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82e390df33d4b14e8524687d.png)
电视 新 闻深度 报道要 求从 业 人员
具 备整 体理 论水 平和 思想 境界 ,做 电
深度报道是舆论 监督 的重要 手段 , 视 新 闻深度 报道 必须 具备 大局 意识 ,
将文字、图片与声音相结合直观地表现 其反映问题的方式是对于新闻事件的 也就是说 当报道新 闻事件的同时,不
出来 。因此 ,眼耳结合便成为了电视新 深入 分 析 ,并从 事 件 当中提 炼 出非 同 仅要从细节上把握选题,也要全面去 闻深度报道的主要特 点 。 2 . 3 真情实感
一
般 的具 有典 型 性 的主题 。而有些 电 了解 、认 识 ,切 不 可 以丢失 事实 ,无
视新闻深度报道却经常在不适合作深 法 看到事 件 内涵 以及 背后 的意 义。 目
放 功 能 ),室 内麦克 风 ( 用 以接 入 或 效 果 。此 时,该手 法就 具 有 了不可 替 代 性 ,是最优的选择。 “ 场外连线 ” 手法纵然优点颇多 , 优化 条件 :能 满足 音频 和视 频 的 4 . 2 使用频次 的 “ 适度性原则 ”
深 度报 道 的主 要背 景 ,通 过分 析、解 合观 众 的需求 ,通 常类 似这种 且 制作 的镜 头表 现事 实 细节 ,模 拟 的真实 再
说等 , 3 6 0 度无 死角的对 现场进行 记录 , 简单 的题 材 ,往 往会 使 观众 观看后 感 现不 等 于真 实的情 节展 示 。出现这 种 寻 找事 件 的源 头 、发 掘事 件 的内涵 ,
总结 、归纳和理性思辨 ,并与电视 的表 态下 还 原。观众 在 接受 电视新 闻时 ,
在 从业 者 中 ,有 一定 数量 的人 的 道德 意识 差 ,深 度报 道缺 乏正 确 的认
识和 把握 ,习惯 于用 单一 冗长 的评论
电视新闻 策划 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 策划 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d7f71d5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c.png)
深度报导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深度报导理论的提出深度报导理论的产生,是对客观报导理论的重要补充和修正。
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促进了深度报导的诞生。
读者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要求报社、通讯社提供有深度的报导。
深度报导理论的基本内涵深度报导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客观地解释新闻事件的含义和分析展望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延伸和拓宽新闻报导领域,更为详细、全面、深度地报导新闻事实。
深度报导要求"以今日之事态校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天的意义来"。
深度报导是在"五W" 理论的基础上,将五个w 和一个"How" 的内涵加以扩大深度报导的特点立体化、多层次的剖析理性思辨色采现代新闻理念深度报导的表现形式解释性报导调查性报导预测性报导连续报导系列报导深度报导的要求选择重要题材从多侧面、多角度展开新闻事实,开掘报导的纵深感叙事与论理有机结合深度报导的操作要点补充历史性的事实展示环境性的事实提供简历性的事实引用数据性的事实搜集反映性的事实深度报导的结构方式:聚焦法导语过渡到主题发展主题有力的或者意味深长的结尾独家新闻与深度报导独家新闻: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
以深刻和全面为理念的深度报导,承担起追求独家新闻、使媒体在竞争中立足的重任。
网络新闻深度报导的发展方向以“整合”创造全新的深度报导模式打造网络深度报导品牌栏目客观报导理论客观性理论“客观性”的视觉象征,是一个360度旋转的人眼它意味着脱离了任何个人偏见、情感和观点的观察。
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导;同时,它禁止在报导中公开地采取立场。
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区别开来客观性的要求是,全面地、中立地、平衡地报导争议的问题,让人民了解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也就是说,新闻媒介是观点的报导者,而不是意见的鼓吹者。
客观报导方法以适当的(符合事实的)逻辑结构和组织信息;对公共议题表达所有相关方面的观点;记录事实、免除夸夸其谈和添油加醋将新闻报导与意见写作分开,排斥新闻报导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对客观报导理论的批评局限性客观性是值得追求但永远不可能彻底达到的目标事实是可以控制的,绝对的客观公正是不可能的学术界也普遍接受这样的观点:没有纯粹的事实,惟独人对事实的构造和解释。
浅谈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浅谈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90802cc65ef7ba0d4a733b38.png)
浅谈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作者:李春燕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1期多年来,县级电视台除了报道常规新闻外,深度报道一直是个薄弱的环节,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远远不够,使整个新闻节目缺少“含金量”,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大新闻节目的力度,近年来,我们在电视新闻改革中对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做了一些探讨。
立足地方,贴近生活。
从范围上来讲,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具有新闻性和纪实性,它报道的对象一般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难点或对社会发展有潜在影响的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它的内涵决定了它必须具有深度,其特点是“立体而非平面地论述事物,动态而非静止地反映事物,全方位而非单侧面地透视事物,联系而非孤立地观察事物,多项而非单项地思考事物,深层次而非浅层次地剖析事物,本质而非现象地认识事物”。
因此,那些仅仅对事物表象或某一运动瞬间进行的一般性反映,都不属深度报道。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们对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集中力量开办了《视点聚焦》,后改版为《新闻纵横》,其栏目定位是立足地方,贴近生活。
关注本地大事要事,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如2005年入冬后,农用车辆交通事故迭起,农民交通意识淡薄,以及供热分户计量后与用户之间的矛盾,根据这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群众关注的问题,我们分别采用聚焦式叙述方式(即由导语——过渡到主题——发展主题——结尾)作了报道,有时直接让当事人陈述事实,并注意运用现场声音,充分发挥声画同步的优势,使报道既有现场感又真实可信,节目播出后引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配合春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交通环境整治工作,并要求供热部门必须以群众利益为重,让群众过一个暖冬。
通过实践探索证明,县级台必须立足地方,贴近生活,小口切入,纵深挖掘,分析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用心灵感知群众的酸甜苦辣,在平实中见深度。
精心选题,以小见大。
