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2012级化工班

指导老师: 日期:2014-09-24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的使用。

2.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3.学会银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的制备和盐桥的制备。

二、实验原理:

1.原电池是由正,负两个电极和相应电解质溶液组成,电池反应中正极起还原作用,负极起氧化作用,电池反应是电池中两个电极反应的总和。电池电动势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来测量,因为当伏特计与待测电池接通后,整个线路中便有电流通过,电池内部由于存在内电阻而产生某一电位降,并在电池两极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发生变化,电动势数值不稳定,所以只有在无电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测定,即采用对消法。

测量电动势只能在无电流通过电池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需要用对消法(补偿法)来测定电动势。对消法测定电动势就是在所研究的电池的外电路上加一个方向相反的电压。当两者相等时,电路的电流为零(通过检流计指示)。对消法测电动势常用的仪器为电位差计,其简单原理如图所示:

1

2R R E E S X = 电极电势的测定原理: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在电池放电反应中,正极(右边)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的电动势等于组成的电池的两个电极电位的差值。即:

氧化还原左

右αα??????θln _ZF RT E -=-=-=+

三、仪器与药品:

1. 仪器:电位差计 直流辐射式检流计 铂电极 银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 稳压直流电源 导线 标准电池 盐桥 小烧杯若干

2. 药品:HCl (0.100m ) AgNO3(0.100m )KCl 饱和溶液 醌氢醌 未知PH 溶液

四、实验步骤 :

本实验测定如下两个电池的电动势:

1.①Hg -Hg 2Cl 2|饱和KCl 溶液||AgNO 3(0.100m)|Ag

②Hg -Hg 2Cl 2|饱和KCl 溶液||饱和有醌氢醌的未知PH 溶液|Pt

2.电极的制备

(1)铂电极、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采用现成的商品,在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铂电极有油污,应在丙酮中浸泡,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2)醌氢醌电极:将少量醌氢醌固体加入待测的未知PH 溶液中使成为饱和溶液,然后插入干净的铂电极即可。

3.(1)矫正电位计:先将功能选择开关扳到“外标”档。再将电位计的正负极短接,按“校准”归零。最后将外标正极与基准正极,外标负极与基准负极接,调数字至基准数(每台仪器都不同),按校准键归零。

(2)组成两个电池。

(3)将标准电池和待测电池分别接入电位差计上。在测标准电池是电位差计的正极连接Ag 电极,在测待测电极时电位计的正极连接Pt 电极。

(4)将功能选择开关扳到“测量”档。把标准电池正确接入电位差计上,从大到小从左到右旋转六个电势测量旋钮,直到调至检流计示数为零为止。按同样的方法测定未知电池电动势。

(5)根据Nernst 公式计算实验温度下电池①②的电动势理论值。

五、数据处理 :

室温:21℃

测量值/V E 测量平均值/V V Ag Ag //+? V Ag Ag //θ?+

相对 误差

一次 两次 三次 0.495453 0.7393 0.8031 7.944% 0.495880 0.495195 0.495283

0.327874 0.326129 0.324568 0.326190

1、已知饱和甘汞电极和银电极的电极电位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当t=21℃

甘汞?=0.2412-6.61×10-4(t-25℃)-1.75×10-6(t-25℃)2-9.16×10-10(t-25℃)2

=0.2438V

=+θ

?Ag Ag /0.7991-9.88×10-4(t-25℃)+7×10-7(t-25℃)2

=0.8031V

由于电池的电动势为甘汞??-=+Ag Ag E /,所以

=+=+甘汞??E Ag Ag /0.495453+0.2438=0.7393V

实验测得的Ag Ag /+?的理论值和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

=-+++θθ

???Ag Ag Ag

Ag Ag Ag ///=-8031

.07393.08031.00.07944=7.944% 2、PH F

RT F RT H 303.2ln 22-=-=+θθ?ααα??醌氢醌醌氢醌醌氢醌右 因为 甘汞醌氢醌

左右????θ--=-=PH F RT E 303.2 所以 F RT E PH /303.2甘汞醌氢醌??θ--=

已知 =醌氢醌?0.6994-7.4×10-4(t-25℃)=0.7024V

所以 =PH 3。6362

六.误差分析:

1、仪器的不稳定带来较大误差,电极上较长时间的有电流通过,会发生电池反应使得溶液浓度下降、电极表面极化,这样可逆电极变成不可逆的,会给实验带来较大误差。而实验中所用仪器不稳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大致调节到平衡,即使是同一个电动势值,在很短的时间内测得的数据都有较大波动,所以不能很快调节到平衡是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

2、本实验的理论参考数据是在标准状况下的数值,而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和大气压都有变化,所以计算的误差也较大。

3、只有在电流无限小的情况下测量,才能达到可逆电池的要求,但在实验过程中电流无法达到无限小仍存在一定值的电流,于是产生的极化作用破坏了电池的可逆性,使电动势偏离可逆值。

七、 注意事项 :

1.在测量电池电动势的过程中,检流计光点总往一个方向偏转,则可能是工作电源指向内接。

2.醌氢醌溶解度小,加入少量即可。

3 .检流计不用时要短路,不要浪费电池,按旋钮时间要短,不超过1s ,防止过多电流通过电池,造成极化现象,破坏电池的电化学可逆状态。

4.计算时考虑T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数据太小,处理时要保持4位,减少误差。

八.问题分析与讨论:

1、KNO 3盐桥有何作用,如何选用盐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原电池?

