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股骨颈骨折ppt课件

股骨颈骨折ppt课件
13
2、 功能锻炼的指导
(1)麻醉清醒后鼓励并帮助患者作踝关节的 被动和主动伸屈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术后1周可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 僵硬、肌肉萎缩。在卧床期间逐步行抗阻外展 等长肌力训练,直腿抬高及臂肌收缩功能锻炼 ,以加强外展肌及股四头肌肌力。
14
(2)术后8周。1,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指导患 者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髋关节内收 外旋练习,注意屈髋角度逐渐增加,但应小于 90度,保持术侧髋关节外展位。2,知道下床 方法,即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 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度,由他人协助 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住 助行器站立。3,上床时按相反顺序进行。4周 后根据功能恢复情况,也可扶双拐下地练习步 行,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患侧先下。
17
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切口感染:是全髋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感 染必将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故预防切口感染 十分重要。我科常规术前2~3天应用抗生素、 术日晨提前1 h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备皮 时用肥皂水清洗术野皮肤,尽可能避免备皮对 手术野皮肤的损伤。术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保持切口及引流管口皮肤清洁、干燥,同时常 规应用抗生素5~7天,复查血常规正常后停用 抗生素,本组患者无感染发生
15
(3)术后8周至3个月。重点训练髋关节伸展, 直腿抬高和单腿平衡练习。每日10-15次,每 次1-2分钟,直至患肢能单腿站立。术后使用 双拐6周后改用单拐4周。嘱患者活动量不能过 大,坚持锻炼,方法正确,保持术侧髋关节外 展位,屈髋小于90度
16
(4)3个月后。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如无疼痛, 跛行,可弃拐长,可从事日常家务劳动。做到 三不:不盘腿,不负重,不侧卧。四避免:避 免重体力活动和奔跑等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 的项目;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从坐位 上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 身体向术侧倾斜取物,接电话等;避免在不平 整或光滑的路面上行走。

股骨颈骨折〖精品课件〗

股骨颈骨折〖精品课件〗
22
内固定
• 加压式内固定 固定牢靠,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对股 骨头血供的破坏。
23
滑动加压螺钉(DHS)
24
加压式内固定
25
加压式内固定
26
植骨+内固定
❖ 固定骨折同时植骨: ①游离植骨 ②带蒂植骨:缝匠肌肌骨瓣、股方肌肌骨瓣、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
27
人工关节置换术
• 老年人头下型骨折、陈旧性骨折、骨折不愈 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 人工股骨头置换
28
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关节)
2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
30
展望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 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的发 病率会逐渐增加,如何更好的对其进行治疗, 最大限度避免股骨头缺血坏死,促进患者的功 能恢复是摆在每一个骨科医生面前的严峻的挑 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2
颈干角
Anatomy
股骨颈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的夹角
110°~140°,平均1 27° 。
>140 °髋外翻 <110 °髋内翻
3
前倾角
• 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的冠状形成的角度 • 正常为12°~15°
Anatomy
4
股骨头的血供
Anatomy
①小凹动脉:闭孔动脉分支,股骨头圆韧带,1/20
• 保守治疗期间注意患者的护理,预防褥疮、坠 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18
手术治疗:移位不稳定骨折
• 内固定:全身情况稳定,没有慢性疾病,有较高功能要求,骨质治疗较好的患者 • 人工关节置换术:>65岁,有慢性疾病,骨质条件不佳,股骨头下型骨折,依从

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5
查体
• 对股骨颈骨折移位的患者,通常主诉腹股沟区域,大腿疼 痛,无法活动下肢,查体可见下肢有外旋和缩短畸形;注 意外旋度数(与粗隆间骨折的鉴别)。
• 需要注意的是,对嵌插型或者应力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 查体时可能不存在明显的畸形,并可以有限负重。
• 对老年低能量损伤的股骨颈患者,详细的病史对诊断非常 重要,如如何受伤,受伤前是否有意识丧失,是否有胸痛 ,损伤前是否存在腹股沟区域疼痛(病理性骨折)等。
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
8
影像学观察点
• 对怀疑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行 X 片检查时需包括股骨正 侧位片和骨盆的前后位片。蛙位 X 片不是摄片的常规选 项,因其可能导致股骨颈骨折端的进一步移位。
• 在行前后位 X 片检查时,患肢适度的内旋可以获得更清 楚的股骨颈 X 片,可以帮助后期股骨颈骨折诊断分型和 指导治疗。对无移位,或者股骨颈压缩骨折的患者,重建 CT 可以进行更好的判断。MRI 检查仅适用与无法确定股 骨颈是否存在骨折的患者中。
吻合成的动脉环提供血循环,对骨折部血液供股骨应颈的骨干折诊扰断较与小治疗,骨折容易愈合;
10
股骨颈骨折分型
• 按照X线表现分型
• 外展型: Pauwels角< 30度,股骨头向外翻, 外侧鼓皮质有嵌插,为 稳定型;
• 内收型:Pauwels角>50 度,为极不稳定型;
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
11
I型,不完全性头下型
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
6
查体重点
• 局部皮肤情况:瘀斑、肿胀等。
• 畸形:患肢外旋、缩短移位,可能有屈膝屈髋表现;
• 疼痛:局部压痛,患肢纵向叩击痛,局部活动受限;
• 试验:骨盆分离挤压试验、下肢滚动试验;

