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伤仲永》(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设计教学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设计教学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伤仲永》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人才的珍惜和对社会的批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伤仲永》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一些文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简介作者王安石及其作品《伤仲永》。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五、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练习题,进行课堂小结。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课后阅读,了解王安石的其他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伤仲永》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2. 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八、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熟读课文《伤仲永》,巩固对文言文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伤仲永》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3)能够领悟课文中的主旨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了解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主旨和寓意的领悟。

3. 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的分析。

2.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的发展。

3. 学生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的形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伤仲永》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词,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介绍课文《伤仲永》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伤仲永》,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3.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伤仲永》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伤仲永》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旨寓意。

(2)教师强调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的发展,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的形成。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伤仲永》,整理学习笔记。

学案3:第5课 伤仲永

学案3:第5课 伤仲永

《伤仲永》导学案学习目标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意;㈡了解文言虚词“之”“于”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情况;㈢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㈣熟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叙事说理的写法,吸取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预习课一、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王安石: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

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文体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

是散文的一种。

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2、如何理解题目3、读准下列字的字音:隶扳环谒邑称泯然4、读课文5、疏通文意-----------------------------------------------------------二、整体感知㈠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㈡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三、品读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2、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3).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本文语言非常精练,作者将丰富的表现力赋予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找出相应的例子来。

4、仲永成长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动手做一做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伤仲永》。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分析句子的构成和修辞手法。

(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复述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写作实践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关注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伤仲永》。

2. 词语解释和句子分析:(1)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伤仲永”、“泪眼问花花不语”等。

(2)分析句子的构成和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排比等。

3. 作者背景和主题思想:(1)介绍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伤仲永》的朗读和背诵。

(2)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分析。

(3)作者背景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分析。

(2)对作者背景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运用提问、讨论、朗读、默写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背景资料。

(2)使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和重点标注。

(3)发放课文文本和相关的学习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伤仲永学案

伤仲永学案

• 16、通“攀”,牵、引 16、 17、【自 17、【自】①自己 ②从 、【 【闻】①动词,听说②名词,名声。 动词,听说②名词,名声。 18、 18、【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 今义:判断动词) 今义:判断动词) 【或】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的人。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的人。 今义:选择连词) 今义:选择连词)
7、
世隶耕(属于) 未尝识书具(曾经) 世隶耕(属于) 未尝识书具(曾经) 父异焉( 父异焉(对…感到诧异)收族(聚,团结) 感到诧异)收族( 团结) 一乡秀才( 立就(完成) 一乡秀才(全)立就(完成) 文理(文采和道理) 邑人奇之( 为奇) 文理(文采和道理) 邑人奇之(以…为奇) 稍稍(渐渐) 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稍稍(渐渐) 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乞之( )(求取 求取) 或以钱币乞之(用)(求取) 日扳仲永( 日扳仲永(通“攀”,牵、引)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也】 余闻之也久(句中语气词, ①余闻之也久(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的作 用,不译 ) 如此其贤也(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 ②如此其贤也(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啊” ) 【于】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引出对象)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向(引出对象) 于舅家见之( ②于舅家见之( 在 ) 贤于材人远矣( ③贤于材人远矣( 比……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被 )
13、
• 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 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 受之天(承受) 受之天(承受)
• 贤于材人(胜过、超过)(有才能的人) 贤于材人(胜过、超过)(有才能的人) )(有才能的人 卒之为众人(最终) 卒之为众人(最终) • 受于人(后天所受的教育)者不至也(没 受于人(后天所受的教育)者不至也( 有达到要求) 彼其( 有达到要求) 垫,为了强调后天的教 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作铺垫, 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5伤仲永学案

5伤仲永学案

5.《伤仲永》学案设计者兼馨施教者七年级班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3、理解句子含义,把握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天生资质与后天努力关系学习重难点:1、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3、理解句子含义,把握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天生资质与后天努力关系学习过程:一、老师导学: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

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常识积累⑴先了解一下作者吧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⑵记住以下文学常识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

