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可编辑修改word版)
文心雕龙全文及译文
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译文: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它和天地一起诞生,何等辉煌呀!玄妙、黄色的混合,产生了天地,方圆使它们的形体有了区分。
日月如重叠的璧玉,来展现上天的美好形象。
山川如灿烂的锦绣,来铺就大地的美丽形态。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有文采的表现。
抬头观察天上日月闪耀的光芒,低头察看地上草木茂盛的景象,天地高卑的位置已经定位。
所以天地间有了阴阳二气。
只有人与天地相配,是自然钟爱的生灵。
这就是所说的“三才”。
人是五行中的优秀生灵,是天地的心灵。
心灵产生了思想,思想形成了语言,语言明确了文明。
这是自然的道理。
由此推及到世间万物,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彩色的花纹呈现出吉祥的征兆;虎豹凭借鲜明的条纹凝聚成矫健的英姿;云霞变换设色,超过了画工设色的妙笔挥洒;草木花朵开花,不必待匠人的奇思妙想。
这些充满文采的自然景象难道都是外面加给的修饰吗?(其实)是自然本身形成的啊!至于风吹树林发出响声,音调谐畅如吹竽笙埙篪;泉水击石石头发声,声韵和谐像击磬鸣钟——所以形体确立文采就形成了,声音发出语言就产生了。
没有知觉的事物都有丰富的文采,(这样看来)有知觉的动物难道没有文采吗?。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文心雕龙原道》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原道》是《文心雕龙》的第一篇。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看看小编整理的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吧!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1【原文】春秋代序①,阴阳惨舒②,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③,阴律凝而丹鸟羞④,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若夫珪璋挺其惠⑤心,英华⑥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⑦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⑧肃之虑深。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⑨。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注释】①春秋:这里用春秋来代指四季。
代:更替。
序:次序。
②阴阳惨舒:即阴惨阳舒。
秋冬为阴,春夏为阳。
惨,戚,不愉快;舒,逸。
③阳气萌:冬至后阳气开始萌生。
玄驹:蚂蚁。
步:走动。
④阴律凝:阴历八月秋天到来阴气开始凝聚。
古代乐律分阴阳二种,古人以十二种乐律分配于十二律,阳律六、阴律六。
八月属于阴律,这里借指阴冷的季节。
丹鸟:螳螂。
羞:吃。
⑤珪(guī)璋:古代聘问时所用的名贵的玉器,这里泛指美玉。
⑥英华:美丽的花朵。
⑦郁陶:忧闷郁积。
⑧矜:严肃、庄重。
⑨“情以物迁”二句:《明》所说“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和这两句意思相同。
【译文】春夏秋冬四季互相代替,阳和的天气使人感到欢快舒畅,阴沉的天气使人感到凄戚,自然景物声色的变化,也会使人们的心情跟着动荡起来。
冬至过后阳气萌动,气候渐渐温暖,蚂蚁就走出洞穴开始活动;八月里阴气凝聚,天气渐渐寒冷,螳螂就加紧吃食准备过冬。
就是这些微小的昆虫也能感到气候的变化,可见四季影响事物是十分的深远。
至于人的智慧心灵比美玉更卓著,清爽的气质比花朵更清秀,对各种景物的感召,谁又能无动于衷呢?因此每当进入新的年岁,春气萌发,心情欢乐而舒畅;初夏的时候,草木茂盛,心情烦躁而不畅;在秋天天高气清,阴郁沉寂的心志便显得很深远;冬天里,大雪纷纷渺无边际,思虑严肃而深沉。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题文诗:文之为德,大矣也焉,文与天地,并生何哉?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垂丽天象;山川焕绮,铺理地形:此道之文.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两仪既生.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秀,实天地心,心生言立,言立文明,自然之道.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也以,藻绘呈瑞,虎豹也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妙逾画工;草木贲华,无待锦匠.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形立章成,声发文生.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始,仲尼翼终.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若乃河图,以孕八卦,洛书也者,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神理自然,自然真情,情通万物,文以载道,法天则地.【原文繁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原文简体】分段释解(一)文之为德也1,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2,方圆体分3,日月叠璧4,以垂丽天之象5;山川焕绮6,以铺理地之形7。
