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府规模变化统计和分析
城市化_大城市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的变动_余华义
到了
2 0 1
3
年的
22
.
5 6 % 已
,
超过 了 西 欧 国 家 的 水 平
①大
城 市 化 是 如 何影 响 地 方政 府规 模 的
中 国
的 大 城 市 化率 变 动 对 地 方 政 府 规 模 的 变 动 有 多 大 贡 献 ? 过 去 的 文 献缺 乏 对 这 些 问 题 的 讨 论
,
步扩 大
,
。
为了弥
补 拥 挤 成 本 带来 的 负 效 用 政 府 必 然 需 要 额 外 的 公 共 支 出
,
,
。
随 着 产 业 在 城 市 中 集 聚 最 初 的 规 模经
,
济 大 于 拥 挤成 本 这 会 节 约 政 府 在 公 共 服 务 和 社 会 管 理 上 的 投 入 缩 小 地 方政 府 规模
& P arm et e r
20
(
1
3
)
认为 即使
,
一
个 国 家人
。
口
规模 不 变 农 村 人
,
,
口
逐 渐 转变 为 城 市 人
口
的 城 市 化 进程 本 身就 可
,
能 引 发地 方政 府规 模 的 扩 张 不 同 的 类 型 和 路径 雪原
,
然 而 城 市 化 对 地 方 政 府 规 模 的 影 响 可 能 存在 差异 因 为 城 市 化 具有
。
1
974
)
创立 的 新 古典 城 市 体
系 理 论 随 着 产 业 在 城 市 集 聚 会 出 现 规 模 经 济 提 高 平 均 劳 动 生 产率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政府统计历程.
新中国政府统计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即成立统计处。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着手创建全国统一的统计工作。
在国民经济恢复的3年里,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摸清了解放初期全国工矿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行了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两项调查;在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开始建立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恢复和编制“一五”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1月,政务院决定加强各级政府及各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并统一制定全国性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建立了统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主要专业统计制度。
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其他多项普查;1953年首次发布统计公报。
统计工作与计划工作密切配合,按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收集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为国家编制和检查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跃进”开始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作风被践踏,高指标、浮夸风盛行。
在“左”倾错误思想和“全民办统计”、“统计大跃进”的口号指导下,统计工作的集中统一原则遭到破坏,中央及地方统计机构和人员被精简,一些重要统计数字严重不实,统计工作受到重大挫折。
在此期间,一些统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对浮夸风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
1961年初,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2年4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简称“四四决定”);1963年3月,国务院颁发《统计工作试行条例》。
“四四决定”和《条例》的贯彻实施,使统计工作获得很大发展。
在此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核实了“大跃进”期间主要统计数字,为中央进行经济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经济调整进程;加强综合平衡分析研究,为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提供参考;大力精简统计报表,加强统计调查管理;加强统计工作的集中领导,全国县以上统计机构全部单设。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财政收入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保证,其规模和组成结构反应了财政政策的导向。
财政收入也一直是社会大众相当关注的一项统计数据。
在漫长的财税体制改革中,财政收入的分类和比例不断调整,数量快速增长,其占GDP的比例也不断变化,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持续波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比例也在不断改变。
财政收入的改变直接反应了财政政策对平衡贫富差距,调节经济运行,强化政府效力的影响,收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近年我国财政收入总体情况(一)近年财政收入规模、增速对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稳固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占GDP比重)仍需扩大分析:从财政收入自身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尤其是自2003年突破2万亿关口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
2004—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
22 、5252。
82 、7110。
91万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
25亿元。
与GDP的增长对比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实现了较大增长,2007年GDP达到24。
66万亿元,比1978年的3645。
2亿元增长了66。
7倍,比2002年增长65.5%.近五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
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
69%,相比之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间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31。
