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档案管理要求

合集下载

放射源源库安全管理制度(3篇)

放射源源库安全管理制度(3篇)

放射源源库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放射源源库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放射源源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放射源源库的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放射源的购买、运输、存储、使用、废弃等环节都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四条放射源源库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源库的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

第五条放射源源库应建设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源库内的放射源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第六条放射源源库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七条放射源源库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定期对源库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放射源购买和登记管理第八条放射源源库应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合格的放射源,并且必须具备购买许可。

第九条放射源源库购买放射源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放射源证书和放射源的特性参数。

第十条放射源源库应建立放射源登记制度,对每批次购买的放射源进行登记,并做好档案管理。

第十一条放射源源库应建立放射源登记台账,详细记录每一个放射源的信息,包括放射源种类、数量、购买时间、使用地点等。

第三章放射源运输管理第十二条放射源源库在放射源运输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严格按照运输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三条放射源源库在放射源运输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防护措施,确保放射源的安全运输。

第十四条放射源源库应确保运输车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应急设备。

第十五条放射源源库在放射源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运输时间和运输路线,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第四章放射源存储管理第十六条放射源源库应建立放射源存储计划,确保放射源的存储环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十七条放射源源库应根据放射源的性质分类存储,并设立严格的区域划分和防护设施。

第十八条放射源源库应建立放射源存储台账,详细记录每一个放射源的信息,包括存储位置、数量、剩余寿命等。

放射源储存保管制度范文

放射源储存保管制度范文

放射源储存保管制度范文为了确保放射源的安全储存和保管,有效预防和控制放射源的辐射泄漏事故,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放射源储存保管制度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安全,防止人员误操作和不正常运输使用,确保放射源安全高效使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储存和保管的所有放射源。

第三条放射源储存保管工作由专业的放射防护人员负责,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条所有储存和保管地点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安全要求。

第五条放射源储存和保管的范围包括备用放射源和废弃放射源。

第二章储存与保管第六条放射源的储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放射源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装入保护性的容器或包装材料中,确保放射源的稳定性;2.储存的放射源必须标有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放射源种类、储存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3.放射源储存的场所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如有需求,必须配备放射源储存专用设施;4.储存放射源的环境必须干燥,温度适宜,保持稳定,并与有害物品隔离。

第七条放射源保管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放射源的保管必须由专人负责,该人员必须具备放射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资质;2.保管放射源的场所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管理,并做好相关记录;3.放射源必须按时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使用和保管的准确性;4.放射源保管场所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保证放射源与其他物品的安全隔离。

第三章废弃放射源管理第八条对于废弃放射源的处理和管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第九条废弃放射源必须按照放射防护的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识,并由专业人员运输;第十条废弃放射源必须送至合法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置,严禁私自丢弃或转让。

第四章责任和处罚第十一条放射源储存和保管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单位的管理者,单位必须确保放射源储存和保管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对于违反放射源储存和保管制度的行为,单位有权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对于违法放射源储存和保管行为,单位必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2023-10-30contents •引言•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规定•放射源安全管理规定•放射源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监督和检查•附则和解释权目录01引言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和管理,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依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目的和背景•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使用放射源的部门、场所及活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贮存和运输等。

适用范围定义和术语指携带放射性物质,能够产生辐射的装置或物品。

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登记簿指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一种核素。

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射线发生器发出辐射能的装置。

指记录放射源使用情况的簿册,包括使用放射源的部门、场所、时间、目的、剂量等。

02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规定登记程序和要求明确登记范围对所有使用放射源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登记,包括医用、工业用、科研用等。

提交登记材料使用单位需提交放射源使用登记表,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放射源种类、数量、用途等详细信息。

审核与批准管理部门对登记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批准,并发放放射源使用登记证。

单位名称数量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名称。

每种放射源的数量。

地址用途使用放射源的地址,包括单位地址和放射源所在地址。

放射源的使用用途,如诊断、治疗、科研等。

放射源种类操作人员资质所使用的放射源种类,如X射线机、CT等。

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操作人员姓名和资格证书编号。

放射源使用登记表定期检查与更新年度检查每年对使用放射源的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登记表信息的核实、放射源安全状况等。