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阐明。

二、分组读课文,整体感知,基础大比拼: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谒:谒:扳:称: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卒之为众人:于: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爱于人者不至: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②宾客其父:③利其然:④伤仲永:4、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初一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初一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初一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方仲永的成长变化及其原因。

1.3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揭示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方仲永命运的同情,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3.2认识到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方仲永的成长变化及其原因。

1.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教学难点:2.1分析方仲永命运的转折点及其启示。

2.2揭示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方仲永的生平及其与课文的关系。

1.2学生分享对方仲永的了解和感受。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学生标注课文中的生字词,查找字典解释。

2.3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方仲永的成长背景。

3.合作探讨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方仲永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4.课堂讲解4.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讲解。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方仲永命运的转折点及其启示。

5.案例分析5.1学生选取课文中的具体案例,分析方仲永命运的转折点。

5.2学生结合案例,探讨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6.情感抒发6.1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表达对方仲永命运的同情。

6.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方仲永命运的感受。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方仲永的成长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教师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环节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导学案课:《伤仲永》课型:阅读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并掌握“伤仲永”的含义,并能自己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o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方仲永的形象特点。

o掌握文章写作手法,尤其是对比手法和议论手法。

o积累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互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o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如圈点勾画、批注、质疑、讨论等。

o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o感受文章的深刻哲理,认识到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o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o认识到天赋和努力的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分析方仲永的形象特点,理解其成才与堕落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写手法,尤其是对比手法和议论手法。

•理解文章的深刻哲理,并能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天才儿童的视频,并提出问题:o视频中的孩子有什特点?o天才儿童的命运如何?o你们认为天才儿童的成才与哪些因素有关?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天才儿童的课文,它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天才儿童的故事。

二、习检查1.学生朗读课文,并完成预习提纲:o文章主要讲了什么?o方仲永有哪些过人之处?o方仲永后来为什么变得平庸?o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哪些?2.学生汇预习情况,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三、合作探究1.理解文章内容o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文章的题目“伤仲永”是什么意思?▪文章主要写了方仲永的哪经历?▪方仲永的成才与堕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o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2.分析人物形象o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方仲永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方仲永的成才与堕落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方仲永的命运是必然的吗?o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伤仲永》(学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伤仲永》(学案)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伤仲永》(学案)文本导读名师引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通过朗读来展现语言背后的意蕴,挖掘作者潜在的心绪,解读人物内含的情感,让学生不断地走近文本,从而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次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

最后启发学生探讨方仲永由天才变成普通人的原因,懂得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文体感悟】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相关链接: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惋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1【提纲挈领】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

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内容结构一、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二、内容结构示意图:伤仲永王安石天资聪慧:忽啼求即书诗立就(利环谒不使学)叙述经历才能衰退:不能称才能丧尽:泯然众人议论原因:受于人者不至写作特点:2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初一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初一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

初一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伤仲永》一文是初一语文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案应该怎么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一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初一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一)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伤仲永》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文,学生在刚刚接触过古文,对古文中的实、虚词释义、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它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体散文,作者通过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告诉人们不要单纯地依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这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有所了解。

基于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通过自读和教师指导,能朗读、朗诵《伤仲永》。

通过预习和课堂检测,感知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结合上下文完成字词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梳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

了解“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掌握文中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如实词“扳”“谒”“称”,虚词“之”等。

理解课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自读和教师指导,能朗读、朗诵《伤仲永》。

通过预习和课堂检测,感知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结合上下文完成字词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梳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掌握文中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如实词“扳”“谒”“称”,虚词“之”等。

理解课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说教法通过参加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的培训会以及听到数节同组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后,我对课程标准、课后习题、单元说明以及现在学校运用的“先学后教”有了新的认识。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采用了诵读法和目标随堂检测法。

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伤仲永》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伤仲永》的阅读与理解。

(2)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观点态度。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观点态度。

3. 运用讨论交流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王安石及其作品《伤仲永》。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交流对人物形象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3. 内容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如仲永的聪明才智、命运悲剧等。

(2)探讨作者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达,如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等。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知识掌握情况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伤仲永》学案及答案

