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_PAGE-原理和方法

合集下载

SDS-PAGE电泳的基础原理和试验步骤

SDS-PAGE电泳的基础原理和试验步骤

SDS-PAGE电泳的基础原理和实验步骤概述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SDS-PAGE)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最常用的一种蛋白表达分析技术。

此项技术的原理,是根据检体中蛋白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使其在电泳胶中分离。

在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外源蛋白的实验中,SDS-PAGE更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其通常用于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表达量,表达分布),以及分析目的蛋白的纯度等。

SDS-PAGE作用机理蛋白中含有很多的氨基(+)和羧基(-),不同的蛋白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电荷,为了使蛋白在电泳中的迁移率只与分子量有关,我们在上样前,通常会进行一些处理(上样缓冲液)。

即在样品中加入含有SDS和β-巯基乙醇的上缓冲液。

SDS即十二烷基磺酸钠(CH3-(CH2)10-CH2OSO3-Na+),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可以断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β-巯基乙醇是强还原剂,它可以断开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

电泳样品加入样品处理液后,经过高温处理,其目的是将SDS与蛋白质充分结合,以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和解聚,并形成棒状结构同时使整个蛋白带上负电荷;另外样品处理液中通常还加入溴酚蓝染料,用于监控整个电泳过程;另外样品处理液中还加入适量的蔗糖或甘油以增大溶液密度,使加样时样品溶液可以快速沉入样品凹槽底部。

当样品上样并接通两极间电流后(电泳槽的上方为负极,下方为正极),在凝胶中形成移动界面并带动凝胶中所含SDS负电荷的多肽复合物向正极推进。

样品首先通过高度多孔性的浓缩胶,使样品中所含SDS多肽复合物在分离胶表面聚集成一条很薄的区带(或称积层)。

电泳启动时,蛋白样品处于pH6.8的上层,pH8.8的分离胶层在下层,上槽为负极,下槽为正极。

出现了pH 不连续和胶孔径大小不连续:启动时Cl¯解离度大,Pro¯解离度居中,甘aaCOO¯解离度小,迁移顺序为(pH6.8)Cl¯>Pro¯>—COO¯。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02 实验材料
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丙烯酰胺(AA):用于制备凝胶,是聚合反应 的单体。
甲叉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剂,增加凝胶 的交联度。
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催化剂, 加速交联聚合反应。
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过硫酸铵(APS)
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
SDS
十二烷基硫酸钠,用于变性蛋白质并促使其 带负电荷。
发展新型分离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发展新型的蛋白质分离技术, 如二维电泳、毛细管电泳等,以提高蛋白质分离的分辨率和准
确性。
应用多维度分析
在后续实验中,可以将SDS-PAGE与其他蛋白质分析技术相结 合,如质谱技术、免疫学检测等,进行多维度分析,更全面地
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THANKS FOR WATCHING
白质带负电荷,从而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能够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
03
对其进行分离。
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通过比较标准蛋白的迁移率和已知分 子量的标准蛋白,可以大致测定出待 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蛋白质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成 反比,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待测蛋白与 标准蛋白的相对迁移率来推算其分子 量。
甘氨酸
作为分子量标准品。
Tris-HCl缓冲液
维持电泳过程中的pH值稳定。
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电源
为电泳提供电力。
凝胶板
放置凝胶的框架。
垂直电泳槽
提供电泳所需的基 本结构。
移液器
精确添加试剂和溶 液。
紫外透射仪
检测蛋白质条带。
实验前的准备事项
清洗电泳槽和相关器具,确保无残留物。 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溶液,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

它基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差异,通过电场作用将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带。

SDS-PAGE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SDS的作用: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蛋白质分子迅速与其结合,并赋予蛋白质大量的负电荷,使得蛋白质在电场中按照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

2.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聚合物,可以形成一种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孔隙,可以通过孔隙大小筛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蛋白质分子。

3.电场作用:在电泳槽中施加电场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会向阳极迁移,迁移速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质量和形状。

通过以上原理,可以将蛋白质样品加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孔隙中,然后施加电场,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最终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带。

2. 应用SDS-PAGE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以下是SDS-PAGE的几个主要应用:2.1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

通过SDS-PAGE,可以将混合蛋白质样品根据其分子量进行分离,得到纯化的蛋白质。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2 亚细胞结构研究通过SDS-PAGE,可以将细胞或亚细胞结构中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进一步研究其在细胞内的定位、功能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揭示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功能机制。

