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八版文学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篇目复习
一、北征
1、文常: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该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宰相被小人诬谤而论罪,杜甫上疏为其辩罪,触怒肃宗。被解救后,遭唐肃宗遣归,离凤翔探家。
2、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以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挚的情感和亲身经历结合,把长诗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2)细节描写生动细致,使人物形象鲜活
(3)措辞老成凝重
(4)风调沉郁顿挫
3、思想感情:
(1)战乱中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和见到家人饥寒交迫之苦所困扰时的悲痛,情感复杂
(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3)表达了诗人对陈玄礼将军铲除奸臣小人、救国家于危难中的赞颂和感激
(4)写出百姓对平叛的期待以及诗人自己对帝业延续、国家复兴的企盼;鼓励唐肃宗早日收复长安,中兴唐朝,重振唐太宗创造的伟大基业
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文常: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爱国诗人,豪放词派主要代表。善于用典,“以文为词”。把爱国报复和满腔忧愤注入作品,形成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稼轩长短句》。
2、写作特点:
三个典故叠用——借张翰弃官归乡表达思乡之情;借许汜为刘备所羞表达不谋私利;借桓温感叹表达岁月蹉跎、功业无成。
3、思想感情:
英雄失意、功业难成而又无人理解郁愤之情。
三、民贵君轻·《孟子》
1、文常: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形势动荡。思想文化领域“九流互作、百家争鸣”。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孔子后先秦儒家报表人物,人称“亚圣”。
《孟子》由孟子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撰
2、写作特点:
语言流畅,文采斐然,善用比喻,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辩之感。
3、思想感情:
(1)批判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挥霍、无视人民利益
(2)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
(3)强调人民生存权,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4)主政者设身处地为民着想,把民本思想提高到一个相当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
四、冯谖客孟尝君
1、文常:《战国策》又名《国事》、《国策》和《长书》,国别体杂史著作。成书于秦代,经西汉刘向编订而成。全书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难的言行。亦是优秀的散文集,善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本文选自《齐策四》。冯谖为齐国游说之士,为孟尝君门客。孟尝君为齐国贵族,姓田名文;以好养门客而著名,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
2、写作特点:
(1)欲扬先抑、层层深入——开篇写“无好”、“无能”,而后写其自告奋勇为孟尝君收债,营就“三窟”,展示其见识和才能。
(2)情节设置一波三折
3、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通过写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过程,展现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和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并以此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五、君子和而不同·《论语》
1、文常:即《论语》文常
2、写作特点:
言约意丰,内蕴深刻。
3、思想感情:
(1)思想认识:君子应“和而不同”,正确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承认多元共存、多元并立,以求取社会政治的和谐发展;不应像小人那样“同而不和”无视矛盾客观性,屈从专制,压抑不同意见,而把社会政治引向危机。
(2)道德品格:君子应在讲求道义的基础上谋取普遍团结与长期和谐,有容人的雅量与坚持己见的操守;不应像小人一般,为利驱使而朋比为奸,追求少数人的一时利益,不能容人,屈于权势。
六、晏子对齐侯问
1、文常: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或《春秋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历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对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斗争的记录尤为详实。亦是优秀的文学著作,记叙线索清晰明了,笔法多有变化,语言明快流畅;描写战争重视交代前因后果,从而揭示胜负的必然性;叙事重视对人物言行和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和深入揭示。
晏子,即晏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齐候指齐景公。
2、写作特点:
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主旨,说理形象生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也使论点显得精辟透彻,富有哲理启迪。
3、思想感情:
(1)“和”——不是混淆是非、谄媚附和,而是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
见的合理性。君臣之间应该允许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理想状态。
(2)“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和发表。像梁丘据那样谄谀附和,既显臣僚人品低下,也易于助长君王专职思想。
七、容忍与自由
1、文常
胡适,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1917年留美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宣扬民主科学,以《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文章,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代表人物。著作有《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等。
2、写作特点:
旁征博引,由讲历史到讲亲身感受,反复论证,明白清楚,剀切详明。
3、思想感情:
容忍是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特别是在思想学术领域,非此即彼的态度应该纠正,当下多元化、全球化趋势越发明显,唯有通过平等善意的沟通、交流、讨论以得到互补、调整和改良,才有助于思想学术人类社会在和平与发展中迅速获得更大进步;只有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知识,调动尽可能多的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以增加社会凝聚力,才能创造相互促进、利于创造的良好环境。
八、孔子论修身·《论语》
1、文常:
《论语》文常
2、写作特点:
充满真知灼见,内涵深刻;言简意赅,言约意丰
3、思想感情:
(1)增进学业——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学习知识和思考辨析两者结合
(2)修养人格——要从善如流,见贤思齐;要以身作则,能经得住考验;要时时刻刻维护仁义,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九、以修身为本·《大学》
1、文常:
《大学》为儒家经典之一,原存录于西汉《礼记》,宋朝时被程颢、程颐抽出,后朱熹将《中庸》、《论语》、《孟子》、《大学》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大学指人的道德修养与治国安邦之理,与偏重古训和文字音义的小学相对。
2、写作特点:
无
3、思想感情:
本文提出大学之道,阐明了修身的途径和重要性。修身要从“格物”入手,由格物而“致知”、“诚意”、“正心”,循序渐进,以至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