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配管设计规定

调节阀配管设计规定
调节阀配管设计规定

目次

1 总则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2 设计原则

2.1 一般要求

2.2 安装位置

3 安装要求

3.1 调节阀的布置

3.2 调节阀布置的间距

3.3 调节阀组直径的确定

3.4 调节阀组的配管

附录A调节阀组的布置

附录B调节阀的安装尺寸

1 总则

1.1 范围

1.1.1 本标准规定了调节阀布置的一般要求和安装位置的要求,并对调节阀的安装要求和布置方案的适用性作了规定。

1.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工艺装置用气动调节阀的配管设计;电动、液动调节阀,可参照执行。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2 设计原则

2.1 一般要求

2.1.1 在布置调节阀时,应执行SH 3012中有关气动调节阀的布置规定。

2.1.2 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要求,并应尽量靠近与其有关的一次指示仪表,尽量接近测量元件位置,便于在用旁路阀手动操作时能观察一次仪表。

2.1.3 调节阀应尽量正立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水平或倾斜安装,但须加支撑。对于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其执行机构可根据需要在四象限内自由安装。

2.2 安装位置

2.2.1 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上便于安装、维修和操作的地方。

2.2.2 调节阀尽可能靠近其相关联的设备。

2.2.3 调节阀应安装在环境温度不高于60 ℃,不低于 -40 ℃的地方。

2.2.4 调节阀应安装在离振动源较远的地方。

2.2.5 遥控阀、自动调节阀及其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火灾危险和火灾的影响。

3 安装要求

3.1 调节阀的布置

3.1.1 在调节阀的布置设计中应考虑核对调节阀组件的尺寸(如操纵器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调节阀所需的空间和指示仪表及操作的正常位置。如有手轮,还应考虑其方位。

3.1.2 调节阀组垂直于地面安装时,调节阀接管直径不小于DN25时,应把调节阀安装在旁路的下方或旁路相同标高;调节阀接管直径小于DN25时,调节阀可安装在旁路的上方、下方或与旁路相同标高,当调节阀安装在旁路上方时,旁路上应装排液阀。

3.1.3 输送含有固体颗粒介质的管道上的调节阀小于DN25时,小口径调节阀容易堵塞,应在入口隔断阀后增设过滤器或将旁路阀布置在调节阀的下方。

3.1.4 调节阀距地面或平台的净高应不小于250 mm,对于反装阀芯的单双座调节阀,宜在阀体下方留出抽出阀芯的空间。

3.1.5 为避免调节阀鼓膜受热及便于就地取下膜头,膜头与旁路管外壁(或隔热层外

3.3 调节阀组直径的确定

为节省,调节阀的隔断阀和旁路阀可比工艺管道小,如工艺无要求时,可按表3.3选用。

SEPD 0203-2001

第 4 页 共 14 页

表3.3 调节阀组隔断阀和旁路阀直径选用 单位:mm

主管的公称直径DN

15

20

25

40

50

80100

150

200

250

300

调节阀公称直径DN 隔断阀/旁路阀

1515/1520/2025/2540/40--------------20--20/2025/2540/4050/50------------25----25/2540/4050/5050/50----------32------40/4050/5050/50----------40------40/4050/5050/5080/80--------50--------50/5080/5080/80100/100------65----------80/80100/80100/100------80----------80/80100/80100/100150/150----100------------100/100

150/100150/150200/200--125--------------150/150

200/150200/200--150----------------200/150200/200250/250200----------------200/200

250/200250/250250------------------250/250

300/250300

--------------------300/300

3.4 调节阀组的配管

3.4.1 调节阀组安装图中的管件及阀门应根据管道材料等级规定选用。

3.4.2 除法兰连接的调节阀外,对其它型式连接的调节阀在配管中应考虑调节阀的拆装。螺纹连接的调节阀,当隔断阀不是法兰阀时,应在调节阀两边各安装一个活接头

或一对法兰。

3.4.3 为避免旁路阀泄漏介质落在调节阀上和便于就地拆装膜头,安装时调节阀与旁

路阀应错开布置。

3.4.4 隔断阀的作用是当调节阀检修时关闭管道之用,故应选用闸板阀;旁路阀主要

是当调节阀检修停用时作调节流量之用,故一般应选用截止阀,但旁路阀DN大于

150 mm时,可选用闸板阀。

3.4.5 为便于检修,应尽量避免两个隔断阀与调节阀成一直线布置。

3.4.6 调节阀在检修时需将两隔断阀之间的管道泄压和排液,一般可在调节阀入口侧

与调节阀上游的切断阀之间管道的低点设排液闸阀。当工艺管道DN大于25 mm时,排液阀公称直径DN应不小于20 mm;当工艺管道公称直径DN不大于25 mm,排液

阀的公称直径应为15 mm。高压管道的排液阀应设双阀。

3.4.7 在一个区域内有较多的调节阀组时,应考虑形式一致,整齐、美观及操作方便。

3.4.8 调节阀与隔断阀的直径不同时,异径管应靠近调节阀安装。

3.4.9 当管道施工后进行清扫及吹扫试运转时,调节阀应从管道上卸下,用短管代替。

3.4.10 有热伸长管道上的调节阀组的支架,两个支架中应有一个是固定支架,另一

个是滑动支架。

3.4.11 要特别注意工艺过程对调节阀位置有无要求。

3.4.12 调节阀组的布置方案参见附录A。

3.4.13 切断阀和副线阀宜适用于石油化工钢制通用阀门,其选用石油化工钢制通用

阀门的调节阀组的安装尺寸可参见附录B。

附录A调节阀组的布置方案

A1 调节阀组的布置方案

调节阀组的布置方案见图A1-1至图A1-11。

图A1-2 调节阀组的布置(方案-2)注:用于旁路阀标高超过+2000mm的非蒸汽系统。

注:

①用于侧向进口的角形调节阀。

②当放净口开在异径管上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

注:仅用于蒸汽系统。

A2 调节阀组的布置方案比较

A2.1 图A1-1是最常用的安装形式,阀组布置紧凑,所占空间小,维修时便于拆卸,整套阀组放空简便。

A2.2 图A1-2、图A1-3、图A1-7、图A1-8及图A1-9是常用的安装形式,旁路阀的操作维修方便,适合于DN大于100 mm的阀组,但图A1-2、图A1-3对易凝、有腐

蚀性介质不宜采用。

A2.3 图A1-4阀组布置紧凑,但调节阀位置过高,不易接近,适用于较小口径调节阀。

A2.4 图A1-5及A1-6阀组布置紧凑、适用于角式调节阀;

A2.5 图A-1-10调节阀容易接近,但两个隔断阀与调节阀在一根直管上,比较难于

拆卸和安装,旁路上有死角,不得用于易凝、有腐蚀性介质,阀组安装要占较大空间,仅用于低压降调节阀;

A2.6 图A1-11两个隔断阀与调节阀在一根直管上,比较难于拆卸和安装,旁路上有死角,安装要占较大空间,适用较小口径调节阀和易堵塞,易结焦介质调节阀的安装。

附录B调节阀组的安装尺寸

表B1.1 调节阀组安装尺寸 单位:mm

H 2

序号主管DN 调节阀DN 隔断阀DN 旁路阀DN H 1①不带散热片带散热片H 3

L ①

L 2

1252525252501000120040010006002402540402501000120040012507503403240402501000120040012507504404040402501000120040011506505502550503001000120050013507506503250503001000120050013508507504050503001000125050013508508505050503001000125050013507509804050504501000125050014508501080508050400100012505001350750118065808040012501500500160010501280808080350125015005001400850131005080804501000125050017001050141006510080450125015005001700~17501150151008010080450125015005001700~1750115016100100100100400130015505001500~15509501715080100100600125015005001900~1950115018150100150100550130015506001950~2050150019150125150150650~700145017006001950~2050160020150150150150650~700145017506002050~2150140021200100150150650~700145016506002200~2300150022200125200150650~700170018006002250~2450180023200150200150650~700170018006002350~2550190024200200200200800~850180019006002250~2450160025250125200200800~850180019006002550~2750180026250150200200800~850180019006002700~2800190027250200250200900~1000200021006002800~3000230028250250250250900~1000220023006002600~2800190029300150250250900~1000220023006003000~3200220030300200250250900~1000220023006003100~33002300313002503002501000~1150235024506003100~3400260032

300300

300

300

1000~1150

2350

2600

600

2850~3100

2200

注:

① H 1、L 1数字,前面用于PN 1.6、2.5;后面用于PN 4.0的阀门(调节阀均按PN 6.4考虑)。

B2 小口径调节阀安装

DN小于或等于25mm小口径调节阀安装时应将旁路装在调节阀的下方,从而避

表B2 小口径调节阀的安装尺寸单位:mm

主管DN调节阀接管DN H

1H

2

H

3

L

1520(G3/4″)250600400800 2020(G3/4″)250600400900 2020250600400900 25202506004001000 25252506004001000

安全阀的设置及选用

安全阀的设置和选用 安全阀是一种能使设备或管道自动泄压而防止超压发生爆炸的自动阀门,即当压力超过指定的值时,阀门自动开启,使流体外泄,而当压力回复到指定的压力后,阀门自动关闭,以保护设备或管道。 安全阀用在锅炉、压力容器等受压设备上作为超压保护装置。当被保护设备内介质压力异常升高达到规定值时,阀门自动开启,继而全量排放,以防止压力继续升高,当压力降低到另一规定值时,自动关闭。 1安全阀的设置 1.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容器必须安装安全阀: 1、独立的压力系统(有切断阀与其它系统分开)。该系统指全气相、全液相或气相连通。 2、容器的压力物料来源处没有安全阀的场合。 3、设计压力小于压力来源处的压力的容器及管道。 4、容积式泵和压缩机的出口管道。 5、由于不凝气的累积产生超压的容器。 6、加热炉出口管道上如设有切断阀或控制阀时,在该阀上游应设置安全阀。 7、由于工艺事故、自控事故、电力事故、火灾事故和公用工程事故引起的超压部位。 8、液体因两端阀门关闭而产生热膨胀的部位。 9、凝气透平机的蒸汽出口管道。 10、某些情况下,由于泵出口止回阀的泄漏,则在泵的入口管道上设置安全阀。 1.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在不正常条件下,可能超压的下列设备应设安全阀: 1、顶部操作压力大于0.07MPa的压力容器。 2、顶部操作压力大于0.03MPa的蒸馏塔、蒸发塔和汽提塔(汽提塔顶蒸汽通入另一蒸馏塔者除外)。 3、往复式压缩机各段出口或电动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容积式泵的出口管道上,应设安全阀。安全阀的放空管应接至泵入口管道上,并宜设事故停车联锁装置(如设备本身已有安全阀者除外)。

