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及对策
C ● ■ O ■ ■ N ● ■ 下 ■ ■ E ● M ● ● ■ PO ■ ■ ● R ■ ■ A ■ ■ R ● ● Y ■ E ■ ● C ■ ■ O ■ ● N O # C S l ■ ● ■ ■ ● ■ ■ ■ ■ ■ _ ■ 一
【 摘要 】十八 大报 告提 出要加 大统筹城 乡发展 力度 , 增强
农村发展活力 , 逐 步缩 小城 乡差 距 , 促 进 城 乡共 同繁 荣 。本 文将
据可 以看 出我 国农业 人 口所 占比重依 旧很 大 。庞 大的农业人
口、 不断 增长 的城 乡收 入差距容易引发社会成 员对社会 的不满
情绪 , 导致社会动荡 , 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 。
从 第 一产 业 占 GD P 比重 、我 国二 元 对 比 系数 与 农 村 居 民 家庭 人 均 工 业 纯 收 入 占 家庭 人 均 纯 收 入 比 重 等 三 个 方 面 来 探 求 影
得到发挥 , 无法产生有效需 求。
5 。
改善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城 乡一体化 发展 , 并提 出 : “ 要加大统
筹城 乡发展力度 , 增强 农村 发展活力 , 逐步 缩小城 乡差距 , 促进 城 乡共同繁荣 。” 同时 , 十八大报告 中明确提 出, 到2 0 2 0 年要实 现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 0 1 0年翻一番。从 中我们可以看出 , 政 府对于统筹城 乡发展的重视 , 以及缩小城 乡收入 差距对我 国的 重要意义。 图1 为2 0 0 0 -2 0 1 1 年城镇 与农村人均年收入的变化 , 从 图 中我们可以看到城 乡居民的收入呈上升趋势。但是对比城 乡居
比重 、 我国二元对比系数与农村居 民家庭人均 工业纯 收入 占家 庭 人均纯收入 比重几个方面 来探求影 响我 国城 乡收入 差距的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本文运用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运用异方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借助于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系列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一元线性回归异方差一、问题提出我国是一个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全局。

从农村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

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

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

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

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

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对支出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

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

人均纯收入是指每个农村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总收入减去直接与这些经济活动有关的费用后所得到的净收入。

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活动的收入水平和财富积累情况。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方法通常是将农村居民从各种收入来源(如农业、养殖业、副业和转移收入等)获得的总收入减去直接与这些经济活动相关的费用,如种子、化肥、养殖费用和劳动力支出等。

这样计算得到的净收入即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了解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变化。

这对于制定合理的农村发展政策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农村居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描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关键年份的数据在以下列举的几个关键年份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引人注目:年份1]:[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年份2]:[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年份3]:[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变化趋势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解释:政策引导: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民技能培训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乡差距缩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 于 影 响 农 民 收 入 的 因 素 , 国 内 学 者 做 了 大 量 的研 究 。
定 性 研 究 方面 , 委 倩 ( 0 0 通 过 统 计 分 析 认 为 影 响 诸 城 市 宋 2 1) 农 民 收 入 的 主 要 因 素 有 : 区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产 品 价 格 和 地 农 农 业生 产资料 价格 、 业 产业 结构 和经 营 水平 、 三 产业 发 农 二 展 水平 、农村 劳动 力转 移和 农 民 自身素质 技 能 。0 谢 学军 1 ( 0 0)基 于 农 民 收入 结 构 的 视 角 分 别 探 讨 了 农 民 各 项 收 入 21 的 影 响 因 素 。1 于 仅 仅 定 性 分 析 不 具 有 很 大 说 服 力 , 少 学 [ 7 由 不 者 采 用 了计 量 模 型 的 方 法 定 量 研 究 各 个 因 素 对 于 农 民增 收
《 陡譬 镅 )01 铜 院呈 2 1 年第 6 期
经 济 理 论
影 响 我 国 农 民 收 入 因 素 的 计 量 分 i I i 斤
曹 晖 董 瑞 晗
( 央 财 经 大 学 ,北 京 1 0 8 ) 中 0 0 1

