手,以“岗位、素质、能力、证书”为目标设计普通话课程学习任务。

突出课程的特色建设,强调普适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普通话是语音教学课,实践训练是主线,语音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程具体设计时设置了每一节课内容由点——线——面——体层层推进,教学方法静、动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课程的设置更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普通话课程标准(次修订)

普通话课程标准(次修订)

《普通话》课程标准(适用于我校中职各专业)一、课程得性质与任务《普通话》课程就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得旨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使学生顺利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得测试前培训课程。

这就是一门目得性、实践性很强得课程。

本课程得中心任务就是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得要求与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普通话得基本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得方法与技巧,更重要得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普通话发音存在得问题,掌握普通话练习与提高得方法,并通过大量得训练获得普通话口语表达得基本技能、克服不良发音习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

1、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标准,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得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得认识。

2、从交流、交际以及就业成才得需求出发,让掌握标准得普通话成为学生得内心需求与自觉得行动。

3、以训练方法为突破口,使学生了解正音方法,从而通过自我训练掌握正确得发音方法。

4、从正确得普通话发音习惯养成出发,建立标准发音得理念,坚持通过大量得听读训练提高学生得普通话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得基本知识,掌握普通话标准语音,在测试中达到相应得等级。

(二)、分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

(2)、重点掌握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技巧、说话技巧。

(3)、掌握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话题说话得方法。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使用标准语言得信念,勇于表达,善于表达。

(2)、了解口语表达得审美性与社会实践性,使学习与训练成为内心得需求与自觉得行为。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目标涉及得各教学内容: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话题说话。

实现目标得学习领域: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技巧、说话技巧。

一、必讲专题专题1:普通话与普通话水平测试1、介绍“普通话”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得意义与背景;2、整体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测试方式、评分标准、测试流程;3、普通话水平测试心理准备。

普通话课程标准(新标准版)

普通话课程标准(新标准版)

.了解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明确大学生对推广普通话所应承担
.对普通话语音体系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
.掌握普通话的声、韵、调,弄清自己所在方言区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区别。
.熟练把握各种朗读技巧、说话技巧。
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要求,熟悉应试技巧,并了解朗读和说话时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积极主动地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
70%。课程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期末考试主
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教材应根据各专业学生在普通话方面的知识需求,设置全面、合理、够
课程应加大学生的练习环节,以便增强学生普通话的运用能力。
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
1/5,活动实践占4/5。
课堂教学可采用多媒体、录音机物质工具,最好能做到学生训练全程录
该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在语音训练、朗读训练、说话训练方面进行序列化
学会普通话声母的规范发音。
学会普通话韵母的规范发音。
学会普通话声调的规范发音。
掌握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基本规律,学会音变、轻声、儿化的规范发音。
结合方言进行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辨正练习,具备一定的方言辨
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
能使用准确或较准确的普通话朗读一般作品和进行口语交际。
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
” 课程编码 04290900 课程名称 普通话训练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类别 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 32 学分 2 考核性质 考查 适用专业 各专业

实用普通话训练课程标准

实用普通话训练课程标准

《实用普通话训练》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归口专业: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性质:校级选修课排斥专业:无学时数: 16 学分: 12 课程简介《实用普通话训练》是针对我校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为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所开的全校公选课,针对全校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拓展训练,通过专项技能训练,力争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并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公众场合发言的勇气、信心。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用标准的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在公众场合大方地、条理清晰地讲话。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为学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3 课程教学目标3.1 能力目标A1. 能读准翘舌音zh、ch、sh的字、词。

A2.能读准舌面音j、q、x的字、词;A3.能读准前鼻音和后鼻音;A4.能读准开口呼、合口呼的字、词;A4.能读准变调、轻声字、词;A5.能读准儿化音字;A6.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A7.能在公众场合用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思想、进行交流;A8.说话能够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3.2知识目标K1.掌握平翘舌的声韵调拼合规律;K2.掌握平翘舌字作为声旁的形声字;K3.掌握客家话和普通话声母的对照特点,掌握“古无轻唇音”的概念;K4.掌握j、q、x的发音方法;K5.了解j、q、x和zh、ch、sh的发音区别与联系;K6掌握ng的发音要领,前鼻音和后鼻音发音时舌位的区别;K7.掌握开口呼、合口呼的概念、分辨方法;K8.掌握变调的规律;轻声的概念、读法、分布规律;K9.掌握儿化音的使用场合、意义,儿化音的读法;K10.掌握说话的技巧,掌握根据话题列举说话提纲的方法;K11.了解广东粤语、闽语、客家话三大方言的特点;K12.了解平舌音z、c、s,翘舌音zh、ch、sh,舌面音j、q、x的历史渊源及相互关系。

