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6坯体的干燥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第五章 陶瓷坯体干燥.

第五章 陶瓷坯体干燥.
便于实现自动化,适合于工业规模的生产。
人工干燥的加热方式:
(1)外热源法;
(2)内热源法。
外热源法:是指在物料的外部对物料表面加热使物料受热,
蒸发水分,而得以干燥。外热源法的加热方式:
(a)对流加热;
(b)辐射加热;
(c)对流-辐射加热。
内热源法:是将湿物料放在高频交变的电磁场中或微波场中,
使物料本身的分子产生剧烈的热运动发热或使交变电流通过物料 而产生热量,物料中水分蒸发,得以干燥。 微波干燥 红外干燥 电干燥 最为广泛的还是外热源法中的对流加热,加热物料的介质为 干燥介质,干燥介质通常是热空气或热烟气。
干燥介质及生坯表面的蒸气分压、干燥介质及生 坯表面的温度,干燥介质的流速和方向,生坯表面粘 滞气膜的厚度、热量的供给方式、干燥方法
1、干燥介质的温度 干燥介质的温度t↑,物料与介质的温度差△t↑,传热速 度↑,传热量Q↑,干燥速度v↑ 2、干燥介质的湿度
介质的相对湿度Ψ↓,水分汽化速度↑,干燥速度w↑。
3.自由水
润湿水、大孔隙水及粗毛细管水(半径大于10-5m)。 与物料的结合最弱,干燥过程中被排除,存在吸附水层之外、 颗粒之间,是成型所需的外加水分,干燥最易排的自由水体积,固又称
收缩水。 注意收缩。 按干燥过程中水分排除的限度来分,可以将物料中的水 分为平衡水分和可排除水分。
3、干燥介质的流速 介质的流速w↑,q对流↑,干燥速度v↑;流体与物料表 面的层流底层厚度δ层↓,对传热、传质都有利。 w↑↑,物料飞扬损失↑,介质热利用率↓,流体阻力↑, 能耗↑。 一般出口风速:1.5~3.0m/s。
4、干燥介质与物料的接触面 干燥介质与物料的接触面F↑,干燥速度v↑。 增加接触面的方法:①将固体物料破碎

玻璃陶瓷工艺学(干燥)

玻璃陶瓷工艺学(干燥)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6.2 坯体内的水分与干燥的关系
一、坯体中的水分
1. 结晶水(结构水):以 OHˉ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构中,化学键 结合,结合力最大,干燥过程不能排除。 2. 吸附水:以 H2O 形式存在于坯体中物料颗粒中的毛细孔(直
径小于0.1μm)内,与坯体结合比较牢固(属物理化学结合),
结合力主要是分子间力,也可能是氢键力。 3. 自由水:以 H2O 形式存在于坯体中物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中, 与坯体的结合力最小。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一、干燥机理 H2O(g)
H2O(l, g)
内 扩 散
坯体
外 扩 散
热 风
Heat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二、干燥过程
含坯 通常划分为四个阶段: 水 体 率的 、表 Ⅰ:加速干燥阶段 干 面 燥温 速度 、 Ⅱ :等速干燥阶段 度 Ⅰ Ⅱ Ⅲ Ⅳ
① A D ② ③ B E
F
Ⅲ :降速干燥阶段
5. 干燥平衡水分的高低。
6. 干燥器的结构与热工性能。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四、影响坯体的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的因素
(一)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就热风干燥而言,影响坯体干燥速度的因素有: 1. 坯体的干燥敏感性——坯体在干燥过程中产生裂纹或变形的 可能性。 2. 坯体的形状、大小及厚薄。 3. 干燥强度——干燥介质(热风)的温度、湿度、流速及流量。 4. 坯体的受热面积(与热风接触面积)。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二、水分与干燥的关系
◆ 干燥过程仅能排除全部自由水和部分吸附水。 ◆ 在干燥过程中,自由水排出时,会引起物料颗粒靠扰,因而 表现出坯体的体积收缩。吸附水的排除不会引起体积收缩。

陶瓷工艺学之第六章

陶瓷工艺学之第六章

干燥:依靠蒸发而使成型后的坯体脱水的过程平衡水: 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其表面水蒸气分压与干燥介质中水蒸气分压达到动态平稳时,物料中的水分就不会继续减少,此时物料中的水分就称为平衡水分大气吸附水:将绝对干燥的坯体置于大气中时,坯体中的粘土从空气中吸附的与坯体粒子呈物理化学状态结合的水热湿传导:由于坯体内部的温度梯度而引起水分移动的现象湿传导:坯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表面水分蒸发使其与内部的水分形成浓度差(水分梯度)从而引起水分移动的现象坯体内部的水分传导形式分为湿传导和热湿传导两种坯体干燥过程分为加热阶段、等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平衡阶段四个阶段。

其中自有水排出主要在等速干燥阶段,此阶段又称为表面气化控制阶段进入降速干燥阶段,由于坯体内外粒子均已靠拢,收缩减小,产生缺陷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减小,又称为内扩散控制阶段。