安全阀配管设计

李晓亮等安全阀配管设计2l 安全阀配管设计 李晓亮+陆洋丁旭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吉林132002 摘要介绍安全阀安装及配管设计中的一些特点和要求。 关键词安全阀安装配管 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安全措施很重要,安全阀的设置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其管道的设计也十分关键和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安全阀的配管设计的要求。 1分类 安全阀是一种自动阀门,是安全泄压装置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装置中。它利用介质本身的压力来排出一定数量的流体,以防止系统内压力超过预定的安全值。当压力恢复正常后,阀门自行关闭阻止介质继续排出。安全阀分类有以下三种: 1.1按国家标准《安全阀的一般要求》分类(1)直接载荷式用重锤、杠杆加重锤或弹簧等机械载荷来克服由阀瓣下介质压力所产生作用力的安全阀。 (2)带动力辅助装置式安全阀借助动力辅助装置,可以在低于正常的开启压力下开启。 (3)带补充载荷式安全阀在进口压力达到开启压力前始终保持有一增强密封的附加力,该附加力可由外来的能源提供,而在安全阀达到开启压力时应可靠地释放。 (4)先导式安全阀依靠从导阀排出介质来驱动或控制。该导阀本身应符合直接载荷式安全阀标准要求。 1.2按阀瓣开启高度分类 (1)全启式:h≥d/4。 h表示开启高度,d表示喷嘴直径。 (2)微启式:d/4>h≥6/40 1.3按结构分类 (1)封闭和不封闭弹簧式:一般可燃、易爆 或有毒介质应选用封闭式;蒸汽或惰性气体等可选用不封闭式。 (2)带扳手和不带扳手:扳手的作用主要是检查阀瓣的灵活程度,有时也可用作紧急泄压用。 (3)带散热片和不带散热片,介质温度高于3000C时应选用带散热片的安全阀。 (4)有波纹管和没有波纹管,~般安全阀都没有波纹管。有波纹管结构的安全阀称为平衡型安全阀,适用于介质腐蚀性较严重或背压波动较大的情况。 1.4按平衡内压的方式分类 按平衡内压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弹簧式、杠杆式和先导式。 2设置 下列设备应设置安全阀: (1)顶部操作压力高于0.07MPa的压力容器。 (2)往复式压缩机各段出口或电动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容积式泵的出口(设备本身已有安全阀的除外)。 (3)凡与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出口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其最高压力时,在机泵的出口处应设置安全阀。 (4)可燃的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可能超过设计压力的设备。 (5)因不凝气积聚产生超压的设备和管道系统。 (6)因管路两端关闭,介质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产生热膨胀或气化的管道系统。 3安装 (1)在设备或管道上应垂直安装安全阀。 ?李晓亮:工程师。2001年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一直从事工艺配管设计工作。联系电话:(0432)63959277,E—mail:lixiaoliang@cpene.COrn。 万方数据

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

项目名称:××× 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工程号:××× 编制: 校核: 审核: ××年××月××日 目录

1执行标准 (1) 2图形及符号: (1) 3图纸目录: (1) 4设计说明内容: (1) 5仪表索引 (2) 6仪表数据表 (2) 7管件加工明细表 (2) 8综合材料表 (2) 9联锁系统逻辑图 (2) 10端子接线图 (2) 11报警器灯屏布置图 (2) 12仪表点及电缆敷设平面图 (3) 13其他 (3) 13.1图纸编号: (3) 13.2常用设计文件图幅: (3) 13.3线形: (3) 评审确认: (4)

1 执行标准 1)《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SH3005-1999; 2)《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63-1999; 3)《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20513-2000; 4)《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 HG/T20512-2000; 5)《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 GB50093-2002; 6)《自控安装图册》HG/T21581-95; 7)《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700-2000; 8)《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HG/T20505-2000。 2 图形及符号: 参照《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HG/T20505-2000执行。 3 图纸目录: 详细列出本专业的工程图纸的名称、编号、图幅及页数,空三行后再填写复用图的名称及编号,空三行后或另起一页填写标准图的名称及编号。 4 设计说明内容: 1)设计总说明 a)列出设计依据; b)说明设计范围; c)说明特殊工艺介质特性。 2)仪表选型说明 a)说明仪表选型原则; b)仪表选型要求; c)列明仪表采购注意事项。 3)施工说明 a).施工安装及验收执行的标准规范或规定;

