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优质课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氓》
背景3: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 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 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 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女子的悲剧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
❖问题探讨4:
❖ 你认为新时代的女性应该有怎样的爱 情婚姻观?
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 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伟大爱情,要讲求奉献,能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冷 暖相依。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 背景1:《氓》大致产生于春秋初期至中期即东周时期。这 时期,那“崩”而尚在的“礼”,仍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道 德观念和日常行为。《诗经·南山》说:“取妻如之何?必告 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直到孟子的时候,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 母、国人皆贱之。” 一张无形大网就这样从家庭一直撒向社 会,令人窒息。而《氓》诗里的女主人公,恰恰就生活在这 样的大背景下。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氓》。
2.试着把对《氓》的理解与感悟写下来, 形成文字。
❖ 泮:pàn
预习检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氓》的教案(优秀8篇)
《氓》的教案(优秀8篇)氓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关注诗歌的细节描写。
2、掌握“比兴”手法。
3、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入挖掘文本。
课堂安排:学生自主探讨,教师适当点拨。
第一课时:一、导入,然后教师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由读一遍,不清楚的字音查字典,然后齐读两遍。
三、对课文注释中的关键字词加以解说和补充。
四、请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五、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总共六个章节。
设问:1、能否删去诗歌第三第四节?这两节记叙很少更多的是抒情和议论。
删去这两节对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并没有影响,但会使女子的形象没有那么丰满,削弱氓和女子性格特点。
(第三节写了女子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了当时男女不平等的地位,告诫年轻姑娘吸取教训。
第四节是女子痛斥氓的负心行为。
)2、能否将诗歌的第三第四节调换到其它位置?不可。
此处用了“比兴”手法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第三第四节起到过渡作用。
第二课时:一、《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常用来比喻年轻女子的美貌,然而这篇文章用桑叶来比喻女子,为什么不用桃花呢?后文有斑鸠吃桑椹,以此来暗喻女子为爱情而痴迷。
女子回娘家的途中吟唱这首哀伤的歌,在途中她刚好看到了桑树,触景生情。
(以实景起兴的例子,在《诗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大家熟悉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以眼前实景为发端起兴的。
)二、诗歌第四节是女子对婚后生活的回忆,痛斥男子的负心,抒发了怨愤的心情。
可是有一句话似乎多余,至少用在此处显得突兀。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歌中共有三次提及“淇”水。
找出来并分别说说用意。
第一次写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里的淇水应该就指河名,反映姑娘对氓的情谊,依依惜别之情见于行间。
《氓》优质课-课件--解析讲课稿共26页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6
部编版语文优质课件《氓》公开课优秀优质课件.
部编版语文优质课件《氓》公开课优秀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诗经·氓》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对《氓》全诗的阅读与理解,对诗中重点词汇的解析,对诗句的翻译及背景分析,对诗歌艺术特色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氓》,理解其表层意思,体会其深层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古文诗词的鉴赏能力,掌握《氓》的艺术特色。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氓》全诗的阅读与理解,诗句翻译及背景分析。
难点:把握《氓》的艺术特色,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氓》的相关背景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社会风貌的兴趣。
2. 阅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氓》,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表层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 例题讲解:挑选《氓》中的典型句子进行翻译和解析,讲解诗中的重点词汇。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氓》的艺术特色,分享各自的看法。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氓》2. 重点词汇:蚩蚩、抱布贸丝、子无良媒、士贰其行等。
3. 艺术特色:赋、比、兴。
七、作业设计(1)抱布贸丝,子无良媒。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 答案:见课后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诗经》中的其他篇目,深入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附录:作业答案(2)士人行为不端,品德不稳定。
2. 艺术特色:赋、比、兴。
赋:直接表达情感;比:用具体事物比喻抽象事物;兴: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引发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解析;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氓》课堂实录(优质课一等奖)
《氓》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当代女作家安意如如此评价《诗经》“《诗经》是彼岸花,即使无法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上节课,通过复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诗经》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为现实主义的源头,它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今天我们就一同领略《诗经•氓》中的卫女形象给予后世文学的深刻影响。
