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合集下载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教案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教案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教案教案标题: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掌握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3.理解皮亚杰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小组合作、展示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兴趣和关注;2.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认知发展观和教育观;3.培养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3.皮亚杰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幼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该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可能有哪些认知能力的变化。

2.引入皮亚杰理论和儿童认知发展的主题。

Step 2 基础知识学习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皮亚杰理论在自己身边的例子,并进行小组展示。

Step 3 理论运用1.引导学生讨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2.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教材和课外资料,从实际案例中选择一个幼儿,分析其认知能力属于皮亚杰理论中的哪个阶段,探讨该幼儿可能存在的认知问题和支持其发展的教育措施。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幼儿的案例进行展示,共同分析和讨论。

Step 4 知识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皮亚杰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四、教学评价1.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2.学生的课堂笔记;3.学生的个人反思书写。

五、板书设计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3.皮亚杰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小组展示案例分析幼儿姓名:_______阶段:________认知问题:________教育措施:________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皮亚杰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分析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学设计张思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学前期分析】【教材分析】随着感性经验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认识活动不仅停留在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上,而且开始向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

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开始运用语言进行深层提问和概括总结,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成分越来越多,学前儿童有无数个“为什么”,同时也会运用已有经验对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这都表明学前儿童已经开始形成并发展其高级的认知活动。

学前儿童的高级认知活动是在低级认知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的,是智力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学前儿童现在及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良好的学习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高级的认知活动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想象、思维、言语的概念和种类,学前儿童想象、思维、言语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学前儿童想象、思维、言语发展的策略。

【教学目标】首先,对于四个阶段的序列需准确识记;其次,对于每个阶段儿童发展的具体特点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最后,要结合每个阶段的发展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有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四个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名称;理解每个阶段的具体特点;把握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两个阶段的重点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要准确地分别对应,不要出现张冠李戴的回忆和再认偏差。

【教学策略】根据课程性质、教材与学情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我认为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复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授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复习,当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时,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唤起她们的探究欲望,必须在教学策略上出新。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合作讨论对于皮亚杰的了解,对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认知。

【精选】第四章皮亚杰理论

【精选】第四章皮亚杰理论
显著特征所左右。没有建立守恒概念。
前运算思维的局限性 1、自我中心主义 2、不能完成守恒的任务 3、转导推理 4、不能解决分类任务
近年来关于前运算思维的研究 —— 关于自我中心主义 —— 唐纳森的研究
三、具体运算阶段(7、8岁-11、12岁)
运算:皮亚杰理论中的特定概念,有四层含义:内化 了的动作;可逆的动作;具有一种守恒性;是系统性, 不能单独进行.
二、前运算时期(2岁-7岁)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这一阶段儿童已出现象征性功能,运用象征性符号进
行思维,儿童象征性游戏是从象征性思维开始的。象征性思 维又叫前概念思维,这些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不是抽 象的、图式的。
直觉思维阶段(4-7岁) 这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
客体的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是儿童获得守恒概念在机能上的等价物。客体 永久性和位移群的形成,是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从自我中 心状态的第一次解除,是第一次去中心化的重大成果,皮 亚杰称它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对感觉运动阶段的新近研究 1、关于物体存继性的研究 2、关于心理表征能力的研究 3、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
思维的结构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认 知结构组织的基本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格式有点类似 于图式。
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 征。儿童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 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 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发展的认知 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 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认

《儿童心理发展》word版

《儿童心理发展》word版

第四章儿童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理解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论;认识和理解儿童思维形式发展的特点以及儿童智力发展的状况;了解儿童智力发展与变化。

教学内容:一、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皮亚杰思维发展阶段论、信息加工理论)(一)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重要特点——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动作的组织与结构),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这一阶段又分为六个小阶段:(自己阅读)——在先天的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有所扩大;2.1-4.5个月习惯动作时期——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通过机体整合作用,把个别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一些新的习惯,如眼睛追随运动物体;3.4.5-9个月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活动不再囿于主体自身,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出现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

4.9-12个月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智慧动作出现,儿童各动作格式之间的关系更加灵活,更加概括化。

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就像儿童以后能运用概念来了解事物一样,儿童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来认识事物。

-1.5岁通过尝试错误有目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智慧动作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方向目的构成新方法的能力,新方法出现纯属尝试中的偶然。

6.1.5-2岁这是感知运动结束,前运算阶段开始的时期。

显著特点是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求新方法之外,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

