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货币供求
第9章货币政策工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
政策工具 中介目标 最终目标
其他工具 法定准备率
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 保持币值稳定
基础货币 再贷款 利率
货币供应量
同业拆借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
信用总量
促进经济增长
动态准备金政策
汪洋,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研究
本章小结
1. 从准备全市场的供求分析中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美联储进行公开市场购买或者降低法定准备金 率时,联邦基金利率就会下跌。美联储进行公 开市场出售或者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联邦基金 利率就会上升。变动贴现率同样会影响联邦从 金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货币供给的主要工 具,因为其主动权在于美联储,而且灵活、易 于对冲和可以迅速实施。
Rs=非借入存款准备金(NBR)+借入准备金(BR)
联邦基 金利率
存款准备金数量 R
图18-1 准备金市场的均衡
• 从美联储借款的成本主要是贴现率(id),从其他银行借入 联邦基金是对从美联储借款的一种替代。 • 如果联邦基金利率iff低于贴现率id,则银行将不会向美联储 借款,即BR=0;Rs=NBR,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线(图18-1 ) • 如果iff上升至id,银行就愿意按照id尽可能多地借入资金,然 后在联邦市场上以更高的利率iff借出。其结果就是,在id这 里,供给曲线将变得很平坦(无限弹性),如图18-1所示。 • 市场均衡 • 当存款准备金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即Rs=Rd时,市场均 衡产生。
内容: (1)调整再贴现率 (2)规定再贴现资格(申请贴现的金融机构、票据种类) 作用机制: (1)总量调整 调整再贴现率→改变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成本,从而…… 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款意愿→影响准备金数量→影响贷款供给 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影响贷款利率→影响企业贷款需求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负债
1、储备货币 1)发行货币 2)对金融机构负债 缴存准备金 3)非金融机构存款
2、发行债券 3、政府存款 4、自有资金 5、其它负债
(三)货币乘数
1、什么是货币乘数 m
1)中央银行创造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 即中央银行扩大或缩小基础货币后,能使货币供给总量扩大
3)通货存款比: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取决于非银行部门的行为
(四)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从银行体系之外进入银行的存款; 派生存款:由银行贷款衍生出来的存款;
2、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 1)银行的存款、贷款与转帐结算业务 2)部分准备金制度
3、创造过程 假设条件:1)法定准备金率10%; 2)客户所有收入都存入银行; 3)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4)原始存款100万元;
剑桥方程式:Md = KPY
Md:货币需求 K=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与名义收入之比 P:价格水平 Y:总收入
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1)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2)提出货币需求函数:M = M1+M2 = L1(Y)+L2(r)
M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 ,是利率r的函数 3)提出流动偏好概念:指人们偏好于持有货币而不是其它资产; 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降时,货
基本概念
•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均衡 • 名义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 •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偏好 •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 货币层次 通货 准货币 • 法定准备金率 通货比率 •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 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 存款派生倍数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 复习 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复习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九章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一节货币供给理论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货币供给理论是伴随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
菲利普斯(Phillips)于1921年《银行信用》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这两个现代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概念内涵。
2、直到上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各种学派再次兴起,货币供给理论再次吸引了更多的经济学家。
其中米德(Meade)和丁伯根(Tinbergen)最具影响。
3、70年代有了更多的发展,关注:货币定义;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
二、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涉及的范畴 1、货币定义。
由狭义货币转向广义货币,以及货币层次划分。
2、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机制:A:中央银行控制与调节基础货币机制; B: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机制;C:在上述两重银行调节机制中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机制。
3、货币供给机制的理论模型。
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机制,可用理论模型表述,具体是对M1或M2层次的货币乘数加以考察与推导;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储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
4、货币供给机制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
A:由市场经济自身内在的货币需求,也即由“看不见的手”支配而形成的客观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内生性货币”,属于“内生变量”;B: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操控,经由中央银行“看得见的手”操作而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外生性货币”,属于“外生变量”,也称“政策变量”。
5、政府收支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政府收支行为会否从“外生变量”角度影响货币供应?1)政府的正常收支活动不会影响货币供给,即:收入=之支出,收支平衡;收入>支出,有结余。
2)政府的货币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赤字时,对货币供给会产生影响,即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A:向社会公众举债,此时即期货币总量不变,只是存款帐户货币量转移;B:向商业银行借款,也是存款货币量的转移,但是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未来的派生存款规模的变化;当然它又取决于政府资金的用途是消费性或投资性的,后者并不影响未来的货币供应总量。
金融学第9章货币供给
二、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模型 (一)模型表达 (二)基础货币 (三)货币乘数
(一)模型表达
1、增量表达:货币供给模型
∆F:新增可用资金; ∆C:流通中新增现金量; ∆R:商业银行体系的新增存款准备金; ∆M:最终形成的货币增量[货币供给量] ∆B:基础货币;m:货币乘数
2、存量表达:货币供给模型
中央银行只能直接控制基础货币(外生) 的供给,并通过对货币乘数施加影响,借以控 制货币供给量。
(一)中央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率
(二)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 信贷规模、超额存款准备金
(三)公众、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 现金漏损率、定活存款比率