Jess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7324
《文心雕龙卷一?原道》原文及译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
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
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
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
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
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
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光采元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卷一?原道》原文及译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文心雕龙原道篇
《文心雕龙》——原道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光采元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大意:文作为认识事物规律的体现极为广泛!自有天地以来,就有文了。
这是为何?混沌初开时,形成了天地,日月如璧,高悬于上,光耀宇宙,锦秀山河,分布于下,条理分明。
文心雕龙原道文言文翻译
原文:夫文者,所以载道也。
非道无以载文,非文无以明道。
盖道者,文之根也;文者,道之华也。
文以道生,道以文显。
道之与文,犹水之与舟,舟所以载水,水所以生舟。
水之与舟,相须而成;道之与文,相资而显。
翻译:文者,所以承载道也。
无道则文无所承载,无文则道无所显现。
道者,文之根本也;文者,道之华丽也。
文由道而生,道由文显。
道与文,如同水与舟,舟用以载水,水用以生舟。
水与舟,相互依存而成就;道与文,相互资助而显现。
盖圣人之作,所以昭明道也。
夫道之显,莫大于圣人之作。
圣人之作,所以显道也。
道显于圣人之作,犹光显于日月。
日月者,光之至也;圣人之作,道之极也。
道之极,莫大于圣人之作。
圣人之作,道之宗也。
翻译:盖圣人之作品,所以昭明道也。
道之显现,莫大于圣人之作品。
圣人之作品,所以显明道也。
道显于圣人之作品,如同光辉显于日月。
日月者,光辉之极致也;圣人之作品,道之极致也。
道之极致,莫大于圣人之作品。
圣人之作品,道之根本也。
故夫文章之体,所以显道也。
夫道之显,莫大于文章之体。
文章之体,所以显道也。
道显于文章之体,犹声显于乐器。
乐器者,声之具也;文章之体,道之具也。
道之具,莫大于文章之体。
文章之体,道之器也。
翻译:故夫文章之体裁,所以显明道也。
道之显明,莫大于文章之体裁。
文章之体裁,所以显明道也。
道显于文章之体裁,如同声音显于乐器。
乐器者,声音之工具也;文章之体裁,道之工具也。
道之工具,莫大于文章之体裁。
文章之体裁,道之器具也。
是以圣人之文,所以昭明道也。
夫道之昭明,莫大于圣人之文。
圣人之文,所以昭明道也。
道昭明于圣人之文,犹火显于炉。
炉者,火之具也;圣人之文,道之具也。
道之具,莫大于圣人之文。
圣人之文,道之炉也。
翻译:是以圣人之作品,所以昭明道也。
道之昭明,莫大于圣人之作品。
圣人之作品,所以昭明道也。
道昭明于圣人之作品,如同火焰显于炉火。
炉火者,火焰之工具也;圣人之作品,道之工具也。
道之工具,莫大于圣人之作品。
圣人之作品,道之炉火也。
原道-文心雕龙
从伏羲到孔子,前者开创,后者发 挥,没有不根据自然之道的精神来进行 创作的,也没有不钻研精深的道理来设 置教化从事教育的。他们效法《河图》 《洛书》,用蓍草和龟壳来占卜问谒事 物未来的变化,观察天文以穷究各种变 化,学习过去的典籍来完成教化;然后 才能治理天下,制订出恒久的根本大法, 发挥光大圣人的事业,使文辞义理发挥 最大的作用。由此得知,自然之道是依 靠圣人而表现于文章著作里面,圣人也 通过文章著作才得以阐明自然之道,到 处都行得通而无所阻碍,天天可以运用 也不会觉得匮乏。《周易· 系辞上》里说: “能够鼓动天下的东西,主要在于文 辞。”文辞之所以能够鼓动天下,就是 因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缘故。
ˉ
译文:
原文: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
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 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 《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 《河图》孕乎八卦,《洛书》 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 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 理而已。」