例如,见教材“儿童从盒子中去东西的过程”。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智慧的成长突出地表现在三方面:(1)逐渐形成物体永久性(不是守恒)的意识,这与婴儿语言及记忆的发展有关,物体永久性具体表现现在:当一个物体(如爸爸妈妈、玩具)在他面前时,婴儿知道不这个人或物,而当这个物体不在眼前时,他能认识到此物尽管当前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但仍然是存在的。

第四章_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第四章_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具体运算阶段
1896-1980
一、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 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Objectpermanent),末期出现智 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 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只能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行思维
•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 延迟模仿、语言符号灵活运用; 象征:与象征物之间有明显相似之处;
符号:与被表达物之间无客观上的相似,但主 观上有紧密联系,如语言。
直觉思维阶段(4-7岁)
• 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 思维。这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
第五分阶段(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第 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但是,这时
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去构成新 方法的能力,新方法的发现纯属尝试中的偶然。“尝试
错误期”。
第六分阶段(岁)
显著特征是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 方法外,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 题。
•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 儿童的认识或思维是从哪来的?对于这一问题有多种
解释。
唯心论者认为思维来自于先天遗传;
经验论者认为思维来自对客体的知觉;
皮亚杰——相互作用论 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的 来自主体,也不是单纯递来自客体,而是来自主体 对客体的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 皮亚杰对认识本质的回答,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 性和能动性,知识不是简单地摹写,它必须通过儿 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
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逐渐地认识周围的世界。 在成人眼中,一切物体可具备“大”“小”两个属性, 但不能同时既大有小,物体可以从大到小来排队,由于 重力作用,物体会自由下落,但不会自由上升。我们知 道什么是时间、空间。我们相信视野以外的物体并不会 因此从地球上永远消失。我们还可以预知人、事、情境 的变化与发展。这些平常不过的事实在儿童眼中可能具 有极不同的含义。因次,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了 解儿童的认知模式和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 第二分阶段(1-4、4.5月)这一阶段称为习惯动作时 期;
•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这一阶段称为有目地的动作 逐步形成时期;
•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 这一阶段称为手段与目地 的分化并协调时期;
• 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 • 第六分阶段(1.5-2岁)
• 客体的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 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称 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
• 客体永久性是儿童获得守恒概念在机能上 的等价物。客体永久性和位移群的形成, 是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从自我中心状态的 第一次解除,是第一次去中心化的重大成 果,皮亚杰称它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各个阶段:
0-4个月:无视觉或操作探索
4-8个月:探索部分的掩蔽物体 8-12个月:探索完全掩蔽的物体 12-18个月:探索眼前被替换的物体 18个月以上探索掩蔽着替换的物体
二、前运算时期(2岁-7岁) •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 这一阶段儿童已出现象征性功能,运用 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儿童象征性游戏 是从象征性思维开始的。象征性思维又 叫前概念思维,这些概念是具体的、动 作的,而不是抽象的、图式的。
直觉思维阶段(4-7岁) • 这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受知觉
• 三、思维的结构
思维的结构到底是什么?
• 思维的结构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 概念的组织。认知结构组织的基本单元皮 亚杰称其为格式。格式有点类似于图式。 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的基本要素和相 互关系的抽象表征。儿童最初的格式来自 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儿童的 成熟,儿童对客体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 知结构。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 构。在皮亚杰发展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运 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促进社会公正
皮亚杰的理论强调认知发 展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对促进社会公 正产生了积极影响。
提高社会意识
皮亚杰的理论使得人们更 加关注儿童认知发展,从 而提高了社会对儿童发展 的意识。
05
皮亚杰理论的批评与反批评
主要批评
过于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
皮亚杰理论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但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下的儿童发展速度可能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形象和具体的思维来理解和解决问题,他们的思 维方式常常是自我中心的,难以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具体操作阶段
总结词
这一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中级阶段,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
详细描述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理解和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他们开始理解逻辑概念 ,如类、关系和顺序等,但仍需要具体的事物支持。
形式操作阶段
总结词
这一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儿童开始具备高级的 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详细描述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高级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他们能够理解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不再需要具体的事 物支持,可以进行假设和推理。
04
皮亚杰理论的影响
对心理学的影响
促进心理学发展
皮亚杰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 研究为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提
生平事迹
皮亚杰于1896年出生于瑞士, 后在巴黎接受高等教育。
他的研究生涯始于1918年,当 时他对儿童心理学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
在20世纪20年代,皮亚杰开始 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揭示 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什么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什么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什么皮亚杰的理论是以发生学和发展的观点探讨人类认识的个体心理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认为儿童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且知识的成长与智慧的成长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其基本理论要点:①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

②②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

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

③③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

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

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儿童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皮亚杰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是什么皮亚杰一般是将智慧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