3.3素质目标Q1.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协作的能力;Q2.培养学生勇于在公众场合发言,讲话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

4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以三分钟命题说话(话题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用30个话题)作为训练载体;以粤语、闽方言、客家方言区的学生讲普通话时发不准的语音作为训练重点;以声母、韵母、词语、句子、文段、文章为训练内容,对普通话进行有重点地、系统地训练。

课程标准 普通话

课程标准 普通话

《普通话》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普通话》课程是针对空中乘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

《普通话训练》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实施普通话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等级的规定级别,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语言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朗读知识、说话知识和普通话测试的方法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声、韵、调的规范发音,掌握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基本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辨正能力。

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把握应试要领,能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和测试,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积极主动地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大学生对推广国家共同语所承担的义务;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克服各种思想顾虑,特别是怕人讥笑的思想。

(三)参考学时32学时(四)参考学分2学分(五)课程的技能列项及检测标准(六)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课程内容及要求(七)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教学上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教学手段尽可能多样化,在讲授、示范、训练、讨论、模拟表达等常规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评价方法此课程为考查课,采用抽题、口语考查的方式。

3.教学条件尽快建起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完善教学课件;本课程具有全套PPT课件,相关资料视频。

4.教材选编选用教材教材崔梅周芸.《普通话等级考试训练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第1版参考书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普通话课程标准 (实用模板,建议收藏)

普通话课程标准 (实用模板,建议收藏)

《普通话训练》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学习普通话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职责,尤其进入信息时代,熟练掌握普通话会更好地促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说好普通话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

而本课程就是这样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普通话水平,使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学习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2)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3)能够较准确地发好每个字的声、韵、调(4)掌握一定量的绕口令和诗歌的练习方法(5)能够较流利的朗读篇章三、教学改革设想这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每节课都将采用理论加练习的方式进行,尤其是语音练习将在课堂中占到重要的位置。

采取竞赛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四、适用范围:我院各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二乙以上(旅游系除外)(限报40人)五、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共15讲,总计3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讲座占20学时,实训占8学时,考试占2学时。

第一讲发声篇1.口腔训练操2. 气息控制训练第二讲语音篇1. 语音基本知识2. 单韵母介绍第三讲单韵母训练1. a;2. oe;iuv第四讲声母训练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第五讲声母辨正(一)1. 平翘舌音2.n与第六讲声母辨正(二)1. 舌面音与平舌音2.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第七讲绕口令比赛要求:分为小组,每组组员都要参加,随机抽取绕口令题目,现场打分,小组打分最高者在最终成绩中加分。

第八讲复韵母训练第九讲韵母辨正(一)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第十讲韵母辨正(二)含a音韵母与含e音韵母对比训练第十一讲韵母辨正(三)所有含a音韵母系列训练第十二讲声调训练1. 调值调类2. 声调训练第十三讲音变训练1. 轻声2. 儿化3.变调第十四讲古典诗词朗诵会第十五讲考试实训成绩:绕口令20%;古诗朗诵50%平时成绩: 30%(考勤15%+课前5分钟10%)收获感想:5%(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心得体会)六、学时分配:七、教学参考书:。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

-WORD格式--可编辑-《普通话》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标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文秘、旅游、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应该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中心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掌握普通话练习和提高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训练获得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克服不良发音习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

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等级(二级乙以上)的规定级别,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相关职业打好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普通话测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按照“以测促训,以训保测”的原则,通过训练促进学生普通话普及与提高的一门课程。

它是服务类专业的综合技能训练课,旨在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本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特点。

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上。

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要精讲,实践教学要充足,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过程中掌握语言的运用技能。

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标准,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认识。

从交流、交际以及就业成才的需求出发,让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自觉的行动。

以训练方法为突破口,使学生了解正音方法,从而通过自我训练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从正确的普通话发音习惯养成出发,建立标准发音的理念,坚持通过大量的听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62 时课。

2、课程目标通过《普通话》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辨正能力,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职场口语交际。

《普通话语音训练》课程标准

《普通话语音训练》课程标准

《普通话语音训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营销类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商务沟通与礼仪》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客户信息服务工作中所必需的普通话语音、发音校正和发声技巧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客户服务与管理》《呼叫中心实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客户信息服务专业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营销类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对客服务亲和力及优质语音塑造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照课程目标和客户信息服务人员的岗位需求,围绕良好语言、文字表达及沟通等关键能力,反映客户信息服务行业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客户信息服务人员的普通话发音技能训练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理论、发音基本要领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普通话语音、发音校正和发声技巧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有亲和力的优质语音实现对客商务营销与服务,树立正确的对客服务的职业理念,养成良好的商务服务和营销工作的职业素养。