2.3 蛋白质质量测定通过SDS-PAGE,可以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标准品进行比较,估计未知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4 蛋白质组学研究SDS-PAGE结合质谱技术可以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技巧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技巧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技巧
20161111
聚丙烯酰胺凝胶
➢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单体(acrylamide,Acr)和交联剂 N’N’-甲叉双丙烯酰胺(methylene-bisacrylamide, Bis)以29:1的比 例在聚合剂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APS)和催化剂
测定分子量
非还原/还原蛋白质状态的比较:为什么要用还原性电泳测分子量?
测定分子量
测定分子量ຫໍສະໝຸດ 测定分子量测定分子量
测定分子量
纯度分析
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
蛋白质水解分析
蛋白质水解分析
组分分析
谢谢!
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TEMED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
➢ 优点:
• 凝胶孔径可调节(改变单体和交联剂的浓度),因此可根据被分 离物的分子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浓度 • 灵敏度可达1mg • 分辨率高,可分离大小相差仅3%的多肽。尤其在不连续凝胶电泳 中,集浓缩、分子筛和电荷效应为一体 • 无电渗作用,只要纯度高,操作条件一致,样品分离重复性好 • 凝胶透明,有弹性,机械效能好 • 化学性能稳定,与分离物不发生化学反应; 对pH和温度变化较稳定
PAGE 电泳原理
➢ 分子筛效应: 分子大小和形状
➢ 电荷效应:大部分的蛋白质在pH8.3电泳缓冲液的条件下
带有负电荷,表面负电荷多的蛋白质迁移快,反之则慢
(强阴离子去污剂SDS使蛋白结构松散,并带上大量负电荷, 导致本身电荷差别消失,因此SDS-PAGE分离蛋白主要依 赖分子大小,而非电荷或形状)
➢ 分析纯度 ➢ 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 蛋白质水解分析 ➢ 鉴定修饰(糖基化) ➢ 分离纯化 ➢ 结合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等方法可用来鉴别

SDS-PAGE

SDS-PAGE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蛋白质-SDS复合物的特点:
形状像一个长椭圆棒。 短轴对不同的蛋白质-SDS胶束基本上是相同的。
长轴的长度则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成正比。
所带的负电荷远远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电荷,消除了蛋 白质分子间原有电荷的差异。 在SDS-PAGE电泳系统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 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椭圆棒的长轴长度,即蛋白质或 亚基分子量的大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四、SDS-PAGE的应用
1、蛋白质纯度分析 2、蛋白质分子量、浓度的测定
3、免疫印迹的第一步
4、蛋白质修饰的鉴定 5、分离放射性标记的蛋白质 6、分离和浓缩用于产生抗体的抗原 7、显示小分子多肽
蛋白质分子量大小而定); ② 恒定电压电泳一定时间; ③ 电泳结束后取下凝胶,至染色液中染色,过夜; ④ 用脱色液脱色至结果可见,经扫描保存。 结果分析参照蛋白质标准对照进行,或进一步进行 western blotting,分析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组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Western blotting多种蛋白的检测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二、SDS-PAGE样品检测
SDS-PAGE一般采用不连续缓冲系统,由Tris/甘氨 酸电极缓冲液、浓缩胶和分离胶构成,采用垂直电泳的 方式对待检测样品进行分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二、SDS-PAGE样品检测
SDS-PAGE操作步骤如下:
① 采用一定浓度的浓缩胶和分离胶对样品进行检测(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

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

SDS-PAGE 蛋白电泳分析一、目的掌握SDS-PAGE 电泳原理与方法二、电泳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 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

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

因此,各种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棒长的函数。

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

由于SDS-PAGE 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略而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SDS—PAGE 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

三、试剂配制1.30% 丙烯酰胺:将29g 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 的水中。

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

用过滤器(0.45μm 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

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

2.1M Tris-Cl: 称取12.191g Tris 碱溶于80ml 蒸馏水中,用浓HCl 调到所需pH 值,定容至100ml。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技巧课件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技巧课件
为什么需要电泳?
蛋白质在电场中会带电并在凝胶中移动,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分离效果尤为显著。
SDS-PAGE的原理
1
样品处理
将待分离的蛋白样品添加SDS和还原剂,使之均质并去除与蛋白质分子量无关的 影响因素。
2
凝胶制备
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将凝胶浸泡在缓冲液中,直到完全交换缓冲液。利用缓冲 液在凝胶中形成pH梯度。
蛋白质分析软件
利用软件分析和解析SDS-PAGE 的光密度曲线,获取蛋白质的分 子量和含量等重要信息。
结果分析的基本原则
1 确认实验重复性
结果比较前应该确保实验 的可重复性,包括条件和 等量样品。
2 正确选择染色方法
染色的方法不同会影响蛋 白质条带的清晰度。
3 标准品的鉴定和确定
选择合适的分子量标准品 确定要检测的蛋白质分子 量范围。
结果分析的常见技巧
条带密度
密度越高,代表含量越丰富; 密度越低则代表含量越少。
比较分析
对比两个或以上样品的分离情 况和分子量等信息。
精细分析
利用一些特殊的处理和分析方 法,深入研究某一结果,如半 定量分析、分析带的异质性、 修改成像等。
结果分析的常见问题
条带分离不清晰
检查凝胶和样品的处理,或更换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品。
SDS-PAGE原理及结果分析 技巧
本次课件将介绍SDS-PAGE技术的原理和步骤,并分享结果分析的基本原则、 常见技巧、问题和注意事项。
SDS-PAGE的定义
什么是SDS-PAGE?
SDS-PAGE,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SDS-PAGE的作用?
SDS-PAGE可以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分离出各个单一的蛋白质分子,有化分析结果 的象征。