答:将液接电势降低到最小的作用。盐桥中的盐浓度尽量大(一般用饱和溶液),正负离子迁移数接近,与电池中的电解质不发生反应。KNO3的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正负负离子迁移数接近,与大多数电解质不发生反应。

2、在工作电流“标准化”和测量电动势过程中,为什么按键不能长时间按下? 答:因为接通电路后就会有电流通过,则电极就会发生极化,电极电势与电池电动势就会偏离平衡值,而实验需要测定的是平衡电动势,所以不能长时间接通电

路。

3、本实验中,甘汞电极如果采用0.1或1.0 mol.dm-3的KCl溶液,对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有否影响?为什么?

答:有。根据Nernest方程,电解质浓度对电池电动势有影响。

4、参比电池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答:电动势稳定,在大电流下也不任意极化。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摘要: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对消法测量原电池Cu│CuCl2(m1)║AgNO3(m2)│Ag 和不同温度下原电池Ag-AgCl│KCl(m3)║AgNO3(m2)│Ag 的电动势。通过能斯特方程以及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我们计算了不同温度下氯化银的溶度积和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常数。 关键词:电池电动势; 对消法; 热力学函数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Reversible Batter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 we measure the electromotive force of two primary cells, Cu│CuCl2(m1)║AgNO3(m2)│Ag and Ag-AgCl│KCl(m3)║AgNO3(m2)│Ag by using compensation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ctromotive force of the latter one is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y means of Nernst equation and Gibbs-Helmholtz equation, we calculate the solubility product of AgCl and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of the cell reactio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Keywords:Reversible Battery,Electrode Potential,Thermodynamic Functions the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与应用物化实验报告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热力学函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2) 掌握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变化值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3) 加深对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概念的理解; 4) 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5) 根据可逆热力学体系的要求设计可逆电池,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值,计算电池 反应的热力学函数△G 、△S 、△H 。 二、实验原理 1.用对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 原电池电动势不能能用伏特计直接测量,因为电池与伏特计连接后有电流通过,就会在电极上发生生极化,结果使电极偏离平衡状态。另外,电池本身有阻,所以伏特计测得的只是不可逆电池的端电压。而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只能在无电流通过电池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采用对消法。对消法是在待测电池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加电源,这样待测电池中没有电流通过,外加电源的大小即等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2.电池电动势测定原理: Hg | Hg 2Cl 2(s) | KCl( 饱和 ) | | AgNO 3 (0.02 mol/L) | Ag 根据电极电位的能斯特公式,正极银电极的电极电位: 其中)25(00097.0799.0Ag /Ag --=+ t ?;而+ ++-=Ag Ag /Ag Ag /Ag 1 ln a F RT ?? 负极饱和甘汞电极电位因其氯离子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定值,故其电极电位只与温度有关,其关系式: φ饱和甘汞 = 0.2415 - 0.00065(t – 25) 而电池电动势 饱和甘汞理论—??+=Ag /Ag E ;可以算出该电池电动势的理论值。与测定值 比较即可。 3.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G 、△H 和△S : 如果原电池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且电池在可逆条件下工作,则此电池反应在定温定压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本 (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岀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电位差计的 操作技术 2.学会几种电极和盐桥的制备方法 3.学会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并计算相关的电极电势 实验原理 凡是能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都称之为电池 (或原电池)。 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⑵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即测量时 通过电池的电流应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可满足通过电池电流为无限小的条件。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的原理称为对消法, 可使测定时流过电池的电流接近无限小,从而可以准确地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可看作正、负两个电极的电势之差。设正极电势为e+,负极电势为e-,则电池电动势 E = e+ - e-。 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手册上所列的电极电势均为相对电极电势,即以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规定其电极电势为零。将标准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这些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比较而得的电势已精确测岀,具体的电极电位可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检流计及标准电池使用注意事项及简单原理。 2.学会制备银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盐桥的方法。 3.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原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发生氧化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作电源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得知,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r G m =-nFE 式中△r G m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电子得失数;F 为法拉第常数;E 为电池的电动势。从式中可知,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后,便可求得△r G m ,进而又可求得其他热力学参数。但须注意,首先要求被测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即要求电池的电极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不存在不可逆的液接界。同时要求电池必须在可逆情况下工作,即放电和充电过程都必须在准平衡状态下进行,此时只允许有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因此,在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时,所设计的电池应尽量避免出现液接界,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中,常用“盐桥”来减小液接界电势。 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一般均采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分别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电动势。 附【实验装置】(阅读了解) UJ25型电位差计 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低电势的电位差计,其测量范围为 mV .V 1171-μ(1K 置1?档)或 mV V 17110-μ(1K 置10?档) 。使用V V 4.6~7.5外接工作电源,标准电池和 灵敏电流计均外接,其面板图如图5.8.2 所示。调节工作电流(即校准)时分别调节1p R (粗调)、2p R (中调)和3p R (细 调)三个电阻转盘,以保证迅速准确地调 节工作电流。n R 是为了适应温度不同时标准电池电动势的变化而设置的,当温 图5.8.2 UJ31型电位差计面板图 + - -++- + -标准 检流计 5.7-6.4V 未知1 未知2 K 1 R P2 R P3 R P1 R n K 2 I II III 1.01×10 ×1 未知1 未知2 标准断断粗 中 细 ×1 ×0.1 ×0.001 粗细短路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杨兰森(20096842)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各类电极的构造、制备和使用; 2. 掌握盐桥的制备方法和它在电动势测定中的作用; 3.掌握SDC型电极电位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 测量下列原电池的电动势: (1)Hg(l),Hg2Cl2(s)︱KCl(饱和)︱H+(待测)Q,H2Q︱Pt,求待测盐酸溶液的pH值。 (2)Hg(l),Hg2Cl2(s)︱KCl(饱和)‖AgNO3(0.02mol·kg-1)︱Ag(s),求Ag电极的电极电位。 (3)Ag(s),AgCl(s)︱KCl(0.02mol·kg-1)‖AgNO3(0.02mol·kg-1)︱ Ag(s),求AgCl溶度积。 二、实验原理 1. 电极电位及电动势: 原电池是由两个电极组成,即发生氧化作用的负极和发生还原作用的正极。故原电池电动势值等于组成该原电池两电极的电极电位的代数和。虽然电极电位的绝对值不能测量,但只要确定各个电极相对于同一基准的相对电位,利用相对电位的数值,就可以计算任意两个电极所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现以标准氢电极作为基准,规定任意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零。若将标准氢电极作为发生氧化作用的负极,给定电极做正极,组成原电池,规定此原电池的电动势为给定电极的电极电位(称还原电极电位),其计算通式为: (1) 由任意两个电极组成原电池时,其电动势可按下式计算: (2) 使用(2)式计算电动势的条件是两个电极不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的液体接界电位已被消除,为此需用“盐桥”连接电解质溶液以降低接界

