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经济发展阶段
应县 千万工程惠及万千幸福
![应县 千万工程惠及万千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8b40de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9.png)
应县千万工程惠及万千幸福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23年第12期寒冬已至,但應县东南部连片发展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内仍然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菜农们正在辛勤地劳作,他们培育出的这些蔬菜将源源不断地运往蔬菜市场,有些还会成为外地菜商的抢手菜源。
应县是晋北地区无矿产资源污染的农业大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宜发展无污染、高品质的名优特色农副产业,是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
近年来,应县深入实施“特”“优”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深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面向全国、服务京津冀的优质杂粮、优质畜产品、特色果品蔬菜供应基地。
目前全县粮食、蔬菜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85万亩、17万亩左右,设施农业总量达到1.7万亩。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
如今的应县,农民富了起来,村庄靓了起来,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应县的今日之景,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千万工程”密不可分。
今年,山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主题教育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交流研讨会指出,要有力有序有效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久久为功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在这一背景下,应县如何破题?乡村如何升级?在“千万工程”指引下,应县聚焦产业振兴、人居环境两大方向,持续探索、层层破题,与时俱进地回答好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兴产业:重塑生产力走进应县大临河乡北丰疃村,连片的大棚绵延铺展,新鲜的蔬菜长势喜人。
“布尼奥尔水果西红柿皮薄汁多,是我们应县的特色品种,售价是普通西红柿品种的两倍多。
我今年种了两大棚布尼奥尔水果西红柿,卖西红柿的收入有3万多元,卖完西红柿还能继续育苗。
”在大临河乡北丰瞳村明湖蔬菜种植育苗基地内,47岁的菜农苏明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我种菜已经10多年了,这几年,应县蔬菜产业化发展,北丰疃村可以说是走在全县设施蔬菜前列。
”提起蔬菜种植,苏明湖打开了话匣子。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508884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9.png)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张志琴;程英翠;郭常莲;王学萌【摘要】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县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中部6省中步伐缓慢,是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Since the 11th " five year plan"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 had been taken as the main method to solv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nners, promote well-off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 was slower than that in other six provinces of the central China due to internal structure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counties. In the paper, gray assessment was applied to analyze Shanxi's county economy. The results showed Shanxi's county economy relied more on resource and energy industry, and the order of development level from high to low was secondary industry, tertiary-industry, primary industry, respectively, and the tertiary-industry in the cities or counties with hig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poor.【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山西;县域经济;灰评估;产业结构【作者】张志琴;程英翠;郭常莲;王学萌【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统计局,山西太原03000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多部门经济的统一体。
奋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