1.了解普通话的基础知识,掌握汉语方言的划分,具备正确区分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能力。

2.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辩证能力。

3.掌握普通话归音吐字、音变的基本要领,具备用比较标准、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对客交流服务的能力。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1、前言课程标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文秘、旅游、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应该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中心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掌握普通话练习和提高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训练获得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克服不良发音习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

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等级(二级乙以上)的规定级别,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相关职业打好基础。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普通话测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按照“以测促训,以训保测”的原则,通过训练促进学生普通话普及与提高的一门课程。

它是服务类专业的综合技能训练课,旨在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本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特点。

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上。

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要精讲,实践教学要充足,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过程中掌握语言的运用技能。

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标准,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认识。

从交流、交际以及就业成才的需求出发,让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自觉的行动。

以训练方法为突破口,使学生了解正音方法,从而通过自我训练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从正确的普通话发音习惯养成出发,建立标准发音的理念,坚持通过大量的听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62时课。

2、课程目标通过《普通话》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辨正能力,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职场口语交际。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三、任务单元划分
四、考核方式
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55%,期末考核占45%。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议
教材使用山西省普通话测试中心编写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

教师选编字词部分练习材料供教学训练和学生练习使用。

(二)教学建议
1.《普通话》是一门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它有着明确的考试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需要,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教学,但不能违背内容标准。

2.采用课堂讲授、训练、示范、模拟训练的形式,精讲多练,建议理论讲授时间占1/5,活动实践占4/5。

3、课堂教学可采用多媒体、录音机物质工具,最好能做到学生训练全程录音并及时播放正音。

(三)师资建议
1.普通话基础知识的有经验教师;
2.知识面较广的专业教师;
(四)资源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资料、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五)教学评价
以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作为结果。

普通话教学计划

普通话教学计划

普通话教学计划标题:普通话教学计划引言概述: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普通话教学计划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至关重要。

一、目标设定1.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普通话水平,例如日常交流、工作应用等。

1.2 制定时间表: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1.3 设定评估标准:确定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2.1 基础知识教学:包括拼音、基本词汇、语法等,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基础。

2.2 口语训练:通过模仿、对话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3 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综合语言水平。

三、教学方法3.1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音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2 任务型教学:设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3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普通话。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选择:选择适合学生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教材,如《新实用汉语课本》等。

4.2 外部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语言交流平台等,扩大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资源。

4.3 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文化活动等,提供实际练习机会,加深学生对普通话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评估5.1 定期考核:设立定期考试或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5.2 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5.3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结语:通过科学合理的普通话教学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师们能认真制定和执行教学计划,为学生的语言学习之路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性质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普通话》是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命题说话等实训项目,学生能运用普通话语音、朗读、口语表达等相关知识,根据小学对语文教师口语技能的要求,能够:
1.语音能力达标,普通话语音标准,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2.具备朗读能力;
3.具备规范、流畅、生动形象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能力解析表1
能力解析表2
能力解析表3
(能力解析表的数量取决于能力目标的数量)(二)知识目标
1.了解普通话发音的基本原理;
2.了解本地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差别;
3.掌握普通话朗读及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

(三)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3.培养学生文明用语、礼貌用语的良好语言习惯;培养学生语言美、心灵美的良好素养;
4.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亲和力、感染力,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课程联系
(一)与先修课程的联系
《普通话》与学生在中小学学习的汉语拼音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小学的汉语拼音采用了变通的教学方法,声母、韵母的数量和带Y、W的音节的拼法和本课程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大方向是一致的,如果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准确到位,那么将对该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训打下牢固基础。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普通话》与大二、大三的许多门课程都有密切关系。

普通话发音标准、具备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规范、准确、流利、生动、形象是《语文教法》课的基础,也是其他各门与口语表达相关的课程的基础。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本课程学习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概说、声母实训、韵母实训、声调实训、音变实训、朗读实训、命题说话实训。

知识体系结构如下表:
表1 《普通话》内容及要求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建议
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实践教学法、理论指导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对涉及到的教学法简单说明其内涵、特点等)
教师引导学生习作教学材料,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提出问题,予以纠正,然后进一步完善实训。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实训效果显著。

理论指导实训教学法是:学生习作,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理论的指导下解决学生在
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完成习作,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的教学原则,又能使学生的实训有科学、正确的方向。

