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庙镇基础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崔庙镇初级中学3—5年规划

崔庙镇初级中学3—5年规划

崔庙镇初级中学3—5年规划﹙2007—2009﹚崔庙镇初级中学2007.8崔庙镇初级中学三年规划﹙2007—2009﹚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指示精神,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基础,发展潜力,注重创新,自主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管理机制,教育策略等方面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系统,形成适合我校特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二.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面向未来,把崔庙镇初级中学办成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教学质量日益上升、办学特色逐步明显的现代化农村初级中学,为崔庙镇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基础厚、素质优、能力强得优秀人才。

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管善管、用于开拓的管理团队,培养一支经验丰富、敢于探索、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全面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干群、教师、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

教学质量跻身荥阳市前列。

第二章一、学校管理目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完善适应新形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建立廉洁、高效、民主的管理运行机制。

措施:1、构建和谐的领导集体(1)创学习型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和管理理念。

(2)创专家型领导集体: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具有较高的研究、指挥、决策和协调能力,分管领导成为某一方面的权威或专家,引领全校教育改革发展。

(3)创实干型领导集体: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探索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模式(1)从理论和实践上处理好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教职工参与的学校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校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心工程暖了民心

民心工程暖了民心

34“自然资源部门可为俺办了件大好事!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好了,终于可以放心翻盖房子了。

”4月8日,禹州市浅井镇大鸿寨村4组村民任占魁(化名),对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说道。

之前,任占魁一家曾饱受地质灾害之苦。

2021年7月中下旬,禹州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大鸿寨村4组辖区发生土岩体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附近几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其中,任占魁家的3间砖瓦结构主房的后墙被泥石流摧毁,受灾最为严重。

任占魁原本打算翻盖房子,给儿子当婚房,可一想起墙塌房毁的场景就仍心有余悸……眼看儿子到了结婚年龄,婚房还没有着落,婚期一拖再拖,任占魁老两口发了愁。

2021年11月,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请市财政专项资金2300万元实施10个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任占魁家所在的浅井镇大鸿寨村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也在治理之列。

在该局相关部门的督促指导与沟通协调下,各施工队伍克服项目所在地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施工环境差及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终于在2022年5月全部完成10个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消除了事故隐患,使59户260余名群众从此免受地质灾害威胁,成为惠及一方群众的“民心工程”。

“目前,已经打好地基,争取上半年就把新房盖起来,年前把儿子的婚事办了。

到时候你们可一定得来喝杯喜酒啊!”任占魁握着该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面对老乡的盛情邀约,工作人员热情回应道:“好的,到时候一定来给您贺喜!请您和家人放心,我们今后也会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巡查,落实落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安心、更放心!”(作者单位: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基层故事“多亏了你们的工作,为我们消除了安全隐患,你们辛苦了!”近日,在荥阳市崔庙镇徐老庄村,村民牛德芬(化名)和身边的几位群众,对荥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崔庙所(以下简称崔庙所)的工作人员及时帮助村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行为连声赞叹。

百科知识精选崔村镇

百科知识精选崔村镇

基本信息中文名:崔村镇所属地区:中国北京市昌平区下辖地区:棉山村、西辛峰、大辛峰、西崔村、东崔村、南庄村、南庄营、麻峪村、香堂村、真顺村、八家村、西峪村面积:62.81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2008年)GDP:人均劳动所得完成10192.7元(2008年)地理位置:崔村镇位于北京市正北部,昌平区东部,距县城10公里,西部与百善镇毗邻,北倚翠花山。

著名景点:军都山滑雪场、圣恩禅寺地方特产:苹果知名产业:林果业电话区码:010邮编区码:102200乡镇简介崔村镇距市中心35公里,距县城10公里,西部与百善镇毗邻,北倚军都山支脉翠花山,是典型的半山区镇。

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

全镇坐落在翠花山脚下,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南北走向的长方形。

镇辖区内北部山区有名的山峰是翠花山、玉珠山、马村山等,西南处有1座东西走向的孤山,长约4.5公里,称之九里山。

崔村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

劳动力6000以上。

崔村镇紧扣全区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创建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区这一中心,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0.6亿元;企业总收入完成9.38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5.31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财政收入分别完成4288万元和1123万元,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3.1亿元。

根据昌平区各镇(街)功能定位,崔村镇将按照“一河两轴三带,一个中心四个组团”的区域空间布局和“精一优二兴三”的产业思路,以科学规划谋划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生态旅游休闲发展区”的内涵。

农业生产林果业崔村镇地处半山区,年平均气温13℃,有山前暖带的地理环境优势,很适合发展林果业,万亩果品产业化基地建设为主,现有标准化果园10600亩,年产量800万公斤。

果品品质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多次出口到香港、泰国、欧盟等世界各地,有“中华名果”和“京郊苹果专业镇”的美誉。