![奋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a0bc2a2af90242a895e5b3.png)
奋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应县强力推进三项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增效的有益实践中共应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杰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东端,东邻大同市浑源县,西接山阴县,北邻怀仁县,南毗繁峙县、代县。
全县辖12个乡镇、298个行政村、32万人。
全县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
应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耕地116万亩,基本农田80万亩,水浇地55万亩,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奶牛养殖基地县。
然而,在全球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全县农业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征地矛盾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发等大背景下,如何始终保持农业发展的优势地位,一直是应县县委、县政府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
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温室大棚、养殖小区和生态经济“三项建设”为抓手,奋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跨越,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三项建设”进展情况从一定意义上讲,“三项建设”是应县农业生产的一场深刻革命,为了确保少走弯路、成功转型,该县在“三项建设”中,重点是培育典型、打造精品,为下一步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带动农业发展方式整体转型跨越,奠定良好的基础。
1、以温室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建设全面展开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县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近两年来,全县以南河种镇、下社镇、大临河乡、金城镇等乡镇为主,共完善日光温室2686个,新建日光温室、移动大棚3908个,新铺开6大“千亩温室大棚园区”、39个“百亩温室大棚园区”,名列全市前茅,进入全省20强。
按照规划,南河种、下社、大临河、杏寨等乡镇以发展大棚蔬菜为主,促进蔬菜产业集约化发展。
例如南河种镇引资建设的山西天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种植、科研、农技培训及推广和农业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应县国贸商业中心策划报告
![应县国贸商业中心策划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35a32bbe1e650e52ea99a6.png)
目录:
一、市场概况 二、本体研究 三、具体操作 四、总 结
一、市场概况
1、应县概况
应县概况
应县位于山西省境北部,朔州市东部,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应县东邻浑源县,西向平 朔邻山阴县,北邻怀仁县,南毗繁峙县、代县。
县政府驻金城镇,县城建成面积约12平方公里,县城北部有世界著名的木塔。 应县辖3镇9乡,共有10个居委会、321个行政村,391个自然村,全县居民近35万人。应 县人口城镇化率较低,县城占总人口约为20%,7万余人,加上南河种镇、下社镇共计不足3万 人,城镇化率不足30%。 应县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及服务业不发达,全县经济总量较低。但应县居民有出外 地打工、做小生意的传统,故民间财富较多,居民较富裕。
二、本体研究
1、基础数据
项目数据
本项目位于朔州市应县县城西南角金城镇洗朔线与金城西街交叉口西南角(广益华府西 侧),原名称为中国应县国贸商业中心,规划为应县最大的汽车产业园以及建材市场。
项目占地面积175.73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64591㎡,预计分三期开发: 其中一期已开发55亩,全部为商业业态。 剩余未开发部分120亩,二期住宅68亩;三期52亩主要规划为为一、二期商业及住宅的 配套设施。
应县房地产市场属于起步阶段,城市化率较低,仅为3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住宅地产市场发展程度一般,在建的项目以及已建的项目主要以多层建筑及小高层建筑 为主,无高层建筑。 应县住宅市场的多层住宅售价约为2800元/㎡,小住宅售价约为3500元/㎡。在传统老城 区住宅售价较高,约为在3800元/㎡。 目前,应县在售的住宅项目仅有不到15个,相比省内其它县级区域,供应量居中。尤其 是规模较大的小区 ,受欢迎程度最佳。 应县住宅需求量较大,住宅楼盘销售都相对较好,住宅市场前景广阔。
良好的法治环境就是生产力——山西省应县县委书记、县长王守林谈法治
![良好的法治环境就是生产力——山西省应县县委书记、县长王守林谈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2fde4d0ceff9aef8941e06f6.png)
项 重 要 内 容 。 专 ¨制 定 了县 政 府 领 导 定
期 学 习 法 律 的有 关 制 度 , 善 并 健 全 了 完
目; 投资 1 2 . 亿元年产 60 7 0 万张绵羊皮加
工项 目 ; 资 1 7 亿 元 的药 用 植 物 空 心 投 .2 0 胶 囊 生 产 项 目等 。 目前 上 述 项 目多数 已 建 成投产 , 成为全县经济转型发展 、 已 跨
王 守 林 : 年 以 来 , 政 府进 一 步 健 今 县 全 了 重 大 事 项 行 政 决 策 集 体 讨 论 、 制 法
人员审核 、 专家 咨询 、 社会公示 和听证 等
越 发 展 的主 力 军 。
决 策 机 制 , 范 制 定 程 序 , 化 备 案 审 规 强
