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卸料平台计算

合集下载

卸料平台计算

卸料平台计算
Mc=-q/2×(0.3)2=-16.7kgm
Q(x),∵M(x)为二次抛物线,则Q(x)为直线,不难算出QB=664kg,
Qc=555kg。则Qmax=555+111=666kg
三、强度计算
σmax=Mmax/Wz=49150kg•m/108cm3<[σ]=2400kg/m2
max=QS/Jb=3/2•Q/bh=1.5•728kg/0.53×10cm2=206kg/cm2<[τ]=1200kg/cm2
卸料平台计算软件卸料平台施工方案卸料平台悬挑卸料平台落地式卸料平台卸料平台规范卸料平台方案卸料平台拆除卸料平台验收表卸料平台面图
材料堆放总重2000kg,自重660kg。ABCD中CD为外伸梁,其外荷载为:2660kg/2=1330kg。
线荷载:q=1330kg/3.6m=370kg/m.
求支反力RB、RC:
∑MB=0
RC×3.6m=q×3.6×1.8m RC=666kg
∑Y=0 RB=1330-666kg=664kg
二、内力计算
弯矩M(x)=RBx-qx•x/2=664x-185x2
对M(x)求导并令其为零,则
dM(x)/dx=664-370x=0
∴x=1.79m M(x)取得极大值
则Mmax=M(1.79)=664×1.79-185(1.79)2=595.8kg•m
四、钢丝绳拉力及强度计算
从上图分析N=666×1.41=939.06kg。4时即φ15钢丝绳可以承担4000kg拉力。
n=4000/939.06=4.26
经结构分析计算卸料台限重2T时时安全可用的。
卸料平台材料表
序号
材料价格
数量
重量/m
总重