要 :文 章 基 于 1 8 9 6年 - 0 9年 时 间 序 列 数 据 , 用 主成 分 分 析 的 方 法 , 对 影 响 农 民 收入 因 素 分 类 的 基 础 上 , 取 了影0 5将定 性分析 和定量 分析 结合起来 , H 20 ) 先 定 性 分 析 了各 个 因 素 对 粮 食 主 产 区 农 户 收 入 影 响 的 机 理 , 再 建 立 对 数 线 性 回 归 模 型 ( 释 变 量 在 9个 以 上 , 括 农 户 从 解 包 事 农 业 劳 动 的 劳 动 时 间 、 事 非 农 业 劳 动 的 时 间 , 庭 劳 动 从 家 力数 量 , 庭 耕 地 面积 、 庭 经 营费 用 支 出 、 均 受教 育 年 家 家 平 限 、 区 特 征 、 户 家 庭 特 征 等 )研 究 各 影 响 因 素 的 贡 献 度 。 社 农 , 瞄 恩 胡 ( 0 9 则 从 中 国 转 型 期 二 元 结 构 的 角 度 , 用 VA 王 20 ) 使 R 模 型 研 究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 会 结 构 对 农 民增 收 的影 响 。 芏 社 爱 军 、 丽 丽 ( 0 7) 用 向 量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对 我 国城 镇 化 发 展 王 20 运 与农 民收入及 其各 部分 的增长 之间 的关系进 行 了实证 分析 , 得 出我 国城镇 化 发展 与 农 民人均 纯 收入 的增长 之 间均存 在 正 向 长 期 稳 定 的协 整 关 系 , 对 纯 收 入 各 构 成 部 分 的 影 响 力 但 度不 同 , 期 内影响较 小 , 期 则逐 渐趋 于显著 和稳 定。崞 短 长 秉 强 (0 7) 影 响 居 民收 入 增 长 的 因 素 分 为 宏 观 经 济 因 素 、 20 将 微 观 经 济 因 素 和 制 度 因 素 , 使 用 混 合 估 计 模 型 和 固定 效 应 并

对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调查报告

对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调查报告

对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农民的收入来源存在一定差异。

笔者在一次实地调查中,了解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种植业收入种植业是农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次调查中访问的农户中,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普遍较高,达到了半数以上。

不过,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收益也有较大差异。

在江南水乡和华南地区,水稻种植是主要的种植业,收益较高;而在北方地区,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收益普遍较低。

此外,种植业收入的稳定性也较差,受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波动。

二、养殖业收入除了种植业,养殖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猪、牛、羊等畜牧业是养殖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猪养殖,因为猪肉消费量大、价格高,让养猪业成为了不少农民追逐的赚钱途径。

然而,养殖业的风险和成本也比较高,在病虫害、饲料价格上涨等情况下容易出现亏损。

三、家庭副业收入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民还靠家庭副业收入来增加收入。

本次调查中,有部分农户通过在家中做制香、制作手工艺品等副业来增加收入。

此外,在旅游业兴盛的地区,一些农民也在家中增设客房接待游客,收入也较为可观。

四、务工收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外出务工也成为一部分农民增加收入的方式。

本次调查中,约有40%的农户有家庭成员在当地城市或城镇从事务工,收入较高。

但是,务工收入的不稳定性、风险也较大,同时外出务工也会增加家庭的开销和压力。

综合而言,不同的农村地区、不同的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不同的。

农民应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农业产业和副业,并在稳定农业收入的同时,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以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探讨了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劳动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以及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收入,但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也在逐渐增加。

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有着重要影响,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特点,提出了政府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的建议,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该研究对于了解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农村居民, 收入来源, 计量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分析, 劳动收入, 财产收入, 转移收入, 农村政策, 主要特点, 提高收入建议, 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一直备受关注,这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来源不够稳定等。

对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政策对策,对于更好地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深入探讨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的特点、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终总结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主要特点,为政府提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2 研究意义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是对我国农村居民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了解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和变化,可以为政府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调整政策,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与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因此,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和收入比。

1.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度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之一。

它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收入差距越大。

使用基尼系数可以直观地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

2. 收入比收入比是城乡居民平均收入之间的比值。

通过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我们可以了解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程度。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教育差异教育水平是决定一个人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优质教育机会更多,因此城市居民通常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面临着教育机会有限的问题。

这种教育差异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

2. 就业机会不平等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岗位。

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主要以农业和低技能工作为主。

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城市居民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而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

3. 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经济增长更为迅速,而农村地区则依赖于传统农业产业。