决定现金漏损率的几个重要因素:
财务效应:财务增加、现金漏损率下降;
也被称之为“头寸”、超额准备金、自由准备金、支 付准备金,它通常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保持一个合
理的比率关系。
凡是源于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资金流入,都 会造成商业银行系统的可用资金增加;反之,都
、都会造成商业银行系统的可用资金增加减少。
3、存款货币银行:接受活期存款并能 够创造存款货币的所有金融机构。
三、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问题
货币供应的内(外)生性、事关中央 银行对货币供应能否完全控制住的问题。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货币供应是由 经济运行本身决定的,即货币供给是由货 币需求决定的。
(二)基础货币
(Monetary Base;High Powered Money) 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存款
准备,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
中央银行掌握着货币供给的源泉;
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向商业 银行系统提供可用资金进一步创造了 存款。
1、基础货币的概念
第09章货币均衡
第九章货币均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瓦代码写在题后得括弧内"1 . 货A、C、2. 社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等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会产B、D、换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相适应总体上讲就就是A、货币交换交换3 •B、商品交换C、信用工具得交换D、价值从货币运动得独立形式瞧,反映社会商品得使用价值得差别得就是A、4. 商品用量货币B、均资本用量衡C、货币用量就是反D、价值用量得就A 、价值运动得情况C、信贷资金运动得情况信贷规模与B、资本运动得情况D、货币运动得状况与生产得模与增长速6 . A、货正相关币收B、支负相关运动与C、不相关商品流D、得无明显关系规模与10 . A、A、A、A、C、A、C、11.正相关尚未实现实需求国可能负柑关现得需求社会总供给货币C、不相关即将实D、得无明显关系求指得未来需求产并提供B、社会总需求均C、给C、购买需求市场得客观总供给得MsD、生潜在需求产D、现实总供给得名义货币供应量需义货币需要量货币均需义货币供应量需义货币需要量利率对货实际货币供应量D、实际货币需要量得MD 、实际货币供应量D、实际货币需要量有调节作用,A、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减少C、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增加12.如果货币为外生变B、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增加D、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减少M >则货币需求得变动只会影A 、货币供应 供求 ★ 13.C 、商品需求般经济均衡利 率模 型得的 提就是 A 、货币供求均衡与商品供求平衡 衡 C 、社会总供求得平衡与商品供求得平衡 平衡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得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得括弧内。
) 1 •社 会 总 供 B 、货币供求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 D 、社会总供求得平衡与国际收支得 平 衡 可 以 理 解 为 A 、货币均衡 静态均衡 2 B 、总体均衡 C 、实物均衡 1)、动态均衡 E 、 衡包括 B 、 商品市场平衡 C 、国际收支平衡 E 、货币市场平衡 A 、信贷市场平衡 D 、资本市场平衡 3 .货币供求失衡时,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方法来使货币供求平衡 A 、供应型调节D 、逆向型调节 4 • 压 缩 需求型调节 政策型调节 供 应 量 得 描 施 有 C 、 混合型调节E 、 币 B 、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C 、 停止发放新贷款 E 、提高税率 A 、卖出有价证券 D 、增发政府债券 5、货币供应量变化以后,能否引起社会总需求得变化,主要取决于 【 】A 、资本流通速度得变化B 、货币流通速度得变化 商品流通速度得变化 D.潜在性货币与流通性货币得比例支付C 、 手段 E 、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变动在时间上得一致性 6. 信贷资金来源于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得 A 、补偿基金 B 、消费基金 C 、积累基金 权基金 ★ 7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得时候,应当采取 A 、紧缩性得货币政策 B 、扩张性得货币政策政策 D 、扩张性得财政政策 E 、扩张型得货币政策与紧缩性得财政政策 ★ 8.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应当采取 A 、 紧缩性得货币政策 政政策 D 、扩张性得财政政策B 、扩张性得货币政策 D、 C 、紧缩性得财政 C 、紧缩性得财 E 、扩张型得货币政策与紧缩性得财政政策三、 简述题 1. 什么就是货币均衡,它与信贷平衡得关系如何?2. 简述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得关系。
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
21
2024/1/25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可以形成政策合力,提高调控效果。
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为货币政策传导提供有力支持。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5
2024/1/25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就围绕利率展开对经济和货币均衡过程的研究,其中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最有影响。
利率传导机制
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观点认为,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又影响到金融市场,引起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金融市场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定义
4
2024/1/25
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进而调控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从而调控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03
02
01
9
2024/1/25
10
2024/1/25
03
CHAPTER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4
3、 两个货币需求方程式的比较 首先,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果设剑
桥方程式中的Y代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交易量T,那么, 不管人们保留货币是为了方便交易或是作为一种财富持有方 式,货币持有量总可以表示成交易量PT的某个份额。这时 M =KPY,同时MV=PT,所以有K=1/V。剑桥方程式中 的K不过是费雪方程式中V的倒数,即人们所保持的现金占 整个交易的比例。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7
(三)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货币数量说是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货币理论,特别是近代的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影响 巨大,它开创了研究货币需求的四个崭新视角: 第一,从货币对其持有者的效用来说,发展了研究经济主体
持币原因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第二,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角度,发展了货币需求决定与
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20188222返回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的是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和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
第九章 货币需求理论
本章重点问题
1、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 额数量说的内容和比较。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3
二、货币的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 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其一般形式为:
Md= fX 1,X2, X ,n其中 X1,X2,X代n 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9