二、细读文本,探究卫女形象师:《氓》作为《诗经》中一首较为完备的叙事性的抒情长诗,把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婚变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
因其叙述女子的一生,故依据时间顺序将女子的回忆与现实交错呈现。
那么,将回忆与现实勾连在一起的是哪个自然段?用什么方法将二者相融?生1:第三自然段。
用了比兴的手法。
师:既然是回忆,着重写了女子对爱情与婚姻的深刻反省,那么最能体现这一反省的是哪句诗中的哪个字眼呢?生2:“犹可说也”中的“说”字。
师:“说”字只强调了“脱身”,并不能体现女子对爱情婚姻的深刻反省。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生3:“无与士耽”中的“耽”字。
“耽”是沉溺的意思,这里以劝诫的口吻告诉女子不要与男子沉溺于爱情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反省。
师:很好。
“耽”字,即“沉溺”,也有“耽搁”的意味。
女子沉醉于爱情之中难以自拔,男子一旦变心,女子被弃或被耽搁就成了必然。
整首诗中女子在爱情和婚姻中“耽”的表现是什么呢?请大家找出相关诗句并分析。
生4:“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女子送“氓”渡过淇水,既是对其“来即我谋”的内心认可,也是她对男子依依不舍,情义绵绵的体现。
师:这事实上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哪种感情?生:(齐答)痴情。
师:对,也就是同学们概括的“依依不舍,情意绵绵”。
还有哪位同学能找到相关诗句?生5:“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男子埋怨女子拖延婚期,女子赶紧辩解,错误不在自己,而是男子没有好的媒人。
如此迁就男子,足见她对男子用心之专。
||师:这正说明女子在热恋中,看男子什么都是好的,即使是暴躁的性格,无理的发怒,又>何尝不会误解为男子的热切焦急,何尝不会感到甜蜜爱意。
《氓》公开课优秀课件ppt课件
《氓》公开课优秀课件ppt课件•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课程总结与回顾课程介绍与背景《氓》作品背景《氓》是《诗经》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妇女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遭遇和心声。
作品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展现了她在爱情、婚姻和家庭中的经历,表达了她对负心男子的怨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氓》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古代妇女在男权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了解《诗经》的基本情况和《氓》的创作背景;掌握《氓》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翻译等方式,熟悉诗歌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方式,深入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引导学生关注妇女问题,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诗经》和《氓》的基本情况,第二课时讲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三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
时间安排每个课时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文本解读与赏析文本概述及结构分析《氓》是一首以弃妇口吻叙述婚姻悲剧的长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展现了其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
诗歌结构清晰,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恋爱、婚变、决绝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情感基调不同,层层递进,深刻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美丽、善良、忠贞,对爱情充满向往和执着,但最终被丈夫抛弃,展现出坚强、果断的一面。
氓虚伪、薄情、始乱终弃的男子形象,通过其言行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不公和压迫。
语言简练、生动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挣扎。
现实主义手法诗歌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惨命运。
对比手法诗歌中运用了大量对比手法,如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对比、氓的虚伪与女主人公的真诚的对比等,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氓》优秀教案设计(通用7篇)
《氓》优秀教案设计《氓》优秀教案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氓》优秀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氓》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掌握《氓》中的写作手法。
2.把握《氓》的故事情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是主题。
3.积累字词,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氓》当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分析人物形象及是个主题。
一、导入爱情是千百年来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话题,古往今来有很多诗句是描写美好爱情的,同学们能不能背几句?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乐府诗中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那么是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都是美好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氓》这首诗,和两千多年前的女主人公一起去感受她的另类的爱情故事。
(板书:《诗经》两首—氓。
)《氓》选自《诗经·卫风》。
初中时我们学过《诗经》中的作品,例如《关雎》《蒹葭》,大家对《诗经》都已经有相对的了解了。
《诗经》原名《诗》又称《诗三百》。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板书:《诗经》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共305篇又分为风,雅,颂。
)请同学们根据你们课下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诗经》的成书过程。
关于诗经的成书现在有三种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采诗说:“古者天子命史歌谣,以观民风。
”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
献诗说,天子为了考察民间习俗风尚的好坏就下令诸侯和公卿列士献诗。