无论是省级台还是我们县级台,要搞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关键的问题还是选题,选题正确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浅析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浅析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9e5b0857c850ad02df804112.png)
▲
浅析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丛志成
(作者单位:葫芦岛广播电视台)
和市民素质等方面多角度来评述社会现 象,同时配以记者感言来进一步评论社会 不和谐现象和倡导创城的重要性。做到了 以事实为基础,以评论为灵魂,以事阐理, 以事论事,事理相联,起到了通过评论性 电视深度报道营造舆论氛围的积极作用。 1.2 多篇类 1.2.1 连续报道 顾名思义,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的 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的多次 报道。比如,2015 年冬季发生在葫芦岛市 绥中县的沉船事件,记者就跟踪事态发展 进程, 采取了连续报道的方式将沉船原因、 地方积极打捞、遇难和获救者的处置措施 等进行连续报道。这种连续报道、追踪报 道、步步递进的方式,直到最终完整地呈 现事件的全过程,在当今展示新闻事件性 报道中很受观众的喜爱。 1.2.2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这种方式主要运用于对 非事件性新闻或重大、重要题材的尝试 报道。2003 年,农村税费改革位列在我 国各项改革之首,中央决定采取有效措 施减轻农民负担。在葫芦岛广播电视台 笔者参与制作了一档深度报道栏目《新 闻现场》,就是记者根据国家下发的有 关文件,紧密配合国家政策,对税费改 革的情况进行系列报道。相继播出了 7 期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税费改革农民 乐》,在每期 10 分钟的报道里,在一个 个鲜活的故事中,把国家改革政策融化 在农民喜悦的笑脸上,该系列报道实现 了预期的政策性强、感染力大的效果。 1.2.3 组合报道 组合报道,或称结构式报道,是围 绕同一主题,将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 报道编排在一起,通过各篇之间相互说 明、补充延伸等,组成一种具有内在联
系的结合方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 使观众对所报道的新闻有更深入的认识。 组合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类属性 组合、互补型组合、对比性组合等。 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采编制作 2.1 抓准问题 由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容量和分量 比单篇新闻相对要大,因而要求采编人员 在采写和组织报道中高瞻远瞩,严格按照 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所需要报道的主题, 抓住实质,注重纵深感。采编人员不仅要 能掌握一般的叙述、描写、论证、评述等 表现手法和各类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还 要能充分运用调度好电视的画面语言,更 应具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及大胆的 创新意识。新闻评论家范敬宜主张“新闻 评论应多让读者品尝鲜货,像顶花带刺的 新鲜黄瓜那样招人喜爱, 而不宜老用咸菜、 干菜或隔夜菜来凑合过日子,以致把观众 的胃口都吃倒了”。这段话形象生动地说 明了新闻报道选题的重要性。“马后炮” 的新闻深度报道则会失去基本应有的价值。 2.2 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和多层次 的剖析 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 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记者要通 过深入细致采访,用多层次的事实阐述、 多角度的理论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 引发观众思考,从而把观众从具体事件 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 郭镇之 , 赵丽芳 . 聚焦 《焦点访谈》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 孙玉胜 . 十年 从改变电视的语态 开始 [M]. 北京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出版社 ,2003. [3] 范 敬 宜 . 范 敬 宜 文 集 [M]. 北 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分析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e5e01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0.png)
文化传播·25·融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对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加快了其升级转型进程,电视行业,尤其是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必须要把握住融媒体发展机遇,优化发展策略,扩大自身影响力。
一、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吸引潜在观众首先,把握好观众的需求,以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为例,关注焦点始终是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国际民生。
例如《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其受众群体基本上是一些知识分子,具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对于社会发展方向,也有较为敏锐的感知力,媒介素养良好。
因此,在制作此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准确把握观众的习惯,然后将其体现在节目中。
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潜在的观众,同时还能提升节目质量。
例如,构建一个节目的论坛或者是贴吧,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不仅可以满足观众对于互动性的需求,同时还能有效掌握观众的喜好。
其次,保证节目的质量。
由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观众,基本上是一些知识分子,因此,必须要保证节目质量,才能防止观众流失。
在制作新闻节目时,必须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才能为观众带来真实可靠的信息。
例如,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一定的艺术包装手段,借助于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势,将声音、文字以及画面整合起来,提高节目的品质。
最后,吸引潜在的观众,媒体工作者需要积极将潜在观众转化成为忠实的观众,在这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特色活动。
例如,可以针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举办一些主题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其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加节目的知名度。