更新登记如登记信息发生变化,使用单位需及时向管理部门更新登记信息。

监督与抽查管理部门对使用放射源的单位进行不定期监督和抽查,确保登记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01030203放射源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标准与规范放射源的制造、销售、使用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放射源管理规章制度

放射源管理规章制度

放射源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放射源的管理,防止放射源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具有放射性的放射源的管理,包括购买、安装、使用、运输、储存、处置等环节。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由本单位的放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审批和监督执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相关部门主管领导或代表组成。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由本单位的放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由放射源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单位放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放射源管理资质证书和培训证书,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六条本单位放射源管理人员在履行管理职责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第七条本单位放射源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能,确保放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第二章放射源的购买与安装第八条本单位需要购买放射源时,应向国家有关部门按照法定程序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购买资料和证明文件。

第九条本单位在安装放射源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单位进行规范安装,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

第十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规范放射源的使用流程和管理要求,确保放射源使用的安全性。

第十一条本单位在安装放射源后,应加强对放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放射源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第三章放射源的使用和运输第十二条本单位在使用放射源时,应制定详细的使用方案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资格和经验。

第十三条本单位在进行放射源的运输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第十四条本单位在使用放射源时,应加强对工作环境和人员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放射源管理档案和台账,记录放射源的购买、使用、运输等信息,做到全程监控和管理。

放射卫生管理制度管理规程

放射卫生管理制度管理规程

放射卫生管理制度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放射卫生管理,保障公众和职工的健康,防止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放射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放射性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放射诊疗机构、核电厂、放射物资生产单位、科研单位等。

第三条放射卫生管理应遵循“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原则,确保放射源使用和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放射卫生管理的监督和指导,依法加强对放射源的执法监管,防止违法使用和管理放射源的行为。

第五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负责对放射源的申请、领用、使用和处置等环节进行管理,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情况。

第六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放射卫生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自查和整改,并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加强职工和公众的放射卫生知识教育,提高放射卫生管理水平,确保职工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第八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积极开展对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放射源的使用和管理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第二章放射源的管理第九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申请和领用放射源,确保放射源的合法来源和质量。

第十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放射卫生管理岗位,负责对放射源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管。

第十一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备的放射源使用登记制度,确保放射源的使用可追溯、可控制。

第十二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备的放射源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放射源的使用和管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备的废弃放射源处理制度,确保废弃放射源安全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

第十四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放射源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放射源的放射防护措施有效可靠。

第十五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度,确保在放射源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第十六条放射卫生管理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放射源事故进行报告和处理,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版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版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版1. 引言本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放射卫生档案的管理,确保放射卫生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机密性,以促进放射卫生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2. 职责和义务2.1 单位相关责任和义务2.1.1 确保放射卫生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工作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2.1.2 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其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2.1.3 负责本单位的放射卫生档案的建立、归档、保密和销毁工作。

2.1.4 积极开展放射卫生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2.2 负责人责任和义务2.2.1 对放射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负总责,并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2.2.2 指定专人负责放射卫生档案的建立、归档和保密工作,确保工作的规范运行。

2.2.3 定期对放射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3. 放射卫生档案的建立3.1 放射卫生档案的分类3.1.1 放射卫生档案按病人身份分类建立,包括普通患者档案、职业接触人员档案等。

3.1.2 放射卫生档案按疾病分类建立,包括放射疗效评估档案、放射损伤档案等。

3.2 放射卫生档案的内容3.2.1 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3.2.2 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

3.2.3 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包括放射治疗方案、疗效评估结果等。

3.2.4 患者的随访记录,包括随访时间、检查结果等。

4. 放射卫生档案的归档和保密4.1 放射卫生档案的归档4.1.1 患者放射卫生档案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有序存放。

4.1.2 归档的放射卫生档案应加盖公章,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4.2 放射卫生档案的保密4.2.1 本单位的放射卫生档案应严格保密,未经相关权限人员同意,不得泄露患者信息。

4.2.2 离职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签署保密协议,并交出手中的放射卫生档案。

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制度(5篇)