干燥最终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它与坯体性质和周围介质的温度与湿度有关常见的干燥方法分为热风干燥、辐射干燥和电干燥干燥制度也就是确定最佳的干燥速度、介质温度和湿度、介质的流速和流量坯体水分类型及结合形式自由水:(润湿水、大孔隙水及粗毛细管水)坯体直接与水接触,存在于坯体的大毛细孔及颗粒的空隙中,由内聚力与坯料结合;大气吸附水:(吸附水、渗透水、微孔水、结构水、毛细管水)小毛细孔中及分布的细小粘土胶粒表面上,受到分子引力作用;化学结合水:结晶水、结构水,包含在原料矿物的分子结构内的水分干燥三过程四阶段 1)传热过程 -- 水获得热量而汽化;2)外扩散过程 -- 蒸发水分由生坯表面扩散到外界去;3)内扩散过程 -- 水分自生坯内部向表面扩散。

⑴加速干燥阶段:水分不断蒸发,直至表面温度达到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⑵等速干燥阶段:干燥介质的条件恒定不变,水分由坯体内部迁移到表面的内扩散的速度与表面水分蒸发扩散到周围介质中去的外扩散的速度相等;⑶降速干燥阶段:蒸发速度和热能消耗减小,坯体表面温度渐渐升高,坯体表面与周围干燥介质间的温差渐渐减小,坯体表面上的水蒸气分压降低;⑷平衡阶段:当坯体表面水分达到平衡水分时,表面蒸发与吸附达成动态平衡,表现干燥速度为零影响内、外扩散因素内扩散:坯泥性能的影响、坯体温度、坯体表面与内部水分浓度差的、坯体内温度分布;外扩散:空气温度与湿度、空气流动速度与流动方向、空气流量微波干燥优缺点均匀快速;具有选择性;热效率高;干燥设备体小、轻巧,便于自控;具有微波辐射,需进行特殊防护;设备费用高,耗电量大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坯体的干燥敏感性、坯体的形状、大小和厚度、坯体的临界水分、干燥的均匀程度、坯体的初始温度、干燥介质的性能、干燥方法及干燥设备干燥缺陷的产生与消除变形:原因、由于坯体结构复杂、厚薄不均;坯体含水量过高,坯体强度不够支持坯体自身的重量;干燥温度、湿度不均匀造成坯体收缩不均。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二、生料釉制备 生料釉制备流程参见P309-310。
三、熔块釉料制备 熔块釉料制备流程参见P311。
第四节 坯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
本节主要内容: 一、原料粉碎 二、筛分 三、除铁 四、泥浆脱水 五、陈腐与练泥
一、原料粉碎
块状的固体物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而破碎使块度 或粒度达到要求,这种原料的处理操作,即为原 料粉碎。
坯料制备新工艺: 天然原料加工专业化和质量标准化; 采用喷雾干燥代替压滤脱水; 采用电子计算机配料及控制。
(二)日本的塑性坯料制备 日本对原料要求很严格,非常注重原料的研究工
作,他们认为没有标准化的原料,就谈不上后续 工序的产品品质。所有原料都按标准精制,并分 为高级、中级、低级,按质论价。
(二)注浆坯料的品质要求
①泥浆流动性要好,含水量要少。一般泥浆含水量 在28%~38%,含水量过高,要获得厚度符合要求的 坯体,则泥浆在模型中停留时间过长,并是非可塑性 原料颗粒沉降,致使泥浆分层,造成废品;含水量过 少则难于获得粘度相当低的泥浆,粘稠泥浆流动性差, 不能充分注满到模型中的各部位,易产生废品。
坯料的可塑性主要取决于强可塑性粘土的用量,而 瘠性原料如长石、石英等会降低坯料的可塑性。
2、含水量
坯料的含水量应适宜,分布应均匀。对于大型器 皿,手工成形,水分含量在23%~25%;一般器皿,旋 压成形,水分含量在21%~23%;一般器皿,滚压成形, 水分含量在19%~24%。 3、细度
坯料的细度要求能够通过万孔筛,即筛下的颗粒 粒径均小于0.06mm。生产中以通过万孔筛筛余量来控 制,一般要求筛余在0.2%~1%。坯料达到这样的细度, 具有足够大的总表面积,扩大了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使 各组分之间达到充分混合,提高混合的均匀度。这样在 成瓷过程中能加快固相反应的速度,降低成瓷温度,提 高瓷质强度,改善瓷的半透明度。细度主要是通过研磨 时间来控制。

陶瓷坯料干燥

陶瓷坯料干燥

干燥定义:受热体水分(或液体)减少到使用标准为止的过程(广义)
水分(或液体)的加热蒸发过程(狭义)
干燥技术的基本要求:干燥速度快;节能;无污染
O→A 升速干燥阶段,收缩很小。

A→B等速干燥阶段收缩较大。

B → C降速干燥阶段,收缩—基本不收缩C→D平衡阶段干燥速度为0
▪B点称为临界点
▪C点平衡状态点
干燥速度取决与内部扩散速度和表面汽化速度两个过程
自然对流干燥:以空气(大气)作为干燥介质,由于空气密度不同而引起对流,进行干燥。

