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构建和睦家庭
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教学设计
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教学设计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每个家庭的重要任务,而家庭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并提供一份家庭教育教学设计。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温馨和谐的。
首先,家长应该用爱心和耐心对待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包容,建立和谐的相处方式,避免争吵和冲突。
二、培养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观家庭是孩子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因此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观。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念给孩子。
例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珍惜友情、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公益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建立良好的家庭规则和纪律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有明确的家庭规则和纪律。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适合家庭成员的规则,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同时,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督和引导,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注重家庭教育的沟通和交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家长可以定期组织家庭会议,让家庭成员共同讨论家庭事务,增强家庭凝聚力。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谈心、看电影、读书等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五、提供多样化的家庭教育资源和机会为了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家庭教育资源和机会。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绘画、舞蹈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家长从亲子关系、家庭价值观、家庭规则、沟通交流和家庭教育资源等方面着手。
人教版政治选修五5.1《构建和睦家庭》优秀教学案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经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入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亲身体验和睦相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家庭和谐的美好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具体包括: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2.以家庭矛盾和冲突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3.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尊重,学会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4.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小组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他们在家庭中的和谐相处能力。具体包括:
1.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批评的精神,促进共同进步。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我会进行总结归纳。我会提炼出本节课的主要观点和知识点,并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我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对于家庭和谐的作用,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积极实践。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个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积极实践。同时,我也会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思考和表达的准确性,以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教学设计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睦家庭的重要性和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理解家庭和睦与个人发展的干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认识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家庭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家庭和睦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讨论如何创造一个和睦家庭环境。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家庭问题,学会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建立良好的家庭干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
2.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取一名组长。
3. 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场景。
4. 提醒学生带好笔记本和笔,做好教室笔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家庭和睦的视频,引出课题。
2. 提问:和睦家庭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3. 引导学生说出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二)讲授新课1. 讲授家庭的观点和类型。
(1)观点: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干系所构成的社会细胞。
(2)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2. 讲述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1)问题设置:①单亲家庭、联合家庭存在哪些问题?②和睦的家庭结构对孩子有哪些影响?(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总结答案。
(3)教师补充说明,强调和睦家庭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
3. 讲授在和睦家庭中如何健康成长。
(1)问题设置:在和睦家庭中,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健康成长?(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答案。
(3)教师补充说明,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4. 结合实例,分析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重要性。
(1)展示一些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成功成才的案例。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3)教师总结,强调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重要性。
(三)教室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观点、影响及如何健康成长。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教学设计
课题
4.2让家更美好
主备人
审核
七年级备课组
课时
1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本与《导学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学会孝亲敬老,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尚。
2.健全人格: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孝亲敬老。
2.如何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
采用提问学生或齐读等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时间:3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
自主与合作学习
1.什么是家庭?/含义P27
2.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有哪些?P27
3.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意义/影响P27-29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导学案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勾画出答案。让学生熟系内容,加强感知认识。(时间:10分钟左右)