崔木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重点(巩固提升)村工作任务量化表

崔木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重点(巩固提升)村工作任务量化表

崔木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重点(巩固提升)村工作任务量化表名称整治建设项目地点工作内容、数量投资规模(万元)完成时限责任人备注镇村崔木村清理工作清理公路沿线柴堆20个、粪堆10个、垃圾堆50个6月底李乃兴高宏斌潘永宏重点整治村拆除工作拆除篱笆墙20米、玉米仓10个、危旧房屋10间、茅草房3间、土坯房3间2 6月底安装路灯街道、搬迁点24盏8.4 8月底更换店面门牌崔木街道80副12 10月底砌护坡村部前2处:200*3*0.24=144m³;26*3*0.7=54.6m³10.84 9月底文化墙(喷绘)南窑庄150㎡0.45 9月底路边硬化村部至加油站砌人行转1200㎡;砌道沿石400米18 6月底广场绿化广场门口栽植塔柏300株、冬青球100株 1.6 3月底村级保洁购买洒水车1辆20 6月底三义村清理工作清理公路沿线柴堆10个、粪堆10个、垃圾堆60个7月底魏涛田积成田春科拆除工作拆除篱笆墙40米、玉米仓6个、危旧房屋10间、茅草房5间、土坯房4间2 7月底太阳能路灯安装三义村店子组41盏14.35 10月底广场硬化店子组200㎡ 1.7 6月底砌护坡110m³ 4.29 7月底绿化种植草坪1995㎡;栽植柿子树200株 4.99 3月底垃圾填埋场南湾沟泉移动土方7000m³10.5 5月底文化墙三里马组200㎡ 6 8月底粉刷房屋墙体1500㎡8.25 9月底环境美化店子、三里马购置垃圾桶35个安装塑料护栏1870米8.6 6月底木龙盘村清理工作全村3个组清理公路沿线柴堆15个、粪堆15个、垃圾堆150个7月底田生虎武存龙杨宏林巩固提升村拆除工作全村3个组拆除篱笆墙40米、玉米仓8个、危旧房屋8间、茅草房5间、土坯房5间2 6月底村庄绿化村部、袁家庄栽植红叶李100株、冬青球160株 1.536 3月底道路硬化全村3个组 1.2公里30 5月底崔庙常路绿化补植金丝柳3000株12 3月底文化墙上木龙盘组100㎡ 3 9月底村容村貌整治全村3个组粉刷墙体3000㎡17 9月底北王村清理工作全村3个组清理公路沿线柴堆30个、粪堆20个、垃圾堆150个5月底张小龙王小强王文科绿化北王组、伍塬坊组、污水池补植红叶李200株;栽植垂柳250株、冬青球50株、冬青200株、樱花18株、柿子树18株、香花槐20株;种植草坪500㎡6.4 3月底垃圾填埋场北王组1处19.898 4月底文化墙北王、伍塬坊500㎡10 9月底村容村貌整治北王、伍塬坊粉刷墙体3000㎡17 9月底合计252.804。

崔庙镇东花园社区三期工程建设顺利

崔庙镇东花园社区三期工程建设顺利

住建局:崔庙镇东花园社区三期工程建设顺利完工
荥阳市崔庙镇东花园三期工程项目是河南省扶贫异地搬迁项目,也是我市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位于荥阳市崔庙镇丁沟村,荥丁路南段向西1公里路北。

东花园三期1#---8#楼建设项目是崔庙镇南部山区4个行政村搬迁安置工程,涉及1000多人口,占地约20亩,规划建设扶贫安置房322套,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

该项目2015年10月开工建设,为确保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让搬迁户尽快住上安居房、放心房。

住建局监理公司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健全科学的项目监理机制,制定各项施工监理规划、细则。

二是扎实做好施工过程中“三控、三管、一协调”的各项控制工作,确保质量安全双达标。

三是坚持24小时实施旁站监理、巡检和协调服务力度。

四是定期组织总监召开监理例会,调整施工方案,加快推进工程进度。

截止目前,1#、3#、5#、7#楼地基三七灰施工,2#、4#、#6、#8楼基础地下室砌体施工,其它工序施工正在有序进行,预计2016年12月交工使用。

(住建局平玉山马晓丽袁志方)。

崔庙中学实验教学汇报材料

崔庙中学实验教学汇报材料

崔庙中学实验教学汇报材料崔庙中学实验教学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好!欢迎各位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崔庙镇初级中学位于荥阳市南部山区,是2017年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以后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组建之初,我校党支部、行政班子审时度势,准确定位,鉴于实验教学工作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借助2017年省市政府对农村实验室建设的东风,确立了以“实验室规范建设为基础,创特色实验教学为主题”学校特色建设思路。

几年来,我校实验教学成绩斐然。

在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马莲芳、李-鹏辉等4位实验课老师获市县级奖励;在荥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宋玉杰等30多名同学获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奖励。

如今,我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已成为荥阳市农村中学一大特色。

现将我校实验教学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27070平方米,建筑面积13905平方米,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栋综合实验楼、两栋学生宿舍楼和标准化操场及配套的教学设施,绿化覆盖率达10%。