电位。 另外,实际测量还原电极电位时,由于标准氢电极使用条件十分严格,故往往采用其他电极作参比电极,最常用的有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2. 电极性质和制备 (1)醌氢醌电极 醌氢醌是醌(Q)与氢醌(H2Q)等分子化合物。由它组成的电极是一种对氢离子可逆的氧化还原电极。醌氢醌在水中依下式部分解离:C6H4O2·C6H4(OH)2 C6H4O2+C6H4(OH)2 醌氢醌醌氢醌 将少量醌氢醌放入含有H+的待测溶液中,并使其达到饱和,然后插入铂电极就成为一支醌氢醌电极。 其电极电位可表示为: 氢醌电极标准电极电位与温度的关系为: (2)Ag电极 把Ag电极清洗干净,插入盛有AgNO3溶液的半电池中,组成Ag电极,其电极电位如下: (3)Ag-AgCl电极 Ag-AgCl电极的电极电位由下式表示: (4)甘汞电极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由下式表示: 饱和KCl甘汞电极:

电动势的测定与应用

姓名: 肖池池序号: 31 周次: 第三周指导老师: 张老师 电动势的测定与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 (2)了解实验室常用电极使用和处理方法以及盐桥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补偿法(又称对消法) 测定池电动势。如图所示,AB为均 匀电阻,Ew为工作电源,它在AB 上产生均匀点位降,用来对消电池 电动势。Ex为待测电池电动势,En 为标准电池电动势(校准用)。测定 时把开关K拨向En档,调节滑线 电阻AC’使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 得 (1) 然后把K拨向Ex档,调节AC’,使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有 (2) 将两式相除得 (3) 本实验采用标准的Westen电池标准电池,因为其电动势稳定且随温度变化小。在20℃时En=1.0183V,其他温度时En=1.0183-0.0000406(t-20)V。t为摄氏温度。 三、仪器与试剂 UJ-25型点位计(包括检流计)SDC-Ⅱ数字点位差综合 测定仪,甘汞电极,锌电极,铜电极,电极管,烧杯。 0.1MZnS04溶液;0.1M CuSO4溶液;0.01M CuSO4溶液; 饱和KCl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制作电极 用砂子打磨打磨铜锌电极,去掉其表面的氧化膜,用水冲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按如图所示,将下列四个电池制成原电池。 (1)电池(A):(-)Zn| ZnS04(0.1molL-1)|| CuSO4(0.1molL-1)| Cu(+) (2)电池(B):(-)HgCl2|Hg| KCl(饱和)|| CuSO4(0.1molL-1)| Cu(+) (3)电池(C):(-)Zn| ZnS04(0.1molL-1)|| KCl(饱和)| HgCl2| Hg(+) (4)电池(D):(-)CuSO4(0.01molL-1)| Cu || CuSO4(0.1mol-1)| Cu(+) 2.电动势的测定 a.使用UJ-25型电位差计 (1)将检流计电流零点调节在量程的一半。 (2)按下式计算室温下标准(Westen)电池的电动势: En=1.0183-0.0000406(t-20)V。t为摄氏温度。 连接电路图,将D1和D2调节到标准电池电动势计算值。再将换向开关拨到N档,按下左边的粗键,依次调节旋流粗调、中调、细调和微调,使检流计读数为零。 (3)将待测的上述电池按“+”和“-”与电位差计“待测一”的“+”和“-”相连,将换向开关打到×1的位置,将电位差计中伏特读数旋钮[A1~A6]读数调到理论计算值附近,从A1到A6依次调节,直到电流为零,重复测量三次。 b.SDC型数字电位差综合测定仪 (1)将被测电动势按正负极性与测量端子连接好,不接标准电池,将测量置“内标”位置,调节100~10-5六个旋钮。使×100旋钮为1,其余旋到底,电位指示显示“1.00000”V,按下“采零”键。 (2)将标准电池与“外标”端子接好,调节旋钮使电位器指示数与标准电池值相同,按下“采零”键。 (3)将待测电池按正负与测量端子连接好,将测量旋钮置于“测量”,补偿旋钮逆时针旋到底。调节旋钮使“检零指示”数值为负,且绝对值最小。在调节补偿电位器使“检零指示”数值为零。记录电位值。 bb五、数据处理 (1)电池(A):(-)Zn| ZnS04(0.1molL-1)|| CuSO4(0.1molL-1)| Cu(+) 理论计算电动势得: E理论= EΘ- = EΘ(Cu2+|Cu) - EΘ(Zn2+|Zn) - =1.1037+1.0015×10-3 = 1.1047V 实际测量电动势为:E实际=1.0885V 相对误差E R=|×100﹪=1.47﹪ 2)电池(B):(-)HgCl2|Hg| KCl(饱和)|| CuSO4(0.1molL-1)| Cu(+) 理论计算电动势得: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九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测定Cu-Zn电池的电动势和Cu、Zn电极的电极电势。 2.