06%下降到1996年的10。
41%,1997年这种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扭转,并在近10年间稳步上升,从1997年的10。
95%上升到2007年的20.8%,年均上升约1个百分点,尤其是2007年该比率比2006年上升了2。
4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加速的势头.从增量对比来看,财政收入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近五年逐年升高,其中2006、2007两年显著上升。
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比重仍然偏低。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绩效分析【模板范本】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绩效分析内容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都不断发生变化,这背后了揭示了我国政府对社会经济和民生等问题的重视程度。
但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个必须改进的工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重点应当增加用于社会公共服务支出.因此做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结构效益一. 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一)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通过财政支出来干预,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财政支出的规模既反映了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和力度,也反映了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分析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除1980、1981这两年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余年份都是正增长的。
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曲线基本上是一条波动上升的,但每年的财政支出规模占GDP的则有所不同。
由于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慢于GDP增长的速度,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一直下降,到1997年才开始回升,幸好回升速度比较快。
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所走出来的的曲线是先逐年下降随便又逐年回升的变化。
这体现了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所带来的变化。
2003年以后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有所减少。
此时我国的财政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在03年和04年就降低到小于1,但05年又上升到1.26,增长边际倾向为23%,大于当年财政支出所占GDP的比重,这说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仍是上升的。
因此随着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动向,所以我国必须有意识的调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在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央财政主要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0509.92亿元,增长18。
1%;中央财政在“三农”方面上的支出安排9884.5亿元,增长15。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外需方面,进出口增速回落,出口回落幅度大于进口。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0.4%,回落8.0个百分点;进口增长6.7%,回落1.9个百分点。
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仍较为旺盛,继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成为普遍现象。截至7月2日,全国20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16%。在国内货币流动性相对宽松、最低工资涨幅较大等因素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4%,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受国内产能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稳中趋降等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和同比呈下跌趋势,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幅度达到2.2%。这说明工业部门产能过剩未能化解,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工业生产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工业增长相对偏弱。
当前,我国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短期经济运行问题相互交织,发展经济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例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与保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矛盾、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发挥财政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的矛盾、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与发挥制造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矛盾、房地产价格上涨与稳定房地产投资的矛盾、稳定出口市场份额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矛盾等现象,都说明简单依靠政策调控来改变数量关系,特别是依靠刺激内外需求,都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会加大财政金融风险,恶化经济结构,进一步弱化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因此要多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视角来探寻经济发展的新路子。