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有机含氮化合物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章含氮化合物第⼀节胺⼀、分类和命名1.定义:氨分⼦中的氢原⼦被氨基取代后所得到的化合物。

2.分类:根据氨分⼦中的⼀个、⼆个和三个氢原⼦被烃基取代分成伯胺(10胺)、仲胺(20胺)和叔胺(30胺)。

相当于氢氧化铵NH 4OH 和卤化铵NH 4X 的四个氢全被烃基取代所成的化合物叫做季铵碱和季铵盐。

根据氨基所连的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胺(R-NH 2)和芳⾹胺(Ar-NH 2)。

根据氨基的数⽬⼜可分成⼀元胺和多元胺。

应当注意的是:NH 3 → R -NH 2 伯胺→ R 2NH 仲胺→ R 3N 叔胺NH 4OH → R 4NOH 季铵碱NH 4X → R 4NX 季铵盐伯、仲、叔胺与伯、仲、叔醇的分级依据不同。

胺的分级着眼于氮原⼦上烃基的数⽬;醇的分级⽴⾜于羟基所连的碳原⼦的级别。

例如叔丁醇是叔醇⽽叔丁胺属于伯胺。

叔丁醇 (30醇) 叔丁胺(10胺)要掌握氨、胺和铵的⽤法。

氨是NH 3氨分⼦从形式上去掉⼀个氢原⼦,剩余部分叫做氨基-NH 2,(去掉⼆个氢原⼦叫亚氨基=NH)。

氨分⼦中氢原⼦被烃基取代⽣成有机化合物的胺。

季铵类的名称⽤铵,表⽰它与NH 4的关系。

3.命名:对于简单的胺,命名时在“胺”字之前加上烃基的名称即可。

仲胺和叔胺中,当烃基相同时,在烃基名称之前加词头“⼆”或“三”。

例如:CH 3NH 2 甲胺 (CH 3)2NH ⼆甲胺 OH CH 3CH3CH 3C CH 3CH 3CH 3C NH 2(CH3)3N 三甲胺C6H5NH2苯胺(C6H5)2NH ⼆苯胺(C6H5)3N 三苯胺⽽仲胺或叔胺分⼦中烃基不同时,命名时选最复杂的烃基作为母体伯胺,⼩烃基作为取代基,并在前⾯冠以“N”,突出它是连在氮原⼦上。

例如:CH3CH2CH2N(CH3)CH2CH3N-甲基-N-⼄基丙胺(或甲⼄丙胺)C6H5CH(CH3)NHCH3N-甲基-1-苯基⼄胺C6H5N(CH3)2N,N-⼆甲基苯胺季铵盐和季铵碱,如4个烃基相同时,其命名与卤化铵和氢氧化铵的命名相似,称为卤化四某铵和氢氧化四某铵;若烃基不同时,烃基名称由⼩到⼤依次排列。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第十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第十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 第十章 有机含氮化
合物
一、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1、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定义 2、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 还原反应
N2O Fe,稀 H C l,△
~100%
N2H + 3F O 4e
CH3 NO2 Fe,稀HCl
CH3OH△ ,
NO2
CH3 NH2
~75%
NH2
还原剂:
Fe + 稀HCl; Zn + 稀HCl; SnCl2 + 稀HCl.
由伯胺生成的磺酰胺,氮原子上留下的氢因受磺酰 基的影响,而具有弱酸性,能与碱作用成盐而能溶 于水;而仲胺形成的磺酰胺因氮上没有氢原子,故 不能溶于碱液,可利用这些性质上的不同进行三种 胺的分离与鉴定。称为兴斯堡(Hinsberg)反应。
S2O NH
NaOH
Na S2 O N
不 溶 ( 白 色 固 体 )
C3H C2H NH2C C3H H二乙胺
N2C H2C H2N H2H 乙二胺
CH 3 C2H5 N CH(C3)2H 甲乙异丙胺
NH2
苯胺
NH
二苯胺
H3C
CH3 N
CH3
N,N,4 -三甲基苯胺
NH2
环己胺
CH3 N
CH3 N,N-二甲基苯胺
NH2
-萘胺
烷基连在芳胺氮原子上,则在烷基名称前加 “N”字母,以便与苯环取代物加以区别。
例如:由苯胺制备对硝基苯胺
NH2
(CH3CO)2O
O NHC
CH 3
HNO3
H2SO4
NH 2 H 3O
O NHC CH 3
NO 2
NO 2