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73人,在职教工64人。

建校以来,我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确立“实验室规范建设为基础,创特色实验教学为主题”的学校特色建设思路,努力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意识。

我校在实验教学中坚持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全体师生形成共识,积极参与,人人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条例清晰,责任到人。

每学期,学校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普竞赛活动,理化生教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一系列实验,学生演示实验开设率和分组实验开设率均为100%。

省市政府先后投入80多万元完成了理化生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投入30多万元购买了实验室仪器设备。

2学校每年做好实验室经费投入预、决算,落实实验室专项经费。

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组织实验教学人员参加各级培训,有效促进了实验教学人员的队伍整体素质地提升。

近年来实验楼完成了班班通工程与远程教育、互联网相互整合,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突出了实验室的服务功能。

山东部分崔姓村庄建村史料

山东部分崔姓村庄建村史料

山东部分崔姓村庄建村史料(承上)▼威海▼------荣成市西北河村威海市荣成市人和镇,原名崔家北河,据说是明朝永乐年间支边到那里的。

(崔东冰提供)------文登市西崔家口威海市文登市葛家镇明末,崔姓从云南省桃花村迁来安村。

因此处离虎山口很近,故以姓氏命名崔家口。

至清朝末期,村中户数增多,一些房屋集中建于东北角,故分为两个村,按方位此村居西,遂得名西崔家口。

东崔家口威海市文登市葛家镇明末,崔姓从云南省桃花村迁来安村。

因此处离虎山口很近,故以姓氏命名崔家口。

至清朝末期,村中户数增多,一些房屋集中建于东北角,故分为两个村,按方位此村居东,遂得名东崔家口。

崔家庄威海市文登市泽头镇明朝末期,崔姓从文登县崔家口迁来此处安村,以姓氏命名崔家庄崔家营威海市文登市张家产镇清朝乾隆末年,崔姓由文登县台上村迁来安村。

因此处有七里河崔氏的祖坟地,故命名崔家茔。

清朝末年,人们嫌“茔”字不雅,用同音字“营”字代之,改叫崔家营。

崔家威海市文登市侯家镇村明朝成化年间,崔姓由荣成县靖海卫迁至此处建村,以姓氏命名崔家。

------乳山市石硼崔家威海市乳山市乳山寨镇顺治年间,崔姓由莱西店埠迁此定居建村,因村后有石硼,故称石硼崔家。

崔家沟威海市乳山市乳山寨镇明弘治年间,崔姓由崔家迁山沟处定居山村,取名崔家沟,后渐泯。

清顺治二年,李姓由大崮头迁此,袭旧称。

崔家威海市乳山市夏村镇明洪武年间,吕姓从河北枣强县迁此定居,崔姓从云南桃花寨迁莱西店埠,嘉靖年间迁此定居,因崔姓人盛,故取名崔家。

▼日照▼------东港区崔家庄子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明朝嘉靖年间,崔姓徙此居住,取名崔家庄子。

------岚山区崔景阳村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据考,元朝(1271-1368年)晚期,崔姓等相继迁此居住建村。

因崔景阳首迁此定居,故以人名取村名,崔景阳村。

崔家沟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明朝洪武年间,崔姓迁此居住建村。

以村处山下沟疃,故名崔家沟。

------莒县崔家峪日照市莒县中楼镇《崔氏祖碑》载;过祖讳山,明洪武二年由海东十八村迁此,因崔氏居山峪中,取名峪家峪。

崔庙

崔庙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崔庙镇:崔庙镇位于荥阳市南部12.75公里处,东接贾峪,南邻新密市袁庄、米村、尖山,西毗刘河、庙子,北连乔楼。

经纬度座标为东经113°13'-113°23',北纬34°36'05"-34°43'17",南北最长处11.5公里,东西最宽处12.1公里,总面积82.89平方公里。

崔庙镇隶属荥阳市,镇政府设在崔庙自然村,辖崔庙、盆窑、傲子岗、李家村、法堂岗、项沟、索坡、竹园、翟沟、石井、车厂、石坡、老庄、王宗店、白赵、王泉、栗树沟、芦庄、界沟、郑岗、郑庄、寺沟、邵寨、马寨、丁沟共22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265个自然村。

全镇共有12941户,49998人,其中非农人口3767人。

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另外还有壮、白、土家等民族,约占总人的0.6%。

金兴定六年(公元1222年)设乡建制,为敦义乡,隶属郑州荥阳县。

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为曹固堡,隶属荥阳县。

1912年(民国元年)为曹固乡,至1941年(民国三十年)先后更名为荥阳县西区、第七区、第五区、第三区;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更名为崔王镇。

1948年解放后,隶属荥阳第三区;建国后,1954年并县,为荥阳县第三区;1956年分为崔庙、马寨两个中心乡;1958年7月建立人民公社;1961年6月为荥阳县崔庙管理区,下辖庙子、刘河、小寨、石坡、崔庙、邵寨6个公社;1963年1月复名崔庙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崔庙乡;1993年4月,撤乡建立崔庙镇。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崔庙镇:原称崔家庙,现称崔庙镇,属阜城县辖镇,位于河北省阜城县县境东部,距县城24.7千米。