查 。 通 过 深 化 体 制 改 革 , 化 了 政 府 的 强 服 务效 能 , 建 设 法治 政 府引 向深 入 。 把
王 守 林 : 有 良好 的 法 治 环 境 作 保 没 障 , 很 难 实 现 经 济 社 会 跨 越 式 发 展 就 省 委书记 袁纯清《 以转 发 展 为 主 线 为 实 现 I 两 经 济 社 会 跨 越 发 展 努 力 斗》 【 J 的 讲话 精 神 , 新 之 风 、 实之 言 . 明 以清 务 指 了 l西 当前 和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科 学 发 展 的 I j
工 等~ 批 农 业 产 业 化 龙头 加 工 项 目 , 被 列 为 全省 商 品 粮 、 并
无公害 、 奶牛养殖 、 畜禽生产 、 牧草种植基地。去年 , 完成地
区 生产 总值 2 1 2 万 元 , 比增 长 1 % ; 162 同 O 完成 工 业 总 产值 1 19 6 3 0万 元 , 比 增 长 3 .6 : 成 工 业 增 加 值 6 8 9 同 08 % 完 3 2 万 元 , 比增 长 1 .1 ;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1 4 同 9O % 城 1 1 2 元 , 比 增 长 1 % 。 应 县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正 步 入 新 的 快 车 同 31
富而美大营 兴村正当时——山西省应县大营村新农村建设事略
![富而美大营 兴村正当时——山西省应县大营村新农村建设事略](https://img.taocdn.com/s3/m/e9af220aa6c30c2259019ebb.png)
近年来 , 应县县委 、 政府积极倡导发
展现代农业 , 大力号召发展设施农业 。 为
了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 带动 村民致富 , 村
吃不上安 全水的难题 ; 新建村级卫 生所
一
处, 占地 6 方米 , 屋 3间 , 0平 房 辐射
大 营 村 将 在 黄 花 梁 新 打 机 井 1 o
眼 , 全形成 规模 合流 、 完 北水南 调的 用 水格局 。 届时 ,0 1 0多亩肥沃土地将用于
党支部书记杨树明联 合 6 户村民 , 3 组建
了大营村展望 日光温室蔬菜联合社 。合
作社 已与 1 户村民协调土地 2 0亩 , 9 6 开 工建设 目光温室 。
宜面美大菌
山 西 省 应 县 大 营 村 新 农 村 建 设 事 略
口吴 慧梅
近 年来 , 山西省应县大营 村在党支 部书记 、 委主 任杨树明 为首 的领导班 村 子带领下 , 开始 了新 的兴村之路 。
重经济 引领发展瓿皖
j曩
工厂和 葵花子加工厂 , 带动 当地农 民打 工 不离 乡 , 进农 民增 收 ; 力支持 种 促 大
l — ■—1 —
入 。 里还将投 资 3 万 元 , 村 c 1 为养鸡场购 入鸡苗 5 只 ; 万 在现 有存栏牛 40头 的 0
这 10座 目光 温室 蔬 菜大 棚 建起 O 后, 全新 的经 济形态和 发展 模式 , 更 将 加 有效地加速大营村 的致 富步伐 , 提升 全村 的整体经济实 力。
全体 村民 的安全 吃水 、两 处养殖 园 区
10 0 0头存栏牛 的供 水问题 。 正在着力建
设的 10座沼气池 , 0 旨在 为建 设资源节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
![应县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edafdf844769eae109ed1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适应应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和控制县域城镇体系与乡村居民点体系的合理发展与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全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特编制《应县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地位:本规划是指导全县各类城镇与乡村居民点发展,调控区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调控空间开发建设活动的纲领性文件,适用于应县行政区域范围。
县域内各部门专业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协调。
各城镇(包括集镇)总体规划和工业区、工业点、交易市场规划应以本规划为指导。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约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规划目标,突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共享和分区管制的调控思路,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特征,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构建与工业化初期经济社会集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城乡空间体系。
规划具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原则;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予人关怀的原则;动态性原则。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2000);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办法》(2003);《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报批稿2004.11);《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山西省应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0—2010年总体规划》(2003.12);《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997;《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0)》;国家、省、市其它有关的法规、政策、条例。
山西119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寿阳排第几?
