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监管和持续改进.pdf

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7.1 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有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

4.7.1.1

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并有明确的制度。【C】

1.有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相关制度与程序。

2.麻醉分级授权管理落实到每一位麻醉医师,权限设置与其资格、能力相符。

3.独立实施麻醉的医师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麻醉医师知晓率100%。

【B】符合“C”,并

独立实施全身麻醉的医师须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或中级四年以上)资格。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执行良好,无超权限操作情况。

4.7.1.3

麻醉医师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完成继续教育。1.麻醉医师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

2.每一位麻醉医师均经心肺复苏高级教程培训,能熟练掌握。跟踪最新指南,及时更新心肺复苏流程。麻醉医师定期(至少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知识更新。

麻醉医师继续教育达标率≥95%。

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

4.7.1.4

手术麻醉人员配置合理。

【C 】

1.人员配臵合理,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2.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1.麻醉科主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麻醉医师人数与手术台比例>

2∶1。2.手术室护士人数与手术台比例> 2.5∶1。3.每张手术台配备一名麻醉住院医师及一名主治及以上的麻醉医师。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4.7.2 实行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与麻醉后访视制度,制定治疗计划

/方案,风险评估结果与访视情况记录在病历中。4.7.2.1

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

麻醉前讨论制度。【C 】

1.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内容包括:

(1)明确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2)手术风险评估。(3)术前麻醉准备。

(4)对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麻醉方式与麻醉的风险、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2.有术前讨论制度,对高风险择期手术、新开展手术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前讨论。

检验科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四棉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 时间:地点:负责人: 质控人员: 一、检验质量与安全管理 ((★)(★)为核心条款,(★)为核心制度) (一)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服务项目;急诊检验 1、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合作单位服务协议;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定期网络通报细菌耐药、临床标本菌种分布(1次/季度);三年开展的检验新项目一览表4.15.1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临床合理性建议、新项目设置合理性及急诊检验满意度调查表(2次/年);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急诊项目报告时间对外公示(急性心肌标志物、凝血和感染)(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检验项目、设备、试剂管理:三证齐全;分子诊断项目(外送);应急检测能力和技术储备;方法学验证及评价记录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步骤;新项目实施后的跟踪,听取临床对新项目设置合理性的意见,改进项目管理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实验室安全程序,制度及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遵照实施并记录 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科主任负责、记录、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分区、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标志、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洗眼器、冲淋装置及其他急救设施及耗材、警示标识、《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临床检验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临床检验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临床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实验室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加强对科室员工各项规章制度、规定、业务知识的学习,并建立教育及培训档案,工作人员持证上岗;②严格执行《××省医院检验科建设与管理规范(试行)》,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记录;③建立生物安全制度,并实施记录;④加强污物、标本、放射用品处理及各种危险品管理,各项操作符合规范;⑤按照上级要求,临床检验实验室集中设置; 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⑦新开展的检验项目严格按照准入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⑧科室生物安全小组.技术督察小组、质量检查小组分工检查,每两周检查一次,做好记录,总结分析形成文字并向科主任汇报;科委会将检查结果反馈至相关实验室,并限期改进;相关实验室制定改进计划及方案,上报科委会批准;相关检查小组负责监督其进展,并在以后的检查报告中随时体现,直至改进到位。 检查标准2:临床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安全、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实验室布局合理,清洁区、半污染、污染区划分明确;②工作流程安全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③不断完善工作室通风设施,做好观察记录,保障温湿度符合工作要求;④相关实验室配备二级以上生物安全柜;⑤不断完善各工作室非手触式洗手装置,配备个人防护用具、消毒用品及设备;⑥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空气、工作台和地面消毒工作并记录; ⑦静脉采血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巾一带,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执行情况。 检查标准3:开展检验项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目录,不开展淘汰和未经批准的项目。特殊实验室取得审批许可。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严格遵守检查项目的准入制度,保证所有检验项目是经国家批准准入,日常检查项目齐全,满足临床需要;②在取得验收和准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本全套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质控员: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09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新整理