5月份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9项重点工作的部署,7月初国务院原则批准了上海市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试验方案,针对6月份金融领域出现的短期流动性恐慌,国务院领导强调解决资金问题的思路是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进一步解决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问题。这些举措都反映了新一届国家领导在经济运行管理中更加重视从改革开放、激活经济内在活力入手的新理念。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度地采取政策调控措施仍然是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不可或缺的手段。
我国政府规模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我 国政 府规 模 实证 分析
本文根据 2 0 1 0 年 《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主要选取财政支 出占 G D P的 比重 和政府公务员 占 就业人 口 ( 总人 口)的比重对我国政府规模进行有关分析 。
1 、基 于财政 支 出的分 析 。本文 以财 政 收支 总额作 为 我 国政 府 控制 资 源绝 对 指标 开 展分 析 ,由
府” 、“ 大 政府 ” 的争论 。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我 国政府规模的增长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中心 ,广大公众
认 为政 府 规模 过大 ,要求 控 制政 府 规模 的 呼声 E l 高 。我 国政 府 规 模 是否 如 公 众想 象 的那 样 大 ,它
是适度 的吗?如何确定合理的政府规模 以实现行政管理与经济增长的 良性互动?用什么指标衡量 政府规模更合适?这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
( 2 ) 行 政 管 理 费 占财 政 支 出 比重
表1 .1 9 9 0 - - 2 0 0 9 年中国财政支出占G D P比重图 ( 单位: %) — 一
略有上 升 。为 了真实反 映政 府规 模 ,本 。 —
文收集了行政管理费占 财政支出的比例 。 l
j
这 个 结 构 性 指 标 反 映 政 府 规 模 大 小 。 2 0…I ▲
财政 收入和常住人 1 : 7 数的影 响。政府 规模要 适 应本 国 国情 ,要 与社 会 需求、经 济财政 的 支撑力相联
系,保持合 理的增长度。
[ 关键词 ]政府规模 ;公务 员;影响 因素 ;适度 [ 中图分类号 ]C 0 3 5—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7 4 6 2( 2 0 1 3 )0 2— 0 0 4 3—0 4
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
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曾昊(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1、绝对数指标:财政支出总额(规模)2、相对数指标:财政支出总额占GDP (GNP )的比重3、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它即所谓的“同比”增长率。
公式:△G (%)=1-n G G △=1-n 1-n n G G G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
公式:)(△)(△%GDP %G E g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 增长额的关系,即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
公式:MGP=GDPG △△根据以上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作出如下具体分析:1、根据绝对数指标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表12003—2013年我国GDP 总额与财政支出总额(亿元)年份GDP (亿元)财政支出G (亿元)2003135822.824649.952004159878.328486.892005184937.433930.282006216314.440422.732007265810.349781.352008314045.462592.662009340902.876299.93201040120289874.1620114715641089302012519322117210201356884513970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从表1可以看出,2003年—2013年,我国GDP 快速增长,同时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也随之扩大。
2、根据相对数指标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图1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结合表1、图1可以看出,2003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财政支出增长率有高有低,呈现出波动的趋势。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历史与现状姓名:梁晓迪学号:11081054专业班级:国贸A概念二.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两方面:历史和现状)(一)历史:演变:政收入规模决定了财政政策作用的空间,是分析财政相关问题的基础。
中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或者说宏观税负,在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方面,舆论普遍认为“国富民穷”,即国民收入分配中财政收入过高,由此提出需要大力减税;另一方面,以地方政府为代表,各级财政似乎总在“差钱”,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性支出尚欠账颇多,如要进一步增加投入甚至还需增加政府财力。
因此,关于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是否适度的讨论,关系到“十二五”时期内财税改革以及财政政策的整体走向,迫切需要回答。
讨论中国财政收入规模是否适度,应当以核算财政收入规模及其结构为基础。
然而,由于我国的财政统计与国际标准不一致,这一基础且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常常陷于口径之争,缺乏明确的答案。
官方公布的财政收入规模,一般被认为并未包含所有的财政收入。
