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父母教育孩子可分四种类型

合集下载

四种不同的养育方式分析

四种不同的养育方式分析

根据美国心理协会的说法,世界各地的育儿实践都有三个主要目标:1、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2、为儿童成年后的生活做好准备,以及;3、传播文化价值观。

鉴于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成为一位成功的父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孩子们今后能否发展成为称职、健康、富有成效的成年人取决于各种环境和生物因素。

影响儿童发展结果的因素很多,但大量的文献表明,养育子女的方法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即,父母是影响孩子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养育方式和孩子行为调整之间存在着一致的联系。

例如,母亲的育儿行为,母亲在孩子6岁前对孩子表现出的情绪关怀、以及母亲对孩子施加行为和心理控制的程度,都与今后的孩子内化行为和外化行为有关。

内化或情绪化的行为问题通常指焦虑和抑郁;外化或破坏性行为问题通常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行为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是特定的养育方式塑造了这些常见的行为问题。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最终发展结果的影响非常复杂,因为父母行为和儿童行为结果多种多样、极其广泛。

同样,儿童行为出现的时间,以及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取决于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时间和养育方式的安排。

例如,研究人员在调查青少年如何感知父母心理控制(即,父母试图控制孩子情绪和信仰的程度),以及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内化行为和攻击行为时发现,与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控制相比,儿童行为更能预测父母(对而儿童进行)心理控制的变化。

这种双向关系,让育儿方式和儿童行为结果之间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

四种不同的养育方式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一个常见方法是将父母的行为划分成四种不同的养育方式:权威型(authoritative)专断型(authoritarian)放纵型(permissive)忽视型(uninvolved)这四种养育方式基于两个父母维度:父母的温暖,与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接受有关;父母的控制,与父母在促进尊重规则和社会习俗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关。

一、权威型权威的父母表现出高度的温暖和高度的控制。

这一类的父母都理性而有教养。

心理学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种角色

心理学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种角色

心理学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种角色当父母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人天生虽具有一些母爱、父爱的本能,却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做父母。

做父母是一辈子的学习,而当孩子长大了还愿意千里迢迢回来看你,想念你、爱你、尊敬你,那时你就会知道,身为父母的你已经获得了最珍贵的回报,那就是子女永恒的爱。

不论时代怎么改变,父母的角色以及孩子成长需要的养分,却是不变的。

还记得你成为父母的那一天吗?孩子带着懵懵懂懂的眼神,赤裸裸地来到世上,他完全无助的、且没有选择的,把生命交给了你,让你成为他的父亲、母亲。

他渴望你的爱、期待你的拥抱,他相信世上有人会用无条件的爱,孕育他长大。

父母亲对孩子而言,就像是一个可以永远依靠的堡垒“当父母亲陪着小孩的时候,孩子会因为有爸妈的存在而变得有信心,他会继续往前探索,当他感到不安时,他会回头看看,看到父母还在,他会有信心继续往前,即使跌倒受伤了,他知道有人会关心他,会看看他受伤的重不重,”精神科医生王浩威说,这就是孩子想起父母时,脑海中会浮现的画面父母的4种角色当你成为父母的那一刻,你便展开了一场学习爱的旅程。

而唯有透过陪伴与参与,你才可能跟你孩子的生命有交集。

孩子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一旦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便失去了主导孩子成长的力量,也失去了能够给孩子源源不绝的温暖。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需要蜕变成不同角色,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父母亲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种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顾者;规范者;战士兼保护者;以及精神导师。

这四种角色在孩子发展的阶段都扮演关键性的作用。

父母在一些时刻需要特别凸显一些角色。

从出生到六岁,父母是【照顾者的角色】在孩子出生至六岁这个阶段最为重要,根据澳洲亲子专家毕德福指出,从出生到六岁进小学前,是孩子“学习爱的阶段”,他需要充分的关爱与安全感。

父母要能充分流露出对孩子的感情,让孩子感到安全与价值感。

六岁∼十二岁,父母扮演【规范者】的角色逐渐加重这时候需要为孩子在各方面树立行为的规范,但父母应在规范者与其他角色中取得平衡,以免过于严厉而失去感情,这反而会让孩子长大后成为怕事、不敢自己做出决定的人。