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制度(5篇)

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本单位放射源使用、转让和送贮等活动的管理工作,确保放射源从“摇篮到坟墓”期间的安全,制定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制度如下:一、放射源的使用1.凡从事放射源操作的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取得证书。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放射源操作方法、要求。

2.放射源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涉及放射源取用的,由专人负责建立领取、使用、归还记录档案。

3.每周对放射源进行巡查巡测,巡查巡测情况记录存档。

二、放射源转让建立放射源管理和放射源登记台账。

做到进出本单位的放射源数量相符,放射源购买、更新、处置(转让、送贮)时,要按规定办理放射源转让批准、备案登记、许可证变更等手续。

三、放射源送贮在放射源闲置或者废弃后三个月内,按照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规定,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

若生产单位不能回收的,及时将废旧或闲置放射源送省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贮存。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日期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放射源使用的管理,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原则第一条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遵循科学、公正、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二条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应采取风险管理的思路,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对放射源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三章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的范围和对象第四条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适用于所有涉及放射源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章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的程序和要求第六条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详细的程序和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放射源使用单位或个人应提供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放射源的种类、用途、数量、使用地点等信息。

(二)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部门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放射源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放射源使用登记管理部门应对符合要求的申请进行登记,并颁发相应的使用许可证。

放射源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放射源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放射源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放射源使用管理,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提高放射源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根据《放射卫生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工业企业等。

第三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放射源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确保安全使用放射源。

第四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放射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通过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验校准等措施,确保放射源及其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放射源的管理第六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采购并使用经国家认证的放射源,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备案登记。

第七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台帐,记录放射源的种类、数量、采购时间、存放位置等信息,并定期进行审核更新。

第八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的领用、调配和报废制度,确保放射源的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第三章放射源的存储与运输第九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建设符合安全要求的放射源存储场所,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第十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运输制度,确保放射源在运输过程中不造成泄漏和污染。

第四章放射源的使用第十一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放射源使用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更改使用情况。

第十二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使用记录制度,并定期对使用记录进行审核和整理。

第五章放射源的监测与控制第十三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内的放射源进行监测,确保放射源的辐射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十四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岗位设施、个体防护用具等,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六章应急管理第十五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应急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第十六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

放射源管理制度

放射源管理制度

放射源管理制度为了贯彻执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保障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做好放射源的安全保管和安全使用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放射源的购买、使用、保管及回收由专业的放射源保管负责,并由放射源保管员建立放射源使用档案。

2、保管放射源的房间要求防火、防盗、灭火器、防盗门、门窗和相应的屏蔽设施等。

3、放射源的采购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实验要求,在必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放射源到货后,由保管员依据放射源的防护要求做好相应的处理后置入保险箱中保管,同时建立使用档案。

4、放射源的使用必须在保管员的监督和具备放射源操作许可证人员指导下进行,其过程必须符合相应的操作程序,并检测电离辐射强弱,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5、保管员对放射源的使用情况做出登记检查,在放射源使用结束后及时放入保险箱中保管,保证放射源不丢失、不损坏。

6、保管员必须定期对存放的放射源进行检查,记录放射源的防护水平。

7、放射源退役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手续进行,对失去使用的放射源做好保管和回收工作。

辐射源其他相关制度一、辐射装置维护维修制度当放射源仪表不能正常运行或需保养维护时,公司辐射工作人员必须执行以下规定;1、根据工作需要检修维护辐射源仪表时,生产部门检修维护方案经领导批准方可实施。

2、工作人员必须配带个人防护用品。

3、划定工作区域,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示并清退现场无关人员,公司相关管理人员要到场监督、指导。

4、检修维护放射源仪表时首先要关闭仪表出线窗,窗口要对着无人区的墙面或地面。

5、要尽量缩短检修时间,控制工作人员所受的剂量当量。

6、放射源仪表拆下后,因检修维护时间较长,要将放射源仪表放在暂存库妥善保管。

7、遇有公司工作人员不能排除故障时,要报公司领导请专业部门人员进行维修。

8、如出现辐射事故要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并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9、检修维护完毕后,用防护罩将放射源仪表罩住,并焊接牢固金属防护栏。