热空气干燥——强制对流干燥:采用强制通风手段,利用具有一定流速的热空气吹拂欲干燥的坯体表而,使其得到干燥的方法。

(1)间歇式室式干燥室(室式烘房(2)连续式干燥干燥缺陷:变形、开裂
产生缺陷的本质原因:干燥→颗粒表面自由水膜变薄→颗粒之间靠近→发生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坯料部分颗粒的取向性排列→收缩的各向异性→产生内应力
解决干燥缺陷的措施:
1 坯体配方稳定;
2 控制水分;
3 成形按规程,且均匀、合理;
4 边缘隔湿处理;
5 双面干燥;
6 控制干燥制度;
7 加强质量监控;
8 产品形状设计合理。

第八章 坯体的干燥.

第八章 坯体的干燥.
• 热湿传导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一致,湿传导方向与 湿度方向一致。
• 影响内扩散的因素: • 1.组成坯体物料的性质 • 2.生坯温度 • 3.坯体表面与内部的湿度差
2.影响外扩散的因素: 外扩散:坯体表面水分汽化,并通过水汽膜向外界扩
散的过程。 动力:坯体表面的水蒸气压与周围的水蒸气分压之差
影响因素:干燥介质及生坯表面的蒸气分压、干燥介 质及生坯表面的温度,干燥介质的流速和方向,生坯 表面粘滞气膜的厚度、热量的供给方式、干燥方法。
3. 其它影响因素 (1)干燥方式 (2)坯体的厚度和形状 (3)干燥器的结构及坯体在干燥器中的放置方式与位

二、干燥介质参数的确定
1.干燥介质的温度 (1)根据坯体组成、结构、尺寸、最终含水率等,确
定介质温度,以保证坯体均匀受热。 (2)考虑热效率问题 (3)模型、热源和干燥设备的限制 2.干燥介质的湿度
坯体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
产生的热量与频率、电场强
度及坯体的介质损耗有关。
特点:
(1)均匀快速,热、湿传导方向一致; (2)具有选择性高; (3)热效率; (4)干燥设备体小、轻巧,便于自控 (5)具有微波辐射,需进行特殊防护 (6)设备费用高,耗电量大。
(三)红外干燥
是利用远红外辐射元件发出的远红外线为被加热物 体所吸收,直接转变为热能而达到加热干燥的方法。
第八章 坯体的干燥
• 第一节 干燥作用与干燥过程 • 第二节 干燥制度的确定 • 第三节 干燥方法
第一节 干燥作用与干燥过程
一、干燥作用
排除生坯水分的过程属于干燥过程。目的是提高生
坯强度,便于检查、修坯、搬运、施釉和烧成等。 二、干燥过程 1.升速干燥(0--A) 2.等速干燥阶段(A--B) 3.降速干燥阶段(B--C) 4.平衡阶段(C--D)

单元六陶瓷坯体干燥

单元六陶瓷坯体干燥

6.3.3干燥介质的流速及流量 干燥介质的流速直接影响坯体表面的蒸发速度。流速越大,热
气体与坯体表面的热传质及水分扩散越充分,干燥速度就越快。同 时,在干燥介质温度一定的前提下,热风的流量越大,干燥室的环 境温度越高,干燥速度也会加快。
6.4干燥缺陷的产生及排除 坯体干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缺陷是变形和开裂。有的是干燥过
6.2.2辐射干燥 红色光辐射透射能力差,干燥效率不高。而用近红外辐射或远
红外辐射干燥效果较好。干燥过程主要是由水分子大量吸收辐射能, 因此效率很高。辐射与干燥几乎同时开始,无明显的预热阶段。对 生坯的干燥较均匀,速度快,耗能少。
6.2.2.1 红外辐射干燥的原理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可见光波与微波之间。
(2)等速干燥阶段 在等速干燥阶段,水分自生坯外表面的连续水膜蒸发,内部水分 不断补充,内、外扩散速度相等,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蒸发。使得坯 体表面温度T不变,干燥速率μ 不变,而坯体的绝对含水率ω 显著下 降。坯体的外观体积J大量收缩。收缩的体积相当于排出水的体积。 这是最关键的阶段,要求坯体干燥均匀,防止因收缩过急或不均匀 而导致开裂。
(3)降速干燥阶段 在降速干燥阶段,生坯失去外表面的水膜,颗粒靠拢,毛细管 的直径更小,使内扩散阻力增大,外扩散因此受到制约,μ 随有绝 对含水率ω 的降低而降低。 (4)平衡阶段 坯体的水分与环境的交换呈平衡状态,干燥过程终止, μ =0,J 不变,此时的含水率为最终含水率。最终含水率除与周围介质温度、 相对湿度有关外,还与坯料组成有关。 此时,一般含水率<2%。
其波长范围是0.76~1000μ m。红外线可划分为两个区域。把波长 <5.6μ m(0.76~5.6μ m),离红色光较近的,称为近红外线;而把 波长>5.6μ m(5.6~1000μ m),离红色光较远的,称为远红外线. 当红外线直接照射到被干燥的物体时,物体吸收红外线,实现能量的 传递和转换。吸收的能量越多,干燥效果越好。石英、长石、粘土 是陶瓷的主要原料,这些原料不仅能够吸收红外线,而且在8.3~ 10.5μ m波段都具有近乎相同的强吸收,在16.6~25μ m的波段有较 强的吸收。

