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合集下载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1教材分析:《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歌颂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提高学生默读能力,并在默读中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读书感受,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能够运用透过词、句,体会人物精神等方法理解重点段落,词、句。

体会徐霞客阅读历程的艰辛,感悟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运用联系上下文、运用透过词、句,体会人物精神等方法理解重点段落,词、句。

体会徐霞客阅读历程的艰辛,感悟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教学有关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徐霞客资料。

教学过程:一、直揭课题,巧设质疑点。

1、揭题,简介徐霞客。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齐读课题),课题中提到了一个人,他是——“徐霞客”,你对他有哪些了解?(生简介徐霞客)2、析题,巧设质疑点。

师:课题中说他是一位——“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你平日喜欢读什么? (读书)而徐霞客读的是——“大地”,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板书:阅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

师:快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想想通过这一遍阅读,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学生自由读课文)2、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在平日读书时要学会积累词语,老师这里有一些,谁来读读?(正音:岷江、茶陵、锲而不舍、卓尔不群、燃松拾穗、走笔为记)3、谈感受。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事迹,了解我国地理地貌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成就。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对文学、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地理地貌特点及其对徐霞客的影响。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资料,如徐霞客的生平介绍、地理地貌特点等。

(2)生字词卡片、课文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

(3)课堂讨论话题和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成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徐霞客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徐霞客的生平和成就。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地理地貌特点及其对徐霞客的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徐霞客勇于探索、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徐霞客的小练笔。

(3)家长协助孩子了解我国地理地貌特点,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贡献,理解课文中使用的相关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深入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贡献。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仰先贤的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贡献。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使用的相关成语和典故。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写作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徐霞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单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和贡献。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阅读大地?阅读大地有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遇到生字词时,可以查阅字典或向教师请教。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2)教师讲解课文中使用的相关成语和典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徐霞客的人奇在哪里,他写的书又奇在哪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徐霞客的人奇在哪里,他写的书又奇在哪里。

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学法指导: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关于“黄山”、“泰山”、“庐山”等祖国壮丽河山的图片,学生欣赏。

2、师:同学们,欣赏完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你们有什么感受吗?(生谈感受)3、如果你们去旅行,你们想去这些地方吗?(生答)4、师导语:在距今400多年前,有一位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他就用自己的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5、师板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二、引出课文学习,总结问题1 、师:课文中有一段话概括了徐霞客的一生,请浏览课文,找到这段话,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指名读:“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经历过许多奇人异事,并且把他游历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师:谁能再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一下呢?生: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师板书:奇人奇书师:请同学们反复读2遍。

生:读“奇人奇书”师: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生1:为什么是奇人?人奇在何处?生2:为什么是奇书?书奇在哪里?生3:奇人如何写出了奇书?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梳理了三个问题:1、人奇在何处?2、书奇在何处?3、奇人怎样写出了奇书?(边说边在多媒体上显示)请同学们带着这3个问题自学课文,请看自学要求:三、自主学习:(一)课件出示:1、自学内容:(1)人奇在何处?(2)书奇在何处?(3)奇人怎样写出了奇书?2、自学要求:(1)勾画文中重点词句。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精选4篇)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精选4篇)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精选4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能力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交流资料,揭题质疑1、介绍搜集的资料。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徐霞客的文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引入课题。

板书。

3、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检查预习1、我会读卓尔不群露宿栖息源流抢劫锲而不舍勘探2、我会找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三、合作交流。

1.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说徐霞客是位奇人?徐霞客“奇”在哪里?边读边做批注。

独立完成。

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全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徐霞客的“奇”与与众不同。

并借机指导朗读。

称徐霞客为“奇人”原因:(1)不求功名。

(2)不畏艰险。

(3)求真求实。

(4)成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5)锲而不舍。

4、正是徐霞客这位奇人的奇举成就了千古奇书。

同学们想想世人为什么称《徐霞客游记》为奇书?课文哪个自然段评述了这本书。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两句话分别概述了此书“奇”在哪里,即它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四、回归课题、品读领悟。