落地式卸料平台验算(架体高度14

落地式卸料平台验算(架体高度14

落地式卸料平台验算(架体高度14.2m)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脚手架参数二、荷载设计计算简图:立面图侧面图三、纵向水平杆验算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3×(0.03+G kjb×l b/(n+1))+0.9×1.5×G k×l b/(n+1)=1.3×(0.03+0.35×0.8/(1+1))+0.9×1.5×3×0.8/(1+1) =1.841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0.03+G kjb×l b/(n+1))=(0.03+0.35×0.8/(1+1))=0.17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 max=0.1ql a2=0.1×1.841×1.52=0.414kN·mσ=γ0M max/W=1×0.414×106/4120=100.54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77q'l a4/(100EI)=0.677×0.17×15004/(100×206000×98900)=0.286mmνmax=0.286mm≤[ν]=min[l a/150,10]=min[1500/150,10]=10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1ql a=1.1×1.841×1.5=3.038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1.1q'l a=1.1×0.17×1.5=0.281kN四、横向水平杆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由上节可知F1=R max=3.038kNq=1.3×0.03=0.039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由上节可知F1'=R max'=0.281kNq'=0.03kN/m1、抗弯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弯矩图(kN·m)σ=γ0M max/W=1×0.611×106/4120=148.23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变形图(mm)νmax=0.155mm≤[ν]=min[l b/150,10]=min[800/150,10]=5.333mm 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535kN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纵向水平杆:R max=1×3.038/2=1.519kN≤R c=0.85×8=6.8kN横向水平杆:R max=1×1.535=1.535kN≤R c=0.85×8=6.8kN满足要求!六、荷载计算立杆静荷载计算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 G1k单外立杆:N G1k=(gk+l a×n/2×0.03/h)×H=(0.129+1.5×1/2×0.03/1.8)×14.2=2.01kN单内立杆:N G1k=2.01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 G2k1单外立杆:N G2k1=(H/h+1)×la×l b×G kjb×1/2/2=(14.2/1.8+1)×1.5×0.8×0.35×1/2/2=0.933kN 1/2表示脚手板2步1设单内立杆:N G2k1=0.933kN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N G2k2单外立杆:N G2k2=(H/h+1)×la×G kdb×1/2=(14.2/1.8+1)×1.5×0.17×1/2=1.133kN1/2表示挡脚板2步1设4、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 G2k3单外立杆:N G2k3=G kmw×la×H=0.01×1.5×14.2=0.213kN5、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 G2k总计单外立杆:N G2k=N G2k1+N G2k2+N G2k3=0.933+1.133+0.213=2.28kN单内立杆:N G2k=N G2k1=0.933kN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外立杆:N Q1k=la×l b×(n zj×G kzj)/2=1.5×0.8×(1×3)/2=1.8kN内立杆:N Q1k=1.8kN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单外立杆:N=1.3×(N G1k+ N G2k)+0.9×1.5×N Q1k=1.3×(2.01+2.28)+ 0.9×1.5×1.8=8.006kN 单内立杆:N=1.3×(N G1k+ N G2k)+0.9×1.5×N Q1k=1.3×(2.01+0.933)+ 0.9×1.5×1.8=6.256kN 七、立杆稳定性验算1、立杆长细比验算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1.8=2.7m长细比λ=l0/i=2.7×103/16=168.75≤210满足要求!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5×1.5×1.8=3.119m长细比λ=l0/i=3.119×103/16=194.906查《规范》表A得,φ=0.1912、立杆稳定性验算组合风荷载作用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3(N G1k+N G2k)+0.9×1.5N Q1k=1.3×(2.01+2.28)+0.9×1.5×1.8=8.006kN M wd=γLφwγQ M wk=γLφwγQ(0.05ζ1w k l a H12)=0.9×0.6×1.5×(0.05×0.6×0.262×1.5×3.62)=0.124kN·m σ=γ0[N/(φA)+M wd/W]=1×[8006.426/(0.191×384)+123766.704/4120]=139.20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八、连墙件承载力验算N lw=1.5×ωk×2×h×3×l a=1.5×0.262×2×1.8×3×1.5=6.367kN长细比λ=l0/i=600/16=37.5,查《规范》表A.0.6得,φ=0.896(N lw+N0)/(φAc)=(6.367+3)×103/(0.896×384)=27.225N/mm2≤0.85×[f]=0.85×205N/mm2=174.25N/mm2满足要求!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N lw+N0=6.367+3=9.367kN≤0.85×12=10.2kN 满足要求!。

扣件式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

扣件式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

扣件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双管、双扣件)1。

基本计算参数(1)基本参数卸料平台宽度3。

00m,长度4.00m,搭设高度13。

50m。

采用Φ48×3。

5钢管。

内立杆离墙0。

20m,中立杆采用双扣件.立杆步距h=1。

50m,立杆纵距b=1.00m,立杆横距L=1.00m.横向水平杆上设2根纵向水平杆;施工堆载、活荷载5。

00kN/m2;平台上满铺竹串片脚手板.(2)钢管截面特征壁厚t=3。

5mm,截面积A=489mm2,惯性矩I=121900mm4;截面模量W=5080mm3,回转半径i=15。

8mm,每米长质量0。

0376kN/m;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弹性模量E=206000N/mm2。

(3)荷载标准值1)永久荷载标准值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0.1248kN/m脚手板采用钢筋条栅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35kN/m22)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施工堆载、活荷载5。

00kN/m23)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平台搭设高度为13。

50m,地面粗糙度按B类;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

00(标高+5m)挡风系数=0。

868,背靠建筑物按敞开、框架和开洞墙计算,则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

3=1。

3×0.868=1.128,工程位于广东广州市,基本风压ω0=0.30kN/m2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μzμsωο=1.00×1。

128×0.30=0.34kN/m22.纵向水平杆验算(1)荷载计算钢管自重G K1=0.0376kN/m;脚手板自重G K2=0。

35×0。

33=0。

12kN/m;施工活荷载Q K=5。

00×0。

33=1.65kN/m 作用于纵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q1=1.2×(0。

0376+0。

12)=0.19kN/m,施工活荷载q2=1.4×1.65=2。

31kN/m(2)纵向水平杆受力验算平台长度4。

落地式卸料平台

落地式卸料平台

落地式卸料平台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三、平台搭设要求1#、2#、5#~7#楼二层未设置悬挑卸料平台,为便于二层材料周转,需要在每个单体各设1个落地扣件式钢管卸料平台,搭设高度从地库顶板(标高-1.350)至二层(标高约3.000),搭设高度约为4.35米。