3.责任意识:树立树立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的意识,学会对家庭负责。
4.政治认同:认识到家庭对社会的作用,提高政治认同。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教学难点: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1.☆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结构,重难点。
第二环节:
自主与合作学习
1.辨析: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都是相同的。
2.▲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做法/举措、建议P30-32
3.如果你和家人发生爱的“碰撞”,你会怎么做?/P31
《家庭和睦》教案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家庭和睦》教案设计的文章。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学习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来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和幸福。
过本教案,学生将了解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家庭中实现和谐。
本教案适合中小学的家庭教育课。
一、教育目标1.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掌握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的方法。
3.学会尊重家庭成员的观点感受。
4.学会解决家庭冲突。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家庭和谐2.家庭和谐的重要性3.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的方法4.家庭冲突的解决三、教学方法1.讲授2.课堂讨论3.实践活动四、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家庭和谐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家庭应该和谐,以及如何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2.学习家庭和谐的重要性通过介绍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来深化学生对家庭和谐的理解。
让学生了解到家庭和谐对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防止家庭冲突的发生。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家庭成员的观点和感受,体验和平共处的感觉,为家庭的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3.探究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的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组内讨论,在梳理家庭关系和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鉴自身经历,探索如何实现家庭和谐,提高学生实践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通过家庭合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解和和谐的感觉。
可以制作和谐的家庭墙贴,进行家庭联欢活动,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参与其中。
5.总结在课程结尾处,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家庭和睦这个课题中的感受,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积极地为社会和家庭做贡献。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并了解到如何促进家庭的和谐,提高自己的爱家意识,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引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法,并在实践中体验到和谐的感觉。
这样设计的课程集思广益,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家庭和睦,并提高自己的家庭和谐意识。
创设和谐家庭氛围主题班会教案
创设和谐家庭氛围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家庭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家庭关系出现紧张局面已经不再是个例外。
在学校中,一个和谐家庭背景下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班级,迅速适应学习生活。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创设和谐家庭氛围,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建设优质学校,我们开展了主题班会:创设和谐家庭氛围。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家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对学生生活、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关注家庭、珍惜家庭、参与家庭的意识和习惯,并树立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性。
3.增强家长和学校的互动、配合和支持三、教学内容1.引入话题 - 家庭对人的影响(老师通过图片、事例、视频等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2.授课内容 - 培养合理家庭氛围(老师讲述如何培养和维护合理的家庭氛围,包括沟通、教育、文化、习惯和精神等方面的内容)3.互动体验 - 请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老师邀请学生家长到班级进行分享,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家庭的大爱和温馨,从而更好地感受家庭的重要性)4.总结归纳 - 感恩家庭(通过班级表演、朗诵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感受到家庭的大爱)四、教学活动活动一:画出自己的家庭老师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家庭,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成员、亲情关系、家庭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等;并要求学生在画作中表现出自己关注家庭、珍惜家庭的态度。
活动二:小组讨论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了解不同家庭的生活形式、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成员的角色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并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
活动三: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班级组织家长会,邀请全体家长分享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鼓励家长与学校教育共同发挥优势,形成教育共同体,使教育有效地融入家庭,家庭得以有效参与学校教育,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和配合。
活动四:班会表演班级准备感恩家庭的文艺表演,全班师生齐聚一堂,用轻松欢乐的形式,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亲人的爱和感激之情,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
家庭和谐教育教案设计
家庭和谐教育教案设计)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家庭和谐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份家庭和谐教育教案,旨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开展相关教育工作。
一、教育目标1.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谐,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培养良好习惯和积极心态;3.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二、教育内容1.感情沟通1.1.相互尊重。
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不要嘲笑和贬低彼此。
1.2.互相理解。
建立相互理解的氛围,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1.3.表达情感。
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包括积极的,负面的情感。
2.家庭活动2.1.共同活动。
家庭成员一起进行有趣的活动,如做饭、打扫,带宠物等;2.2.休闲活动。
一起享受休闲时光,如看电影、玩游戏等;2.3.文化活动。
带孩子到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学习与感受收获。
3.生活习惯3.1.饮食习惯。
教导孩子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2.睡眠习惯。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晚定时睡觉,保证充足的休息。
3.3.个人卫生习惯。
教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澡、剪指甲等。