《有机含氮化合物》课件

《有机含氮化合物》课件
将硝基化合物或腈类化合物还原为 胺类。
重氮化反应
通过重氮盐与氢、醇、酚等反应, 生成相应的胺类化合物。
04
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硝酸盐的还原
将硝酸盐通过加氢还原或电解 还原等方法得到硝基化合物。
重氮化反应
通过重氮盐与酸反应,生成相 应的硝基化合物。
氧化偶联
利用氧化剂将芳香烃或烯烃氧 化偶联成硝基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硝基 化合物可用作燃料添加剂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塑料和橡胶添加剂
一些有机含氮化合物可用 作塑料和橡胶的添加剂, 改善其性能。
表面活性剂
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季铵 盐类化合物可用作表面活 性剂,如十二烷基三甲基 氯化铵等。
05
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前景 展望
新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结词
新合成方法的研究将为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制备提供更多可能性,有助于发现更高效、环保的合成路径 。
硝化反应
在浓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中, 将有机物进行硝化反应得到硝
基化合物。
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醛或酮的氰化
在酸性条件下,醛或酮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 应生成腈类化合物。
烯烃的氢甲酰化
在催化剂存在下,烯烃与氢氰酸反应生成相 应的腈类化合物。
重氮化反应
通过重氮盐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生成相 应的腈类化合物。
酯的氰解
03
颜色
有机含氮化合物的颜色多样,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例如,含有共轭双
键的化合物可能呈现黄色或棕色,而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则可能呈现不同
的颜色。
化学性质
酸碱性
稳定性
有机含氮化合物可以表现出酸性和碱 性性质。例如,胺类化合物是碱性的 ,而许多硝基化合物和腈则是酸性的 。

第十章_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十章_有机含氮化合物
简明有机化学教程
第十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代表性含氮化合物
对羟基乙酰苯胺 扑热息痛
阿托品
吗啡
L–麻黄碱(1R,2S)
糖精钠
甲基橙
第十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内容
10.1 胺的分类、命名 10.2 胺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0.3 胺的制法 10.4 胺的化学性质* 10.5 季铵盐和季铵碱 10.6 偶氮和重氮化合物* 10.7 含氮杂环化合物 10.8 氨基酸
非芳香性杂环:
四氢吡咯
六氢吡啶 哌啶
奎宁环
芳香性杂环:
吡咯
吡啶
嘧啶
嘌呤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多采用英文译音, 在同音汉字前加“口”旁; 含一个氮原子的杂环编号一般从氮原子开始,用1, 2, 3标记;也可把
靠近杂原子的位置叫做α位,其次为β和γ位。 含多个氮的杂环,环中各原子编号应从其中一个氮原子编起,并使其他
芳香族伯胺在低温(0~5℃)和强酸溶液中与NaNO2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 应称重氮化反应。
π,π–共轭
10.6.2 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重氮盐很活泼,能发生许多反应,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1) 失去氮的反应 (a) 重氮基被 H原子取代――芳胺的去氨基反应 常用试剂:H3PO2或C2H5OH
10.4.6 胺的氧化
无论脂肪族还是芳香族的胺均容易被氧化。
某些长碳链的氧化胺是较好的表面活性剂。
10.4.7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 卤化
反应定量完成,可用作 定性、定量分析。
酰化可降低氨基对芳环的致活作用
(2) 硝化
硝酸是强的氧化剂,而胺又易被氧化,为避免副反应,可 先将芳胺溶于浓硫酸生成硫酸氢盐或用乙酰化法保护氨基。