人类文章的开端,起源于天地未分 之前的一团元气,深刻地说明这个神理 的,要算《易经》的卦象最早。那时伏 羲画了八卦的图象,孔子最后加上辅助 性的解说《十翼》。而其中的《乾》 《坤》两卦,孔子特地用《文言》加以 解释。可见语言要很有文采,才算是顺 乎天地自然的心灵吧!至于传说中黄河 里有龙献图,伏羲氏效法《河图》画出 了八卦,洛水里有龟献书,夏禹根据 《洛书》,酝酿出包含九类治国的大法, 还有玉石书版的金字内容,绿色简牒上 丹红文字的文采,这些又是谁在主宰着 呢?是神妙的启示罢了。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人文产生之后的发展变化 过程,进而归结为孔子的“镕钧”的“六经”, 乃是体现着“自然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1、文字产生之前的 传说中的人文。如: 《易经》之卦象、 《河图》、《洛书》 等。而其中已然羼入 了人为的神秘因素, 它们是时而有所指, 时而混淆不清的。 2、文字取代结绳记事 之后,此时的人文已经 和历代的社会生活联系 在一起,是“自然之: 原文:
《文心雕龙.原道》诗解
《文心雕龙.原道》诗解原道一:文采是万事万物的自然属性它和天地同时产生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宇宙混沌到天地初判瑰丽的文彩就蕴含其中日月更迭循环往复象两块圆玉悬垂天空锦绣山河美仑美奂铺展出条理的大地之形这不就是大自然的文采吗大块吐气神思奇妙自然文章鬼斧神工仰观星光璀璨俯察山川峥嵘天地确定了高低位置天尊地卑两仪成形再有钟聚睿智的人类天、地、人“三才”完备圆融人类凝聚了五行灵气是万灵之长天地的核心有思想情感要用语言表达文章是表达语言当然的途径这是无须辩说的事实理之所致自然形成二:将文章的理念推广至万物动物植物都有文彩可寻龙、凤以美丽的鳞羽呈祥献瑞虎、豹以炫彩的皮毛雄姿绝伦云霞的色彩超出画师的焦浓清淡草木的鲜花胜过匠人的点染勾皴这都不是外附的装饰大自然的手笔卓而不群林木孔窍随风吹而细语如同竽瑟娓娓的和韵泉流瀑布借击石而轰响恰似钟磬激昂的声音形体确立后就有了文章声音就是这文章的言论无意识的事物都有浓郁的文彩富有智慧的人类怎会没有华章丽文三:人类文化的开端肇始于天地未分时的混沌元气《易经》中的卦象最先阐明了这深刻微妙的道理开始伏羲画出《八卦》末后孔子写出《十翼》对《亁》《坤》两卦又用《文言》作特别的解释分析可见言语需要有文采也是天地内在的当然赋予至于黃河出现龙马献图从而产生了八卦的形体洛水出现了神龟呈书从而酝酿出九畴的法律玉版上刻出的金字绿简上写着的红书这些有实有华的东西也不过是彰显了自然之理四:自从用鸟迹般的古代文字代替了结绳记事文字便开始了广泛的应用神农、伏羲的事迹记在《三坟》那时的文采年代久远已无法追踪唐尧、虞舜的时候文章愈加繁荣兴盛大舜作歌抒发自己的情志伯益和后稷上书的建议也下开了章奏之风夏朝兴起宏大的事业各行各业规范繁荣每个领域都井井有条巨大的功勋受到歌颂到了商代和周代文饰比之前质朴的风格更为生动《雅》《颂》的影响所及使得佳作精品逐日递增周文王被殷帝囚禁的时候写成了《易经》的《卦辞、爻辞》文笔象玉石的花纹般含蓄绮丽内容坚实、精妙、深刻、厚重更有周公多才多艺文王的事业得以继承他对各种作品进行修改润色自已也写诗并辑录《周颂》到孔子的时候延续先圣又超越了先圣他整理编订了《六经》集先贤文采之大成就像乐队演奏时起头打钟结束击馨那样有始有终琢磨《六经》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组织美丽言辞去表述《六经》的意境《六经》的教令像铃声摇响声播四方收到千里之外的响应《六经》的思想像珍珠瑰宝流传万代让后辈受用无穷《六经》记录了天地间光辉的事物启发了世人的才智聪明五:从伏羲到孔子前者开创后者加以发挥他们写出的著作依据是自然之道的精髓钻研玄奥道理从事教育以开民智效法河图洛书占卜吉凶求助蓍龟观察天文以穷究自然的变化学习典籍来教化黎庶与尊卑治理国家定出恒久的根本大法发展事业让辞义展现壮美光辉故知自然之道靠圣人文章表达圣人文章使自然之道昭然不晦触类旁通没有阻滞天天运用不会乏匮《易》说“鼓动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文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是因为符合自然之道的原原委委六:总结自然之道精深微妙穷究此理化民设教古圣阐理耀动光采宣扬道德仁义忠孝龙马负图八卦得体神龟呈书九畴有貌观察天地自然文采人文教育亦当仿效。
文心雕龙翻译及原文
文心雕龙翻译及原文《文心雕龙》是唐代文学家刘勰创作的著名文学批评理论著作,也是中国文艺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批评理论著作。
全书共分三十篇,篇章内容从文学的观念、风格、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
原文:凡撰述之家,贵求其始而达其终焉。
始有所由验而后见其于宇宙,终有所由验而著其于人心。
要知其所以始者,直其所以终,导其终而自其始,不厄於物之谓务。
务於物所谓天,故天所资与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不仁,以圣人为刍狗。
中人之不仁,以善人为刍狗;善人之不仁,以小人为刍狗。
故道恶有所恶,恶恶者是谓之恶;道善有所善,善善者是谓之善。
稀而不察,深而不究,精而不疏,著而不炫也。
然则言远者玄,行闲者诚,恶好者深,远近不亏,古今不改焉。
此之谓知,非复所谓学也。