心理学家提出的父母教养方式四种类型

心理学家提出的父母教养方式四种类型

心理学家提出的父母教养方式四种类型
心理学家提出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四种类型,包括以下:
1. 管理型(Authoritative):这种类型的父母既能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又能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

他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对孩子给予支持和关爱,并提供积极的指导和建议。

管理型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主性,同时也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2. 溺爱型(Permissive):这种类型的父母非常宽容,容忍和纵容孩子的行为。

他们通常不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也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严肃的约束。

溺爱型父母可能过分宠爱孩子,过于迁就和满足孩子的需求,并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这种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控和自律能力,对权威和规则缺乏尊重。

3. 威权型(Authoritarian):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施加严格的控制和规则,强调服从和纪律。

他们倾向于给予孩子很少的自主权和决策自由,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非常高。

威权型父母通常采用严厉的惩罚和纪律手段,对孩子的错误和不良行为施加压力和惩罚。

这种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抵抗和叛逆的心理问题。

4. 忽视型(Neglectful):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关注和关心。

他们可能无视孩子的情感和需求,缺乏对孩子的照顾和支持。

忽视型父母可能忙于自己的事务,对孩子
的成长和发展缺乏积极的参与和引导。

这种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感到被忽视和孤立,产生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和抑郁。

家庭教养的四种类型 你属于哪一种_家庭教育

家庭教养的四种类型 你属于哪一种_家庭教育

家庭教养的四种类型你属于哪一种_家庭教育第一种类型:权威型教养方式特点: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

好处:孩子高自尊,高社会和道德成熟性;高学术和学业成就;孩子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学习灵活刻苦,善于和小朋友交流。

坏处:几乎没有坏处解读: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

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

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孩子的帮助。

父母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儿童,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同时他们对儿童有较高的要求,对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

这种高控制且在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影响。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的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

教育贴士:1.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父母是子女直接的学习榜样。

2.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同时对他们的反馈保持一致,最好不要一会儿唱黑脸一会儿唱白脸。

3.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地做出反馈。

第二种类型:专断型教养方式特点: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一种教养方式。

好处:孩子成绩好,性格踏实、沉稳;坏处:孩子容易会觉得自己焦虑,退缩,不幸福;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自我调整和适应较差解读: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

这一类也属于高控制型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方面与权威型父母有显著的差异。

这类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儿童,他们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要求与意愿。

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学前期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

心理学中家庭教育方式

心理学中家庭教育方式

心理学中家庭教育方式基于鲍姆林德的观点,后来研究者根据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将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分为溺爱型、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四种。

1.溺爱型溺爱型又称为贴身侍从型。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他们门未能尊重孩子逐渐成熟的独立人格,过度溺爱孩子,把孩子看成不懂事的婴儿,对孩子总是不放心,包办或代做孩子所有的事情。

这样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养成过分依赖父母的习惯,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和人交往,并形成退缩行为等。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父母的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放纵骄横,自私自利,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不能表现出应有的忍耐和宽容,因而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容易造成挫折感,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

在人际交往中,一旦与人发生矛盾,容易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所以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

2.专制型专制型又称为暴君型。

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他们坚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念,对孩子的行为控制非常严格。

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一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他们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责备、惩罚甚至打骂孩子。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不仅容易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恐惧、敌意等消极情绪和反应。

而且还会产生不可控制的逆反、倔强、反抗、攻击和冲动行为。

3.放纵型放纵型父母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不感兴趣,也不会去主动关心孩子,而是放纵孩子,任他们自由成长。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持有“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祖父母,上学交给老师,长大交给社会”的一种态度这样不仅会使孩子误认为父母对他们漠不关心,而且还有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

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经常会产生忽略感,他们的父母关系不和经常被父母作为“出气筒”进行辱骂或殴打,得不到正常的监护和关照。

被父母“放纵”的孩子一般来自不和睦家庭、单亲离异家庭和问题家庭等这类孩子由于从小就缺少温暖和爱,心情经常处于焦虑和恐惧的情景中,他们有可能失去自我调控能力。

发展心理学告诉你,四种父母类型那种最好附案例

发展心理学告诉你,四种父母类型那种最好附案例

发展⼼理学告诉你,四种⽗母类型那种最好附案例⾼考结束,很多城市的录取分数线也都陆续出来了。

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孩⼦,家长们更多的是接纳和理解,或者⼀起商讨应对和解决⽅案。