学会几种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掌握SDC-Ⅲ数字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池由正、负两极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内部还可以发生其它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来提供电能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G nFE ?=-(9-1) 式中G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F为法拉第常数(其数值为965001 ?);E为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后,进而 C mol- 又可求出其它热力学函数。但必须注意,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亦即允许通过电池的电流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 在进行电池电动势测量时,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采用电位计 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

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由(9-1)式可推导出电池的电动势以及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下面以铜-锌电池为例进行分析。电池表示式为: 4142()()()()Zn s ZnSO m CuSO m Cu s |||| 符号“|”代表固相(Zn 或Cu )和液相(4ZnSO 或4CuSO )两相界面;“‖”代表连通两个液相的“盐桥”;1m 和2m 分别为4ZnSO 和4CuSO 的质量摩尔浓度。 当电池放电时, 负极起氧化反应: { }22()()2Zn Zn s Zn a e ++ - + 正极起还原反应: 22()2()C u C u a e C u s + +- + 电池总反应为: 2222()()()()C u Zn Zn s C u a Zn a C u s ++++ ++ 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 22ln C u Zn Zn C u a a G G RT a a ++?=?- (9-2) 上述式中G ? 为标准态时自由能的变化值;a 为物质的活度,纯固体物质的活度等于1,即1Cu Zn a a ==。而在标态时,221C u Zn a a + +==,则有: G G nFE ?=?=- (9-3) 式中E 为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由(9-1)至(9-1)式可得: 22ln Zn C u a R T E E nF a ++ =- (9-4) 对于任一电池,其电动势等于两个电极电势之差值,其计算式为: E ??+-=- (9-5) 对铜-锌电池而言 22,1ln 2C u C u C u RT F a ??+ ++=- (9-6) 22,1ln 2Zn Zn Zn RT F a ??+ + -=- (9-7) 式中2,Cu Cu ?+ 和2,Zn Zn ?+ 是当221C u Zn a a + +==时,铜电极和锌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对于单个离子,其活度是无法测定的,但强电解质的活度与物质的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九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测定Cu -Zn 电池的电动势和Cu 、Zn 电极的电极电势。 2.学会几种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掌握SDC -Ⅲ数字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池由正、负两极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内部还可以发生其它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来提供电能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G nFE ?=- (9-1) 式中G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F 为法拉第常数(其数值为965001C mol -?);E 为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后,进而又可求出其它热力学函数。但必须注意,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亦即允许通过电池的电流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 在进行电池电动势测量时,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采用电位计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