医疗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科 年度: 2017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7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检验科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检验科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核心提示: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了持续改进检验质量,以适应医院整体发展要求,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一、近期目标(9月份完成):建立和完善各种工作记录。1、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多种室内质控方法应用研究、血细胞分析仪校准、评价及质量控制等讲座,开展检验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了持续改进检验质量,以适应医院整体发展要求,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近期目标(9月份完成):建立和完善各种工作记录。 1、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多种室内质控方法应用研究”、“血细胞分析仪校准、评价及质量控制”等讲座,开展检验质量控制知识教育和培训,充分认识开展检验室内质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全科建立和完善各种仪器档案。各室建立完善仪器的使用、定标校准及保养记录登记本,包括试剂购入登记(对每一次所购入主要试剂,必须认真核对批号、体积、数量、有效期等,并进行登记,掌握试剂的储备情况。一般在保证至少10天充分检验时,可通知定购试剂)和试剂测试登记(每一次所购入主要不同批号试剂,必须与上一次试剂对比试验和/或室内质控合格,同时登记检测时间、批号、项目、测定值、测定人签字等)。 3、完善各室室内质控制度。建立仪器的使用室内质控文件册,统一质控标准,开展常规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参加部及省中心室间质评并取得好成绩。尤其加强质控图的上图和绘制,认真作好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记录。 4、建立各室冰箱温度记录。 5、完善交接班制度。尤其24小时提供检验服务的部门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 6、建立和完善急诊标本和特殊标本登记本,并认真记录,及时处理及时发报告。 二、中期目标(10月份完成) 1、修订完善检验科管理文件及制度。 2、对个别班组及负责人进行适当调整或补充加强。甄选脚踏实地热爱本职专业、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员担任专业组长。(1)加强门诊化验室(窗口部门)工作。由省内检验界知名专家黄维锦副主任技师(微生物检验、生物安全、院感负责人)亲自负责。(2)成立血液学检验和体液学检验组,将血常规检验规类于血液室,有利于提高其整体水平。(3)成立独立的输血专业组,对输血事业的发展、专业人员的培养、工作规范的管理等都是必要的前提,也是安全输血保证的前提。 3、建立HIV实验室规范管理程序文件,争取通过初筛实验室验收。 三、远期目标(包括长期系统工程) 1、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对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岗位第一、安全第一”,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整体水平。鼓励和支持检验人员通过自学以提高学历和专业理论知识,计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且外出开会、学习归来的同志必须就本次相关会议或学习内容在全科会上作专题汇报或讲座。要求主管技师以上每年撰写1篇以上学术报告,并在专业组以上进行讲解交流,达到共同促进作用。 3、不断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合作,更好地配合临床医、教、研,共同促进各项工作。为了消除某些误解,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4、编写《检验科样本采集指南》,发放到临床。逐步解决检测前质量问题。 5、完善检验科各检验项目、各仪器设备的SOP文件。 6、编写《临床检验须知》。

外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外科_ 年度 _2012-2013年

外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成立以科主任为第一负责人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根据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科室日常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2012年度外科医疗质量控制计划 本年度为了进一步保证我科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质,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和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我科将继续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提高病人满意率为宗旨,进一步建立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科室的医疗质量工作规范化进行。通过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我科的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制定以下计划与措施:继续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协作分工。各成员按具体原定方案开展工作如下: 一、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在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小组组长的领导下,组织科室质控小组护士长、质控员等有关人员,继续履行如下职责: 1、主要负责制定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法及计划,包括科室的医疗质量自查个体化方案,保证工作实效。 2、结合本科室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两大方面;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5、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科室质控员 其职责为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对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督查,组织召开全科的医疗质控专项会议,每月定期作科室质控持续改进报告,以及整改措施一起以书面形式上报医务部和质控办。