1#、2#、5#~7#楼落地卸料平台位置均设置在号楼北侧楼梯间部位。

卸料平台搭设尺寸为4m长×3m宽,使用时逐层向上搭设,最大堆放荷载为1.0kN/㎡。

卸料平台的立杆间距为1.0m×1.0m,步距1.8m,搭设高度4.350m,钢管类型48×3.5mm,扣件连接方式:平台板下钢管采用双扣件,其他采用单扣件,平台板底钢管间距500mm。

卸料平台搭设时每个楼层必须设置与结构连接的刚性拉结点,拉结件采用48×3.5mm钢管与结构连接。

操作层满铺脚手板,四角用铁丝扎紧,靠室外一侧应略高于内侧。

外立杆内侧设置挡脚板,高度180mm,周边设置两道防护栏杆,防护高度1.2m,内侧悬挂密目网进行封闭,防护栏杆内外两侧居中悬挂限载标识牌。

靠外侧的三个立面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

3.1、材料要求3.1.1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48×3.5mm的热轧钢管。

钢管不得严重锈蚀、弯曲、变形,并刷油漆进行防腐处理。

3.1.2扣件: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的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不得采用严重锈蚀或螺纹已被咬口的扣件。

3.1.3脚手板:木脚手板应采用14厚模板制作,板下设置45*65木楞间距250mm,木楞两端应用镀锌钢丝箍紧,木脚手板与木楞用铁钉固定。

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方案+安全计算书

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方案+安全计算书

落地平台方案1.1工程概况**************位于**************,.由******************开发建设.地下**层,地上****层,层高2。

8m,结构形式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搭设高度为该建筑物****层楼面。

由于现浇砼结构较多施工过程中转运的材料也相对要频繁,为了加快材料转运速度,拟在主施工区域搭设落地式卸料平台。

1.2卸料平台设计概况卸料料平台布置从第一层楼面开始搭设起,最高搭设高度至十五层楼面,,搭设高度为42m(不包括栏杆扶手高度)。

转料平台使用时逐层往上搭,搭设平台设计堆放荷载按10KN/㎡考虑,搭设尺寸为:2.70×6.30米,立杆的纵距 b=0.70米,立杆的横距 l=0.90米,立杆的步距h=1。

50米,平台底面的支撑钢管横距0。

30米布置。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

5脚手架管.详见: 转料平台详图详见附图。

2.落地卸料平台构造要求2.1基础构造立杆直接在座于硬化地面之上。

2.2立杆(1)本卸料平台全部采用单立杆。

(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均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2。

3纵向水平杆(1)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杆的内侧,并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2)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a.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大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跨中。

b.当采用搭接接头时,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m。

(3)承受平台荷载的纵向水平杆采(包括横向水平杆)用双扣件与立杆连接。

2。

4连墙件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水平向沿架体的四角各设置一个拉结点与墙体呈“八”字形对撑连接。

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建筑施工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辽阳东路,单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8203.64m2,地下建筑面积2369.79m2,地上建筑面积5833。