安全阀布置及配管

安全阀布置及配管 安全阀是承压设备、容器和管线上的最佳超压保护装置,当介质压力升高超过允许值时,安全阀自动开启,继而全量排放,防止压力继续升高,从而保护设备及其运行人员的安全;当压 力降低至规定值时,安全阀及时自动关闭,阻止介质继续排出,减少损失。由于安全阀属于自动阀,所以常常作为受压设备的最后一道保护装置。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作用是不能用其他保护装置来代替的。 一、安全阀的布置安全阀应直立安装并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如果不能靠近布置,则从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到安全阀入口之间的管道总压力降,不应超过安全阀定压值的3%或最大允许启闭压差的1/3(以两者中的较小值为准),该压力降过大会导致安全阀频繁起跳。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减少管道压力降的办法有通过适当扩大安全阀入口管径、采用长半径弯头、减少弯头数量等来降低管道总压力降。安全阀的安装位置应主要考虑维修方便。故安全阀处宜设置检修平台,这样可以方便进行配管也便于定期对安全阀进行检查、维护和校验等工作。当在布置重量大的安全阀时要考虑安全阀拆卸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应设吊杆以及预留检维修的场地和空间。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做法是把安全阀装在管廊顶层。这样,一方面高于放空总管,另一方面安全阀集中布置在管廊顶层方便检修维护。因特殊原因难以装在容器本体上时,可考虑将其装在出口管路上,但安全阀装设处与容器之间的管路上应避免突然拐弯、截面局部收缩等结构,应防止增加管路阻力、引起污物积聚发生堵塞等情况。 二、安全阀的入口配管设计安全阀入口管道设计应短而直,并宜采用长半径弯头。管道至少要有5%的坡度,坡向被保 护的系统;入口管道需核算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是否需要进行补偿。入口管道应尽量避免袋形弯,如果不能避免,则对易凝物质在袋形弯低点处有连续流动的排液管连接至同一压力系统,若凝液易变稠或成固态,则此排液管要伴热;对于不凝介质,在袋形弯的最低处有易于接近操作的放净阀。进口管道的通道最小截面积应不小于安全阀进口截面积。对于高压和大排量的场合,进口管在入口处应有足够大的圆角半径;或者具有锥形通道,锥形通道的入口截面积近似为出口截面积的两倍。进口管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并适当的增加支架支撑,以承受由介质压力、温度以及安全阀排放反作用力等共同作用产生的应力;同时避免设备的振动传递到安全阀,影响安全阀的密封。 三、安全阀的出口配管设计 安全阀出口管道的设计应考虑背压不超过安全阀定压的一定值。对于普通型弹簧式安全阀,其背压不超过安全阀定压值的10%。 对于液相介质的安全阀出口管线要尽量高于放空总管,主要是避免凝液回流影响安全阀的正常使用。当排入放空总管或去火炬总管的介质带有凝液或可冷凝气体时,安全阀的出口也应高于总管。否则,则应考虑有自动排液措施。工程实践中一般通过排凝管接入积液罐再通过泵或气体吹扫送至分液罐集中处理。 排入火炬总管的安全阀出口管道应顺介质流向45°斜接在排放总管的顶部,以免总管内的凝液倒流入支管,并可减少安全阀背压。 由于物料泄放时,物料的排放会对排放管道产生一定作用力并通过排出管道传递至安全阀,由此生成的力和力矩会对设备管口和安全阀进出口管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安全阀密封 处泄露产生事故。故应对安全阀出口反力进行计算,并综合考虑自身的自重、振动、风载荷、热胀冷缩等因素设置合适的支架支撑。 四、安全阀前后切断阀及旁路阀门的设置 1.安全阀前后切断阀的设置在企业生产中,安全阀更换时,设备不一定停产,因此大部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在安全阀前加装切断阀。一般应选用单闸板闸阀,并铅封开,阀杆应水平安装,以免阀杆和阀板

中石化配管设计规定(2001)

设计标准 SEPD 0001-2001 实施日期 2001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22 页 目次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2 管道布置 2.1 管道布置一般要求 2.2 管道净空高度和埋设深度 2.3 管道间距 2.4 管道跨距 2.5 工艺管道布置 2.6 泄放管道布置 2.7 取样管道布置 2.8 公用物料管道布置 3 阀门布置 3.1 阀门布置一般要求 3.2 止回阀布置 3.3 安全阀布置 3.4 调节阀布置 3.5 减压阀布置 3.6 疏水阀布置 4 管件和管道附件布置 4.1 管件布置 4.2 阻火器布置 4.3 过滤器布置 4.4 补偿器布置

5 管道上仪表布置 5.1 流量测量仪表布置 5.2 压力测量仪表布置 5.3 温度测量仪表布置 5.4 物位测量仪表布置 6 管道支吊架布置 6.1 管道支吊架设计一般要求 6.2 管道支吊架布置 1 总则 1.1 目的 为提高石油化工装置工程设计中管道的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 1.2.1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阀门、管件和管道附件、管道上仪表以及管道支吊架等布置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石油化工装置基础设计阶段进行配管研究的管道布置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阶段的管道布置设计。 2 管道布置 2.1 管道布置一般要求 2.1.1 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a) 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b) 应符合有关的标准; c)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并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d) 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e) 在确定进出装置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安全阀配管设计

1 总则 1.1 范围 1.1.1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阀安装的一般要求,以及安全阀入口和出口管道的配管设计要求。 1.1.2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设备和管道上安全阀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2 配管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安全阀及其进出口管道的布置,应符合GB 50316、SH 3012中有关安全阀的布置要求。 2.1.2 设备和管道上的安全阀必须垂直向上安装,若以其它方式安装将会影响正常工作。 2.1.3 安全阀尽可能直接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管口上或靠近该设备出口的管道上,以便流动状态下介质易进入安全阀。 2.1.4 有些情况下被保护设备的压力源存在压力波动现象(如压缩机出口管上的阀门),其波峰值接近安全阀的设定压力值,安全阀必须安装在远离压力源且压力较平稳的地方。 2.1.5 安全阀应安装在减压阀、孔板与流量计喷嘴、弯头等产生涡流区元件的下游足够远的地方,以避免湍流影响。 2.1.6 安全阀应安装在易于调节、检查和维修的场所,阀门周围必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能从操作平台进行检修。 2.1.7安全阀不应安装在长的水平管道的末端,以避免杂质的积累和液体堵塞影响安全阀的工作。 2.1.8 大直径安全阀布置时考虑拆开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要设吊柱或其他吊装设施。 2.1.9 排放至密闭系统的安全阀,其排放介质是液体或可凝气体时,安全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总管,否则应采取排液措施;当排放介质为干气并排至干气密闭系统时,安

国内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

国内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统 一规定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国内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天津设计院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目次 1 总则..................................................... 2 栏目和图章................................................. 3 图纸的图幅和图面 ........................................... 4 工程项目文件号的编制 ....................................... 5 设计文件版次的编制 ......................................... 6 设计文件目录的编制 ......................................... 7 设计文件字体及排版的编制.................................... 7.1非表格类文本文件的编制 .................................... 7.2表格类设计文件的编制 ...................................... 7.3 CAD设计图纸中字型、字高、图幅及线宽的规定................. 8 CAD文件图层规定............................................ 9 CAD文件线型颜色设置........................................