SDS-PAGE原理、方法详解

SDS-PAGE原理、方法详解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一、材料准备(1)丙烯酰胺单体(Arc):在交联剂作用下形成聚丙烯酰胺(2)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交联剂(3)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阴离子去污剂,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

由于SDS带有大量负电荷,当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后好比蛋白质穿上带负电的“外衣”,蛋白质本身带有的电荷则被掩盖,即消除了蛋白质分子之间电荷差异。

配制方法:10g SDS,用双蒸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室温保存。

(4)10%过硫酸铵(Ap):引发剂。

配制方法:0.1 g过硫酸铵溶解于1ml双蒸水中。

过硫酸铵会缓慢分解,应新鲜配制。

(5)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其碱基催化AP产生氧自由基,激活单体形成自由基,发生聚合。

配制方法:原液使用。

应使用电泳级TEMED。

(6)30%丙烯酰胺凝胶贮液(Arc-Bis贮液)配制方法(50mL体系):14.55 g丙烯酰胺+0.45 g N,N-甲叉双丙烯酰胺,先用40ml双蒸水溶解,搅拌,直到溶液变成透明,再用双蒸水稀释至50 ml,0.45μm滤膜过滤。

用棕色瓶储存于4℃(丙烯酰胺单体贮液在储存过程中因光和碱催化发生脱氨反应,会缓慢转化成丙烯酸和双丙烯酸,储存液应测定pH值不超过7.0。

丙烯酰胺单体贮液应在暗色瓶中保存,每隔数月须重新配制。

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和致癌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有累积性。

称量时必须戴手套和面具。

)(7)分离胶缓冲液(pH8.8的Tris-HCl缓冲液):1.5M Tris-HCl,pH8.8。

配制方法:9.08 g Tris溶解在40ml 双蒸水中,用4 mol/L盐酸调节pH值8.8,再用双蒸水加至50ml。

4℃保存。

(8)浓缩胶缓冲液(pH6.7的Tris-HCl缓冲液):1.0M Tris-HCl,pH6.8。

配制方法:6.06 g Tris溶解在40 ml双蒸水中,用4 mol/L盐酸调节pH值6.8,再用双蒸水加至50 ml。

SDS-PAGE原理步骤详细介绍含图片业内借鉴

SDS-PAGE原理步骤详细介绍含图片业内借鉴

专业课件
7
蛋白质-SDS胶束的特点 (1)形状像一个长椭圆棒 (2)短轴对不同的蛋白质亚基-SDS 胶束基本上是相同的 (3)长轴的长度则与亚基分子量的大 小成正比
专业课件
8
胶束在SDS-PAGE系统中的电泳迁 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的影响, 而主要取决于椭圆棒的长轴长度,即 蛋白质或亚基分子量的大小。
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KD— 200KD之间时,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 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专业课件
9
3、影响SDS电泳的关键因素 (1) 溶液中SDS单体浓度 大多数蛋白质与SDS结合的重量比 为1:1.4 (2) 样品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SDS单体才 具有较高的平衡浓度
专业课件
10
(3) 二硫键是否完全被还原 当二硫键被彻底还原后,蛋白质分
专业课件
2
一、SDS-PAGE的基本原理
(一)蛋白质分子的解聚 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中加入离子
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基的 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 大小,而电荷因素可以被忽略
专业课件
3
1、SDS
阴离子去污剂 变性剂 助溶性试剂
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 分子去折叠 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
专业课件
25
三、方法 1、分类 (1)根据对样品的处理方式的不同
还原SDS电泳 非还原SDS电泳 带有烷基化作用的还原SDS电泳
专业课件
26
(2)根据缓冲系统和凝胶孔径的不同
连续电泳 不连续电泳
(3)根据电泳的形式
圆盘电泳 垂直电泳
平板电泳 水平电泳
专业课件
27
专业课件
28
专业课件

sds-page的原理,说明其在物质分离与检测的步骤

sds-page的原理,说明其在物质分离与检测的步骤

序一:认识SDS-PAGE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电泳技术,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检测。

它通过凝胶的孔隙大小和电泳的受力使蛋白质在凝胶中进行分离,是生物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SDS-PAGE的原理及在物质分离与检测中的步骤。

序二:SDS-PAGE的原理在SDS-PAGE技术中,其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SDS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 SDS的作用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蛋白质变性并赋予负电荷。