面积89.5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84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崔庙村。

1953年建崔家庙乡,1958年属王集公社,1962年析建崔家庙公社,1984年改乡。

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汇编一、镇域概况(一)地理位置清水镇地处仁寿县北部,紧邻天府新区。

北与视高镇接壤,东接文宫镇,东南与大化镇为邻,南连黑龙滩镇,西邻里仁乡,西北连兴盛镇。

北距成都32公里,南到仁寿37公里,西到眉山33公里,距黑龙滩水库7公里。

幅员面积66.9平方公里。

(二)建制沿革历史上,清水镇原名清水铺,1377年便有各路商家云集“青云古刹”,且“凤凰山”下有一清水河而得名。

1952年建清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

(三)行政辖区及人口清水镇现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10个居民小组,75个村民小组。

2012年全镇总人口304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95人,农业人口25633人。

外来流动人口4027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7607人,镇域常住人口26848人。

全镇有耕地面积23162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亩。

(四)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清水镇属于浅丘与山区地貌,其中成黑快通以北的镇域北部地区为浅丘区,地势较为平坦,占镇域幅员面积的1/3;成黑快通以南区域为二峨山所属山区,海拔较高,高差较大, 占镇域幅员面积的2/3。

2、气候清水镇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

年均气温17.3℃,多年平均降水量1163mm,无霜期长,年均310 天,以东北风为主导风向。

3、河流及水域镇域主要河流为浑水河、清水河及东风渠和清水支渠,两条河流在城镇北部交汇,清水支渠为镇域主要灌溉水源。

除人工渠外,河流流向为由北向南。

4、资源(1)林木类清水镇林木类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属用材林。

全镇森林覆盖率49%。

(2)农业类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甘蔗、蔬菜等。

(3)矿产类清水镇矿产资源较为贫乏,主要为粘土,目前镇内多家砖厂及坩埚生产厂以此为生产原料。

(五)社会经济状况1、经济结构2012全镇地区生产总值6.35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2.68亿元、第二产业1.55亿元、第三产业2.12亿元,分别占产值的42.17%、24.36%、33.47%。

崔庙镇中心学校 - 欢迎访问荥阳教育信息网

崔庙镇中心学校 - 欢迎访问荥阳教育信息网

崔庙镇古城社区留守儿童“快乐暑假”社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荥阳市教体局关于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崔庙镇中心校在崔庙古城社区尝试开展留守儿童暑假社区教育活动,作为今后在全镇扎实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提升社区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科技文化素质、劳动就业技能、健康幸福生活指数,倡导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营造友善和谐、守望相助的社区居民社会关系,推动崔庙社会、经济、文化更好、更快发展的良好契机和突破口。

二、实施背景崔庙镇古城社区是扶贫开发新建农村社区,经过近几年建设,现在,社区已基本成熟,楼房林立,各种设施比较完善,社区居民已基本入住。

该社区居民的所有土地都被集体收了,农民没有了土地,由于社区发展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兴办和引进更多企业,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壮年劳动力需要离家外出打工,留守社区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留守社区的在校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有200名左右。

这些孩子,周六周日回到社区,由于少人管教,在社区打球、溜冰,不时损坏社区公物和设施,社区管理干部非常头疼,认为这些留守孩子必须加强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和行为文明礼仪教育。

暑期来临,如何把这些留守孩子组织起来,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期?就成为社区管理干部和留守儿童家长的迫切愿望。

2014年5月28日,教体局袁晓辉副书记在古城社区调研中做出“可以利用社区良好资源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暑假社区教育活动”的建议。

2014年6月份,学期还未结束,郑州司法警官学院“金翅基金会”安琼琼老师就联系中心校,想向全国招募大学生利用暑期为山区孩子义务支教。

因此,在古城社区开展留守儿童暑假社区教育活动既有广泛的群众社会基础,又有上级领导的鼎力支持,还有大学生志愿者的人才资源优势,可以说,开展此项活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

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让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安心,让留守儿童暑期过的开心。

平度市崔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平度市崔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平度市崔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平度市崔召镇人民政府二○一○年五月。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 (1)第二节规划依据 (1)第三节规划任务 (1)第四节规划范围和期限 (2)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第一节崔召镇概况 (3)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3)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 (4)第三章规划目标 (5)第一节总体规划目标 (5)第二节土地利用控制指标 (5)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6)第一节调整优化原则 (6)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8)第五章主要用地安排 (10)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0)第二节节约集约用地 (11)第三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12)第四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 (13)第五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13)第六章土地整治 (15)第一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15)第二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16)第三节土地整治保障措施 (17)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18)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18)第二节建设用地分区及管制措施 (22)第八章村土地利用控制 (24)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6)第一节加强规划制度化建设 (26)第二节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 (26)第十章附则 (28)附表 (29)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促进土地利用向节约集约方向转变,科学指导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第二节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四)《崔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五)《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七)相关专项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崔庙镇基础资料汇编