1、让我们再来看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现有你对阅读大地又有什么新的理解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来理解“阅读”的意思吗?看谁找的又对又多。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旅行经历,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徐霞客探索精神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式。

2. 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旅行经历,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徐霞客的旅行经历。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图片和资料。

4. 分组学习准备。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和对自然的热爱。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式。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徐霞客的印象。

第二课时:1.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记忆。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徐霞客的探索精神。

3.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徐霞客的旅行经历对现代的意义。

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第三课时: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想象徐霞客旅行时的情景。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徐霞客的旅行经历。

3. 各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第四课时:1.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例子出发,思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第五课时: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徐霞客的生平和旅行经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主题。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案和反思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案和反思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徐霞客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2、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阅读大地的含义。

3、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探究意识;培养收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理解徐霞客所作的奇事.感受徐霞客的精神、品质。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测评反思:1、我会读:卓尔不群矛盾栖身抢劫锲而不舍2、我会写:fěi yà yuè xiǔ盗()惊()三江五()不() qū pān cí róng 先()()登不()而别()化三、了解徐霞客(展示图片及资料)四、研读文本(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质疑1、课文有一段话概括了徐霞客的生平介绍.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段话.读一读。

2、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3、都来读读这段话.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徐霞客是奇人.经历了许多奇人异事.写成了一部奇书)4、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问什么说他是奇人.他写的书是奇书?)板书: 奇人奇书5、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品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理解徐霞客的卓尔不群——奇志、不畏艰险、锲而不舍。

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能帮助你理解问题的语句.重要的词语加上着重号.有体会的地方可简单批注。

(自学时间:2分钟)2、交流:第二自然段:⑴指名朗读.出示: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

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

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十单元“我们去旅行”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本文课题新颖、含义深远,语言简朴、准确,全文紧扣“奇”字,多处采用对比写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徐霞客卓尔不群的一生。

【学情分析】由于本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只用了九百多字就概括了徐霞客一生的游历生活,加之徐霞客所处年代距今天久远,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本课有几个困难:一是具体事例叙述简略,少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容易被触动,对徐霞客一生的艰辛感受不够深。

二是文章所写内容离学生生活距离远,现代社会较那个时代科技发达、生活条件优越,因此,徐霞客为了给后人提供正确的地理资料而花一辈子心血,吃一辈子苦的崇高品质所震撼的程度不深。

三是文中凝练的语言很多,值得理解的词语很多,极难详尽。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积累了一些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并敢于质疑,乐于解疑,学会了搜集并筛选资料。

因此,课前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对徐霞客有初步认识,为课堂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设计理念】:注重学法、读法、写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实践训练中,得意、得言、得法,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课前资料搜集:徐霞客的生平,历险故事及时代背景。

2、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字7个,写字12个。

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的字面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粗略感知课文大意,初步认识“奇人”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师:大家都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被尊称为:生接:“诗圣”。

阅读大地徐霞客教学设计

阅读大地徐霞客教学设计

阅读大地徐霞客教学设计阅读大地徐霞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卓尔不群”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徐霞客是奇人。

3、继续练习批注笔记。

4、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彰显人物特点,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彰显人物特点,并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开课前,循环播放祖国各地的优美风景,学生静静观赏)一、复习内容入新课,初步感受“奇”泱泱大国,美景赏不完享不尽,它就是一本大自然奇妙的书,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徐霞客的脚步去阅读大地(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说。

教师评价:你已经掌握了抓住主要人物、事件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真不错。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文中的徐霞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说出重点词,并让其写在黑板上,可以抽3-4人)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兼顾书写的指导(含正确率)孩子们的这些感受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到的,请回到文中,仔细读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语句,在旁边批注出你的感受。

(生默读,批注;教师巡视)二、班级汇报互交流,深入感悟“奇”师:静能生慧,刚才同学们静静地读,静静地批注,相信收获一定不小。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交流。

环节过渡:师;(教师指着黑板上学生刚才写的“卓尔不群”这个词,问)徐霞客的卓尔不群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预设(一)(重点处理第二自然段)生:我从文章的2自然段感受到了徐霞客的卓尔不群。