一些机构和学者(林赟等,2009;陈志武,2008;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2007;吕冰洋,2008)试图对中国的整体财政收入规模进行估算,但各种估算的定义、方法、数据来源不一,其估算的结果并不统一,结论的严谨程度也存在疑问。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1978年到2007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1978 年的1132.26亿元到2007 年的51304.00 亿元,扩大了近45倍。
回顾29 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财政收入绝对数的增长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平徘徊阶段,财政收入由1978的1132.26亿元上升至1982的1212.33亿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72;二是缓慢发展阶段,财政收入由1982的1212.33亿元上升至1992年的3483.3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11%;第三是高速增长阶段,财政收入由1992 年的3483.37 亿元上升到2007 年的51304.00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64%。
对政府规模的评价
对政府规模的评价政府规模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迄今尚无定论。
政府规模是否适度 ,需要依据科学的标准去衡量。
为此 ,需要从多学科视野进行立体透视 ,分析影响政府规模的主要因素 ,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并提出衡量政府规模是否适度的标准 ,从而为评价政府规模适度化提供科学依据 ,使政府规模适度化成为可能。
政府规模是指以职能和权力配置为基础 ,按照一定组织原则所组成的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之总和。
政府规模分为内在规模和外在规模 ,前者是由政府职能、政府权力等无形要素构成的规模 ,后者是指政府机构、公务人员、政府支出、公共事务等有形要素构成的规模。
下面,就政府内在规模做一定程度的分析和解说。
首先,政府的组成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
下面是相关截图:中国政府机构组成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外交部国防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资委国务院直属机构(18个)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民航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体育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统计局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旅游局宗教局参事室国管局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侨办港澳办法制办国研室台办新闻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社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发展研究中心行政学院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电监会社保基金会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1个)信访局粮食局烟草局外专局海洋局测绘局邮政局文物局中医药局外汇局煤矿安监局档案局保密局(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1.GDP增速持续回落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 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面对这样一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该作何种判断呢?这一段时间,不管是经济学界,还是政府的主管部门,特别是一些智囊机构,都在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自己的分析.我们有如下几点初步判断.1.中国经济在震荡中前行中国经济形势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将继续在震荡中前行.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出于对眼前这场世界金融危机特殊性的观察.我们还清楚地记得,2008年,当中国经济被卷入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决策层曾经用"百年不遇"、"前所未有"来概括这场金融危机的特殊性,但那个时候对其特殊性的定义,无非是根据它影响的规模和影响的范围作出的.在这场危机持续了5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其特殊性,恐怕结论就不能仅仅限于它的影响规模和影响范围了.在以往,我们更多地是把国际金融危机视作周期性的问题,多**取的大多是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手段,但是现在看来眼前的这场危机,不仅仅是周期性的危机,而且还有结构性的因素,或者换言之,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者交织在一起的危机,这就和以往的经济危机运行轨迹有所不同.在二次大战之后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危机,我们总说它的突出变化是周期缩短,原来7-8年一次,后来5-6年一次,3-4年一次,甚至是2-3年一次.当这次危机从2008年持续到今年,5年时间过去之后,我们发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打破了我们原来对金融危机的这样一种认识,而且往前看,何时走出危机,目前还难下断言,所以它肯定有不同于周期性危机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这种因素现在看来可以归结为结构性因素.正因为这样,现在整个世界都在悄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美国如此,欧洲如此,日本也如此.中国的经济结构本来就存在问题,在经过了一系列反危机操作之后,今天的中国经济结构应该说与2008年之前相比并无改善.久存于我国经济体制中的结构性矛盾,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突出.但是,不管中国还是整个世界,一旦涉及结构调整,都不像周期性的反危机操作那样,一定要持续较长的时间,这种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调整,必将会带来一系列调整,一方面要进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经历进行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震荡.往前看,中国经济可能将是一个持续震荡的过程.2.