蛋白质经过SDS处理后,其构象被完全展开,获得了相同的质量比电荷的分布,使得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只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不再因其本身的结构而迁移速度有差异。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网状结构的凝胶,其孔隙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能够使蛋白质根据其分子大小在凝胶中被有效地分离。

序三:SDS-PAGE在物质分离与检测中的步骤1. 样品处理需要将待测样品进行SDS处理,在加热的条件下,SDS可以使蛋白质获得带负电的线性结构,这样可以消除蛋白质的构象差异,从而在电泳过程中只受到电场的作用而进行迁移。

2. 样品加载处理好的样品需要被加在SDS-PAGE的凝胶孔中,然后进行电泳操作。

3. 电泳电泳的原理是利用电场的作用,使具有电荷的离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移动。

在SDS-PAGE中,蛋白质通过受到电场的作用,根据其分子大小在凝胶中被有效地分离。

4. 凝胶染色蛋白质在凝胶中分离后需要进行染色,通常使用银染或共染技术,使蛋白条带清晰可见,便于进一步的分析。

序四:SDS-PAGE的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对SDS-PAGE的原理及在物质分离与检测中的步骤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这一技术在蛋白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

SDS-PAGE能够对蛋白质进行高效分离和定量,为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

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

根据样品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迁移距离,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SDS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 SDS-PAGE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
原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 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 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半胱氨酸 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还原剂的 SDS 溶液中,与 SDS 分子按比 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 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 SDS,使蛋白 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 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 SDS 与蛋白质的结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 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当分子量在 15KD 到 200KD 之间时,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logMr=K-bX,式中: Mr 为分子量,X 为迁移率,k、b 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 子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 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板用蒸馏水洗净晾干, 准备 2 个干净的锥形瓶. 2.把玻璃板在灌胶支架上固定好.固定玻璃板时,两边用力一定要均匀,防止夹坏玻璃板. 3.按比例配好分离胶,用移液管快速加入,大约 5 厘米左右,之后加少许蒸馏水,静置 40 分钟. 凝胶配制过程要迅速, 催化剂 TEMED 要在注胶前再加入,否则凝结无法注胶.注胶过程最 好一次性完成,避免产生气泡.水封的目的是为了使分离胶上延平直,并隔绝空气 凝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层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 4.倒出水并用滤纸把剩余的水分吸干,按比例配好浓缩胶,连续平稳加入浓缩胶至离边缘 5mm 处,迅速插入样梳,静置 40 分钟.样梳需一次平稳插入,梳口处不得有气泡,梳底需水平. 5. 在上槽内加入缓冲液后,拔出样梳。要使锯齿孔内的气泡全部排出,否则会影响加样效果. 6.加样: (1)取 10µl 标准蛋白溶解液于 EP 管内,再加入 10µl 2 倍样品缓冲液,上样量为 10µl。 (2)取 10µl 样品溶液,再加入 10µl 2 倍样品缓冲液,上样量分别为 5µl 和 3µl。 7.用微量注射器距槽底三分之一处进样,加样前,样品在沸水中加热 3 分钟,去掉亚稳态聚 合。注射器不可过低,以防刺破胶体,也不可过高,在样下沉时会发生扩散.为避免边缘效应, 最好选用中部的孔注样. 8.电泳槽中加入缓冲液,接通电源,进行电泳,开始电流恒定在 20mA,当进入分离胶后 改为 30mA,溴酚蓝距凝胶边缘约 5mm记后放在大培养皿内, 加入染色液,染色 1 小时左右。 10.脱色:染色后的凝胶板用蒸馏水漂洗数次,再用脱色液脱色,直到蛋白质区带清晰。剥 胶时要小心,保持胶完好无损,染色要充分. 实验结果及分析 1.绘制标准曲线,以标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lgMr)为纵坐标,相对迁移距离为 横坐标作图。 相对迁移距离=蛋白质分子迁移距离(cm)/染料迁移距离(cm)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S D 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 D S P A G E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实验原理:SDS-PAGE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

该法是依据混合蛋白的分子量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SDS是一种去垢剂,可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叠结构,并使其广泛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

SDS蛋白质复合物的长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

在样品介质和凝胶中加入强还原剂和去污剂后,电荷因素可被忽略。

蛋白亚基的迁移率取决于亚基分子量。

试剂和器材:试剂:1. 5x样品缓冲液(10ml):0.6ml 1mol/L的Tris-HCl(pH6.8),5ml 50%甘油,2ml 10%的SDS,0.5ml巯基乙醇,1ml 1%溴酚蓝,0.9ml蒸馏水。