二、深入挖掘原创新闻,扩大影响力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只有坚持独立、独家以及独到等原则,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因此,对于其发展而言,必须要不断深入挖掘原创新闻的价值,然后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出来,这对新闻记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必须具备新闻的敏感性,并且运用独特的写作方式展示出来,抓住观众的眼球。
以《新闻调查》节目为例,该节目的内容基本上均是对原有新闻进行整合,然后再继续展开调查,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优质的节目。
浅谈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浅谈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14a70f3d27d3240c8547ef2e.png)
浅谈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者:陈玉梅来源:《活力》2009年第16期所谓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
它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
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则应该是“求是”。
与传统的动态新闻相比,深度报道在内容上不再流于简单、肤浅,对事物的反映也更加全面深入。
搞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搞好深度报道,抓好选题是关键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该源于动态消息,也就是说,不应失去新闻性。
除了与大政方针有关的内容外,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困惑,诸如城市交通、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下岗再就业、产品质量等与百姓生活悉悉相关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关注。
在选题时不妨遵循以下几个标准:首先,抓住“热”,就是把选题的目光投向社会热点,真正起到传递百姓心声之功效。
如哈尔滨电视台《都市发现》栏目曾播出过名为《追踪假冒五常大米》的节目,对什么是:“假冒五常大米”,这些大米从哪儿来,在哪儿卖,吃了以后会造成哪些危害等问题进行了连续追踪,抓住了百姓关注的现实问题。
其次,抓住“新”,就是选题要有新意,既要敢选前瞻性的问题,又要敢作别人作过的文章。
江苏电视台某栏目曾就商品房与经济适用住房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个话题虽不算新,但在新的经济适用住房法规还没有正式推出之前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可以起到一定的前瞻性效果。
再次,抓住“难”,就是在社会公认的难点问题上做文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曾是我国经济改革公认的难点,许多媒体都涉及过这个题材,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中央电视台就曾有几个记者知难而上,带着问题走进了邯郸钢铁公司,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细心的分析,终于在这个难题上作出了后来被推广为“邯钢经验”的文章,从而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e467cb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2.png)
新闻视界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13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徐磊(莒县广播电视台,山东,日照276500)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改革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
随着广大受众兴趣爱好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也变得多元化,人们对媒介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媒介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造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严重下降。
在当前越演越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下,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就是要融合发展。
对此,电视媒体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
同时,为了迎合广大受众的兴趣爱好,电视媒体也要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更高要求,鼓励电视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写技巧,做出更多高品质、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
关键词:深度报道;记者;电视新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也强势崛起,一些先进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作为其传播载体,大众利用各种新媒体APP 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等。
也就是说,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他们不再被动地接收电视媒体传播的新闻,可以自由的接收信息。
某种程度上,电视新闻记者受到一定的挑战。
所以,电视新闻记者要跟随新媒体时代的脚步,以广大受众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促进信息多元化,打造更加精彩的电视新闻节目,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度报道电视新闻,使受众更清楚的了解前因后果。
电视媒体作为社会主流媒体,我们要全力维护其地位,加强媒体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的功能和作用。
一、加强基本功的强化,培养新闻敏感电视新闻记者只有通过艰苦学习、不断的工作实践和提升新闻专业技能,特别是新闻的写作和采访技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才能做好,这也是电视新闻记者的最基本技能。
电视新闻记者要练好基本功,这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前提,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础,当新闻记者具备极强的新闻专业技能,才会更有能力发现新闻线索,然后一步步完成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浅谈怎样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浅谈怎样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1d1d561bf18583d049645931.png)
在众多媒 体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立足并切到应有的蛋糕?