检验科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五医院检验科管理持续改进汇报 王跃平 一、有完整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和流程及工作记录)。 1、五医院检验科有完整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我科又是大同市医学检验依托单位,制定颁布“大同市检验质量评价统一标准”,经常开展全科及全市检验质量控制知识教育和培训,充分认识开展检验室内质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全科建立和完善各种仪器档案。各室建立完善仪器的使用、定标校准及保养记录登记本,包括试剂购入及使用登记(每一次所购入主要不同批号试剂,必须与上一次试剂对比试验和/或室内质控合格)。 3、完善各室室内质控制度。建立仪器的使用室内质控文件册,统一质控标准,开展常规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参加部及省中心室间质评并取得好成绩。尤其加强质控图的上图和绘制,认真作好各实验室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记录。 4、建立各室冰箱温度记录。 5、完善交接班制度。尤其24小时提供检验服务。 6、建立和完善危急值记录,及时处理及时发报告。 二、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完善检验质量保证措施 1、修订完善检验科各实验室操作手册(SOP文件)。 2、对个别班组及负责人进行适当调整或补充加强。具有高学历的人员担任专业组长。(1)加强门诊化验室(窗口部门)工作。(2)成立大同市医学检验质控部和山西省医师检验学会大同检验医师分会、大同市医学检验联盟,有利于提高指导全市医学检验整体水平。(3)每年定期开展3-4次检验专业人员学术培训和全市二级医院和部分民营医院检验科年度室内、室间质量评价,(4)我科全年收入全市第一,试剂成本22%,耗材成本11%共计33%。 3、规范了HIV、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程序,是山西省首批通过初筛实验室验收科室和国家微生物哨点医院科室。 三、检验科与临床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1、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对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岗位第一、安全第一”, 2、加强业务学习,外出开会、学习归来的同志必须就本次相关会议或学习内容在全科会上作专题汇报或讲座,不断提高整体水平。鼓励和支持检验人员通过自学以提高学历和专业理论知识,计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求主管技师以上每年撰写1篇以上学术报告,并在专业组以上进行讲解交流,达到共同促进作用。 3、不断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合作,更好地配合临床医、教、研,共同促进各项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 科室: 年度: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陈绍锋主任 成员; 罗爱华护士长、董粉英副主任医师 质控员: 陈绍锋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与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科室主任就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绍锋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董粉英副主任医师: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 罗爱华护士长: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 2012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 意识与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与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与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与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与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与病理结果的记录与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与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与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就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与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就是否及时上交,项目就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就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就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检验科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检验科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了持续改进检验质量,以适应医院整体发展要求,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一、近期目标(9月份完成):建立和完善各种工作记录。 1、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多种室内质控方法应用研究、血细胞分析仪校准、评价及质量控制等讲座,开展检验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了持续改进检验质量,以适应医院整体发展要求,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一、近期目标(9月份完成):建立和完善各种工作记录。 1、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多种室内质控方法应用研究”、“血细胞分析仪校准、评价及质量控制”等讲座,开展检验质量控制知识教育和培训,充分认识开展检验室内质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全科建立和完善各种仪器档案。各室建立完善仪器的使用、定标校准及保养记录登记本,包括试剂购入登记(对每一次所购入主要试剂,必须认真核对批号、体积、数量、有效期等,并进行登记,掌握试剂的储备情况。一般在保证至少10天充分检验时,可通知定购试剂)和试剂测试登记(每一次所购入主要不同批号试剂,必须与上一次试剂对比试验和/或室内质控合格,同时登记检测时间、批号、项目、测定值、测定人签字等)。3、完善各室室内质控制度。建立仪器的使用室内质控文件册,统一质控标准,开展常规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参加部及省中心室间质评并取得好成绩。尤其加强质控图的上图和绘制,认真作好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记录。4、建立各室冰箱温度记录。5、完善交接班制度。尤其24小时提供检验服务的部门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6、建立和完善急诊标本和特殊标本登记本,并认真记录,及时处理及时发报告。二、中期目标(10月份完成) 1、修订完善检验科管理文件及制度。2、对个别班组及负责人进行适当调整或补充加强。甄选脚踏实地热爱本职专业、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员担任专业组长。(1)加强门诊化验室(窗口部门)工作。由省内检验界知名专家黄维锦副主任技师(微生物检验、生物安全、院感负责人)亲自负责。(2)成立血液学检验和体液学检验组,将血常规检验规类于血液室,有利于提高其整体水平。(3)成立独立的输血专业组,对输血事业的发展、专业人员的培养、工作规范的管理等都是必要的前提,也是安全输血保证的前提。3、建立HIV实验室规范管理程序文件,争取通过初筛实验室验收。三、远期目标(包括长期系统工程) 1、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对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岗位第一、安全第一”,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整体水平。鼓励和支持检验人员通过自学以提高学历和专业理论知识,计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且外出开会、学习归来的同志必须就本次相关会议或学习内容在全科会上作专题汇报或讲座。要求主管技师以上每年撰写1篇以上学术报告,并在专业组以上进行讲解交流,达到共同促进作用。3、不断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合作,更好地配合临床医、教、研,共同促进各项工作。为了消除某些误解,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4、编写《检验科样本采集指南》,发放到临床。逐步解决检测前质量问题。5、完善检验科各检验项目、各仪器设备的SOP文件。6、编写《临床检验须知》。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康复科 年度:2009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质控员: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09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1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完整word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护理文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内自查) 科室: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项 目 内容 检 查 内 容 静脉输液 存在问题1、血压计袖带、止血带、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 2、护士排班、输液不分工 3、处置时,不用治疗车,端盘在室内操作 4、换瓶时,不消毒,液体瓶插上输液管倒放在治疗车上 原因分析1、由于护士配置不足,治疗性工作较多,忽视了基础工作 2、没有按照整体排班,分工不明确,需要提高排班质量。 3、护士对于污染物品存放概念不清楚,未能及时纠正 4、护士无菌意识薄弱 整改措施1、加强管理,应协助整理好物品 2、全院护士长要求整体排班,责任到人。 3、学习常规物品消毒制度,督促护士加强学习 效果评价1、分析存在的问题,使每位护士从主观上有正确认知。 2、常规物品消毒制度落实到位。 3、遵守操作制度 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价者: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内自查) 科室: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