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和_______ 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货币政策目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4.金融危机主要指由___________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________的正常运行。
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其认识经历了( B )的演变。
A.无效—有效—无效B. 有效—无效—有效C.无效—有效D. 有效—无效2.( C )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币值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3.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 C )。
A.货币供给量B.利率C.准备金D.汇率4.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以下( A )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B.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C.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D.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5.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D )。
A.中国人民银行B.财政部C.全国人民代表委员会D.国务院三、多项选择题1.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以下( ABCDE )的变化。
A.总需求和总供给B.一般价格水平C.经济结构D.国际收支平衡E.经济增长速度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BDE )。
A.计划手段B.经济手段C.市场手段D.法律手段E.行政手段3.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E)。
A.政策目标B.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C. 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D. 政策传递机制E. 政策效果4.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 ABCDE )。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习题与答案
A.通讯条件B运输条件C社会信用制度
D人口密度E人们的支付习惯
7、影响人们实际持币量的因素( )。
A总财富B财富构成C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D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E宏观变量
8、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受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
A财政收支状况B商业银行的再贴现行为
9、恒久收入——恒久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各种财富在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可观察到的长期平均收入。也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
4、简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5、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第八章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流通中的商品量 货币的流通速度3、交易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4、马歇尔 庇古
5、持币动机 持币行为
6、收入状况 价格水平 利率 信用的发达程度
7、流通中的现金 银行体系准备金 8、公开市场
A多B少C不受影响D不变E等比变化
4、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因素有( )。
A收入水平B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C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D市场利率E保值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 )。
A交易动机B盈利动机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E持币动机
6、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具体地说,它取决于( )。
3、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4、剑桥方程式——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督-第二节:货币政策体系(三)
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农”信贷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年初调整再贷款分类,设立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类别,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新设的支小再贷款,并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主要发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存款准备金政策使用频率较高
2.再贴现与再贷款:
(1)再贴现
2008年以来,为有效发挥再贴现促进结构调整、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再贴现管理:
适当增加再贴现转授权窗口,以便于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法人申请办理再贴现;
适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机构范围,城乡信用社、存款类外资金融机构法人、存款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可申请再贴现;
C.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部大
D.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都小
【答案】B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
1.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定位: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2)三种功能:测度功能、传导功能、缓冲功能
(3)选择标准:
内生性:必须是反映货币均衡状况或均衡水平的内生变量。是内涵要求。
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既有利于央行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例题:单选】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这种交易行为称为( )。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可编辑ppt
8
二、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
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可编辑ppt
6
• 两者的数量不相等 货币流量等于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 两者的变动状况不相同 货币存量发生变化,货币流量必然发生变化。如货
币存量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会放慢,货币流量变小, 反之亦然;货币流量发生变化,货币存量不一定发生 变化。比如货币流量的变化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提高 所致,货币存量就不会发生变化。
i
ML1(i,Y)L2(i)
可编辑ppt
19
(四)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M P df(yp,rb,re,rm ,P 1d dP t,w ,u)
可编辑ppt
20
三、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思考 1.各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在形式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2.由单纯的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直接或间接为制定货
币政策服务的理论 3.分析方法由定性分析发展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可编辑ppt
10
M PY V
货币数量论认为,由于V和Y都是常量,因此价格 水平完全由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决定,名义货币需求 完全由名义收入决定,不受利率的影响。
可编辑ppt
11
2.现金余额说