⽽也有部分成绩很好的孩⼦,家长⾯对他们的优异成绩后,却是痛苦和糟⼼,这⼜是为什么呢?我⾝边有两个家庭的真实写照,先让⼤家了解⼀下。

家庭A:⾼三男孩18岁,⽗母因为⼯作忙碌,从⼩就放⼿让孩⼦独⽴⽣活,平时也很少去管孩⼦。

因此孩⼦的⾃理能⼒很强,学习⽣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平时成绩名列前茅,⼀直是不⽤⽗母操⼼的好男孩。

这次⾼考也是成绩⾮常理想,录取到上海的重点⼤学是⼀点问题也没有的。

⽽且,去上海上⼤学也⼀直是孩⼦的⼼愿。

正当⽗母热⼼的帮忙选专业的时候,孩⼦却突然告知⽗母,⾃⼰报选了西北⼤学的⼀个另类专业,⽗母⼀查那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孩⼦的成绩低很多,⽽且,⾃从选择专业后,⼉⼦就⼀直称在外打⼯忙碌没有回家。

⽗母打听了其他同学,原来是⼉⼦和⾼中交往的学艺术⼥友⼀同约定了报考西北的⼤学。

⼀直到开学男孩都没有在和⽗母见⾯,⽗母只好到西北的这个⼤学门⼝去守候,才等到了他。

但是⽗母和⼉⼦见⾯,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接受了现实。

展开剩余85%家庭B:⾼三男孩19岁,⾮常听话,从⼩到⼤,从吃到穿,从学习到⽣活,⽗母⼀直帮孩⼦安排的妥妥当当,⽽孩⼦学习成绩也⾮常棒,模拟考试更是出类拔萃。

但是今年却是孩⼦第⼆次参加⾼考了。

原来去年孩⼦⾼考后,考了⼀个⾮常好的成绩,被⼀所名校录取了,并且是第⼀志愿第⼀专业录取的。

⽗母⼆⼈欣喜若狂,拿着⼤学录取通知书激动万分,可⼉⼦却是看都不看录取通知书,每天闷闷不乐。

没想到在庆祝孩⼦考试成功的家宴上,在⼤家祝贺孩⼦考了好学校的时候,孩⼦把录取通知书当着众⼈撕得粉碎。

并且恨恨的说:“你们选的学校你们去吧!我不去这个破学校上学。

”平时听话的孩⼦⾃此⼀直情绪激动,不得已⽗母带孩⼦去看了⼼理医⽣,经过⼀番诊疗,孩⼦说出了⼼⾥压抑的话,并且决定重新参加⾼考。

家长教养态度的四种类型

家长教养态度的四种类型

家长教养态度的四种类型家长教养态度是指家长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态度。

不同家长有不同的教养态度,这种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研究,可以将家长教养态度分为四种类型:严厉型、放任型、忽视型和理性型。

第一种是严厉型家长。

严厉型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注重纪律和规矩。

他们会给孩子制定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

他们常常会倾向于使用惩罚或批评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行为,以期望能够塑造出遵纪守法、自律自立的孩子。

这种家长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孩子有责任感和纪律性,但也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压抑、自尊心受伤。

第二种是放任型家长。

放任型家长很少对孩子进行限制和约束,他们倾向于任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发展。

他们对孩子的行为往往持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往往选择视而不见。

这种家长教养方式会使孩子在行为上较为放纵,缺乏纪律性和自律性,对家庭规则和社会准则容易产生违背。

然而,如果放任型家长能够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信任,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也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第三种是忽视型家长。

忽视型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缺乏关注和关心,往往对孩子的需求无动于衷。

他们可能时常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缺乏关注和指导。

这种家长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受挫,甚至可能发展出消极的行为模式。

忽视型家长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改变家庭环境,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

最后一种是理性型家长。

理性型家长对孩子要求合理、对待孩子公平,他们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他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理解孩子的需求,能够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这种家长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家庭和谐的氛围。

理性型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和学习活动。

总结来说,家长教养态度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严厉型家长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过于压抑和消极,放任型家长会使孩子过于放纵和无纪律性,忽视型家长则会让孩子感受到冷漠和无助,而理性型家长则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四大家庭教育类型

四大家庭教育类型

四大家庭教育类型
家庭教育风格又称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所展现出来的特点。

家庭教育风格主要有四种,即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忽视型。

权威型,采用这种风格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采用这种风格的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的状态。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民主型,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1]。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不很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