师:(教师追问,第2自然段中的那个语句感受到的,)能读读吗?生读师:你能说说卓尔不群是什么意思吗?生:与别人不一样。

师追问:与别人有哪些不一样(学生找出来)师:这种不一样,你来读一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如果学生读得好就走下一环节,如果学生读得不好,就可以再抽一个学生读一读)师:孩子们读得真好,可老师认为作者写得不够好,明明写徐霞客,为什么还要写当时的读书人干什么呢?我们把它删除了行不行?(学生发表见解,从中了解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好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作者通过对比(板书:对比)的描写方法,突出了徐霞客的奇(板书:奇),立下与当时读书人完全不同的志向。

五年级下《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公开课教案1【教学分析】“我们去旅行”这个主题对五年级的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应该说还是非常喜欢的。

在阅读单元说明和深入研读单元文章后,我将大的单元目标定为:1.通过文本阅读,了解旅行的多种益处;2.明白尽管每个人都会有各不相同的旅行,但是总会在旅行中收获生长这个道理。

3.树立在生活中探索的意识。

在这样的主题目标下,再次认真分析单元文本,发现:《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虽然离同学的生活较远,但是徐霞客这个人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和学习的地方,会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并且这篇文章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所以确定精读精讲。

《少年旅行队》是散文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易懂又与同学的生活密切联系,定为自读自悟。

《古诗二首》是两首很有意境的古诗,值得品位,所以确定为品读感悟。

《古罗马斗兽场》同学很感兴趣,描写也很生动,确定为自读略讲。

依照这个思路,在单元整组阅读,初步感悟单元文章后,设计了《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堂课。

希望同学从目的、过程、结果几方面探究徐霞客之奇,再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精彩的旅行绝对不是凭空而来,需要我们用心付出。

感悟后,希望同学能借助这种探究思路,自读后文,多方面感悟旅行为我们带来的益处;最后联系自身,进一步感受旅行的好处。

或许同学在反思自身的旅行时,会发现没有收获,我们就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较联系,让同学受到一点点启发。

但是只是这样的教学是单一的,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味,语文课就应该落实语言训练,思维训练等。

所以在研读文本后,我将教学重点放在第2段,因为该段用了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说明了徐霞客旅行的目的以和旅行过程中的情况,并且这也是徐霞客成绩千古奇书的原因。

所以以此为生发点,设计了理解感悟,感情共鸣,个性朗读等。

希望同学通过这段的品读,感受徐霞客这个人物形象,感悟其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并借此发展同学思维,提升语文素养。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_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_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_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朗读课文,抓重点词语,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游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4.用一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徐霞客。

【教学重点】理解“阅读大地的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

这节课我们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出们苦读经书为的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徐霞客却卓尔不群。

让学生说说“卓尔不群”的意思。

徐霞客的卓尔不群表现在哪里?指名回答。

(屏幕出示文字)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

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齐读)③填空:当时的读书人读()书,徐霞客读()书。

④徐霞客读此类书有三个原因是( ),( ),( )。

男生读当时读书人的表现,女生读徐霞客的表现。

教师小结:徐霞客不求功名,淡泊名利,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一位奇人。

⑤继续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她游历生涯当中历尽了哪些千辛万苦?学生默读,找相关语句。

(屏幕出示文字)全班交流: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

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

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⑥找数字描写,“三十多”和学生自己的年龄相比,相当于自己从出生活到现在的时间的三倍。

教师补充:“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多年,徐霞客从22岁开始进行探险游历,直到56岁病逝。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五年级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感受他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执着精神。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2. 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2. 徐霞客的生平介绍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1.2 学生齐读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对课文内容产生初步印象。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2.2 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 课堂讲解3.1 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徐霞客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执着精神。

4. 阅读理解训练4.1 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徐霞客的敬佩之情。

三、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徐霞客的小练笔。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徐霞客的精神是否得到了传承。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学习收获,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是否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课方案【教材剖析】《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十单元“我们去旅游”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本文主要叙述了明朝末年的大旅游家徐霞客一世不避艰险,用双脚走遍大部分其中国,进行科学观察,最后写下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的伟大事迹。