85m2。

建筑物高度为23。

4m,建筑主要功能为办公,地上5层,局部3层,地下1层。

其中南侧为三层派出所,北侧为五层刑警大队,整体呈L形布置。

卸料平台平面搭设尺寸为2。

7m×3m长,分别在6轴/D轴线、5轴×G轴,可知最高搭设为7。

2m,另加1。

2m高防护栏杆使用时逐层往上搭设,支架四边角采用双立杆,其余采用单立杆,本方案计算时采用双立杆进行计算。

最大堆放荷载为1。

5t,受料面积为4平方米,每吊不能够超过0。

8t。

三卸料平台的施工方法1.立杆、大、小横杆均采用φ48×3.5钢管,平台采用40㎜厚脚手板(松木)封闭严密,与平台固定并绑扎牢固。

其他水平栏杆也采用钢管。

主立杆采用双钢管立杆。

卸料平台与脚手架同步搭设.每两步三跨设置连墙件.2.基础处理:地基在设立位置为地下室250mm厚顶板上,搭设的立柱下设40㎜厚脚手板。

3.平台立杆纵横方向间距分别为:纵向间距900mm,横向间距1000mm。

并且通过连墙件逐层与建筑物拉结,间距为立杆间距.4.平台的布置应根据各单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楼层标高而定,以方便现场操作为宜.平台层高为3。

9~4.5m。

5.平台下架子立杆外两侧面每层设置剪刀撑,用以增大立杆的横向刚度,保证立杆稳定性。

转角开始整个立面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以对标(45度)宜,撑头要顶在有实力的地方,不得滑动,并且要贴服有力。

剪刀撑的接头采用旋转扣件搭(对)接件连接,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的伸出端或立柱上。

卸料平台荷载限定验算

卸料平台荷载限定验算

卸料平台荷载限定验算1、按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图集有关卸料平台的规定:(1)卸料平台的设计荷载按3KN/m2。

(2)施工实际荷载应控制在2KN/m2。

(3)斜拉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0。

2、平台上的荷载计算如下:(1)平台钢骨架总荷载:10号槽钢10Kg/m,16号槽钢19Kg/m。

9.4×10+6.4×19=215.6Kg215.6/(3.2×2)=22.5Kg/m2=0.23KN/m2(2)脚手板重按0.5KN/m2G=0.23+0.5=0.73KN/m2Q=3KN/m2q=0.73×1.2+3×1.4=5.076KN/m2G+Q=q i=3.73KN/m2(3)由于计算钢丝绳用安全系数法,因此荷载采用标准荷载Q k=3.73KN/m2q k=3.73×1.5=5.6KN/mR a×3.4=0.5×5.6×3.4×3.4=R b=9.52KN计算得出N1=12.7KN钢丝绳计算标准拉力为1.4t18/1.4=12.8大于10 安全。

(4)计算16号槽钢时采用计算荷载:3.4R=0.5×5.1×1.5×3.4×3.4=44.2 所以R=13KNM max=11.05KN〃m N1=17.3 所以轴力N=8.5KN 挑梁采用16号槽钢A=2500mm2W=116.8×103mm3计算应力得到98N/mm2小于205N/mm2安全。

3、卸料平台施工荷载控制在:3.2×3×2=19.2KN约等于1.96t。

1.96t≈2t。

钢管落地卸料平台搭设要求及计算书

钢管落地卸料平台搭设要求及计算书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35×16.5 = 2.228 kN; (2)栏杆的自重(kN): NG2 = 0.15×0.8 = 0.12 kN; (3)脚手板自重(kN): NG3 = 0.3×0.8×0.8 = 0.192 kN; (4)堆放荷载(kN): NG4 = 5×0.8×0.8 = 3.2 kN;
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 σ = 56.905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七、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 = k1µh = 1.167×1.7×1.4 = 2.777 m; L0/i = 2777.46 / 15.9 = 175 ; 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32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 σ =10471.4 /( 0.232×424 )= 106.451 N/mm2;
2.荷载参数
脚手板自重(kN/m2):0.300; 栏杆自重(kN/m):0.150; 材料堆放最大荷载(kN/m2):5.000; 施工均布荷载(kN/m2):4.000;
3.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20.0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25;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 σ = 42.581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计算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计算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计算一、引言落地式卸料平台是一种用于物料输送与卸载的装置,广泛运用于矿山、化工、建材等行业中。

为确保卸料平台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针对其结构、承载能力进行设计计算。

二、设计计算1.结构设计卸料平台主体结构通常为钢结构,其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

