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地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小区绿化调查报告
小区绿化调查报告小区绿化调查报告范文小区绿化调查报告范文1调查日期:1月1日——1月3日调查地点:松江区九峰小区松江区莱顿小城调查内容:我家在5年前从住了xx年的九峰小区搬迁到了莱顿小城。
在小区绿化状况调查方向的确定中我选择了对这两个小区的绿化状况进行对比,以此研究新老小区绿化品种随时代的变化的改变、小区景观绿化设计方案制定的不同以及小区绿化管理的改进。
调查人员:杨蕾上海行政学院学号:080145633使用仪器:照相机、笔记本调查方法:观测、与环卫工人交流调查报告1:1·小区地址与绿化种类九峰小区:地处松江老城、乐都支路296弄该小区是典型的90年代住宅小区,建筑群为6层楼房,绿地覆盖率较低,小区的绿化品种主要集中在水杉、黄杨树、香樟、玉兰、瓜子黄杨、紫薇、金叶瓜子黄杨、合欢、银杏、龟甲冬青、美人蕉等。
品种较少、主要集中在高大、成长快的树种,其中水杉尤为常见。
莱顿小城: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辰花公路839弄位于松江新城3600亩伟盟生态林南侧,规划中有东侧为住宅区,西侧特奥中心,南侧为完全中学。
该小区绿化率高达63%的绿化率,小城对角线有一条600m的天然河,可通黄浦江和淀山湖。
与九峰小区相比,莱顿小城属于新住宅理念下的人性化小区。
小区的绿化主要有法桐、毛白杨、大叶杨、松树、杏树、冬青球、紫荆花、樱花、梅花、芙蓉、石榴、梨树、无花果、桃树、月季花、木瓜花、海同球、蜀桧、法国冬青、白日红、银杏、连翘、榆叶梅、洒金柏、雪松、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片、百三叶、白松、矮生紫薇、垂柳、落羽杉、国槐、香樟、石榴、泡桐、刺槐、紫薇、马褂木、枫杨、白玉兰、桂花、枫香、合欢、杜英、苦楝、香椿、苏铁、海枣树等以前老小区不多见的热带树种,品种也较以前增加到了上百种。
2·树木生长状况:(各以一种种代表性的植物为例)调查结果分析:据了解,一个小区的绿化一般是由绿叶类树种和花冠型树种搭配起来,一般是7:3,为了保证小区一年四季常绿,又有花开,就要分别种上不同种类的绿叶类树种和花冠型树种。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近年来,上海市的环境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仅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的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对上海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的空气质量在过去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业排放控制、推行清洁能源等,以减少空气污染。
然而,尽管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上海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和建筑施工等都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以确保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其次,我们调查了上海的水资源状况。
上海位于长江口,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我们了解,上海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此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不完善,导致雨水无法有效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涝问题。
因此,上海需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改善城市排水系统,以应对未来的水资源挑战。
第三,我们关注了上海的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垃圾产量不断增加。
我们发现,上海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无法有效处理大量的垃圾。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上海需要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水平,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研究了上海的城市绿化情况。
上海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城市,但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低。
尽管上海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设公园和绿地,但城市绿化仍然面临着挑战。
城市绿地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导致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居住区绿地调查报告
居住区绿地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居住区绿地则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态环保和社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某居住区的绿地情况,为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某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调查范围包括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小区绿地和宅旁绿地等。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绿地的分布、面积、植被种类、绿化覆盖率、服务半径等。
三、调查结果1.绿地分布调查发现,该居住区的绿地分布较为均匀,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地覆盖了大部分居住区,但宅旁绿地的面积较小。
2.植被种类该居住区的植被种类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草坪、灌木、乔木、花卉等。
其中,草坪覆盖率较高,但乔木和灌木的数量较少。
3.绿化覆盖率该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较高,达到了60%以上。
但是,由于部分绿地的养护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绿地的绿化效果不佳。
4.服务半径该居住区的服务半径较大,大部分绿地的服务半径都超过了500米。
但是,由于部分绿地的设施不完善,导致居民使用绿地的频率较低。
四、问题分析1.绿地规划不合理该居住区的绿地规划不够合理,部分绿地的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
同时,部分绿地的设计不够人性化,给居民的使用带来不便。
2.植被种类单一该居住区的植被种类虽然较为丰富,但是乔木和灌木的数量较少,导致绿地的生态效益不高。
同时,植被种类的单一也容易引发虫害等问题。
3.绿化管理不到位部分绿地的养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绿地的绿化效果不佳。