删诗说,传说古诗原来有3000篇,孔子根据礼仪的标准选编了300首整理出了《诗经》。
现在通常认为《诗经》是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
《氓》公开课优秀课件
思考题: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
传承与创新
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观念进行创新和发展, 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 力。
批判与借鉴
实践与应用
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选 择性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将有益的部分与现代观念相融合。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的 实践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推动社 会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例如,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公 益等方面践行传统文化的优秀价 值观和现代观念的先进理念。
作品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展现了她在爱情和婚姻中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对不平等 婚姻制度的控诉。
《氓》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古代妇女在男权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具有深刻的 社会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经》及《氓》的 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 句式。
过程与方法
倡导女性解放和独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诗歌中所倡 导的女性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对于推动女性解放 具有积极意义。
当代价值体现
倡导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
在当今社会,性别平等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尊重女性、保障女性权益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鼓励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和独立地位
女性应该积极追求自我价值和独立地位,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女主人公
诗歌中的女主角,形象丰满,既有 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有对婚姻生 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古代女性的 智慧和勇气。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氓的性格特点
表面忠厚,实则狡猾。他善于伪装自 己,以花言巧语骗取女主人公的信任, 一旦目的达到便露出薄情寡义的本来 面目。
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氓》优质课_课件_-
像无名的野花散发着远古的芬芳, 那是天真的时代,圣人未生,青牛未 西行;那是天性还不受压抑的时代, 人们在大地上游行,自由的相亲相爱 。后人为其中无处不在的质朴和真诚 感动,评价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制作者: 福建泉州实验中学高希玲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
3、勇敢:在“子无良媒”的情况下,毅然 决然嫁给氓。
4、贤惠、勤劳、忠贞:虽然氓家境贫寒。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她没有怨言,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 朝矣”。一心一意扑在这个家。
5、坚强独立、冷静果断:她在受尽丈夫百 般虐待、背叛之后,并没有苦苦哀求,而
探究: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 情? 《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
兴
:
第六章
5.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兴、比
淇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
兴:以“淇有岸,隰有泮”来引出女子的
忍耐是有一定限度的。
比:以淇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来比喻什么
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垣yuán 说:tuō 渐:jiān 罔:wǎng 悼:dào
靡:mǐ 偕:xié
通假字
匪──非 说──脱
于──吁 泮──畔
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恋爱
一 二 三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回忆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婚变
四 五
决绝
六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氓》教案(5篇)
《氓》教案(5篇)第一篇:《氓》教案《氓》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熟悉诗歌内容;清楚人物形象。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2.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方法1.第一课运用诵读法,改写民歌熟悉课文故事情节。
2.第二课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一、导入淇水边的爱情——水是生命之源,水边也总是爱情的发生地。
翻开《诗经》,一条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心爱女子的思念追求,还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清澈柔媚的河流旁上演过一幕幕爱情的悲喜剧。
追寻流水的足迹,穿越三千年诗经的画廊,走近《卫风?氓》,我们来探访远古的诗情与爱意,领略先贤的美丽与哀愁。
(幻灯片)二、由淇水讲解情感的变迁,梳理情节。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1.学生朗读(注意四言诗歌二二拍的节奏)2.梳理字词音用法意义。
(幻灯片)3.学生思考淇水问题,梳理情节,形成板书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
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穿越淇水时,正是女子与氓两情相悦的恋爱时期,对貌似忠厚老实的氓,女子一见倾心。
离别时十八相送,情意绵绵,难舍难分。
送走之后,翘首企盼,望眼欲穿。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載言。
”时哭时笑,抑制不住的眼泪和笑容泄露了心底最深的爱意。
远古时代的郊外旷野竟有如此清新纯朴、芳香迷人的爱情;娴静似水的女子竟有如此简单而真诚、随意而自由的胸怀。
《氓》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诗中如何描写热恋中的男女的表现?