![山西119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寿阳排第几?](https://img.taocdn.com/s3/m/b345bae6fab069dc50220142.png)
山西119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寿阳排第几?A类县市A类县(市)是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煤炭大县(市)。
根据考核评价办法,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TOP1】孝义市孝义是山西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是中国百强县(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市。
2012年2月24日,以山西孝义城市名命名的“孝义舰”列装南海舰队。
【Top2】灵石县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
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特色魅力城市之一。
【TOP3】柳林县柳林县城所在地柳林镇始兴于明,鼎盛于清,因商贾云集、物贸繁盛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誉。
【Top4】怀仁县境内有金沙滩古战场、清凉山辽代砖塔等景点。
2013年,怀仁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8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0.5%。
[2] 城镇化率55%,居朔州市第一位【TOP5】沁水县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
现存的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等,映证了沁水历史的遗迹。
【Top6】襄垣县2009年,襄垣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TOP7】山阴县历史文化名城。
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煤炭为主,是产煤大县,有“煤乡”之称。
【Top8】沁源县沁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古遗址16处,古建筑46处,石刻14处【TOP9】高平市是晋城市的北大门,因其四面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而得名。
是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明星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市、山西省园林城市。
【Top10】长治县长治县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田面积达242平方公里,储量34亿吨以上,素有“煤乡”之称。
名胜古迹颇多,较为著名的有南宋玉皇观、看寺正觉寺、南王庆龙泉寺、东呈古佛堂、八义法云寺、李坊洪福寺、原家庄的东泰山庙和八义瓷窑遗址等【TOP11】长子县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
应县——凭依木塔建新城
![应县——凭依木塔建新城](https://img.taocdn.com/s3/m/3e4b665c79563c1ec4da7142.png)
应县——凭依木塔建新城作者:尹海琼来源:《财经界》2012年第11期应县位于山西省境北部,朔州市东部,面积1667平方公里,辖3镇9乡,应县33万人口,在雁北地区,是一个人口大县。
应县属于大同盆地,三分之二是平川,三分之一是山地,100万亩的耕地中,50万亩都是水浇地,一直是个农业大县。
从全国、全世界的目光中,应县是个不起眼,很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然而,应县县委书记兰成国认为,这个状况将很快得到改变。
应县的三个区域两大优势《财经界》:来到应县之前,我们听说应县是个无煤县,在山西全省都属另类;应县还有大片盐碱地,无法展开高新农业,不利于转型跨越。
当然,我们也知道应县有一座无以伦比的辽代木塔,不知它对应县的发展,应县人的未来,会有多大的帮助?兰成国:感谢你对应县的了解和关切。
现在的应县经济主要是三大块,我们称作三个区域。
第一个当然是农业。
应县的农业,有传统优势,现代农业的发展势头也是非常好的,特别是近几年现在农业的园区的示范带动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很高。
按我们的数据来说,现在农民的收入是不到8000元,但是实际上,应县的农民实际收入应该是1万元左右,在朔州来说,算农民的收入,应县是比较高的,这是它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应县比较协调发展,应县没有很大的老板,但是也没有很穷的穷人,至少是穷人的群体很小。
我们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已经有了一些成型的比较大的园区。
应县的山区,我们叫南山,在整个朔州来说是自然条件最差的一个地方,都是矸石,没有任何资源。
第二个区,我们叫新能源产业领先区,应县是朔州市唯一的无煤县,在应县境内没有一颗煤炭的储量,所以应县的发展优势靠资源,显而易见是靠不上的,所以,只能走新型工业这条路。
这几年我们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有了一定的优势,比如说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包括太阳能发电,下一步还有几个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电项目。
我们没有煤,更要靠新能源这个方向发展。
第三个区,我们叫做生态旅游和谐区、文化旅游和谐区,这个主要是针对我们有应县木塔的这个优势,所以,要把文化旅游这个品牌做起来,然后结合我们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再发展另外的一些第三产业。
应县县情
![应县县情](https://img.taocdn.com/s3/m/ede64d2ccfc789eb172dc8e8.png)
应县县情一、县情特点应县地处朔州市东端,国土面积170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298个行政村、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万。
应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独特。
境内有举世无双的佛宫寺释迦塔,有佛教圣物佛牙舍利,有金代名寺净土寺等一批国宝文物;有地质奇观石柱山、高山平原跑马梁等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应县一分山、二分川,土地广阔,水源充足,是全市唯一的无煤县和典型的传统农业县。
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确立了建设农业示范县、新型工业基地县、著名旅游观光县、教育振兴进步县、文明开放和谐县的奋斗目标,经济社会步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初步形成了粮食、蔬菜、甜菜、奶牛、林果、牧草六大基地,成为全省的商品粮、肉牛育肥、奶牛养殖、畜禽生产、牧草种植基地县。
特别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全县投资1.5亿元,狠抓农业三项建设,农业三项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全市农业三项建设现场会去年在应县召开,我县的工作受到了王君省长、刘维佳副省长和市委书记田喜荣、市长冯改朵的肯定,认为我县走出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子。
工业初步形成了白酒、炉具、乳品、陶瓷四大支柱产业。