简单的英文翻译:"Wenxin Diaolong" is a famous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written by Liu Xie, a literary scholar in the Tang Dynasty. It is also the first systematic theoretical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e book consists of thirty chapters, exploring various aspects of literature, such as concepts, styles, and artistic techniques. It is an important literary theory book.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Every writer should strive for a clear beginning and a successful ending. The beginning should be based on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end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impact on people's hearts. To understand the beginning, one must understand the ending, guide the ending from the beginning, and not be trapped by worldly matters. The worldly matters that should be pursued are called "Heaven," and Heaven provides support in this regard. Heaven and Earth are impartial, treating all beingsas humble creatures. A saintly person treats ordinary peopleas humble creatures. The impure na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is seen in the eyes of a saintly person. An average persontreats virtuous people as humble creatures, and virtuous people treat petty individuals as humble creatures. Therefore, when the Way encounters evil, it perceives it as evil. Whenthe Way encounters goodness, it perceives it as goodness. Those who are rare but not noticed, who are profound but not investigated, who are refined but not arrogant or flashy, are considered to have understanding. This understanding is not a mere form of learning.(Note: Please note that the translation may not capturethe full essence and depth of the original text.)。
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译文
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译文《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文心雕龙.原道(南北朝)刘勰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
以下是分享的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原道第一作者刘勰【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①,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②,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③,俯察含章④,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⑤之秀,实天地之心。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⑥,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⑦。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⑧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注释】①璧环状的玉。
叠璧《尚书》中曾传说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样重叠起来。
②焕绮光彩绮丽。
焕,光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用来指文采。