《伤仲永》学案及答案

第5课伤仲永学习目标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能熟练背诵课文。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1、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2、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

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本文是一篇随笔。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

是散文的一种。

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学习过程一、感知文本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正音。

2、学生分段试读课文。

二、走进文本 1、读音隶( ) 扳( ) 谒( ) 邑()矣( ) 泯( )称( ) 卒( ) 焉( ) 耶( )2、词类活用:邑人奇.之奇:稍稍宾客..其父宾客:父利.其然也利:3、重点词语①世隶耕隶:②未尝识书具尝:③并自为其名为:④指物作诗立就就:⑤稍稍宾客其父稍稍:⑥或以钱币求之或:⑦环谒于邑人环谒:⑧不能称前时之闻称:⑨泯然众人矣泯然:⑩受之于天受:⑾贤于材人远矣贤:⑿得为众人而已耶得:4、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③余闻之也久:④不能称前时之闻:⑤卒之为众人:于:①环谒于邑人:②于舅家见之:③贤于材人远矣:④受于人者不至:其: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⑤父利其然也: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8、赏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感悟本文笔墨凝练、言简意赅的效果。

《伤仲永》学案

《伤仲永》学案

《伤仲永》学案 No.1【自学指导】⒈学习目标:①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②能全文翻译,掌握课文内容。

③能由事到理,分析仲永变化的原因。

⒉重点难点提示: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文章内容。

⒊学习流程:请同学们在新课前完成“自学检测”局部,并思考、讨论“合作探究”局部,“巩固练习”课后过关,“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在课后独立完成。

【自学检测】⒈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字,号,(朝代)著名的家、家、家,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集》,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轼、苏洵、苏辙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⒉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世隶.耕邑.人日扳.环谒.不能称.泯.然⒊解释以下标记了的字、词的含义: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皆有可观者。

..(),其文理邑人奇.()之.(),稍稍..()其...()宾客()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④余闻.()之也久⑤不能称.()前时之闻⑥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矣.()。

”..()众人⑦仲永之通悟..()⑧贤.()于材人..()远矣⑨彼其..()受之天也⑩固.()众人⒋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合作探究】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巩固练习】⒈文章背诵与翻译过关。

⒉阅读课文和以下这则短文,回答:李贺作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设计一、引言《伤仲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传奇小说,文学价值极高,它的故事情节紧凑、主人公形象鲜明、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在中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将其作为教材进行学习,既有助于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本文将以七年级语文下的《伤仲永》为主题,探讨教材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二、教材背景分析《伤仲永》是出自《新编古文观止》的传奇小说。

初学者往往无法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需要讲解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知识,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同时,正是因为《伤仲永》涉及到古代文化的知识,也需要加强学生对于古代文化中的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3.1 认识传统文化通过对于《伤仲永》中的情节分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其情节的同时,了解到古代文化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和哲学思想,例如孝道等。

3.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对于《伤仲永》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内容4.1 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应该突出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孝道、爱情、友情、忠诚等,让学生从中学习并领悟古代文化的真谛。

此外,在学习中可以穿插教授一些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

4.2 学生讨论环节为加强学生的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孝道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什么是孝道,孝道为什么很重要等问题。

4.3 故事情节分析在故事情节分析环节中,教师可以逐一分析小说中的主要情节,重点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方法5.1 模拟讲解可以模拟著名讲解家钱钟书的讲解风格,展示出品味高雅、情感真挚、思想深邃的讲解风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5.2 交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彼此尊重的意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伤仲永》

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伤仲永》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伤仲永》学案教师寄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学习目标:[来源:学_科_网]1、熟读、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悟文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

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章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隶(lì)扳(pān)谒(yè)[来源:学|科|网]泯(mǐn)称(chèn)卒(zú)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来源:]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5、“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四、合作探究、探究主题6、仲永的故事是真的吗?[来源:][来源:学科网ZXXK]7、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8、作者为何只追究仲永父亲的责任而不写仲永自身的失职?[来源:]五、迁移拓展9、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10、同学们感受了方仲永的故事。

七级下册语文教案(伤仲永)