关键词: 电视 新 闻 ; 深度 报 道
电视新 闻深度报道本来是首先在报刊中采用 的一 种报道文体 ,特点是 要求完 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 会 问题 , 密切追踪其来 龙去脉 , 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 其发展前景。它多侧面 、 多角度 、 多层次 、 全方位地报道 对 新闻事态的发生 、发展 的过程产生影响 的各类 事件 或现象 , 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 深刻反 映了社会改革 开 放 的伟大进程 。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含义 由于在电视新闻深度报 道在我国起步较晚 ,各界
域, 近十几年 来取得 了明显成效 。但随着现 实和形势的不断变化 , 电视 新闻深度报 道也 面临着一定的改革与创新 ,
如何 做 好 这一 领 域 的 深度 报 道 ? 何 让 电视 新 闻的软 肋 变成 强项 ? 何 发挥 这 种 特 有 的报 道 方 式 的优 势 , 电视 台 如 如 让
【 专题研讨 】
浅谈怎样做好 电视新 闻深度报道
梁建 云
( 北省 石 家 庄 市井 陉县 广 电局 , 北 河 河石Leabharlann 庄000 ) 5 3 0
摘要 : 深度报 道 本 是报 纸 的 强项 , 电视 媒 体 为 了抢 夺 受 众 市场 , 过 种 种 形式 和 手段 将 触 角深 入 深 度报 道 领 但 通
于疲劳 而引起 的失调 , 使人体 的机能得到提高 , 体质 得
到增 强 。
体育锻炼 具有调节人体 紧张情 绪的作用 ,能改善 心理状态 , 恢复体力 , 能增进身体健康 , 使人精力充 沛地 投入学 习、 工作 ; 体育锻炼 能舒展身心 , 有助安眠及 消除 读书带来的压 力 ; 育锻炼 可以陶冶情操 , 持健康的 体 保 心态 , 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 、 主动性和创造性 , 以提高 4总 结 家庭 体育的形 式是丰富多彩 的, 从健 身 、 健美到体 自信心 和价值观 , 使个体在融洽 的氛 围中获得健康 、 和 育娱乐 、 体育观赏 , 从早 晚散步 到节假 日郊游 、 田猎 、 爬 谐 的发展。 3 家庭体育能满足家庭成员文化 、娱乐 和审美 的 山 , 三大球到各类棋牌 , . 3 从 从游戏到气功 、 太极拳 ……都 需要。都市化生活使大多数人们与大 自然隔绝 , 而家庭 是家庭体 育的内容 。家庭 体育的开展 由每个家庭单独 无须刻 意组织 、 管理 , 有很 强的独立 性和 自主 具 体育可 以使人 回归到大 自然 中,享受 自然界的无限乐 进行 , 趣, 如一 家人一起外 出散步 , 利用 节假 日进 行游泳 、 钓 性 。 通过家庭体育 , 以选择一些游戏 性 、 可 康乐性强 的 鱼 、 山等体育 活动 ; 登 以家庭 为单位现场观看或 电视观 给家庭生 活带来欢乐 , 消除 了家庭成员 赏体 育 比赛 和表演等 ,都是值得推广 的简便易行且 充 体育活动项 目, 满乐趣 的家庭体育项 目。家庭体育在人们 日常 生活中 在工作 、 习中所积 累的疲 劳感 , 学 并给家庭生活增添活 和 所 占的分量越来越重 , 它能愉悦身心 , 调节情感 , 满足人 泼 、 睦 的气 氛 。 们的审美需求。 总之 , 当今全社会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 在 树立终 身 3 家庭体育能够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 . 4 加深亲情。 家 体 育观念 的背景 下 ,社会应 注重对家庭体育 的正 确宣 庭体育可 以融洽家庭关系 , 增强家庭 内部凝聚力。 活泼 、 传、 引导和培养 , 使家庭体育在人们心 中扎根 、 立足 , 不 轻松 、 有趣 的体 育活动给家庭生 活带来欢乐 , 消除家庭 断提高全民族 的身体素质。 . 成员 在工作 、 习中所积 累的疲 劳 , 学 能够增加家庭 成员 参 考 文 献 : [李淑梅 , 莎, 长伟. 家庭体育的社会功能卟 长春 师范 1 1 卢 金 谈 间的接触机会 ,克服现代家庭聚少离多 引起 的心理隔 学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2 0 ,1 ) ,0 8 (2 . 阂 , 给家庭生活增添和谐 、 并 活泼 的气氛 。以运 动的形 2陈济川. 家庭体 育—— 实现全 民健身运动可持 续发展的落脚 式相互交流和沟通 , 还可 以使家庭成员形成互相关心 、 『J 点Ⅱ.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0 5 ( ) 2 0 ,2 . 互相照顾的好习惯 ,让每一位 成员都感 受到家庭特有 【 韩勤英. 3 】 从终 身体育看 家庭体育 、 学校体 育和社会体育一体 的和谐 、 温馨 , 产生家庭归属感 , 营造和谐 向上 、 团结互 化 北 京体 育 大 学学报 ,0 4 ( ) 20 ,3 . 爱的 良好氛围 , 能有效维系家庭 的和睦和稳定。 【 张新成 , 4 1 张新运. 家庭体育在全民健 身运动 中的作用[. 1郑州 1 3 家庭体育的教育功能。 . 5 家庭体育 , 是少年儿童学 工业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2 0 , 1. 社 ,0 1 ( ) 习技巧 、 掌握规则的起点 。 首先在家庭 中学会坐 、 、 、 立 行
论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论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4657831a55270722192ef765.png)
时效性强 的报道 ,从某 种意义上说 ,本身就蕴
含着一定 的深度 。我们 知道 ,深度 报道是针对
一
些重大事 件所做 的报道 ,然而事 件的重大 和
5 3
作 者必须要 向观众提 供更 多的、生动 的、典型
的电视 画面。电视 画面是 电视 传媒最 重要 的要 素 之一 。可 以说 ,离开 了 画面 ,就 不是 电视 ; 离 开了典型生 动的 画面 ,电视深度 报道也就 失
去 了支撑 。充分 利用最 能揭示新 闻事件 内涵 的
通过 电话 ,就可 以获得一 条信息 ,报道 出一条
新鲜 , 并 且有 时可能也 已被其他传播 媒介炒 得
没什 么味道 了。出色 的深度报道 ,通常都是 时
效性 比较强 的报道 。
2 . 搞好 电视深度报 道还要 注 意展 现新 闻事
件 的 发 生 、发 展 的 过 程 , 让 过 程 说 话 。 新 闻 要
众 的热切要求 ,使 电视深 度报道有 了产生 、生
论 电视新 闻 的深度报道
口 罗 靖
深度 报道许 多人又称之 为解释性 报道 、调 查性 报道或分析 性报道等 。与一般 的动态性新 闻报 道相 比 ,它 是一种较 为全面 、深入 的新 闻
观念见解 的新 旧,是在相对 的时 间空 间成立 的。 试想 ,随着时 间的推移 ,空间 的变化 ,一些 事
电子艺术 的再 创作功能 又使 电视 传播有 了强烈
的感 染力 。在 采访 报道 中 ,记者们 前期采拍 和 后 期编辑 中都 注重发挥 了电视 特长 的优 势 : 拍 摄 时 ,他们刻 意寻找新 颖 、独特 的角度 ; 后 期 编 辑时 ,也适 当运用 了三维动 画、多屏分 割等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6701a52958fafab069dc0263.png)
Where:不仅要报道现场,还要注意地点的眼神和波及。
Who: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还要采访直接间接相关人员。
What: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情形和细节都要搜集。
Why:说明新闻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How:分析意义、预测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曾经提出三个层面的报道概念: 第一层报道是对主体新闻事实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 报道是发掘涉及主体新闻表象背后的原因及实质的调查性 报道;第三层报道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做出 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
5、寻找独家信源和独家提问角度
6、围绕价值点设置、场景描述、矛盾
挖掘和个性化细节收集素材