③吐曜(yào)即发光,指日、月、星。
曜,光明照耀。
④含章蕴涵着美,多指地理风光。
章,文采。
⑤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是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元素。
⑥贲(bì)装饰。
华花。
⑦球玉磬,一种敲击乐器。
锽钟声。
⑧郁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文采之盛。
【译文】文章的属性是多么普遍啊!它和天地一起产生,为何这么说呢从天地产生之时起就有了黑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
日月有如重叠的璧玉,来显示附在天上的形象;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来显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纹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章啊!向上看天空,日月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万物蕴涵着丰富的文采。
天高地卑的位置确定了,于是产生了天地“两仪”。
只有人与天、地相配,他们身上才孕育天地的灵性,这就是“三才”。
人为万物之灵,实际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
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
推广到万物,不论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五彩的颜色显示它们的祥瑞,虎豹以斑斓的花纹构出它们的雄姿;精心雕绘的云霞,色彩缤纷胜过画工设色的巧妙;鲜花满缀的草木,如同刻意装饰过一般,不需工匠手艺的神奇。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1.文之为德也大矣——《文心雕龙》之“原道第一”(1)正文及注释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文心雕龙注释:(1)文之为德二句:二句总全篇。
文:此处指广义的文,即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颜色、形状、声音、文采。
德:和“道” 相对。
“道”指制约万物的普遍规律,“德”指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含有“得道”、即具体事物体现“道”之意。
这个“德”与“原道” 之“道”呼应,起点题作用,概括了文原于道的基本关系:文体现了普遍的自然之道;普遍的自然之道寓于文之中,通过文可以反映自然之道,文具有认识、记载、传布自然之道的功能。
大:广大、普遍。
(2)玄黄:玄,黑而赤,天的颜色;黄,地的颜色。
杂:糅,混合。
这一句指天地混沌未分。
(3)方圆:指地和天,古人误以为地形方,天形圆。
(4)璧:环状的玉。
(5)垂:布。
丽天:使天空绚丽。
(6)焕绮:光彩绮丽。
焕,光明;绮,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
(7)铺:分布,铺展。
理地:与丽天对偶,使大地有纹理。
(8)道之文:“道” 指“自然之道”。
“道之文”即显现自然规律的“文”(。
9)吐曜:吐出光采,指天文景象。
曜,光明照耀。
(10 )含章:蕴藏着美,指地理风光。
章,文采。
《易•坤》“含章可贞(正)。
”(11 )两仪:指天和地。
(12)参:三。
(13 )性灵:天地自然的天性灵气。
钟;集中。
(14 )三才:天、地、人。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一)文之为德也1,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2,方圆体分3,日月叠璧4,以垂丽天之象5;山川焕绮6,以铺理地之形7。
此盖道之文也8。
仰观吐曜9,俯察含章10;高卑定位11,故两仪既生矣12。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13,是谓三才14。
为五行之秀15,实天地之心16。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龙凤以藻绘呈瑞17,虎豹以炳蔚凝姿18。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19;草木贲华20,无待锦匠之奇21。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22,调如竽瑟23;泉石激韵,和若球锽24。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25。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26;有心之器,其无文欤27?〔译文〕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它和天地一起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宇宙混沌到天地分判,出现了两块圆玉似的日月,显示出天上光辉灿烂的景象;同时,一片锦绣似的山河,也展示了大地条理分明的地形。
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产生的文采。
