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
关于三段考试的一些说明
关于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三段式综合考试为充分发挥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升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素质,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决定参照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试行三段式综合考试一、考试科目和时间安排:(一)第一段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一)1.考试时间:临床见习前(大三上学期期末,一月份左右)2.考试科目及比例:见习前学习过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的各个科目。
各科试题量按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设定的比例适当放大。
考试内容: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共8门课程。
每门课程题量平均为18-21道。
3.试题题量:150道选择题。
4.考试方式:时间150分钟。
(二)第二段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二)1.考试时间:临床实习前(大四上学期期末,大概是一月份)考试科目及比例:实习前学习过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的各个科目。
各科试题量的比例按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设定的比例适当放大。
考试内容: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精神病学、内科学(含传染病学)、神经病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共14门课程。
内容及分值比例约为:基础课程20%,临床课程70%,公共课程10%。
2.试题题量:150道选择题。
3.考试方式:时间150分钟。
(三)第三段综合考试(分综合考试三、综合考试四)1.考试时间:毕业前。
2.考试科目及比例:完全按国家临床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执行,分实践(综合考试三)和理论(综合考试四)两个部分。
综合考试三在最后一学期4月份进行,通过综合考试三的才能参加综合考试四。
综合考试四在最后一学期的5月初进行(本通知试行期间,不合格的同学1个月后可重新考一次)。
3.试题题量:综合考试四设置A/B两套试卷,每套300道选择题。
4.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介绍
7、心悸
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 2、皮肤 3、淋巴结 (二)头颈部 1、眼 2、口 3、颈部 (三)胸部 1、胸部视诊 2、胸部触诊 3、胸部叩诊
4、胸部听诊 5、乳房检查 6、心脏视诊 7、心脏触诊 8、心脏叩诊 9、心脏听诊 10、外周血管检查 (四)腹部 1、腹部视诊 2、腹部触诊 3、腹部叩诊 4、腹部听诊
(五)脊柱、四肢、肛门 1、脊柱检查 2、四肢、关节检查 3、肛门指诊 (六)神经 1、神经反射 2、脑膜刺激征 3、病理反射
基本操作
(一)手术刷法 (二)手术区消毒、铺巾(腹部) (三)带无菌手套 (四)穿、脱手术套 (五)手术基本操作:缝合、结扎 (六)换药与拆线 (七)静脉穿刺采血 (八)心肺复苏 (九)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
职业医改革
考试设计方案
(一)考试目的
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考试标准
临床执业医师基本要求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三)考试模式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实行两阶段考试模式,包括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一 阶段考试(简称第一阶段考试)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二阶段考试(简称第二阶段考试)。 第一阶段考试安排在医学生完成临床见习时进行。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第二阶段考试。 第二阶段考试安排在大学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满一年或医疗机构试用满一年时进行。
医学基本知识考试题型比例
考试内容 基础医学 医学人文 A1型题 45-50% 45-50% A2型题 35-40% 35-40% B1型题 15-20% 15-20%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
35-40% 20-25%
临床医师分阶段考试合格分数线
临床医师分阶段考试合格分数线1、医学基本知识考试(以下简称“理论考试”)题型题量理论考试总题量为400题,理论考试分为2个单元,每单元200题,每题1分。
其中,基础医学占40-45%,医学人文占5-10%,预防医学占5-10%,临床医学占40-45%。
(1)考试形式:计算机化考试。
(2)考试时间长度:分为两个单元,每单元考试2.5小时,共5小时。
(3)合格标准:满分400分,暂定240分为合格线(具体以专家判断法结果为准)。
2、临床医师分阶段考试基本技能主要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能力与人文关怀进行评价。
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职业素质的考核融合到各站,分值约占15%。
(1)考试时间长度:分为6站,每站10分钟,共1小时。
(2)合格标准:累计60分即为合格。
(3)考试形式:问诊、操作、SP或者模拟病人配合。
临床医师分阶段考试与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区别一、考试内容临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医学基本知识考试包括基础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及技能考试。
第二阶段:临床综合知识考试和临床综合技能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执业医师考试包含基础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及技能考试。
总结: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包含有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考察内容基础、细致,重点考察医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可以督促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操作,尤其对于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更能起到警醒和督促作用。
第二阶段:添加综合案例题,这是传统考试所没有题型,本阶段测试在临床实践中是否具备独立、正确应用临床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形式临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医学基本知识考试和临床综合知识考试:计算机化考试。