安全阀的安装及其管道布置设计的要点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4938 安全阀的安装及其管道布置设计的 要点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安全阀的安装及其管道布置设计的 要点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安全阀应直立安装并靠近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如不能靠近布置,则从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到安全阀入口的管道总压降,不应超过安全阀定压值的3%。 2、安全阀宜设置检修平台。布置重量大的安全阀时要考虑安全阀拆卸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应设吊杆。 3、安全阀入口管道应采用长半径弯头。 4、安全阀出口管道的设计应考虑背压不超过安全阀定压的一定值。对于普通型弹簧式安全阀,其背

调节阀的配管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333C06-2001 0 新制定全部顾英张彦天郑明峰2002.04.01 修改标记 简要说明 修改 页码 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 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调节阀的配管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调节阀的配管 附图1-1 调节阀安装实例“A”(用于非蒸汽系统) 附图1-2 调节阀安装实例“B”(用于旁路标高超过1.8m的非蒸汽系统)附图1-3 调节阀安装实例“C”(用于非蒸汽系统) 附图1-4 调节阀安装实例“D”(用于非蒸汽系统) 附图1-5 调节阀安装实例“E”(底部进口的角形调节阀) 附图1-6 调节阀安装实例“F”(侧向进口的角形调节阀) 附图1-7 调节阀安装实例“G”(仅用于蒸汽系统) 附图1-8 调节阀安装实例“H”(仅用于蒸汽系统) 附图1-9 调节阀安装实例“I”(仅用于蒸汽系统) 附图1-10 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图例 附图1-11 凸轮挠曲阀(Ⅱ)图例 附图1-12 气动蝶阀图例 附表1-1 调节阀组参考尺寸表

工作规定 调节阀的配管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SLDI 333C06-2001 实施日期:2001-01-15 第 1 页共8 页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所有调节阀的配管设计。 第1.0.2条调节阀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配管材料等级设计规定。 第二章调节阀的配管 第一节调节阀的布置 第2.1.1条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上便于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第2.1.2条调节阀应尽可能靠近其关联的设备。 第2.1.3条在调节阀的布置设计中应考虑核对调节阀组件的尺寸(如膜头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调节阀所需的空间和指示仪表及操作的正常位置。如有手轮,还应考虑其方位。 第2.1.4条调节阀布置的典型间距见图2.1.4。 一、调节阀膜头边缘和邻近障碍物最小净距为200mm。 二、调节阀膜头或切断阀阀杆(对明杆式闸阀按全开考虑)和邻近设备之间的最小维修通道为900mm。 图2.1.4 调节阀布置的典型间距 第二节调节阀的配管 第2.2.1条调节阀安装图中的管件应根据管道等级规定选用。 第2.2.2条在附图中,当安装尺寸线标有“X”记号时为管件接管件的尺寸,要校核调节阀膜头与附近阀门或管道之间是否有足够的净距。 第2.2.3条除法兰连接的调节阀外,对其它型式连接的调节阀在配管中应考虑调节阀的拆卸。 第2.2.4条调节阀的上游侧,在切断阀和调节阀之间,靠近调节阀的最低点设置放净阀,放净阀采用3/4"闸阀,放净管一般不设在异径管上。放净管应垂直向下,管口距地面最小为100mm。 第2.2.5条切断阀的安装 一、在考虑放净,手轮净空、膜头净空和必要的连接管件所需的间距外,切断阀应尽量靠近调节阀。 二、在工艺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切断阀安装在立管上可以缩短调节阀组的长度,见附图1-1。这种配管型式是最常用的。切断阀的标高一般为1.2~1.3m为宜。 三、在位置许可的情况下,同时又符合工艺条件时,一般可将上游侧切断阀装在立管上,下游侧切断阀装在水平管上,见附图1-3。这种配管型式可使调节阀膜头与旁通阀错开,从而降低旁通管的标高。但蒸汽调节阀因上游切断阀前需设冷凝水捕集管,见附图1-7,1-8,上、下游侧切断阀安装位置正与上述相反。这两种配管都能达到紧凑的目的。 四、当切断阀的尺寸、规格与调节阀相同时,两阀可直接相连。 第2.2.6条旁通阀的安装按下列要求设计。 一、旁通支管连接应根据配管规定。相邻调节阀组的旁路尽量采用同一标高。