有机化学 含氮化合物PPT课件

有机化学 含氮化合物PPT课件

RX R2NH
RX R3N
R4N+X--
四、与亚硝酸反应
亚硝酸(HNO2 )不稳定, 反应时由 亚硝酸钠与盐酸或硫酸作用而得。
1、脂肪胺与HNO2的反应:
第32页/共96页
RCH2CH2NH2 NaNO2 + HCl 低温
RCH2CH2N2Cl 重氮盐
分解 RCH2CH2 + N2 + Cl
生成的碳正离子可以发生各种不同 的反应生成烯烃、醇和卤代烃。
R4NX 季铵盐
ArNR2
R4NOH 季铵碱
必须注意区分“胺”、“铵”、“氨”的用法。
二、命名
1、简单的胺: 烃基数目 + 烃基名称 + 胺。
CH3NH2 (CH3)2NH CH3NHC2H5 CH3
NH2
甲胺
二甲胺 甲乙胺
第16页/共96页
对甲苯胺
2、多元胺: 烃基名称 + 氨基数目 + 胺。
NH2CH2CH2NH2
对于取代芳胺,当苯环上是供电子基 团,碱性增加,反之,当苯环上是吸电子 基团,碱性减小。
第23页/共96页
NH2
NH2
NH2
NO2
CH3
H
a
b
c
CH3CH2NH2 d
由于胺是弱碱,其盐与强碱作用可以 析出胺,通过该性质可以分离、提纯胺类 化合物:
RN+H3X--
+ NaOH
RNH2
第24页/共96页
RN
H OH2 H OH2 H OH2
H OH2 R2 N H OH2
2、芳香族胺ArNH2的碱性
第22页/共96页
H
R3

10-含氮有机化合物分解

10-含氮有机化合物分解
第10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含氮有机 化合物。
2018/11/10
1
第一节
一、命名 H-O-N O O
硝基化合物
H-O-NO2 硝酸
H-O-N=O 亚硝酸
R-O-NO2 硝酸酯
R-O-N=O 亚硝酸酯
R-NO2 硝基化合物
R-N=O 亚硝基化合物
硝酸酯或亚硝酸酯的命名与有机酸酯的命名相同。
2018/11/10
21
季铵碱的碱性:
R4N OH + HCl
+ -
强碱
R4N+Cl- + H2O 典型的中和反应
O R CH2 N O
+ 硝基式
OH R CH N O
+ 假酸式
R CH N
钠盐
+O
O-
Na+
2、还原
NO2
[H] 活性铜 苯胺
NH2
工业制苯胺的方法
2018/11/10
5
3 硝基对苯环的影响: 强吸电子。 (1)卤原子的水解反应:硝基吸电子,使得亲核取代反应更易。
δδ+
Cl + OH NaHCO3溶液
CH3
CH3 CHCH2CH CH3 NH2
CH3CH2 CH CH3 CH2CH3 N CH2CH3
2-甲基-4-氨基戊烷
2-二乙氨基丁烷
2018/11/10
15
3、季胺盐的名称与无机物相似
CH3 + [ CH3 N CH3] OHCH3
氢氧化四甲铵
CH3 H3C N CH3 CH2CH3
氯化三甲乙铵
2018/11/10

医学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医学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甲乙异丁胺
二苯胺
β-萘胺
4-甲基-3-乙基苯胺
N,N-二甲基-对-硝基苯胺
乙基-N-异丙基苯胺
氮原子上连有脂肪烃基的芳胺: 以芳胺作母体,把氮上的脂肪烃基作取代基,前面加“N”,表示脂肪烃基连在氮上,而不是芳环上。
甲基-N-乙基丙胺
对于脂肪族仲胺和叔胺也可按此方法命名
2-甲基-4-氨基己烷 (3)复杂的胺: 以烃基或其它官能团作母体,把氨基作取代基。 4-二甲氨基苯甲醛 2-甲基-1-氨基-5-甲氨基己烷
(1) 麻黄碱(麻黄素)
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草麻黄
1.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缓解轻度哮喘发作,对急性重度哮喘发作疗效不佳。 2.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及慢性低血压症。 3.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鼻粘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
存在:麻黄
冰毒和摇头丸(苯丙胺类) 是一类具有致幻和成瘾作用的毒品。 冰毒:N-甲基苯异丙胺(去氧麻黄素) 摇头丸(蓝精灵):
存在:烟草。烟草中含2~8%,香烟中含1.5%。 烟碱(尼古丁)(吡啶环) 作用:量少兴奋中枢神经,增高血压;量大抑制中枢神经,麻痹心脏,甚至死亡。 据报道,一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10只小白鼠,25支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40~60毫克尼古丁可使人致死
可卡因(哌啶环): 存在: 古柯树(灌木,是美洲大陆的传统种植作物)。 可卡因俗称“可可精” ,其盐类呈白色晶体状,无气味,味略苦而麻,易溶于水和酒精。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神经兴奋剂。毒贩出售呈块状的可卡因,称“滚石”。吸毒者则把可卡因称作“自由垒”或“快乐客”。 作用:中枢神经兴奋剂 局部麻醉
5、芳香胺的亲电取代反应
卤代 硝化
由苯胺合成对硝基苯胺 想一想 (3)磺化 白色结晶 对氨基苯磺酸为白色结晶,是合成燃料的中间体,对氨基苯磺酰胺是合成磺胺类药物的中间体