七级下册语文教案(伤仲永)

课题伤仲永课型课时 2 课时评价主备人集备时间组长审察教课方案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说明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学习本文详略适合的写法。

4、推断精当的语言。

教课方案重难点:教课方案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翻译课文。

2、认识到 " 后天教育 " 的重要性。

教课方案难点: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资料与看法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看法;2、注意本文详略适合的写法,推断精当的语言。

教课方案方法:阅读法与讨论法备注教课方案过程自学内容:查找作者简介。

读课文,正音、断句。

结合注译和查找工具书,翻译课文。

一、认识作者。

本文采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当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

既而推行各项政治改革,获取必然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

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读课文。

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逗留。

1.借旁近 / 与之,即 / 书诗四句,并 / 自为其名。

2.其诗 / 以养父亲母亲、收族为意3.余闻之也 / 久。

小组组讨论翻译,提出问题全班交流,指定学生串讲课文。

教师明确重要字词。

总结文言知识:通假字:( 1)扳,通“攀”,牵、拉。

(2)材,通“才”,才能。

词类活用:书,动词,写。

意动用法:( 1)父异焉。

“认为奇怪。

”(2)邑人奇之。

“认为奇怪。

”(3)稍稍贵宾其父。

“把看作贵宾。

”(4)父利其然也。

“认为有利。

”之( 1)忽啼求之。

代词,指书具。

(2)借旁近与之。

代词,指仲永。

(3)传一乡秀才观之。

代词,指诗。

(4)余闻之也久。

代词,指这件事。

(5)受之天也。

代词,指通悟。

于( 1)环谒于邑人。

“到”(2)于舅家见之。

“在”(3)贤于材人远矣。

“比”(4)受于人者不至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伤仲永》(学案)文本导读名师引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通过朗读来展现语言背后的意蕴,挖掘作者潜在的心绪,解读人物内含的情感,让学生不断地走近文本,从而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次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

最后启发学生探讨方仲永由天才变成普通人的原因,懂得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文体感悟】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相关链接: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惋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1【提纲挈领】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

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内容结构一、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二、内容结构示意图:伤仲永王安石天资聪慧:忽啼求即书诗立就(利环谒不使学)叙述经历才能衰退:不能称才能丧尽:泯然众人议论原因:受于人者不至写作特点:2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

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①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

“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3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

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2.局部突破(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理解:文章以褒扬之笔描写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

异在不学而能书。

这是罕见的天赋之才。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其父为了图利,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每天带着儿子到处炫耀牟利。

“不使学”三字是全文的关键,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了方仲永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理解:这句话在前面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

点出了方仲永天资出众,而后来又“泯然”为众人的原因,既总结了前面的故事,又是揭示道理的前奏。

4(4)“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理解:“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身世、姓名、家世。

“世隶耕”为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5)第②段开头“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理解:起过渡作用。

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

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

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

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6)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理解: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

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

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

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

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

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

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56(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理解: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

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

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

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积累运用 拓展演练一、同步练习1. 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①未尝.识书具( )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④从先人..还家( )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 ②不能称.( )前时之闻③泯.()然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⑤父利其然也()4.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余闻之也/久B.借旁近/与之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父利其然/也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题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6.指出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①父异焉________ ②其诗以……为意________③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 ④令作诗________7.选文中有一个通假字,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8.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政治家、文学家。

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句子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泯然众人矣。

10.“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

仲永自身的“异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略加分析。

811.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作法又是怎样的?12.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13.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______ _______ _。

参考答案一、同步练习1.①曾经②和同一族的人搞好关系③文采和道理④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2.①pān yè②chèn ③mǐn3.①自己的②他的③他的④他的⑤这种4.①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②父利其然也……不使学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5.C9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6.①对……感到诧异②内容③把……当作宾客④让7.“扳”通“攀”牵,引8.《伤仲永》;王安石;宋朝;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3.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余闻之也|久9.①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②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10.一异在五岁时忽啼求书具,二异在不学而能书,三异在不学而能诗,四异在方仲永决不是偶而能写首把诗,而是“指物作诗立就”,并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