纵深而非表面的认识 7、根据不同采访对象,有技巧有针对
整体而非孤立的视角 性地导入问题,以随时调节气氛,突
多元而非单一的判断 破采访困境。
历史而非教条的分析
发展而非静止的眼光
温热而非冷漠的情感
其次,需要正确理解“事实”与“报道”的关系。报道是 对事实的深化和升华,如深刻的评论、为事实建构背景、 多向性的解释、巧妙的叙事等等,但所有这些方式与手段 都取决于“事实”本身。有丰富内蕴的“事实”是深度报 道赖以展开的基础,是构成“深度”的本源,因而具有决 定性意义。
深度意味着现场的抵达、意味着追问的深 入、意味着证据的确立。深度报道的思维 过程,始终围绕着“问题意识”和质疑的 精神,或者说是从疑问进入,从质疑的态 度进入的。深度报道的“深” 就深在以 事实的讲述和事实中疑问的解开为核心。 对此,杜骏飞、胡翼青在《深度报道原理》 中认为,新闻事实不仅仅是具体的新闻事 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 闻事件与人的关系,“深度报道的指向是 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在书中提出了一 个新的新闻接近事实的基础追问:
试谈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试谈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ac0fe13df111f18583d05ac4.png)
结构方式,使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4 多 效 益 的 宣传 性 、
深度报道和一般性报道相比,由于它收集的材料丰富,
掌握 的信息 量大 ,信息 面广 ,对 事 态有深 层 次 的思考 ,不
记者也可以在抓住启迪人心智、引发人思考的新闻事 实后,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观点,从一事情与另一事情 论是对事件 的正 面报 道 ,还 是 对 问题 的逆 向思考 ,只要报 的联系中去挖掘事情的本质和意义,从一个大的系统去把 道 的题材选 择得好 ,是 群众 所关 心 的事 情 ,能引 起社 会 的
・
7 ・ 3
维普资讯
反响。节 目 播出后 , 往往能够收到非常显著的宣传效果。 中央电视台的 《 新闻调查》 质景报告》 法治在线》 、《 、《
维普资讯
赤 峰 学院 学 报 ( 文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汉
Jun l f hF n C Ug (o.S i ora C ieg o ee S c c) 0
第2 7卷
No . 1
第1 期
Vo. 7 12
试 谈 电视 新 闻的深 度 报 道
握和分析 事情 的 因果关 系 。让 观 众看 了报 道后 ,从 根本 上
、
充分认识电视新 闻的 深度报道
1 、多层次的展 示性
去分析事情的委婉曲直,剖析事情 的历史根源,从事情的 历史背景中去窥测事情的真正内涵。
电视观众往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求 电视新 闻对所 报道 事态 的前 因后 果
能作 出合理 的解 释,并 对事 态 的发展 箱 势能作 出科 学 的预 理性思辨离不开逆向思维。逆 向思维能摆脱传统的思 摆脱事物的局限,站在 比较高的角度去审视所表 见。从单一的角度人手,通过某一个侧面的简单报道是难 维模式 , 以实现这一要求 的。电视记 者 只有对 所 报道 的事 物进行 多 现 的对 象。逆向思 维往 往 能收 到预 想不 到 的效果 。它能抓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cbb411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7.png)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民生新闻节目以其独特的报道手法和深入的调查报道,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意义、特点以及其在当下社会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剖析。
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是指电视台根据民生问题的特点、时效性和社会关注度,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和解析。
在报道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各种报道手法和技巧,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揭示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原因。
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还会通过大量的调查、采访和实地考察,获取丰富的信息和素材,以便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呈现问题的真相,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在当下社会中,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事实、认识问题、关注民生的平台。
通过深度报道,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各种民生问题的背后故事和原因,增强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注。
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还可以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丰富的报道信息和素材,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积极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还可以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深度报道,可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症结,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社会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有利于解决问题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报道题材和风格都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
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报道内容都是基于事实和真相,能够传达出真实的信息和情感。
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时效性和敏感性强,在报道过程中会及时跟进社会事件和热点问题,力求报道的及时性和新鲜感。
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还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生动的报道形式和真实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产生丰富的情感共鸣。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1a802d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e.png)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一直是电视台的重点节目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活。
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深度报道更是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因为它能够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重要性和影响。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它能够帮助观众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原因。