二、辐射安全检查制度1. 辐射源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放射源源操作规程》2. 使用放射性在单独存放并设立放射性警告标志,不能与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应防盗、防火、防损。

医院放射源的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源的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原则为了加强医院放射源的管理,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防止放射性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放射源的使用、储存、转移、运输及废弃放射源的处理。

三、管理职责1. 医院放射源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放射源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医院放射源使用科室负责放射源的具体操作、维护及安全管理。

3. 医院放射源安全防护小组负责对放射源的安全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四、放射源管理要求1. 放射源入库、出库、使用、转移、运输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登记制度。

2. 放射源储存库房应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物品储存的要求,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3. 放射源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放射源的管理,并定期对放射源进行安全检查。

4. 放射源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并熟悉放射源的安全操作规程。

5. 放射源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眼镜等。

6. 放射源使用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并做好放射性废物处理。

五、放射源安全检查1. 放射源安全防护小组应定期对放射源使用科室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2. 检查内容包括:放射源储存、使用、转移、运输等环节是否符合规定;放射源使用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个人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

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跟踪复查。

六、放射源事故处理1. 发生放射源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影响范围。

2. 及时上报事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培训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对放射源使用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2. 放射源使用人员应参加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医院应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和考核结果。

放射源源库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放射源源库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放射源源库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辐射污染防治工作,预防和减少辐射污染事故危害,有效控制辐射污染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放射源的安全使用,维护工人身体健康,保持生产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安全工作许可与资质管理1、使用放射源必须办理放射安全工作许可证,在有效期结束前三个月,到市环保局办理换证手续;放射源报废和退役的,应提前到市环保局办理报废和退役手续。

2、辐射防护应当符合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新放射源必须有国家统一编号,调试后试运行三个月内,向环保厅申请验收,经市环保厅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个人剂量监测与辐射环境检测1、放射源使用应配备必要的检查或监测设备。

受辐射剂量较高的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要配备带报警装置的个人辐射剂量计。

2、对运行中含放射源的装置和场所,要配置剂量监测和报警装置,并定期检验,确保辐射防护设施完好与含源装置性能的稳定。

三、机构管理与操作人员培训1、放射源使用时要设立放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组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2、管理与操作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获得上岗证书。

每年进行辐射安全方面的环保专业培训,内容为:辐射安全知识、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等。

3、放射源实行专人保管,实行管理、使用分离的原则,杜绝“以使带管”现象,防止放射源失控现象发生。

四、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与事故应急响应措施1、建立放射源使用登记制度,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2、制定放射源使用操作程序,责任到人,并在工作场所悬挂。

3、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防火、防盗、防丢失、防泄漏安全责任制。

4、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对各类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要落实到责任人。

5、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火灾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向矿有关领导回报五、放射源使用和贮存的安全防护要求1、放射源的使用场所应有相应的辐射屏蔽,并设置放射安全禁区黄线,安装带报警的剂量测量仪器。

放射卫生档案

放射卫生档案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系统单位名称:(盖章)建档日期山东省卫生厅制建档说明一、放射卫生档案的法律地位放射卫生档案是放射诊疗单位依据放射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设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行为的有关资料和采集样品,并具体列出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放射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因此,用人单位在放射诊疗活动中工作中应当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建立放射卫生档案有关要求1、凡进行放射诊疗活动的单位,均应建立放射卫生档案。

2、放射档案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系统一、放射卫生管理制度档案(表1、表2、表3)二、建设项目档案(表4)三、放射诊疗设备档案(表5、表6)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表7)五、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表8)六、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档案(表9)七、剂量检测仪器与质量控制设备登记表(表10)表1 放射卫生组织机构表2 放射卫生管理制度一览表表3 放射卫生监督意见和落实情况记录表二、建设项目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卫生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放射卫生工作的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放射源、放射设备、放射防护设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放射事故等档案。

第三条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放射卫生档案由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分类管理原则:根据放射卫生档案的性质、内容、用途等,进行分类管理,便于查找和利用。