坯体的干燥

坯体的干燥

• 4.平衡阶段
• 坯体的水分达到平衡水分,干燥速度为零。表面 蒸发与吸附达成动态平衡,干燥过程终止,坯体 的干燥最终水分一般说来不应低于贮存时的平衡 水分,否则干燥后将再吸收水分达到平衡水分。
7.1.3 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1.外扩散速度:所谓外扩散是指坯体表面 水分气化,并通过水气膜向外界扩散的过 程。外扩散的动力是坯体表面蒸气压与周 围介质的水蒸气分压之差。差值愈大,则 外扩散速度愈大。 影响外扩散的主要因素
3.降速干燥阶段

干燥介质传给坯体的热量大于坯体中水分蒸 发热量,坯体温度升高同时,因内扩散速率小于 外扩散速率,干燥速度逐渐降低。部分吸附水排 除,无变形或开裂发生。
当坯体的自由水大部分排除时,内扩散速率大于外扩 散速率,物料表面不可能保持湿润,干燥速率即开始降低, 从等速至降速阶段过渡的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临界 含水量在干燥速度曲线图中表示为K点,K点表示为临界点, 测定临界点的含水率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到达临界含水量 以后,坯体的干燥是排除其中毛细管中的水分和含水矿物 中的物理吸附水,坯体略有收缩,所以此阶段坯体内不会 产生干燥收缩的应力,干燥过程进入安全状态。
坯体干燥包括加热、外扩散与内扩散三个过程。为了便于论 述和理解,假定干燥介质的条件在干燥过程中保持不变,即干燥 介质恒温恒湿,则物料的干燥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1.升速阶段 干燥介质传给坯体的热量大于坯体中水分蒸发需 要热量,多余的热量使坯体温度不断升高,水分蒸发量 也不断升高;
2.等速干燥阶段 • 干燥介质传给坯体的热量等于坯体中水分蒸发所 需热量。坯体温度保持不变,干燥速度恒定。排 除自由水,体积收缩。在整个坯体收缩过程中, 因坯体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取向性,导致干燥收缩 的各向异性,表面与内部收缩的不均匀,导致坯 体内外层及各部分的差异。由于干燥收缩不均匀 而产生了内应力,当应力超过了呈塑性状态的屈 服值时,坯体发生变形,当应力过大,超过其弹 性状态坯体的强度时会导致开裂。 • 注意:干燥速度过大会发生因坯体体积收缩过大 而引起的制品变形或开裂,应慎重控制。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按粉碎后物料块度可分为粗碎(破碎后物料块度 直径≤40~50mm)、中碎(粉碎后物料块度 ≤0.5mm )、细碎(粉碎后物料块度或粒度 ≤0.06mm )。
粉碎的方法
(a)挤压,(b)劈裂,(c)折断,(d)磨剥, (e)冲击。 挤压需力较大,而劈裂和折断需力较小。
粉碎比(Crushing ratio)的概念
2、坯料的品质要求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和满足成形的工艺要求,坯料应
具备下述基本条件: ①配方准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控制:准确称料(应 除去原料中水分,按绝干料计);加工过程中避免杂 质混入。 ②组分均匀。坯料中的主要原料、水分、添加剂等都 应均匀分布。 ③细度合理。各组分的颗粒应达到一定细度,并具有 合理的粒度分布。 ④气孔少。空气的存在对产品品质和成形都有不利的 影响,应尽量减少其含量。
二、注浆坯料制备
注浆坯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和塑性坯料制备基本相似。
水 原料干粉 电解质 称重 配料 湿法 球磨
送成型
搅拌 陈腐
过筛 除铁
三、干压坯料制备

干压坯料含水率低、对原料可塑性要求不高,但要
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粉状体的流动性不好将难
以压实,因此要使粉状体具有流动性,必须采取工
艺措施造粒。

6、收缩率
坯料的收缩率举例如下:
界牌瓷厂坯料的收缩率:干燥线收缩4%,烧 成线收缩12.8%,总收缩15.6%。
唐山地区瓷厂坯料的收缩率:干燥线收缩 4%, 烧成线收缩10.0%,总收缩13.6%。 景德镇地区瓷厂坯料的收缩率:干燥线收缩 7.5%,烧成线收缩12.8%,总收缩19.3%。
收缩率可通过瘠性物料和塑性物料相对含量来调
硬质、软质原料先后入磨法 先将难磨料(硬质料)入球磨,粉磨一段时间, 然后加入易磨料(软质) 优点:球磨效率高。

