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教学过l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能根据现实情景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去探求长方体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和探求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知道它们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那么它们都有哪些特征?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体,一起来探究一下长方体的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师: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长方体纸盒,昨天同学们回家也都做了一个,刚才我们说长方体有6个面,他们分别是,(边说边指),那么如果我们沿着长方体的某些棱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接下来学生动手剪(强调要求)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展开后,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复习课》教案2017年3月授课人:梁铄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
(2)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3)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出示复习题纲(导学)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什么叫长方体表面积?3、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重要条件?正方体呢?4、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正方体呢?二、自主归纳知识点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2、什么叫长方体表面积?3、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正方体呢?4、回顾公式,总结计算方法二、基础练习(课件出示习题)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cm)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1)、长方体所有的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4)、把一个长方体切开,分成两个小正方体,则表面积减少了()3、解决问题(1)、制作一个棱长为25cm的正方体无盖玻璃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2)、做一个高20分米,长和宽都是3分米的长方体排烟道,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3)、在一个长是10分米,宽是8分米,高是12分米的长方体饼干盒四周贴上一圈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接头处不计)(4)、五(1)班教室长12米,宽6米,高3.5米, 要粉刷天花板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21米2,共需要粉刷多少平方米?(5)拓展题两个棱长为5cm的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三、学生总结方法,做题时要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高+高×宽+长×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教案

Sorry, 作为,我无法亲自编写一篇关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教案”的文章。
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体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授比较深入的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等概念。
本文将主要描述教学中如何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一、长方体表面积对于长方体来说,表面积包括三个部分:长面积、宽面积和高面积。
长面积指长方体的顶面和底面的面积,宽面积指长方体侧面的面积,高面积指长方体侧面上边缘的长度和下边缘的长度之和。
1. 让学生手工制作长方体在教学中,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出长方体,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长方体表面的各个部分。
可以选用木质积木或纸张等容易加工的材料,让学生按照特定的尺寸制作出长方体。
2. 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制作出长方体后,可以引导学生轮流测量长面积、宽面积和高面积。
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感受到长方体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从而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3. 教授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了让学生更方便地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给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2 × (长×宽+长×高+宽×高)请学生在纸上对公式进行演算,并帮助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和记忆公式。
4. 练习和巩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进行练习,以求加深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用习题册或是工作纸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多次演算和解答。
二、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由六个正方形面积组成。
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让学生自行构造正方体可以使用彩纸进行折叠构造,或者使用模型进行拼装。
在学生们完成构造之后,突出强调正方体是一个立方体,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并指出每个面的边长相同。
2.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在课件中展示正方体三维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各个正方形面。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 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有关图形问题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你知道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吗?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4)在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时,关键是知道什么?指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教学试一试。
(1)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
如果纸盒是正方体的,你能解决吗?(2)独立完成解答。
(3)汇报方法。
板书:3×3×6=9×6=54(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吗?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刚才我们在解决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至少分别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互相说说表面积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计算。
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图说说思考的过程。
2.完成练习四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2)互相交流。
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完成第2题。
理解题意,口答第1题。
说说怎样思考第2个问题。
说说用这样的方法求表面积的根据。
4.完成第3、4题。
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你是怎么想的?每一步列式求的是什么?5.完成第5题。
北师大五下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计划

北师大五下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师大五下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一、猜测导入出示两个纸盒(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谈话:这两个纸盒,看起来大小差不多,请你猜一猜,做哪个纸盒用的硬纸板多?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引导可以计算它们所用的硬纸板的面积,然后再比较)二、探究新知1、引导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启发:“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把每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解法一:6×5×2+6×4×2+5×4×2=60+48+40=(平方厘米)解法二:(6×5+6×4+5×4)×2=(30+24+20)×2=74×2=(平方厘米)答:至少要用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3)比较小结: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体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应的长和宽)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2、自主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4教案 北师大版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8-19页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含义: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计算方法:
1.S表=S上+S下+S前+S后+S左+S右
2.S表=2S上+2S前+2S右
3.S表=(S上+S前+S右)×2
4.S表=C底·H+2S上
教学反思:
1.通过实际生活引入,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2.提供合作交流学习的空间,培养合作意识;
3.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教案(2020新教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有关图形问题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可分为哪几组?正方体呢?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4。
(1)如果告诉我们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想办法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吗?(2)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的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想办法算出所求问题,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
(3)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方法。
板书:6×4×2+5×4×2+6×5×2 (6×4+5×4+6×5)×2=48+40+60 =74×2=148 (平方厘米)=148(平方厘米)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你知道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吗?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4)在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时,关键是知道什么?指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教学试一试。
(1)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
如果纸盒是正方体的,你能解决吗?(2)独立完成解答。
北京版五年级下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共 2 节第 1 节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用具教师: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单位:厘米)3.根据上图(1)填空:A.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前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这两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B.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右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这两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C.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上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这两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教师导入:同学们对长方体的每个面的的面积都会计算了,今天我们就来摸一摸每个面或涂出每个面后观察:A.前、后两个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前面的面积是4×2=8平方厘米;这两个面的面积是8×2=16平方厘米B.左、右两个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右面的面积3×2 =6是平方厘米;这两个面的面积是6×2 =12平方厘米C.上、下两个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上面的面积是4×3=12平方厘米;这两个面的面积学会求每个面的面积为学习表面积奠定基础。
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摸、涂等活动建立每个面的空间观念和求面积的方法效果较好。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一说你对“表面积”的理解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二、探究新知1.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说一说每步求的是什么?上面×2+前面×2+左面×2(上面+前面+左面)×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用课件展示2.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说一说每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乘是12×2 =24平方厘米学生回答:6个面的面积总和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用手按前、后、左、右、上、下的顺序摸一遍,说出: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独立列式计算,小组交流方法:(1)6×8×2=96平方厘米6×4×2=48平方厘米8×4×2=64平方厘米96+48+64=208平方厘米(2)(6×8+6×4+8×4)×2=208平方厘米学生对表面积的理解并不困难,在这里没有设计展开图的教学,只是通过语言描述和摸感受表面积的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课时主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2.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思考长方体包装盒需要多少纸板”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类比、迁移,探究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在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长方体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手工课上制作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示意图,引出所要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提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第二个问题是讨论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三个问题是讨论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关系。
对于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包装盒,包礼物等情境,学生容易理解,最少的包装纸大小即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面积的和。
但在长方体展开图中涉及具体数据,部分前一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易出错,而且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如:鱼缸表面积等)。
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我会画包装盒的展开图(记得标上数据哦!)2、展开这个包装盒我知道了,要求至少用多少纸板, 也就是求( ),也就是长方体的( )。
3、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想一想,填一填。
我还有别的方法:( ) 前、后两面的面积和左、右两面的面积和上、下两面的面积和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活动11、创设“包装盒”情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原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材P8教学目标:1、理解表面积意义,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教学难点:根据物体面的组成,灵活计算有关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星期天,姐妹两人给玩具涂油漆。
姐姐油漆长方体玩具,妹妹油漆正方体玩具。
但她们都说自己油漆的面积大,你们能评判吗?2、说说你的评判结果?你是怎样评判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说出油漆面积就是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3、板书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表面积的意义。
(1)、分析评判方法:应计算出每个图形中6个面的总面积来比较。
(2)、指出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就是它们的表面积。
2、探究表面积计算方法:(1)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a、正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的大小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b、怎样计算一个面的面积?5×5 = 25(cm2)c、计算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不需要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可根据特点,用一个面的面积乘6)25×6 = 150(cm2)(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a、长方体有几个面?它的面有什么特点?(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b、长方体表面积计算:上、下每个面:6×5前、后每个面:6×4左、右每个面:5×4表面积:6×5×2+6×4×2+5×4×2 = 148(cm2)或(6×5+6×5+5×4)×2 = 148(cm2)【引导要点:学生可先分步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计算;在综合算中,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具体含义,弄清每个算式表示哪些面的积。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建立表面积概念,会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在观察对比中,得到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公式实际应用,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求法探究。
2、公式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探究方法。