这不仅影响了居住区的美观度,也影响了居民的使用体验。
4.设施不完善部分绿地的设施不完善,导致居民使用绿地的频率较低。
例如,部分绿地的座椅、灯光等设施不足,给居民的使用带来不便。
五、建议措施1.优化绿地规划建议对该居住区的绿地规划进行优化,增加绿地的面积和人性化设计,提高绿地的使用率。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绿地是指城市中进行绿化和种植植物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其重要性在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方面被广泛认可。
绿地在城市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调研旨在了解目前绿地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一、绿地分布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都有相应的绿地覆盖区域。
其中,中心城区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少,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此外,绿地的面积大小和分布情况也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有关。
一些发达城市的绿地分布较为均衡,而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则存在绿地面积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
二、绿地使用情况1. 休闲娱乐:大部分绿地以公园的形式存在,供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
据我们的调查,绿地主要用于散步、晨练、亲子活动等,而夜晚时一些绿地成为市民锻炼的场所。
2. 生态保护:一些绿地主要用于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这些绿地通常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
3. 规划景观:一些绿地被设计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用于美化城市环境。
这些绿地通常具有艺术设计和独特的植物布局,吸引了许多游客。
三、问题和改进建议1. 绿地面积不足:部分城市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为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绿地建设的投资,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
同时,可以考虑利用空置土地进行绿地建设。
2. 绿地分布不均衡:一些城市的绿地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导致城市居民在某些地区缺乏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我们建议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考虑绿地的布局,将绿地合理分布到各个社区,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3. 绿地管理不善:一些绿地管理不善,缺乏维护和保养,导致绿地的使用价值降低。
我们建议增加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加强对绿地的日常保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保护绿地的环境和植物。
4. 绿地功能单一:一些绿地的功能较为单一,只满足了某些特定需求,如休闲或生态保护。
我们建议在绿地规划阶段就考虑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绿地布局,使得城市的绿地系统更加完善和多样化。
绿地调研报告
绿地调研报告
根据针对绿地的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绿地覆盖率较低:调研发现,城市绿地覆盖率普遍较低,仅占总面积的一小部分。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 绿地分布不均:绿地在城市中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高端住宅区,而郊区和低端住宅区的绿地缺乏。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平,造成城市居民的福利差异。
3. 绿地设施不完善:部分绿地存在设施老化、互联设施不足等问题。
此外,一些绿地内部的道路、步行道、停车场等设施也不完善,影响了市民的使用体验。
4. 绿地管理不到位:绿地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
这导致了绿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化。
5. 绿地开发缺乏创新:绿地开发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建议在绿地开发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实现城市绿地的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针对城市中绿地的调研结果显示存在绿地覆盖率低、分布不均、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和开发缺乏创新等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议采取相应的
措施来增加绿地覆盖,优化绿地分布,提升设施质量,加强绿地管理,同时促进绿地开发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修改版]
第一篇:上海绿地调查报告上海绿地调查报告城市园林-园林城市正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
生态、环境质量、最佳人居等新的城市观念都是与城市园林结缘的。
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必备完善的绿化系统,都是以城市绿地为纽带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
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中人与自然的交流平台,它为久居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间,使得居民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自然,享受生活。
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交汇、艺术风格多元、功能要求复杂的今天,被誉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采用了较之以往丰富得多的技术手段和设计元素。
综观上海,这几年,上海的公园绿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引人瞩目。
世纪公园世纪公园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东南部、世纪大道的终端,公园西北临行政文化中心、上海科技城,东南临国际博览区与内环线相接,世纪公园规划用地规模140.3公顷,总投资约8.44亿元人民币。