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对于危机以来的经济运行图,实际上在四五年前,大家都有过种种预期.有人说它将呈V字型,也有人说它将呈现W型,甚至有人说它将呈现L型,但不管哪一种预测,我们都是基于周期性危机作出的.所谓的V字型,无非是说它从11%一路下滑到6%之后,还会反弹到11%,这是一个V字型;W型无非是说它从11%下降到6%,再回到11%,再降到6%,再上升到原来的起点.但是现在看来,中国经济恐怕不是这样,原因是它不仅仅是周期性危机,更多的是由结构性因素所导致的危机,经济增速放缓,更多的是结构性因素导致的.正如人的成长有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样一个过程一样,经济的增长也是有阶段性的.就目前整体情况看,中国经济大致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在这一阶段,会出现一些与其他阶段所不同的情况.比如从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来看,以往更多的是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或者制造业转移,但那个时候的转移主要是因为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比如10年、20年前,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是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的状态,所以这种转换并不伴随着公司成本的上升,而且在那个时候,从农业转到非农业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在单位时间内,一个人在工业化阶段与在农业化阶段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当时那个发展阶段,GDP的增速就会很快.但是到了工业化中后期就不是这个样子了.虽然现在也可以招来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劳动力,但招来的劳动力不再是闲置或半闲置的状态,可能处于就业状态,因而这种转移必将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或者说工资成本的上升.而且到了工业化中后期,整个经济发展更多地向服务业转移,那么发展服务业就必然引起劳动力由农业和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大家都知道,起码在当前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低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所以这个转移过程中并不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因而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自然会出现下降,这一点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1年为**市政府所作课题的结论是完全相符的,也就是说,**市政府的研究课题可以佐证这种判断.因而,如果把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理解为结构性的放缓,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当前的经济结构或者经济要素结构,也就是目前其所支撑的经济增长速度肯定要比过去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结论.如果这种结论大致上是可以让人接受的,那么今后或者从现在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可能既不是V字型也不是W型,更不是L型,而可能是一种V字型的变异.比如说,它在10%~11%高速增长的轨道上下跌到6%,然后反弹,但是刚反弹到7%~8%的水平上,它就不再继续上升,而是沿着一条水平的道路走下去,这可能就是我们从此要进入的所谓中速增长阶段.3.中国经济要转到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经济增长不再呈现粗放型的扩张轨迹而进入一个相对中速增长的轨道之后,我们该追求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到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而且具体解释为,我们所需要的增长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增长,这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思路作了一个非常大的调整.以前往往是先定GDP增长的速度,然后再围绕着GDP增长速度确定其他相关经济指标.但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201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经济形势的讲话精神来看,目前的稳增长或叫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也就是说现在的发展速度更多地围绕保就业这个目标来做文章.李克强总理在几次讲话中说,在以往的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关系条件下,要保8%~10%的经济增长才能完成保就业的目标.当时的测算是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100万人就业,那是在以往就业和经济增长关系中得出的.那么现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整个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局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充分表现在服务业比重上升和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现在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以往有所下降,但是对于就业的贡献度却上升了.因而,目前要有7%的增长就不会有太大的就业压力,即7%~8%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中国目前实现发展目标基本够用.进一步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追求高速度,所带来的可能不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所以以7%~8%这样一个经济增速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是比较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4.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又进一步带来了财政收入增速的放缓,当前对此似乎有种谈虎色变的感觉.其实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表面的、外在的东西,如果深入分析财政收支的具体环节,还能看到更多.