天上看到光辉的景象,地上看到绚丽的风光;天地确定了高和低的位置,构成了宇宙间的两种主体。
后来出现钟聚着聪明才智的人类,就和大地并称为“三才”。
人是宇宙间一切事物中最特出的,是天地的核心。
人都具有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出语言来;有了语言,就会有文章:这是自然的道理。
人以外其他事物,无论是动物或植物,也都有文采。
龙和凤以美丽的鳞羽,表现出吉祥的征兆;虎和豹以动人的皮毛,而构成壮丽的雄姿。
云霞的彩色,比画师的点染还美妙;草木的花朵,也并不依靠匠人来加工。
这些都不是外加的装饰,而是它们本身自然形成的。
还有林木的孔窍因风而发出声响,好像竽瑟和鸣;泉流石上激起的音韵,好像磬钟齐奏。
所以,只要有形体就会有文采,有声音就会有节奏。
这些没有意识的东西,都有浓郁的文采;那么富有智慧的人,怎能没有文章呢?〔注释〕1文:《文心雕龙》全书中单独用“文”字共三百三十七处(据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文心雕龙新书通检》)。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
22)籁:风吹孔窍发出的声音。(23)竽:像笙,吹奏乐
(24)球:玉磬,敲击乐器。锽:
(25)郁然:草木茂盛貌,形容文采丰盛。2.人文之
2)正文及注
《易》象惟先。庖牺画
、《坤》两位,独制《文言》。
《洛书》韫
,
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
《雅》、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24)益、稷:伯益、后稷,
(25)敷奏:臣下对君主
(26)夏后氏:指禹。禹即天子位,国号夏后。(27)
(28)九序:九,虚数,指一切。九序,
(29)弥缛:弥,更加;
繁。(30)逮:到。(31)胜:胜任,能相配。(32)《雅》、
:《诗经》中的《雅》诗和《颂》诗。被:及,指影响。
33)文王:周文王姬昌。患忧:周文王为西伯时,曾被殷
因此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木铎启而千里应,
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换句话
3.爰
3)正文
、《洛》,问数乎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
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民胥以效。注释:(1)爰:于是。风姓:指伏牺,
(2)暨:及、到。(3)玄圣:前圣,指伏牺等
(4)素王:指孔子。古代称有帝王之道而无其位的人为
摇)辞》;它如玉石的花
,对
,正如在音乐上集各种乐器声
自然之道也。”人是天地间的灵魂,因此语言的诞生,
其无文欤?”本段开始,自然而然地由作为一切存
即宇宙自然之“文”,转到了“人”之“文”,即“人
即人的一切外在表现,包括“仁义礼智信”的外显。文章、
《易》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
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心雕龙》第一至第十篇
《文心雕龙》第一至第十篇《文心雕龙》第一至第十篇原道第一作者:刘勰【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①,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②,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③,俯察含章④,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⑤之秀,实天地之心。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⑥,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⑦。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⑧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注释】①璧:环状的玉。
叠璧:《尚书》中曾传说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样重叠起来。
②焕绮:光彩绮丽。
焕,光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用来指文采。
③吐曜(yào):即发光,指日、月、星。
曜,光明照耀。
④含章:蕴涵着美,多指地理风光。
章,文采。
⑤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是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元素。
⑥贲(bì):装饰。
华:花。
⑦球:玉磬,一种敲击乐器。
锽:钟声。
⑧郁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文采之盛。
【译文】文章的属性是多么普遍啊!它和天地一起产生,为何这么说呢?从天地产生之时起就有了黑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