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

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

儿童出生的第一个月只是遗传性反射格式,通过第二分阶段的习惯形成,使一些单一的反射动作加以整合、联结,如寻找声源,用眼随着运动的物体等,大约在9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

②②前运算阶段(2-6、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

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旁左右的影响。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

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③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运算(Operation)运算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

在这里运算指的是心理运算。

什么是运算?运算是动作,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出,运算或心理运算不四个重要特征:1、心理运算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例如,把热水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去,倘若我们实际进行这一倒水的动作,就可以见到在这一动作中有一系列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特征。

然而对于成人和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可以用不着实际去做这个动作,而在头脑里想象完成这一动作并预见它的结果。

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是所谓"内化的动作",是动作能被称之为运算的条件之一。

可以看出,运算其实就是一种由外在动作内化而成的思维,或是说在思维指导下的动作。

新生婴儿也有动作,哭叫、吸吮、抓握等,这些动作都是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动作,所以,不能算做运算。

事实上由于运算还有其它一些条件,儿童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出现有称之为运算的动作。

2、心理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

这里又引出可逆的概念。

可以继续用上面倒水过程的例子加以解释,在头脑中我们可以将水从热水瓶倒入杯中,事实上我们也能够在头脑中让水从杯中回到热水瓶去,这就是可逆性(reversibili ty),是动作成为运算的又一个条件。

一个儿童如果在思维中具有了可逆性,可以认为其智慧动作达到了运算水平。

3、运算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

当一个动作已具备思维的意义,这个动作除了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它同时还必定具有守恒性前提。

所谓守恒性(conse rvaion)是指认识到数目、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质量等等尽管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形式呈现,但保持不变。

装在大杯中的100毫升水倒进小杯中仍是1 00毫升,一个完整的苹果切成4小块后其重量并不发生改变。

自然界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都是具体的例子。

当儿童的智力发展到了能认识到守恒性,则儿童的智力达到运算水平。

第4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PPT课件

第4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PPT课件
①思维发展阶段论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人们 对儿童思维发展的认识,成为人们组织教 学,编写教材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A.教育必须考虑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B.教育不但要使儿童掌握知识,更要发展儿 童的思维(智力)。
②关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 既强调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的相互 作用。
23
对皮亚杰的批评:
24
(一)对阶段论
1、是否存在一个所谓完整的认知结构?
a、看来同样的逻辑结构(如守恒),但儿童通过这些
的课题的年龄不同
b、各发展课题间的联系很低或不显著
2、阶段的划分是否合适?
a、思维阶段是否具有普遍性
b、形式运算是否最高
c、是否低估了年幼儿童的认知能力
3、“守恒”是否可训练(即阶段是否可加快)?
4、只是对阶段进行描述,未揭示认知转变的具体过程
同化(assimilation):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主 体时,外部刺激或材料被处理、改变, 结合到主体结构中去的过程。
10
顺应(accommodation):内部图式通过改 变以适应外部现实的过程。
平衡化(equilibration):主体和客体间、 机体和外界间、同化和顺应机能间不 断由不平衡趋于平衡的过程,从而保 证了儿童与环境间有效的相互作用。
A.出现了符号功能(象征性功能):语言、延 迟模仿、游戏、绘画、心理表象
B.没有可逆运算、没有守恒概念 C.认知不能摆脱感知经验
③实验:
A.守恒实验:数量、长度、面积、液体容积 B.自我中心主义:三山实验(p86)
18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①图式:运算图式的低级水平 ②特点:
A.具备了逻辑运算法则,思维有了可逆 性、守恒性.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运算逻辑和儿童心理学体系中提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理论。

阶段:这四个前后相继而又有质的差异的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相当于婴儿期。

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

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

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

较之前一阶段其质的飞跃表现在: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

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和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变易性,出现了可逆性(“运算”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可逆的动作),能解决守恒问题,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和理解逻辑关系;另一是能对具体事物进行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或多余性等运算。

但由于这一阶段的运算仍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所以,其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难以组成完整的系统。

(4)形式运算阶段。

亦称命题运算阶段。

本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儿童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不受具体事物的内容的局限,能把形式与内容分开,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演算,能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

在这一阶段里,尽管儿童少年并未意识到某些形式运算结构的存在,但能运用这些结构去解决实际问题。

皮亚杰的这一理论第一次详尽阐述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阶段,为后人进一步对儿童思维发展过程及规律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有关问题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也提出了这一理论的某些不足之处。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论部分)读书笔记佛山市三水区实验小学钱显根我们经常说要尊重学生,那究竟具体要尊重什么呢?在教学当中,我们起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知识基础(包括相关的生活经验)、认知的特点等几个维度。