含氮有机化合物—精品课件

含氮有机化合物—精品课件
NO N
亚硝胺的致癌机理
在酶的作用下, 先形成羟基亚硝胺, 再经脱醛作用,生成单烷 基亚硝胺, 再经脱氮作用, 形成亲电子的烷基自由基, 后者在 肝脏或细胞内使核酸烷基化,生成烷基鸟嘌呤,引起细胞遗传突 变, 因而显示致癌性。以二甲基亚硝胺为例进行描述:
CH3 N NO
CH3
羟基酶 α-羟基化
CH3 N NO
O NH CCH3
NH2 O O +
O NHCCH3
H3C
O
H3C
(二)酰化和磺化反应
1、酰基反应
CH3CH2NHCH3 +
O C Cl
O C N CH2CH3
CH3
NHCH3
O
+ CH3C Cl
CH3 N CCH3
O
(二)酰化和磺化反应
2、磺化反应 伯胺和仲胺与磺酰化试剂作用,氨基上的氢 原子被磺酰基取代,生成相应芳磺酰胺。
N2Cl H3PO2 , H2O
+ N2
二、重氮盐的反应
(一)取代反应:
被氰基取代 芳香重氮盐与氰化钾、氰化亚 铜作用,重氮基被氰基取代,并放出氮气。
二、重氮盐的反应
(二)偶联反应: 重氮正离子是一个弱的亲电试剂(比NO2+、SO3等 亲电试剂弱得多),在一定PH下,能与酚或芳胺发 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有鲜艳颜色的偶氮化合物。 如果对位已被占据,则在邻位上发生偶联。
对于非芳香叔胺,若烃基不同时,按“次序规则” 较小基团做取代基,并在前面冠以“N-” 的标
示。
CH3CH2NHCH3 甲乙胺
CH3NCH2CH3 CH2CH2CH3
N-甲基-N-乙基丙胺
二、胺的命名
3.芳香族仲胺和叔胺,以芳香伯胺为母体,脂 肪烃基作为取代基,并将其名称写在母体的前 面,并冠以“N-” 的标示,以表明脂肪烃基 是连在N原子上,而不是连在苯环上。

有机含氮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
CH3 N H C2H5 N CH3 H
N C2H5 H
CH3
C2H5
但手性的季铵盐却可被拆分:
CH3 N C2H5
+
CH3 N C6H5 CH2=CHCH2
+
C6H5 CH2CH=CH2
C2H5
三、 胺的化学性质
6、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1、碱性和成盐 (1) 卤化 2、烃基化 (2) 硝化 3、酰基化 (3) 磺化 4、磺酰化 5、与亚硝酸的反应
H R2N
+
H
H O H H O H
¼¼¼¼¼¼ ó ¼¼¼¼ ¨ ó R2NH¼¼¼ ¼ ó
R3N+-H
H O H
¼¼¼¼¼¼ ¼¼¼¼ ¨ R3N¼¼ ¼
∴ 胺在水中的碱性是由电子效应、溶剂化效 应、空间效应共同决定的,其结果是:2° >1°>3°胺! 在非极性或弱极性介质(如CHCl3)中, 确有碱性Me3N>Me2NH>MeNH2
(ArNH2)
O RNH2 + CH3-C-X
(R')
O (Ar) CH3-C-NHR -OH O (Ar) CH3-C-NR2
LiAlH4
CH3-CH2-NHR
X= -Cl
(Ar2NH) (R')
O -OC-R'
O R2NH + CH3-C-X O R3N + CH3-C-X
LiAlH4
CH3-CH2-NR2
(1) NaOH ,H2O (2) H2O ,H+ (CH3CO)2O
HO
NO2
H2 ,Ni
HO
NH2
HO
对氨基乙酰苯胺 扑热息痛(paracetamol)