第五章 陶瓷工艺学 干燥

第五章 陶瓷工艺学 干燥
杂,变形和开裂是最常见的两种缺陷;②生产工艺过程中
一般有脱模、翻坯、修坯、接把、上釉等工序,多为流水
作业。因此日用瓷的干燥主要使用链式干燥器。根据链条
的布置方式可分为:水平多层布置干燥器、水平单层布置
干燥器、垂直(立式)布置干燥器。
四、远红外干燥技术
大部分物体吸收红外的波长范围都在远红外区,水和
陶瓷坯体在远红外区也有强的吸收峰,能够强烈地吸收远
一般采用锅炉蒸汽加热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燃料成本
低,可以形成一定的干燥气氛。缺点:无横向空气流动; 排湿功能差,干燥时间长;无通风系统,工人工作条件差 ,能源消耗大等。因此比较先进的“恒温恒湿系统”被采 用。这种系统不需要改变原来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还
可以加速干燥速度,它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强制通风功能
水分子从高湿处向低湿处移动。
影响生坯内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
组成坯体物料的性质; 生坯温度; 坯体表面与内部的湿度差。 热湿传导与湿传导两者方向一致时,则热湿传导 起加速的作用,则内扩散速度加快:反之热湿传导起
阻碍作用,降低内扩散速度。
(三)影响外扩散的因素
当干燥处于等速干燥阶段时,外扩散阻力成为左右整个干
按干燥制度是否连续分为:间歇式干燥器和连续式干
燥器。 连续式干燥器按干燥介质与坯体的运动方向不同
又分为:顺流、逆流和混流; 按干燥器的外形不同分为室式干燥器、隧道式干燥 器等。
一、建筑卫生陶瓷干燥器
恒温恒湿大空间干燥
卫生洁具的坯体在微压之后水分为18%左右,此时
强度低,不宜搬动,一般采取就地干燥的方法。
设备及主要工艺参数 间歇式干燥器,连续隧道式或链 ℃,热气流速 1m/s 至 10m/s~ 30m/s 以 0.02mm 厚锡箔纸或 40~80 目 铜丝网或直径小于 2.5mm 的铜丝 为电极;对坯体通以电流。干燥初 期电压 30~40V,干燥后期 220~ 500V

陶瓷工艺学--6 坯体的干燥-09.10

陶瓷工艺学--6 坯体的干燥-09.10

为什么要干燥? 为什么要干燥?
对于陶瓷坯体而言,干燥的主要目的在于: 对于陶瓷坯体而言,干燥的主要目的在于: 提高生坯强度,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提高生坯强度,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提高釉浆的吸附能力; 提高釉浆的吸附能力; 使坯体具有较小的入窑水分,提高烧成速度, 使坯体具有较小的入窑水分,提高烧成速度,减 少能耗; 少能耗; →提高产品的质量 提高产品的质量
干燥技术
传统工业的干燥技术有:厢式干燥、隧道干燥、 传统工业的干燥技术有:厢式干燥、隧道干燥、 转筒干燥、转鼓干燥、带式干燥、盘式干燥、 转筒干燥、转鼓干燥、带式干燥、盘式干燥、浆叶式 干燥、流化床干燥、喷动床干燥、喷雾干燥、 干燥、流化床干燥、喷动床干燥、喷雾干燥、气流干 燥、真空冷冻干燥、太阳能干燥、微波干燥和高频干 真空冷冻干燥、太阳能干燥、 燥、红外热辐射干燥等。 红外热辐射干燥等。 近年来的新型干燥技术:脉冲干燥、对撞干燥、 近年来的新型干燥技术:脉冲干燥、对撞干燥、 冲击穿透干燥、声波场干燥、超临界流体干燥、 冲击穿透干燥、声波场干燥、超临界流体干燥、过热 蒸汽干燥、接触吸附干燥等。 蒸汽干燥、接触吸附干燥等。
影响外扩散速率的因素
气体介质及坯体表面的蒸汽分压; 气体介质及坯体表面的蒸汽分压; 气体介质及坯体表面粘滞气膜的厚度、 气体介质及坯体表面粘滞气膜的厚度、能量的 供给方式等; 供给方式等; 通常以增加气体介质的流速, 通常以增加气体介质的流速,改变气体介质的 流动方向和坯体表面的角度, 流动方向和坯体表面的角度,降低周围环境介 质的分压,增加能量的输入来提高外扩散速度。 质的分压,增加能量的输入来提高外扩散速度。
坯体中的水的类型
自由水(机械水游离水):分布在颗粒之间和毛细 自由水(机械水游离水):分布在颗粒之间和毛细 ): 管中,结合松驰,较易排除。 管中,结合松驰,较易排除。 物理化学结合水(吸附水):附着于颗粒表面, 物理化学结合水(吸附水):附着于颗粒表面,其 ):附着于颗粒表面 数量与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关,并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数量与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关,并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即随周围介质条件可逆性地变化。 即随周围介质条件可逆性地变化。 化学结合水:包含在矿物的分子结构中,结合牢固, 化学结合水:包含在矿物的分子结构中,结合牢固, 排除时需要较大能量。