一般而言,卸料平台的防护栏杆应高于平台边缘1米以上,并配备合格的回收通道和上下通道。

同时,在选定卸料平台位置时,应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因素,如风压、温度等,保证平台结构的稳定性。

2.承载能力计算承载能力是卸料平台设计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平台承载能力通常由各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共同决定。

如对于单独的卸料平台,其受力部位主要有平台、支撑柱、连接构件等。

以平台为例,首先需确定平台的有效面积,然后根据物料密度、卸料方式等参数,计算平台可承受的最大载荷。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厚度、钢材种类和型号,进行受力计算和构造优化。

类似地,对支撑柱和连接构件的承载能力也需要进行计算和优化。

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应遵循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如《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3.安全防护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是确保设备安全与可靠运行的关键之一。

除了设计可靠的结构和承载能力外,还需安装防滑措施和护栏、防护板等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故障和缺陷。

4.其他设计要点在卸料平台的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要点:(1)卸料平台支撑点的设计,确保其受力均匀,不出现局部过载或失稳的情况;(2)卸料平台的防震设计,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卸料平台的防爆设计,适用于化工、煤矿等行业,确保在危险环境下的安全操作。

三、结论因卸料平台结构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其设计计算也有所不同。

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卸料平台,安全和稳定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进行设计计算时,应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和方法论,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精细化设计,确保卸料平台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计算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计算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计算落地式卸料平台是用于货车卸货、装货等工作的平台设备,目前在物流、仓储等行业中广泛使用。

设计的优良与否决定了其能否满足客户需求,为此,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计算工作。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稳定性分析等方面介绍落地式卸料平台的设计计算。

一、结构设计落地式卸料平台主要分为平台前缘、后缘、侧板、下部结构等部分。

关键是指定材料、尺寸等方面。

在材料选择方面,应根据平台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来决定。

在确定尺寸时,需要考虑货车的尺寸、货物重量、卸货高度等因素,以满足货物卸载时的安全性和高效率。

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 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是落地式卸料平台最为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平台的最大承载能力,最大工作荷载等指标。

承载能力的计算与结构材料、结构形式等相关,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拱形效应、板杆力学等。

2. 稳定性平台稳定性是指平台在受到横向或纵向荷载时能保持稳定的能力,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

稳定性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刚度计算、稳定计算等,需要通过计算得出平台的抗倾覆、稳定性等指标。

3. 安全性卸货平台设计中一项重要指标即是平台的安全性。

在进行设计计算时,需要特别关注平台的安全性因素,例如防滑设计、防护装置设计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平台的作业环境、操作方式等相关因素。

二、稳定性分析落地式卸料平台的稳定性分析是设计的重中之重。

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平台的静载荷、动载荷、风力载荷等多种载荷进行分析计算,以确定平台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载荷分析由于平台的作业环境多样化,当从卸货案例分析平台的承载能力时,应考虑各种类型的货物以及不同置放方式对平台的影响。

设计时需根据实际作业条件的不同,大致分为静荷载和动荷载两类,计算最大荷载水平。

2. 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在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详细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

主要包括强度、韧性、延展性等指标。

此外,还需要关注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应变率等方面。

扣件式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计算式

扣件式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计算式

扣件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双管、双扣件)1.基本计算参数(1)基本参数卸料平台宽度3。

00m,长度3.00m,搭设高度4。

50m。

采用Φ48×3。

5钢管。

内立杆离墙0。

20m,中立杆采用双扣件。

立杆步距h=1。

50m,立杆纵距b=1。

00 m,立杆横距L=1。

00m.横向水平杆上设2根纵向水平杆;施工堆载、活荷载5。

00kN/m2;平台上满铺竹串片脚手板。

(2)钢管截面特征壁厚t=3.5mm,截面积A=489mm2,惯性矩I=121900mm4;截面模量W=5080mm3,回转半径i=15.8mm,每米长质量0。

0376kN/m;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弹性模量E=206000N/mm2。

(3)荷载标准值1)永久荷载标准值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0。

1248kN/m脚手板采用钢筋条栅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

35kN/m22)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施工堆载、活荷载5.00kN/m23)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平台搭设高度为4。