日月有如重叠的璧玉,来显示附在天上的形象;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来显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纹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章啊!向上看天空,日月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万物蕴涵着丰富的文采。
天高地卑的位置确定了,于是产生了天地“两仪”。
只有人与天、地相配,他们身上才孕育天地的灵性,这就是“三才”。
人为万物之灵,实际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
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
推广到万物,不论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五彩的颜色显示它们的祥瑞,虎豹以斑斓的花纹构出它们的雄姿;精心雕绘的云霞,色彩缤纷胜过画工设色的巧妙;鲜花满缀的草木,如同刻意装饰过一般,不需工匠手艺的神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雕龙卷一?原道》原文及译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ft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光采元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译文:文章的(之能显现"道"的)具体属性是极广大的,是与天地并生共长的。
(这话)怎么讲呢?(天地生成时)就有了深清色和黄色一同呈现,就有了天方地圆的形体之分。
日头与月亮像重叠的璧玉,垂在天上,以显示其美化天空的形象;ft岭与河流像灿烂的锦绣铺在地上,以展示其条理大地的形象;这大概是自然的文章吧?仰观天空日月散射着光辉,俯瞰大地ft河现着文彩;高低有了一定的位置,天地两仪就(这样)产生了;只有人与天地合而为三,这就是所说的"三才"了。
人是"五行"生成的灵秀,实在是天地的心灵,有了心灵,就有了语言,(有了语言)文章就随着明明白白地出现了,这是自然的道理啊!推及至万物,动物植物都有文彩:龙凤以彩色的花纹呈现出祥瑞,虎豹以鲜明斑斓的纹理凝结成雄姿;云霞变换设色,超过了画工的妙笔挥洒;草木开花,不必待匠人的奇思妙手。
这些难道是外面加给的修饰?(其实)只是自然形成的啊!至于风吹树林的声响,音调谐畅,像是吹竽弹瑟:泉水激石的声音,清韵和谐,像是击磬敲钟:所以形成了形体就构成了文理,发出了声音,就产生了韵律。
那些无知的物体都有丰盛的文彩,有心灵思想的人怎么能没有文章呢!人类文章肇始于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的元气,深明这个奇妙的道理的,最先是《易经》的象辞。
伏羲氏最早画八卦,孔子最后写了《十翼》。
而对《乾》、《坤》两卦,(孔子)单独地以《文言》来解释。
(可见)言语需要有文采,也是天地的本心啊!至于说《河图》包含着八卦的符号,《洛书》里包含着九类治国的方略,玉版上刻着金字,绿筒上雕着红字,是谁主持的呢?是神明在管理罢了!自从文字代替了结绳记事,文字(的作用)才开始彰显。
神农、伏羲的传闻遗事,记载在《三坟》里面,而年代太久远了,那些声音文采已无法追踪。
唐尧、虞舜时的文章,就蓬勃兴盛起来了。
(作为)天子的舜开始唱出了"元首"之歌,就已经抒发了自己的情志;伯益、后稷呈献意见,也垂示了陈奏进言的风气。
夏禹兴起,(取得的)事业功绩成就巨大,各种事情都循序渐进,受到了歌颂,功德成就更多了。
到了商朝、周朝,文采(更加)丰富,胜过了(此前的)简单质朴,《雅》、《颂》之歌影响所及,美丽的辞采日日更新。
周文王在患难的忧愁之中,制作的卦、爻辞,光耀鲜明,既有文采又含蓄隐喻,意义精深。
再加周公旦多才多艺,发扬了(文王的)丰功伟业,创作了诗歌,辑录了《周颂》,修改润饰了各种文辞。
到孔子继承(以前的)圣人,又独自超过了前贤,他整理编订了《六经》,一定要像(奏乐时)起头打钟结束击磬那样有始有终,集其大成;他(反复)琢磨《六经》(所表达)的思想情性,(认真)组织(美丽动人的)语言辞令(去表现),(《六经》的)教化就像铃声起而四方应那样远及千里,就像珍馐异味那样千古流传,世代响应,它描写了天地间的精华,开启了人民的聪明智慧。
从封氏的伏羲,到孔氏的孔子,伏羲(画卦)创立了典则,孔子阐述其意义,没有不根据自然之道的精神来铺写文章,钻研神奇的道理来施行教化,从《河图》、《洛书》里取得准则,用蓍草、龟壳来占卜探问命运的术数,观察天地万物的纹理以穷尽探究(自然的)变化,考察前人的文章来成就人事的教化;然后才能够治理天下,通晓(自然界的)全部的不变的法则,使事业发展壮大,使(文章的)辞采焕发光明。
所以知道自然之道因圣人的文章而流传,圣人用文章来说明自然之道,(使得自然之道)四处通达而没有阻碍,日日运用而不会缺乏。
《易经·系辞上》说:"能鼓动天下的能力存在在文辞之中。
"文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乃是因为它是自然之道的文章啊!总结说:自然之道是精深微妙的,可用这神妙的自然之道来开展教化。
前代的圣人彰显了这自然之道,阐明了仁孝的人事伦理。
(圣人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圣人观察了龙献的《河图》、龟呈的《洛书》所体现的(自然之道的)形态和面貌,又观察天文,写成文章,让人民来效法。
提示:《原道》篇论述了文章的本质,道与文的关系:道是文的内容,文是道的表现手段。
天地万物都有“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当然也有“文”,人之文就是用言辞写出来的文章。