3. 规范化、制度化原则:建立健全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环节。

4. 保密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确保放射卫生档案的秘密性。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放射卫生档案的收集应全面、准确、及时。

各部门、单位应按照以下要求收集档案:1. 放射源、放射设备、放射防护设施等档案资料的收集,应与设备、设施购置、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同步进行。

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的收集,应与放射工作人员入职、在岗、离岗等环节同步进行。

3. 放射事故档案的收集,应与事故发生、调查、处理等环节同步进行。

第五条放射卫生档案的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编号、编目等要求进行,确保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

1. 档案分类:根据放射卫生档案的性质、内容、用途等,划分为不同类别,如放射源档案、放射设备档案、放射防护设施档案等。

2. 编号:按照档案分类,对档案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管理。

3. 编目:对档案进行详细编目,包括档案名称、编号、日期、页数、内容摘要等信息。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放射卫生档案的保管应按照档案安全、保密、便于利用的原则进行。

1. 安全保管: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如档案柜、温湿度控制设备等,确保档案的安全。

2. 保密保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档案,实行严格保密。

放射源档案管理要求

放射源档案管理要求

放射源档案管理要求一、放射源档案的建立和维护2.放射源档案的维护:对放射源档案进行定期更新,及时记录放射源的变更情况,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放射源档案的内容要求1.放射源基本信息:包括放射源的名称、型号、制造商、出厂编号等信息。

2.放射源特性:包括放射源的活度或剂量率、能量和辐射类型等特性。

4.放射源存放和使用条件:记录放射源的存放位置、存放容器、存放条件、使用方式等相关信息,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5.放射源操作人员信息:记录放射源的操作人员的姓名、资质和培训情况,确保操作人员的合法合规性。

7.放射源事故和事件记录:记录放射源的事故和事件,包括放射源泄漏、丢失、污染等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和整改措施。

三、放射源档案管理的要求1.档案管理责任:明确放射源档案管理的责任人,确保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档案的保存:放射源档案应该进行安全保存,防止丢失和损坏,确保档案的可追溯性。

3.档案的密级管理:根据放射源的安全级别,对档案进行相应的密级管理,确保放射源信息的保密性。

4.档案的查询和调阅:放射源档案应该便于查询和调阅,确保相关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放射源信息。

5.档案的备份和恢复:放射源档案应该进行定期备份,以备份数据恢复和档案恢复,防止数据丢失和档案损毁。

四、放射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1.安全管理:放射源档案管理可以及时记录放射源的变更情况,以便于随时掌握放射源的使用状况和安全风险,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2.法律遵从:放射源档案管理可以确保放射源的合法合规性,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违法使用和管理的风险。

3.效率提升:放射源档案管理可以提高放射源信息的管理效率,便于查阅和查询,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事件追溯:放射源档案可以记录放射源事故和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便于事件的追溯和整改。

总之,放射源档案管理的要求包括建立和维护放射源档案、内容的要求、管理的要求和重要性。

通过合理管理和记录放射源的信息,可以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减少安全风险和合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放射源使用管理规定规定

放射源使用管理规定规定

放射源使用管理规定1. 引言放射源是指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装置,其能释放出放射线、放射性颗粒或电磁辐射等放射现象。

放射性物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

然而,放射源的使用和管理涉及到人类安全和环境保护,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规定,以确保放射源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旨在制定放射源使用管理规定,以确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放射源的使用都不会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工业企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个人实验室•其他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和个人3. 放射源管理责任所有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严格执行以下责任:1.确保所有放射源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在使用放射源的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3.建立完善的使用计划,并确保使用计划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4.建立完善的放射源管理制度,并确保所有员工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5.建立和落实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环境控制、放射源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6.及时上报和处理放射源事故或泄漏等事件,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向有关方面报告。

4. 放射源使用审批所有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进行放射源使用审批,具体细则如下:1.申请人应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放射源使用申请,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计划、安全评价等资料。

2.主管部门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申请单进行批准或不批准。

3.放射源使用单位应该在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后,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和防护措施,并启动放射源的使用。

4.放射源使用单位应根据使用计划的实际情况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并接受监督检查。

