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上册《13会动的小纸人》教案
13.会动的小纸人(教案)鲁教版(五四制)美术一年级上册

课题:会动的小纸人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⒈通过绘制“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⒉理解和掌握运用折叠、粘贴、组合等方法步骤,并有创意地制作各不相同的会动的小纸人或动物玩偶。
⒊利用小纸人表演节目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强化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制作纸弹簧,并添加部件组合成为小纸人。
教学难点:小纸人造型的构思创意。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示范用具、范例数个。
学具准备: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启发谈话教师展示范作,请晃小纸人——瞧,会动的小纸人跟大家打招呼呢!看,小纸人还会表演劲舞呢!晃动小纸人并随音乐舞动。
你想做个会动的小纸人吗?导入本课并板书课题。
活动二:研究制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纸人,它们为什么会动?让学生发现小纸人会动靠的是纸弹簧。
⒈每组发一个纸弹簧,小组研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可以拆开,依样照折。
⒉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所说,补充说明,教会学生制作纸弹簧。
⒊以组为单位,学习制作,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
⒋再次出示小纸人,让学生观察老师制作的小纸人所用弹簧和刚才学做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纸弹簧还可以用一头宽、一头窄的纸条制作上头大、下头小的弹簧。
⒌以小组为单位,学做上头大、下头小的纸弹簧。
活动三:收拾整理督促学生将桌子整理干净,保持环境卫生。
第二课时活动一:启发谈话出示两个可爱的会动小纸人小纸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纸人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归纳: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小纸人身体的不同部位。
一般选择较大的纸弹簧做身体,较小的纸弹簧做四肢或脖子。
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
剪画小纸人的其他部分。
人物要用夸张简练的造型,以使形象生动有趣。
将小纸人的各部分粘贴、拼装起来。
活动二:研究制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制作小纸人的头部,制作好的同学可以帮助不会的同学。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会动小纸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会动小纸人》教学设计会动的小纸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纸弹簧”的会动,有弹性的特征,制作有趣的小纸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注意细节的好习惯,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示范作品,彩色卡纸、剪刀、胶棒、彩色笔,学生喜欢的精彩小故事。
学生:彩色卡纸、剪刀、胶棒、彩色笔。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纸弹簧”动起来,且运用得恰当,巧妙。
教学难点:在“会动”的前提下完善作品。
四、教学策略、方法:本课是以折叠“纸弹簧”为基础,加入剪、贴、画等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课。
属于新课标“设计应用”领域,“纸弹簧”是作为人物的身体部分应用的,人物的头部表情、双手动作、底座可自由发挥。
循序渐进地引导,可以参考:观察发现小纸人会动的原因——探索体验“纸弹簧”的制作方法——设想制作完成整件小纸人作品的思路。
鼓励引导学生做出不同题材、形式的“纸弹簧”作品。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看看谁是我们班观察最仔细的同学,能找出来视频里那个小动物和别的小动物走路的方式不一样,它哪里走路的?跳跳虎的尾巴能够让你联想到什么?(巧妙导入,联想弹簧部分)2.其实张老师有个小秘密没有告诉大家,张老师会变魔术,能够把这一张纸变成一个小弹簧,你们想不想跟老师来学习一下呢?(学习制作纸弹簧)好,那么我们就进入变变变环节。
3.观看制作纸弹簧的视频,学习制作纸弹簧的方法,并尝试叠一叠。
板书:裁、贴、折、叠做好之后同学们举起你们手里的小弹簧,想一想,怎样拿摇动更厉害,为什么?这个弹簧是用纸做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你们觉得叫什么好?(先学习如何制作纸弹簧,解决教学难点)4.张老师现在又要变魔术了,利用手里的纸弹簧,给跳跳虎来了个大变身,并且把他请到了我们课堂上来,你们想不想见见?掌声欢迎。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

13. 会动的小纸人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本课以折叠“纸弹簧”为基础,加入剪贴画等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课。
属于新课标“设计·应用”领域所说的“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目标。
“设计·应用”为本课的主导学习领域。
根据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具,设计的教学内容。
利用纸制作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纸弹簧动起来。
教学难点:在“会动”的前提下完善作品。
教学目标:1.学会“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2.能利用纸弹簧的会动、有弹性的特性,制作成有趣的小纸人。
3.养成注意细节的好习惯,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新颖、别致的人物形象。
一、导入新课(实物导入)教师出示范作:会动的小纸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会动的小纸人》师:同学们,今天,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小玩具(出示小纸人),请你们观察看看,这个小纸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按住小纸人,让它往上弹)生:小纸人本来是矮矮的,按一下它就变得高高的了,就站起来了。
师:噢——小纸人站起来了,看!我把它轻轻的摇晃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啊?生:它摇起来了,动起来了。