M=KPY
其中,M为货币需求量即现金余额,P为同时期价 格水平,Y为总收入,K表示总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持 有的比例,通常被看做是一个常数。该方程决定的 货币量M是人们持有的用以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货币数 量,因此称为现金余额。
9第九章-货币政策(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编著)第3版ppt课件可编辑)精选全文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一)中介目标的含义及其选择标准
2、选择标准 可测性: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能够迅速获取 可控性: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相关性:两者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稳定和统计数量上的相关性
体保持稳定,不发生明显的波动,也就是要求既要防止物价上涨,又要 防止物价下跌。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 围内,以防止通货膨胀。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来看,一般要求物 价上涨率应控制在5%以下,以2%~3%为宜。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 都能在较合理的条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理 中央银行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途径发挥作用: ①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余额,从而调控其信用规模。 ②通过影响存款乘数,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中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政策效果表现在: ①通过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即使调整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 动; ②即使法定准备金率不变,也会限制了存款机构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③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提 高法定准备金率将冻结一部分超额准备金。
货币供应量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有效需求总量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对最 终目标有直接影响,由此其与最终目标直接相关。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三)远期中介目标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第9章 货币需求
• 马克思在分析纸币流通时指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 流通时才能作为黄金的代表。
• 由于流通所能吸收的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所以无论向流 通中投入多少纸币,所能代表的也只是客观所能吸收的黄 金量。
• 假定流通中需要10万克黄金,如果投入10万张纸币,那么 一张纸币就代表1克黄金;如果投入20万张,那么每张只 能代表0.5克黄金。从而,价格为1克黄金的商品,用纸币 表示就是要用2张纸币,即物价上涨了一倍。
9.2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 公式中。
➢ 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为: ➢ 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 或 M = P·Q/V
➢ 式中:M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P代表商品 价格水平,Q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P·Q代表商品价 格总额;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 2)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许多操作 上的困难。也就是说,货币必要量公式的计算结果只能是理论分 析中的定性的量,而非实践中可以测量的值。
➢ 3)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 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不包含执行支付手段、储藏手段职能 的货币需求。
9.3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9章 货币需求
【知识目标】
• 1. 掌握货币需求的内涵,理解货币需求的不同研究视角。 • 2. 掌握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
式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异同。 • 3. 掌握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政策涵义。 • 4. 了解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情况。 • 5. 掌握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政策涵义。 • 6. 掌握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观点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货币信用货币货币制度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金本位制格雷欣法则法定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二、填空题1.纸币和—-—--—-均属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进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3.法定平价加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点.法定平价减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点。
4.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具有-——-、—---—-—和—--—---特征。
三、选择题1.企业以现金采购原材料时,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信用产生于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3.辅币具有()特点。
A、自由铸造B、限制铸造C、有限法偿D、无限法偿4.“劣币驱良币"现象产生于( )。
A、银单本位制B、平行本位制C、双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5.信用货币的性质是()。
A、商品货币B、价值符号C、债务货币D、超物货币6。
最不可能作为货币的是().A、燕麦B、冰激凌C、香烟D、松香7. 对我国目前发行的1元硬币最准确的描述是()。
A、本位币B、金属货币C、实物货币D、辅币8. 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占货币供应量最大的是()。
A、纸币B、硬币C、存款货币D、外汇9. 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A、银币B、金币C、金币和银币D.都不是10.货币发展的具体形态有().A、实物货币B、金属货币C、兑现的银行券D、支票E、不兑现的银行券四、判断题1.企业用现金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
4.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均按其实际价值流通,国家法律不规定金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5.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它是一种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6.在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教案 《金融学》——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吴小勇【教学目的】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特点及设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理解货币政策的概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原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特点、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效应。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传导【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央银行性质、职能与业务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㈠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㈡清算的需要㈢最后贷款人的需要——提供流动性㈣金融监管的需要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㈠单一型全国只设一家专门的中央银行。