50m,地面粗糙度按B类;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

00(标高+5m)挡风系数=0.868,背靠建筑物按敞开、框架和开洞墙计算,则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3=1.3×0.868=1。

128,工程位于广东广州市,基本风压ω0=0.30kN/m2;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μzμsωο=1.00×1。

128×0。

30=0.34kN/m22。

纵向水平杆验算(1)荷载计算钢管自重G K1=0。

0376kN/m;脚手板自重G K2=0.35×0。

33=0.12kN/m;施工活荷载Q K=5。

00×0。

33=1。

65kN/m 作用于纵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q1=1。

2×(0。

0376+0。

12)=0。

19kN/m施工活荷载q2=1。

4×1.65=2.31kN/m(2)纵向水平杆受力验算平台长度3.00m,按3跨连续梁计算L=1。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搭设方案一、编制根据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因场地狭小,施工部分材料无现场对方,为以便施工及考虑施工安全,决定在砼底板上搭设临时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三、施工布署3.1 卸料平台选型本工程卸料平台采用48×3.0mm钢管搭设旳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

3.2 卸料平台设计卸料平台平面尺寸为20 m×6m,立杆横距0.7m、纵距0.7m,脚手架步距0.9m。

卸料平台最高搭设高度12m计算。

四施工措施4.1 搭设工艺流程落地平台搭设旳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扎实→基础承载力试验、材料配置→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4.2 基础处理本工程脚手架地基础部位回填土应扎实平整,垫厚度不不不小于50mm旳一般木板。

4.3 搭设规定5.3.1卸料平台与脚手架同步搭设,每两步两跨设置连墙件;平台立杆纵横方向间距分别为:纵向间距700mm,横向间距900mm。

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3.2平台下架子立杆外两侧面每层设置剪刀撑,用以增大立杆旳横向刚度,保证立杆稳定性。

转角开始整个立面长度和高度持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斜杆与立面倾角在45度至60度之间,撑头要顶在有实力旳地方,不得滑动,并且要贴服有力。

剪刀撑旳接头采用旋转扣件连接,固定在与之相交旳横向水平杆旳伸出端或立柱上。

5.3.3卸料平台旳平台面上纵向水平杆间距加密为300mm,然后再铺双层松木板,木板与架体连接应牢固、搭设严密,平台板向楼层倾斜一定坡度。

5.3.4脚手架开口处,下部增长斜撑,保证脚手架稳定。

5.3.5每一卸料平台三面设置防护栏杆,上杆1.2m,下杆居中设置,扫地杆200mm,内设硬质板防护,高度不得低于1.5m,卸料平台满挂密目安全网。

5.3.6卸料平台必须单独设置,不得与脚手架共用立管或架设其上。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X工程由14个单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

该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工程等级二级,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等级四级。

现阶段因工程需要,搭设钢管落地卸料平台。

以A19#厂房为例,卸料平台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形式。

如下图所示:二、编制依据1、依据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2、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各类参考规范、图书:《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三、卸料平台方案选择及布置本工程采用钢管落地式脚手架,考虑周转材料及砌体、抹灰等施工需要,拟搭设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尺寸为4.5m×9m。

四、卸料平台的搭设(一)、材料准备采用Φ48×3.0钢管及扣件;50×80mm木枋、18mm厚木胶板;Φ20钢筋,钢材强度等级HRB400。

(二)、卸料平台的搭设要求1、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是施工负责人向作业人员进行职责落实的法律要求,要严肃认真的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并履行签字手续。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

项目、班组必须专人负责对卸料平台的搭设、拆卸进行跟踪、督促、检查。

3、各种材料必须满足国家及行业要求,必须是合格产品,符合卸料平台施工方案中对材料的要求。

4、卸料平台限重1吨,严禁超载运行。

挂限重牌,并固定责任人。

(三)、卸料平台的搭设1、钢管落地卸料平台落地卸料平台搭设的工艺流程为: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水平横杆→水平纵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方案(附计算书-附图)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方案(附计算书-附图)

