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抽象的道德教育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领会和应用道德教育。

一、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情感投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情感投入并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实际操作中,教师们可以利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作为案例,让学生们从心理和情感上参与到教学中来。

比如,可以让学生们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某一天所遇到的某个道德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分享和讨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生动地感受到道德教育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质。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生活化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们可以设置一些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们自己去尝试解决道德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和判断。

比如,可以让学生们分组,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道德问题进行角色扮演或演讲,让学生们感受到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道德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有助于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师们可以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设置合理的生活规则,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通过榜样和示范的方式鼓励学生们积极模仿,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比如,在校内特别功勋人物推荐方面,老师可以采用寻找善良行动,然后给予推荐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

总之,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教育。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习惯,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初探标签: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课堂导入;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新课程改革提出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有了一点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1. 以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导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如教学“我爱我家”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这样学生就会深切体会到家长对自己寄予的殷切希望与深沉的爱。

然后,我再让学生列举一些家长爱护自己的实例。

学生说完后,我因势导入:“这一切都融入了家人对我们的爱与期望,我们被家的温暖所包围,生活在幸福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家?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充满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让爱永驻我家。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愉悦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2. 以社会热点话题、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时事作为课堂教学导入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时事材料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真实性、广泛性等特点,比较适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材料。

教师应根据本节思品课所学内容选择相关联的时事材料,通过展示设问、讨论、解答等过程讲解时事,引出新课。

时事导入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从而集中精力学习新内容。

二、问题情境生活化,调动学习积极性1. 精心设疑。

提问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作为提出问题的主体,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准生活与教材的契合点,精心设计出一系列层次清晰、目的明确、具有启发性与趣味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亲切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 学生质疑。

教师在精心设疑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材、挑战教师,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会提问。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初探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

通过多年的摸索,我真正体会到要让学生乐学并学好这门课程,就要把品德融入生活,紧密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活化教材、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自我教育,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生成自己的道德行为,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统一的理想教学效果。

一、活化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授教的主要工具。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许多版本的教科书内容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内容取材更接近于生活实际。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深究教材,活化教材。

教学中我更注重教材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以一定的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师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讨对话,自主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体验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实现思品课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

如在八年级“做诚实守信的人”教学中,引用一则发生在广东《林海燕帮客人买彩票中了530万分文不昧》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探讨“如果我是林海燕会怎样做?”猜测林海燕那样做可能导致的结果(林海燕开出了多家彩票连锁店),体验诚信的善果。

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彰显生活中普通人的优秀品质,较好地实现了思品课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

二、活化教学模式思品教学模式的“生活化”就是要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1.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学生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所以我在教学中尝试开放教学,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在讲七年级《走进中学》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了一次旅游,首先从外观上帮助学生了解新的学习环境,并在学校的校训牌前驻足,讲解校训的内涵,使学生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特点,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学 园 I C D MY AE A
21 0 0年 第 7期
思想 品德课堂教 学生活化初探
崔凤 忠 河北省吴桥 县上村 中学
思想 品德 课 堂教学 生 活化 , 就是 思想 品德 课 堂教 学要联 系学 生 的生 活世界 , 于学 生 的生 活又 高于 生活 , 正确 的价值 观 引 源 用
育的一片大好天地。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界限 , 不但将
两 方面 着手 :一方 面须 帮助他 们认 清现 实 :进 入高 中 ,站在新 的 起 跑线上 ,一 切得从 零 开始 ,积极 了解环 境 、接受 环境 、顺应 环
境 ,重新 给 自己定 位 ,尽快适 应高 中的学 习 ,养成 良好 的学 习 、 生 活习惯 ,尽 早完成 角色 的转 换 ,顺 利度过 “ 生适应 关” 新 。另 一
《 标准 》指 出 :“ 沟通 课堂 内外 ,充分 利 用学 校 、家庭 和社 区等教 育资 源 ,开 展综 合性 学 习活动 , 宽学 生 的学 习空 间 ,增 拓 加 学生 生 活实践 的机会 。 ”社会 是 一道 广 阔的 风景 ,更 是 品德教
每个同学都感受到 自己的独特 ,也认识到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特 的, 每个人都应珍爱生命 , 并根据自身的独特性去选择适合 自己
第 一 ,培 养 自觉性 。如果 一个人 做他 感兴 趣 的 、满足 内心需
求的事情时 ,就会 自觉 自愿 、精神集中、充满激情 ,不仅 自我感
觉 十分 决乐 、满足 ,而且 往往 能得 到不 同寻 常 的效果 。在 日常的 学 习 、生 活 中 ,注意 培养 学生 的 自制力 , 坚强 的意 志支 配 自己 用
2 .联 系学 生 家庭 生 活
( )呈现 法 。 即在课 首呈 现 具有 普遍 性 和思 考价 值 的生活 1 事 件 ,例如 ,《 做情 绪 的 主人 》的课 首 ,直 接 引入 生活 事件 :期 中考试 后 , 晚要 开家 长会 了 , 自已的考试带 着 这种 心 情 ,你 做 事 情 的效 果 怎 样 ? 如 果一 直 这 样下 去 又会 怎样 ?像 这 样 一开 始 就让 学 生 直 面 自己生 活 中 的矛 盾和 问题 ,思 考 情绪 问题 ,无 疑 有 助 于课 题 的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关键词】生活化;思品课堂;教学模式;生活情境1. 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就要构建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回归生活。