如:中国、美国等。
⒈一元式;⒉二元式(中央级、地方级)㈡复合型中央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行使商业银行职能。
如:计划体制下的人民银行。
㈢跨国型如:欧洲中央银行。
㈣准中央银行型如:新加坡、香港的金管局。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㈠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
㈡中央银行的职能⒈发行的银行⒉银行的银行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全国的清算⒊国家的银行①代表国家制定、执行金融政策;②代理国库;③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概略表注:中央银行的三大业务是—负债、资产与清算业务。
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㈠含义中央银行独立性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实际拥有的或法律赋予的自由程度。
㈡独立性问题的焦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集中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⒈中央银行应该对政府保持独立性;⒉中央银行独立性也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一产生就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体现政府的意图,从来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央银行。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呈强化趋势。
体现在: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和制定新的银行法。
六、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⒈不以盈利为目的⒉不经营普通金融业务⒊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⒋定期公布业务状况⒌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通常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在货币供给、利率方面所采取的调控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九 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量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货币供给的计量●货币供给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货币均衡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一、货币需求的含义●1、一般认为,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概念●2、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能力与愿望的统一●3、不仅是对现金的需求,还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4、既包括对执行流通手段货币职能,也包括对贮藏手段货币的需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既是一个存量又是流量概念●在经济学中,存量是一个时点数,可以在任何时点上加以确认,通常用余额或持有额等表示;流量是一个时期数,需在某一个确定的时间段通过累计加总后确定,通常用周转额或发生额等表示。
●通常情况下,我们考察货币需求量主要是研究货币需求存量,分析经济主体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持有的货币的数量,或者在某一特定时点上,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达到均衡时的数量。
然而,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政策所关注的并不是某一时点上的货币需求量,而是某一时期内货币需求的大致趋势及其变动幅度。
从这个角度,货币需求又是流量。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二、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与微观角度●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角度●宏观货币需求量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研究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微观货币需求量是指微观经济主体,如个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货币量。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三、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 / P及Md第二节货币需求的决定理论与影响因素●货币需求的决定理论●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的理论●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传统货币数量论货币需求的决定理论●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的理论●马克思在总结前人对流通中货币量的广泛研究的基础上,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揭示了货币必要量规律。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的理论●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先以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如下论证:● 1. 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决定,而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因此,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领域的。
● 2. 商品数量的多少及价格的高低,决定了需要多少金币来实现它。
● 3. 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便退出当前的流通领域,而货币却继续留在流通领域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从而使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以作为几倍于它的商品的交换媒介。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的理论●商品的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若用Md表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以P表示商品价格水平,Q表示待售商品的数量,V表示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则有下面的公式:●PQ/V = Md●公式表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其中,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的价格与待售商品的数量的乘积。
货币需求的决定理论●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一)交易动机●个人或企业为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部分货币需求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以及从收入到支出的时间间隔的长度,但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二)预防动机●人们为了应付意外发生的支出、为了不错过意外的有利的购买机会以及为了偿付未来债务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部分货币需求也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三)投机动机●人们为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机从事以债券的买卖为典型代表的投机活动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种货币需求决定于市场利率,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一)流动性偏好----人们愿意持有名义收益为零但可以灵活周转的货币的倾向。
●(一)货币需求三动机●(二)货币需求函数M = M 1 + M 2 = L 1(Y)+ L 2(r)M = M 1 + M 2 = L 1(Y)+ L 2(r)第二节 货币需求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二、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学派是当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著名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