师:那请一个小朋友给这个小纸人取一个更恰当的名字好吗?生:会动的小纸人。
师:会动的小纸人。
真棒!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小纸人(师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师:小朋友们思考一下,这个会动的小纸人它是哪一个部分在动呢?生:身体!师:身体在动,它很像我们生活当中的什么东西?生:弹簧!(有的人把他挂在车上很漂亮,有一些玩具也有用这个弹簧来做)师:噢,跟弹簧很像,看看是不是这个?(师出示弹簧图片和弹簧做的玩具)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
平常见过的都是用铁丝做的弹簧,那今天这个弹簧是用什么做的?生:纸张!(师: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纸弹簧更恰当)师:那么,这个纸弹簧是怎么折的呀?小朋友们知道吗?有的小朋友已经会折了,可是还有的小朋友不会折,那么老师请来了一位小老师来教你们好吗?这位小老师就是这个白色的纸弹簧。
人教 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

会动的小纸人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本课根据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具,设计的教学内容。
利用彩色卡纸制作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特性,感受立体与色彩的搭配效果。
教学难点:制作的新颖生动,作品逼真美观,富于个性。
教学目的:1、通过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彩色卡纸表现各种会动的小纸人形象,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彩笔。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新颖、别致的人物形象。
教师准备做好的纸弹簧(保证两人一个)。
讲授新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找三四个学生回答)“今天赵老师请来了几位动画大明星和我们一起上这节美术课,让我们看看谁来了?”教师出示范作(小猪佩奇一家慢慢从讲台下方跳出来):会动的小纸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教师演示按压纸弹簧(猪爸爸)及纸弹簧(猪爸爸)的弹起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请你找一找小纸人猪爸爸为什么会动?因为小纸人的身体部分有一个纸弹簧!所以小纸人就会动了。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挥动的小纸人?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做《会动的小纸人》(教师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怎样制作纸弹簧(1)“同学们想知道怎样来制作纸弹簧吗?今天老师请了一位特别的老师来教给大家做纸弹簧,是谁呢?”“是可爱的纸弹簧!”(教师出示成品的纸弹簧,并分发给每一个小组)学生分成小组来把纸弹簧拆开,然后按照原来的痕迹折好,找出做出纸弹簧的秘密。
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制作纸弹簧的方法。
(通过自己动手,细心观察,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谁发现了制作方法?”集体交流制作的方法,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3)学生利用手中的纸条尝试制作纸弹簧。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 《会动的小纸人》人教版

13《会动的小纸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纸弹簧”,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的“小纸人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主动观察探窕学习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Ξ.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玩具吗?玩过哪些玩具?这些玩具是怎么得到的?(一)导入并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玩具,想不想玩玩?(师出示,学生玩)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触感谈特点。
(补充完整课题《会动的小纸人》)(二)探究如何制作纸弹簧1问题讨论:仔细观察,小纸人什么部位在动?3.材料框里找到纸弹簧,体验一下它是怎么动的?4.联系生活常识,学生说生活中的(师出示)弹簧,对比我们课堂的弹簧,我们的弹簧是用纸做的,我们可以叫它纸弹簧,这个名字太普通了,请学生起一个可爱点的名字?(用学生起的名字,跳跳)5.全员参与拆弹簧,探究变化的方法。
并且复原。
6.学生谈发现:(1)只有两个纸条(2)这两个纸条是一样宽的。
7.学生投影展示探究成果:(1)粘住开头时,边角对齐,折的过程也要对齐边线。
(2)一条压•条来回着拆。
(3)全员参与折纸弹簧。
(师巡视指导)(≡)进一步探究制作小纸人1.纸弹簧只能这个样子吗?2.学生设想各种各样的纸弹簧形状。
3.提供变形后的一个例子一头(大)一头(小)。
学生自己从材料框里找到它,玩一玩。
4.交流发现了什么?(摇得更加厉害了,小头朝下更会摇),为什么?①动的明显的纸弹簧你觉得设计一个怎样的形象比较合适?(小孩、调皮鬼②小朋友站起来,假设你坐在纸弹簧上,跳•跳,摇一摇看,感觉怎样?脸部表情怎样?5.我们现在已折好它的身体了,那小纸人还差什么呢?(头、四肢)6.你有办法制作头和四肢吗?(学生交流做法)7.你还有什么疑问吗?8.纸弹簧只能做身体吗?9.拓展想象,放在身上各个部位,为什么?(能动)(四)欣赏作品1、欣赏学生作品。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人教版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主动观察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并强化学生与同学交流合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会动小纸人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小纸人能动的部分——纸弹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实物小纸人若干个、折好的纸弹簧每桌一个,剪好的制作纸弹簧的彩色纸条每人两条、头、手臂的模型。