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提高速度快于农村居民,从而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三、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以促进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和职业发展,减少教育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导致城乡的发展很不平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已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悬殊的国家之一,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本文将研究上述问题,通过模型分析以期得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模型途径RESEARCH ON THE INCOM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HINA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income level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improved notably. But there is a big problem, that is, the development among cities and rural areas are not the same,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 .Nowadays, our country has been one of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largest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 among urban and rural. It has influenced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with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This model is hoped to fin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solve out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tic model.Keywords: income inequality; model; way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社会再生产,而收入差距作为反映分配方向的工具,成为衡量社会经济是否稳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民收入的回归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的回归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的回归分析年份农民收入(元)Y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X1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2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1986 133.6 13.43 150104.07 253.1 1987 137.63 12.2 146279.53 320.8 1988 147.86 7.66 143625.87 508.9 1989 196.76 9.42 146552.93 790.5 1990 220.53 9.98 148362.27 844.5 1991 223.25 10.26 149585.8 963.2 1992 233.19 10.05 149001.1 1106.9 1993 265.67 9.49 147740.7 1244.9 1994 335.16 9.2 148240.6 1473.9 1995 411.29 8.43 149879.3 1655.7 1996 460.68 8.82 152380.6 1812.7 1997 477.96 8.3 153696.2 1980.1 1998 474.02 10.69 155705.7 2042.2 1999 466.8 8.23 156372.81 2173.45 2000 466.16 7.75 156299.85 2421.3 2001 469.8 7.71 155707.86 2610.78 2002 468.95 7.17 154635.51 2993.4 2003 476.24 7.12 152414.96 3432.92 2004 499.39 9.67 153552.55 3933.03 2005 521.2 7.22 155487.73 4375.7 以上数据均收集于中国统计年鉴设定线性回归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3+μ利用eviews软件可以得到Y关于X2的散点图:可以看出Y和X1不成线性相关关系Y关于X2的散点图:可以看出Y和X2成线性相关关系Y关于X3的散点图:可以看出Y和X3成线性相关关系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0/12 Time: 18:42Sample: 1986 2005Included observations: 2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2484.239 631.1228 -3.936221 0.0012X1 -18.60871 8.516909 -2.184914 0.0441X2 0.019377 0.004369 4.435343 0.0004X3 0.041825 0.017002 2.460052 0.0257R-squared 0.905177 Mean dependent var 354.3070 Adjusted R-squared 0.887398 S.D. dependent var 141.5455 S.E. of regression 47.4973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73608 Sum squared resid 36095.89 Schwarz criterion 10.93523 Log likelihood -103.3608 Hannan-Quinn criter. 10.77495 F-statistic 50.91204 Durbin-Watson stat 0.632772 Prob(F-statistic) 0.000000模型估计的结果为:Y=-2484.239-18.60871X1+0. 019377X2+0.041825X3(631.1228) (8.516909) (0.004369) (0.0177002)t={-2.936221} {-2.184914} {4.435343} {2.460052}R2=0.905177 R2=0.887398 F=50.91204 df=16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每增长1%,农民收入就会增长(-18.61)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每增长1千公顷,农民收入就会增长0.19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农村用电量每上涨一亿千瓦时,农民收入就会增长0.04元。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农村居民收入的模型设定为以下简单的线性的三元方程:Y=C+C1*X1+C2*X2+C3*X3+U 查找获得的数据如下: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Y: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单位:元)X1: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单位:亿元)X2:农业各税(单位:亿元)X3: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单位:%)(注:价格指数以上年为基准,即上一年的价格指数=100)三、模型的参数估计得到如上的统计数据后,我们用EWIEWS 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并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值。

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9/21/12 Time: 11:06Sample: 1980 2001Included observations: 22Variable Coefficien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tC 233.8541 201.9679 1.157878 0.2620X1 0.005803 0.197401 0.029397 0.9769X2 4.675530 0.457780 10.21350 0.0000X3 -0.382730 1.773267 -0.215833 0.8315 R-squared 0.990493 Mean dependent var 1028.768Adjusted R-squared 0.988908 S.D. dependent var 787.2660S.E. of regression 82.9131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83643Sum squared resid 123742.6 Schwarz criterion 12.03480Log likelihood -126.2007 F-statistic 625.0942Durbin-Watson stat 0.958254 Prob(F-statistic) 0.000000所以模型的形式为:Y=233.8541+0.005803X1+4.67553X2-0.3827 3X3+U四、检验分析1、经济意义检验从上表可以看出,X1的符号与经济意义是相符合的,从X2与X3的符号来看,似乎与经济意义相悖,但可能事实上并非如此,从物价指数X3来说,70年代以来,在各种价格的变动中,农民实际上是受损者,而不是受益者。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分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对农民的收入来源与构成进行分析。