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一)强调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二)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1.财富总量–2.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比例–3.各种资产的收益率–4.其他因素●(三)货币需求模型●M d = f(Y p;W ; r m , r b , r e , 1/p.d p/d t ; u )P三、传统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说”(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是指以货币的数量及其变动来说明货币的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及其变动的一种理论。
●传统货币数量说是指凯恩斯出版《通论》之前的货币数量说,以区别于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
(一)现金交易说MV = PT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常数);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常数)。
(二)庇古的现金余额说M=kPyM为货币数量;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或收入在总财富或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实际产出。
第二节 货币需求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1. 收入状况● 2. 一国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3.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 4. 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 5. 物价变动状况● 6. 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7. 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其他因素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计量●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的货币过程。
其次,货币供给必然形成一定的货币量,一般称之为货币供给量。
即在一定时点上形成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M= 现钞(不包括商行的库存现金)M 1(狭义货币)= M+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 2 (广义货币)= M1+ 准货币(一般由商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等构成)M 3 = M2+ 商业票据 + 大额可转让存单二、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我国M 0 = 流通中的现金M 1= M 0 + 活期存款M 2 = M 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定期存款 + 其他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目前,我国制测算和公布M0、M1和M 2, M 3 只测算不公布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计量●三、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内生变量:又称非政策性变量,指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
●外生变量:又称政策变量,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一、货币供给的过程●在现行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注入流通界的。
其特点包括:●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3、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应具备的条件有一、货币供给的过程●一是实行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二是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制度●在上述条件下,货币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环节●1、中央银行策源的货币供给●2、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因商业银行受制于中央银行,所以央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
一、货币供给的过程●中央银行策源的货币供给,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产生:●1、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或外汇;●2、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二、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总和。
●现金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
二、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高度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 负债●国外净资产 流通中货币●对政府债权净额 准备金存款●对商业银行债权●其他项目净额●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二、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1、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
●2、对政府债权净额●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增减●4、其他项目(净额)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二、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二)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即所谓的货币乘数。
● Ms = B · m一般来说,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有五项,即现金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三、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过程●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及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
●中央银行只能直接控制基础货币的供应,并通过货币乘数施加影响,借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五节 货币均衡●一、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 M d = M S●货币失衡,或称为货币供求的非均衡,即M d≠ M S ●M d> M S●M d< M S第五节 货币均衡●二、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货币需求是由社会总供给决定的,而货币供给则形成了社会总需求。
因此,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S代表社会总供给,D代表社会总需求,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S D 市场供求● M d M S 货币供求第五节 货币均衡●三、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除利率发挥作用外,还有…●首先,央行或货币当局具有足够并且有效的控制手段。
●其次,国家财政收支要保持基本平衡。
●再次,生产部门结构要基本平衡。
●最后,国际收支必须保持基本平衡。
(二)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基本假设●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行构成 ●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并不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银行的客户不持有现金三、存款货币的多倍紧缩与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过程正好相反–如果存款人提取10,000,将引起货币供给量减少50,000,就是把前面各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数字的正号改成负号。
四、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货币均衡的实现除了利率机制发挥作用以外,还包括以下因素:●首先,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必须具有足够并且有效的调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