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15题2
文化生活高考主观题整理
一、文化与社会二、文化对人的影响三、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五、文化创新六、我们的中华文化七、我们的民族精神八、走进文化生活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2010.海南政治卷25)海南拥有丰富的历史、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有被誉为中国纺织史“活化石”的黎锦民族文化,有以流传300多年的琼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有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有以热带雨林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文化,有琼崖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还有以高尔夫运动等为代表的现代时尚文化等。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2010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许多代表强调,没有文化,旅游就没有魅力,应让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积极力量。
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怎样理解“没有文化,旅游就没有魅力”。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解答时要从两个层次组织,一是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二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切忌答案组织片面化。
【答案】(1)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人们可以从中品味不同的文化内涵,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
(2)文化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因素越丰富、品位越高,就越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凸显旅游的魅力。
2、文化与经济、政治(2010.江苏政治卷37)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
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世博之魅】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从1895年英国伦敦的第一世博会开始,人类找到了一种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形势。
世博会成为多国文化融汇和最新科技展示的平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集中展示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影响,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主观题1.《列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
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
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经商游戏。
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家书院旁边。
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
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
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的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
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亮点的节目。
优雅曼妙的舞姿、美轮美奂的造型,让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
张继刚编导对此透露了几点秘密:一是灵感源于云冈石窟,二是主题是关爱,三是进行刻苦训练,四是有团队精神。
根据材料分析舞蹈《千手观音》展现了什么。
3、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简称《纲要》)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学习纲要内容,关注教育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让我们共同参与:◇读纲要国务院制定的《纲要》,全文贯穿“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线,彰显着“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省把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4、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镜头三: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
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
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文化生活月考主观题
二.非选择题( 4小题,共50分)26.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民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是农业科技的接受者和应用者,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只有被农民所掌握并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能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来看,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学习、运用农业科技有一定难度,加之受家庭经济实力不足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材料二: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针对材料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10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亦可)②亿万农民群众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7.翻阅世界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苦难与辉煌,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梦想背后的支撑,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
中国梦是百年梦,更是时代梦。
逐梦征程,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激励与支撑根据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2分)27.(12分)(1)在长期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
主观题精选1、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
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2)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环保理念。
(3)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
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正方:“抵制洋节”。
理由:(1)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文化生活主观题选
文化生活主观题选文化生活主观题选1、材料: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会放慢,而文化往往会“逆势上扬”,人们往往会在文化产品中求宣泄、找信心,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会催生特殊的文化需求。
因此要把文化置于经济政治大视野和国际社会视角下,而不能仅从经济利润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作用。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0分)答案: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2分)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要发展先进文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社会进步。
(2分)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因素。
(2分)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3、材料:2011年8月23日8时,深圳大运会闭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
整个闭幕式体现“不一样的精彩”的创意,共分为《欢聚》、《追梦》、《告别》三章,其中《追梦》章节展现了多元的文明与青春的力量。
《青春节拍》节目把藏式踢踏、美式踢踏和爱尔兰踢踏呼应起来,体现多元文明的交融;《中华神韵》节目把中国武术、杂技、戏曲等元素气韵贯通地整合起来,场面壮观,绝技惊人。
问题: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10分)材料是如何体现“不一样的精彩”的。
答案: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3分)。
《追梦》章节展现了多元的文明与青春的力量(1分)。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
《青春节拍》节目把藏式踢踏、美式踢踏和爱尔兰踢踏呼应起来,体现多元文明的交融(1分)。
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
《中华神韵》节目把中国武术、杂技、戏曲等元素气韵贯通地整合起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分)。
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文化生活部分)
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历年主观题1.(2011·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4分)2.(2012·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文化与生活概括性主观题
9.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 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 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 的根本标准。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⑤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 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 的必由之路。
(3)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 继承,古为今用。
7.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 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②把握好文 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 陈出新,革故鼎新。 8.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①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外部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
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 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 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⑤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为什么需要交流和传播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传播。 ②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 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③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和进步。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⑤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华的使者。我们要更加热情的欢 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 成果;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 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 际问题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 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 维方式。 ④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 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⑤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本质、反作用、与经济交融、与政治交融、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注意如果是对人的影响,答1 6 7 8 9条,如果设问未明确是对人的影响,全答上,若是校园文化还要加上10条教育的功能)(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的本质)(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反作用)(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文化素养,推动政治文明发展;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与政治(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文化与综合国力)(6)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7)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8)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9)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育的功能)★2.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提高文化软实力。
(2)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1、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文化对人的作用⑤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⑥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⑦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0年9月27日,我校读书节拉开了帷幕。
本届读书节的主题为“情系亚运,书香校园”。
希望以读书节活动为契机,引导师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同时也希望通过读书活动,建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1)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认识。
(2)有人认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活动,有利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生活主观题题型
高考文化生活主观题分类整理一、原因依据类1、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多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
仅在2009年,中国—东盟青年营、泰国风情节、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国际摄影大赛、中国—东盟电视论坛等系列活动成功在举办。
目前,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人数达15万人。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加强与东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依据。
(8分)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各个领域的合作。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中国在东盟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不断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双方开展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8分)2、作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省在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需、增加就业等各项措施时,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规划了“三区、三园、三带” (三区:以为龙头,打造东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为中心,打造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为支点,打造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
三园即鲁文化产业园区、齐文化产业园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园区。
三带:黄河文化产业带、运河文化产业带、滨海文化产业带)的文化发展产业布局。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省把发展文化事业放到重要位置的理由。
(7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政治发展,发展文化事业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省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扩大需、增加就业。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3.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1:《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成为最热门话题。
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
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