崔庙镇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第一章镇域概况崔庙镇位于郑州市西南25公里处、荥阳市南部12.7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82.89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256个自然村。

总户数14731户,总人口50859人。

古往今来,一直是荥阳市南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方圆百里内农村与城市农产品和工业流通的经济重镇。

崔庙镇地处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向豫东过渡地带山区边缘,地势为四面高,中部低,沟壑纵横,坡地毗连,平原散割。

属暖温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

崔庙东接贾峪,南邻新密市袁庄、米村、尖山,西毗刘河、庙子,北连乔楼。

地处荥阳、巩义、新密三市交汇处,属城市空档地带,是具有相对独立的中心型城镇,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北依国道310线,豫S232省道纵贯镇区西侧徐庄工业区,须刘公路从镇域中心横穿而过,是省道、县道公路交汇中心,纵横交织的公路贯通全镇各村,形成了连南贯北的发达的交通网络。

崔庙镇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旧石器时代有中华第二洞之称的织机洞记载着人类先祖活动的痕迹。

宋代千尺塔屹立大周山顶。

位于万山顶端,原存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长城”遗迹位于群山峰间,美丽动人的传说佐证了崔庙浑厚的文化底蕴。

崔庙镇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企业发达,发展后劲充足。

国家勘探资料表明:崔庙镇民用及工业用煤储量在3.6亿吨以上,煤层气16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约1080万立方米左右。

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490万立方米左右;地下水总量660万立方米。

近年来,崔庙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据资源、区位优势,狠抓优势产业,实施优势开发。

逐步形成了以煤炭、石材开发、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经济格局,拥有工业企业近300家,从业人数12500多人。

其中煤矿企业10家,年产原煤近200万吨,石材企业120家,年产量达600万吨。

崔庙镇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门类齐全。

经过20年的建设,镇区三横四纵道路全部高标准改建完成。

四条环镇柏油公路依区而过,22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交通便捷。

荥阳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荥阳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荥阳市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崔庙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1 镇域概况及《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1)1.1 镇域概况 (1)1.2 《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1)2 规划目标 (3)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3.1 农用地结构调整 (4)3.1.1 耕地面积 (4)3.1.2 园地、林地面积 (4)3.1.3 其他农用地 (4)3.2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4)3.2.1 城镇工矿用地 (4)3.2.2 农村居民点用地 (5)3.2.3 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 (5)3.3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5)4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6)4.1 耕地保护 (6)4.2 基本农田保护 (6)5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7)5.1 城镇用地 (7)5.2 农村居民点用地 (7)5.3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7)6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8)6.1 生态建设 (8)6.2 环境保护 (8)7 土地整治 (9)8 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0)8.1 土地用途分区 (10)8.2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0)9 重点项目安排 (11)I10 村土地利用控制 (12)1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11.1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上而下的控制 (13)11.2 做好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13)11.3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 (13)11.4 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13)11.5 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 (13)12 附表 (15)II前言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41号)要求和《荥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县级调整方案)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主要控制指标,结合本地实际,崔庙镇人民政府对《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

荥阳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荥阳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荥阳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荥阳市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崔庙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1 镇域概况及《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1)1.1 镇域概况 (1)1.2 《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1)2 规划目标 (3)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3.1 农用地结构调整 (4)3.1.1 耕地面积 (4)3.1.2 园地、林地面积 (4)3.1.3 其他农用地 (4)3.2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4)3.2.1 城镇工矿用地 (4)3.2.2 农村居民点用地 (5)3.2.3 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 53.3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5)4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6)4.1 耕地保护 (6)4.2 基本农田保护 (6)5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7)5.1 城镇用地 (7)5.2 农村居民点用地 (7)5.3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7)6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8)I6.1 生态建设 (8)6.2 环境保护 (8)7 土地整治 (9)8 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0)8.1 土地用途分区 (10)8.2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0)9 重点项目安排 (11)10 村土地利用控制 (12)1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11.1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上而下的控制 (13)11.2 做好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13)11.3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 (13)11.4 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13)11.5 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 (13)12 附表 (15)II前言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41号)要求和《荥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县级调整方案)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主要控制指标,结合本地实际,崔庙镇人民政府对《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

崔庙镇突发山体崩塌无人员伤亡

崔庙镇突发山体崩塌无人员伤亡

崔庙镇突发山体崩塌无人员伤亡
作者:许继华
来源:《资源导刊》 2016年第11期
10 月7 日上午,荥阳市崔庙镇寺沟村突发山体崩塌, 村民杨彪房屋墙体被砸出一个洞,所幸整个房屋墙体未变形,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崔庙国土资源所接到寺沟村委报告后,立即将情况上报市局,同时召集全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组织疏散受威胁群众, 将其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技术人员经过现场勘查发现,杨彪住宅后面山体中有个长期荒废的窑洞,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近期雨水较多,山体裂隙在雨水的作用下产生位移造成崩塌。

