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病与性病学》教学大纲

【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和要求】

总论6学时

目的和要求

重点讲授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特点及其生理功能。使学生能认识到皮肤是机体上的一个重要器官,了解它与整体的密切关系。了解皮肤病的病因,掌握皮肤病的症状、诊断原则和步骤。掌握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及治疗原则。为学习皮肤病打好基础。

皮肤的解剖和组织(1.25学时)

讲授内容

皮肤包括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表皮:表皮的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表皮各层细胞的演变过程、主要特点及其功能。

黑色素细胞和郎格罕细胞。

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纤维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和白细胞等。

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及其功能。

附属器:

(一)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的分布,组织解剖特点及功能。

(二)毛发:毛囊的组织解剖,长毛、短毛和毳毛的解剖及其生长周期。

(三)皮脂腺:皮脂腺与毛囊的解剖关系,结构及其功能。

(四)甲。

血管:浅部和深部血管网的解剖及其功能。

淋巴管:浅部和深部淋巴管的解剖及其功能。

神经: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及其功能。

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及其功能。

皮肤的生理(0.25学时)

讲授内容

一、皮肤的保护作用:

(一)对物理性刺激的防护作用。

(二)对化学物质的防护作用。

(三)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的防护作用。

二、调节体温作用:皮肤表面热的对流、传导、辐射。汗液的蒸发。血管运动神经对调节体温的作用。

三、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汗腺分泌及其对生理影响。皮肤排泄及其作用。

四、皮肤的吸收作用:皮肤吸收的途径。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五、皮肤的感觉作用。

六、皮肤的代谢作用。

皮肤病的病因(0.25学时)

自学内容

一般因素:年龄、性别、职业、季节、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社会制度等。

外因: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等致病因素。

内因:饮食、内分泌障碍、代谢障碍、全身性疾病、病灶、精神和神经因素及遗传等。

皮肤病的症状(1.5学时)

讲授内容

一、皮肤病的自觉症状:瘙痒、疼痛及感觉障碍等。

二、重点讲授皮肤病的基本损害的形态和特点:斑疹、丘疹、水疱、大疱、脓疱、结节、风团、囊肿、鳞屑、糜烂、溃疡、痂、皲裂(裂隙)、皮肤抓破、瘢痕、萎缩、苔藓样变等。并简单介绍其主要病理改变。

某些皮肤病科伴有全身症状:发热、消瘦、食欲障碍、贫血、蛋白尿等,或伴有某些系统病及全身病等。

皮肤病的诊断(0.25学时)

讲授内容

皮肤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一、病史: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工作情况与发病的关系等。

二、体格检查:须注意皮损的形态、颜色、表面形状、基底、边缘、排列和分布、对称与否。皮疹触诊的深度、硬度、波动感、温度、压痛及感觉。

三、其它检查:包括玻片压诊、皮肤划痕试验、斑贴试验。必要时可进一步作其它实验室检查。

皮肤病的治疗(2.5学时)

讲授内容

一、皮肤病的治疗:根据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或针对症状采取相应的内用药、外用药及物理治疗等措施。

(一)内用药(0.75学时):抗组织胺类药物、抗真菌剂、皮质类固醇制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

(二)物理疗法(0.25学时):概述电解法、电灼法、电干燥法、电烙法、光化学疗法、冷冻疗法及放射法等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三)外用药(1.5学时):概述常用外用药的作用,各种剂型的适应症,用法和注意事项,如保护剂、止痒剂、抗菌剂、抗真菌剂、角质促成剂、角质松解剂、收敛剂、腐蚀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剂型如溶液、酊剂、醑剂、粉剂、振荡剂、油剂、乳剂、软膏、糊膏、硬膏等。

二、皮肤病的预防(自学):

自学皮肤病预防的重要性。概述传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和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

各论21学时

接触性皮炎(1.0学时)

目的要求

一、熟悉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原发刺激引起的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二、掌握本病的治疗和预防。

讲授内容

一、病因:原发刺激、变态反应,常见的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

二、临床表现:接触刺激物及致敏物的过程、症状特点、好发部位、播散及泛发、全身反应。停止接触过敏物质后好转。慢性化的原因及症状。

三、诊断:病史、损害特点、斑贴试验。

四、治疗原则和方法:停止接触,清除或中和毒性物质,抗炎及抗过敏治疗,根据皮疹情况选用外用药物。预防。

湿疹(1.0学时)

目的要求

一、了解有关发生湿疹的各种因素。

二、掌握湿疹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与接触性皮炎和神经性皮炎的鉴别诊断。

讲授内容

一、病因:变态反应、遗传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物理化学刺激、饮食、代谢及病灶等。

二、临床分型及表现: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湿疹的症状特点。钱币状湿疹、乳房湿疹、外阴湿疹、手足皲裂性湿疹、耳湿疹、干燥性湿疹。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病的特点,与接触性皮炎及神经性皮炎的鉴别,与脂溢性皮炎及癣菌感染的鉴别等。

治疗原则,外用药疗法、全身疗法,中药。

四、预防。

异位性皮炎(1.0学时)

目的要求

一、了解本病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婴儿期、儿童期及成人期。

二、熟悉本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原则。

讲授内容

一、病因:遗传因素、对某些内外刺激(食物、吸入物及某些外界变应原)敏感性增高。有鱼鳞病样皮肤特殊的皮肤反应(白色皮肤划痕,对冷热反应异常)。血清IgE升高等。家族中有异位性皮炎、哮喘、花粉热史。

二、临床表现:皮疹的特征:婴儿、儿童、成人不同时期的特点。

三、诊断: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皮肤及相关试验等。

四、治疗:一般注意事项、止痒药物、外用药及对症治疗。婴儿异位性皮炎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药物性皮炎(2.0学时)

目的要求

一、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和原因。

二、掌握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讲授内容

一、病因:变态反应及非变态反应(蓄积、中毒、特异质、药理遗传因素等)。

二、临床表现:临床特点:固定性红斑、猩红热样红斑、麻疹样红斑、湿疹型、荨麻疹型、紫癜型、多形红斑型、结节性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痤疮样型、毛囊炎型、肉芽肿型、角化增生型等,肝、肾、造血等全身症状,停药后好转。复发。

三、诊断:用药史、既往史、临床特点、排除皮疹类似的疾病,过敏试验问题。

四、治疗:停用可疑及有关的药物,加速药物的排泄。抗组织胺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支持疗法,护理,外用药。

五、预防。

荨麻疹(1.0学时)

目的要求

一、了解本病的病因。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讲授内容

一、病因:食物、吸入物中的蛋白质(如花粉、皮屑等),药物,全身疾病,病灶,物理及化学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与发病的关系。变态反应及非变态反应。

二、临床表现:基本损害、皮肤及粘膜。呼吸道、消化道及全身症状,急性和慢性型。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寒冷性荨麻疹、光感性及胆碱能性荨麻疹等特点。

三、诊断:病史、临床特点。须与药疹、败血症及急腹症鉴别。

四、治疗:去除可疑病因,抗组织胺制剂,外用药、中医及针灸疗法。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2.0学时)

目的要求

一、了解本病的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