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由(9-1)式可推导出电池的电动势以及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下面以铜-锌电池为例进行分析。电池表示式为: 4142()()()()Zn s ZnSO m CuSO m Cu s |||| 符号“|”代表固相(Zn 或Cu )和液相(4ZnSO 或4CuSO )两相界面;“‖”代表连通两个液相的“盐桥”;1m 和2m 分别为4ZnSO 和4CuSO 的质量摩尔浓度。 当电池放电时, 负极起氧化反应: { }22() ()2Zn Zn s Zn a e ++-+ 正极起还原反应: 22()2()Cu Cu a e Cu s ++-+ 电池总反应为: 2222()()()()Cu Zn Zn s Cu a Zn a Cu s ++++++ 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 22ln Cu Zn Zn Cu a a G G RT a a ++?=?- (9-2) 上述式中G ?为标准态时自由能的变化值;a 为物质的活度,纯固体物质的活度等于1,即1Cu Zn a a ==。而在标态时,221Cu Zn a a ++==,则有: G G nFE ?=?=- (9-3) 式中E 为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由(9-1)至(9-1)式可得: 22ln Zn Cu a RT E E nF a + + =- (9-4) 对于任一电池,其电动势等于两个电极电势之差值,其计算式为: E ??+-=- (9-5) 对铜-锌电池而言 22,1 ln 2Cu Cu Cu RT F a ??+ + += - (9-6) 22,1 ln 2Zn Zn Zn RT F a ??+ + -= - (9-7) 式中2,Cu Cu ? +和2,Zn Zn ?+是当221Cu Zn a a ++==时,铜电极和锌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对于单个离子,其活度是无法测定的,但强电解质的活度与物质的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

实验一原电池电动势测定

实验一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测定Cu -Zn 电池的电动势和Cu 、Zn 电极的电极电势。 2.学会几种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掌握SDC -Ⅲ数字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原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内部还可以发生其它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来提供电能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G nFE ?=- (9-1) 式中G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F 为法拉第常数(其数值为965001C mol -?);E 为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后,进而又可求出其它热力学函数。但必须注意,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亦即允许通过电池的电流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 在进行电池电动势测量时,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采用电位计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由(9-1)式可推导出电池的电动势以及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下面以铜-锌电池为例进行分析。电池表示式为: 符号“|”代表固相(Zn 或Cu )和液相(4ZnSO 或4CuSO )两相界面;“‖”

【实验报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电位差计的操作技术 2.学会几种电极和盐桥的制备方法 3.学会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并计算相关的电极电势 实验原理 凡是能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都称之为电池(或原电池)。 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即测量时通过电池的电流应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可满足通过电池电流为无限小的条件。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的原理称为对消法,可使测定时流过电池的电流接近无限小,从而可以准确地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可看作正、负两个电极的电势之差。设正极电势为φ+,负极电势为φ-,则电池电动势E = φ+ - φ- 。 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手册上所列的电极电势均为相对电极电势,即以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规定其电极电势为零。将标准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