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朔州糖业有限公司等已发展成为全省比较知名的企业。
在招商引资方面,应县通过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服务,创优软环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特别是引进了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力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引进外资达60多个亿,落地资金25个亿,风能、太阳能发电项目、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奠定了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县坚实的基础。
同时狠抓了教育振兴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6500万元,工业总产值193100万元,财政总收入210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8900万元,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88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
对山西应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思考
![对山西应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681867b8e9951e79b8927fa.png)
应县立 足“ 打造基地 , 拓展优 势” 的发展 思路 , 实施 “ 2 3 4 5工 程” , 实现建设应县 的战略 目标。2个重 点 :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 培 育发展 新型产业 ; 3个旗舰产业 : 新 能源 、 农 产 品加 工 、 牛奶制 品 业; 4个工业 园区: 城西 、 义井 、 瑞东、 北曹 山工业园 ; 五个 板块 : 新 材料 、 新能源 、 小锅炉制造 、 农产品加工 、 煤炭和化工 。
2 . 1 . 3 良好 的农 业 发 展 条 件
宏观环境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下 : ①地理背景 。 应县位于山西 省北部 , 受西伯利 亚冷高压 影响 , 冬春季风 沙危害频繁 , 影 响着 当地 的生态环境 和经济发展 , 也是京津西部外 围地区防风 固沙 、 种树种草 、 保护桑干河水源的重点 治理 区。②地理区位。东邻环 渤海 区, 西连乌金三角区 。③西部 大开发 产优 势明显 , 是我 国 5 2 3个粮食 、 棉花的生产 大 县之一 , 还是“ 环京治沙示范县” “ 山西商品粮基地县 ” 。山区发展 “ 林、 牧、 芪” , 平川发展“ 粮、 菜、 奶” 。菜地 面积约 1 5 0 0 k m: , 总产 量约 5 . 6 X 1 0 t / a , 是本县农业 的 3大支柱产业 。现有农 副产品交
中观环境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下 : ①经济 区位 。 应县位于大运 高速公路段 , 是 山西省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 的一级轴带。②旅游 区位 。 北接大 同旅游区 , 南依恒山 、 五 台山两大风景名胜旅游 区, 三大旅游 区对应县旅游业 的带动 和引领作用是不 言而 喻的。③ 资源 区位 。应县矿产 资源缺乏 , 相邻地区煤铁资源丰富 , 依托较 为便捷 的交通 , 能够获得所需资源。④城镇联系 。应县北有大同 市、 南有朔州市 , 位处 两个城市 的辐射吸引 范围 内, 受 地域影 响 而使其资金 、 劳动力 、 人才在 比较利益驱动下流向极核 。
招商引资奏响应县工业发展强音
![招商引资奏响应县工业发展强音](https://img.taocdn.com/s3/m/c19d9fe65ef7ba0d4a733b12.png)
产业 集群 工 业 呈 现 跳 跃 式 发 展 的态 势
在 这 些项 目 中 ,高新 技 术和 太 阳能 发 电 、风 电 、生 物质 能 发 电等
新 能 源 产业 ,工业 瓷 、纳米 功 能瓷 等新材 料 产 业 ,在 应 县 已初 步形 成
究 ”是 国 家 自然 基 金 重 大 科 研 项
期 组 织相 关 部 门进 行 检查 ,召开 现 场 促进 会 、协调 会 ,解 决 工 程进 展
中遇到 的 问题 ,从 而保 证 了 各大 项 目的如期 竣工 投产 。
目 。该 公 司建 有 省 级 技 术 研 发 中
心 ,产 品远 销欧 美 、 日本 、澳 大 利 亚 等 。待 三 期项 目建成 后 ,晶都将
有 绵 白糖 、酒 精 、颗 粒 粕 ,其 中颗 粒 粕 出口 日本 等 国。
工 业 园 区 重 点 建设 助推 转 型 跨 越 随着 越来 越 多 的工 业项 目落 户
应 县 ,应 县 工 业 园 区 建 设开 始 起 步 ,初 现 端 倪 。 2 1 年 ,应 县 县 01 委 、县政 府把 工 业 园 区建 设列 入 重 要 议事 日程 ,规 划建设 三个 园区 。 瑞 东 食 品 工 业 园 ,规 划 占地 15 .万亩 ,承 载绿 色食 品加工 产业 。 现 入 园 企 业 7 : 山 西 雅 士 利 乳 家 业 、中粮糖 业 、山西 梨花 春 酿酒 集 团 、年 加 工 l 万 吨 玉 米 的 玉 雄 淀 s 粉 、吉 呈 牛 物 药 用 空 心 植 物 胶 囊 为 山西 省 “ 一市 两 园” 的省级 重点 工 业 园 ,规 划面 积25 .万亩 ,承 载新
应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应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6ac77f0cc7931b764ce15b3.png)
应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共应县县委副书记王志坚随着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转型跨越步伐的不断加快,设施蔬菜正在发展成为应县农业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是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近年,特别是2009年以来,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蔬菜面积快速增加。
目前,全县设施蔬菜面积突破15000亩,其中,日光温室9000多亩,移动大棚6000多亩,比2009年增加了14000多亩,增长了14倍。
设施蔬菜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2009年前,应县几乎看不到一个连片日光温室大棚基地,近年却如雨后春笋,设施蔬菜每年以万亩的速度递增。
重点建设了天美千亩设施蔬菜园区、金义里千亩设施菌业园区、金满仓千亩工厂化育苗基地、辛圐圙千亩设施蔬菜园区,规模和档次都呈一流水平,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明显呈优势区域分布状态。
2、设施档次逐步提高。
过去,我县也曾建起一些日光温室大棚,但由于档次标准低,大棚越冬难、生产期短,比较效益不高,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开。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基本采用第二代日光温室模式,尤其是在一些示X园区,二代连栋温室的比例显著提高,智能温室也开始发展,防虫网、遮阳网应用面积与覆盖亩次快速增长,喷灌、管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也越来越普及。
3、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蔬菜新品种的更新换代。
全县重点引进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设施蔬菜基地的效益显著提高。