现场得到控制后,崔庙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对该镇辖区内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在各村村委进行识灾辨灾、临灾避险等知识培训,提升广大群众防灾意识,避免出现不听预警预报隐藏不撤离、舍不得财物撤离不及时、虽已撤离但私自返回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使地质灾害防治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荥阳市崔庙国土资源所)。

荥阳市崔庙镇工业办企业信用报告-天眼查

荥阳市崔庙镇工业办企业信用报告-天眼查
50.000000 万
状态
吊销
法定代表人
李增运
投资数额(万 元)
45
4

四、企业发展
4.1 融资历史
截止 2018 年 11 月 21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4.2 投资事件
截止 2018 年 11 月 21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4.3 核心团队
截止 2018 年 11 月 21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考。
1.3 变更记录
截止 2018 年 11 月 21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1.4 主要人员
截止 2018 年 11 月 21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动产抵押、欠税公告、经营异常、开庭公告、司法拍卖 六.知识产权信息:商标信息、专利信息、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网站备案 七.经营信息:招投标、债券信息、招聘信息、税务评级、购地信息、资质证书、抽查检查、产

崔庙镇经济快速发展三步曲

崔庙镇经济快速发展三步曲

崔庙镇经济快速发展三步曲
刘建峰;马宏伟;李鹏辉
【期刊名称】《决策探索》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一、与时俱进。

努力推进经济快速崛起。

崔庙镇地处河南荥阳南部山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工业结构相对单一,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

广大农民群众求新、求变、求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制约了全镇的经济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

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促进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全镇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广大群众树立只有摒弃陈旧观
【总页数】1页(P32)
【作者】刘建峰;马宏伟;李鹏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61
【相关文献】
1.以"双联双增"活动为载体不断把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崔庙镇"双联双增"
活动经验材料 [J], 李向阳;李鹏辉
2.边疆亿元镇的发展“三步曲” [J], 施联达
3.崔庙镇突发山体崩塌无人员伤亡 [J], 许继华
4.抓关键环节建经济强镇──徐水县崔庄镇经济快速发展纪实 [J], 李臣;郑旭
5.大渡口八桥镇双山片区城镇化进程三步曲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30-崔庙煤矿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与抽采模式

030-崔庙煤矿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与抽采模式

崔庙煤矿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与抽采模式刘鑫明1,2,刘树才1,2,陶文朋3,徐宏杰1(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2.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07)[摘要]崔庙煤矿为煤与瓦斯严重突出矿井,为了更好指导该区的煤层气开发及井下瓦斯灾害治理,以煤田勘探、井下瓦斯测定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煤层气的资源赋存状况与地质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煤层气开发技术的优势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二1煤层瓦斯含量5.59 35.25m 3/t ,煤层含气量平面分布由西向东逐渐增大,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高,地质构造与煤层埋深是控制该区煤层含气量的关键因素。

受煤体结构的关键条件制约,本区不具备煤层气地面开发的优势,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应以井下瓦斯抽采为主。

[关键词]煤层气;地质控制;抽采模式[中图分类号]P6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25(2012)01-0026-04Geological Control of CBM Abundance and Discharge Mode in Cuimiao CollieryLIU Xin-ming 1,2,LIU Shu-cai 1,2,TAO Wen-peng 3,XU Hong-jie 1(1.Resources &Earth Science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ep Geomechanics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China ;3.Zhengzhou Coal Industry Co.,Ltd ,Zhengzhou 450007,China )Abstract :Cuimiao Colliery is a mine where coal and methane burst is very serious.In order to instruct CBM drainage and methane dis-aster preven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CBM resource occurrence status and geological control factors of CBM in this area and indicate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BM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coalfield exploration and methane survey data.Results showed that methane content of 21coal-seam was between 5.59 35.25m 3/t.Methane content of the coal-seam rose from west to east in plane and rose with buried depth of coal-seam increasing.Geological tectonic and buried depth were 2key factors of controlling methane con-tent.Restricted by coal-body structure ,this area lacked exploring CBM condition on surface ,s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BM should be made by underground drainage.Key words :coal-beam methane ;geological control ;drainage mode[收稿日期]2011-09-0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资助(2007CB209400)[作者简介]刘鑫明(1980-),男,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崔庙镇实验小学课本分发方案

崔庙镇实验小学课本分发方案

崔庙镇实验小学课本分发方案
崔庙镇实验小学共有705名学生,分布于全镇21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学生来回奔波,同时又能将课本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现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一、学生具体情况摸底
2月27日、2月28日让班主任统计本班每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2月29日上午教导处将全校6个年级的所有学生按村组分类、统计,打印成册。

二、教材整理
总务处杨帅、张志谦负责将教材分类到位,以供教师分发。

三、分发教材
学校组织领导组、班主任三人一组分片包干将教材送到学生现居住区域,学生家长亲自领取教材并签字(3月2、3日)。

四、安全保障
学校准备相应的防护服用具,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等供老师使用,以保障分发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的人身安全。