10-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1

10-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1
NH2 HNO3 H2SO4 NH2 NO2 + NO2 NH2
NH2 HNO3 H2SO4
NH3 + NO3 HNO3 H2SO4
NH3 + NO3 NO2
NH2
O CH3C-Cl
NHCOCH3
H2SO4 HNO3
NHCOCH3
H2O H+
NH2
NO2
NO2
3、也可以用酸酐。 3、也可以用酸酐。 4、与苯磺酰氯的反应。 、与苯磺酰氯的反应。
+
问题: 问题: 伯胺酸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 伯胺酸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 仲胺酸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 仲胺酸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 叔胺酸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 叔胺酸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
(2)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O CH3C NHCH3
NaOH H2O
O CH3C ONa + CH3 NH2
3、酰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H3C N C2H5 I-
碘化三甲基乙基铵
( CH3)4N OH
+
-
氢氧化四甲基铵
2.5 结构复杂时,氨基作为取代基。 结构复杂时,氨基作为取代基。 对氨基苯甲酸
H2N
COOH
or 4-氨基苯甲酸 氨基苯甲酸 2-氨基 丁醇 氨基-1-丁醇 氨基
CH3CH2CHCH2OH NH2
CH3NHCH(CH2)3CH3 2-(N-甲基氨基)己烷 甲基氨基) ( 甲基氨基
鉴别! 鉴别!
R3N.HNO2
溶于水
N(CH3)2 N(CH3)2 HNO + 2 NO
+
H2O
绿色片状结晶
5、芳香胺的取代与氧化*** 、芳香胺的取代与氧化 (1) 卤代 )

有机化学~10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10含氮化合物
溶剂化程度与稳定性:
R2NH + H2O R2N+H2 + OH-
从电子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强; 从溶剂化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弱。
铵盐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分离、提纯 胺
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大小
>
>
>
供电子基团
吸电子基团
2.烃基化
胺作亲核试剂与R―X R―OH Ar―OH 反应在N原子上引入烃基。 季铵盐
3、氨基对芳环的致活作用
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
1、碱性
+ H X
2、亲核性
+
反应部位:
1. 碱性 结论: 所有的胺呈弱碱性 H2O < RNH2 < < OH – > RCONH2 (1)

pKb
NH3 CH3NH2 (CH3)2NH (CH3)3N
4.7 3.4 3.3 4.3 9.4 13 8.7
2.卤化——速度快,溴化和氯化得2,4,6-三卤苯胺:
白色沉淀
思考: 如何鉴别苯酚与苯胺?
如何制备一溴苯胺?
制备一溴苯胺
乙酰化
溴化
水解
使苯胺活性降低!
——主要产物对溴乙酰苯胺:
例1——间位取代反应 例2——对位取代反应 硝化——注意硝酸的氧化作用和氨基的保护 氨基的保护 间位取代反应,注意条件
pH < 3.1, 红色
10.2.3 偶氮染料和酸碱指示剂
霍夫曼规则——季铵盐在消除反应中,得到的主要产物为双键上烷基最少的烯烃。
取代较少的烯烃为主要产物
反应机理: E2反应
过渡态 Hofmann 消除规律: 生成取代较少的烯烃

青海大学 有机化学 10.3含氮化合物a

青海大学 有机化学 10.3含氮化合物a

• 根据烃基结构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 根据氨基的数目分为一元和多元胺。
2. 命名
• 普通命名法:使用简单胺。胺为母体,所 含烃基的名称和数目写在前面。 • 系统命名法:氨基作为取代基,烃为母体。
NH2CH2CH2NH2
乙二胺
(CH3CH2)2NH2
二乙胺
C2H5NHCH3
甲乙胺
CH2NH2
苯甲胺
CH2CN
苯乙腈 苯基乙腈 苄腈
丙烯腈 氰基乙烯
CH3CH2NC
乙胩 异氰基乙烷
CH2NC
苯甲胩 苯基甲腈
CN
苯甲腈 苯腈
2. 化学性质
腈的化学性质
1)水解
RCN +H2O
H
+
+ RCOOH + NH4
RCN +H2O OH RCOO + NH3
RCN +H2O
浓H2SO4
RCONH2
RCN +H2O
硝基式(假酸式)
δ-
CH2 =N
δ+
O
OH
酸式
在该互变平衡中,酸式是动力学控制,可稳定存 在。硝基式是热力学控制,是最终产物。
• 由于脂肪族带有-H的硝基化合物具有酸性, 因此,可作为亲核试剂以羰基化合物发生亲 核加成反应。
CH3NO2 + Na CH2NO2 + C O CH3COOH + O2NCH2 C ONa O2NCH2
4. 亚硝化反应:不同的胺与亚硝酸反应,
得到不同的产物,可以用于鉴别胺类化合物。 • 脂肪族伯胺:得到许多产物的混合物,定量 放出N2。产物可发生重排。
NaNO2 HCl CH3CH2CH2CH2NH2 H2O 25OC