第一章(男):方式含蓄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第二章(女) :感情外露 乘彼桅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写作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 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 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 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 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 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 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 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 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 要想解脱难挣离。
说明女性容易动情,且难以自拔,就如鸠一样贪吃嫩桑叶会致醉 昏迷。同时抒写了内心的痛苦,告诫他人不要轻易涉入感情。
第四节中把“我”喻为“桑”又表明什么? 形象描绘女子因经历苦难、悲惨的生活而失去了青春的光华。
第三节第一、二句和第四节第一句起兴分别有何作用? (1)第三节以“鸠食桑叶"起兴类比说明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 恋,为后文起铺垫作用。 (2)第四节以桑叶的“黄而陨”起兴烘托女子年长色衰。
氓(优质课)1
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她的性格 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诗句) 送子涉淇, 于嗟女兮, 至于顿丘。 三岁为妇, 不见复关, 靡室劳矣。 无与士耽。 泣涕涟涟。 夙兴夜寐, 即见复关, 反是不思, 靡有朝矣。 载笑载言。 静言思之, 亦已焉哉! 总角宴宴, 躬自悼矣。 言笑宴宴。
婚前 婚后 反思
丈夫是个 见异思迁的负心汉, 朝三暮四的薄情郎!
诗歌鉴赏
♪三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哪两章使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这两处 起兴的诗句和后面诗句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三、四章。 第三章前四句写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 贪吃桑葚。以此来引起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 兮,无与士耽”,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写桑叶由嫩绿变为枯黄,以此引起 写士由“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含有 隐喻 作用: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 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纯真温柔 热情
勤劳
坚强 清醒 刚烈 性格
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认识到了什么?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从痛苦的生活经历中, 她认识到 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 此句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是悔恨多于哀伤, 决绝而不留恋。
那简直是至理名言!
诗中女子的形象:
她是一个被遗弃的 劳动妇女形象,勤劳、 温柔、坚强.婚前,纯 真热情,婚后辛苦而蒙 受耻辱.她悔恨多于哀 伤,决绝而不留恋,可 见其清醒刚烈的特点.
兄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咥 。 静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躬 。
诵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读 及 ,老 。 提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示 淇 ,隰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 ,言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 ,不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反 ,亦 !
《氓》教案(5篇)
《氓》教案(5篇)诗经》,《氓》教案(高一必修篇一诗经》两首,《氓》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梁小嫦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词义与用法和本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3.把握女主感情的变化,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选自《诗经》的诗作--《氓》。
关于《诗经》的诗作,我们并不会太陌生。
我们初中的课文中,有什么课文就是选自《诗经》?《关雎》、《蒹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不是?还有《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不是?2、那关于《诗经》,大家又知道多少?知道些什么呢?(利用《名师面对面》的资料链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印了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或“十五国风”,是各地歌谣,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经》普遍使用了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作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以“他物”置于“所咏之辞”(诗的主题及内容)的前面,则此物必与主题及内容有关,或从旁烘托,或营造气氛,将读者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
因此,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及感染力,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3、导入:《诗经》中有大量爱情题材的诗作,如我们学习过的《关雎》、《蒹葭》。
《氓》教案优质5篇