新课程的理念:“回归生活、感知生活、享用生活、发展生活”。

新课程的教材编写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

将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体悟生活、提升思维”,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生活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是僵死的条纹和抽象的原则,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趋势。

2. 什么才是“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思品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

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继而在政治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政治,体会到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政治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政治的魅力。

我认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将思想品德课堂引向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活化”教学的探究共4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活化”教学的探究共4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活化”教学的探究一、联系认知水平,正视现实生活,使教学目标生活化很多初中生在接受德育要求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先人为主的道德认知。

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冲突,造成一些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

目标生活化就是指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方向的目标体系,是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及课堂教学与学生个体发展的枢纽。

目标生活化的操作程序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依照现实生活的道德准则,在分析教学材料中,努力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享受学习》一课时,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思想上对“学习是苦乐交织的”,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

因此,我把“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列为本课的情感目标之一。

同时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孩子所受的来自老师、父母、社会的学习压力确实挺重,所以又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的知识目标。

二、优化教材内容,活化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及时、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的状态,要适应、包容全体学生灵活互动地发展,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选择。

本人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改换。

教材中安排的有些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个学校或班级,在生活中可能有更好的内容,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时,教师可以对这些教材作些改换,选出最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内容来组织教学。

2.增添。

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增添自己的特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删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合理的组合、增减。

如在教学《学习新天地》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重组。

确定了“学海任我游”的教学主题,先是学生自己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由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道德需要、道法困惑的问题以及学生中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霞酲撩导。

南华县徐营中学代学琼‘1.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一教学一生活”的循环操作要求为:课前准备,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学习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引导学生回忆或组织参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注重知识(技能)迁移、知识(技能)学习的内化,体验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引发运用知识(技I I)的欲望。

课后拓展,反思课堂学习体验,引导运用知识(技能)参与实践、提高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学生活化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我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

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操作、去实验、去做事情;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恩”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将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时间还给他们。

具体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3.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畅谈生活中的体验和困惑教9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各种情景,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生化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一、研究背景《思想品德》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重要构建者。

如何将《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成为当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问题现状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学校普遍采用的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影像去学习道德教育,或者通过一些案例和故事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但是却难以真正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怎样让《思想品德》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让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

三、研究意义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探究当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问题,总结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研究内容1.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分享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困惑和品德实践,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共鸣,进而使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得到深刻的内化和外化。

2. 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利用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关爱之情、责任之情等正面情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中感悟善恶、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自觉和情感修养。

3.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实践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得到深入和全面的塑造和提升。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方法初探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方法初探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方法初探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他们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品德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道德实践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一、创设生活情景——教学内容生活化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景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

如在教学“关爱自然,从我做起”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的认识,我组织学生排演了情景剧《野味餐馆》:小林一家周末在餐馆中,小林因发现菜谱上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而提出疑问,老板回答,“我们都卖了好多年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小林一家的行为反映出哪些社会问题?我们该不该吃野生动物,为什么?如果有人请你吃野味,你怎么办?如果你发现有人在捕杀或贩卖国家保护动物,你又会怎么做?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空间——组织形式生活化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空间,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