学生准备:双面胶、剪子、彩纸、火柴盒、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出示实物)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纸做的玩具,你们看就是这个小纸人.当老师用力摇晃时,小纸人怎么了?学生:动了.师:这个玩具好玩吗?你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学生:想.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十三课<会动的小纸人>.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1、会动部分的制作(纸弹簧)师:这个小纸人真好玩!(边说边摇晃)同学们能说说这个小纸人是那一部分在动呀?学生:身体师:这个小纸人的身体可真神奇,会来回的动.它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学生:弹簧师:因为它是纸做的,所以我们可以叫它什么弹簧呀?学生:纸弹簧.师: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别着急!老师今天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小老师.请它来教大家好不好?学生:好师:每桌同学发一个小老师(纸弹簧) ,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向小老师学习的?学生:先把它拆开,然后再把它折回来,这样就能学会了!师: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们探索一下它里面的奥秘吧!(学生把老师发的纸弹簧拆了,然后再折回去,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学会小纸人的身体部分的做法)师:这个小纸人的身体部你会折了吗?(学生:会)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折的呢?学生:两个一头宽一头窄纸条,反复的折,总是把压在底下纸条往上折,直到把它折完.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想不想试一下?好,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老师发给你的纸条试着折一下吧?(学生们照着“小老师”做小纸人的身体)2、其余部分的制作师:真棒!同学们已经把小纸人的身体折好了,跟老师的小纸人比一比,你的小纸人还差什么呀?学生:头、手和底座。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会动的小纸人》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会动的小纸人》教案《会动的小纸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纸张的可塑性,会动的小纸人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2.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纸弹资的制作方法。
会动的小纸人教具准备:纸弹簧对比教具、小纸人一个、纸弹簧作品若干、纸弹簧玩具一个、纸条若干、剪刀、胶水、双面改、手工纸。
学具准备:瓶盖一个、纸条两条、手工纸、剪刀、胶水、双面改、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示课题会动的小纸人1.观察小纸人的变化(捏住后松开弹起),发现小纸人的特点(会伸缩、会摇晃)。
2.问题讨论:小纸人会动的部分在哪里?它像什么?给它起个名称(纸弹簧)。
二、探究如何制作纸弹簧(教师发给同桌一个两头一样大小的白色纸弹簧。
)1.感受纸弹簧的弹性及活动的特点(摇一摇、捏一捏)。
2.同桌通过观察或拆开老师发给的纸弹安,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
3.请个别的制作成功的学生介绍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学生互相帮助)三、进一步探究制作小纸人1.对比观察自己制作的彩色纸弹簧和老师发给的纸弹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彩色纸弹簧一头大一头小,白色纸弹簧两头一样大)2.为什么制作小纸人的纸弹簧需要一头大一头小?自学课本找原因并添加小纸人的头及胳膊(提醒学生添加部分如何讲究技巧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学生互相帮助)。
四、欣赏同学的作品完成作品的学生将自己的小纸人拿到台上展示。
五、延伸1.会动的纸玩具哪几个部分用纸弹簧制作?2.纸弹簧还可以作成其他造型吗?欣赏其他纸弹簧造型作品:龙、小猫、毛毛虫、小蛇、小鹿,认识纸张的可塑性。
3.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弹簧?(手电筒、自动笔、弹簧秤、床垫、沙发)六、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什么,你怎么学,向谁学?制作小纸人的方法很多种,学习方法也很多种。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让学生掌握纸人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图片,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
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纸人。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善于模仿。
但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制作会动的小纸人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一个小纸人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制作会动的小纸人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纸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有趣的纸人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教师讲解制作会动的小纸人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进行分组讨论。
3.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制作,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制作方法。
4.创作:学生发挥想象力,独立制作会动的小纸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题《会动的小纸人》和制作步骤。
制作步骤分为:剪形状、折叠、粘贴、装饰。
板书设计旨在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明确学习目标。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展开,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剪刀、胶水等工具,以及彩纸、塑料片等材料,制作出形态各异、会动的小纸人。