机考(100题/90题×4单元)总结:机考:审题和做题思考方式不同,浪费时间,并且时间限制严格,对于不熟悉电脑人员有一定弊端,增加考生心理压力,造成考生读题和审题不仔细,通过率降低。
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分析
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分析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一级医师的考试,常常是医学相关专业学习者长期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分别测试考生在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中的掌握情况。
初试主要涵盖医学基础理论、基本医学技能和医学伦理法律等领域,而复试则聚焦于临床实践技能和医学病例分析。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分阶段考察内容与形式,旨在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初试部分——多元化测试题型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初试部分考察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医学基础理论、医学伦理法律等领域。
不仅如此,初试考察内容还通过多种形式的测试加以展现。
据考试形式统计,初试部分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五种题型。
选择题是初试主要的测试题型,其出现频率占了初试所有题型的一半以上。
选择题可以大幅度缩短答题时间,让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做题并获得较高分数。
但是,选择题的答案通常具有误导性,只有精通科目才能在概念上区分。
判断题是初试次要的测试题型,其出现频率低于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对于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伦理法律的认知和知识运用能力。
填空题和简答题比较直接,要求考生在相对清晰的自身理解基础上进行回答。
论述题相对较难,需要考生对于某一医学知识领域进行较全面的阐述。
论述题的出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对于执业医师的高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难度。
总体来看,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初试部分形式多样,测试手段灵活。
不同的题型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
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多元题型的练习,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考试的不同形式。
二、复试部分——情景模拟考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试部分是医生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的真正体现,主要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考察。
不同于初试部分,复试部分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来自实践中的一些重要病例、疾病,根据病情判断并进行治疗。
也就是说,复试部分采用的是主观性较强的考察方式,要求考生对某些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体现出他们的实践能力、治疗效果和医学素养。
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分析
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分析
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是中国医师的资格考试制度,旨在保证医师的专业素质和医
疗质量,促进医疗服务的提高。
该考试分为两个阶段:执业医师资格初级考试(简称“初
级考试”)和执业医师资格终级考试(简称“终级考试”)。
以下是对该考试的实证分析。
初级考试是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一个环节,是考察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的阶段。
该阶段主要考察医学基础知识、临床诊断能力、病史采集与处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历年数据分析,初级考试的及格率相对较高,且总体成绩呈正态分布。
这说明初级考
试设置的题目相对容易,能够测试出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级考试的成绩与
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较好地评估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水平。
在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初级考试和终级考试的及格率逐渐提高。
这一现象可能与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医学教育体系的改进以及医学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
有关。
终级考试的及格率相对较低,说明该阶段的考试难度较大,具有较高的门槛。
这也
反映了医师资格考试对于医师的临床实践和专业水平的重视程度。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是中国卫生健康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医师资格认证考试,旨在对全国医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评估。
该考试对于医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考试内容、考试科目、报名条件和备考技巧等方面对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进行详细介绍。
一、考试内容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考试,第二阶段为临床应用考试。
基础理论考试主要包括医学综合与基础、临床基础和职业基础等三个科目,共计300道选择题。
临床应用考试则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需要考生对各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
二、考试科目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根据不同的医学专业设置不同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病与性病科、神经病学等专业。
每个专业的考试科目都是根据该专业的临床实践需求和学科特点进行制定的。
此外,根据考生的实践经验和临床案例,还将设置临床技能考试环节。
三、报名条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相对较为严格。