《氓》教案优质5篇《氓》教案篇1教学内容】学习按颜色分类教学目标】知道将同一类物品按颜色属性分类教学重点】强调按物品的颜色属性进展分类教学难点】不受其它属性(大小/外形/长短等)干扰教具预备】dvd、魔法城堡,才智果及篮子、人物图、音乐磁带、海洋球、积木、塑料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上节课的vcd内容二、根底认知1、观看动画片(vcd)到其次关完毕2、教师提问:大力士的其次关是什么?1)教师示范重复其次关内容2)在黑板上让小朋友上来重做按颜色进展分类可以重复2轮或分3组同时进展分类竞赛教师在教案过程中要留意语言强调颜色的特性:这是红色的,放这个果篮里;这是黄色的,放这个果篮里;这是绿色的,放这个果篮里。
三、稳固练习指导小朋友完成同步练习p17-20四、嬉戏与拓展1、海洋球回家:把小朋友分成3个组,每组n人,每组一筐红黄蓝3色混合的海洋球,进展分类竞赛。
2、操作活动:供应积木/卡片/塑料片等玩具,指导小朋友按颜色进展分类操作。
五、总结总结:小朋友今日我们学会了按颜色进展分类,闯过了大力士阿诺的其次关;下一次我们就要闯大力士阿诺的第三关了,小朋友我们下节课见。
《氓》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对成长中不同的照片的比拟,初步理解“成长”,激发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体会自己成长的乐趣!3、通过活动体验和同伴沟通的乐趣。
活动预备:自己的成长照片人手一份、教师制成长成长档案册人手一本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一张幼儿小时侯的照片,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幼儿小时侯的照片“看看它是谁?”幼儿大胆猜想!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什么是成长?”(1)教师引导幼儿“是我班的一位小朋友!”幼儿猜想!假如猜对了,该幼儿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2)教师:“咦!照片上的××和班上的××怎么不一样呀!”“咱们再找找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比一比,你们自己照片上的宝宝都是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教师引导幼儿发觉自己在成长中的不同。
《氓》PPT课件优质
谢君之伴, 期再相见。
合作探究
①你认为《氓》中女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②关于女主,有人觉得她“可怜、可悲、可爱、可 敬、可贵等等?”请问你是怎么看的?
形象探究
女主
1.温柔、体贴 善解人意、痴情 2.贤惠、勤劳能干 吃苦、 忠贞 3.刚烈、果敢 清醒、坚强
人物评价
观点一:比较可怜。女子开始时自作主张与氓私订终身,后 来还载着满车的财物嫁到氓家,嫁过去之后“三岁食贫”辛 勤劳作,换来的是氓的变心和家暴,最终反遭遗弃,她的可怜 让我同情。
人物评价
观点二:比较可爱。有个细节描写我很喜欢。“不见复 关……”不见爱人焦急烦躁,泪花飞溅;见到爱人,欣喜若狂, 手舞足蹈,高声欢呼,天真烂漫,心无城府的女子,还有她的温 柔动人心,“将子无怒”我很喜欢这样的女子。
人物评价
观点三:比较可敬。恋爱时“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她热烈 追求,浪漫多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辛勤劳作勇于 承担;决绝时“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无畏无惧,自立自强。 敬佩她。
总结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已 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当我们就要轻轻合上《氓》的诗章时,我们 的内心无法平静。2700年前的悲恻动人的歌 声还在启迪我们要珍视自己的 情感,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
爱情启示
如果我们把《氓》这首情诗视为她两千年前发来的 “爱情”的醒世恒言微博,请你给她发一条微博评论, 或表达你对她的慰藉与鼓励,或传达你的启示与感悟。 (30字以内)。
诗 经 ·氓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及 典型意义。 3.培养对国学经典的热爱,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氓》的教案(优秀10篇)
《氓》的教案(优秀10篇)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一、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诗经》中的《蒹葭》,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二、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三、引入《氓》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四、指导诵读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五、词汇掌握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无—毋说—脱等等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以为泣涕子贿宴)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4、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 说:tuō徂:cú 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六、小组讨论理清思路(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明确:恋爱婚变决绝(板书)七、自主合作探究《氓》是一首叙事诗。
《氓》优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氓》优秀教案第一部分: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氓》这个词的含义和起源;2. 分析《氓》中所展示的社会现象和问题;3. 探讨《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4. 提高学生的批判思考和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1. 《氓》这个词的定义和词源;2. 文化背景:《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3. 《氓》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4. 《氓》中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5. 《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教学重点:1. 分析《氓》中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2. 探讨《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教学难点:1. 理解《氓》中所涉及的古代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人思考和批判性分析。
第二部分:教师活动教师活动1:引入《氓》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对《氓》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这个词的定义和词源。