特别是近两年,引进一批寿光技术员来进行技术指导,改变了我县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生产理念,大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效益。
2010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其中,投入生产的设施蔬菜面积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蔬菜总产值12亿,其中设施蔬菜产值2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16%,正逐步发展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应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
![应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c16d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8.png)
应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题目:应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目录:一、引言二、调研背景三、调研目的和方法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农业发展状况2.农村产业发展3.农民收入状况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存在问题六、建议和对策七、结论八、参考文献【引言】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调研应县的乡村振兴情况,探讨应县乡村振兴的问题和对策,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调研背景】应县地处山西省中部,是一个农业大县,其农村经济一直是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流出,应县农村经济遇到了发展瓶颈,乡村振兴正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应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挖掘潜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业发展状况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应县农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劳动力密集型问题突出。
2. 农村产业发展应县的农村产业发展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对于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创业意识较弱;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多样化,缺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旅游业;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民收入增长受限。
3. 农民收入状况农民收入主要依赖农业,但由于农业收入波动较大,农民收入水平整体较低;农民缺乏其他收入来源和技能,无法有效提高自身收入(以调查为依据)。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县的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公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存在着与城市差距明显的问题。
【存在问题】综合上述调研结果,应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农业发展不平衡,缺乏技术创新和新业态引导;2. 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受限;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活条件不达标。
应县2011年一季度全县经济形势分析
![应县2011年一季度全县经济形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0a37b8680203d8cf2f241b.png)
应县2011年一季度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今年是“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面对物价持续走高、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调整的重重压力,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回升、持续向好的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及省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跨越发展为目标,积极发挥主导产业优势、不断加大投资项目建设力度,狠抓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和县域城镇化进程,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县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投资增势强劲、工业增速较快、财政增收加快,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
但是也要看到物价持续上涨对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带来较大压力,须在下一阶段及全年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一、我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回暖的双重有利因素带动下,全县经济发展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步入了常态化快速发展轨道。
(一)整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的跨越第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709万元,增长10.6%,一季度经济开局延续了近几年来较快增长的态势,表明我县经济自主发展加快。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二)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第一季度全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3280万元,增长20.4%。
由于工业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带来规模工业经济实现利税3373万元,同比增长28.2%。
(三)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高速扩张随着我县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城乡居民住房需求的持续增长,房地产投资一直是我县投资建设领域的一大亮点。
2011年,我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
我县第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23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