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

2012-02-22 13:44论家庭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场所,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首先从家庭开始。

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儿童逐渐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各种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

但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一个。

正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才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

一般来说,可以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其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绝维度;其二是父母对孩子有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容许维度。

在情感维度的接受端,家长以积极肯定、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各项要求;在情感的拒绝端,家长常以排斥的态度对待孩子,对他们不闻不问。

在要求与控制维度的控制端,家长为孩子制订了较高的标准,并要求他们努力达到这些要求;在要求与控制维度的容许端,家长宽容放任对孩子缺乏管教。

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

不同的教养方式无疑会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可见下表所示。

教养方式维度类型可能后果权威型接受+控制儿童期:心情愉悦,幸福感;高自尊和高自我控制青少年期:高自尊,高社会和道德成熟性;高学术和学业成就专断型拒绝+控制儿童期:焦虑,退缩,不幸福感;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青少年期:与权威型相比,自我调整和适应较差;但与放纵型和忽视型相比,常有更好的在校表现放纵型接受+容许儿童期:冲动,不服从,叛逆;苛求且依赖成人;缺乏毅力青少年期:自我控制差,在校表现不良与权威型或放纵型相比,更易产生不良行为忽视型拒绝+容许儿童期:在依赖、认知、游戏、情绪和社会技巧方面存在缺陷;攻击性行为青少年期:自我控制差;学校表现不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

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

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孩子的帮助。

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

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

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

(1)"权威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

此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

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述说,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

这类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式‎。

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2)"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

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

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3)"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

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

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

(4)"忽视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

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

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

父母的养育风格分为四种类型(优秀篇)

父母的养育风格分为四种类型(优秀篇)

父母的养育风格分为四种类型父母的养育风格分为四种类型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影响深远。

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分为4种类型:◎权威型父母的特点:关心孩子,倾听孩子,对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应,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而不是从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贯的。

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

家庭的气氛:父母和孩子很亲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孩子觉得父母可亲可敬,信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发展: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诚、合作、自立的品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良好,能愉快而自信地学习。

◎专制型父母的特点:对孩子控制得很严,并且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各种要求,一旦孩子违反,会严厉地惩罚孩子。

与权威型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孩子几乎无法独立选择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不关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暖和支持。

孩子的发展: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行为上的两面性,而且焦虑、退缩、不满、对人缺乏信任,同时也缺乏自信,心情不开朗,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纵容型父母的特点: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孩子的发展: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

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忽略型父母的特点: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

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家庭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名称及特点

家庭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名称及特点

家庭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名称及特点家庭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名称及特点一、授权式教养授权式教养是家庭教育中配合家长和孩子双向沟通的一种方式。

它以互相尊重为前提,重视孩子的需要,让他们有机会在自由的氛围中磨练自己的思维技能,从实践中学习成长。

此种教育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授权孩子,让他们在家中不断尝试,探索,试比较,帮助他们建立真实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支持式教养支持式教养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充分考虑孩子和努力塑造适当家庭气氛的一种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父母扮演鼓励型,理解,支持和积极对待孩子的角色,使孩子能够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关爱有加,同时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

三、学习式教养学习式教养是以孩子认知发展为基础,结合家庭教育理论,让孩子和父母乐于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式。

它的主要特征是父母要持之以恒地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反思,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带动孩子开展合理的活动,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帮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形成规律性,完善性的学习习惯。

四、监管式教养监管式教养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基础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首先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要求孩子在该种制度下遵守家庭规定,然后父母要定时检查孩子是否正确遵守该制度,如果发现孩子违反规定,及时用适当的措施纠正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坚守原则,父母也会给予认可,用来鼓励孩子继续坚持。

总之,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名称及特点,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但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都以互相尊重,多渠道话语交流为基础,并不断给孩子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导孩子正确行为为首要目标。

因此,家庭教育需要父母仔细斟酌,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它们来实践,以期达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不同的教养方式

不同的教养方式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心理辅导界将父母和不现的教养方式一般做如下的分类:(一)父母的类型:专断型父母:又称墙砖型父母。