全文语言简短、朴素,颂扬了徐霞客卓尔不群的一世,历尽含辛茹苦,一直持之以恒、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誉了他为祖国旅游观察事业奉献一世的伟绩。

【学情剖析】五年级学生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敢于怀疑,乐于解疑,学会了采集并挑选资料。

学生学习本课有几个困难:一是详细案例表达简单,不可以知足学生研究的兴趣,不可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是离学生生活距离远,学生不是很感兴趣。

三是要抓的词语好多且不够平常。

所以,课前要修业生采集、整理有关资料,简要认识时代背景,认识徐霞客的平生,为讲堂学习确立基础。

【设计思想】本课教课方案突出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联合的理念,指引学生睁开“研究性”学习。

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着重激发兴趣,问题源自学生,再环绕问题睁开研究性学习。

第1页/共8页尔不群”、“持之以恒”两个要点词,发掘了词语在文中的多层意义睁开教课。

二是联合课文潜伏的感情色彩,指引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联系课前采集资料、联系上下文领会徐霞客历尽艰险,一直不放弃观察的难得质量,使学生思想遇到熏陶,表现了语文学习的人文性特点。

三是着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如“写标注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读懂句子的方法”、“文章的写作方法”,充足表现了语文学习的策略意识和工具性特点。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学习 7 个生字, 12 个词语。

掌握“卓尔不群”、“持之以恒”、“燃松拾穗,走笔为记”等词语的意思。

学会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持续培育学生的研究意识 ;锻炼学生采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 ;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归纳能力、迅速默读的能力。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第一章:了解徐霞客教学目标:1. 了解徐霞客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地理的贡献。

2. 学习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徐霞客的生平背景和家族渊源。

2. 讲述徐霞客的旅行经历和所见所闻。

3. 分析徐霞客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关于徐霞客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徐霞客的探索精神的理解。

3.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徐霞客的短文,表达对徐霞客的敬佩之情。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徐霞客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徐霞客探索精神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章:地理环境的观察与描述教学目标:1. 学习地理环境观察与描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地理环境观察与描述的基本方法。

2. 分析徐霞客在旅行中对地理环境的观察与描述。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的观察与描述。

2. 让学生阅读徐霞客的游记,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观察与描述。

3.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某个地理环境的观察与描述的文章。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地理环境观察与描述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徐霞客游记中地理环境观察与描述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章:地理现象的探究与解释教学目标:1. 学习地理现象探究与解释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地理现象探究与解释的基本方法。

2. 分析徐霞客在旅行中对地理现象的探究与解释。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某个地理现象的探究与解释。

2. 让学生阅读徐霞客的游记,分析其对地理现象的探究与解释。

3.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某个地理现象的探究与解释的文章。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地理现象探究与解释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徐霞客游记中地理现象探究与解释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章节一:教学目标本章节主要是通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让学生学会探究自然,了解地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 学生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事迹。

- 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地理和自然环境。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 学习如何进行田野考察并进行田野笔记的记录。

章节二:教学重点本章节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 学习探究徐霞客的生平和事迹。

- 了解中国古代地理和自然环境。

- 学习如何进行田野考察并进行田野笔记的记录。

章节三:教学内容3.1 徐霞客简介徐霞客,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地质学家。

在明代时期,徐霞客进行了多次的探险活动,他的足迹遍布黄河的上游、川西高原、大渡河和长江上游等地。

徐霞客在他的探险活动中,不仅仅只是探寻大自然的奥妙,也记录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地理、自然环境的文献资料,为后世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3.2 徐霞客的探险活动和发现学习徐霞客的探险活动和发现,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徐霞客的探险路线、徐霞客探险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探险中所做出的发现和贡献等方面。

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自然风光以及当时的生态环境。

3.3 田野考察和田野笔记记录徐霞客是一位非常认真的探险家和文献记录者,他的田野笔记记录了他探险路线的详细情况、当时的天气变化、人员路线、地形地貌等信息。

学习如何进行田野考察和田野笔记记录,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像徐霞客一样,认真观察大自然的环境和变化,并记录下来。