比如说,目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不仅仅是相对于以往的增速放缓,而且低于GDP的增速,甚至低于当年8%的预算收入,看到的问题就会严峻一点,但是我们说目前的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可能是一种生活当中的常态,也就是说,以前是特殊经济时期,今后我们将进入正常的财政收支状态.当前的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经济决定财政,当整个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且进入深度转型期后,财政收入的增速自然要下滑,自然要振荡.这是无论在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当中都能找到根据的一种推断,符合逻辑.〕2〔当我们说增速放缓的时候,不管经济增速还是财政收入增速〕特别是财政收入增速〔,实际上是有参照系的,就是拿什么尺子去测度而得出收入放缓这样一种判断.我们目前用的尺子,是往前推18年的,是用1994-2012年的这把尺子来测度2013年财政收入增速的,因此才会给出一个所谓放缓的结论.如果换一把尺子,比如从1994年前推到1984-1985年,把那把尺子拿过来测定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得到的结论就不是经济下滑了,而是上升了.在1994年之前,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时期,以至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一年下调一个百分点.1978年的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那时不叫GDP〔的比重是31.06%,到1994年底财税改革之前的1993年下调到了12.58%,将1994年作为一个节点,为这前后10年的财政收入增速画一个完整的轨迹图,会发现它是一个V字型的.从这个角度讲,1994年出现的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带有1994年前持续十几年增速下滑的补偿性,没有前些年增速的持续下滑,就不会有后十几年的增速持续上升.当我们把它归结为补偿性质的时候,目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可以理解为当补偿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正常的回归现象,更何况今年1~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速为6.6%,不管是纵向看,还是横向与其他国家相比,6.6%其实并不是一个较低的水平.〕3〔过去十几年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是1994年财税改革的成果之一,带有改革红利的性质.既然是改革红利,红利的释放也有其运行规律,经济学有一个最根本的规律,就是收益递减规律.根据收益递减规律,它向右下方倾斜,所以这种改革红利在释放一定时间之后,现在进入递减阶段也符合规律.〕4〔2012年财政收入是11.8万亿元,其中有十多万亿元的收入来自于税收,我国税收收入的基本情况和其他国家有些差异,财政收入中的增值税占了40%,营业税占了16%,消费税大约占9%,三者相加占65%,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关税,加上其他零星的流转税收,整个流转税占全部税收的70%,那么它的影响就不一样了.流转税是间接税,间接税的纳税人和付税人不是一回事,那么纳税人交税之后,要把它加到各种商品的价格当中转嫁出去,所以流转税与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作为价格的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70%以上的税收要通过各种途径融入价格,进入经济运行过程当中,流转税收对价格的冲击力就会很大.任何国家的流转税收都会融入价格,但是其他国家融入的比例、份额不像中国这么大.所以从整体上讲,中国的税收和价格捆绑在一起,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当经济高速增长时,价格跟着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往往比较高,那么税收的增速是快速紧密性增速;当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水平也跟着降低的时候,那么税收的降速会快于GDP的降速,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20%,而现在经济增长7.7%,财政收入增速降到6.6%,道理就在这里.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配置在这样一种经济形势面前,再来看一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配置.宏观经济政策的配置实际上是宏观调控资源.1.积极稳健配置:操作有所不同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调,称之为积极稳健配置,实际上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搭配,但是如果盯住积极稳健配置的字面意义,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为这样一种政策搭配格局从2011年就开始了,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那么字面上相同是否意味着实质内容也相同呢?如果实质内容也相同,就没有必要再单独分析2013年经济工作格局,把2011年、2012年的政策拷贝过来就可以了,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中国人的宏观经济政策概念表述当中,它从来就是一个带有高度文学色彩的字眼,名义上如此,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这样.对比2011年和2013年的配置,至少在三点上有所不同.〕1〔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扩张操作的药效已经有所下降.就像人类服用抗生素,第一次药片下去之后药效很大,但是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药效会降低一样.即便面对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而动用2008-2010年那样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所带来的功效肯定不如那三年.〕2〔在扩张性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下,粗放型扩张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副作用已有所显现,这也好比服用抗生素,不仅仅是药效下降的问题,而且还有副作用,吃多了肯定不行.