教具、学具的准备:长方体盒、正方体盒、长方体展开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出新课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淘气的十岁生日,他的好朋友笑要送给他一份生日礼物。
这个礼物准备好了,可是老师对这个包装盒却不太满意,你能帮助笑笑出一个好主意吗?生:可以在包装盒外面包一层彩纸。
师:老师也是这么想的。
看,老师用彩纸将这个包装盒包装了一下,请看(出示课件)。
师:漂亮吗?生:漂亮。
师:现在新问题又出现了。
要把这个包装盒包装好,需要多大的彩纸呢?要求多大的彩纸就是求什么呢?生:求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师:对,求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初步感知1、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对长方体礼盒的哪些部分进行了包装?生:它的六个面。
师:而且,刚刚我们知道的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呢?(师提问)生:就是求六个面的总面积。
(出示课件)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仔细地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包括哪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师对照长方体讲解表面积的含义。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师:那么正方体呢?(请同学对照正方体说一说)师:他说得对不对呢?生:对。
师:正方体的表面积也就是六个面的面积,它包括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着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标出它的六个面。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1.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案 (5)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长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一、提问:1.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二者有什么不同?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有哪些?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怎样计算体积?怎样计算容积?(说出公式)二、练习:1.填空:(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物体( )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 ) 的大小。
(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表面积用( ) 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 )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计量物体体积用( ) 单位,常用的有 ( ) ;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 。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
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 );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 )或 ( )。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是( )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或( ) 。
(4)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 ) 。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6)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
这根木材的长是(),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 。
2.判断:(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6)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7)当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就相同。
()(8)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米,宽是8分米,高是5分米,那么它的体积是80立方分米。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就扩大9倍()(10)把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纸盒放在桌面上,纸盒所占桌面的面积一定是1平房分米。
(11)如果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铜仁三小:卢久云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从而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 使学生能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 发展空间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学课本第23—24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用红笔标记出自己的疑惑点,小对子交流。
三、小组合作探究,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小组内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用心倾听学生的展示交流,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错误,并重点关注台上与台下学生的互动交流,理解这和掌握本课中的重、难点内容。
五、5分钟完成过关检测。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⑴长方体的表面积=⑵正方体的表面积=学习目标:1. 我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从而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 我能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 发展空间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自学教材第23页,我会发现:1. 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所以,长方体的表面就是:2. 正方体每个面都相等,都是形,每个面都等于:所以,正方体的表面就是:(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
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间要求。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24页例1、例2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教案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把大长方体切割成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切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乐趣,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应用发现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几何体表面积变化规律的探索。
【教学准备】:
1.课前把全班同学合理分组,并明确分工,强调合作。
2.每小组准备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6盒火柴。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在计算下列物体表面积时,应考虑几个面的面积。
1.火柴盒的外盒用料。
2.火柴盒的内盒用料。
3.粉刷教室的四壁和上面。
4.给长方体饼干盒的四周贴一圈的商标纸。
5.给礼堂内长方体柱子油漆。
6.用木料做一个抽屉。
二、拼拼算算、体验规律。
活动一:
1.用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动手拼一拼。
2.有的同学拼成了一个横着的长方体,有的同学拼的是竖着的长方体。
不管是哪一种,观察一下,体积有没有变化?
3.把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追问:减少的两个面在哪里?为什么减少了?谁上来指一指?
引导学生认识:重叠的面,并且每重叠一次,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就减少了这两个重叠的面。
活动二:
用三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活动三:
怎样把这个长方体分成两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活动四:
把一个长方体垂直切割成三个小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有什么变化?(单位:厘米)
小结:
通过操作我们发现,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或者把大长方体切割成小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都有一定的规律。
(板书)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看看谁能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用下面的两个长方体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并动手拼一拼,再讨论交流,交流时请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四、解决问题,深化目标。
1、把6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想想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并且说说为什么。
这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同学们的这一发现厉害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小结:
重叠的面越大,两两相拼的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的越多。
(板书)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拼一拼,算一算,切一切,说一说,等活动,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你有什么收获呢?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