父母制订的规则就象板上钉钉不容更改。

父母是家里的统治规则的制订者。

容许型父母:又称海蜇型父母。

父母难以制订和执行家规和价值观,孩子象海蜇一样缺乏管束,最终孩子是家庭的统治者。

权威型父母:又称脊柱型父母,父母制订合理的家庭规则,对孩子民主和倾听,但仍最终保持权威的地位,这样塑造的孩子既有规则又有相对的灵活性。

但相对来说,很多父母会觉得采取专断或放纵的态度会比权威型父母来得容易得多。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根据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态度和孩子的行为是否有要求和控制程度这两个维度,又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归纳为四种:1.接受+控制的权威型教育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理解与尊重,父母对孩子更多积极肯定的态度,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同时他们对儿童有较高的要求,对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

这种高控制且在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影响。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的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2.接受+容许型的放纵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

这类也对儿童抱以积极肯定的情感,但缺乏控制。

放任儿童自己做决定,即使他们还不具有这种能力,例如,任由儿童自己安排饮食起居,纵容儿童贪玩、看电视。

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如不要求他们做家务事也不要求他们学习良好的行为举止;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

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大多很不成熟,他们随意发挥自己,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且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不足。

家庭教育模式的四种模式

家庭教育模式的四种模式

家庭教育模式的四种模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四种模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模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每一种模式都会对孩子的价值观、性格特点和学习动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家庭教育模式的了解和掌握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

1. 传统主义教育模式传统主义教育模式强调家长的权威和纪律。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通常会设立严格的规则和标准,要求孩子完全遵守,且父母会严格执行这些规则。

传统主义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纪律和服从,父母会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并鼓励孩子追求卓越。

这种模式下,家长通常会为孩子的学业成绩、品德和行为设立严格的标准,并给予奖惩制度以激励孩子。

这种教育模式注重纪律和秩序,希望通过严格的要求和规则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2. 民主主义教育模式民主主义教育模式追求孩子的平等和尊重。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了开放和信任的沟通渠道,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民主主义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合作,希望通过共同协商和合作来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心理成长教育模式心理成长教育模式注重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成长,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成长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父母会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温暖,通过亲密关系的建立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4. 自主学习教育模式自主学习教育模式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会为孩子提供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1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1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1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1.研究背景与意义2.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及特点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6.建立良好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7.结论参考文献研究背景与意义在中国,幼儿的教育往往被认为是幼儿教师的责任,而忽视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及特点本文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典型类型。

权威型父母注重规矩和纪律,但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专断型父母过于强调自己的意见,不顾及孩子的需求;溺爱型父母过于宠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约束力;忽视型父母则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和情感。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权威型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专断型和溺爱型父母则会导致孩子的焦虑和抑郁,忽视型父母则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权威型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专断型和溺爱型父母则会让孩子缺乏社交技能和自我约束力,忽视型父母则会让孩子缺乏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还会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权威型父母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专断型和溺爱型父母则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忽视型父母则会让孩子缺乏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建立良好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养方式需要父母采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父母应该了解幼儿的成长特点和需求,采用温和、耐心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心理学中的四种亲子关系模式

心理学中的四种亲子关系模式

心理学中的四种亲子关系模式引言:亲子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发现,亲子关系模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四种亲子关系模式,并探讨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一种亲子关系模式:支持性亲子关系支持性亲子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亲子交互模式,父母表达出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在这种关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支持,从而培养出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研究发现,支持性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的学业成绩、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二种亲子关系模式:控制型亲子关系控制型亲子关系是一种过度控制和限制的亲子交互模式,父母过分干预和指导孩子的行为,强调纪律和规范。

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较高,常常对其进行监视和限制,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研究发现,控制型亲子关系容易造成孩子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其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种亲子关系模式:忽视型亲子关系忽视型亲子关系是一种冷漠和忽视的亲子交互模式,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和情感缺乏关注和回应。

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缺乏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和关系建立。

研究发现,忽视型亲子关系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尊心低下、孤独感和行为问题的出现。

第四种亲子关系模式:剥夺型亲子关系剥夺型亲子关系是一种剥夺和惩罚的亲子交互模式,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和权利进行剥夺或惩罚。

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对孩子施加过度的惩罚或否定,限制孩子的权利和发展空间,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和对父母的敌视情绪。

研究发现,剥夺型亲子关系容易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叛逆和自我价值感的缺乏。

结论:亲子关系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同的亲子关系模式对个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支持性亲子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控制型亲子关系容易导致孩子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忽视型亲子关系会给孩子带来孤独感和行为问题;剥夺型亲子关系容易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自我价值感的缺乏。