建筑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 1. 目的 为保证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完善设计程序,在施工图设计中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做法,协调建筑专业的技术设计工作,特编制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工程项目中各个单体建筑物的设计;规定了企业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建筑等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防腐、防火、防爆和抗震设防等要求;并就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及材料做法、建筑装修标准及工程做法等诸多方面作出统一规定。对有关湿陷性黄土、膨胀、软土、溶洞、严寒冻土、地下岩空区、滑坡、洪水淹没或地震等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设计中补充完善。 3. 建筑设计规定 3.1 图纸、文字统一规定 文件和图纸的编号规定,详见《安徽华塑100万吨PVC项目一期工程总体 设计协 调和统一规定内容》 图纸采用A1?A2图幅,必要时可加长,对A1图加长时尽量不超过1.5 倍。尽量不采用A0 图幅。 3.2 标准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规定只在此列出工程设计(含施工验收)的主要标准规范,在项目设计、施工及采购活动中须遵照的其它标准规范应参照相关的规范执行。 在所要求的标准规范中,如果不同规范之间出现要求不一致或者偏差或者矛盾时,应执行较严格的标准规范。 对于所列石化行业(SH系列)与化工行业(HG系列)规范与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优先采用石化行业标准规范,当石化行业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时,执行相应的化工行业标准规范。 对于所有使用的标准规范,在施工图设计时如果有新版本(包括修改单)发布,应执行新版本(包括修改单)。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如下:

《安徽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现行)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其他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 所涉及的行业规范或标准由各设计院分别补充列出。 4. 建筑工程一般技术规定 4.1建筑设计 4.1.1设计原则 (1)建筑设计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2)建筑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充分采用绿色建材及节能构件利于厂区生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现行的节能方针政策,打造新型节能建筑。 (3)建筑设计应尽量做到标准化、定型化与系列化。 (4)建筑设计应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5)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流程、便于安装、检修、生产操作与管理的条件下,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厂房布置力求联合露天一体化、轻质化,使整个建筑设计平面布置紧凑、空间组织合理、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整个厂区风格协调一致。

配管设计规定

配管设计规定 目录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2 相关文件……………………………………………………………………………………… 1.3单位制………………………………………………………………………………………… 1.4符号和缩写词………………………………………………………………………………… 2 设计基础……………………………………………………………………………………… 2.1 管道设计基本点……………………………………………………………………………… 2.2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2.3 管道材料……………………………………………………………………………………… 2.4 腐蚀裕量……………………………………………………………………………………… 2.5 管道的公称尺寸……………………………………………………………………………… 3 管道系统的构成………………………………………………………………………………… 3.1 管道器材……………………………………………………………………………………… 3.1.1 管子………………………………………………………………………………………… 3.1.2 弯头、弯管和虾米弯………………………………………………………………………… 3.1.3 异径管……………………………………………………………………………………… 3.1.4 支管连接…………………………………………………………………………………… 3.1.5 法兰………………………………………………………………………………………… 3.1.6 阀门………………………………………………………………………………………… 3.1.7 端部密封…………………………………………………………………………………… 3.1.8 盲板………………………………………………………………………………………… 3.1.9 过滤器……………………………………………………………………………………… 3.2 管道的连接…………………………………………………………………………………… 3.3 管道材料等级变化…………………………………………………………………………… 3.4 管道的隔热…………………………………………………………………………………… 3.5 管道的涂漆…………………………………………………………………………………… 4 管道系统的配管设计…………………………………………………………………………… 4.1 概述…………………………………………………………………………………………… 4.1.1 管道走向…………………………………………………………………………………… 4.1.2 管道布置…………………………………………………………………………………… 4.1.3 管道坡度…………………………………………………………………………………… 4.1.4 管道柔性…………………………………………………………………………………… 4.1.5 管道的间距………………………………………………………………………………… 4.1.6 阀门的安装………………………………………………………………………………… 4.1.7 调节阀……………………………………………………………………………………… 4.1.8 止回阀……………………………………………………………………………………… 4.1.9 疏水阀……………………………………………………………………………………… 4.1.10 过滤器…………………………………………………………………………………… 4.1.11 补偿器…………………………………………………………………………………… 4.1.12 仪表……………………………………………………………………………………… 4.1.13 放空和放净……………………………………………………………………………… 4.1.14 管道支架…………………………………………………………………………………

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1.1 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1.1.1制图统一规定 (1)图纸图签 设计经理需确定图纸的图签,图签内容中的项目名称、单体名称、项目编号、图纸编号、日期、项目阶段等信息都需确认无误,图签确定后发送项目所有参与人员。 (2)图幅和图纸比例 设计图纸可以选用的标准图框及加长图框 单体比例优先顺序:1:50>1:80>1:100,最高不超过1:100。 单体图幅优先顺序:A2>A1>A0,单体图幅不能采用A3。 比例>图幅,即比例选定后再定图幅。 PID:采用A2图幅。 节点详图:优先采用A2,节点详图数量少,也可采用A3。 材料表:采用A3或者A4。 (3)线型 DN50及以下管道用单线绘制,DN50以上管道用双线绘制。 1.1.2管道设计 1.1. 2.1 管道介质图例

1.1. 2.2 管道内介质压力流流速

1.1. 2.3 管道内介质重力流流速 重力流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 重力流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0m/s;非金属管道为5.0m/s; 重力流管道在检查井处变换管径时,采取管顶平接。 1.1. 2.4 管道材质 (1)生产给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2)生活给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3)生活污水(排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4)雨水 水泥管玻璃钢夹砂管双壁波纹管 (5)工业废水