5. 放射源使用管理放射源使用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按照放射源使用计划操作,确保所有操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对放射源使用场所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校准。

放射源储存保管制度模版(3篇)

放射源储存保管制度模版(3篇)

放射源储存保管制度模版一、概述该制度旨在规范放射源的储存和保管工作,确保放射源的安全和稳定。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和个人。

二、管理机构1. 本单位放射源储存保管工作由专门机构负责,该机构由安全生产部门和放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

2. 管理机构负责确保放射源的安全储存和保管,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流程,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储存要求1. 储存条件(1) 放射源应储存在专门的仓库或设施内,并确保储存环境符合国家放射卫生安全要求。

(2) 储存的放射源应分类、标志清晰,避免混淆和错用。

(3) 仓库或设施应具备防火、防爆、防盗等基本安全设施,并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储存管理(1) 对于每批次储存的放射源,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名称、品种、数量、生产日期等,并建立电子档案。

(2) 对于储存放射源的仓库或设施,应建立出入库管理制度,确保放射源的流动和使用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3) 储存的放射源应定期检查和清点,确保数量和品种与档案记录一致。

(4) 对于超过储存期限的放射源,应及时申请处理,做好报废手续。

四、保管要求1. 保管责任(1) 本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放射源的保管工作,并保证其具备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证书。

(2) 保管人员应了解放射源的性质和危害,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2. 保管场所(1) 放射源应保管在专门的保管柜、箱或容器内,确保放射源的安全和隔离。

(2) 保管场所应具备防护设施,包括声、光、温度等方面的防护,以减少放射源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3) 保管场所应定期消毒和清洁,确保无尘、无杂物。

3. 保管措施(1) 放射源的保管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三个月,超过期限应及时申请延期。

(2) 保管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保管柜、箱或容器的完整性,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3) 保管人员应加强巡查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五、应急处理1. 应急处置预案(1) 管理机构应制定放射源储存保管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放射源档案管理要求

放射源档案管理要求

管理档案的主要内容1.企业的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法定代表人的**复印件。

2.辐射平安许可证复印件。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及审批意见)。

4."三同时〞验收文件。

5.放射源申购审批文件、出厂证明书、送贮证明文件。

6.放射性污染物申报与变更申报登记表。

7.辐射事故(件)应急方案或方案。

8.辐射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9.放射源平安管理规章制度:⑴使用操作规程;⑵辐射防护制度;⑶人员培训方案;⑷监测方案;⑸放射源出入库管理登记制度;⑹平安保卫制度。

10.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11.辐射环境监测报告。

12.辐射工作人员名录及培训合格证书。

13.辐射防护仪器设备及用品明细表。

14.辐射事故(事件)及处理情况14.辐射平安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

15.各级环保部门历次现场检查整改意见及整改情况。

16.含源设备及配套设施的维修、维护记录和档案。

17.实物照片〔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出厂日期、投用时间、放置地点〕附件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平安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编写要求一、报告格式(一)报告名称:××××(单位)××年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平安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二)报告须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平安和防护年度评估报告根本信息表"(见附件4)。

(三)报告内应按辐射平安许可证副本中的台账格式报年度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台账。

(四)报告用A4纸打印并装订,一式四份,省、市、县环保局各执一份,单位自留一份存档备查。

(五)报告结尾应注明联系人、联系方式、自查时间和落款单位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报告内容(一)根本情况单位地址、经营*围、生产或经营情况、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和情况〔数量多的可列表,放射源须填报12位编码〕。

(二)辐射管理自查情况1、辐射平安防护制度建立情况包括:辐射平安防护体系(辐射平安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情况)、辐射平安操作规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台账及使用保管登记。

放射档案管理制度

放射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放射档案的管理,确保放射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放射工作的档案,包括放射源档案、放射防护档案、放射事故档案等。