父母教养观念 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父母教养观念 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专制型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约束,要 求孩子必须服从他们的规定和要求。他们可能会忽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甚至会 对孩子进行体罚等惩罚。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形成较强的顺从意识,但 可能会缺乏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 发展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2、民主型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会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尊重孩子 的意见和感受,并在决策时考虑到孩子的需求。他们会引导孩子自己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并鼓励孩子自主决策。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能够形成较强的自主意 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放任型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期望,较少 孩子的行为和情感需求。他们可能会给予孩子较大的自由度,但缺乏对孩子的引 导和帮助。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形成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规则意 识,同时也可能缺乏安全感。
树立积极的父母教养观念
为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家长应树立积极的父母教养观念。具体而言, 家长应该:
1、尊重幼儿,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给予适当的自主权。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尝试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
3、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 支持。
一、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概 述
父母教养观念是指家长在抚养子女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信仰和价值观,包 括如何对待孩子、引导孩子以及对待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的看法。亲子关系则指 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情感交流、行为支持和家庭教育等。
二、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对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父母教养观念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分析:父母教育孩子可分四种类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亲子教育是社会中很重要的课题,但绝大多数父母都未接受正式训练,学习如何做好父母的角色。

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形成在亲子教育方面不同的态度和理念。

多数父母都是用自然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甚至是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学习如何做父母。

传统的父母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讨好型”。

这类父母希望孩子幸福开心,不希望孩子有负面情绪,认为满足孩子是正常的、孩子长大自然懂事,因此容易满足孩子提出的需求,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生气时,家长会试图逗孩子开心,结果导致孩子的需求
越来越高,孩子没有界限的概念,会越来越任性,认为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

柳女士是这种类型的母亲。

女儿提出需求,柳女士也会问:“考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还要奖励?”可当女儿有更强烈的愿望表达时,她也会满足孩子,没有了解孩子需求背后的动机。

二是“说教型”。

这类父母希望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行为准则,希望孩子成功,认为孩子做得好是应该的。

他们有严格的行为规条,当孩子的行为与之不符时,就会讲他们认为对的道理,他们往往更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孩子的情绪。

结果可能导致孩子得不到认同和肯定、缺乏自信;容易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对抗和愤怒的情绪,影响亲子关系往更差的方向发展。

柳女士的丈夫倾向于这种类型。

他认为女儿“读书用功是应该的”,当女儿做得不对,就会严厉地批评,他也没有去欣赏和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关注孩子的情绪,协助孩子建立自信。

三是“冷漠型”。

这类父母抱着“一切顺其自然”的想法,他们虽然心里也爱孩子,但觉得知道他安全就足够了,他们相信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干涉也没用。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这类父母往往对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采取“不关注、不干涉”的做法。

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导致孩子得不到适当的引导,没有安全感,不知如何与外界沟通,也有可能变得有侵略性,或者出现自闭的症状。

四是“体罚型”。

这类父母相信“孩子不打不成材”,做父母的就要有父母的权威才行。

孩子有负面情绪或行为不符合其标准时,他们会斥责、甚至打骂孩子,结果可能导致孩子自尊受挫,自信心严重不足,常有耻辱、不值得存在的痛苦感受,甚至可能产生自虐或暴力倾向。

袁郡介绍,以上四种类型的分类也不是绝对的,有些父母也有可能是两种或多种类型的混合,比如偏向“说教型”但有时也显示出“体罚型”的特点。

但毋庸置疑的是,哪一种类型的教育方法都
有各自的优缺点,作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他们健全的人格发展创造出一个温馨、平衡的环境。

市民柳女士的女儿今年6周岁,刚刚上1年级。

可开学不久,夫妻二人就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

柳女士对孩子比较宽容,而丈夫却对孩子特别严格,久而久之导致孩子跟母亲越来越亲近,跟父亲却越来越疏远了。

自己的教育方法真有如丈夫所说是“溺爱孩子”吗?女儿和父亲的关系又该如何去修复呢?柳女士很困惑。

案例分析:女儿想要奖励
柳女士和丈夫对女儿蓉蓉的教育一直都比较重视。

女儿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夫妻俩就送孩子去学了珠算、心算和舞蹈等项目。

因为这些项目大多是“兴趣班”,幼儿园里也谈不上什么学习成绩,柳女士和丈夫对女儿的教育也没有什么争议。

可随着女儿的慢慢长大,柳女士和
丈夫之间逐渐产生了分歧。

今年9月,蓉蓉上了小学。

一天,她回到家里突然说:“妈妈,老师说我们以后要经常考试。

我要是考得好了,妈妈是不是要给我奖励呢?”柳女士说:“你考得好是应该的啊,为什么还要奖励呢?”女儿说:“我做得好就应该表扬嘛!”刘女士知道随着女儿长大,个性也会越来越强,而且女儿要的奖励无非是些喜欢的书和小贴纸一类的东西,买给她也很正常,于是就答应了。