碳钢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6)回用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7)浓盐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8)除盐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1.1. 2.5 埋地管道防腐 埋地管道防腐按照《SY-T0447-96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对埋地管道防腐等级规定如下: 中性土壤中的埋地管道均采用普通级防腐; 酸性土壤环境中的埋地管道采用加强级防腐; 位于底板下方不易维修和更换的管道采用特加强级防腐。 1.1. 2.6 管径系列 (1)钢制管道外径系列表 参考《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所述内容,Ⅰa系列为优先选用系列。 (2)UPVC管道外径系列表 1)国标UPVC管道外径系列:参考《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2)美标UPVC管道外径系列:参考《ASTM_D1785-SCH40-SCH80-SCH120聚氯乙烯塑料管规格标准》。 (3)钢制管道不推荐使用管径:DN8、DN10、DN32、DN65、DN125、DN550 1.1. 2.7 管件标准

01_结构施工图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 为保证结构施工图设计质量,加快工程设计进度,减少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反复改动的返工现象,特此制定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本技术规定是以国家标准、规、规定为基础,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的设计实践经验,对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求和习惯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 1.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1.1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并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时 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与同类结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结构设计。 1.2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 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1.3结构设计须在方案设计阶段积极参与,并进行结构初步试算,综合考虑安全、合 理、经济、先进等因素,对建筑方案提出专业意见与建议,为后续设计的顺利进 行提供保证。 1.4重视结构的选型,经过方案优化选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风力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和结 构布置方案,应使选用的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应选取经济合理的结构 方案,尽量避免不利的结构体系。学校、幼儿园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抗震等级的 选取。 1.5结构形式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有特殊要求或需要而采用钢结构时,应坚 持节省成本的原则,全面考虑结构方案、选材用材、节点设计、施工便捷等方面 的因素进行设计。 1.6结构构造设计必须从概念设计入手,加强连接,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 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1.7必须选择合适的计算假定、计算简图、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对于重要的高层结 构、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应至少用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 算,分析比较,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确认其可靠性,保证结构的安 全。 1.8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计算输入参数可详《结构设计计算参数的统一规定PKPM201 2.8

安全阀的工艺计算

安全阀的工艺计算 1各种事故工况下泄放量的计算 1.1阀门误关闭 1.1.1出口阀门关闭,入口阀门未关闭时,泄放量为被关闭的管道最大正常流量。 1.1.2管道两端的切断阀关闭时,泄放量为被关闭液体的膨胀量。此类安全阀的入口一般不大于DN25。但对于大口径、长距离管道和物料为液化气的管道,液体膨胀量按式(1.1)计算。 1.1.3换热器冷侧进出口阀门关闭时,泄放量按正常工作输入的热量计算,计算公式见式(1.1)。 1.1.4充满液体的容器,进出口阀门全部关闭时,泄放量按正常工作输入的热量计算。按式(1.1)计算液体膨胀工况的泄放量: V=B·H/(G l ·C p ) (1.1) 式中: V——体积泄放流量,m3/h; B——体积膨胀系数,l/℃; H——正常工作条件下最大传热量,kJ/h; G l ——液相密度,kg/m3; C P --定压比热,kJ/(kg℃)。 1.2循环水故障 1.2.1以循环水为冷媒的塔顶冷凝器,当循环水发生故障(断水)时,塔顶设置的安全阀泄放量为正常工作工况下进入冷凝器的最大蒸汽量。 1.2.2以循环水为冷媒的其它换热器,当循环水发生故障(断水)时,应仔细分析影响的范围,确定泄放量。 1.3电力故障 1.3.1停止供电时,用电机驱动的塔顶回流泵、塔侧线回流泵将停止转动,塔顶设置的安全阀的泄放量为该事故工况下进入塔顶冷凝器的蒸汽量。 1.3.2塔顶冷凝器为不装百叶的空冷器时,在停电情况下,塔顶设置的安全阀的泄放量为正常工作工况下,进入冷凝器的最大蒸汽量的15%。 1.3.3停止供电时,要仔细分析停电的影响范围,如泵、压缩机、风机、阀门的驱动机构等,以确定足够的泄放量。

塔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101-2001 实施日期2001年11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塔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7 页 目 次 1 总则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2 塔配管 2.1 管口方位 2.2 主要管道布置 2.3 平台、梯子 2.4 管道支架 1 总则 1.1 范围 1.1.1 本标准规定了塔配管的管口方位、塔上主要管道的布置、塔平台及梯子和塔管道支架等设计要求。 1.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各种塔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SEPD 0204 《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 SEWS 0709 《装置消防竖管》

一般布置在平台的尽头,并尽量利用上、下平台的直梯观测和检修。 2.1.6 塔的液位计和液位调节器管口,不宜布置在进料或重沸器返回管口正对面60°范围之内。 2.1.7 塔顶气相管口一般设在塔顶中间,直径小的也可以塔侧面接出,其方位应与其