陶瓷工艺学6第7章坯体的干燥

陶瓷工艺学6第7章坯体的干燥

影响速度的参数
温度、湿度, 流量、流速等
坯体的性质
1. 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1.1 影响内扩散的因素
热湿传导:温度差引起的水分沿温度梯度方向扩散。
内扩散形式
热端
冷端
湿传导:湿度差引起的水分沿湿度方向的扩散。
湿端 干端 1)热湿传导方向与湿传导方向一致性。
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
9
2)坯料的颗粒组成和矿物组成 粗颗粒,瘠性料,毛细管粗扩散阻力小有利于水分的扩散。
D
时间
4
干燥过程各阶段的特征: OA 升速干燥阶段,温度—逐渐升高至干燥介质湿球温度TA。
干燥速度—由零升至最大,蒸发表面水分。 吸热—蒸发水分,提高坯体温度。 收缩—很小。
A B等速干燥阶段,表面温度—不变, 干燥速度—保持衡定,内扩散速度等于外 扩散速度。 吸热—全部用于蒸发水分。 收缩—较大,相当于成份水分的体积。
2.2 干燥介质的湿度 湿度太低,干燥太快,容易产生变形和开裂。 例如:大件的卫生瓷坯体,通常采用分段干燥方法。
11

2.3 干燥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提高介质的流速和流量可以提高干燥速度。 注意防止变形、开裂。
12
§7 – 3 干燥方法
1)热空气干燥 2)工频电干燥 3)直流电干燥 4)辐射干燥 5)综合干燥
第六章 坯体的干燥
1
第七章 坯体的干燥
§7 – 1 干燥作用与干燥过程 §7 – 2 干燥制度的确定 §7 – 3 干燥方法 §7 – 4 干燥缺陷分析
2
§7– 1 干燥作用与干燥过程
1. 干燥的作用: 排除坯体中的水分
注浆法 30%~35%
坯体成形含水率 可塑法 压制法
15%~26% 3%~14%

精选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之坯体的干燥培训课件

精选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之坯体的干燥培训课件

0 ①——坯体含水率
②——干燥速度 ③——坯体表面温度
即在干燥后期使坯体接触高温、低湿的热风。
F
K 平衡水分
C
时间,t
4.3 干燥方法及设备
● 干燥方法分类:
热风干燥(对流干燥) 电干燥——工频电干燥、高频电干燥 辐射干燥—— 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
4.3 干燥方法及设备
一、热风干燥(对流干燥)
根据干燥器的结构不同,对流式干燥器有:室式、隧道式、 链式、推板式干燥器等几种形式。
4.3 干燥方法与设备
三、辐射干燥
(二)远红外干燥
水分子也是红外敏感物质。当入射的红外线频率与含水物质的固有 振动频率一致时,就会大量吸收红外线,从而改变和加剧其极性分 子的振动与偶极矩的转动,使物体温度升高。
远红外干燥就是利用远红外辐射器发出的远红外线为湿坯体所吸收, 直接转变为热能而使生坯干燥的方法。 水分在远红外区域有很宽的吸收带,因此远红外的干燥效果要比近红 外干燥好的多。
2. 浇(淋)釉
● 概念。适用于 墙地砖、圆形浅底 盘(碟、碗)类制 品。
5.1 施釉方法与设备
一、传统施釉方法
2. 浇(淋)釉
● 特点:施釉效率高;釉 面光滑平整、少有波纹。
● 影响釉层厚度及均匀性 的因素
--坯体含水率 --釉浆浓度 --施釉时间(传送带速)
钟罩式浇釉法示意图
5.1 施釉方法与设备
2. 坯体的形状、大小及厚薄。 3. 干燥强度——干燥介质(热风)的温度、湿度、流速及流量。 4. 坯体的受热面积(与热风接触面积)。 5. 干燥平衡水分的高低。 6. 干燥器的结构与热工性能。
4.2 干燥制度的制定
二、影响坯体干燥质量的因素
● 坯体干燥质量的衡量标准:各部位干燥比较均匀,平衡水分 (干燥残余水分)达到要求,无变形或开裂现象。