第三条放射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管理: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管理的合法性;2. 完整性: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不得遗漏、损毁;3. 安全性:确保档案的保密性,防止档案信息泄露;4. 可利用性:确保档案的查阅、利用方便,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本单位设立放射档案管理办公室,负责放射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放射档案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 负责制定放射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放射档案管理工作;2. 负责放射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3. 负责放射档案的保管、维护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4. 负责放射档案的查阅、利用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5. 负责放射档案的销毁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放射档案的收集范围:1. 放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采购、验收、使用、维护、退役等;2. 放射防护的相关资料,包括防护设施、防护用品、防护措施等;3. 放射事故的相关资料,包括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4. 其他与放射工作相关的资料。

第七条放射档案的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分类、编号、编目等要求,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整理;2. 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不得遗漏、损毁;3. 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查阅、利用。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放射档案的保管要求:1. 选择适宜的保管场所,确保档案的防潮、防霉、防虫、防火、防盗等;2. 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 对重要档案进行异地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九条放射档案的利用要求:1. 严格按照档案查阅程序,办理查阅手续;2. 查阅档案时,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档案信息;3. 查阅档案后,应及时归还,保持档案的完整。

放射源管理规定办法

放射源管理规定办法

放射源管理规定办法引言放射源是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和辐射装置,其使用和管理需要严格监管和规范。

为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规定办法,规范放射源使用和管理。

适用范围本规定办法适用于所有具有放射源使用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其主要内容包括放射源的安全保障措施、使用程序规范、事故应急处置等。

一、放射源安全保障措施1. 放射源管理人员每个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设立专门负责放射源管理的人员,从事放射源的使用、检测、维护和保管工作。

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职业技能和安全知识,并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取得放射源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2. 放射源存储和保管放射源应当有专门的储存场所,并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放射源保管要求。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档案,记录放射源的来源、种类、数量、活度、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等。

3. 放射源运输放射源的运输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运输要求,确保运输安全。

使用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放射源的装卸和运输工作,确保过程中放射源不会破损或外泄。

4. 放射源检测和环境监测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放射源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放射源的放射性不会超标。

同时,要对放射源使用场所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不受放射源影响,避免辐射污染。

二、放射源使用程序规范1. 放射源使用申请使用单位在使用放射源前,应当填写放射源使用申请表,并报告相关监管部门审批。

申请表应当包括:使用目的、使用地点、使用时间、放射源种类和活度等相关信息。

2. 放射源使用计划使用单位在获得放射源使用许可后,应当制定放射源使用计划,明确放射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报告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3. 放射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使用单位在放射源使用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安全措施:•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保管和使用环境的安全;•加强人员的放射防护,防止放射性物质的外泄和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对使用设备和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检测和保养,确保使用的设备和器材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档案的主要内容
1.企业的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2.辐射安全许可证复印件。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及审批意见)。

4.“三同时”验收文件。

5.放射源申购审批文件、出厂证明书、送贮证明文件。

6.放射性污染物申报与变更申报登记表。

7.辐射事故(件)应急计划或方案。

8.辐射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9.放射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⑴使用操作规程;⑵辐射防护制度;⑶人员培训计划;⑷监测计划;⑸放射源出入库管理登记制度;⑹安全保卫制度。

10.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11.辐射环境监测报告。

12.辐射工作人员名录及培训合格证书。

13.辐射防护仪器设备及用品明细表。

14.辐射事故(事件)及处理情况
14.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

15.各级环保部门历次现场检查整改意见及整改情况。

16.含源设备及配套设施的维修、维护记录和档案。

17.实物照片(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出厂日期、投用时间、放置地点)
附件3: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
评估报告编写要求
一、报告格式
(一)报告名称:××××(单位)××年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二)报告须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年度评估报告基本信息表》(见附件4)。

(三)报告内应按辐射安全许可证副本中的台账格式报年度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台账。

(四)报告用A4纸打印并装订,一式四份,省、市、县环保局各执一份,单位自留一份存档备查。

(五)报告结尾应注明联系人、联系方式、自查时间和落款单位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报告内容
(一)基本情况
单位地址、经营范围、生产或经营情况、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和情况(数量多的可列表,放射源须填报12位编码)。

(二)辐射管理自查情况
1、辐射安全防护制度建立情况
包括:辐射安全防护体系(辐射安全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情况)、辐射安全操作规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台账及使用保管登记。