股骨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股骨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损伤机制
股骨头骨折常与髋关节后脱位并存。 据 Marchetti统计,髋关节后脱位中,约6%- 16%合并股骨头骨折。
损伤机制
当人体坐位屈髋时,在突发的强大暴力从膝部传 至髋关节集中于股骨头部的瞬间:
• 若屈髋小于 60°,股骨头与髋臼后壁发生撞击, 导致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髋臼也发生骨 折( Pipkin Ⅳ型)
• Hougaard和Thomsen报道,6h内复位的髋关节中缺 血坏死的发生率为4%,而超过6h则高达58%
• 但不宜反复多次手法复位和粗暴复位
治疗
早期复位理由?
• 髋关节脱位后,局部血管处于扭曲压迫状态,若 不尽早复位,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使得股骨头 残存血供进一步减少或丧失,将加重股骨头缺血 性坏死的发生率。
诊断
影像学检查
• 骨盆正位片 • 闭孔斜位片 • 髂骨斜位片 • CT及CT三维重建
检查有无其它脏器损伤,是否合并其他骨折、坐 骨神经、腓总神经等损伤
诊断
预防误漏诊
原因可能为: • ①未摄髋关节斜、侧位 X 线片; • ②股骨头骨折块与髋臼的 X 线阴影重叠; • ③股骨头骨折块可因髋关节脱位而旋转,被要脏器损伤处理后, 才能考虑骨折复位内固定。
• 条件允许,对于复位不佳、关节腔内大骨折片游离 者,应6 小时内手术。
• Marchetti等对 24h 内手术和24h 后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 析,发现治疗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异。认为手术时间应根据患 者全身情况和骨折类型来决定。
综述
股骨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股骨头骨折常系高能量损伤所致,是一种严重的、 相对不常见的损伤,多伴有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 属于关节内骨折。
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和手术治疗。争议较大, 主要在于是否优先采取手术方法,是否切除分离骨 块或内固定复位。

股骨颈骨折PPT课件

股骨颈骨折PPT课件

编辑版pppt
21
编辑版pppt
22
手术治疗:移位不稳定骨折
内固定:全身情况稳定,没有慢性疾病,有 较高功能要求,骨质较好的患者
人工关节置换术
编辑版pppt
23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的治疗原则
解剖复位
骨折端获得加压
坚强内固定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如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均应采取
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予以急诊手术。由于 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尽快手术可以大大 减少骨折合并症发生及原有心肺疾病的恶化。 Bredhal发现12小时之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死亡 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对照组。另外,急诊手术尽快 恢复骨折端的正常关系,对于缓解对股骨头颈血运 的进一步损害有一定的益处。
编辑版pppt
29
3、复位后的稳定性
股骨颈骨折复位后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股骨颈后外侧是否存在粉碎。如果出现后外 侧粉碎,则丧失了后外侧的有效骨性支撑, 随后常发生复位失败以致骨折不愈合。 Scheck等人认为即使内固定物置放正确,也 无法抵消股骨颈后外侧骨缺损所造成的不稳 定。因此,有人主张,对于伴有后外侧粉碎 的股骨颈骨折,可考虑一期进行植骨。
特点:1、常见,约4%
2、老年,尤以女性
较多(骨质疏松)
3、不愈合率10%-
20%(剪切力较大),坏死
率20%-40%(血供不良)
编辑版pppt
3
解剖 病因学因素 分类 临床表现及诊断 治疗 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
编辑版pppt
4
颈干角
解剖
编辑版pppt
110°~ 140° (127 °)
> 140°髋外翻 < 110°髋内翻

股骨颈骨折课件 ppt课件

股骨颈骨折课件 ppt课件

女,13岁ຫໍສະໝຸດ 女,13岁展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 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的发 病率会逐渐增加,如何更好的对其进行治疗, 最大限度避免股骨头缺血坏死,促进患者的功 能恢复是摆在每一个骨科医生面前的严峻的挑 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广阔天地,大展宏图!
Thank You!
一、病史采集要点
• 1、询问病人的一般项目
• ⑴、性别和年龄,初步判断病人对创伤耐