《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以上维度的基础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大学心理学用教材,由刘金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第一篇《总论》,第二篇《认知和语言的发展》,第三篇《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共十二章。

其中,第二篇中的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理论》和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论》对数学教学起着比较直接的作用。

因为这两章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相对精确的不同年龄的儿童认知的水平和规律,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同时,也能尊重他们认知起点和水平,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亦称“认识”(旧译),涉及知识的获得、加工、组织和应用的复杂心理活动,从广义上说,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论、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像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等。

狭义地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

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认知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1)描述儿童的认知功能如何随年龄变化而生长(2)说明或揭示儿童认知功能变化的因素或机制。

心理学对认知的探讨主要受两种理论的影响:一是皮亚杰理论,二是信息加工论。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

信息加工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知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信息加工论研究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个体各种加工的不同集合。

它不必遵循同样的规则,也不必在基本结构的控制之下。

因此,这种理论对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差异更加敏感,而皮亚杰理论则更重视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普遍性。

第四章皮亚杰理论第一节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一、皮亚杰认为,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续起来的纽带,那就是心理学。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新皮亚杰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新皮亚杰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解读皮亚杰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

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间的。

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年)。

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形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

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作出吮吸的反应。

图形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又细分为反射、习惯、视觉与抓握的协调、手段与目标的协调、新手段的发现、顿悟这六个小阶段。

例如,在反射阶段,儿童没有任何外界环境的概念,世界是一组动画片;在后天的最初适应与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开始寻找他刚刚抓握而被移开的物体;在第三阶段--中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对消失时间较长的心爱物体进行寻找;在第四阶段--中级图式的协调与应用阶段,儿童能够移动遮盖消失物体的屏幕;在第五阶段--第三级循环反应和通过主动试验发现新方法阶段,儿童对消失物体的寻找依据物体位置的移动,这在以前是不行的;在第六阶段--通过心理组合创造新方法阶段,儿童能运用各种联合动作来寻找物体。

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演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

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

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

2020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习题集(幼儿)

2020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习题集(幼儿)

2020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习题集(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部分学前儿童发展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概述1.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1.【答案要点】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 岁):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板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出现逻辑思维。

2.简述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2.【答案要点】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包含基本的内驱力和反射,处于“潜意识”状态,它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

(3)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3.简述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

3.【答案要点】(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②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③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机构等各种环境因素。

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①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第四章 皮亚杰(新)

第四章 皮亚杰(新)



经同化和顺应两种互补的适应过程,儿 童的知识因其与环境中事物的互动而增 加,且智力随生活经验的扩大而成长。 个体能适应环境,就表示其认知结构或 格式的功能,可以在同化和顺应之间维 持一种波动的心理状态。



3、平衡:当个体已有格式能轻易同化环境中 新知识经验时,在心理上会感到平衡。 4、失衡:当个体已有格式不能同化环境中新 知识经验时,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失衡。 智力成长是因为个体对环境适应时在心理上连 续不断地交替出现平衡与失衡的状态所致。
六、今天怎样看待皮亚杰理论






1、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和修正 (1)儿童所具有的能力比皮亚杰最初所认为 的要强些,尤其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实践知识 方面。 可以将守恒之类的任务教授给处于早期发展阶 段的儿童。 在简单、真实的情形中,儿童也能表现出设身 处地地考虑他人观点的能力; 婴儿表现出客体永久性的时间要比皮亚杰预期 的更早些。 (2)“阶段论”的观点近年受到指责。





“运算”(operation)是另一种十分重要的认 知结构,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它指 的是心理运算。他认为运算是内化了的、可逆 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1)心理运算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 了的动作; (2)心理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 (3)运算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 (4)运算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一、感知运动期(出生到2岁)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 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 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由于新生儿与2岁的婴儿差异很大,因此 感知运动阶段被分为六个子阶段。