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
世纪公园的总体规划,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园林风格。
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园区建有中央湖岛、会晤广场、乡土田园、国际花园、树林草坪等景区,以及鸟类保护、科学体验,露天表演、儿童游乐园等设施。
以及世纪花钟、镜天湖、南国风情、东方虹珠盆景园、绿色世界浮雕、音乐喷泉、音乐广场、群龙追月喷泉、缘池、竹林、鸟岛、奥尔梅加头像和蒙特利尔国等。
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栖的设计思想,反映公园内阡陌纵横、丘陵起伏、乔木长绿、湖水清澈的景观效果。
园内种植银杏、香樟、广玉兰、悬铃木、雪松等大型乔木。
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湖水荡漾、溪水蜿蜒,竹影斑驳、草木葱郁。
陆家嘴中心绿地位于小陆家嘴,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在金融贸易中心区林立的幢幢高楼中,被称为城市中的一叶“绿肺”,进入绿地,感受到的不仅是空气清新,心旷神怡,还能寻到浦东变迁的脉络。
绿地集团调研报告
寒假调研报告—牡丹江市房地产情况调查组员:李新颖顾晓艳经济贸易系在现在的社会中买房已经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人生一大问题,大部分大学生的住房消费观并不理性,还处于“生存型”奋斗阶段就已追求“享受型”的奢侈生活,有人将买房视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不惜向父母要钱、借钱或贷款买房,而且是一次性购买一套较大面积的住房身负较大的还款压力。
因此在这次寒假我们小组走访了牡丹江江南绿地世纪城市场营销部、住房公积金等单位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调研工作,希望借此机会熟悉关于房地产的各种知识,在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时能更快速的融入社会当中。
在当今房地产行业风云莫测的形势下,绿地集团始终处于国内地产行业领先水平,绿地集团的宗旨是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已形成目前“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绿地集团房地产主业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领域遥遥领先,目前建成和在建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23幢,其中4幢高度位列世界排名前十,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80余个城市。
绿地集团紧跟经济全球化趋势,稳健、全速推进海外拓展步伐,目前已成功进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泰国等四大洲七国十一城,力争成为全国房地产行业的全球化经营领跑者。
虽然国家调控政策对牡丹江市房地产投资产生较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所下降,但在全市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控制等因素带动下,全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活跃的发展态势。
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起源发展和现状:作为上海市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集团,绿地集团创立于1992年7月18日,至今21年来,始终坚持“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宗旨,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已形成目前“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在2013《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位列第359 位,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55位。
上海世博会绿地后续利用研究
上海世博会绿地后续利用研究上海世博会绿地后续利用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地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上海世博会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型活动,充分展示了上海作为世界级城市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绿地建设成果。
然而,世博会结束后,如何合理利用世博会的绿地资源,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上海世博会绿地现状分析上海世博会绿地总面积为97 公顷,其中包括园区内、园区外和临时建设的绿地。
世博会结束后,上海市政府开始考虑如何合理利用这些绿地资源。
从现状来看,世博会绿地已经有了初步的利用成果。
例如,园区内的“世博公园”开放给市民休闲活动和租赁业务使用,成为了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园区外的绿地,则利用为公共交通、道路建设和产业用地。
临时建设的绿地,则在世博会结束后将全部撤除。
然而,其它一些绿地资源,如世博会主题馆、国际馆等,由于存在复杂的地块归属、建筑物保护等问题,暂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这些绿地如何转化为有效的社会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上海世博会绿地后续利用的价值上海世博会绿地是上海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
从社会价值来看,上海世博会绿地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为上海的城市推广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在未来的利用过程中,这些绿地可以继续作为市民休闲、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场所,同时还可以开放给游客参观、体验,推动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
从经济价值来看,上海世博会绿地可以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一方面,这些绿地可以利用为商业、服务、创意产业等用地,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另一方面,这些绿地还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环境价值来看,上海世博会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对这些绿地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城市绿化水平和环保治理水平的提高。