受能力;
• ⑵、陈述病史人可推断可靠性;
主诉
• 受伤后髋部疼痛和功能 障 碍及其持续的时间
现病史的采集
• ⑴、何时受伤、怎样受伤?询问患者 受伤的
• 具体过程,了解受伤机制;
• ⑵、伤后及受伤过程中的神志、意识 变化;
4、治疗、展望
(DHS)
4、治疗、展望
人工关节置换术
• 老年人头下型骨折、 陈旧性骨折、骨折不 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 坏死。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 人工股骨头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关节)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
一个病例分析
• 女,13岁,1年半前从2米高处坠落致 左股骨颈骨折
女,13岁
抗张力骨小梁
解剖概要
Ward三角
1、解剖概要
股骨距:股骨颈、体连接部的内后方,实 际上为股骨干后内侧皮质骨的延伸,其厚 度基本相同。在股骨外旋超过30度时,可
1、解剖概要
关节囊及韧带 Text in here
髂股韧带(最强大)
耻股韧带
坐股韧带 圆韧带
髂股韧带
解剖概要
包绕股骨头和股骨颈,只有股骨颈 后外侧小部分露出囊外
1、解剖概要

股骨颈骨折PPT课件

股骨颈骨折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股骨颈骨折
本节主要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1Hale Waihona Puke 掌握股骨上端的解剖要点:颈干角、前倾角、
股骨头颈的血运;
2.掌握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型方法;
3.掌握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要点;
4.掌握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EXIT BACK NEXT
股骨颈骨折是多见于老年人的骨折,骨折不 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该骨折两个尚未解决 的难题。 一、应用解剖
EXIT BACK NEXT
㈡分类
⒈按骨折部位分类
头下型
⑴头下部骨折
⑵颈中部骨折 ⑶基底部骨折 囊内骨折 囊外骨折
颈中型
基底型
一般而言,股骨颈的骨折线部位越高,股骨 头、颈的血运的破坏越严重,骨折不愈合、股骨 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EXIT BACK NEXT
头下部骨折
颈中部骨折
基底部骨折
EXIT BACK NEXT
㈣并发症的预防 ①对老年患者应把保存生命放在第一位,积极处 理全身疾病。 ②预防各种并发症:褥疮、坠积性肺炎等的发生。
EXIT BACK NEXT
㈤中药治疗
压力骨小梁 张力骨小梁
力骨小梁系统。
Ward三角
EXIT BACK NEXT
二、病因病理
㈠病因
股骨颈部细小,处于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
内 因 外 因 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 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 老年人仅受较轻的旋转外力便可引起骨折; 青壮年者多因遭受强大暴力导致。 典型的受伤姿势为平地滑倒,髋关节内收旋 转,臀部着地。
一般而言,外展型骨折局部的剪切力小,骨
折断端较稳定,血运破坏少,骨折易于愈合;内 收型骨折局部的剪切力大,骨折断端不稳定,血 运破坏大,骨折难于愈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股骨颈骨折移位的患者,通常主诉腹股沟区域,大腿疼 痛,无法活动下肢,查体可见下肢有外旋和缩短畸形;注 意外旋度数(与粗隆间骨折的鉴别)。
• 需要注意的是,对嵌插型或者应力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 查体时可能不存在明显的畸形,并可以有限负重。
• 对老年低能量损伤的股骨颈患者,详细的病史对诊断非常 重要,如如何受伤,受伤前是否有意识丧失,是否有胸痛, 损伤前是否存在腹股沟区域疼痛(病理性骨折)等。
3
• 定义: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 底部之间的骨折;
• 特点:1、常见,约3.58% 2、老年女性多见(骨质
疏松) 3、骨折不愈合率10-20%
(剪切力大),坏死率2040%(血供不良) • 老年人: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低能量损伤); • 青年人:多为直接暴力引起 (高能量损伤);
4
损伤机制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来源于低能量损伤,可以是直接 或间接暴力。直接损伤暴力包括跌倒时直接撞击大转子, 或者跌倒时下肢外旋,股骨颈撞击髋臼后方。间接损伤暴 力通常是附着点肌肉的收缩力量大于股骨颈所能负荷的力 量。
10
股骨颈骨折分型
按照X线表现分型
• 外展型: Pauwels角< 30度,股骨头向外翻, 外侧鼓皮质有嵌插,为 稳定型;
• 内收型:Pauwels角> 50度,为极不稳定型;
11
I型,不完全性头下型
Garden分型
II型,完全性头下型, 无移位
• 该分型只诊断股骨颈骨折 头下型;
• 该分型不单纯区分是否完 全骨折、是否完全移位; 股骨头压力骨小梁及髋臼 骨小梁的相对位置也是重 要参考;
7
影像学表现
• 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纵轴之间形成的角度称 为颈干角,平均127°(110°-140°)。
• Pauwels角: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联线所形 成的角度。
• 外展型(Ⅰ型):Pauwels角<30度,股骨 头向外翻,外侧鼓皮质有嵌插,为稳定型; 中间型(Ⅱ型):30度<Pauwels角<50度, 为不稳定型; 内收型(Ⅲ型):Pauwels角>50度,为极 不稳定型;