通过深入报道,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一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当一个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通过深度报道揭示灾害发生的原因,政府的救灾措施以及受灾群众面临的困难,从而让观众更加理解和关注灾害背后的问题。
深度报道还可以引发观众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深思和讨论。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可以突破表层的报道,对于一些热点话题和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解读。
关于校园欺凌的深度报道可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让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反思。
通过深度报道,社会上的舆论可以更加客观和理性地参与讨论,从而使得社会上相关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能够给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深度报道可以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些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通过深度报道来呼吁社会关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孩子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帮助。
深度报道可以引发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使得一些弱势群体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协助。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
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消费维权等等,都是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重点内容。
通过深入报道这些民生问题,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的状况和问题,从而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除了电视台以外,网络平台也在近年来兴起了众多的民生深度报道栏目。
通过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民生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acb8a2ec90c69ec3d5bb75eb.png)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第三节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写作$
电视深度报道是 指凭借声、画形象 ,对重大新闻事件 ,有影响的社会问 题、社会现象,做 有背景、有分析解 释、有归纳预测的 报道与点评。
• 前者需要在不同观点和不同事实的比较中 获得确定的意义,而后者则是用已确定意 义的事实去解释未确定意义的事实。
$
4、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
• 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的区别:
• 调查性报道中的观点对比与解释性报道中 的背景对比是不同的。
• 前者需要在不同观点和不同事实的比较中 获得确定的意义,而后者则是用已确定意 义的事实去解释未确定意义的事实。
$
4、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
• 解释性深度报道案例:
• 《焦点访谈》:《耳闻眼见未必实》 • 前者需要在不同观点和不同事实的比较中
获得确定的意义,而后者则是用已确定意 义的事实去解释未确定意义的事实。
$
4、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
• 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的区别:
• 调查性报道中的观点对比与解释性报道中 的背景对比是不同的。
$
• 所谓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就是指报道的问 题具有较高的社会关切度,是广大群众普 遍关心、密切关注的问题。
• 所谓有深度报道价值是指所选择的事件和 现象具有极大的信息承载量和牵动力,具 有进行深入调查和层层推进的可能性。
一、深度报道的选题要求
$
• 央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
• 《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调查 》、《每周质量报告》、《面对面》、《 环球视线》等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的方法
![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aec1968762caaedd33d432.png)
2 电视 新闻节 目进行深度报道 的方 法 2 . 1 新 闻的选题要 多样化
新 闻节 目要 想进 行深 度 报道 ,必 须 确保 新 闻选 题 不能带 有 局 限性 ,才 能保
证深 度报 道 能够 产生 全方 位 、多层 次 的 传播效果 ,受众才可以按 自己的喜好选 择 新 闻节 目。然 而 , 目前 有 些地 方 台 的 电视新 闻 节 目在这 方 面还存 在一 定 的局 限 性。新 闻节 目的 制作 思想 局 限于 “ 每 个 节 目都要 有 明确 的结 论 ” ,使得 采 编
闻节 目进行深度报道 的方法 ,以期 为电视 新闻节 目的深度报道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电视 ;新闻节 目;深度报 道
当前 ,各 个 电视 台在新 闻类节 目中 都存 在 深度 报道 节 目,深 度报 道也 是各 个 电视 台新 闻节 目的立 台之 本 ,在 电视 新 闻节 目中的地位是无 可取 代的。然 而 , 由电视 台新 闻类 节 目的发展 过 程可 以看 出 ,深度报 道类 的新 闻节 目在 实际 报道 中还 存在局限性 ,没有实现跨跃式发展 , 在 报 道 中还缺 乏 一定 的规 范要 求 ,亟 待 解决 。 1 电视 新闻节 目深度报道的优势及特点 电视 节 目深 度报 道 的优 势在 于 ,它 综 合运 用 了 电视 画面与 声音 等手 段 ,展 示 了真实 的、充分的、有说服力 的事实 , 并用 事 实来 挖掘 事物 的深 度 ,从而 产生 预期 的传播 效果 。其 特点 主要 有 三点 。 是 直观 性 。电视新 闻节 目是采 用声 画 结 合 的方 式来 播 报新 闻事件 ,使 受众 可 以更 直观 地 了解新 闻事件 发生 的原 因, 以及 其造 成 的影 响。二 是真 实性 。新 闻 节 目都 是 通过 采访 ,让经 历过 新 闻事 件 的人 来 亲 身讲述 事件 的发生 原 因和造 成 的后 果 ,从 而使受 众 能够 了解 到事 件 的 真 实情 况 ,以便增 强 新 闻节 目深度 报道 的说 服 力 。三是题 材 前沿 性 。新 闻节 目 在选 择深 度 报道 的题 材 时 ,要选 用 当下 最流行 、最有 吸引力 的话 题。只有如此 , 新 闻 节 目才会 受 到人 们 的关注 ,从 而使 新 闻节 目的收视率能够得到保证 。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ca4b91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d.png)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1. 引言1.1 什么是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是指电视台以民生问题为主题,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报道的节目。