三、上海世博会绿地后续利用的建议针对上海世博会绿地后续利用的问题和价值,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确定绿地用途。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范文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范文根据调研结果,我对绿地现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以下是针对绿地现况的详细报告:1. 绿地面积分布情况:通过对调查区域内绿地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发现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公园、居民小区和市区的休闲娱乐场所。
其中,城市公园占据了最大的绿地面积,其次是居民小区,而市区的休闲娱乐场所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
2. 绿地质量评估:为了评估绿地的质量,我们采用了多种指标,如绿地覆盖率、植被状况和环境质量等。
a. 绿地覆盖率:通过遥感影像和地面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绿地覆盖率在城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
高密度区域的绿地覆盖率相对较低,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绿地覆盖率较高。
b. 植被状况: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样本绿地的植被种类、树木健康状况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有些绿地的植被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而其他绿地则存在植被凋落、树木缺失等问题。
c. 环境质量:我们通过监测了绿地周围的空气质量、噪音水平和水质等指标来评估绿地周边环境的质量。
结果显示,大部分绿地周边环境质量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绿地受到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问题。
3. 绿地管理及维护情况:调查发现,各个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情况存在差异。
一些绿地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使用者可以充分享受到绿地带来的益处。
然而,还有一些绿地存在管理不善、缺乏维护等问题,导致使用者的体验受到了影响。
综上所述,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绿地现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
高密度区域的绿地覆盖率较低,部分绿地的植被状况不佳,部分绿地面临环境污染和管理维护不足的挑战。
建议在提升绿地面积和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以提供更好的绿地环境供市民使用。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近年来,环保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地的环保措施也有所加强。
而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在环保方面的表现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近日,上海绿地调查报告公布,揭示了上海市绿地建设、管理和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关注。
首先,上海市绿地面积较为庞大,但总体绿化率却并不高。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绿地总面积为291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占比最大,达到1297公顷,其次是郊野公园绿地和生态公园绿地,分别为756公顷和676公顷。
虽然总体绿地面积较大,但若将绿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相比较,上海市的绿化率仅有16.2%,明显不如国际大都市的标准。
此外,上海市绿地的分布不均衡,市中心区域绿地较少,而远郊和新城区绿地较多,这也导致了市中心区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
其次,上海市绿地管理和保护存在不足。
报告指出,在绿地保护方面,城市管理部门存在监管不严、执法不力的问题,很多绿地受到建设、施工等活动的侵扰和破坏,绿地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上海市在治理园林垃圾和绿地违建方面也存在问题。
近年来,上海市在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措施不断,但园林垃圾治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同时,绿地违建也是上海市绿化管理的难点之一,虽然城市管理部门加强了打击绿地违建的力度,但由于投资回报诱惑和管理盲区等原因,仍有很多违法建筑存在。
最后,上海市绿地建设需要优化和升级。
报告指出,上海市绿地建设大多以塑造城市形象为目的,注重建设的规模、造型等,而忽略了绿地的生态功能。
例如,很多公园的建设中存在绿化草皮的过度使用,导致水资源浪费和土地质量下降。
因此,上海市绿地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加强对本地物种的保护,合理进行选地、种植和施工。
总的来说,上海绿地调查报告揭示了上海市绿地建设、管理和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今后的绿化建设中,上海市应该注重绿化质量和绿地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的监管和执法机制,推动全民环保理念和规范行为。
绿地调研报告
绿地调研报告第一篇:绿地调研报告近年来,绿地发展迅速,成为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方向。
为了更好地了解绿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们的调研结果和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对各地的城市绿地进行了人员和设施的实地考察。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不仅是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绿地还具有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系统等多重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的面积相对有限,并且存在不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维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其次,我们对绿地的类型和布局进行了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城市中的绿地主要分为公园、绿化带和花坛等。