陶艺(第六章)-坯体的干燥

陶艺(第六章)-坯体的干燥
§6-1 干燥机理
干燥:依靠蒸发而使成型后的坯体脱水 的过程。 干燥的目的
提高坯体强度,减少生坯的变形和破损
提高坯体的吸水率,以便进行施釉操作解坯体干燥过程的实质和产生 收缩的原因 掌握坯体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选择合适的干燥制度和干燥设备
平衡阶段:当坯体干燥到表面水分达到 平衡水分时,表面干燥速度降为零。 表面蒸发 坯体 吸附 周围介质
平衡水分的多少取决于坯体的性质和周 围介质的温度和湿度,此时坯体中的水 分称为干燥最终水分。
干燥前状态
临界状态
干燥中止状态
干燥收缩与变形
自由水排出
颗粒表面水膜变薄 颗粒靠拢 直至与周围介质水分平衡 排除孔隙水
G I ( 0.2) M a b F Z L H
G—干燥排出水份的质量,kg; F—坯体受辐射表面积,m2; Z—干燥时间,h; I—辐射强度,w/m2;
β—坯体对辐射线的吸收能力; L—辐射距离,cm。
辐射干燥的优点:
能保证坯体清洁; 设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干燥速度较快;
干燥过程
外扩散--表面蒸发。 内扩散--表面水分蒸发后,坯体内部 的水分移动分为湿传导和热湿传导。
湿传导--∵水分梯度,∴水分移动 热湿传导--∵温度梯度,∴水分移动
加热阶段(升速阶段):坯体表面被加 热升温,水分不断蒸发,直到表面温度 达到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坯体吸收的 热量与蒸发水分所消耗的热量达到动态 平衡,则干燥进入等速阶段。 由于升速阶段时间很短,因此排出水 量不多。
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1、影响内扩散的因素
组成坯体物料的性质:粗颗粒、瘠性料 量多时,毛细管粗、内扩散阻力小而利于 内扩散速度的提高。 生坯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粘度降低, 表面张力降低,内扩散阻力减小。采取措 施使坯体温度梯度与湿度梯度方向一致。

陶瓷坯体的干燥-精讲课件

陶瓷坯体的干燥-精讲课件
陶瓷胎体干重
• 举例:“陶瓷砖”按吸水率可分为五大类:
GB/T4100.1-1999 干压陶瓷砖—第1部分 瓷质砖 GB/T4100.2-1999 干压陶瓷砖—第2部分 炻瓷砖 GB/T4100.3-1999 干压陶瓷砖—第3部分 细炻砖 GB/T4100.4-1999 干压陶瓷砖—第4部分 炻质砖 GB/T4100.5-1999 干压陶瓷砖—第5部分 陶质砖
第八章 显微结构与性质
第九章 粘结、修坯与施釉
第十章 烧成与窑具
第十一章 陶瓷装饰
▪ 以材料性质─结构─工艺之间的关系为纲,阐明材 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讨论工艺方法 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将技术基础的有关原理与生产 工艺,性能控制融合在一起。
五 陶瓷的发展历史
四个时期
✓无釉陶器时期 ✓原始瓷器时期 ✓透明釉时期 ✓ 半透明胎时期
5.1 干燥过程
坯体干燥性能
3) 吸附阳离子的种类和数量 Na+ > Ca2+ >Ba2+ >H+ >Al3+ ——>气孔率提高 吸附离子数量多则强度提高 吸附Na+ ,泥料干后强度最高(粘土颗粒平行排列)
4) 成型方法 可塑:压力提高,有序排列颗粒较多,强度提高 注浆:泥浆胶溶程度完全, 颗粒面-面排列,强度
5.1 干燥过程
坯体干燥性能
2、影响干坯强度和气孔率的因素 1) 原料的组成和矿物组成 可塑性提高,干后强度提高 颗粒形状和堆积方式决定干坯强度与气孔率 高岭土:边——面堆积,气孔率高, 渗透性好 伊利石:面——面堆积,气孔率低, 渗透性低 致密坯体——抗开裂性能好 2) 坯料细度 细度提高,晶片越薄则干后强度提高
类别 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31
干燥方法与应用
人工干燥方式的热源类型: • 外热源法:在物料的外部对物料表面加
热,使物料受热,水分蒸发,而得以干 燥。 • 内热源法:将湿物料放在高频交变的电 磁场中或微波场中,使物料本身的分子 产生剧烈的热运动而发热,或使交变电 流通过物料而产生热量,物料中水分蒸 发,物料本身得以干燥。
内扩散速率:湿扩散(由浓差决定)与热内扩散速率的因素
干燥方法:若水分梯度与温度梯度和热扩散方 向相同,水分移动速度将是湿扩散速度加上热 扩散速度。
坯料性质:瘠性料越多,颗粒越粗,毛细管也 愈大,水分的扩散速度也愈大。
坯体温度:坯体温度高,水的粘度小。 坯体表面的致密度:外扩散过快时,往往造成
干燥过程中坯体的收缩与开裂
• 若坯体干燥过快或不均匀,内外层或各部 位由于收缩不一致而产生内应力--收缩 应力;
• 当收缩应力超过塑性状态坯体的屈服值时 ,坯体发生变形;
• 当收缩应力超过塑性状态坯体的破裂点或 超过弹性状态坯体的强度值时,坯体就会 开裂。
2020/7/31
干燥过程中坯体的收缩与开裂
表面收缩过大,使坯体表面致密,增加了湿扩 散的阻力,降低了干燥速度。
2020/7/31
影响外扩散速率的因素
气体介质及坯体表面的蒸汽分压; 气体介质及坯体表面粘滞气膜的厚度、能量的
供给方式等; 通常以增加气体介质的流速,改变气体介质的
流动方向和坯体表面的角度,降低周围环境介 质的分压,增加能量的输入来提高外扩散速度。
2020/7/31
为什么要干燥?
对于陶瓷坯体而言,干燥的主要目的在于:

提高生坯强度,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提高釉浆的吸附能力;

使坯体具有较小的入窑水分,提高烧成速度,减
少能耗;
→提高产品的质量
2020/7/31
知识延伸:干燥的地位与作用
• 干燥利于产品的储藏、运输和使用; • 干燥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减轻劳
动强度、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 • 发达国家的干燥的能耗占工业能耗的14%
,有些行业的干燥能耗甚至占到生产总耗 能的35%; • 我国2001年干燥设备制造业创17亿元的 产值(相当于1986年的24倍),出口总 值达2000万元人民币。
2020/7/31
坯体中的水的类型
• 自由水(机械水游离水):分布在颗粒之间和毛细 管中,结合松驰,较易排除。
2020/7/31
干燥过程中坯体的收缩与开裂
• 干燥速度的增加应以保证坯体不变形、 不开裂为前提。
• 坯体在干燥过程中,随着自由水的排出 ,被水膜隔离开的颗粒逐惭相互靠近, 坯体不断产生收缩,当坯体中颗粒之间 直接接触,产生摩擦,且颗粒之间的摩 擦力大于毛细管中水的表面张力时,收 缩就停止了。
2020/7/31
• 物理化学结合水(吸附水):附着于颗粒表面,其 数量与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关,并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即随周围介质条件可逆性地变化。
• 化学结合水:包含在矿物的分子结构中,结合牢固
,排除时需要较大能量。
2020/7/31
干燥技术-坯体中水的类型
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中的水分按能否 除,可分为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
• 降速干燥
最终含水率的影响因素
最终含水率与周围介质的温度、相对湿 度和坯料组成有关。
最终含水率过高,则坯体强度不够,降 低窑炉效率,过低则在干燥后坯体会在大气 中吸湿,或在施釉过程中急剧吸水,造成坯 体表面膨胀,是施釉后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
2020/7/31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外扩散速率:这常决定于干燥介质的温度、湿 度和流态(流速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料的性 质。干燥介质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就越小), 流速越快(边界层应越薄),外扩散速度越大。
第6章 坯体的干燥
本部分讲授内容 • 概述 • 干燥原理 • 干燥制度的制订 • 常用的干燥方法 • 干燥技术的应用及设备厂的管理
2020/7/31
干燥定义
使含水物料(如湿坯、原料、泥浆等)中的液体水 汽化而排除的过程,称为干燥。
完成干燥过程的机械设备,称干燥器。 一般:人们把采用热物理方法去湿的过程称为“干 燥”,其特征是采用加热、降温、减压或其它能量传 递的方式使物料中的湿分产生挥发、冷凝、升华等相 变过程与物体分离以达到去湿目的。
• 为了防止变形或开裂,既要调整坯料,降 低收缩率,更要特别注意坯体在收缩阶段 (等速干燥阶段)的干燥制度。
2020/7/31
干燥技术
传统工业的干燥技术有:厢式干燥、隧道干燥、 转筒干燥、转鼓干燥、带式干燥、盘式干燥、浆叶式 干燥、流化床干燥、喷动床干燥、喷雾干燥、气流干 燥、真空冷冻干燥、太阳能干燥、微波干燥和高频干 燥、红外热辐射干燥等。
近年来的新型干燥技术:脉冲干燥、对撞干燥、 冲击穿透干燥、声波场干燥、超临界流体干燥、过热 蒸汽干燥、接触吸附干燥等。
平衡状态:当坯体水分达到最终含水量 时,坯体水分与环境的交换呈平衡状态,此 时,干燥速度为零,延长干燥时间仅仅是增 加热能的消耗。
2020/7/31
2020/7/31
干燥过程曲线图
• 升速干燥 坯体表 面被加热,水分不断 蒸发;
• 等速干燥 水分由 坯体内部迁移到表面 的内扩散速度与表面 水分蒸发扩散到周围 介质中去的外扩散速 度相等;
干燥过程中可除去部分称为自由水分。 物料中的水分是自由水与平衡水之和。
2020/7/31
传质传热过程
干燥过程既是传热过程,又是传质过程。 传热过程:通过物料表面将热传给物料,再以传 导的方式向内部传送,物料表面水分获得热量后汽化。 传质过程:物料表面的水蒸气向干燥介质中移动 的气相传质(外扩散过程);内部水向表面扩散的内部 传质(内扩散过程)。
2020/7/31
干燥过程的四个阶段
加热阶段:物料表面被加热,温度升高 ,水分开始蒸发,干燥速度不断增加;
等速干燥阶段:物料中非结合水排出, 产生收缩。该阶段终了时,物料中所含平均 水分量称为临界水分,它是该阶段进入降速 干燥阶段的转折点。
2020/7/31
干燥过程的四个阶段
降速干燥阶段:主要排除吸附水,物料 不再产生收缩,故只增加气孔。该阶段结束 时,物料所含水分称为最终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