它附塔管道的布置综合考虑。 2.1.8 塔底出料管口应引出塔裙外,其方位应根据塔底泵或与其相连接的设备布置而定。 2.2 管道布置 2.2.1 对于大直径管道、高温管道、合金钢管道应优先考虑布置在合适的位置。 2.2.2 必须考虑垂直敷设管道与塔体的相对热伸长量,并应尽量利用管道的自然补偿予以吸收。 2.2.3 沿塔垂直敷设的管道与塔外壁的水平距离,宜按支架系列,靠近塔外壁布置,不加短管只用弯头,与管口相接的垂直管道可除外。管道穿越平台时,不应碰平台内、外圈角钢和平台梁。 2.2.4 塔顶管道一般有顶部出口管道、放空管道和安全阀管道。 2.2.4.1 塔顶气相出口管道应按步步低的要求布置,不应出现袋形,塔顶馏出线一般管径较大,应尽量沿塔壁敷设且不穿或少穿平台。 2.2.4.2 塔顶放空管道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并在顶部管道最高处的水平管段上接出,排出口应远离操作面。安全线排放管道除执行放空管道的规定外,还应符合SEPD 0204的规定。 2.2.4.3 当设热旁路控制塔顶压力时,热旁路调节阀应布置在回流罐上部管道,应保温,并不得出现袋形。 2.2.5 侧面进、出塔管道上的阀门,宜直接与管口相接,或水平靠近管口安装。接管公称直径DN不小于150 mm的阀门,应加设支架,以支承阀门的重量。由于安装条件限制,且管内介质不易冻凝的管道上的阀门,也可安装在立管上。 2.2.5.1 一根管道在同一角度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口连接时,应按图2.2.5.1 a) 的方法连接。只有当管道不会由于设备本体和管道之间的不同膨胀状况而受到过大的应力时,也可采用图2.2.5.1 b) 的连接方法,但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

项目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1 . 项目名称: 2 . 工程编号:100409 3 . 设计阶段:施工图 4 . 子项号及子项名称 5 . 专业代号 Z总图: W外管、S给排水、D电气、Y仪表、T土建、N暖通、R热力、G工艺 6 . 土建图纸编号 建议:建筑专业用01 结构专业用02 01-00 (建筑专业图纸目录)〖例〗干燥袋滤车间 S09008-03T-

02-00 (结构专业图纸目录)7 . 图幅:除表格外,尽量用A1、A2(少用加长) 总图、外管及工艺大平面配管可采用A0 8 . 字体及字号 8 . 1 字体:长仿宋体 8 . 2 字号 8 . 3 所有英文字母的高宽比为0.6 8 . 4 在极端情况下,各种字高不能小于2.5mm

工艺及管道设计统一规定 1. 项目名称、工程号、子项号及图纸编号等规定按照项目总的统一规。 2.设计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化工设计施工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20519-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20592-20614-200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20546-1992 《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20643-92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20679-1990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HG/T20646-1999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HG/T20645-1998 《化工厂管架设计规定》HG/T20670-1989 《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 《变力弹簧支吊架》HG/T20664-1998 原劳动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设备、管道的蒸汽伴管加热系统设计规定》CD42A20-83 《蒸汽全夹套加热系统设计规定》CD42A21-83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

泵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EM - PDW0111-2003 HFEC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泵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 共 9 页 1 总则 1.1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泵的配管设计。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中泵的配管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1.2 当泵制造厂对其配管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制造厂要求。 2 一般规定 2.1 当泵布置在管廊下时,进出管廊的管道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宜小于 3.5m 。 2.2 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2.3 泵的配管要有足够的柔性,泵口承受的反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输送高温或低温介质时,泵的配管要经应力分析,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配管形状应尽量简单。 2.4 泵的水平吸入管道要避免由于热膨胀而形成“袋形”。 2.5 泵的吸入管道应满足泵所需净正吸入压头(NPSH ),管道尽可能短和少拐弯。从设备至泵的吸入管道较长时,应由工艺系统专业进行管道阻力降核算。 2.6 当泵入口管道和泵管口直径不同,而PID 又无特殊要求时,泵入口阀门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表2.6的规定。 2.7 当泵出口管道的直径比泵管口大时,泵出口阀门的直径至少比泵管口大一级。 2.8 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 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2.9 表2.6 泵入口阀门的公称直径mm 管道公称直径DN 泵管口公称直径 DN 15 20 25 40 50 80 100 150 200 250 300 15 15 20 20 25 40 20 20 25 25 40 25 25 40 40 50 32 40 40 50 80 40 40 50 50 80 50 50 80 80 100 65 80 80 100 150

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

- - . 目次 1 总则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2 配管设计 2.1 一般要求 2.2 安全阀入口管道设计 2.3 安全阀出口管道设计 1 总则 1.1 范围 1.1.1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阀安装的一般要求,以及安全阀入口和出口管道的配管设计要求。 1.1.2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设备和管道上安全阀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SH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2 配管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安全阀及其进出口管道的布置,应符合GB50316、SH3012中有关安全阀的布置要求。 2.1.2 设备和管道上的安全阀必须垂直向上安装,若以其它方式安装将会影响正常工作。 - - 考试资料

2.1.3 安全阀尽可能直接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管口上或靠近该设备出口的管道上,以便流动状态下介质易进入安全阀。 2.1.4 有些情况下被保护设备的压力源存在压力波动现象(如压缩机出口管上的阀门),其波峰值接近安全阀的设定压力值,安全阀必须安装在远离压力源且压力较平稳的地方。 2.1.5 安全阀应安装在减压阀、孔板与流量计喷嘴、弯头等产生涡流区元件的下游足够远的地方,以避免湍流影响。 2.1.6 安全阀应安装在易于调节、检查和维修的场所,阀门周围必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能从操作平台进行检修。 2.1.7安全阀不应安装在长的水平管道的末端,以避免杂质的积累和液体堵塞影响安全阀的工作。 2.1.8 大直径安全阀布置时考虑拆开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要设吊柱或其他吊装设施。 2.1.9 排放至密闭系统的安全阀,其排放介质是液体或可凝气体时,安全阀的安装位 上其他部件的安装和操作。 2.1.14 在往复式压缩机出口管道上设有脉动阻尼器或孔板并在其下游设置安全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