(四)消费环境日益改善,城乡市场在物价高位运行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县政府在两节期间严格市场监管,严励打击各种非法涨价等市场不法行为,千方百计拓宽流通渠道。
应县陶瓷产业历史发展趋势
![应县陶瓷产业历史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f9953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2.png)
应县陶瓷产业历史发展趋势应县陶瓷产业历史发展趋势一、引言应县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产地。
自古以来,应县以其丰富的陶矿资源和卓越的陶瓷工艺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应县陶瓷产业历史发展趋势,并剖析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陶瓷产业的起源和发展应县陶瓷产业可追溯到汉代,当时人们开始在应县挖掘陶土,并使用简单的工具制作陶瓷器皿。
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县陶瓷产业逐渐成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唐代,应县的陶瓷工艺达到了巅峰,被派往京城供皇宫使用。
宋代,应县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国出口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
明清时期,应县陶瓷又经历了一次繁荣期,陶瓷制作工艺更加精湛,产品更加丰富多样。
三、现代化发展20世纪初,应县陶瓷产业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逐渐转向机械化生产,陶瓷产业受到了冲击。
然而,应县陶瓷产业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选择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在20世纪50年代,应县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与现代化设备相结合,提高了产品的制造效率和质量。
同时,应县陶瓷开始探索国内外市场,推广自己的产品。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技术交流,应县陶瓷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四、应县陶瓷产业的现状目前,应县陶瓷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应县拥有丰富的陶瓷资源和优秀的工艺传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陶瓷产业链。
从采矿、制陶、烧制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发展得比较健全。
应县陶瓷产品主要有茶具、瓷器、艺术陶瓷等。
这些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目前,应县陶瓷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一、二线城市和海外市场,年销售额超过数亿元人民币。
五、未来发展趋势应县陶瓷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陶瓷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生活用品,具有潜力广阔的市场需求。
其次,应县陶瓷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推出独特的产品,增加了自身的竞争力。
应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照片
![应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照片](https://img.taocdn.com/s3/m/31a710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d.png)
应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照片《应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的照片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应县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拍摄了一系列照片。
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乡村振兴的进展和成果,还展示了农民们的辛勤努力和乡村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和主题来介绍这些照片。
首先是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照片中展示了应县农村道路的改善情况。
传统上,农村道路狭窄、崎岖,交通不便,给农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然而,通过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我们看到了宽敞、平坦的道路,这将极大地方便农民的生活和工作。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新建的桥梁,连接了各个村庄,便于农民交流和物资运输。
照片中还展示了应县的农业发展情况。
我们看到了一大片蔬菜大棚,农民正在认真地耕作。
这些大棚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农民自给自足的需求,还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通过使用温室技术,农民们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了更多的作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此外,还展示了当地农民种植的水果和蔬菜,品种繁多、质量优良,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另外一组照片显示了村庄的环境改善。
过去,应县的农村环境脏乱差,缺乏整洁和卫生。
然而,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推动,我们看到了整洁的村庄、整齐的农舍和干净的街道。
农民们也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参与到村庄的卫生清洁工作中。
通过这些努力,应县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宜居的地方。
最后,我们还拍摄到了一组照片,展示了农民们的幸福生活。
照片中,农民们在自家门前晾晒着蔬菜,农田里翻耕的身影以及他们忙碌的身影。
这些照片展示了农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并反映出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应县乡村振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环境改善,还是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都在不断提升。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再发展的道路上,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更加全面、可持续的乡村振兴目标。
二十年工作总结