如在教学“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一课时,我拿走了课桌,把椅子围成了半圆形,仿造中央电视台来了个“实话实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氛围,把课堂教学组织成了一次访谈节目,老师充当主持人,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当嘉宾,其余学生当现场观众。

课堂中,嘉宾和观众畅谈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中学生该如何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以及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方式和注意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生更 好地理解课文 , 思想品德教材采用 了大量真实反映 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 的图片和情境 , 这更有 助于思想品 德课 堂教学的生活化 , 让思想 品德课堂教学 与学 生的经
验世 界融为一体 , 与学生在生活环境 中所进行 的种种活 动或作业联 系起来 , 以促使学生在生活化 的情境 中体 验 和学 习思想 品德知识 ,给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以生命力 , 使思想 品德课堂教学变得具体 、 形象 、 直观 、 生 动。 如何使思想 品德课 堂教学生活化 , 笔者做 了以下几
生不理 解也就不 太喜欢学 习这些 内容 。要 改变 这一现
教 学语 言是课 堂教学 中师 生交流 思想 与信息 的工 具, 体 现了教师 的教学风 格。生活化 的口头语 言与肢体
语言, 能抓 住学生 的好奇 心 , 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 活跃课
状, 就要求把教材 内容 与学 生最 熟悉的家庭生活 以及形 式多样 、 内容 丰富多彩 的学 校社 区生活进行 融合 , 让思 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从 生活 中来到生活 中去 。 比如教学 “ 我 国的分配制度 ” 时, 笔者让学 生把 家里的主要经济 收 入 的来 源列 出来 , 学生一下 说 了很 多 , 如“ 父母 的工资 ” “ 父母做生意 的收入 ” “ 父母把 自己种的农产品卖 出去得 到 的收入” ……笔者 接着让他 们找一 找除此 之外 , 家里 还有哪些其他 的经济 收入 。 他们 又说了很 多 , 如“ 家里 出 租房屋得 到 的租金 ” “ 社 区的分红 ” “ 把钱存 到银 行得 到 的利息” ……最后笔者再把学生 列的这些经济收入来源 进行分类 , 这样学生很快 就理解 了“ 按劳分配为 主体 , 多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本着追寻教学的真意,我们进行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的源泉及真谛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经验出发,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出“课堂寓于生活、课堂源于生活、课堂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以便于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因此初中思品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思品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思品知识的方式及思维来分析、观察现实社会,进而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从而促进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一)教学环境要融入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将教学环境在教室中限制,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带到操场,带到大自然中,亦或是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让学生切身的感受与体验生活。

相当一部分的人错误的认为,思品教学走出课堂是毫无必要的,然而,思品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心扉打开,就是要让学生与生活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

因此,思品课教师应当将传统的教学环境改变,使教学环境变得生活化,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对政治教学知识更快的加以掌握。

(二)教学理念要渗透生活思想是行为的不可或缺的先导,要想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不良现状改变,那么就必须将现代化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起来,彻底的摒弃以规范化、抽象化及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教学理念。

要想将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正确理念树立起来,那么首先就必须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加以树立,要求将学生的发展突出,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调动学生的意念,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将学生真正的当作是课堂教学培养的主体,促进学生人格的提升和学科知识的发展;其次,应当将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树立起来,教育要在学生的实践中深深扎根,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此使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及其生活更为贴近;再次,应当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树立起开,应当明确的是,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可以与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对人才的要求相切合,不仅要知识性的发展学生,还应当实现学生心理、人格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初中思品课生活化教学初探共5页word资料

初中思品课生活化教学初探共5页word资料

初中思品课生活化教学初探“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

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一年多的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我进行了以下的探索:即用生活化的理念来构建思品教学的大课堂。

1.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1 生活化教学是落实思品“三维”目标的需要。

思品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者在课堂中要融为一体。

生活化教学以一定的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师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讨对话,自主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观点,体验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实现思品课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

1.2 生活化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建设生态课堂的需要。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相统一的过程。

1.3 生活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勇于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