可在4℃保存数周,或在-20℃保存数月。

2. 凝胶贮液:在通风橱中,称取丙烯酰胺30g,甲叉双丙烯酰胺0.8g,加重蒸水溶解后,定容到100ml。

过滤后置棕色瓶中,4℃保存,一般可放置1个月。

3. pH8.9分离胶缓冲液: Tris 36.3g ,加1mol/L HCl 48ml,加重蒸水80ml使其溶解,调pH8.9,定容至100ml,4℃保存。

4. pH6.7浓缩胶缓冲液: Tris5.98g ,加1mol/L HCl 48ml,加重蒸水80ml使其溶解,调pH6.7,定容至100ml,4℃保存。

5. TEMED(四乙基乙二胺)原液6.10%过硫酸铵(用重蒸水新鲜配制)7. pH8.3 Tris-甘氨酸电极缓冲液:称取Tris 6.0g,甘氨酸28.8g,加蒸馏水约900ml,调pH8.3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置4℃保存,临用前稀释10倍。

8.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液:称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200ml蒸馏水中,慢慢加入7.5ml 70%的过氯酸,最后补足水到250ml,搅拌1小时,小孔滤纸过滤。

SDSPAGE原理和流程操作步骤详解

SDSPAGE原理和流程操作步骤详解

SDSPAGE原理和流程操作步骤详解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电泳技术,用于分离蛋白质。

它是目前最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之一、以下将详细介绍SDS-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原理SDS-利用凝胶电泳原理,在电场作用下,将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大小分离。

其中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会使蛋白质解离成单个多聚体,并赋予了所有蛋白质相同的电荷密度,使其仅以分子量来分离。

此外,SDS还能够疏水化蛋白质,使其保持线性构象。

二、流程操作步骤1.制备凝胶:a.准备获得所需蛋白质分子量范围内的分离凝胶(通常为8-20%)和浓缩凝胶(通常为4%)。

b.根据实验需要,自制聚丙烯酰胺凝胶,或购买预铸凝胶片。

c. 使用缓冲液(常见的是Tris-HCl缓冲液)将凝胶片激活。

d.将激活的凝胶放在垂直电泳仓中,然后在最上层加入新鲜的蒽胺溶液以形成平整的上胶液面。

2.蛋白质样品处理:a. 将样品蛋白质进行还原处理,可以使用还原剂如β-巯基乙醇(β-mercaptoethanol)或二巯基甘油(dithiothreitol)。

b.加入相应体积的SDS缓冲液(含有SDS和甘油),将样品加热至100°C,以使其完全变性。

c.在样品中加入跟踪染色剂,常用的有溴酚蓝。

3.加载样品:a.打开电泳仓的盖子并插入试验板。

b.将样品架(通常是细长的注射器或者微量吸管)插入样品孔中,并缓慢地向内注入样品。

c.尽量确保样品的数量均匀,然后小心地将试验板放入电泳槽中。

4.电泳:a. 确保试验板完全浸没在含有缓冲液(如Tris-Glycine缓冲液)的电泳槽中。

b.调整电泳仓的参数,如电流和电压。

c.开启电源,运行电泳,直到跟踪染色剂移动到凝胶底部。

5.凝胶染色和成像:a.将凝胶从电泳槽中取出,并进行染色。

sdspage的原理及应用

sdspage的原理及应用

SDSPAGE的原理及应用1. SDSPAGE的简介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电泳技术。

它是利用SDS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SDSPAGE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SDSPAGE的原理SDSPAGE的原理可以分为凝胶制备、样品处理、电泳和凝胶分析四个步骤。

2.1 凝胶制备SDSPAGE使用的凝胶通常是由聚丙烯酰胺、缓冲液和加入聚合物化学变性剂SDS组成的。

聚丙烯酰胺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可以促使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进行分离。

为了调整凝胶的孔隙大小,通常会添加交联剂以控制凝胶的致密度。

2.2 样品处理在SDSPAGE中,样品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样品需要用样品缓冲液稀释或溶解,以保持样品在电泳过程中的稳定性。

然后,可以将样品加热处理,以使蛋白质的结构变性并且具有相同的带电量。

最后,可以添加还原剂,如2-巯基乙醇,以使蛋白质的二硫键断裂,从而使其以线性形式迁移。

2.3 电泳电泳是SDSPAGE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电泳过程中,将样品加在凝胶的孔中,然后通电,带正电的蛋白质会迁移到凝胶的阳极,带负电的蛋白质会迁移到凝胶的阴极。

通过电场作用,蛋白质会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在凝胶中进行分离。

2.4 凝胶分析凝胶分析是SDSPAGE的最后一步。

通过染色剂或其他检测方法,可以将分离的蛋白质进行可视化。

通常使用的染色剂有Coomassie蓝染剂、银染剂等。

染色后,可以通过比较蛋白质的迁移距离和分子量标准品的迁移距离来确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量。

3. SDSPAGE的应用SDSPAGE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3.1 蛋白质分离和纯化SDSPAGE技术可以将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进行分离和纯化。

分离得到的蛋白质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如质谱分析、酶活性测定等。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和分离技术。