公园覆盖面积最大,绿化带和花坛则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然而,在绿地布局方面,我们发现一些问题。
一些城市绿地布局集中在市中心地区,而在郊区或远离市区的地方则相对匮乏。
这种不合理的布局导致市中心地区的绿地过度拥挤,而其他地区则缺乏绿色空间。
调研结果还显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维护存在资金不足和管理欠缺的问题。
很多城市绿地缺乏长期规划和资金投入,导致绿地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不高。
此外,一些城市绿地的管理措施不完善,导致绿地环境脏乱差,无法满足市民休闲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绿地建设和管理的投入,增加绿地面积,并提升绿地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其次,应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局绿地,不仅要考虑市中心地区,还要兼顾郊区和远离市区的地方,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此外,应加强对绿地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绿地管理制度,加强绿地的维护和保护工作。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市民对绿地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总之,绿地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城市绿地存在面积不足、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善等问题。
政府、社区和市民应共同努力,加大对绿地的投入和管理,以提升城市绿地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绿地系统调查和分析报告
绿地系统调查和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绿地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绿地系统的现状并从中提取有益的信息,对某市的绿地系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实地勘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实地勘察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其规模、植被状况和管理情况。
问卷调查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给居民以了解他们对绿地的利用情况、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此外,还对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绿地管理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现状分析1. 绿地总体情况:该市绿地面积为XX万平方米,占市域总面积的XX%,分布较为均匀,但存在一些地区绿地供给不足的问题。
2. 绿地类型:绿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化带、广场和景观道路等。
其中,公园是市民最常利用的绿地类型,总占比达到XX%。
3. 绿地质量: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绿地质量整体尚可,但也存在一些非常规管理和植被疏松等问题。
此外,绿地水源保护亟待加强,防治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的任务十分重大。
4. 居民利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绿地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XX%的居民每周都会利用绿地进行休闲活动。
居民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有一定的期望,希望提高绿地设施和服务水平。
5. 绿地管理:通过统计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数据,发现绿地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职责不够明确,协同不够紧密。
绿地规划和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方针。
四、问题和建议1. 绿地供应问题:加大投入,继续增加绿地面积,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域和工业污染区附近增加绿地供给。
2. 绿地质量问题:加强绿地管理,强化植被养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3. 水源保护问题:加大对绿地水源的治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
4. 居民利用问题:提高绿地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休息座椅、儿童游乐设备等设施,提供更多公共活动和社交空间。
同时,加强宣传,增加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利用率。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范文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范文1. 背景介绍为了解当前城市绿化状况以及居民对绿地的需求和满意度,本次调研对某市区内的绿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旨在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2. 调研主题调研主题为城市内绿地的分布情况、绿地设施状况和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利用以及建议。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两种方法,以多角度全面了解绿地现况和居民需求。
3.1 问卷调查在市区内的不同社区发放了200份问卷,涵盖了居民对绿地的意见、满意度以及绿地设施等。
问卷采用了多项选择和开放性问题。
3.2 现场观察实地调研中,调查人员对市区内的主要绿地进行了观察和拍照记录,包括绿地数量、面积、绿化植物种类以及设施等。
4. 调研结果4.1 绿地分布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市区内共有绿地84处,总面积为32000平方米。
其中,65%位于社区内,25%位于市区主要道路两侧,10%位于公园和旅游景区。
4.2 绿地设施状况调研中发现,绿地设施相对较为齐全,包括座椅、垃圾桶、健身器材等。
然而,部分绿地的设施老化,需要及时维护和更新。
4.3 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利用问卷调查显示,70%的居民表示曾经利用过绿地进行休闲活动,如散步、晨练等。
但仍有30%的居民表示不了解附近绿地的存在,或者觉得绿地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4.4 居民对绿地的满意度居民对绿地的满意度普遍较高,超过80%的居民表示满意或者比较满意。