4.心理调节4.1.学会表达情感。
让孩子知道将情感表达出来,可以舒缓压力,使身心更加平衡。
4.2.积极应对压力。
在家庭支持下,教导孩子们合理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4.3.学习放松技巧。
教育孩子们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放松自己,如音乐、沉思冥想等。
三、教育方法1.父母示范。
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沟通、情感表达和生活习惯等,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2.加强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家人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合理安排时间。
做好家务和休闲,为共同的家庭活动腾出时间,增进家庭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4.整合资源。
家长可以利用网络和相关出版物等多种资源,充分了解家庭和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育效果评估1.收集孩子的反馈。
定期了解孩子对家庭和谐教育的感受和评价,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构建和睦家庭教学设计
《构建和睦家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构建和睦家庭》是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五《家庭与婚姻》的第一框内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学生要面临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来还要面临婚姻关系。
因此本框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知道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白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知晓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
通过学习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培养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加强学生对亲情、对依法赡养父母义务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地孝敬父母,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
【教学重点】
知道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理解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及处罚规定
【教学难点】
家庭暴力与虐待的区分;培养依法维护权益和自觉孝敬父母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框内容与个人生活关系密切。
课前可以让他们搜集身边有关家庭、婚姻现象,加深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教材案例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健康的家庭婚姻观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2.法律是如何保障与惩处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
建设和谐家庭,从我做起——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建设和谐家庭,从我做起——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只是关注物质的丰富和物质上的满足,更关注家庭和睦、和谐的生活方式。
建设和谐家庭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而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更是需要被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从小培养和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建设和谐家庭。
一、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体会到:“家和万事兴”的道理,知道建设和谐家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自我调整,提高自我认识与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人生观,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和谐家庭2.和谐家庭的特点3.如何建设和谐家庭三、教学方法1.幻灯片展示2.课堂互动讨论3.小组合作探究4.游戏体验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出示一张有关于“和谐家庭”的图片或是家庭幸福快乐的场景,让孩子们通过感受或直观观察来了解和谐家庭的概念,可以让孩子们认真思考有什么特点让这个家庭如此和谐美满。
2.让孩子们自由表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谐家庭,同时也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可以进行自由表达环节,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地谈一谈,当下自己最想让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满的事。
鼓励孩子们真诚地说出每一条心愿,同时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来谈一谈自己认为的大家庭/小家庭和谐的标准是什么。
3.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幻灯片放映馆锁心扉《兔子和母亲的故事》,讲述一只年轻的兔子由于不顾母亲的劝告私自去寻找新大陆,结果在海上遭遇风暴,翻船漂流了好几天,终于回到了家。
这时候,兔子才明白自己的母亲是多么不容易承受着各种压力照顾全家,为全家健康幸福生活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这段小故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为了维护家庭和谐和美满生活不遗余力。
4.游戏体验以“给家庭成员制作一张贺卡”为例,跨越距离之间的制作不是机械化的过程,而是包含了全家人的温暖心意。
《构建和睦家庭》教学设计
《构建和睦家庭》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构建和睦家庭》是选修《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五《家庭与婚姻》的第一框内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学生要面临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来还要面临婚姻关系。
因此本框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父母子女之间的义务关系,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②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法律保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①提高运用法律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能力;②提高运用法律与破坏家庭婚姻和睦行为作斗争的能力;③加强收集典型安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培养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加强学生对亲情、对依法赡养父母义务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地孝敬父母,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
【教学重点】懂得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及处罚规定【教学难点】家庭暴力与虐待的区分;培养依法维护权益和自觉孝敬父母的意识【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教学法、引导自学法【学情分析】新课标的的课程性质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正确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本框内容与社会现实关系密切,课前可以让他们搜集身边和本框题内容有关的经济现象,加深对课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设置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在这里上课,再过几年等你们到了法定年龄,如果遇到了合适的另一半你们就会组建家庭,步入婚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专题五——家庭与婚姻。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引出构建和睦家庭[新课教学]一、构建和睦家庭(一)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情境探究一:刚上初一的刘滔迷恋网吧,无心学习。
家庭与生活教案二:如何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
如何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家,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和归宿。
家庭是人生的阶段性标志,也是人生的基本单元。
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成为了众多家庭中的头等大事。