在对生活情境探讨分析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不同观点的碰撞又往往会擦出思维的火花,形成新的观点。

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必备条件。

笔者认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思维的批判性与求异性,杜绝千篇一律,而生活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观点碰撞、思维创新的载体。

2.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途径2.1 置身社会生活。

可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到生活中选取教学情境,如到十字路口观察交通规则的作用,体会遵守规则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状态 。教师要把 教学 内容融入 学生 的生活 ,使教学 内容 具
教学评价 的生活化是 指把评 价 的实 施过程 看成是 一种
生活 .这 种生活是 由教师 和学 生共 同建构 的。教师成 为学
生品德 的积极欣赏者 ,通过 “ 放 大镜 ”欣赏学 生道德 品质
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 ,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 例如 , “ 学会拒绝 ”这一 章节要求学生掌握婉 言谢绝 、 避开 诱因 、理智 控制等几 种抵御不 良诱惑 的方法 。而学 生
验 ,关 注学生 的生活体验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清新 、 自 然 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 ,体现了 “ 在生活中体验 ,在体验 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
品德课教学 中,必须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将 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构建学生感兴趣 的生活课堂 ,
【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生活化;探索
中图分类号 :G 6 3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5 6 8 ( 2 0 1 7 ) 3 3 — 0 0 9 7 — 0 1
初中思想 品德教材 内容在 编排上特别注重学 生的生活经
在 刚 刚接触这 些 方法 时 。往往 只是单 纯 地从 字 面上理 解 ,
作者简介 :黄 石章 ,广 西钦 州市钦 北 区平吉镇 中教 师。
的发展 。 并及时选用恰 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 ; 学生通过对 自
己的评价 .不断改正 自身的缺点 。它是一 种重视生活历程 、




初 中生物教学如何 加强学生思维 的掘进
口 柯 顺 德
【 摘
要 】初 中生物教学 ,既要联系表 象,又不 能停 留于表象 ,要 引导学生对这 些表 象思考为什 么,学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活。

思想品德课新课标教材,很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只有联系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学生才会兴趣盎然而不枯燥地进行学习。

一联系生活立体化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进行品德修养的基础。

我们不能知性地将其分割成碎片,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时要注意其立体性、系统性。

1.联系学生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学生的学习中。

其间的喜、怒、哀、惧,同学之间的故事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用自己的身边事来引导自己有所获、有所悟。

2.联系学生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

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

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想品德教学。

家庭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走访家庭或是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因出自家长之口,比教师的讲解更有说服力。

3.联系学生社会生活《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生活实践的机会。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风景,更是品德教育的一片大好天地。

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不但将时间延长至45~60 多分钟,而且还将学生带进社会,领入生活。

通过将学生带到野外亲自看一看、闻一闻、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周围社会大环境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致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

二教学环节生活化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应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融会贯通,无论是课首引入、课中展开和课尾处理,都应体现生活特点。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三台县建林初中黄开久关键词:生活-教学-生活、策略、体验学习、课堂主人;内容摘要: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

笔者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构建生活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思考探索和实践。

《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于去年秋和广大师生见面了,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笔者在为期一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就如何体现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的循环。

操作要求为:课前准备,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引导学生回忆或组织参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注重知识(技能)迁移、知识(技能)学习的内化,体验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引发运用知识(技能)的欲望。

课后拓展,反思课堂学习体验,引导运用知识(技能)参与实践、提高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走进父母心灵》一课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填调查表: 在生活中你的父母有下列哪些行为:()A 、爱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侵犯隐私;B、不信任我;C、冤枉、爱唠叨;D、思想陈旧,老古板;E、小题大做,爱用命令的语气;F、老爱说,你看别人怎么怎么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13-07-03T16:34:10.183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2期供稿作者: □ 牟久喜
[导读] 教学方式生活化
牟久喜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其基本理念是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课程建构基础。

陶行知先生也讲:“生活即教育。

”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向上地生活。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方式学生发展
思想品德教学要生活化,首当其冲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教学内容必须是那些与学生生命经历密切相关,以学生的生命需要为依据,能够引导学生生命体验的生活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无论从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还是教学方式的创设和构建,以及社会信息的筛选等方面搭建教学平台,让思想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1 教材走进现实生活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之一。