用学有机课件 第十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用学有机课件 第十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按氨基数的不同: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CH3CH2NH2 一元胺
H2NCH2CH2NH2 二元胺
有机化学
(二)命名
1、简单的胺以胺作母体,称“某胺”。
CH3CH2NH2 乙胺
CH3NHCH3 二甲胺
H2NCH2CH2NH2 乙二胺
NH2
NH2
CH2NH2
环己胺
苯胺
苄胺
2、胺分子中烃基不同,选最复杂的烃基做母体,其 它为取代基,并在前面加“N” 。
N-甲基-N-乙基苯胺
有机化学
4、较复杂的胺以烃作母体,氨基作取代基。
CH3 NH2 CH3 CH CH CH3
2-甲基-3-氨基丁烷
5、季铵盐和季铵碱
[(CH3)4N]+Cl– [(CH3)3NCH2CH3] + OH–
氯化四甲铵(季铵盐)
氢氧化三甲基-2-羟基乙铵 (胆碱)
注意:“氨”、“胺”及“铵”的含义。 表示氨气和基(如氨基、亚氨基等)时,用“氨”;
②溶剂化作用——氮上氢越多,与水形成氢键的数目 越多,铵正离子的稳定性越强,碱性越强。
H …… OH2 R N H …… OH2
H …… OH2
R
H ……OH2 R
N
R N H …… OH2
R
H …… OH2 R
脂肪胺的碱性顺序:
脂肪伯胺>脂肪仲胺>脂肪叔胺
③立体(空间)效应——烷基越多、越大,位阻越大, 碱性越弱。
pKa
10.71
(CH3CH2)2NH 11.1
(CH3CH2)3N
有10.机75化学
2.芳香胺
❖胺的碱性强弱与氮上的电子云密度有关,氮上的 电子云密度越大,碱性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芳胺
: :
NH3 >
NH2NH H综上所述 脂肪胺 > NH3 > 芳香胺
: : :
NH 2 >
NH

N
pkb 9.30
13.80
近乎中性
取代芳胺的碱性: 取代基对芳胺碱性的影响,与其对酚的酸性的影响刚 好相反。 在芳胺分子中,当取代基处于氨基的对位或间位时,
+I基团使碱性↑,而-I基团使碱性↓。如:
简单手性胺化合物却难以拆分,其原因在于简单胺的构型
转化只需25kj/mol的能量,该转化经历一个平面过渡态而
迅速转化,过渡态的氮原子呈sp2杂化。
N C2H5
H CH 3
C2H5 N CH 3
H
sp2
C2H5
H
CH 3
N
二 胺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的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为气体,其它胺为液体 或固体。
许多胺类有难闻的气味,如三甲胺有鱼腥味、1,4-丁 二胺俗称腐肉胺、1,5-戊二胺俗称尸胺。
沸点(b.p)
与醇相似,伯胺、仲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 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非极性化合物(如烷烃),而低于 相应的醇或羧酸(为什么?)。
叔胺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低于相对分子质量 相近的伯胺和仲胺,而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差不多。
第一节 胺 胺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一个或几个烃基取代后的化合物
统称为胺。
胺按氮原子连接的烃基数目不同,可分为1°、2°、
3°胺。
此外,还有一类相当于NH4+Cl-和NH4+OH-的化合 物:
N H 4 + C l 季 铵 盐
一 胺的结构
N 4 +O H 季 铵 H 碱
氮原子的电子结构为:
1s 2, 2s 2,2 p x 1 , 2 p y 1 , 2 p z 1
R 2N+ H R + 3 C N H lH N C 2+ H H l Cl N 3 + C H
由于铵盐是弱碱所生成的盐,因此它遇到强碱就会游 离出来。
R + 3 C N + lH NaO R H 2N + N H a + 2 C Ol
H
利用这一性质可将胺类与非碱性物质分离开来。如:
C3 (H C 2 )1C H 03H
第十章有机含氮化 合物
第十章 含氮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一 胺的结构 二 胺的物理性质 三 胺的化学性质 (一)碱性 (二)烷基化反应 (三)酰基化反应 (四)磺酰化反应 (五)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第二节 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 一 放氮反应 二 保留氮的反应
第三节 硝基化合物 一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 二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三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R2 N + 以 1 R ° R H X X 为 佳 S N 2 R R N H 2 + XNaR R O N H H RX NaO R 3 N H N 2+ HC 2 C H N 9 0 l ℃ 3 aH N C C 2 H O H
除卤代烃外,某些情况下醇或酚也可作为烃基化试剂。
如:
N2H + 2C H 3O HH 或 2S A O 4 2O ,l2 320 ,℃ △
有 机 层 : C3 (H C 2 )1C H 03H
十 二 胺 HCl
C3 (H C 2 )9 N H 2H
水 层 : C3 (H C 2 )9 N H 3 + C HlNaO C3 H (H C 2 )9 N H 2H
癸胺
(二)烃基化反应 胺是一种亲核试剂,可以与卤代烷或活泼芳卤发生亲
核取代反应,在胺的N原子上引入烃基,故称烃基化反应。
N2H N2H
N2H N2H N2H N2H