一、培养家人的感情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建设和谐家庭的首要前提。
在家人之间,亲情与爱情共存,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成员应该更加积极地主动去营造亲密友好的关系。
1.强化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地多沟通、多交流,增强感情。
无论是工作上的难处,还是生活中的琐事,都要坦诚相待,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家庭和谐成长的重要保障。
2.增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是家庭和谐成长的重要环节。
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成长。
这样,孩子才会认为家庭是一个温暖、关爱他们的地方。
而可以与父母交心,坦诚相对的孩子,也会更加信任、接受、尊重自己的父母。
3.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多一起出去玩、聊天、开心的事情,可以筑起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之桥,增强感情。
无论是互相帮忙、关心照顾、或是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时光,都可以帮助家人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家庭是一个生活环境,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呢?1.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更需要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
培养一种和谐、温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缓解一些家庭矛盾。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升家庭生活的品质。
家庭成员要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从小事开始,例如节约用电、用水,遵守环保规定。
家庭成员也应该尽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少吃烟酒、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等。
这样,能够更充分地体现家庭成员间的责任和关心。
三、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人性格和行为的基础。
家庭教育教案:营造和睦、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教案:营造和睦、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睦、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同时也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那么,如何营造一种和谐、和睦的家庭氛围呢?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方面,帮助父母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
一、制定家庭规矩制定家庭规矩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家庭规矩能够明确规定家庭成员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有助于建立起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
同时,制定合适的家庭规矩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和负担。
要制定好家庭规矩,应该多听取家庭成员的意见,制定老少咸宜的规矩,并对家庭成员一起实行,避免产生过多的约束和矛盾。
二、积极沟通积极沟通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
良好的沟通能够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增进互相了解。
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时间,宽容地聆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帮助他们成功地解决问题。
此外,父母还应该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诉他们自己也有苦恼和挫折,以便于建立起亲情和信任。
三、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在合作的过程中,家庭成员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尊重,进一步增强家庭之间的羁绊。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应该尊重父母、爱护弟妹、友爱互助;年长的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年幼者的需求,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为家庭营造出和谐、和睦的氛围。
四、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交流的障碍可能会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争吵甚至冷战。
因此,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便于孩子理解和认同。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也应该多用正面的语言和行为,以帮助家人更好地理解和相互支持。
五、鼓励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在家庭教育中,鼓励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设计构建和睦家庭
《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课时题目:《构建和睦家庭》教学理念:本节课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贴近口常生活的案例将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材分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面临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幸福的家庭需要爱来维系,但也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护,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他们了解到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加深对亲情的理解,自觉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孝顺父母,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作斗争,做好家庭的一员,使自己的家庭能够更好的和睦美好。
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法律保障我们各方面的权益,但同时权利与义务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明确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2.引导学生知道有哪些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了解法律保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能力;2.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加强其对亲情、对依法赡养父母义务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孝敬父母,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
教学重点:一、引导学生明确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1.知道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2.知道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3•知道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4.知道父母子女互有继承遗产的权利,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5.知道非婚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同样受保护。
二、引导学生了解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及处罚规定。
教学难点:一、让学生明确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二、让学生了解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及处罚规定。
学案2:5.1 构建和睦家庭
构建和睦家庭[学习目标]1.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针对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等问题,运用规范家庭关系的法律条款,提高运用法律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能力。
3.培养依法维护权益和自觉孝敬父母的意识。
一、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1.在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背后,不仅有割舍不断的亲情与爱情,也体现着一种民事权利和义务。
2.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义务是抚养和教育义务。