章节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徐霞客的生平和探险经历,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探索兴趣。

4.2 课文分析法针对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进行分析,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4.3 学生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章节五:教学设计5.1 教学时长设计本章节的教学时长为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最新《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优秀教学设计「附反思」(精品)

最新《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优秀教学设计「附反思」(精品)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优秀教学设计「附反思」《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的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畏艰难险阻,徒步游览了大半个中国,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千古不朽杰作。

教学目标1、回忆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奇”在哪里。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再次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他一生为中国的旅游考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教具准备课件(重点句式)设计总述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是想让学生体会:“温故而知新”。

这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我设计的第三课时,前两个课时已经把课文内容基本上完,时隔一个星期后,再来学习,意在指导学生有新的感悟,并且能够把作者的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加入自己的体会。

同时再用一百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

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本学期我们学过《走遍天下书为侣》,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总可以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同样,一篇文章不管你读过多少遍,你也总可以从中获得新东西。

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和收获。

【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温故而知新。

】二、复习体会,获得新知。

1、师:回忆文章开头那一句话简单介绍了徐霞客?抽生回答: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齐读这句话。

师:思考一下,你从这句话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比如: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他的评价等。

)师引导学生再读这句话,读出对徐霞客的敬仰、佩服之情。

师:你能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你自己吗?(教师可以做一个示范)师:刚才我们学会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进行概括,准确表达了意思。

这就是由书上的一句话获得的新知。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4.提高科学素养:通过学习徐霞客的地理学知识,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5.增进团队合作意识: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徐霞客生平及其在地理学领域的贡献:了解徐霞客的人生经历,掌握他在地理探索方面的主要成就,强调其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徐霞客的生平和游记,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对历史人物和地理探索的兴趣。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徐霞客游记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学会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然景观。
3.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然,学习徐霞客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徐霞客游记中的科学精神:感悟徐霞客在游记中所体现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和科学素养。
难点突破: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徐霞客在游记中如何验证自己的观察和认识,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3)写作技巧的运用:学会将观察到的自然景观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进行描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难点突破: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如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等,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实践,逐步掌握游记写作技巧。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用徐霞客的写作技巧描述自然景观。从成果展示来看,虽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他们对徐霞客的写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十单元我们去旅行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明朝末年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用双脚走遍大半个中国,进行科学考察,最终写下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的伟大事迹。

全文语言简洁、质朴,赞颂了徐霞客卓尔不群的一生,历尽千辛万苦,始终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敢于质疑,乐于解疑,学会了搜集并筛选资料。

学生学习本课有几个困难:一是具体事例叙述简略,不能满足学生探索的兴趣,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是离学生生活距离远,学生不是很感兴趣。

三是要抓的词语很多且不够通俗。

因此,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的生平,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注重激发兴趣,问题源自学生,再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抓住奇这一文眼,紧紧围绕徐霞客奇在哪里? ,抓住卓尔不群、锲而不舍两个重点词,挖掘了词语在文中的多层意义展开教学。

二是结合课文潜在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联系课前搜集资料、联系上下文体会徐霞客历尽艰险,始终不放弃考察的可贵品质,使学生思想受到熏陶,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人文性特色。

三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如写批注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读懂句子的方法、文章的写作方法,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策略意识和工具性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7个生字,12个词语。

掌握卓尔不群、锲而不舍、燃松拾穗,走笔为记等词语的意思。

学会概括文章的主
要内容,理解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抓住奇这一文眼,紧紧围绕徐霞客人奇在哪里? 这条线索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写心得批注。

顺学而导,指导学生运用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理解词语、读懂难读的句子并进行有感情朗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徐霞客历尽磨难却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伟大精神;学习徐霞客立下雄心壮志、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徐霞客卓尔不群,层层深入体会他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伟大精神,感受到他的确是千古奇人。

2、运用批注的方法读懂难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卓尔不群、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课前资料搜集:徐霞客的故事。

2、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问题
1、【导课】(出示徐霞客画像)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他是(生:徐霞客)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徐霞客,沿着他阅读大地的足迹,去探寻他的精神世界。