一、农业收入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农业。

农业收入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所得。

农民通过耕种土地、种植作物以及养殖畜禽等方式实现农业收入。

二、农村工业收入农民在农村工业中从事加工、制造等工作,通过生产、销售工业品赚取收入。

农村工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农村服务业收入农村服务业的兴起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村餐饮、旅游、家政等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丰富了乡村文化,提升了农村形象。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与发展机会。

通过参与合作社的运营和分红,农民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来源。

五、农民工收入农民工作为外出务工的一部分农民,通过在城市从事建筑、加工等行业的工作,获得一定的工资收入。

农民工也成为了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土地流转收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逐渐推进,农民可以通过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企业或其他农户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

这种收入来源为农民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农业补贴收入我国政府对农业实行一定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农民可以通过补贴政策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提高农业收入。

八、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现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了养老、医疗等保障,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九、微商、电商等新业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也涌现出了一批从事微商、电商等新业态的农民。

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农副产品等,农民可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当的收入。

十、其他收入来源农民的收入来源还包括政府补贴、种植保险等其他渠道。

这些收入来源的多样性,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综上所述,农民的收入来源与构成多样化且不断扩大。

农村经济发展的进步推动了农村收入的增加,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计量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计量分析

第1章前言根据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的理论观点,本文旨在通过2010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的分析。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收集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得到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为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

最后,对所得结果作出经济意义分析。

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

农村人均纯收入除从事农业经营的收入外,还包括从事其他产业的经营收入以及工资性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等。

我们将其收入全部包含在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内。

即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为农村居民家庭总纯收入减去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后的其他收入总额。

随着时代发展,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能力逐渐增强。

农村居民不再只依靠农业经营收入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而越来越重视除农业经营以外的其它经济收入方式。

同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受农村居民其它来源人均收入的影响比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更大。

即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水平越高;反之,消费支出水平越低。

第2章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纯收入建模本文选取了中国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均纯收入、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这2个因素进行分析。

(表一)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支出与纯收入2.1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为了研究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均收入、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建立下述的模型:Y=C+β1X1+β2X2+u其中:Y: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X1: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X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βi:为待定参数u:为随机扰动项C:为常数项2.2 模型求解和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分别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并针对其中的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进行统计检验,最后进行修正再来估计参数。

农户收入测算总结汇报范文

农户收入测算总结汇报范文

农户收入测算总结汇报范文农户收入是指农村居民通过从事农业经营和非农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来源。

农户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

因此,测算农户收入对于分析农村经济情况、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测算农户收入的方法、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和汇报。

首先,测算农户收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和统计数据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并对农户的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能够全面了解农户收入的来源和结构。

个案分析法是通过选取代表性农户,深入对其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收入情况和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分析,能够深入剖析农户收入的形成机制。

统计数据法则是通过收集和整理已有的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估农户收入的规模和分布情况。

在测算农户收入时,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方法,以达到准确和全面的结果。

其次,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产品价格、农业政策以及农民的经营能力等。

农业生产条件是指土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农业生产和收入水平。

农产品价格是农户收入的关键因素之一,价格波动会直接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

农业政策的实施对农户收入也有重要影响,包括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等。

农民的经营能力是农户收入的基础,包括农民的种植技术、农业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竞争意识等。

因此,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以及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是提高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

最后,相关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户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农户的经营收入,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

税收减免政策可以降低农户的经营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也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产业扶贫、农村电商等方式,加强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

综上所述,测算农户收入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和统计数据法,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主要有农业生产条件、农产品价格、农业政策以及农民的经营能力等。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如何调查计算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如何调查计算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如何调查计算目前,部分群众对统计部门每年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出质疑,特别是不少农民认为自己的收入没有那么多,统计数字高于实际。

这是由于部分群众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统计指标的定义不够熟悉,他们的直观感觉不等同于统计数据。

为正确理解这一指标,结合我市实际,现对其专业定义、构成、数据来源、计算方法等作一解释和说明。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调查方法和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通过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获得的。