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上映的意义。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精练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精练1.(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明确要求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这一美德,某校开展了一系列“光盘行动,利国利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就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的意义,拟一份简明发言稿。
要求:字数在100字左右。
【答案】答案示例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光盘行动是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这一优秀文化一旦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有助于我们这个民族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答案示例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通过宣传“光盘行动”,有助于切实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这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就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的意义,拟一份简明发言稿。
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
考生回忆“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然后可从文化的总体作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优秀文化的作用等角度阐释“光盘行动,利国利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对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2.(2020·隆德县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
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
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一1.(10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2分)答:(1)应该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分)2)对文化创新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8分)(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起决定作用。
(1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1分)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分)2.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CDP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
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答:(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分)(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分)(3)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
(3分)3. (9分)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22年12月7日通过并公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此《办法》,自2022年起,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的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新增为国家法定节日。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1.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答:(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为此,十七大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连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从志成城。
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既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和提升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
有这种精神作支撑,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材料二 2008年北京为世界人民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成功奥运会,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奥运遗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较之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物质遗产,精神遗产更为持久、更为宝贵,我们要珍惜它,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为什么精神遗产更为持久、更为宝贵?答:(1)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主观题训练(2)
文化生活主观题训练(2)一、近年来,从“最美”现象喷涌、道德模范受推崇,到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能够感受到从公民到国家,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
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二、近年来,A村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开展了群众性的乡村文化创建活动。
引导广大村民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通过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等方式,评选出“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等先进典型。
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乡村面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A村开展乡村文化创建活动体现的道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瑞典的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它在不失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走上现代化之路,那些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备受当地人的珍视。
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要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
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
四、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上,安徽省第3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出版、发行集团再次双双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皖企位居全国第4位;文化惠民扩面提速,纳入省民生工程的12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远程教育点全面建成达标》。
结合材料,从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角度,分析我省如何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12分)五、.材料一: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
“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比如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也有官场的,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还有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式解析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式解析(一)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般答题模式:内涵+特点+形式活动+社会作用+文化与人④文化的含义②文化的特点(4点)③文化的形式④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⑤文化与政治经济⑥文化与综合国力⑦文化与人例题1、[2014·浙江卷]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
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
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
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①[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
②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中华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一般答题模式:文化现象+内涵+特点+形式活动+社会作用①文化的含义②文化的特点(4点)③文化的形式④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⑤文化与政治经济⑥文化与综合国力材料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一谈谈为什么我市各区县要出新招、出妙招来发展文化产业?并提出你自己的建议。
(14分)32、原因: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相互交融: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一、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1、文化的社会作用【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题模板】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答题要点】(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为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日益突出。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民主法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对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答题模板】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答题要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1、文化创新的举措【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某地创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或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什么知识。
(文化创新的措施)【答题模板】根本途径+主体+基本途径+正确方向【答题要点】①立足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求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15题1、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文化产业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2、2008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参考答案: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
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2008年2月17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在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触动了国人的情感,震撼了国人的心灵。
很多人表示,“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人物感动中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它已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一段难忘历史的精彩浓缩。
5、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辩题: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艺工作者,文化创新来自于文艺工作者的灵感。
参考答案:(1)文化创新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工作,但文化创新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2)文化创新的确与文艺工作者的灵感分不开,但是文化创新的最终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唯一检验标准和目的。
(4)题目夸大了文艺工作者及其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因此是错误的。
6、看漫面,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8分)参考答案:(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7、“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历经沧桑,经久不衰,其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结构创新、制度创新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
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
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的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今用”,形成“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
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着新的活力。
辨题:文化的创新,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11分)参考答案:(1)文化创新要以文化的继承为基础。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摈弃传统从头开始。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失去根基。
中华老字号正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实现了企业文化的创新。
(3分)(2)文化创新还必须把握时代精神。
任何文化创新都必须立足现实,从时代的发展中吸取营养,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的创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3分)(3)文化创新要不断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中华老字号就是在融合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3分) (4)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创新秀传统文化方面,而没有看到其他方面的要求,因此是不科学的。
(2分)8、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参考答案:(1)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
从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轨迹,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2)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医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9、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何联系?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通过中华文明与其他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的对比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
(2)①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正是由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才使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0、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11分)参考答案: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③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1、材料一卖火柴的小女孩变成促销女郎,白雪公主穿着泳衣打猎,孔乙己不偷书改偷光盘……《Q版语文》将中小学经典与文篡改成恶俗的搞笑故事。
材料二恶搞,是今年来在社会上泛滥的一股黑流,因其低俗、下流,迎合了某些人的阴暗心理,一出笼便受到推崇和鼓噪,以至于无孔不入、无处不有。
什么商业恶搞、网络恶搞、古典名著恶搞、历史事件恶搞、优秀人物恶搞,五花八门,泛滥成灾。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上述材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腐朽的、落后的文化现象。
②恶搞是一种庸俗、低级和无聊的文化,是从腐朽文化中变异滋生出的文化垃圾。
它与社会所弘扬的文明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格格不入,是一株精神“毒草”,毒害着青少年,腐蚀着民族的灵魂。
③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是恶搞产生的主要原因。
同时,当前人们思想的空虚、健康向上文化作品的缺乏,也是恶搞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④为此,一方面政府要坚决打击和依法取缔各种腐朽的文化,加强监督和管理,同时也要加强文化建设,向社会提供更多健康向上的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弘扬主旋律。
另一方面,人们也要提高辨别能力,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远离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2、辨析: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导致了文化生活的低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