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这些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比较而得的电势已精确测出,具体的电极电位可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以饱和甘汞电极与铜/硫酸铜电极或锌/硫酸锌电极组成电池,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根据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可推得这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 仪器和试剂 SDC-II型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铜电极,锌电极,饱和甘汞电极,0.1 mol?L-1 CuSO4 溶液,0.1 mol?L-1 ZnSO4 溶液,饱和KCl 溶液。 实验步骤 1. 记录室温,打开SDC-II型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预热5 分钟。将测定旋钮旋到“内标”档,用1.00000 V电压进行“采零”。 2. 电极制备:先把锌片和铜片用抛光砂纸轻轻擦亮,去掉氧化层,然后用水、蒸馏水洗净,制成极片。 3. 半电池的制作:向两个50 mL 烧杯中分别加入1/2 杯深0.1000 mol?L-1 CuSO4 溶液和0.1000 mol?L-1 ZnSO4 溶液,再电极插入电极管,打开夹在乳胶管上的弹簧夹,将电极管的尖嘴插入溶液中,用洗耳球从乳胶管处吸气,使溶液从弯管流出电极管,待电极一半浸没于溶液中时,用弹簧夹将胶管夹住,提起电极管,保证液体不会漏出电极管,如有滴漏,检查电极是否插紧。 4. 原电池的制作:向一个50 mL 烧杯中加入约1/2 杯饱和氯化钾溶液,将制备好的两个电极管的弯管挂在杯壁上,要保证电极管尖端上没有气泡,以免电池断路。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Cu-Zn电池的电动势和Cu、Zn电极的电极电势 2、学会一些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掌握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原电池电动势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来测量,因为电池与伏特计接通后有电流通过,在电池两极上会发生极化现象,使电极偏离平衡状态。另外,电池本身有内阻,伏特计所量得的仅是不可逆电池的端电压。 准确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只能在无电流(或极小电流)通过电池的情况下进行,需用对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原理:是在待测电池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的外加电势差,这样待测电池中没有电流通过,外加电势差的大小即等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Ew-工作电源;EN-标准电池; EX-待测电池;R-调节电阻; RX-待测电池电动势补偿电阻; RN-标准电池电动势补偿电阻; K-转换电键;G-检流计

电池由正、负两极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内 部还可能发生其它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来作为电源 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 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nFE G -=? (9-1)式中△G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F 为法拉 第常数(其数值为96500 C);E 为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后,便可求得 G ?,进而又可求出其它热力学函数。但必须注意,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即要 求电池电极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不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同时要求电池必须在可逆情 况下工作,即放电和充电过程都必须在准平衡状态下进行,此时只允许有无限小的电流通 过电池。因此,在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时,所设计的电池应尽量避免 出现液接界,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中,出现液接界电势时,常用“盐桥”来消除或减小。 在进行电池电动势测量时,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采用电位差计 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 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由(9-1)式可推导出电池的电动势以及电极电势 的表达式。下面以铜-锌电池为例进行分析。 电池表示式为:Cu m CuSO m ZnSO Zn )()(2414 符号“ ”代表固相(Zn 或Cu )和液相(4ZnSO 或4CuSO )两相界面;“ ”代表连通两个液 相的“盐桥”;m 1和m 2分别为4ZnSO 和4CuSO 的质量摩尔浓度。 当电池放电时, 负极起氧化反应 -++→+e Zn Zn Zn 2)(22α 正极起还原反应 Cu e Cu Cu →+-++2)(22α 电池总反应为 Cu Zn Cu Zn Zn Cu +→+++++)()(2222αα 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 Zn Cu Cu Zn RT G G αααα??+?=?+ +Θ22ln (9-2) 上述式中Θ?G 为标准态时自由能的变化值;α为物质的活度,纯固体物质的活度等于1, 则有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理; 2 ?掌握电动势测定难溶物溶度积(K sp )的方法; 3 ?掌握常用参比电极银一氯化银电极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 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半电池包括一个电极和相应的电解质溶液),当电池放电时,进行氧化反应的是负极,进行还原反应的是正极<电池的电动势就 是通过电池的电流趋近于零时两极之间的电位差。它可表示成: 式中E、E分别表示正、负电极的电位。当温度、压力恒定时,电池的电动势E (或电极电位E、E )的大小取决于电极的性质和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活度。电极电位与有关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由 Nernst方程表示: RT E E ——ln a B B (16-1) zF B 式中:z为电池反应的转移电子数,B为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 B的化学计 量数,产物B为正,反应物B为负。 本实验涉及的两个电池为: (1)(—)Ag(s),AgCI(s) | KCl (0.0200 mol L-1) || AgN0 3(0.0100 molL?-1) I Ag (s) (+) (2) (一) Hg (l),Hg2Cl2 (s)| KCl (饱和)|| AgNO3 (0.0100 mol L-1) I Ag (s) (+) 在上述电池中用到的三个电极是: 2Hg(l) 2Cl (a Cl ) (16-3)

(1) 银电极: 电极反应: Ag (0.01mol L 1) e Ag (16-2) RT E Ag /Ag E Ag /Ag 卩ln a Ag 其中: E Ag /Ag 0.7991 0.00097(t 25) V 式中:t为摄氏温度(下同), (2) 甘汞电极: 电极反应:HgCl2(s) 2e

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宁波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化工112 姓名姚志杰序号 11402010235 同组姓名田飞成金鹏指导老师付志强姚利辉 实验日期 2013、5、20 实验名称实验六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概念的理解; 2.掌握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电池Ag|AgNO 3(b 1 )‖KCl(b 2 )|Ag-AgCl|Ag的电动势求AgCl的容积 度K sp 。 4.了解标准电池的使用和不同盐桥的使用条件。 二、实验原理 1、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φ +-φ - 2、对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原理: 在待测电阻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加电势差,这样待测电池中没有电流通过,外加电势差的大小即等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3、电极: (1)标准氢电极: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手册上所列的电极电势均为相对电极电势,即以标准电极作为标准(标准氢电极是氢气压力为101325Pa,溶液中α(H+)为1,其电极的电极电势规定为零)。将标准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动势。 (2)参比电极: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这些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比较而得的电极电势已精确测出。 E 甘汞 =0.2415-0.00076(t/℃-25) 4、电池:

电池(1):(-)Hg(s)|Hg 2Cl 2 (s)|KCl(饱和)‖AgNO 3 (c)|Ag(s)(+) 电池(2):(-)Hg(s)|Hg 2Cl 2 (s)|KCl(饱和)‖KCl(c)|AgCl(s),Ag(s)(+) 三、实验仪器、试剂 仪器:EM-3C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检流计;标准电池;银电极一支; 银-氯化银电极一支;饱和甘汞电极一支;50mL烧杯若干个;导线、滤纸若干。 试剂:0.01,0.03,0.05,0.07,0.09(mol·dm-3)KCl溶液; 0.01,0.03,0.05,0.07,0.09(mol·dm-3)AgNO 3 溶液;饱和KCl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打开EM-3C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总电源预热15分钟。 2、读室温,利用韦斯顿标准电池电动势温度校正公式,计算标准电池在室温时的电动势Es。 Es=1.01845-4.05×10-5 (T/K-293.15)9.5×10-7(T/K-293.15)2 3、将电位差计面板右侧的拨位开关拨到“外标”位置,调节左侧拨位开关至标准电池的实际Es值。用导线把标准电极正负极和电位差计面板右侧的“外标”测量孔的正负极相连接。按一下校准按钮,观察右边平衡指示LED显示值是否为零,为零时校准完毕。 4、测量待测电池(1)的电动势: 取1个干燥、洁净的50ml烧杯,倒入约25ml 0.01mol*dm-3AgNO3溶液,将银电极用细砂纸打磨光亮,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插入该AgNO3溶液中;另取饱和甘汞电极1支并将其插入装有饱和KCl溶液的容器内;将KNO3盐桥的两个支脚插入上述两个容器中;如此构成了电池(1)。 将电位差计面板右侧的拨位开关拨到“外标”位置。用导线把待测电池的甘汞电极和电位差计面板右侧的“测量”测量孔的负极相连接;银电极和正极相连接。在测量前粗略估计一下所测电池的电动势的数值,将左侧拨位开关调节至粗估值附近。然后将拨位开关拨到“测量”位置,再仔细调节左侧旋钮,观察右边平衡指示LED显示值,当平衡指示值在正负20以内时,测量完毕,记下测量数据。将拨位开关拨回“外标”位置。 重复前面实验步骤,依次测量0.03,0.05,0.07,0.09(mol*dm-3)AgNO3溶液至全部待测溶液测量完毕。 5、测量待测电池(2)的电动势 取1个干燥、洁净的50ml烧杯,倒入约25ml 0.01mol.dm-3KCl溶液,将银—氯化银电极从避光容器中取出,用蒸馏水淋洗并用滤纸轻轻吸干,插入该KCl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docx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 定 篇一: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_浙江大学 (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p实验类型:中级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无指导老师冷文华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用补偿法测量原电池电动势,并用数学方法分析二、实验原理: 补偿法测电源电动势的原理: 必须严格控制电流在接近于零的情况下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因为有电流通过电极时,极化作用的存在将无法测得可逆电动势。 为此,可用一个方向相反但数值相同的电动势对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这时测得的两级的电势差就等于该电池的电动势e。 如图所示,电位差计就是根据补偿法原理的,它由工作电流回路、标准回路和测量电极回路组成。 ① 工作电流电路:首先调节可变电阻rp,使均匀划线ab上有一定的电势降。 ② 标准回路:将变换开关sw合向es,对工作电流进行标定。借助调节rp 使得ig=0来实现es=uca。③ 测量回路:sw扳回ex,调节电势测量旋钮,直到ig=0。读出ex。 uj-25高电势直流电位差计: 1、转换开关旋钮:相当于上图中sw,指在n处,即sw接通en,指在x1,即接通未知电池ex。 2、电计按钮:原理图中的k。 3、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微旋钮相当于原理图中的可变电阻rp。