通过该类节目,可以重点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提供详尽的信息和观点,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呈现新闻内容,从而增强民众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深度报道着重于对一些复杂、关键的话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而非仅仅是报道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表面。
通过深入调查报道社会热点事件,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可以揭示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引发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提供详尽的信息和观点,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各方立场,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理性的判断。
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提升他们的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深度报道,电视台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监督和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公平、美好发展。
2. 正文2.1 重点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中,重点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问题通常是直接关系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等。
通过深度报道这些问题,电视台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的状况,为他们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就业是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
电视台可以深入调查当前就业市场的情况,分析各个行业的就业前景,提供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解读,帮助观众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教育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电视台可以报道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关注教育公平和教育改革的进展,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看待教育。
在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方面,电视台需要深入调查报道,提供观点和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也是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责任和使命。
2.2 深入调查报道社会热点事件深入调查报道社会热点事件是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重要部分。
浅论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浅论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9589340a5901020207409c77.png)
浅论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作者:严金兰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23期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作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如此迅捷的时代,作为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竞争力?毋庸置疑,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媒体的一个重头戏。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电视新闻魅力的具体体现,更是观众日益提升的收视心理、审美情趣的需要。
《新闻学大词典》里对深度报道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式,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报道的形式。
”这说明深度报道已经不再满足向受众传达事实本身,而是对新闻进行深刻剖析,并由此揭示事情的发展趋势、后果和本质。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相对于新闻事件的一般动态性报道而言,是对新闻事实做深层次剖析的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新闻报道形式。
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抓好选题是关键首先,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
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偶发性事件,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
其次,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开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
一般说来,深度报道的题材应具有这样的特点:〈一〉具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二〉贴近群众,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该源于动态消息,也就是说,不应失去新闻性。
除了与大政方针有关的内容外,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困惑,诸如城市交通、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下岗再就业、产品质量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关注。
在选题时要遵循以下几个标准:首先,抓住“热”,就是把选题的目光投向社会热点,真正起到传递百姓心声之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意味着现场的抵达、意味着追问的深 入、意味着证据的确立。深度报道的思维 过程,始终围绕着“问题意识”和质疑的 精神,或者说是从疑问进入,从质疑的态 度进入的。深度报道的“深” 就深在以 事实的讲述和事实中疑问的解开为核心。 对此,杜骏飞、胡翼青在《深度报道原理》 中认为,新闻事实不仅仅是具体的新闻事 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 闻事件与人的关系,“深度报道的指向是 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在书中提出了一 个新的新闻接近事实的基础追问: 发生了什么事件? 谁对这件事负责? 他们为什么做这件事? 是什么促使他们做这件事?