一般来说,报考医师资格的考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声誉良好,具备法定的医师执业资格;在报名前三年内,具有两年以上合法执业经历;毕业于从事医学教育、科研、卫生工作的医疗卫生高等院校,取得医学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或毕业证书。
四、备考技巧备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需要考生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
首先,合理规划备考时间。
由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广泛且涉及多个专业科目,考生需要充分合理安排备考时间,不能滥用时间,也不能过于紧张。
其次,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重视对医生的基础知识的评估,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要注重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同时,注重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考生应该学习并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如排除法、逻辑思维等,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临床基本技能考试
主要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能 力与人文关怀进行评价。
2020/11/14
4
医学基本知识考试题型比例
考试形式:计算机化考试。 考试时间长度:每单元考试1.5小时,共6小时
2020/11/14
5
21
工作时间安排
(十一)2015年6月13日
提供准考证以及考场编排相关信息的下载打印(桌签等)
(十二)2015年6月15日前 学校报告机考和技能考试基地准备情况。
(十三)2015年6月16日前 组建督导检查组、完成督导检查组业务培训。
(十四)2015年6月17日 督导检查组赴各学校,检查各校考前准备(重点检查机
第一阶段考试安排在医学生完成临床见习时进行。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第二阶段考试。
第二阶段考试安排在大学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满一年或医疗机构试用满一年时进行。
(四)考试设计
2020/11/14
2
1、第一阶段考试
11/14
3
(1)医学基本知识考试题型题量
医学基本知识考试总题量为400题。其中,基础医学占40-45%,医学人文占510%,预防医学占5-10%,临床医学占40-45%。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
考试设计方案
(一)考试目的
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考试标准
临床执业医师基本要求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三)考试模式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实行两阶段考试模式,包括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一 阶段考试(简称第一阶段考试)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二阶段考试(简称第二阶段考试)。
考试形式:计算机化考试。
考试时间长度:每单元考试1.5小时,共6小时。
2020/11/14
14
2、第二阶段考试
2020/11/14
15
(1)临床综合知识考试题型题量
临床医学360题,其中,临床专业知 识占80~85%,临床相关知识占 15~20%
2020/11/14
16
题型比例
2020/11/14
2020/11/14
19
3、报考时间安排
2020/11/14
20
工作时间安排
(一)2015年4月20日前 (二)2015年4月21日前 (三)2015年4月25日 (四)2015年4月28日
(五)2015年5月5日-10日 (六)2015年5月15日前 (七)2015年5月25日前
(八)2015年5月29日前 (九)2015年5月26日-31日 (十)2015年6月1日-12日
在6月20日-21日,每半天为一个场次,共4个场次。考生需在一个场次内完成6站考试。
2020/11/14
22
工作时间安排
(十六)2015年6月22日
基础医学内容比例
2020/11/14
6
医学人文、预防医学比例
2020/11/14
7
临床医学内容比例
1、临床医学168题,其中,症状与 体征占20~25%,各器官系统疾病占 75~80%
2020/11/14
8
难度控制
(1)考试平均难度控制在0.7~0.8 (2)难、中、易难度分别占10%、50%、40%。
考考场和技能考试基地准备,采用SP进行考试的学校再
次组织SP和病史采集部分考官的强化培训工作)
和培训情况。
(十五)2015年6月19日
理论考试;
上午8:00-9:30 第一单元
上午10:00-11:30 第二单元
下午2:00-3:30 第三单元
下午4:00-5:30 第四单元
2015年6月20日-21日 技能考试。
9、恶心与呕吐
16、血尿
3、疼痛
10、呕血与便血
17、抽搐与惊厥
4、咳嗽与咳痰
11、腹泻与便秘
18、眩晕
5、咯血
12、黄疸
19、意识障碍
6、呼吸困难
13、消瘦
7、心悸
14、无尿、少尿与多尿
2020/11/14
11
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 2、皮肤 3、淋巴结 (二)头颈部 1、眼 2、口 3、颈部 (三)胸部 1、胸部视诊 2、胸部触诊 3、胸部叩诊
认知层次
记忆、理解、应用类试题分别占30%、50%、20%。
2020/11/14
9
临床基本技能考试考试设计
备注: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职业素质的考核融合到各站案例,分值约
占15%。
2020/11/14 合格标准:累计60分即为合格。
10
病史采集
1、发热
8、水肿
15、尿频、尿急与尿痛
2、皮肤黏膜出血
2020/11/14
制定实证研究实施方案。 遴选确定参加院校名单。 发布实证研究工作通知。 召开实证研究工作会议,签署委托协议, 向医考中心提供白名单。 网上报名。 学校完成报名资格审核。 统计用量,编排准考证号,编排理论考场和 技能考试日期安排。 指导学校制定实证研究考试组织方案。 考试材料制作。 召开考试培训会议(考官、SP、考务人员和 机考保障人员培训)。
2020/11/14
4、胸部听诊 5、乳房检查 6、心脏视诊 7、心脏触诊 8、心脏叩诊 9、心脏听诊 10、外周血管检查 (四)腹部
1、腹部视诊 2、腹部触诊 3、腹部叩诊 4、腹部听诊
(五)脊柱、四肢、肛门 1、脊柱检查 2、四肢、关节检查 3、肛门指诊 (六)神经 1、神经反射 2、脑膜刺激征 3、病理反射
12
基本操作
(一)手术刷法 (二)手术区消毒、铺巾(腹部) (三)带无菌手套 (四)穿、脱手术套 (五)手术基本操作:缝合、结扎 (六)换药与拆线 (七)静脉穿刺采血 (八)心肺复苏 (九)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2020/11/14
13
(1)临床综合知识考试题型题量
临床综合知识考试总题量360题,其中,临床专业知识占80-85%,临床相关知 识占15-20%。临床综合知识分4个单元,每单元90题,每题1分。A1题型占510%,A2题型占40-45%,A3/A4题型占25-30%,B1题型占5-10%,综合案例 题占5-10%。
17
难度控制
(1)考试平均难度控制在0.6~0.7 (2)难、中、易难度分别占15%、50%、35%。
认知层次
记忆、理解、应用类试题分别占10%、30%、60%。
合格标准
采用专家判断法(Angoff法)确定。
2020/11/14
18
(2)临床综合技能考试
主要考查综合临床思维、综合操作技能和医学人文素质。合格标准:累计60分 即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