生齐读课题
2、【复习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关于徐霞客,你了解多少?
生:奇人、奇书(相机板书:奇人、奇书)
师:文中哪段话这样概括的写了徐霞客的生平?生齐读第一段
3、【引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生:为什么说徐霞客是奇人?书奇在哪里?为什么说是阅读大地?(相机板书:?)
师:我们先来探究徐霞客人奇在哪儿?
二、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6页,认真研读课文,勾画出表现徐
霞客奇的词句。

(师巡视点评勾画批注的方法)
2、【小组交流】
三、释疑点拨,精读感悟
(一)探究徐霞客人奇在哪里。

【预设一】
生:徐霞客卓尔不群(相机板书:卓尔不群)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在句中理解卓尔不群,及卓尔不群的表现之一读的书不一样,之二读书方式不一样,之三立下雄心壮志,指导学生带着理解读相关语句。

(相机板书:立壮志)
师总结: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读读这段话,我读当时读书人的表现,你们读徐霞客。

(师生读整段)真是天下书生皆功名,他却卓尔不群立壮志,怎能不说他是奇人啊!
【预设二】
生: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三十多年、九万里、长风为伍,云雾为伴感受时间漫长,路途遥远,理解是锲而不舍的精神支撑着徐霞客不避艰险,指导学生带着理解读相关语句。

(相机板书:锲而不舍)
师总结:无论时间多么漫长,路途多么遥远,但他依然锲而不舍,真是个奇人!
【预设三】
生: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

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徐霞客路途中的那一幅幅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师引导学生想象着画面朗读。

师总结:徐霞客历尽千辛万苦,却矢志不渝,这何尝不是锲而不舍。

【预设四】
生:徐霞客的时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

他所去的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加上明朝末年治安不好,盗匪横行,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师:不仅孤独,不仅疲劳,连生命都受到威胁!徐霞客的时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那他靠什么去走遍天下呢?
生:只有一双脚!
师出示课件,引读:
他就是用这一双脚,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

他就是用这一双脚,走了(三十多)年,走了(九万)里。

师总结:(出示课件)看啊,图中蜿蜒的红线,是徐霞客用双脚,以一己之力,,终其一生走过的道路,行程九万里,这难道不是锲而不舍吗?
【预设五】
生:但是,他还是坚持目标,继续他的研究工作,最后找到了答案,推翻历史上的错误,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师:一起来回顾你们刚才说到的故事。

出示课件,师引读。

师总结:看啊,一个坚持,一个继续,让我们仿佛看到徐霞客用自己的双脚在三江五岳上写下的铮铮四字锲而不舍,他真是一个奇人!
【预设六】
生: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
师:是呀,徐霞客没有被困难吓倒,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也毫不动摇。

其实!徐霞客探险的山洞远不只这两个!一生所探306个洞穴,他是中国探洞第一人。

引读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

师总结:这306个洞穴,个个都见证了徐霞客的精神,那就是锲而不舍。

(二)探究徐霞客书奇在哪里。

师:徐霞客就是这样,从小立下雄心壮志,执着理想写下奇书,真可谓是卓尔不群立壮志,锲而不舍著奇书(板书:著)正因为这样,他才被称为奇人。

(板书:擦掉奇人后的? )
师:他人奇在这儿,书又奇在哪里?
生:
师补充视频资料,总结:难怪后人评价他的书(生读评价),真是一部奇书!(板书:擦掉奇书后的? )
(三)探究为什么说是阅读大地。

师:他就是这样一位(指板书:卓尔不群立壮志,锲而不舍著奇书的千古奇人),作者通过写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的行为,将徐霞客带到我们眼前,我们通过读书,了解课外资料,又把徐霞客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刻入了心里。

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说徐霞客是阅读大地?
生:
师:难怪我们都称他是(齐读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板书:擦掉阅读后的? )
四、总结文本、升华感情
师:此时,面对徐霞客,(出示画像)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
师:让我们用这幅共同创作的对联来赞美他吧!(生读板书:卓尔不群立壮志,锲而不舍著奇书),横批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