根据国家统计制度统一要求,目前,我市采用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法是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以辖区内所有行政村人均纯收入近三年平均值为标识,从低到高排队,建立抽样框,以村人口为辅助指标,采取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村,每村抽取10户居民作为调查点。

接受调查的农户按照制度要求,在国家统一格式的现金收支帐和实物收支帐上,逐笔记录发生的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统计部门通过录入汇总这些原始数据,来获得一定时期内农民生产、生活、收入、消费等方面的详细数据。

农民收入资料来源: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在全市抽选确定了560户农村居民家庭调查户(18个乡镇街道各30户,凤城街道20户,鹏泉街道暂时没有),调查户每天记录家庭收支流水账,各乡镇(街道)对记账本逐笔编码后,按月录入计算机处理汇总计算而得。

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可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1)工资性收入:指农村住户或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

包括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地劳动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三个部分。

(2)家庭经营纯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相应地扣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3)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金、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费用等。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调查报告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调查报告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调查报告背景介绍: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是研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及其现状,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并报告了相关结果。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调查对象为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村居民。

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人数、家庭劳动力情况、土地面积及使用情况、家庭从事的主要产业、其他收入来源等。

调查结果:1. 家庭劳动力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家庭平均人口为3-5人。

大多数农村家庭有两名以上劳动力成员,其中主要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2. 土地面积及使用情况:绝大部分农村家庭拥有土地,平均土地面积为2-5亩。

调查显示,家庭拥有的土地使用率高,大部分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

3. 主要产业: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副业,包括种植粮食、养殖、果实采摘等。

其中,种植粮食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占据了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当大比例。

4. 其他收入来源:除了主要产业外,调查还发现农村居民有其他辅助收入来源,如外出打工、务农合作社分红、租赁土地、养殖业收益等。

尤其是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农业仍然是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种植粮食是主要的产业之一。

2. 农村居民积极寻求其他收入来源,如外出打工和农村合作社分红等。

3.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劳动力数量和土地面积有一定关系。

基于以上结论,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便利条件,改善农村居民种植条件和产业链条。

2. 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收入水平。

3.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4. 提供更多的务工机会,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们得以了解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及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保障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农民收入的来源和构成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民收入的结构特点。

一、收入来源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和转移支付三个方面。

农业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和林业等。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效益逐渐提高,为农民带来了丰富的农产品收入。

非农业收入则包括农民的外出务工、小额贸易和农村企业经营等。

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转移支付则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府给予的农村地区的扶贫政策、补贴和社会保障等。

二、收入构成农民收入的构成特点是多元化和稳定性。

多元化收入构成是指农民收入来源的多样性。

农民不仅依赖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外出务工、经营农村企业等非农业领域也获得了收入。

这种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风险,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稳定性则是指农民收入的相对稳定和可持续性。

传统的农业收入是受季节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非农业收入逐渐增加,稳定了农民的总收入水平。

农民收入构成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稳定的收入构成可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促进农村市场的繁荣。

然而,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农民的农业收入面临一定的下降压力。

另一方面,农民非农业收入水平还不够稳定,面临着就业机会有限和就业变动频繁的问题。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政策尚未完善,导致部分农民收入较低。

总结起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呈多元化和稳定性的特点。

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和相对稳定的收入构成对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省域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_刘秉镰

我国省域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_刘秉镰

2010年9月第32卷 第5期当代经济科学M odern E c ono m ic S cience Sep .02010Vo.l 32 No .5我国省域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刘秉镰,赵晶晶(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摘要: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2004年和2008年省域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采用OLS 回归高估了城市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2004年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并且产业较为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这对农民收入产生了阻碍。

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国家不断加强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对农民收入的阻碍作用已经不显著。

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城市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具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农民收入;空间相关性;空间计量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0(05)-0032-06一、既有研究和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拥有近8亿的农村人口,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社科院统计,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了5000元,达到5153元,比上年增加了392元,实际增长幅度达到8.5%,实现了连续六年较高速度的增长。

但是2010年,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农民增收的根基还不牢固,能否持续稳定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不仅事关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这些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大规模的财政上的转移支付,试图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总体上差距还是朝着扩大的方向在发展。

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城乡之间收入差收稿日期:2010-05-06作者简介:刘秉镰(1955-),天津市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现代物流与交通经济;赵晶晶(1984-),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人,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分析、城市经济。