居民认为绿地能够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增加社区整体美观度。
5. 分析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提出以下建议:5.1 加强绿地规划和建设在市区内增加绿地的数量和面积,以满足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
重点考虑在人口稠密区域和交通要道两侧增设绿地,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率。
5.2 更新绿地设施加大对现有绿地设施的维护力度,及时修缮绿地设施,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适时更新设施,增加新的娱乐和锻炼项目,以提高绿地的吸引力和利用率。
上海城市现状绿地雨洪调蓄能力评估研究
62上海城市现状绿地雨洪调蓄能力评估研究Assessment on the Capacity of Rain Water Management by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摘 要: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雨洪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对于城市现有绿地的雨洪调蓄能力的评估缺乏量化研究。
选取168处分别位于上海城市中心、近郊和远郊的不同功能及类型的城市绿地,通过调查群落特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渗透率、分析室内降雨截留试验数据和SWMM水文模型演算,得出影响上海城市绿地现状雨洪调蓄能力的主要因素。
结合降雨、径流、土壤、植被等因素的特征与绿地雨水调蓄能力之间的关系,构建出适合上海城市绿地雨洪调蓄能力的评价技术,为筛选适合上海城市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技术、确定开发规模奠定理论基础。
关 键 词:风景园林;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绿地特征;调蓄能力;上海文章编号:1000-6664(2017)03-0062-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1-15; 修回日期:2016-03-28基金项目:住建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编号2016-K2-002)、上海市海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编号15DZ1203605)和上海交通大学新进教师启动计划(编号15X100040043)共同资助Abstract: In order to relieve 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storm water, and propose approaches of green space planning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characters of 168 green space were surveyed at the center of city, suburbs and the new city, respectively, by terms of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such as community research, soil test,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SWMM models on the software Autodesk SSA.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pacity of rainwater management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apacity and rainfall, runoff, soil, and plants was analyzed, which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LID selecting, scale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onge city; rainwater management; character of green space; regulation capacity; Shanghai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城市内涝成为亟待解决的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小区园林绿化调查研究报告
小区园林绿化调查研究报告小区园林绿化调研报告范文小区园林绿化调研报告范文1调研日期:1月1日——1月3日调研地址:金山区九峰住宅小区金山区莱顿小镇调研內容:我们家在5年前从住了十二年的九峰住宅小区拆迁到莱顿小镇。
在小区园林绿化情况调研方位的明确中我选择了对这两个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情况开展比照,为此科学研究新老用户小区园林绿化种类随时期的转变的更改、园林景观园林绿化方案设计制订的不一样及其小区园林绿化管理方法的改善。
调研工作人员:杨蕾上海市行政学院学籍号:080145633应用仪器设备: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调查法:观察、与清洁工人沟通交流调查研究报告1:1·住宅小区详细地址与园林绿化类型九峰住宅小区:位于泰丰国际老城区、乐都环路296弄该住宅小区是典型性的90年代居民小区,古建筑群为6层房子,绿化普及率较低,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种类关键集中化在水杉、黄杨树、香樟树、玉兰花、瓜子黄杨、紫薇花、金叶瓜子黄杨、合欢、银杏树、龟甲冬青、美人焦等。
种类较少、关键集中化在又高又大、发展快的绿化植物,在其中水杉尤其普遍。
莱顿小镇:上海金山区洞泾镇辰花道路839弄坐落于松江新城3600亩伟盟绿色生态林南端,整体规划中有东面为住宅小区,西边锦赛管理中心,南端为完全中学。
该绿化率达到63%的小区绿化率,小镇直线有一条600M的纯天然河,可通上海黄浦江和淀山湖。
与九峰住宅小区对比,莱顿小镇归属于新住房核心理念下的个性化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关键有法桐树、毛白杨、大叶杨、松柏树、杏树、冬青球、紫荆花、樱花盛开、红梅花、玉兰、番石榴、杏树、番石榴、果树、月季、木瓜花、海同球、蜀桧、法国冬青、白日红、银杏树、莲翘、榆叶梅、洒金柏、流苏树、红叶小檗、大叶黄杨片、百三叶、白松、矮生紫薇花、杨柳树、落羽杉、国槐树、香樟树、番石榴、泡桐、刺槐、紫薇花、马褂木、枫杨、白玉兰花、桂花树、枫香、合欢、杜英、苦楝、香椿芽、苏铁、海枣树等之前老小区不常见的亚热带绿化植物,种类也较之前提升到上千种。
绿地地产调研报告
绿地地产调研报告绿地地产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地产开发商,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上海。
该公司在房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以及金融投资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
绿地地产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和商业物业,并致力于改善城市的整体生活环境。