除了把事件放在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背景中外, 还要重视人与事之间内在或外在的各种联系的整体中,不能 孤立地就事论事。邱兴华案中,杀人是主体事实,在杀人前 后他的其他行为是关联事实,其他人对他实施的行为也是关 联事实,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做的其他重要事情也是关联事实。 普遍联系的事实给报道呈现了多因多果而非简单的一因一果 的报道深度。 过程报道的价值一方面在于提供更多核心事实,一方面 在于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阐释事件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 增加报道形象性和生动性的最好办法是运用细节。正是一个 个细节把事实变为事件。发现、展现那些有告知和知晓价值 的“细节瞬间”,将零散的事实组合成有完整意义的事件, 也就是说,若干有表达意义的细节瞬间构成一个有报道意义 的新闻事件,而足够多的细节瞬间组合成事件发生、发展的 必然过程,按一定逻辑顺序发现和展现这样的瞬间,就构成 了用事实阐释事实、用事实表达事实的意义这样的阐释性报 道。
Where:不仅要报道现场,还要注意地点的眼神和波及。 Who: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还要采访直接间接相关人员。 What: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情形和细节都要搜集。 Why:说明新闻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How:分析意义、预测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曾经提出三个层面的报道概念: 第一层报道是对主体新闻事实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 报道是发掘涉及主体新闻表象背后的原因及实质的调查性 报道;第三层报道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报道的基础上做出 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 深度报道的灵魂往往不在报导主体,而在报导的背景。 背景决定报导主体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一个事件,放在不 同背景下就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张北地震如果不交待距离 北京的距离这样一个环境背景,其报道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一个知识产权的侵权案,如果加上这个国家整体的知识产 权的侵犯和打击的社会背景,意义就会增加不少。一起车 祸,加上这是这个城市的一个月来的第32起类似悲剧,会 很不一样。邱兴华案,如果没有背景交待就丧失了大部分 报道的意义。 背景材料包括历史背景、环境背景、社会或时代背景、人 物背景、专业背景等。
第五章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一 什么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前身是解释性新闻,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一些美国记者意识到,运用客观报道手法的纯新闻 已无法深入事件的深层,更无法剖析原因与揭示其影响与 发展前景,这既不能满足读者要求,也违背记者的职责。 于是,解释性新闻应运而生。但解释性新闻一直到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后才在美国新闻界占统治地位,并将解释性新 闻理解为: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 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 解释性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释或分析什么,而是为了更 好地报道事实,通过发掘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更多事实 来更详细更深入地进行事件报道。 它深在事实而不是深在思辨。
二 如何采访深度报 深度报道采访要点: 道 1、事实本身的核实和细节的再发现 深度报道本身不是 2、背景材料、关联事实的采访和收集 一种报道题材,不 3、动态过程还原:立足于复原事件发 是一种问题,甚至 生发展的脉络 不是一种报道方式, 4、注意和发掘有代表性的新闻瞬间和 而是一种报道的哲 直接引语 5、寻找独家信源和独家提问角度 学和方法论— 6、围绕价值点设置、场景描述、矛盾 挖掘和个性化细节收集素材 纵深而非表面的认识 7、根据不同采访对象,有技巧有针对 整体而非孤立的视角 性地导入问题,以随时调节气氛,突 多元而非单一的判断 破采访困境。 历史而非教条的分析 发展而非静止的眼光 温热而非冷漠的情感
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Roscoe Drummond)从实践和操作 的角度理解深度报道为:“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 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另一种西方流行的观点认为深度报道是在“五W”理论的基 础上,将“五W”和一个“How”的内涵加以扩大。
When:不仅要说明现在,还有追朔既往,预测未来。
⊙深度主要来源于事实本身。 “挖掘深度的方向不是唯一的,但无论节目制作者选择了 什么样的方向来寻求节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深度,都必须首 先寻求支撑这个深度的事实与证据。所谓深度就是对事实 的占有,作为记者,你获得事实越多,你离深度越近。”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新闻应提供一种真实,并不提供观念。深度报道的本质 应该是事实的深度,不应是观念的深度和理论的深度。事 实的新鲜感永远高于观念的新鲜感。 即是说,所谓深度, 不是或不主要是因为记者所发表的对事实的深刻见解,而 是深在以事实的讲述和事实中疑问的解开为核心,并由此 引导受众进入到一种深度中去。“深度不是艰深的话语和 生涩的表达,而是最终由观众来感受的深刻。” (孙玉胜: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深度来源于事实”: 首先,需要准确理解“事实”。有的事实简单明了,因而 一般仅可作资讯报道。但有些事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具有历时性和延展度,具有开掘和拓展的潜力,本身就呈 现出意犹未尽的“深度”,有深入报道的可能; 其次,需要正确理解“事实”与“报道”的关系。报道是 对事实的深化和升华,如深刻的评论、为事实建构背景、 多向性的解释、巧妙的叙事等等,但所有这些方式与手段 都取决于“事实”本身。有丰富内蕴的“事实”是深度报 道赖以展开的基础,是构成“深度”的本源,因而具有决 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