![二十年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c3688ab0717fd5360cdc6c.png)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应县农业综合开发二十年工作总结应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东端。
全县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56.1万亩,其中农耕地116.3万亩,基本农田85万亩。
全县辖3镇9乡298个行政村,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0%,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
县境内无煤,矿藏资源贫乏,在整个山西北部缺水的情况下,应县是相对的富水区,境内有4条河流,5大峪口,3座水库,76条古河道分布全县,水资源总量1.5亿立方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应县成为山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990年,应县农业综合开发正式被国家立项。
20年来,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年的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累累硕果,已成为全县投资农业的主渠道、农田水利和农田林网建设的主战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交口称誉,盛赞农业综合开发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一、20年发展历程回顾(一)开发背景计划经济时代,应县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过灿烂的农耕文明,号称“雁北粮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和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然而时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农业生产条件恶化,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农民吃饭全靠老天帮忙,全县农业生产一直徘徊不前,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就这样,一直到1990年应县抓住了国家投资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后,全县农业生产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
(二)发展历程20年来,应县农业综合开发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元的进程,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3年。
6.9万亩土地、年收益5500万元的背后——山西应县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之路
![6.9万亩土地、年收益5500万元的背后——山西应县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bd57f92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8.png)
6.9万亩土地、年收益5500万元的背后——山西应县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之路应县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南河种镇段寨村,合作社成员5人。
2013年合作社成立,在本村流转3000余亩土地,种植玉米和青红椒;2014-2016年,每年流入10000多亩种植蔬菜、玉米、中药材;2017-2018年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又流入30000余亩土地。
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流转18个村的土地6.9万亩,其中包括6.6万亩耕地、0.3万亩荒地,涉及农户近8000户,基本涵盖了这18个村的所有农户。
笔者通过对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成功的典型经验进行分析和思考,为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借鉴。
一、流转费用支付方式的探索流转之初,流转费用以租金形式定额支付,最低每年280元/亩,最高500元/亩。
合作社支付租金的高低除受地力条件、流转前在土地上的投入影响外,还与流转前种植的作物有关,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流转费用相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流转费用要高。
合作社法人段仁新说,这种做法符合农户的心理承受力,缩小了农户流转前后的心理差距,便于农户持续流6.9万亩土地、年收益5500万元的背后——山西应县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之路□ 李蕊超赵秀红樊福斌转,减少悔租现象的发生。
流转后期,部分农户感受到合作社产生的诱人利润,提出土地流转费用应以收益分红的方式结算,每年按流转地块种植作物的纯利润五五分成。
这种支付方式不同于“土地入股”,“土地入股”是以土地折股量化为合作社的一部分股份,从合作社全部利润中分红,分红基数包括所有流转的土地产出的初级农产品价值、加工后的附加价值减去生产的成本,而仁惠合作社按地块五五分成的方式给予不同农户不同地块不同产出差异化的“股价”。
二、巨大的规模效益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玉米6.4万亩,中药材0.3万亩,蔬菜0.2万亩。
玉米亩产1500斤左右,每斤以0.88元出售(2018年春季收购价),每亩成本705元左右(连租金),每亩利润615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应县产业结构所处的的经济发展阶段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
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1、各产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表:
2、根据山西省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的统计报告可知, 应县
三次产业人口占行业人口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6年 61.36 15.32 23.32
由两表格对比得出,2006年应县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当于1960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二、钱纳里理论
1、 研究揭示人均收入水平(GNP 、GDP )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
2、根据山西省统计局2007年的工作报告,指出应县经过30年的发展,人均GDP发生了很大变化,GDP由1978年的1000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6.9亿元。
人均GDP由1978年的139元/人,提高到2007年的12690元/人;按照2007年年末汇率计算,人均GDP为1900美元,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收入的中限。
三十年来,应县人均GDP发展较均衡,且年均增长速度较快,年平均增长速度达7.63%。
在根据上面表格可知,2007年的人居GDP为1900美元,相当于1980年工业化阶段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