7-1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源构成

7-1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源构成
7-1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源构成
人均纯收入 一、按来源分
1.劳动者报酬收入 (1)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 (2)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 (3)外出从业得到 2.家庭经营纯收入 (1)农业纯收入 (2)林业纯收入 (3)牧业纯收入 (4)渔业纯收入 (5)工业纯收入 (6)建筑业纯收入 (7)运输业纯收入 (8)批零贸易、餐饮业纯收入 (9)服务业纯收入 (10)其它家庭经营纯收入 3.财产性纯收入 4.转移性纯收入 二、按性质分 1.生产性纯收入 2.非生产性纯收入 三、按现金和实物分 1.现金纯收入 2.实物纯收入
入来源构成
2007年 3913.28
2008年 4526.55
2009年 4940.46
单位:元 2010年 2011年 5616.52 6772.55
1577.43 66.02
501.61 1009.80 2143.45 1162.06
74.07 219.90 163.66 129.45 154.99
76.95 88.84 67.88
5.65 13.66 155.40
1820.49 62.58
642.67 1115.24 2407.23 1279.51
80.87 311.03 166.62 134.62 173.33
96.01 88.41 74.33
2.50 44.85 253.98
1999.05 54.67
44.53 91.98 86.90 57.62 102.89 40.60 23.27 15.36 62.09
975.18 69.92
356.30 548.96 1252.16 620.451 85.02 41.17 78.09 39.95 26.45 17.62 117.49

农收指标

农收指标

农收指标1、从农村经济来源分析,农民收入分为工资性、家庭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四个方面的收入。

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劳务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如种粮、饲养畜禽等的收入;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对外投资和财产租赁等取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与国家的支农政策等有关。

从全国的情况看,在各种收入来源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最大。

2、从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角度,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5个部分:(1)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这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

根据数据统计,2000年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仍占家庭总收入的65.5%,由此可见,这部分以农业种养业为主的收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基本部分。

(2)家庭在乡从事非农经营收入:这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民收入多样化的一个新亮点,主要包括农民在家庭农业经营之外进行的诸如工业、商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收入。

这是在乡农民的一个重要增收点,也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

(3)外出务工收入:伴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民工潮”的出现,改革开放浪潮下,外出务工成了农民获得农业收入以外收入的新选择。

这是一种工资性收入,2000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这项收入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4.7%、14.5%、15.4%、14.2%。

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

而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成了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4)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曾是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等集体经济刚刚兴起时农民的重要增收来源,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都遇到了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问题,这种收入的增长逐渐开始乏力。

(5)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或支农政策的转移性收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
作者:王哲璇高贵如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
【摘要】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而非农收入占比不断上升,转移性收入增长明显。

本文试图通过计量分析方法研判当前农民收入的来源变化与趋势,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民;农民收入;收入来源;数据分析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只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全面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农民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性收入、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显示在国家统计数据上包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工资性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财产性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转移净收入(转移性纯收入)。

一、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数据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比重稳步提高。

然而,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说明我国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实现全面小康与提高城镇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133.6元,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12363元,增长了90多倍,如图1所示。

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的数据分析
由于统计数据中“财产性纯收入”在1992年以前没有相关数据,因此,我们重点以1993年至2016年数据进行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不但在总量上增长较快,在结构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收入来源看,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1.10%上升到了2016年的40.62%;家庭经营性收入则相应的从73.62%下降到了38.35%;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占比很小,但相对于财产性收入,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近年来增长更快(见表1)。

总体上看,农民收入在结构上呈现出非农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农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

三、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的趋势性数据分析
根据1993年至2016年的统计数据,我们画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的趋势线图表,分析收入构成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根据图2可以看出,在农民居民收入来源的4项构成中,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

工资性收入占比总体不断提升,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比不断下降,财产性收入一直占比很低,转移性收入占比在最近几年增长迅速。

四、研究结论及启示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农民文化素质提升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深入,工资性收入已经从2015年开始取代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

农民文化水平越高,就越有能力从非农产业获取工资性收入,从而导致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降低。

这也为土地规模经营、联合经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

要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上升与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占比下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但也应当看到,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占比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民的长期稳定增收。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需要统筹兼顾,要不断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也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保障农民务农收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收入。

【参考文献】
[1] 陶醉,易发云.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07):112-113.
[2]冷晨昕,刘灵芝,祝仲坤.城镇化背景下收入来源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J].消费经济,2016,32(01):28-33.
[3]何燕.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回归分解[J].科学决策,2016(10):2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