2、辐射安全防护责任制落实情况
3、辐射工作行政审批和备案情况
具体包括: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新扩改辐射项目建设环保审批及竣工环保验收、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备案等情况。

4、辐射工作人员年度培训情况
5、辐射监测器材设备配备、使用和工作场所监测情况
6、闲置放射源(废物)及报废射线装置处置情况
7、应急演练情况
8、辐射事故(事件)及处理情况
9、年度内限期整改落实情况
10、辐射档案管理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
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购置、转让、转移、注销计划,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建设和验收计划,辐射管理包括台帐管理制度落实计划,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个人剂量监测和辐射监测计划等内容。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年度
评估报告基本信息表
*如表格内容不够,可以另附。

×××××××有限公司200×年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样本格式)
本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制冷设备的企业,在制冷设备中涉及压力容器的产品,主要有水冷冷凝器、贮液器、贮气罐等,为了适应本公司的发展,决定采用卷板(卷圆)来代替之前的无缝钢管,我公司已于2005年3月取得了《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但仅限于水冷冷凝器,而且必须采用无缝钢管,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决定对压力容器进行扩项,因此,就要增加X射线无损探伤。

200×年初我公司编制并报批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0×年×月×号取得了《辐射安全生产许可证》,现把200×年辐射安全工作简单的汇报如下:
一、公司情况
l、本公司注册于××××,公司厂区位于××××,主要生产和制造Ⅱ类压力容器以及制冷装置的相关设备,由于压力容器对焊接焊缝的要求比较高,必须经过X射线的探伤,所以建立了无损探伤室,配置黄石赛恩思电子有限公司是生产的XXQ2005定向发生器l台,最大管电压200kV,最大管电流5mA,所有探伤作业均在室内完成,探伤室位于压力容器车间的西北侧。

二、辐射管理情况
l、X射线探伤工作情况。

由于我公司正在申请“压力容器的扩项”所探伤的时间累计不到50小时,电离辐射的产生和消失主要就是随着X射线探伤机的开、停而产生,因此,我公司的污染因子只有在开机暴光的状态下才产生X射线,所以我们采用了门机联锁装置,当门全部关闭X涉嫌探伤机
才可以开启,这样有效的控制了X射线的泄露(门的材料采用铅板隔离),曝光室外设置了明显电离辐射的标志和“当心电离辐射”的字样,还配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及警报装置,防止人员的误入工作区。

2、个人的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我公司现有从事X射线工作的人员共3人,其中1人为管理人员已配备了个人音响剂量仪1个,另外2人为探伤作业操作人员,都配置了个人剂量计,探伤室内设置了通风装置,通风量为350m3/h,每天工作时间中风扇都处于工作状态,将探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至室外。

3、辐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1)建立了全防护管理机构。

我公司指定“×××”为专职的辐射与环境保护管理员,负责公司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并制定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明确了岗位职责。

(2)管理规章制度。

公司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的要求,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安全和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包括:《辐射事故应急预案》、《X射线探伤机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无损探伤仪器保养及定期效验制度》、《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培训制度》、《自行检查制度和年度评估制度》、《放射事故报告制度》、《仪器使用登记制度》、《订购、运输及退役处理制度》等。

(3)从事射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公司现有的3名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经过××××组织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知识培训并通过了考核,持有200×年×月×日颁发的上岗证。

(4)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

我公司已为2名X 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配置个人剂量计,由于此项目刚开始运行使用,剂量计读数周期未到,尚未读数。

(5)我公司在竣工环保验收时,对辐射工作环境进行了监测。

由于此项目刚开始运行使用,未到监测周期,固仅有验收监测数据。

但我公司已制定了监测方案,委托××××单位对我公司辐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监测。

(6)探伤机日常使用登记及安全装置的日常检查。

探伤机每次使用后都进行了登记;公司在《辐射监测方案》中具体规定了探伤机及安全装置需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内容。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l、制度的问题,由于我公司是刚刚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量不大,各项制度还在逐步完善中,我们在接下来的将逐步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五、下一步打算
1、完善相关的制度。

联系人:×××联系电话:×××××(办公电话和移动电话)
×××××有限公司(盖章)
200×年1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