而2008年以来我们超越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这种操作,实际上已经对经济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我本人担任首钢股份公司的独立董事,每当开董事会时就会看到现在钢铁业面临的巨大难题,在过去5年当中,上了很多的新项目,以至于导致钢铁价格一路下滑,今年比前两年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3〔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真正的复苏,不管是当前中国还是整个世界,都不可能建立在现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2.发挥双重作用: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不变,单纯动用反周期的经济政策来应对危机,是走不出危机的,只有在反周期的同时坚持经济结构调整才行.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定位已悄然发生变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可以看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因为以往或者在课本上学到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政策更多的是作为反周期调节来发挥作用的,且更多的是对总量的调节,而很少涉及结构问题.危机来了搞扩张,通胀来了搞紧缩,这是耳熟能详的宏观经济政策操作基本原理.但此次它不仅仅是调节,同时还赋予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这样一个角色,要在两条线索上去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3.实现多重目标: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防风险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也有很大的变化.2008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全力保增长,保增长是压倒性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是把宏观经济资源都用到这一目标上来打歼灭战.而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就逐步地添加了,先是添加了控物价,后来又添加了调节个税.到今年,鉴于过去5年当中增发的各种地方债务、融资债务陆续进入偿还期〕2013年大约有3.5亿元债务进入偿还期〔,所以地方的债务风险问题凸显,以至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宏观经济目标成了一个防风险的目标.大家可能也已经注意到,李克强总理每次讲话都会说,要稳增长,要调结构,要防风险,几个目标要同时兼顾.如果在过去只是追求稳增长一个目标,只是打歼灭战,但是当同时追求5个、一系列多个目标的时候,可以把它形容为打阵地战,就是那么多资源,就是那么多兵力,要同时把它配置到各个阵地上去,每个山头都要守,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难免会在追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上左右徘徊.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以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步调也发生了变化.四、多重目标下的积极财政政策1.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操作的"主攻手"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跟往年有所不同.比如说,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操作走出了一个特殊的轨迹,如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比去年还高,但是它对整个货币政策扩张这种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力却比以往下降了.如利率方面的调整至今没有被选择,这更多的是顾虑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和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不能放开手脚,像过去那样去应对经济增速的放缓,因而一个控物价,一个防风险,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体现,这是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在这样的条件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异军突起,如果说过去的五年它确实担任过主角的话,那么在2013年它要担任更重要的角色.2.补赤、减税、扩支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能做的事情归结起来有三项:增加赤字、减少税收、扩大支出,称之为减税护国制.〕1〔增加赤字.首先需要理清赤字和积极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很多人把赤字当作积极财政政策的标志,这是不对的.如果今年的财政赤字和去年一样多,最多说明今年的财政政策是中性的;今年的财政赤字比去年少,则说明财政政策是紧缩的;今年的财政赤字比去年多,则是扩张的,扩张与否取决于赤字的增减,这是一个基本原理.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要多于2012年才行,那么2012年财政赤字是多少呢?目前对外公布的数字是8000亿元,实际上可能还不止,还要加上动用中央预算调节基金来弥补的那2700亿元,加起来的总和是10700亿元.财政赤字是一个特定的财政年度收入与支出之间流量的一种差额,比方说今年财政赤字一万元,既可以找别人借一万元钱来弥补,也可以8000元钱找别人借,另外2000元钱用以往年度的存款.不管是用存款弥补赤字,还是动用借款去弥补赤字,都是当年的收入.把2012年财政赤字认定为10700亿元,今年有哪些变化?第一,今年的财政收入增速肯定比去年还低.第二,政府换届效益所导致的投资膨胀,以及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巨大压力,今年的财政支出增速肯定高于去年.第三,相对于以往,今年中央政府的调节存量已经不多,不足千亿元.第四,去年实际上财政收入增速已经下滑,当年中央财政税收已经减少,今年财政赤字肯定会有所扩张,但是这种扩张弥补赤字的来源更多地要依赖举债而不是中央预算调节基金.今年财政赤字到目前加起来为13000亿元,其中包括12000亿元的借款,也就是去年发行的国债,也包括从中央预算调节基金中拿来的那1000亿元.今年迄今为止的财政赤字比2012年的财政赤字不是媒体上宣传的多了4000亿元,而是只多了2300亿元,千万不要把今年的财政扩张效应和4000亿元的财政赤字挂起钩来,只能和2300亿元财政赤字对应起来,才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判断.〕2〔减少税收.赤字不直接等于扩支,在有些人眼中,有多少赤字就希望扩大多少支出,这是不对的.就像家庭过日子一样,一笔赤字既可能是增加支出的结果,又可能是减少收入的结果,少挣多花同样会带来赤字.所以,一笔特定的财政赤字,要同时用于支撑减税和扩支两个方面,并在两者之间寻求某种平衡,这是扩张财政赤字的一个基本道理.当然,减税和扩支相比,它带来的扩张效益要小,但问题在于减税和扩支对于市场投资与经济运行的作用是有差异的.