教师活动2:讲解《氓》的文化背景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3:介绍《氓》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活动目标: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氓》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教师活动4: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社会问题活动目标:帮助学生分析《氓》中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并促使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教师活动5:探讨《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氓》给我们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反思和启示。
教师活动6:总结教学内容活动目标: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复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三部分:学生活动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展示活动目标: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氓》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氓》的社会问题活动目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氓》中所展示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
学生活动3:个人思考和写作活动目标:学生个人进行思考和写作,围绕《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进行文章创作。
学生活动4:集体讨论和分享活动目标:学生集体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写作成果,互相借鉴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回顾
叙事 诗,它以一个女子 《氓》是一首—— 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 定情 写起,后来两 诗的一开头从两人—— 结婚 人————,尽管婚后妻子甘心贫困, 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 抛弃 逃脱不了被丈夫——的悲惨命运。
你喜欢诗中的女 主人公吗,为什 么?请结合文章 内容简要回答。
课堂总结:
文学的使命不是要回答问题,而是由 一个问题看到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回望 两千多年前的爱恨情仇,《氓》让我们看 到先祖的精神起点很高,弱者在受苦、无 望的时候还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是人性 的光华。《氓》也让我们领悟到面对爱情, 不可不深思慎取,三思而后行;而面对婚 姻更多的是一种对对方的责任。几百年几 千年以后,你看到的还是这些东西,还是 会被震撼,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容颜衰退
《氓》之 婚姻破裂
“士”之变心
社会道德 社会制度(经济制度)
以现代观点看 来,这是一篇 典型的女性文 学,探讨的是 男女之间永恒 的情爱和平等 关系,甚至是 一篇古老的女 权宣言。
探 究 二
以《氓》为借鉴,当爱情走入婚姻,家庭怎样才 能牢靠? 夫妻关系如何才能持久?
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婚姻中的女子应当保持独立的经济状态和 人格尊严。
二、婚姻必须用爱情维系,且女子应当保持自 已的个人魅力。
总之一句话:独立的人格与个性魅力是我们 应该一生保持的。
小结:
一首好的叙事诗,必须具有完整的 故事情节,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塑造 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深刻的表现其 主体思想。 阅读叙事诗,必须把握其情节和人 物形象 ,从而理解诗歌的情感。
可敬之处: 美丽、温柔、体贴、善 解人意、痴情。 勤劳、能干、吃苦耐劳、 刚烈、坚强、清醒、理 智。 不被欣赏的地方: 生命中过于看中爱情, 沉溺其中,结婚过于草 率,软弱、不冷静
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 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 之七的美。”不同的女性展示着不同的风采, 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演绎着不同的历史。
《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 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 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
探究一:造成 婚姻悲剧的原 因
(1)在很多爱情故事里,都要给男主人公取一 个名字,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梁 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为什么这首诗中 却用一个“氓”来代替? (2)文中的氓是一个小商人,“抱布贸丝”, 甚至要女子带上财物,可以看出他的社会地位 并不是很高,但是当氓的心愿得到满足后,却 前后行为不一致了,为什么? (3)当时西周的婚姻制度是实行宗法制,也就 是婚姻上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女 主人公被丈夫抛弃后,她的兄弟却不能理解和 帮助她,而是嘲笑女主人公,为什么?
《诗序》曰:“氓,刺时也。宣 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 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 相弃背。 《诗集序》曰:“此淫妇为人所 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 也。” 当代著名学者鲍鹏山说:“在 《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 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卫 风 氓
第二课时
·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全面的理解 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 2能力目标:总结阅读叙 事诗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目标:探究造成女 主人公悲剧的原因,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