首先,绿地地产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公司致力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通过精心规划和开发高品质的住宅项目,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绿地地产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每一个项目都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提供了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其次,绿地地产在商业运营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公司拥有一批优秀的商场、购物中心和写字楼等商业物业,并享有较高的消费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绿地地产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商业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购物和娱乐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此外,绿地地产通过物业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公司拥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致力于为物业业主和居民提供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绿地地产注重细节和品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最后,绿地地产在金融投资方面表现出色。
公司通过在金融市场的投资和运作,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绿地地产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投资机会,积极参与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实现了较高的回报率。
总的来说,绿地地产是一家综合实力雄厚的地产开发商,以创新、品质、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
公司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和商业物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浦东新区绿地系统研究—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特征及服务功能
上海浦东新区绿地系统研究—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特征及服务功能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系统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浦东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其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上海浦东新区的绿地系统,包括其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特征以及服务功能等方面,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上海浦东新区绿地系统的分布格局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
通过对浦东新区绿地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探讨其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和变化。
结合绿地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估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贡献和影响。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推动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可以为其他城市的绿地系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收集本研究聚焦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这一区域位于上海市的东部,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和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
浦东新区总面积约为1210平方公里,拥有多样化的绿地类型和复杂的城市生态环境。
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浦东新区的绿地系统,我们选择了该区域作为本研究的对象。
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
我们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浦东新区的绿地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空间分析,获取了高精度的绿地分布数据。
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对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生态系统特征的测量和分析,包括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等。
我们还结合了历史数据和文献资料,对浦东新区的绿地系统演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得以全面了解浦东新区的绿地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特征以及服务功能,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绿地调研报告
绿地调研报告绿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绿地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情况,探讨如何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研结果1. 绿地的作用绿地对城市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其次,绿地能够调节城市的温度,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此外,绿地还能够排除水污染,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
最后,绿地还能够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绿地的发展情况从实地观察来看,城市中已经有了许多的绿地,包括公园、绿化带、花坛等,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绿地面积较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其次,部分绿地管理不善,存在草坪不修剪、花草缺乏养护等问题。