N2O
OH C3H
Cl
N2O N2O
pkb 8.50
8.90
9.30
10.02
13.0
13.82
3. 成盐
胺类化合物既然具有碱性,那么,它们就可以与无机 酸(如:HCl、H2SO4)甚至是醋酸作用而成盐;即便是碱 性较弱的芳胺也可与强酸作用成盐。如:
如:
(C 3 )2 N H > H C 3 N H > H (C 3 )3 N H
p k b :
3 .2 7
3 .3 8
4 .2 1
解释: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和溶剂化效应共同影响的结
果。
电子效应: 3°胺>2°胺>1°胺 空间效应: 1°胺>2°胺>3°胺 溶剂化效应: 1°胺>2°胺>3°胺
RNH HO O 2 2H H >RNHO2H >R RNHO2H HO2H R HO2H R 共 轭 酸 稳 定 性 好 , 酸 性 弱 , 碱 性 强 。
其中三个2p轨道都没有完全填满,可以成键。氮原子应为 三价,且键角似乎应互为90°。但实际上N原子和H原子 或烷基形成的单键的键角为109 °。这就是说, N原子在 成键时,发生了轨道的杂化,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其 中三个轨道分别与氢或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未共用电子 对占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呈棱锥形结构。
N H
H H
N H
H C3H
N
C3H H 3C
C3H
正是因为胺是棱锥形结构,因此,当氮原子上连有三
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它就应该是手性分子,因而存在
一对对映体。也就是说,将未共用电子对看成是氮原子上 连接的第四个“取代基”。
N C2H5
H CH 3
N C2H5
CH 3 H
如前所述,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是可以被拆分的,但
第四节 含磷有机化合物
第十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在有机化合物中,除C、H、O三种元素外,N是第四 种常见元素。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很多,范围也很广, 它们的结构特征是含有碳氮键(C—N、C=N、C≡N),有 的还含有N—N、N=N、N≡N、 N—O、N=O 及N—H键 等。本章主要讨论胺类、腈类、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 和硝基化合物。
N2H +
OH Z n C l2,~260℃
N(3)C 2 + H2H 2O NH +H 2O
(三)酰基化反应
脂肪族或芳香族1°胺和2°胺可与酰基化试剂酰卤、
酸酐或羧酸作用,生成N-取代酰胺或N,N-二取代酰胺。
(C 3 C 2 H O O)
O
三 胺的化学性质
碱性
官能团:
NH 2
亲核性
对烃基的影响
(一)碱性
1. 脂肪胺 N上的电子云密度↑,接受质子的能力↑,碱性↑。
pkb:3~5 R NH 2 >NH 3 pkb:4.76
脂肪胺的碱性强度: 在气相或非水溶液中——3°胺>2°胺>1°胺 (电子效应的影响) 在水溶液中——2°胺>1°胺> 3°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