主要表现: 1、从反射性行为发展到目标指向行为; 最初,儿童有本能的反射行为,这是儿 童建立其格式的基础;不久就学会运用 这些反射行为来产生更有趣、更有目的 性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摩罗氏拥抱反射。 以水平姿势抱住婴儿,如 果将其头的一端向下移动,或朝着婴儿大喊 一声,他的双臂会先向两边伸展,然后向胸 前合拢,做出拥抱姿势。此种反射从出生持 续到6个月左右。这种反射是在人类长期进化 中形成的,其机能是可以使婴儿抱住母亲的 身体。
1、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一)基本观点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最著名的发展 心理学家之一,生于瑞士纳沙特尔。发生认识论的 提出者,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对人类影响最大 的三位心理学家”之一。 皮亚杰早年学习生物学,1915年和1918年分别在瑞 士纳沙特尔大学或生物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其毕生 的工作就是试图用生物学观点来解释认识论问题。
1、 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游泳反射。 把新生儿以俯卧的姿势轻轻放进 水里,他的双手双脚会扑扑腾腾地做出非常 协调的游泳动作。这种反射出生即有,4~6 个月逐渐消失,其机能是在婴儿意外落入水 里时保护其生命。
1、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眨眼反射。 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 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当孩子睡觉时, 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这样的 表现出生即有。到孩子长到 6- 9周时,把一 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这种 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 光刺激。
抓握反射。 把手指放在婴儿手掌上并轻轻压 动,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指,抓握的力量之 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其出现时间是从 出生到 3、 4个月,它是婴儿以后有意识地抓 握物品的基础。
1、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强直性颈部反射。 在婴儿仰卧时,如果把他 的头转向一侧,他这一侧的手臂和腿就会伸 直,另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起来,呈“击剑 姿势”。这种反射在出生 28天时出现,持续 到4个月左右。其机能可能是为婴儿将来有意 识的接触物体动作作准备。
婴儿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 寻找刺激物和延长对有趣景象的注意时间; 客体永久性的获得; 对因果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简单推理; 手段─目的关系; 不在眼前、复杂行为模仿的开始; 想象游戏和符号思维的最初萌芽
1、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1 运用反射(0~1个月) 觅食反射。 当新生儿的面颊触到妈妈的乳房或其 其他部位时,就会把头转向刺激物的方向搜寻,一 直到嘴接触到可吸吮的东西为止。用手指抚摸孩子 面颊时,他也会把头转向手指的方向,手指移到哪 儿,头就转向哪儿。这种反射从出生半个小时就可 发现,持续时间为 3 周,此后逐渐变为由神经控制 的动作。其机能是帮助婴儿寻找奶头。
1、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吸吮反射。 用乳头或手指轻轻碰新生儿的口 唇时,他会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动作。这种 反射发生在刚刚出生的婴儿,持续到终生。 吸吮反射是新生儿反射中最强、最重要的一 种。当婴儿做吸吮动作时,他的其他一切活 动都会终止。吸吮反射使婴儿的吃奶成为自 动化的动作,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整已有结构的过程。
动作的作用: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
又是思维的基础。
运算(operation):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即在
头脑中进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运转的思维活动。
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例证
开 始 皮亚 杰的 概念
平衡1
定义
例子
个人图式与经验的和谐 只见过鸟的婴儿会认为所有会飞的 东西都是鸟;(狗,马)
4 2019/2/17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二)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的基本特性:
认知发展的过程可以描述为认知结构的渐进变化— —一系列前后相联的阶段。 每个阶段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结构特点,这些特 点决定着各个阶段的认识和行动方式。 每个阶段发展中的个体按照相同的顺序通过这些阶 段,前一阶段总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 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在同一年龄完成相同的阶段。阶 段的发展不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 化。
同化
顺应
根据已有图式解释新的 儿童将天空中的飞机也当作小鸟 刺激从而适应新刺激
改变已有图式更好地理 当儿童意识到这种新鸟既没有羽毛 解新刺激 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体验到 冲突或不平衡。于是给它起一个新 名字(或询问:这是什么),至在 当时能够功地通过顺应达到平衡
结 束
组织 (平 衡2)
重组已有图式,形成新 组成包含一个上位概念(飞行物体) 的更为完整的结构 和两个下位概念(鸟和飞机)的有 层次的图式
1、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收缩反射。 用带尖的东西轻刺新生儿的脚掌, 他的脚会迅速收缩,膝盖弯曲,臀部轻抬。 这种反射出生即有, 10 天后减弱。它可以使 婴儿免受不良触觉刺激的伤害。
1、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
巴宾斯基反射。 用手指沿着新生儿的脚底外 缘从脚趾向脚后根划动,他的拇指会慢慢橇 起,其余脚趾呈扇形张开。这种反射从初生 持续到8-12个月。其生理机能至今无定论。
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式是 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是个体对一个事件基本 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一)基本观点
认知过程——平衡:同化与顺应 同化(assimilation):有机体将外界元素整合到有
机体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之内的过程。
顺应(accommodation):有机体根据环境要求调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二)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 )
1、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主要特征: 0-2岁,以基本的感知和动作作为适
应世界的主要方式。
认知进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智慧:生物适应的机能结构 发生认识论:皮亚杰提出的一种关于认识论的独
特理论,强调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认识, 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将个体的认知发展看 作是沟通生物学与认识论的桥梁,认为通过对个体认 知发展的了解可以揭示整个人类认识发生的规律。

认知结构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