此外,一些地区的绿地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绿化水平较低。
3.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建议为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该加大绿地建设力度,增加绿地面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其次,应该加强绿地管理,保持草坪的修剪,定期更新花草,确保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此外,应该加强绿地的保护,禁止乱采乱挖花木,保护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绿地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情况。
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城市绿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希望我们的调研结果能够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
40、3公顷,总投资约8、44亿元人民币。
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
世纪公园的总体规划,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园林风格。
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园区建有中央湖岛、会晤广场、乡土田园、国际花园、树林草坪等景区,以及鸟类保护、科学体验,露天表演、儿童游乐园等设施。
以及世纪花钟、镜天湖、南国风情、东方虹珠盆景园、绿色世界浮雕、音乐喷泉、音乐广场、群龙追月喷泉、缘池、竹林、鸟岛、奥尔梅加头像和蒙特利尔国等。
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栖的设计思想,反映公园内阡陌纵横、丘陵起伏、乔木长绿、湖水清澈的景观效果。
园内种植银杏、香樟、广玉兰、悬铃木、雪松等大型乔木。
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湖水荡漾、溪水蜿蜒,竹影斑驳、草木葱郁。
陆家嘴中心绿地
位于小陆家嘴,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在金融贸易中心区林立的幢幢高楼中,被称为城市中的一叶“绿肺”,进入绿地,感受到的不仅是空气清新,心旷神怡,还能寻到浦东变迁的脉络。
蜿蜒于绿地中的仿砖型混凝土路面,勾勒出上海市花“白玉兰”图案;中间8700平方米的人工湖恰似一幅浦东地图,构思精巧又具气势。
整个绿地的风格类似英国“自由风景园”形式,6、5万千方米的大草坪起伏而有层次,香樟、银杏、雪松、广玉
兰等树木点缀其中,巧妙的是有些树本身就构成独立景观,东南面一棵垂柳与歪头槐树最为独特。
类似的树有20多棵,同时保留的还有修缮一新的文物建筑"陈佳春宅",它们缸述了浦东的历史。
从外地运来的太湖石为人工湖增添了情趣,就连小卖部之类的指路牌都用太湖石。
湖畔巨型白色帐篷提供了700平方米的休息场所,夜晚在灯光辉映中像飘浮的船帆。
门口八个高低不同像蘑菇的灯取名为“春”,抽象造型现代气息浓厚。
夜色中的绿地,湖中三圈喷泉灯光映照,格外清凉透明,四束强光照射可高达百米的主喷,雾气升腾。
园内到处都有的喇叭播放着轻柔的背景音乐。
躺在草地上,看看老房子,怀想浦东历史,再看看旁边高楼大厦正在构造的现在,很容易想象浦东美好的未来。
外滩滨江大道
滨江大道南起东昌路轮渡码头,沿黄浦江岸经"东方明珠"至泰同栈码头,全长2500米,目前已建成的滨江大道一期工程总长为1500米。
滨江大道集防汛墙体,江边大道、亲水平台、音乐喷泉、游艇码头于一体,被称为浦东"新外滩"。
滨江大道采用了具有层次的立体设计,在铺满鲜花绿草的坡地顶部,人们可以站在较宽敞的平台上览浦西外滩气度非凡的美景。
平台在地下嵌入喷水头,顺坡势而建的小瀑布水声潺潺,引导游人来到亲水平台。
当浦江潮落时,游人可凭黑色的铸铁栏杆尽情欣赏两岸风景。
当浦江潮起时,人们就能踏着一级级伸向水面的台阶踩水,去新近浦江,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在亲水平台一侧逐渐升高的坡地上,
花、灌木镶嵌在翠绿的草丛之中,高大乔木和茂密的灌木给人们创造了一种远离大都市的安逸、憩静的环境。
由旧码头改建的游艇码头独具情趣,码头上竖立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巨大铁锚并建造了几个缆桩。
由百余个喷水头组成的巨大喷水池中安装了彩灯,在夜色中大放光彩。
徐家汇公园公园位于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面积约7、27万平方米。
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以茂密的大乔木、各类花灌木、地被植物构成绿地的要素,绿化配置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也引进了一些特色绿化景观,有挺拔的竹林,四季常青的松林,有展示热带风情的海枣和椰子,也有季相明显的栾树林,沿湖还有芬芳的桃李和摇摆的垂柳,绿化品种丰富,搭配合理。
同时通过保留建筑、雕塑小品、平静的湖面、贯穿东西大半个园区的景观天桥以及保留并重新修缮的大工业时代留下的烟囱等景观将绿地连接为完整的城市绿色景观。
延中公园(绿地)
上海人在城市老建成区的建筑群中"挤出来"的绿化,自然更珍惜"寸土寸金"的宝贵价值,更注重文化、工尽匠心。
象位于南北、延安两条高架道交叉处的"真正市中心"延中绿地,在总体规划思路上,就提出要通过"高密度多品种的植物材料和若干水面有机组合,形成茂密的森林、疏密相间的林中草地、缓缓的溪流、
清澈的小湖、绿色的自然地质景观,调动人们的嗅觉、触角、视角、听觉,充分体验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共存的和谐"。
这个以"水蓝树绿人亲"为核心的绿化建设主题,被设计者形象地命名为"蓝绿交响曲",在建成后的延中绿地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四周林立的高楼、交叉而过的高架道、川流不息的车队,和延中绿地的茂林修竹、草地曲径、假山瀑布、溪流小桥、蛙声禽鸣,相互辉映,形成了在客观上尖锐对立而又在主观上高度和谐的现代大都市文化特色。
从紧邻绿地的华盛大楼顶楼俯瞰,一片迷人的油绿跃入眼帘,赏心悦目。
但对于身在绿地中细看绿化的游客,绿地设计者安排了更耐看、更经济的花境,让走过此处的游客们一年四季有花可赏。
花境共有三处,分别分布于绿地的东、西山体上的小径旁和绿地的南部广场。
每处花境都选用了紫露草等宿根植物的有序布置。
开园之日,绿地奉献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一份惬意和舒畅;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不夜城大型公共绿地定会焕发出更绚烂的神采!“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城市居民渴望自然,呼唤绿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将是城市空间环境创造的主题。
建设以城市绿地空间为主要载体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地的文化及美学水准,满足现代上的行为需求,逐步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成为当今城市绿地空间设计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