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教学综合楼工程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方案施工单位:***: *** ***: ***审批人: 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依据 (1)第三章平台搭设要求 (2)第四章落地平台计算书 (3)1、参数信息 (4)2、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5)3、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6)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8)5、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 (8)6、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9)7、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10)第五章平台荷载试验及验收 (11)第六章脚手架的使用规定 (11)第七章脚手架拆除规定 (12)第八章安全管理 (12)第一章工程概况1、该工程为 xxx建设的教学综合楼,拟建于桂xx学校内。

2、由xx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建筑面积约11735.37m2(第一期建筑面积3890.58m2,第二期建筑面积7844.79 m2 。

第一期:地下室一层,地下室建筑面积:174.85 m2)地上主体五层、局部六层,工程总高20m 。

第二章编制依据钢管落地平台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

第三章平台搭设要求1、材料要求:钢管采用Φ48×3.5mm的热扎钢管。

钢管不得严重锈蚀、弯曲、变形,并刷油漆做防腐处理,扣件采用标准型的回转扣、直角扣对接扣,不得采用严重锈蚀或螺纹已被咬口的扣件。

2、落地式架,立杆横向间距为1.0m,立杆纵距为0.6m,步距1.5m。

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5cm的木板上,地面基础必须夯实、整平;起步设纵横相连的扫地杆。

每一个楼层,设刚性拉结点,拉结件采用Φ48×3.5钢管和结构连结。

操作层脚手板满铺,四角用12#铁丝扎紧。

外立杆内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外周设剪刀撑重地面开始到顶;3、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地式卸料平台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0.0m,
立杆的纵距 b=0.9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20m。

脚手板自重0.30kN/m2,栏杆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2.00kN/m2,施工活荷载2.50kN/m2。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
q1 =0.000+0.300×0.300=0.09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
q21 = 2.000×0.300=0.6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22 = 2.500×0.300=0.750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0.750+0.600=1.35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1.20×0.090=0.108kN/m
活荷载 q2 = 1.40×0.750+1.40×0.600=1.890kN/m
最大弯矩 M max=(0.10×0.108+0.117×1.890)×0.9002=0.188kN.m
最大支座力 N = (1.1×0.108+1.2×1.89)×0.90=2.148kN
抗弯计算强度 f=0.188×106/5080.0=36.98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0.090kN/m
活荷载 q2 = 0.750+0.600=1.35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90+0.990×1.350)×900.04/(100×2.06×105×121900.0)=0.210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 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15kN
2.15kN 2.15kN 2.15kN 2.15kN 2.15kN 2.15kN 2.15kN 2.15kN 2.15kN
2.15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516
支撑钢管弯矩图
(kN.m)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0.68kN 0.68kN 0.68kN 0.68kN 0.68kN 0.68kN 0.68kN 0.68kN 0.68kN 0.68kN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23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 max=0.516kN.m
最大变形 v max=0.380mm
最大支座力 Q max=7.017kN
抗弯计算强度 f=0.516×106/5080.0=101.49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 c
其中 R 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7.02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 G1 = 0.149×20.000=2.978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栏杆的自重(kN):
N G2 = 0.150×0.900=0.135kN
(3)脚手板自重(kN):
N G3 = 0.300×0.900×0.900=0.243kN
(4)堆放荷载(kN):
N G4 = 2.000×0.900×0.900=1.62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 N G1+N G2+N G3+N G4 = 4.976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2.500×0.900×0.900=2.025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 G + 1.40N 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8.81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2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85×1.700×1.20=2.417m =2417/15.8=153.000
=0.298
=8806/(0.298×489)=60.49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200+2×0.200=1.600m =1600/15.8=101.266
=0.581
=8806/(0.581×489)=31.00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56;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85× 1.056×(1.200+2×0.200)=2.002m
=2002/15.8=126.720 =0.418
=8806/(0.418×489)=43.08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