本文将从原理、方法与步骤、应用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详细介绍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

一、原理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是一种基于电泳原理的方法,主要通过蛋白质的质量和电荷来进行分离。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的复性破坏:SDS-PAGE在凝胶中加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复性破坏,其中SDS具有较强的负电性,可以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带有负电荷。

同时,还原剂可以将蛋白质中的二硫键还原为巯基,从而进一步破坏其空间结构。

2.蛋白质的质量分离:SDS-PAGE的较高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可以提供较高的分辨率,使得蛋白质根据其质量而发生迁移。

SDS为蛋白质提供了一个数量几乎相等的负电量,使得每个蛋白质分子以近似相同的速率移动。

3.蛋白质的电荷分离:由于SDS-PAGE中的凝胶含有离子,电荷可以影响蛋白质的迁移速率。

正电蛋白质受到SDS的负电荷影响而发生迁移,负电蛋白质则受到进一步迁移的影响。

因此,在电泳时,蛋白质的负电荷将决定其迁移方向。

二、方法与步骤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的方法与步骤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凝胶:首先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通常使用两种浓度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分别称为分离凝胶和浓缩凝胶。

在凝胶中加入TEMED和过硫酸铵来引发聚合反应。

制备完分离凝胶后,将它移至电泳槽中,同时注入上缓冲液。

2.样品处理:将待测试的蛋白质样品与SDS和还原剂混合,使蛋白质变性并带上负电荷。

样品通常需要经过煮沸过程,进一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蛋白质电泳:将样品注入凝胶孔洞中,开启电源,让电流通过凝胶,使得蛋白质在凝胶中移动。

电泳完毕后,取出凝胶并进行染色。

SDS-PAGE原理(上)凝胶电泳原理,蛋白质测定方法

SDS-PAGE原理(上)凝胶电泳原理,蛋白质测定方法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SDS聚丙浠酰胺凝电泳原理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方法可对蛋白质的组分进行分离,并可精确测得蛋 白质的分子量。常用的方法为SDS-PAGE不连续系统。 基本原理:聚丙稀酰胺是由丙稀酰胺(acrylamide)和N,N’-亚甲基双丙稀 酰胺(N,N’-methylene bis acrylamide)经共聚合而成。此聚合过程是由 四甲基乙二胺(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TEMED)和过硫酸胺 (ammonium persulfate,AP)激发的。被激活的单体和未被激活的单体 开始了多聚链的延伸,正在延伸的多聚链也可以随机地接上双丙稀酰胺, 使多聚链交叉互连成为网状立体结构,最终多聚链聚合成凝胶状。
Ø 加入加速剂TEMED后聚合马上开始,应立即将凝胶混匀,迅速灌胶。
保存条件: 4℃保存。
注意事项:
Ø 易燃,有腐蚀性,请注意防护。
Ø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丙烯酰胺 (acrylamide)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 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淀粉类食品 在高温( 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研究表明,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 烯酰胺,饮水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接触途径。
TEMED (N,N,N',N'-四甲基二乙胺 )
产品简介:
Ø TEMED即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中文名为 N,N,N‘,N’-四甲基二乙胺。分子式为(CH3)2NCH2CH2N(CH3)2, 分子量为 116.20。

SDS-PAGE

SDS-PAGE

6.染色 电泳完毕后,关闭电源,将胶架取出, 电泳完毕后,关闭电源,将胶架取出, 倒出上槽液,用梳子从一角将两玻璃板撬开, 倒出上槽液, 用梳子从一角将两玻璃板撬开, 再轻轻插入凝胶与玻璃板之间,将胶片取出。 再轻轻插入凝胶与玻璃板之间,将胶片取出。 将染色液倒入培养皿中, 将染色液倒入培养皿中,将取出的凝胶片悬 浮在染色液中轻轻震荡( 浮在染色液中轻轻震荡(胶片要浸没在染色 液中) 小时. 液中),1小时.
二 试剂 1、30%凝胶储液: 29.2g丙烯酰胺,0.8g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加蒸 馏水定容至100mL 2、分离胶Buffer(250mL) 1.5mol/L Tris(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用200mL ) 200mL 水溶解Tris,然后用盐酸调pH至8.6,接着用蒸馏水 定容至250mL, 最后加0.4%的SDS(十二烷基磺酸 钠); 3、 浓缩胶Buffer(50): 0.5mol/L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用40mL水 溶解Tris,然后用盐酸调pH至6.8 ,接着用蒸馏水 定容至50mL, 最后加0.4%的SDS(十二烷基磺酸 钠);
3.准备电泳槽 待浓缩胶凝固后拔出梳子, 待浓缩胶凝固后拔出梳子,用去离子水冲洗梳齿 洗去未凝固的丙烯酰胺。拔出斜插板, 孔,洗去未凝固的丙烯酰胺。拔出斜插板,取下 橡胶条。将凝胶反转,使小玻璃板向内, 橡胶条。将凝胶反转,使小玻璃板向内,斜插板 平面向内,楔型向外,再重新固定在胶架上, 平面向内,楔型向外,再重新固定在胶架上,注 入电极缓冲液, 入电极缓冲液,电极缓冲液一定要没过小玻璃板 上沿。 上沿。
脱色: 脱色: 加入脱色液,没过胶面即可。 加入脱色液,没过胶面即可。摇动培 养皿,使凝胶脱离培养皿底部。 养皿,使凝胶脱离培养皿底部。当可 清楚观察到蛋白质条带时倒掉显色液。 清楚观察到蛋白质条带时倒掉显色液。 用蒸馏水冲洗凝胶2 用蒸馏水冲洗凝胶2次,加蒸馏水浸 泡凝胶。观察凝胶条带。 泡凝胶。观察凝胶条带。