父母还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也是父母的权利。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1)赡养父母,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是子女不可推卸的义务。
(2)扶助,是指子女应该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父母关心和照料。
4.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且互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5.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
区分扶养、抚养和赡养(1)扶养是同一顺位,是指夫妻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互相扶助和供养的一种特定关系。
(2)抚养(育),指父母或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抚养教育,是长幼间的直系亲属间的特定关系。
(3)赡养是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反映晚辈对长辈应尽义务的关系。
二、给我一个温暖的家1.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与婚姻法一道,构成了保护家庭的法律屏障。
2.家庭中,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主要有:遗弃、家庭暴力、虐待等。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2)婚姻法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1.判断李某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妻子。
(1)受害人可采取以暴制暴的对抗措施。
()(2)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小学家庭教育教案培养家庭和睦与亲情
小学家庭教育教案培养家庭和睦与亲情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还能够促进家庭和睦与亲情的建立。
本教案将以小学家庭教育为主题,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营造出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一、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进行坦诚、有效的沟通是培养家庭和睦的基础。
家长可以设置固定的家庭会议时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倾听与关心:家长应当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和问题,并给予关心和支持。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3. 宽容与理解:在亲子关系中,难免会有矛盾和分歧。
家长应当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错误和过失,以促进家庭和谐。
二、培养亲情的重要性亲情是家庭关系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
在小学阶段,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和加强亲情:1. 分享家庭活动:通过共同的家庭活动,家长可以与孩子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联系。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全家人参与的活动,如郊游、做家务、一起做饭等。
2. 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家长可以与孩子产生共鸣,增强亲情。
可以鼓励孩子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并亲自参与其中。
3. 倾听与陪伴:家长应当给予孩子充足的倾听和陪伴。
不论是孩子的喜悦还是忧愁,父母都应当在一旁陪伴并提供支持。
三、教育孩子培养亲情的方法基于小学家庭教育的目标,以下是一些教育孩子培养亲情的方法:1. 学会关心他人:教育孩子要学会关心他人,尤其是家庭成员。
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向爷爷奶奶问候、主动和兄弟姐妹分享等方式来实践。
2. 分担家庭责任:鼓励孩子承担家庭中的一些责任,如照顾宠物、整理房间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从小学会尊重和关爱家庭成员。
3. 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教育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使其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
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家庭责任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班会教学设计
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家庭责任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班会教学设计一、引言家庭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稳定的家庭责任分配是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的基础。
本篇班会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并教授他们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履行家庭责任的技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家庭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2. 理解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3. 了解家庭责任的意义和分配原则;4. 掌握履行家庭责任的技巧;5. 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家庭关系的重要性1. 通过生动的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2. 分组讨论家庭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3. 学生回答问题并展示讨论结果。
2. 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1. 介绍积极沟通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案例;2. 指导学生学习积极沟通的技巧,如倾听、表达感受和尊重对方等;3. 学生分组练习积极沟通技巧。
3. 家庭责任的意义和分配原则1. 解释家庭责任的概念和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责任的分配原则,如公平、合理和相互支持等;3.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家庭责任的分配原则。
4. 履行家庭责任的技巧1. 分析不同的家庭责任,如照顾年幼的兄弟姐妹、帮助家庭做家务等;2. 指导学生学习履行家庭责任的技巧,如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定、合理分工和互相帮助等;3. 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履行家庭责任的技巧和成果。
5. 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1. 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2. 提供案例或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家庭环境;3.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实施和谐家庭环境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装置:用于播放故事、视频和案例等资料;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交流和思考;3.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实践沟通技巧和履行家庭责任;4. 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观点、讨论成果和技巧。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5.1 构建和睦家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
1构建和睦家庭(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列举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针对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等问题,解析规范家庭关系的法律条款。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针对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等问题,运用规范家庭关系的法律条款,提高运用法律保障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能力;培养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自觉孝敬父母的意识。
●落实策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
课堂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创设适当的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
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发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