8
影像学观察点
• 对怀疑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行 X 片检查时需包括股骨正侧 位片和骨盆的前后位片。蛙位 X 片不是摄片的常规选项, 因其可能导致股骨颈骨折端的进一步移位。
• 在行前后位 X 片检查时,患肢适度的内旋可以获得更清楚 的股骨颈 X 片,可以帮助后期股骨颈骨折诊断分型和指导 治疗。对无移位,或者股骨颈压缩骨折的患者,重建 CT 可以进行更好的判断。MRI 检查仅适用与无法确定股骨颈 是否存在骨折的患者中。
15
48 岁女性股骨颈外翻压缩性骨折,行空心拉力螺钉 固定
16
83 岁老年女性,股骨颈移位性骨折,行动力髋螺钉固定,上方加用防旋 钉
17
TFN
• 目前股骨颈骨折治疗有一种较新的内固定器械(Targon Femoral Neck,TFN),文献报道其具有较好地效果。TFN 是空心螺钉和动力髋螺钉的组合体,可以提供旋转稳定性, 预防股骨头塌陷。
• 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创伤,如机动车祸,或 者是从较高处落下。
• 反复的过载应力性骨折在运动员,军队及芭蕾舞者中多见。 • 骨质疏松或骨质减少的患者也容易出现不全骨折,这类患
者骨折在 X 线上不可见,需通过高分辨率的 CT 或者 MRI 才能诊断,此类患者在临床中容易漏诊,需要警惕。
5
查体
9
股骨颈骨折分型
按照骨折线部位分型
• 头下型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股骨头仅有小凹动脉很少量的供血,致使股骨 头严重缺血,故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会很大;
• 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股骨头亦有明显供血不足,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 或骨折不愈合;
• 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小转子间连线处。由于有旋股内、外侧动脉分支 吻合成的动脉环提供血循环,对骨折部血液供应的干扰较小,骨折容易愈合;
2
简介
•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以女性多 见,约占 75%。年轻股骨颈骨折 患者非常少见; •通常都发生在高能暴力伤得患 者中;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最多见, 通常起源低能量损伤; •股骨颈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 女性,白种人,年龄增加,健康 状况较差,吸烟,饮酒,既往有 骨折病史,跌倒病史,低雌激素 水平等。
• 该分型仅基于X线正位片;
III型,完全性头下型,
IV型,完全性头下型,
部分移位
完全移位
12
股骨颈骨折分型
AO分型
13
治疗
• 大部分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目标是经治疗后获得早期运动功 能,降低长期卧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功能预后。股 骨颈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有严重内科疾病,手 术风险很高的患者中。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大部分股骨颈骨 折治疗的金标准。
6Hale Waihona Puke 查体重点• 局部皮肤情况:瘀斑、肿胀等。 • 畸形:患肢外旋、缩短移位,可能有屈膝屈髋表现; • 疼痛:局部压痛,患肢纵向叩击痛,局部活动受限; • 试验:骨盆分离挤压试验、下肢滚动试验; • 血管:皮肤温暖、弹性好、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足背动脉、
腘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 • 神经:皮肤感觉情况; • 对侧肢体情况:未见明显异常?
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
1
背景
•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未经治疗的股骨颈骨折通 常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肢体残疾,严重者可至患者死亡。
• 目前股骨颈骨折的 Garden 分型和 Pauwels 分型仍是临床中 知道治疗决策的主要分型方案。
• 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原位固定,切开或闭合复 位内固定,半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
• 决策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方案取决于骨折类型,骨折稳定 性,患者骨质量,术前的髋关节功能,术后对功能恢复的 要求等。通常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手术要求尽快完成以 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度,减少住院时间。
14
非移位 / 嵌插性股骨颈骨折
• 无移位股骨颈骨折通常采取原位固定,内固定物选择拉力 螺钉或者是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髋螺钉相比,多枚拉力螺 钉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拉力螺钉的使用方法是,3 枚空心螺钉(直径 6.5mm,7.0mm 或 7.3mm)平行呈倒三 角打入(下方,后上,前上),其中下方螺钉在股骨矩, 后方螺钉在后方骨皮质,研究发现倒三角形平行三枚螺钉 能提供最佳的固定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