sds-page原理

sds-page原理

sds-page原理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方法,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分析的蛋白质样品溶解在含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还原剂(如二巯基乙醇)的缓冲液中。

SDS
可以使蛋白质变为带有负电荷的线性形式,并破坏蛋白质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还原剂可以断裂蛋白质之间的二硫键。

2. 准备凝胶:通常使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作为凝胶材料,用于形成一个互联的三维网络结构。

通过改变凝胶的浓度和聚合物化学交联程度来调控凝胶的孔径大小。

3. 装配电泳装置:将经聚合的凝胶放置在电泳槽中,同时使凝胶与正、负极电极接触。

在前导缓冲液中加入迁移染色前蛋白样品。

4. 进行电泳:将电场通电,带电的蛋白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凝胶上端迁移至下端。

由于SDS使蛋白质带有负电荷,所以蛋白质的迁移速率与其分子量反相关,分子量越大的蛋白质迁移速度越慢。

5. 染色和可视化:在电泳结束后,可以使用染色剂(如Coomassie蓝染剂)对蛋白质进行染色,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蛋白质的迁移情况。

还可以使用特异性的抗体进行免疫染色,以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存在与否。

6. 分析和解释:通过测量蛋白质迁移距离和与已知分子量标准品的比较,可以确定待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

根据蛋白质在凝胶上的迁移位置,可以推测其可能的结构和功能。

总之,SDS-PAGE利用SDS破坏非共价相互作用,并使蛋白质带有负电荷,通过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差异,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实验原理:SDS—PAGE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该法是依据混合蛋白的分子量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SDS是一种去垢剂,可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叠结构,并使其广泛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SDS蛋白质复合物的长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在样品介质和凝胶中加入强还原剂和去污剂后,电荷因素可被忽略。

蛋白亚基的迁移率取决于亚基分子量。

试剂和器材:试剂:1。

5x样品缓冲液(10ml):0。

6ml 1mol/L的Tris-HCl (pH6。

8),5ml 50%甘油,2ml 10%的SDS,0。

5ml巯基乙醇,1ml 1%溴酚蓝,0。

9ml蒸馏水。

可在4℃保存数周,或在-20℃保存数月。

2。

凝胶贮液:在通风橱中,称取丙烯酰胺30g,甲叉双丙烯酰胺0。

8g,加重蒸水溶解后,定容到100ml。

过滤后置棕色瓶中,4℃保存,一般可放置1个月.3。

pH8.9分离胶缓冲液:Tris 36.3g ,加1mol/L HCl 48ml,加重蒸水80ml使其溶解,调pH8。

9,定容至100ml,4℃保存.4。

pH6。

7浓缩胶缓冲液: Tris 5。

98g ,加1mol/L HCl 48ml,加重蒸水80ml使其溶解,调pH6。

7,定容至100ml,4℃保存。

5. TEMED(四乙基乙二胺)原液6。

10%过硫酸铵(用重蒸水新鲜配制)7。

pH8。

3 Tris-甘氨酸电极缓冲液:称取Tris 6。

0g,甘氨酸28.8g,加蒸馏水约900ml,调pH8.3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置4℃保存,临用前稀释10倍。

8。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液:称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200ml蒸馏水中,慢慢加入7.5ml 70%的过氯酸,最后补足水到250ml,搅拌1小时,小孔滤纸过滤.器材:电泳仪,电泳槽,水浴锅,摇床。

实验操作(一)样品制备将蛋白质样品与5X样品缓冲液(20ul+5ul)在一个Eppendorf 管中混合。

sds-page电泳的原理

sds-page电泳的原理

sds-page电泳的原理
SDS-PAGE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差异在凝胶中进行电动力学分离。

首先,将待分离的蛋白质样品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液进行处理,使蛋白质完全解性,并在分子表面结合一定数量的SDS分子。

SDS的作用是给予蛋白质相同的电荷密度,使蛋白质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与分子量成反比。