五、其他事宜
1.班主任通过班级微信群告知家长,各村具体发放时间,保持电话畅通领取课本。

2.通过课本发放,了解学生在家网上学习情况,做到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两不误,对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和励志教育。

2020年2月2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庙镇基础资料汇编基础资料第一章镇域概况崔庙镇位于郑州市西南25公里处、荥阳市南部12.7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82.89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256个自然村。

总户数14731户,总人口50859人。

古往今来,一直是荥阳市南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方圆百里内农村与城市农产品和工业流通的经济重镇。

崔庙镇地处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向豫东过渡地带山区边缘,地势为四面高,中部低,沟壑纵横,坡地毗连,平原散割。

属暖温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

崔庙东接贾峪,南邻新密市袁庄、米村、尖山,西毗刘河、庙子,北连乔楼。

地处荥阳、巩义、新密三市交汇处,属城市空档地带,是具有相对独立的中心型城镇,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北依国道310线,豫S232省道纵贯镇区西侧徐庄工业区,须刘公路从镇域中心横穿而过,是省道、县道公路交汇中心,纵横交织的公路贯通全镇各村,形成了连南贯北的发达的交通网络。

崔庙镇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旧石器时代有中华第二洞之称的织机洞记载着人类先祖活动的痕迹。

宋代千尺塔屹立大周山顶。

位于万山顶端,原存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长城”遗迹位于群山峰间,美丽动人的传说佐证了崔庙浑厚的文化底蕴。

崔庙镇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企业发达,发展后劲充足。

国家勘探资料表明:崔庙镇民用及工业用煤储量在3.6亿吨以上,煤层气16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约1080万立方米左右。

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490万立方米左右;地下水总量660万立方米。

近年来,崔庙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据资源、区位优势,狠抓优势产业,实施优势开发。

逐步形成了以煤炭、石材开发、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经济格局,拥有工业企业近300家,从业人数12500多人。

其中煤矿企业10家,年产原煤近200万吨,石材企业120家,年产量达600万吨。

崔庙镇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门类齐全。

经过20年的建设,镇区三横四纵道路全部高标准改建完成。

四条环镇柏油公路依区而过,22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交通便捷。

工商、税务、农行、信用社、邮政、网通、移动、联通等服务网络遍布全镇。

电力丰裕,通讯发达。

商贸市场繁荣昌盛,镇容镇貌整洁美观,环境卫生清新宜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

文化、体育、教育设施类齐全,布局合理,运作正常。

2007年,与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达成总投资20亿元,建设日产2X1.2万吨水泥生产线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利税4亿元,税金1.8亿元。

该工程分两期,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12亿元,建设一条日产1.2万吨的水泥孰料生产线,并配套年产400万吨的水泥生产设施和一个18MW的低温发电机组。

该项目是目前国际和国内单线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水泥生产线。

一期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8亿元,利税2.2亿元,税金超亿元,并可安排600多人就业。

同时可直接拉动区域内运输、电力及金融、保险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繁荣,壮大经济实力将起到重大作用。

第二章历史沿革金兴定六年(公元1222年)设乡建制,为敦义乡,隶属郑州荥阳县。

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为曹固堡,隶属荥阳县。

1912年(民国元年)为曹固乡,至1941年(民国三十年)先后更名为荥阳县西区、第七区、第三区、第五区;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更名为崔庙镇。

1948年解放后,隶属荥阳第三区;建国后,1954年并县,为荥阳县第三区;1956年分为基础资料崔庙马寨两个中心乡;1958年7月建立人民公社;1961年6月为荥阳县崔庙管理区,下辖庙子、刘河、小寨、石坡、崔庙、邵寨6个公社;1963年1月复名崔庙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崔庙乡;1993年4月,撤乡建立崔庙镇。

第三章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崔庙镇位于荥阳市南部12.75公里处,东接贾峪,南邻新密市袁庄、米村、尖山,西毗刘河、庙子,北连乔楼。

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3°13′-113°23′,北纬34°36′05′-34°43′17″,南北最长处11.5公里,东西最宽处12.1公里,总面积82.89平方公里。

崔庙地处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向豫东过渡地带山区边缘,南西北系山脉,共15条山系。

地势为四面高,中部低,沟壑纵横,坡地毗连,平原散割。

二、气候条件该镇属北温带季节气候、半干旱地区。

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比较适宜于小麦、玉米、谷子、红薯的生长。

全年平均气温在12°-16℃之间。

最低温度在元月至二月上旬,可达零下12℃左右,平均零下1-2℃;最高温度在7月下旬至8月,最高达38℃,甚至40℃,平均24℃-29℃。

全年降雨量平均645.5毫米,正常年份约500-800毫米。

全年降雨的50%集中在夏季,时有暴雨,年降雨量不足800毫米的年份,多发生旱灾造成作物减产,故“十年九旱”是该镇气候的显著特点。

三、河流水系崔庙镇河流总称为索河,系贾鲁河源头段,属淮河流域,分东、西两支。

东支源出新密市袁庄乡,至界河入崔庙,经芦庄寺沟计河,至王湾入丁店水库。

西支源出新密市米村镇石坡口下的西流泉,经王宗店、白赵、陈河、七村河至丁店水库同东支汇合。

境内总长9.2千米。

第四章资源条件一、土地资源崔庙镇全镇土地面积82.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000亩,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38.63%,其中水浇地8670亩。