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制作小纸人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制作小纸人的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和搭配。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示范视频、剪刀、胶水、彩纸、塑料片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塑料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小纸人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小纸人的制作方法。
2. 新课:讲解小纸人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步骤。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制作小纸人的技巧和方法。
板书设计1. 《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2. 教学内容:制作小纸人的基本方法、技巧。
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4. 教学难点:制作小纸人的技巧和方法、材料选择与搭配、观察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小纸人,要求形态各异、会动。
2. 写一篇关于制作小纸人的心得体会,包括制作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小纸人,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示范和指导,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小纸人。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小纸人》教案

课堂检测与反馈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板书设计
会动的小纸人
头
手臂
身体——折叠
底座
教学反思
在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文具时,有的学生提出:做出来的有些文具根本就不能用,这叫变废为宝吗?我告诉孩子们,虽然这样的玩具不能用,但它们很有装饰性,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同时提出,希望同学们能设计、制作出可以用的文具,真正的变废为宝。
师:老师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谁来回答: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狮子?生:„可爱的、蹦蹦跳跳的„
师:孩子们回答的真好,现在老师把这头狮子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大家想不想看看它在哪儿?生:想!
师:老师从纸箱里拿出纸制小狮子。大家瞧瞧看,老师的这头狮子是不是也会蹦蹦跳跳的呀!(教师一边说一边表演。)生:学生激动的欣赏。2、课题出示。师:同学们,老师的这个“狮子”小纸人一个人在这里玩也太孤单了!给它找几个小伙伴吧!好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怎样制作“会动的小纸人”。教师课件出示课题《会动的小纸人》。三、新上课。1、探究学习。
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个游戏环节,回答道问题的同学老师会给他一个小弹簧做奖励。师:这个小纸人为什么会动?哪一部分会动?它像什么?生:„下边像一个弹簧的地方会动„。
师:回答的不错,老师奖励给你一个这样的纸弹簧。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是这样发现的呢?好,现在老师给所有的小朋友也发一个纸弹簧。
师:现在请大家研究。你可以把纸弹簧拿在手上像这样摇一摇,捏一捏,甚至还可以把它拆
第13课总课时数:1备课时间:10.12
课题
13.会动的小纸人
课型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0207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0.png)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是一节生动有趣的纸工课。
本节课通过制作会动的小纸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清晰,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于纸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剪刀的使用不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纸人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会动的小纸人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制作出会动的小纸人。
2.教学难点:剪刀的使用,纸工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纸工制作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会动的小纸人制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
2.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3.工具:剪刀、胶水、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会动的小纸人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会动的小纸人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会动的小纸人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技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制作实践。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根据点评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制作出更多有趣的会动的小纸人。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设计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折纸的基本技巧,掌握折小纸人的方法。
2. 能独立或合作折出小纸人,并尝试让小纸人动起来。
3. 培养学生对折纸艺术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折纸小纸人的基本技巧,并能尝试让小纸人动起来。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小纸人的动态,让小纸人在静态中动起来。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折纸小纸人的教程教材。
2. 教具:准备折纸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 教室布置:准备教学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们的作品。