(二)师资条件要求
对岗位能力/专业课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包括:对校内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校外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对职业素质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普通话专职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普通话理论知识;具备辨析方言与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差别的能力;具备纠正河南各地方言的能力;具备指导学生实训普通话的能力;具备指导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口语活动的能力。

具备省级以上普通话水平测试资格,具有在小学顶岗实践的工作经历,熟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

(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普通话实训需要校内要有多媒体教室和微格教室,以便于供学生进行校内语音实训;校外要有正规小学作为我们的实训基地,(我们和实验小学、健康路小学等十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它们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以供学生在二年级的见习和三年级的实习过程中,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实践自己的语言。

(四)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 教材选用与编写原则
《普通话》课程选用的是自编教材,编写这本教材遵循的原则是:适
应就业岗位对就业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

在编写这本教材之前,我们对许昌市部分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中小学校对语文教师的口语技能要求,同时兼顾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及河南方言的具体情况,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的特点是:理论结合实训,以实训为主,理论指导实训,实训材料充分、科学、针对性强、文学艺术性强,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既强化了教师口语的表达技能,接受了文化的熏陶。

2. 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籍
(1)《普通话训练教程》,主编:黄青喜冯颖康俊平 2015。

(2)《普通话理论与实训》,主编:黄青喜李芳芳大象出版社 2006 (3)《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与测试》,主编:孙媛媛石拓庞可慧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3。

参考资料:
(1)《实用普通话训练指导》,主编:郑尔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

(2)《普通话训练》,主编:刘秀敏董金凤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3)《普通话水平测试使用纲要》,顾问:杨光李宇明商务印书馆,1999。

(4)《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北京。

3. 网络资源建设
如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库等;
4.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1)制作有《普通话》授课课件
(2)制作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训课件。

(3)下载有普通话学习软件。

(五)其它要求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说明。

七、考核与评价
《普通话》是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普通话考试是技能考试,具体考试方式如下:
《普通话》考核的是朗读和命题说话技能,上学期考朗读技能,下学期考命题说话技能。

成绩的构成和比例如下:
成绩分为两大部分:
(一)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分两部分:
1.平时课堂表现占20%,包括课堂学习、实训、口头作业及出勤情况。

2.生活用语使用普通话占30%。

提倡课堂实训与课外运用相结合。

(二)期末成绩:占50%
这是综合测试,是对一学期学生学习、实训结果的检测,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上学期考朗读技能,逐一进行;下学期考命题说话技能,逐一进行。

八、教学实施建议
1.课程模式建议
《普通话》的课程教学要与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技能需求保持一致,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例如,朗读的实训,根据小学语文教师对朗读技能的要求,这项实训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生动形象的、绘声绘色的、栩栩如生的朗读能力,除校内课堂实训外,我们要安排学生在二年级见习和三年及实习的时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践朗读课文(我们的实习基地有实验小学、健康路小学等十所学校),让学生把所学技能运用于教学第一线,使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容教、学、做为一体,强化了学生朗读能力。

再如,口语表达能力实训,根据小学语文教师对口语表达技能的要求,这项实训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规范的、清晰流畅的、生动形象的口语表达技能,规范就是没有语病、清晰流畅是为了让小学生听得懂、生动形象是为了讲课引人入胜,那么除了课堂实训外,学生我们要安排学生在二年级见习和三年及实习的时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践讲解课文,让学生把所学技能运用于教学第一线,使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容教、学、做为一体,强化了学生的讲课能力。

在二年级的见习和三年级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参与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还参与实习基地的课外辅导、学生管理等工作,了解小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在实践第一线锻炼、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整体素质。

2.教学建议
本课程应重点实训朗读和命题说话两项技能;在进行这两项实训时,重点介绍朗读的要求和命题说话的技巧;校内实训时,应以朗读和命题说话的基本技能为重点;校外实习时,应结合小学语文课堂实际,以朗读和口语表达的实际运用为重点。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实践教学法,理论指导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安排项目实训。

原则:以实训为主,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训,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再回到理论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项目实训步骤:
(1)语音:实训的主要目标是克服方言,发音标准;
(2)朗读:把握关键:感情是语言的灵魂,没有了感情,语言也就成了一具空壳;
(3)口语表达:主要步骤是:思考——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组织语言——理清层次——说话,思维是开口说话的前提,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善于表达;
(4)艺术语言:提高修养、陶冶情操。

项目实训方法:
案例分析;教师示范;经典示范;启发引导;相互点评;教师点评等方法。

在实训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语音实训软件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实训普通话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其他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说明。

九、其他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说明。

属于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应说明课程的教学网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