这样,蛋白质在电场的作用下,由负极迁移到正极。

同时,在电解液缓冲液中加入还原剂(如2-巯基乙醇)和丙二醇等添加剂,可以防止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保持还原态。

然后,将蛋白质样品加载到聚丙烯酰胺凝胶孔中,然后施加直流电场。

由于缓冲液和凝胶都是离子导电的,电场通过凝胶时会造成凝胶中的离子产生移动,形成离子漂移流。

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会受到凝胶的糊精网络的限制,迁移速度较慢;而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迁移速度较快。

这样,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会在凝胶中产生分离。

最后,电泳结束后,将凝胶从电泳槽中取出,并经过染色或转印等进一步处理。

染色后,可以观察到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形成的带状条带。

根据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样品的迁移距离绘制标准曲线,就可以确定待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总之,SDS-PAGE电泳利用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差异,在凝胶中进行电动力学分离,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E. F.
The Apparatus
/Educational Uploads/EducationalProductsImages/mediumimages/Protei n%20Electrophoresis.jpg
/images/pipetting.jpg
Proteins treated with sample loading buffer containning SDS and Me
The Principle
MW estimation: standard curve Proteins separation by SDS-PAGE is due solely to differences in size, so,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MW of proteins. A calibration curve can be made by plotting relative mobility of standard proteins ( i.e. mobility relative to bromophenol blue track dye)versus their log MW, and subsequently used to estimate the MW of an unknown protein running on the same gel.
A Quick Intro to the SDS-PAGE
1. 2. Stands for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roteins are separated using polyacrylamide gels rather than agarose gels, because the polyacrylamide matrix: A) have pore sizes similar to the sizes of proteins (DNA is usually larger in size) B) are much tighter than agarose gels, thus are able to resolve the smaller protein molecules. 3. 4. Separates proteins according to molecular weight. Prior to electrophoresis, proteins are treated with sample loading buffer containn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 and dithiothreitol.
Migration of band (cm)
Relative migration/mobility
Rf =
Migration of dye front (cm)
The Procedure
1. Preparation of the gel Reagent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roteins Separation by 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He Zhiliang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November 13, 2010
Workshop Outline
A. B. C. The Apparatu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An Intro to the SDS-PAGE The principle: C1. About the gel C2. About SDS C3. About DTT C4. MW estimation and standard curve The Procedure: D1. preparation of the gel D2. sample preparation D3. running the gel D4. protein detection by stainning Notes Discussion
2
A lower separating (ruuning) gel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7%~15% ) of gel and high pH(8.8) → separates according to molecular weight.
/~williams/bCourse_Information/4581/techniques/gel_elect/gel.jpg
2.
The Principle
About DTT/ME
1,4-dithiothreitol (DTT) or 2-mercaptoethanol (ME)are used to cleave disulfide bonds of proteins.
Hale Waihona Puke DTT/MeSHS-S HS
The Principle
The Procedure
1) Clean and completely dry the plates, combs, and any other experiment materials. Assemble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 2) Prepare the separating gel solution as directed in the tabe of last page. Ammonium persulfate and TEMED are added when the gel is ready to be polymerized, stir gently, then immediately apply to the sandwich until the gel height is lower 1.5 cm than the short plate. Allowing the gel to polymerize 30~60min by covering gently with a layer of water (1cm). 3) Until a sharp optical discontinuity at the watet/gel interface is visible, pour off the water. 4) Prepare the stacking gel solution in a similar way to the separating gel . Insert the comb and allow the gel to polymerize completely.
The Principle
About SDS
1.
linearlizes the protein structure, eliminates the effect of differences in shape . gives the protein an overall negative charge with a strength that is relative to the length of the protein. SDS coats proteins with approx. uniform charge-to-mass ratio (approx. 1.4g SDS/g protein).
The Principle
polymerization
The Principle
A discontinuous gel system is used frequently
1. An upper stacking gel with low concentration (2.5%~5% ) and low pH(6.8) →
Chloride ions move faster (leading ions) than glycine (trailing ions) and create steep voltage gradient. Glycine ions are pulled due to the charge gradient and the two ions move at same speed. The proteins with intermediate mobility are carried along becoming stacked into very thin, distinctive layers in order of mobility.
The Principle
About the gel Polyacrylamide gels (PAG)are formed by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in aqueous solu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mall amounts of a bifunctional crosslinker, usually bisacrylamide (bis). The polymerization occurs via a free-radical mechanism after adding a catalyst. 1) ammonium persulfate initiates free radicals 2) tertiary aliphatic amine 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 (TEMED) is a catalyst for free radical propagation The copolymerization a mesh-like network in three dimensions, consisting of acrylamide chains with interconnections formed from the bisacrylamide. Gel pore size is determined by the total acrylamide concentration and degree of cross-linking that regulated by varying ratios of acrylamide to bisacrylami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