教材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蓝本、范例。

教材的基本理念是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及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

以成长中的我和他人、我和社会、国家的关系为主线,指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其最终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活化教材、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也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学生自身发展拓宽道路,提供帮助。

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中,我首先列举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事例,然后在电子屏板上选放了2011 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相关材料,让学生耳闻目睹当代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怀和风采。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列举现实生活中所观察了解到的人和事中那些体现了中华儿女民族精神。

有些学生列举尊老爱幼的事;有些列举了家庭的勤俭节约;有些联系身边人物列举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

最后我组织了“感动班级人物”的活动,让学生推荐“感动班级人物”,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这样,使学生认识到不光是只有英雄才是民族的脊梁,平凡的中华儿女同样可以成为民族的脊梁,民族精神的弘扬并不是高不可攀。

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践行高尚的道德精神原则。

2 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

而课堂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已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态度、行为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以此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备课时,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对相关章节的知识点,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会感觉到所面对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规的,且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一旦有了完整答案,就会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自强不息》第一课时《直面挫折》教学,我详细分析了教材,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撰写《我经历的挫折》小故事,要求每位学生记录自己遇到的挫折以及当时的应对措施。

从学生的小故事中发现学生眼中的挫折大多与学习有关。

其中有位学生这样描述他的挫折:“我最大的挫折是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及格,从此,我也不喜欢数学课,甚至上数学课感到头疼,渐渐的我连数学老师也不喜欢,总觉得老师看不起我。

”因此,我在课堂上列举这位同学的故事,作为导入新课的素材,然后提问:“同学们是否也遇到此类情况?”由于故事源自学生生活实际,因而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普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因为思想品德课能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困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社会信息充实教学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的生活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

初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

他们对未来社会充满了憧憬,而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

新课程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教师应从教育内容着手,努力构建生活化课堂。

教师要善于筛选生活,捕捉生活素材,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课堂根植于生活的土壤,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思考生活、创新生活,进而“享用”生活,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广阔的平台。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

思想品德的教学背靠的是社会大舞台,面对的是时代新天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堵“围墙”隔不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

现阶段学生往往通过媒体、网络等大量吸收信息,他们的眼界是开阔的。

在教学设计时,除了从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上找供讨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着眼于身边的事,注重学生身边的“热点”,使学生讨论的问题源于他们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现实生活。

例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第一课时《网络的人际交往》,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即网络的利与弊。

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上网观看我国 “神九”及“嫦娥绕月卫星”发射圆满成功的场景。

这样学生对上网了解国家大事,获取信息有明确的认识,对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课堂上让学生畅谈观看我国“神九”及“嫦娥绕月卫星”发射圆满成功的感受。

此时大部分学生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只有较少部分学生装腔作势,迫于应付,沉默寡言,表现不积极。

面对此情形,我及时引导学生:网络拓宽了我们了解国家大事,获取信息的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扩大了人们思想文化的交流,给我们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

其次,笔者也列举了许多青少年因网络文化垃圾的熏染,沉迷于网络游戏,被网络游戏套住,难以自拔。

轻者耽误学习,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贻误终生。

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理智面对网络,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网络,学会自我保护,正确运用网络。

4 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生活化”是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生活的操作形式,让学生在这种形式中轻松愉快,主动的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生
命需要。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境,让学生逐步的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思想品德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代之以问题为基础、或以情境为基础、或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从而搭建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

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以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为学生设置“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把学习当做自己的生活方式。

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一方面创设平等互换的对话情境。

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心对心的对话,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还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袒露自己的精神面貌。

一方面创设生活化情境。

思想品德教学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

另外,开展生活化活动。

思想品德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式。

如一些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学生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有些还可以通过报刊、图书、上网收集相关主要内容的资料。

有些可以是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

如为校园绿化设计宣传标语,提合理建议;有些可以组织新颖活泼的情境表演、,现场直播、辩论赛等。

总之,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一方面拓宽了学习时空,更重要的是把人、自然、社会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总之,生活本身就是一所大学。

新课程呼唤思想品德教学向生活回归,围绕生活,反思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有心之人;感悟生活,做有爱之人;理解生活,做有德之人;体验生活,做有用之人。

立足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古城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