整节课都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路。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情景导入材料一:播放视频《狠心父母遗弃孩子在常州儿童医院门外,众人接力救助》看完视频,思考: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如何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材料二: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我们身边每三个已婚女子中,就有一个曾经或正在忍受婚姻中的身体暴力。
其实,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除了女人,还有男人和孩子,家庭暴力正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婚姻和生活质量。
思考:(1)什么是家庭暴力、遗弃?(2)对于有遗弃、家庭暴力等行为的人可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制裁?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专题五的第一框内容。
方式二:名言导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列举你身边不幸的、不和睦的问题家庭的表现,如果你是调解员,该怎么办?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专题五第一框内容。
●教学地位分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学生要面临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来还要面临婚姻关系。
幸福的婚姻家庭既需要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也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护,本专题正是围绕家庭与婚姻两个方面进行编写。
本框是专题五中的第一框,这一框主要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共分为两个目,分别从正反两方面阐述父母子女之间应该具有何种权利义务关系。
七年级语文教案:构建和谐家庭
七年级语文教案:构建和谐家庭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温床,它关乎到每个人的成长与幸福。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构建和谐家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话题。
如何构建和谐家庭?本文将根据七年级语文课程要求,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以“信任、关爱、沟通、尊重”四个方面为线索,探讨构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意义。
一、信任——稳定家庭之根当感情空洞、信任缺失时,家庭很难作为一个温馨的“港湾”,给予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
因此,建立信任是家庭中的关键。
当我们高度信任自己的家人时,我们会感到更安全、更自信。
当信任的基础被建立了起来,家庭成员间就存在了一种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所有家庭成员需要的,而且它还能帮助家庭成员管理情绪、理解和相互尊重彼此的个性和差异。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信任需要家长的坚定和真诚。
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回应。
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打破沉默,敞开心扉,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感觉和想法,并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尝试共同找寻、解决问题。
二、关爱——爱是家庭的出发点关爱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要条件。
家庭是爱的港湾,也是爱的源泉。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有足够的关爱来滋养孩子成长。
关爱可以发挥出健康的效应,使家庭成员之间更亲切融洽。
家庭中的成员都需要关注和尊重别人的情感需求,因此,在家庭生活中,也需要注意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们应该关注孩子的生活,给予他们足够的爱,特别是在孩子遭受挫折的时候,家长应该更多地给予支持和鼓励。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应该是互相的,而不是单向的,在相互关注的过程中,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增进彼此的感情,构建和谐家庭。
三、沟通——构建良好家庭关系的桥梁沟通是任何一种关系的基础,家庭关系亦然。
无论是家庭成员间的沟通,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都需要开放、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心声。
沟通不仅是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且也是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和睦家庭促进成长》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和睦家庭促进成长》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和睦家庭促进成长》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和睦家庭促进成长》教案教学设计10、和睦家庭促进成长活动目的:1、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讲究民主,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3、了解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4、知道自己在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因的义务。
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活动:“我的一家”1、教师先作示范:出示自己全家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讲一件家种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教师将家庭照片贴在黑板上布置的大房子中)2、(在黑板上贴“家”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
你愿意把你的家庭介绍给我们大家吗?3、请几个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各自的家庭并讲一件有趣的或高兴的或令人感动的事,把家庭照片贴在大房子的窗口中。
4、没有被倾倒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照片贴在房子中。
二、讨论交流1、什么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2、学生讨论,在小组内商量一种形式体现出来(说说,表演一件体现家庭幸福的故事……)3、学生展示。
三、情感提升1、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们分别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家庭,你感到你自己还有同学们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高兴、快乐……)2、小结:父母、长辈以及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致的关爱来表达他们非常爱我们,非常爱我们的家,而我们也非常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大家和睦相处、幸福快乐。
第二课时一、活动:“一次家庭会议”1、教师提问:你参加过你的“家庭会议”吗,长辈们尊重你的意见吗?家中的事情最后是怎样决定的?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发展言论。
3、讨论交流:参加家庭会议时自己的体会。
4、引导性提问:全家一起讨论决定事情有什么好处?5、学生根据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那些事情我帮忙”1、教师设置情境:(1)、家里要换新家具(2)、爸爸的朋友向他借很多钱(3)、爸爸妈妈吵架了……2、讨论:从中选择自己应该参与的事情和不该干涉的事情,说明理由。
家庭和睦主题班会教案
家庭和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
2. 帮助学生学会家庭沟通的技巧,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3. 引导学生明白家庭成员间的合作和支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技巧2. 家庭成员间的合作和支持三、教学内容1. 家庭和睦的定义和重要性2.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技巧3. 家庭成员间的合作和支持四、教学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或者引用一些关于家庭和睦的名言警句,引发学生对于家庭和睦主题的思考。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认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家庭成员间的对话,让学生亲身体验家庭沟通的技巧,并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情景分析:设计一些家庭矛盾和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处理家庭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可以先介绍一个关于和睦家庭的真实故事或者引用一些名人名言。