-1-2-3-4-5-6 4、电势测量旋钮:中间6只旋钮,×10,×10,×10,×10,×10,×10,被测电动势由此 示出。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位差计一台,惠斯登标准电池一只,工作电源,饱和甘汞电池一支,银—氯化银电极一支,100ml容量瓶5个,50ml滴定管一支,恒温槽一套,饱和氯化钾盐桥。 -1 试剂:0.200mol·lkcl溶液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溶液。 -1-1-1-1 将0.200 mol·l的kcl溶液分别稀释成0.0100 mol·l,0.0300 mol·l,0.0500 mol·l,0.0700 -1-1 mol·l,0.0900 mol·l各100ml。 2、根据补偿法原理连接电路,恒温槽恒温至25℃。 3、将转换开关拨至n处,调节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依次按下电计旋钮粗、细,直至检流计 示数为零。 4、连好待测电池,hg |hg2cl2,kcl(饱和)‖kcl(c)|agcl |ag 5、将转换开关拨至x1位置,从大到小旋转测量旋钮,按下电计按钮,直至检流计示数为零为止,6个 小窗口的读数即为待测电极的电动势。 -1-1-1-1 6、改变电极中c依次为0.0100 mol·l,0.0300 mol·l,0.0500 mol·l,0.0700 mol·l,0.0900 -1 mol·l,测各不同浓度下的电极电势ex。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篇一: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_浙江大学 (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实验类型:中级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无指导老师冷文华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用补偿法测量原电池电动势,并用数学方法分析二、实验原理: 补偿法测电源电动势的原理: 必须严格控制电流在接近于零的情况下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因为有电流通过电极时,极化作用的存在将无法测得可逆电动势。 为此,可用一个方向相反但数值相同的电动势对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这时测得的两级的电势差就等于该电池的电动势。 如图所示,电位差计就是根据补偿法原理设计的,它由工作电流回路、标准回路和测量电极回路组成。 ①工作电流电路:首先调节可变电阻,使均匀划线AB上有一定的电势降。 ②标准回路:将变换开关合向,对工作电流进行标定。借助调节使得 =0来实现 = CA。③测量回路:扳回,调节电势测量旋钮,直到 =0。读出。 -25高电势直流电位差计: 1、转换开关旋钮:相当于上图中,指在处,即接通,指在 1,即接通未知电池。 2、电计按钮:原理图中的。 3、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微旋钮相当于原理图中的可变电阻。 -1-2-3-4-5-6 4、电势测量旋钮:中间6只旋钮,×10,×10,×10,×10,×10,×10,被测电动势由此

示出。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位差计一台,惠斯登标准电池一只,工作电源,饱和甘汞电池一支,银—氯化银电极一支,100 容量瓶5个,50 滴定管一支,恒温槽一套,饱和氯化钾盐桥。 -1 试剂:0. · C 溶液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溶液。 -1-1-1-1 将0. ·的 C 溶液分别稀释成0.0100 ·,0.0300 ·,0.0500 ·,0.0700 -1-1 ·,0.0900 ·各100 。 2、根据补偿法原理连接电路,恒温槽恒温至25℃。 3、将转换开关拨至处,调节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依次按下电计旋钮粗、细,直至检流计 示数为零。 4、连好待测电池, | 2C 2, C (饱和)‖ C (c)|A C |A 5、将转换开关拨至 1位置,从大到小旋转测量旋钮,按下电计按钮,直至检流计示数为零为止,6个 小窗口的读数即为待测电极的电动势。 -1-1-1-1 6、改变电极中c依次为0.0100 ·,0.0300 ·,0.0500 ·,0.0700 ·,0.0900 -1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林传信 高分子101 12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极、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意义 2、掌握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和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3、学会几种电极和盐桥的制备方法 二、对消法侧电动势的基本原理: 测量电动势只能在无电流通过电池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需要用对消法(补偿法)来测定电 动势。对消法测定电动势就是在所研究的电池的外电路上加一个方向相反的电压。当两者 相等时,电路的电流为零(通过检流计指示)。对消法测电动势常用的仪器为电位差计, 其简单原理如图所示 A C A C E E X S 12= 电极电势的测定原理: 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在电池放电反应中,正极(右边)起还原反应,负极起 氧化反应。电池的电动势等于组成的电池的两个电极电位的差值。即: E= +?—-?=右?—左? 氧化还原αα??θ ln ZF RT -=-+ 氧化 还原αα??θ ln _ZF RT -=- R=?11--?K mol F=96500C α 为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的活度。纯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 浓差电池: 一种物质从高浓度(或高压力)状态向低浓度(或低压力)状态转移,从而产生电动势,而 这种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零。 三、电池组合: ⑴Hg Cl g KCl L mol ZnSO Zn 224H )()1.0(饱和 ⑵Cu L mol KCl Cl Hg Hg )(饱和0.1CuSO )(422 ⑶Cu L mol SO Cu L mol ZnSO Zn )1.0()1.0(44

⑷Cu L mol CuSO Cu L mol CuSO )1.0()01.0(44 四、数据处理 实验室温度T= 标准电动势Es= 电池电极电动势: 五、误差分析 在较长的电极电势测量过程中,工作回路中电流发生变化,导致测量误差 部分电解质溶液在测量过程中发生电解,浓度变化影响测量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