二、地质及矿产资源崔庙镇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煤铝土粘土石灰岩白云岩黄铁陶土铁大理石等。

其中石灰岩储量15亿立方米;铝土5000万吨;无烟煤3.6亿吨,其中白煤1.7亿吨;粘土2亿吨;陶土3亿吨;瓦斯66亿立方米。

三、水文及水资源崔庙镇主要河流是索河,境内长度达9.2千米,主要水渠为英雄渠,长度12400米,灌溉面积高达5600亩,另有三仙庙、竹园、项沟三个水库。

崔庙镇水资源总量1150多万立方米,人均230 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约1080 万立方米左右,实际利用990万立方米左右,占总量的74%,占可利用量的86%。

基础资料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490万立方米左右;地下水总量660万立方米。

四、文物古迹资源崔庙镇文物古迹主要有千尺塔、织机洞、王宗店石窟、翟沟瓷窑。

千尺塔位于大周山顶,始建于宋朝,被国家定于省二级文物;织机洞年代更为久远,始于旧石器时代,位于王宗店村北,属国家级文物古迹;王宗店石窟位于王宗店村北,建于北齐天统四年;翟沟瓷窑位于翟沟村周围,属郑州市级文物。

五、人口及劳动力资源崔庙镇总人口50859人,其中农业人口46502人,非农业人口4357人。

其中男性劳26388人,女性24471人。

镇区现状人口为6714人。

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部分常住学生人口、务工经商暂住人口。

崔庙镇历年人口变化情况表六、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中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薯类、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冬桃、柿子、油桃、黄杏、核桃、金银花、花椒油料为主。

粮食品种共29种,200多个品种。

林木(含用材林、经济林、灌木、花卉)120个树种,300多个品种。

家畜家禽以牛、驴、骡、马、猪、羊、鸡、、鸭、鹅、兔为主。

野生动物以獾、狐狸、兔、啄木鸟、喜鹊、猫头鹰、麻雀、山鸡为主。

鱼类以鲢、鲤、草、鲫、甲鱼为主。

各种昆虫260种。

第五章社会经济发展一、现状分析近年来,崔庙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镇5万干群,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要务,坚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1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8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全镇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人均预期寿命73.8岁。

2008年,全镇四级企业1480家;其中煤炭业20多家;石材开发企业500多家;机械制造业5家;资源型企业总数达963家,占乡镇企业总数的六成以上,年创产值6.79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9.7亿元的70%,资源开发正在成为崔庙经济的顶梁柱。

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情况:至2008年,万山寿桃基地达2000亩,花椒基地5000亩;百头猪场4个,年出栏量达4800多头,黄牛存栏量2000头。

全镇工商客户达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

基础资料二、农业崔庙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认真落实中央农税降点、种粮补贴、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全面调整种植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

始终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放在政府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新方法。

发展特色养殖业,形成了石坡、白赵两大养殖基地。

以郑岗为主的柿树基地、以车厂为主的核桃基地。

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坚持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工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现有天瑞水泥有限公司、河南华豫创展实业有限公司两个1亿以上工业企业项目,2008全镇共新建投资100万以上企业9家,新建投资100万以下企业38家,均已全部投产新建企业涉及资源开发建材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20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7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0.5﹪。

附:主要乡镇企业概况表四、政府发展计划“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机遇,特别是中原城市群战略的实施,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因此,“十一五”时期既是崔庙镇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又是大有作为期,必须紧抓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实现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

(一)发展思路“三带一区”建设。

即以须刘公路的轴线,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带;沿南部山系,基础资料建立石材资源开发带;沿北部山系,大力发展“一优双高”农业带。

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建成镇区第三产业发展区。

(二)主要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203270万元,年均增长10﹪,2020年,达到527230万元。

财政收入2010年达2351万元,年均增长10﹪,2020年达到6097万元。

工业增加值2010年达到16.9亿元,年均增长15﹪,2020年达到68.4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达到2.8亿元,至2020年,达到11.3亿元,年均递增15﹪。

农业增加值2010年达到6381万元,年均增长5﹪;2020年,达到8143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2110年达到5093元,年均增长6﹪2020年,达到6815元。

(三)社会发展目标1、小城镇建设以建设综合服务型城镇、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意识、提高文明卫生程度为目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道路硬化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绿化覆盖率达42﹪,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电话普及率达到100﹪。

2020年把我镇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名副其实的“重点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