项 目 内容 检 查 内 容 静脉输液 存在问题1、消毒包、无菌包放在办公室、护士站的台面上 2、化验标本,放在办公台面上 3、采血台、物品柜,物品不分类放置 4:止血带、垫巾数量、清洁问题 原因分析1、由于护士无菌区域无菌观念意识不强 2、护士对于污染物品存放概念不清楚 3、没有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整改措施1、对新入院护士进行无菌原则、观念分析应用培训。 2、治疗车不够用要提出计划 3、护理单元内卫生明确分工。 4、严格物品分类存放 效果评价1、无菌区清洁区明确划分 2、物品分类放置 3、遵守一人一巾一代一带及物品消毒原则 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价者: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内自查) 科室: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项 目 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 科 年度: 2017 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 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 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 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制订每月医疗质 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 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 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 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 管理,制定科室医 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 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 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 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 核。 2017 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检验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及质量考核标准 检验科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 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临床实验室集中 设置,统一管 理,资源共享。实验室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 2. 临床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安全、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 3. 开展检验项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目录,不开展淘汰和未经批准的项目。特殊实验室取得审批许可。 4. 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4 小时急诊检验服务,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 5. 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对床旁检验项目按规定进行严格比对和质量 控制。 6. 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7. 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不使用未经批准的 设备与试剂。 8.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 (二)相关评价指标: 1. 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w 30 分钟,生化、凝血、免疫 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 到出具结果时间w 6 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W 4 天

2?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 W 120)。 3. 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 < 2) 4. 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5. 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 6.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三)检验科质量考核标准 项目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 实验室是否有生物危险标识、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等标识,无相关标识扣 5 分; 临床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质量官理 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管理,不开展淘汰和未经批准的项目。 PCR、HIV 检测项目已取得规定的验收合格证;PCR、HIV 1. 查工作人员的上岗证和相关项目的检验报告单, 1 人无上岗证人员扣 10 分; 、大型生化仪、外周淋巴细胞遗传学检测工作人员均取得相 技术准入 关项目上岗证;

检验科整改措施(精选多篇)

检验科整改措施(精选多篇) 检验科整改措施 1. 2. 3. 4. 下一步增加调查人数和科室,争取开展项目,调查覆盖全体医师和科室。增加临床医师需求开展项目的调查表记录。增加临床科室征求项目设置合理性意见调查表。急诊项目设置争取征求临床科室意见,设置征求临床意见表,现能够满 足危急情况下诊断治疗的需求。 5. 6. 7. 检验收费已按聊城市物价执行,

所有项目均按聊城市检验项目物价收费。制定开展新项目、仪器、试剂科室详细计划,进一步完善试剂管理。规范新项目审批流程,开展前收集资料;征求意见;评估开展意义、开 展项目所需人力、设备及空间资源等。 8. 9. 10. 11. 全面实施新项目开展后跟踪记录。有传染病职业暴漏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有培训及演练记录,加强培训。定期监控环境、各种消毒用品的有效性,及时作细菌培养检测。大型生化分析仪操作者5人持有上岗证,加强学习培训,生化 仪操作者争取通过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 12. 13. 实验室有科室授权资料,制定详细的操作技术标准增加室间质控项目,

争取能够覆盖全体检验项目,无室间质评的项目进 行比对。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检验报告定期自查、反馈、整改。对存在问题持续改进实验室与临床有2种沟通途径,争取多渠道与临床沟通定期召开与临床协调会议制度,听取临床意见。完善质量体系文件,严格监控分析前、中、后关键流程。改进程序,争取标本全程跟踪。对未知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时,进行已知血清阳性和阴性对照。室间质评争取全部达到项目的比对。督促仪器厂家完成每年的仪器校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