看来,刘勰主张文要表现自然之道,后来的"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此有源流关系了。
《文心雕龙卷二?徵圣》原文及译文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
陶铸性情,功在上哲。
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
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此事迹贵文之征也。
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
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
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
《邠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
书契决断以象夬,文章昭晰以象离,此明理以立体也。
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
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
是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
《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
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
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
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也。
颜阖以为∶“仲尼饰羽而画,徒事华辞。
”虽欲訾圣,弗可得已。
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
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若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
赞曰∶妙极生知,睿哲惟宰。
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鉴悬日月,辞富ft海。
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译文:能创作的人叫"圣",能阐述的人叫"明"。
以述作来陶冶人的性情,古代的圣贤有很大的成就。
子贡说他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的阐述,可以耳闻目睹。
那么,孔子的见解,是通过文辞表达出来了。
古代圣王的训示,都记载在典册里面;孔子为人的风采,都洋溢在他的格言之中。
同时孔子对于远古,便称述了唐尧时代,认为文学昌明,光辉灿烂;对于近代,便颂扬了周朝文化,认为丰富多采,可以吸取。
这些都是在政治教化方面看重文学的明证。
春秋时郑简公攻进陈国,被晋国责问,子产便靠辞令而立下了功劳。
宋平公以隆重的宴会招待贵宾,由于宾主交谈富有文采,孔子特别叫弟子把这次宴享之礼,记录下来。
这些都是在历史事实方面看重文学的明证。
孔子赞美子产,便说他"不只能用语言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能用文采充分地修饰了自己的语言"。
孔子泛论有才德的人,便说"感情要求真实,语言要求巧妙"。
这些都是在个人修养方面看重文学的明证。
这样看来,要求思想深刻而语言漂亮,感情真实而辞句巧妙,是写文章的金科玉律了。
圣人能全面观察日月ft川的微妙,深入探索自然万物的秘奥,使文章成为典范,思想符合客观的实际。
他们的著作,有的是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明要旨,有的是用详尽的文字来充分表情达意,有的是用显著的道理来树立文章的主体,有的是用曲折的意思来暗地里发挥作用。
像《春秋》用一个字来表扬或贬抑,《礼记》用轻的丧服来概括重的丧服:这些都是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明要旨的例子。
《诗经·豳风·七月》里贯联了好些章节,组织了许多词句,《礼记·儒行》里用上了丰缛的说明和繁富的文辞:这些都是用详尽的文字来充分表情达意的例子。
有些文字像夬卦那样直截了当;有些文章像离卦那样明白透切:这些都是用显著的道理来树立文章主体的例子。
《周易》中的四种卦象,义理精深,意思含蓄;《春秋》的五种记事条例,文辞奥妙,语气委婉:这些都是用曲折的意思来暗地里发挥作用的例子。
可知文章的表现手法,有详细和简略的不同,也有显豁和含蓄的区别;得随着不同的情况而加以压缩或引申,按照不同的条件而变通融会。
把周公、孔子的著作来作为检验的标准,从事文学创作就算找到老师了。
因此谈论为文,一定要以圣人的著作作为检验的标准;窥测圣人,一定要以经书作为学习的榜样。
《周易》称:"分辨事物,得应用规范化的语言,应用明确的语言,说得就很充分了。
"《尚书》说:"语言祟尚表达要义,不在于好奇立异。
"由此可知,应用规范化的语言是为的达到辨别的目的,表达要义是为的能构成文辞。
能构成文辞,便没有好奇立异的毛病;能达到辨别的目的,则使用明确的语言就有了好处。
虽则义理精深,意思含蓄,也无伤于其为规范化的语言;虽则文辞奥妙,语气委婉,也不妨碍它表达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