4. 课程导入:准备一些成功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样式的小纸人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小纸人在动画中的表现力。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小纸人的基本动作,如站立、走路、跳跃等。
2. 讲授新课(15分钟)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折纸小纸人的方法与步骤,包括折叠技巧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制作不同样式的小纸人。
3. 学生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与步骤,开始动手制作小纸人。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完成小纸人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制作经验与技巧。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折纸技巧和想象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尝试制作更多有趣的小纸人作品。
五、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一个会动的小纸人动物形象,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身边的动物。
第二天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纸人的制作技巧,包括剪纸、粘贴等步骤。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分析《会动的小纸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内容。
本课以折叠“纸弹簧”为基础,加入剪、贴、画等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课。
属于新课标“设计·应用”领域所说的“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目标。
“设计·应用”为本课的主导学习领域。
二、教学目标1.学会“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2.能利用“纸弹簧”的会动、有弹性的特征,制作有趣的小纸人。
3.养成注意细节的好习惯,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纸弹簧”动起来,且运用得恰当、巧妙。
2.教学难点:在“会动”的.前提下完善作品。
4、教学过程(一)导入1.视频导入过渡语: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趣的小纸人,你看他们还会跟大家打招呼呢!2.出示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动手制作一个会左右摇摆的小纸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小纸人。
板书课题:《会动的小纸人》。
(二)讲授新课1.介绍玩具过渡语:会动的小纸人是用各种材料,手工制作的玩具。
那么我们生活中有多少种玩具,它们又是怎么区分的呢?玩具的花色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不一,主要有工厂企业分类法、玩具状态分类法、年龄分类法、功能分类法四种。
(1)工厂企业分类法:按照玩具生产的主要原料、生产工艺进行分类,便于企业管理。
主要分为以下6类:A.金属玩具B.塑料玩具C.木、竹玩具D.布绒玩具E.纸玩具F.民间玩具(2)玩具状态分类法:按照玩具的状态进行分类。
静态玩具、动态玩具。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美术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
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纸人的制作及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课件、小纸人制作所需材料。
2.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会动的小玩具,引发学生对会动的小纸人的兴趣。
2. 呈现:通过多媒体展示制作小纸人的步骤和原理,介绍所需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3. 操作:让学生按照步骤制作小纸人。
老师可以分步骤进行演示,或者提供制作小纸
人的视频教学。
4.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纸人,可以自己设计、涂
色等。
5. 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纸人,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
和评价。
6. 总结:让学生总结制作小纸人的过程和体会,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 作业:要求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小纸人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教学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动手能力以及最终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进行小组评价,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自己小组成员的作品,以及自己在小组中的贡献。
教学延伸:
1. 可以让学生制作多个小纸人,并用线或者橡皮筋将它们连接起来,创造出更多的动态效果。
2. 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不同形状的小纸人,例如动物、花草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小纸人,如纸盘、纸袋等,拓宽学生的材料选择和创作方法。
《会动的小纸人》教案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美术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制作小纸人的方法和程序;
技能目标:能制作会动的小纸人;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制作会动的小纸人;
教学难点:知道小纸人为什么会动;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胶棒;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吧!
师:板书《会动的小纸人》;
二、跟我一起来观察:
师:课件出示几幅同学们制作的小纸人,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纸人具有哪些特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你们观察的很认真!
