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疗效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疗效对比

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18例),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观察组,18例)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接受了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后,对比其1~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肺癌时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组间对比结果无典型性差异,并且采用双动脉介入治疗房室还会导致用药量的增多,致使患者将面临更高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难度更大,建议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方法。

标签:肺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治疗;疗效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肺癌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现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类型。目前关于肺癌的临床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且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这提示肺癌的病发可能与男性群体吸烟率较高有关,且环境污染、电力辐射等因素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诱发因素[1]。当前在治疗肺癌时多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但化疗方式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为严重的毒副影响。为探究针对肺癌的有效介入化学疗法,选取我院于所收治的肺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现将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觀察组男12例,女6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9.4±3.6)岁;分期:Ⅱ6例,Ⅲa期6例,Ⅲb期3例,Ⅳ期3例。对照组男11例,女7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9.8±3.7)岁;分期:Ⅱ5例,Ⅲa期6例,Ⅲb期4例,Ⅳ期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期等一般统计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单介入治疗。由支气管动脉血管位置做切口,经皮穿刺插入导管进行动脉造影,向血管内注入化疗药物,保持速度适当。观察组:采取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由侧股静脉行穿刺,引入肺动脉球囊导管,于下腔静脉诸如造影剂,

由右房室进入肺动脉,取1/2造影剂实施灌注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计算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对比其疗效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因受到气候环境影响与人們自身不良嗜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肺癌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且死亡率也有所上升。临床治疗肺癌时,给药途径是否正当将会对疗效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并同时也会直接决定着患者的生存质量[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在1年、2年、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一致,对比差异不显著。而观察组所用治疗方法不但疗效未有明显增强反而还会导致临床治疗难度的加大,致使患者所面临的并发症概率显著升高。对此,在临床上还应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以期能够促进疗效的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肺癌时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组间对比结果无典型性差异,并且采用双动脉介入治疗房室还会导致用药量的增多,致使患者将面临更高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难度更大,因此建议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真真,王忠敏,茅爱武,等.非小细胞肺癌的介入治疗现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3):272-276.

[2] 杨荣刚,许同宪,孙云安,等.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9(21):3236-3238.

[3] 刘燕,王磊.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17,37(5):6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