不久,蓉蓉在一次考试中考得很好,柳女士就带着女儿去书店买了不少她喜欢的小东西。

可丈夫得知妻子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好就买了这么多东西,很不高兴。

他说:“读书用功是应该的,你这样只会把女儿惯坏了。


过了几天,女儿又提出以后最好能用现金奖励她。

“买书奖励还不够吗?再说,妈妈不是给你储钱罐和硬币了吗?”可女儿说硬币太少,希望能多攒一点钱,存起来今后买东西。

柳女士知道女儿拿
了钱也不会乱花,而且就算是要钱,十块二十块也就行了,况且女儿养成攒钱的习惯未必不是好事,也就答应下来。

可这和丈夫的观点又恰恰相反。

“这么小的孩子,考得好就用现金奖励?我看你这样溺爱孩子肯定会适得其反的。

”丈夫说。

女儿的画中竟然没有父亲
平时丈夫对小孩子非常严格,遇到女儿做得不对,就会严厉地批评她,再告诉她如何改正。

而柳女士却恰恰相反,她知道丈夫严格也是为了孩子好,但她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女儿要温柔一点,讲究一点方法。

长此以往,女儿对刘女士越来越依恋,而对严厉的父亲则愈发逃避。

前两天,“神七”飞天,女儿蓉蓉画了一幅画表达快乐的心情。

画中小蓉蓉和妈妈乘坐“神七”遨游太空,之后又去世界之窗游玩,不亦乐乎……
“你的画里面怎么只有妈妈和你,爸爸在哪里啊?”父亲看到女儿的画中竟
没有自己,对女儿说到:“有爸爸、有妈妈、有蓉蓉的三口之家才完整的。

”女儿这才把父亲加在了画里,安排成“神七”的飞行员。

丈夫把自己和女儿的疏远归罪于柳女士对孩子的“容忍政策”。

而柳女士自己也知道,女儿只和自己亲近肯定不是好事,但她对丈夫对待女儿的教育方法也不太认同。

“我们都是为了女儿好,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分歧呢?到底又该听谁的?”刘女士有点想不通。

专家建议:积极沟通共创和谐家庭
除了柳女士和丈夫的教育方法不同之外,这个个案中还有个重要的现象,当两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时,没有积极沟通,找出解决的方案,这更会影响夫妻感情。

而在不和谐家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性格上的缺陷。

“积极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还要掌握有效的技巧。

”袁郡建议柳女士可尝试以下方法与丈夫解决问题:
和丈夫的沟通上,夫妻双方保持心平气和的沟通心态,保持好奇心,探索对方的家庭文化及成长经历中,有什么造成了各自的价值观,同时欣赏对方优秀的部分;然后双方共同学习新的亲子教育理念,比如读一本好的亲子书,或者报读好的亲子课程;最后根据孩子的特点,共同制定亲子教育方案,达成共识,并始终对待孩子的态度保持一致。

在柳女士、丈夫和女儿的三人沟通上,首先,父母要与孩子共同讨论和制定学习计划和奖励方案,奖励方案事先达成共识,而不是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充分尊重孩子自主权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界限;其次,要主动了解孩子需求背后的动机,而并非单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给她充分的爱、尊重与自由,同时让孩子了解父母未必会满足她所有的需求;而当孩子未达到奖励目标时,也鼓励孩子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肯定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另外,可以尝试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件工作,或
者是一同旅游,在这个过程中放下所有的判断,享受过程,欣赏彼此的优点,修复目前的父女关系。

“总的来说,做到‘多肯定,少批评’;多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少满足物质需求;多建立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少维护传统的父母权威。

把握了这‘三多三少’,相信柳女士和丈夫还有女儿一定会建立起新的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