三:制作演示:
师:现场进行会动的小纸人的制作,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纸人制作的步骤有哪些?小纸人为什么会动?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观察的十分仔细;
四、分组实践: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用你们手中的工具进行会动的纸人的制作;
师:然后每组派出优秀代表到黑板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积极进行作品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生:交流分享
师:指出同学们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3会动的小纸人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3、将小纸人发到各小组,先请学生们观察
出示制作步骤图,并且每小组以一个学生为主,将小纸人拆开,一边拆一边对照步骤图观察、思考:老师是怎样做这个小纸人的。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会动的身体部分的制作方法。然后,再按原样将小纸人拼装好。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先请学生用撕贴、剪贴加添画的方式完成人物头部。
3、将小纸人发到各小组,先请学生们观察:小纸人是由哪几部分拼接而成的,它为什么会动?出示制作步骤图,并且每小组以一个学生为主,将小纸人拆开,一边拆一边对照步骤图观察、思考:老师是怎样做这个小纸人的。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会动的身体部分的制作方法。然后,再按原样将小纸人拼装好加添画的方式完成人物头部。
六、收拾与整理。新课标第一网
板书设计
13、会动的小纸人
撕贴
剪贴组合人物
添画
课后反思
先让学生动脑去想,用纸做出来的小纸人如何才能动,要具有一个象弹簧一样的身子,然后让他们打开课本,验证了有些学生的说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桌合作积极性很大,尤其是自己编制一个小故事让小纸来表演,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师生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示范激趣
2、引发思维
3、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讨论、认领故事
2、尝试表现人物头部
3、分发小人要就做法
教学重点:小纸人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会动的小纸人。
学生用具准备:彩色纸,笔,剪刀,胶水等物品
1、每个小组讨论并认领一个小故事
四、学生开始制作小纸人。
先做身体部分,完成后再拼装上头部及其他需要的部分。制作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以自己再拆开小纸人研究,可以请教同学,人编一个故事并设计出故事的场景。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人教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纸人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解释纸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但我也发现,对于一些具体操作步骤,仍需要进一步细化讲解,尤其是剪纸技巧这一难点,需要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制作纸人,整体氛围良好。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剪刀使用不够熟练,纸张折叠不准确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
2.教学难点
-纸张剪切技巧: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准确、熟练地使用剪刀进行剪切具有一定难度。
-动态表达:如何将观察到的动态通过剪纸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创新设计:在遵循基本技巧的前提下,学生需要尝试创新,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小纸人。
举例:
a.纸张剪切技巧:教师可设计简单的剪纸模板,让学生先从模仿开始,逐步过渡到独立剪切,降低难度。
1.认识纸艺,了解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观察并讨论小纸人的各种动态,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3.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小纸人,并尝试创作出独特的动态;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进行点评与鼓励。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
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

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小纸人的构造和基本形态。
2.能够根据模板剪纸并拼合出小纸人的形态。
3.能够编制简单的小纸人动画,并进行演示。
教学重点
1.小纸人的构造和拼合方法。
2.小纸人动画的编制和演示。
教学难点
1.小纸人动画的编制和演示。
教学准备
1.小纸人模板。
2.剪刀、胶水、彩笔等制作工具。
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展示小纸人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其可爱和有趣的形态。
•引导学生们思考分析小纸人的构造和制作方法。
2. 学习小纸人的制作方法
•分发小纸人模板,让学生们了解其基本形态和构造。
•教授剪纸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们认真剪出各个部分的形态。
•引导学生们运用胶水进行拼合,形成完整的小纸人。
3. 制作小纸人动画
•根据小纸人的动作形态,教授根据帧的理念进行编制动画的方法。
•分组让学生们用彩笔按照模板动作轮廓进行涂色,制作小纸人动画。
•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们制作的小纸人动画进行展示。
4. 小结
•总结本次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们继续发挥创造,设计自己喜欢的小纸人。
教学评价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学生们的理解情况和制作技能的实际操作情况,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扶持,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掌握小纸人制作和动画编制的基本技能。
同时,在课堂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互相展示加以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小纸人范作、并用它们同学生合作表演一个节目。
这个小纸人为什么会动?哪一部分会动?它像什么?我们叫它纸弹簧。
感受纸弹簧的弹性及活动的特点(摇一摇,捏一捏)
思考并交流:你将要表现的角色的头部有什么特征?你准备如何来表现?
用撕贴、剪贴加添画的方式完成人物头部
根据自己设计的人物动作剪贴上合适的四肢。(注意比例)
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
13会动的小纸人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通过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Fra bibliotek教学难点
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阶段
发展阶段
表演阶段:
收拾与整理:
根据自己组小纸人的身份编一个故事,并利用剩下的彩纸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场景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13会动的小纸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