2.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成家庭成员的角色,模拟家庭日常对话,让学生体验真实家庭情景。
4. 分析解决:设计几个家庭矛盾情景,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感悟,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到的家庭和睦技巧。
六、教学反馈1. 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情景分析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收集学生对于本次班会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于家庭和睦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到的家庭和睦技巧,并在下次班会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2. 鼓励学生每天和家人分享一件开心的事情,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抚养、扶养、赡养之间的差别)
4.父母子女互有继承遗产的权利,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5.非婚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同样受保护。
二、给我一个温暖的家
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及相关处罚规定:
*婚姻法规定,针对家暴或虐待:
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
居委会、村委会及所在单位——应予以劝阻、调解;
公安机关——应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以上这些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家庭,我们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她是我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由一定范围的亲属组成的共同生活的单位。我们常常说家是避风港,是甜蜜、温暖的小窝,但是同学们请联系生活,思考一下——所有的家庭生活都是幸福的吗?温馨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一、引导学生明确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
1.知道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2.知道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3.知道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
4.知道父母子女互有继承遗产的权利,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5.知道非婚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同样受保护。
二、引导学生了解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及处罚规定。
教师活动:除了材料中所体现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之外,你们认为父母对子女还有什么义务?请结合PPT所示的案例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阅读PPT所示案例,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点评:由此,我们可知,父母对子女有以下几项义务: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抚养指的是父母为子女(未成年的无条件,成年的只有当其不能独立生活时才成立)的生活、学习等提供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加强其对亲情、对依法赡养父母义务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孝敬父母,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
教学重点: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家庭美满的一些表现。
教师活动: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事实也的确如此,温馨幸福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各自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享受到自己应有的权益。所以她既需要亲情和爱情的维护,也需要法律的有力保护,如果得不到这些保障,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育指的是父母从思想文化、科学知识上基于子女一定的知道和帮助;(例,让子女按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义务;
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财产权益;
教育未成年人——约束和引导行为,对错误进行批评和管教,为子女的过错承担民事责任。
教师活动:请联系上述所示的父母对构建和睦家庭》
(一)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
1、父母对子女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教师活动:要构建起和睦的家庭,我们就必须先明确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然后履行好自己的义务。现在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书本P69的案例,思考案例后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案例,思考问题。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观点,肯定案例中父亲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正确的行为,如对方是已经成年并且可以独立生活的在读大学生则父母可不必承担抚养责任。
教学难点:
一、让学生明确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
二、让学生了解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及处罚规定。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PPT、课本、板书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提纲:构建和睦家庭
一、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2.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法律保障我们各方面的权益,但同时权利与义务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明确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2.引导学生知道有哪些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了解法律保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课时题目:《构建和睦家庭》
教学理念:
本节课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贴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将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材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面临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幸福的家庭需要爱来维系,但也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护,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他们了解到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加深对亲情的理解,自觉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孝顺父母,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作斗争,做好家庭的一员,使自己的家庭能够更好的和睦美好。
1.遗弃:
(1)指有义务扶(抚)养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而拒绝扶(抚)养的行为。
(2)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2.家庭暴力:指的是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生的暴力侵犯行为。(破坏家庭关系的祸首)
3.虐待:指的是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强迫超体力劳动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式,从肉体或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行为。
学生活动:阅读PPT案例,分析其中各位父母是否尽到自己的义务。
教师活动: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就案例三中:孩子不愿接受父母管束,认为父亲没有权力剥夺他去网吧上网的权利,指出父母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既是义务又是权利。
2、子女对父母有哪些义务
教师活动:我们知道,付出和回报都不应是单方面的,父母对子女的有生养的义务,于情于理,子女对父母也必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请同学们结合PPT的案例情境概况出子女应该对父母负有什么样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