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逝,让生命更有尊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优逝,让生命更有尊严
作者:王梓莱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2年第08期
生命就像一道彩虹,起点和终点同样美丽炫目。
最近,“医学博士拒绝医治临终父亲,要让老人安静离世”的消息引人关注。
陈作兵78岁的老父亲被查出腹膜恶性间皮瘤晚期,全身转移。老父亲住院时,眼见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病人瘦骨嶙峋、痛苦不堪,几经考虑,决定放弃治疗回老家。
陈作兵是毒理专家,曾在医院的急诊中心工作多年,目睹无数生命被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也看到了医学的局限性和病人的痛苦。他尊重父亲的选择,并说:“爸爸你活着的时候要坚强,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你那么痛苦。”
在老家,父亲不再吃药打针,只吃些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和幼年时的玩伴说说话,度过了一生中最后一段安详快乐的时光。去世前的一个周末,父亲还对陈作兵说:如果你母亲得了重病,也不要让她太痛苦。
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尚存一口气,家属一般都会倾尽所有治疗。这是国人面对疾病时惯有的逻辑思维。
尴尬的选择:生命长度与生活质量
对陈作兵父子的选择,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儿女就应尽力救治老人,否则就是不孝。有人认为,有尊严地生死是人活着的意义,让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地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肯·莫瑞博士的经历和陈作兵相似。多年前,其表哥查出肺癌并已扩散至脑部,如每周3~5次去医院化疗,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最终,表哥决定回家休养,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他想要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生命的长度。莫瑞博士陪着表哥一起做了许多小时候曾经做的事,表哥坚持了8个月,没有经受剧烈的疼痛,甚至还长胖了几斤,走的时候很安详。
莫瑞博士说,有尊严地死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尊重。他已经向自己的医生说明了意愿:如果生命垂危,愿意放弃抢救。他的很多同事也做出了同样选择。
陈作兵博士说,可医的给他医治,不可医的放弃治疗,让病人死得有尊严,这样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英国医院里一些绝症病人的病历上,往往会有NCPR的标签,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