在当前情况下,既然要把逆周期和调结构同时并举,既然要同时追求四个方面的目标,就不能再使用像过去那样简单操作扩支的办法,而是应当把更多的赤字资源投给减税,因为减税主要可以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增加来实施扩张,而不是靠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实施扩张,民间可支配收入增加,意味着有可能把更多的投资交给市场,而不是交给政府,从而有可能避免政府粗放型投资,带来推动结构调整的效应,这样一种操作更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所以我们建议把13000亿元的财政赤字资源至少拿出一半以上用于支撑结构性减税,不主张把更多的钱用于政府直接投资.①我国的税收结构.怎么去减税?在哪些方面减税?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两句话:一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二是重点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这两句话非常精辟,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税都切一刀,是结构性减税,要选择那些需要减的地方去减;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在哪里能够做这件事,怎么结合税制改革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表1是2012年税收结构表,表中把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为一个税,就是一般流转税,因为考虑到"营改增",它们的属性基本一致.从表1中可以看到,一般流转税最大超过了55%,再加上特殊流转税、其他流转税,就超过了70%,还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类〕包括13个小税种〔.那么从这个格局上要求减税,一般要减块大的,不减块小的,就像要让身体更为匀称,就要减赘肉,减那些多余的脂肪.所以,企业所得税不能减,个人所得税更不能再减,这是一个基本判断.②我国税收收入的来源结构.如表2所示,我国税收的来源结构尽管可以分为7项,但其中有6项具有同一性质,即都来源于企业,"其他类"中6%是个人所得税,剩余的也来源于企业.企业把钱交给了政府,这是另外一个不均衡,前面是税收收入的不均衡,现在是纳税人之间的不均衡.从中可以看出,减税应该减企业的税,而不是减个人的税.③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税收收入结构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税收收入结构是比较匀称的,起码比我们匀称许多.如流转税,它的一般流转税、特殊流转税、其他类流转税三税相加,40%多一点儿,企业所得税、个人。
政府规模
《政府规模》读书报告政府规模:指以职能和权力配备为基础的,按一定组织原则构建的政府各个具体组成部分的总和,包括内在规模(职能、权力)和外在规模(机构、人员、费用),其中内在规模决定外在规模,评价政府合理规模的基本尺度是精干高效、协调整合和财力一致。
——王玉明《论政府规模及合理尺度》政府规模:既指政府职能与权力范围又指政府机构与人员。
——庄垂生,黄大兴《论政府规模及其增长--来自公共选择的启示》政府规模的测量:国际学术界通常采用两种标准,一种是通常在计量研究中采用政府支出或消费占GDP的比例,另一种采用通常我们所说的官员占总人口的比例。
不过也有采用混合指标的。
——郑建仁转载自经济学消息报,2005-9-2(4)当前中国政府规模的衡量与国际比较衡量政府规模的数量标准有许多指标,一是公务人员数量指标,二是机构数量指标,三是财政指标,四是公务指标。
——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1.公务人员的数量从公务人员数量指标来看,政府工作人员数量越多,则政府规模越大,政府工作人员数量越少,则政府规模也越小。
人们常用政府工作人员占人口的百分比、占总就业人口的百分比来比较政府规模。
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政府规模太大,就意味着政府工作人员过多,相应的改革办法就是精简人员。
中国历次精兵简政的政府改革,实际上都是这一意义上的政府规模改革。
根据这一指标,1995年中国全国总人口121 121万人,全国从业人员人数68 910万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数1 027.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85%,占全国从业人员人数的1.49%,其中国家机关93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78%,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36%。
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规定,国务院机构定员共精简20%。
据公务员主管部门对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公务员的数量分别是659.7万人、678.9万人、689.4万人,近两年年均增长约15万人。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偏冷,有的认为过热,有的认为发展态势良好。
这种对经济形势看法的不同体现到宏观经济政策上,就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
为了使人们了解相关各方的观点和理由,现将近期人们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情况1.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丛明认为,近几年来,特别是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既快又稳的好势头,经济增长呈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
当前经济形势是这三年来最好的,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2006年的经济形势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
从经济上行的趋向看,投资需求膨胀的危险依然存在,投资表现为投资规模大、投资增幅高、新开工项目多、能源资源供应偏紧。
从经济下行的趋向来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逐渐显露,并由工业消费品向基础产品扩张,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两种趋向同时并存,近期过热反弹的影响要大一些,经济下滑的影响稍远一些,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果对经济过热趋向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大起之后必然是大落,经济发展就会付出较大的代价;但如果措施过急过快,容易导致“硬着陆”,造成经济下滑。
2.我国宏观经济出现过热。
一些人士认为,我国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猛、外贸收支不平衡加剧三大问题,表明我国经济需要继续紧缩。
2006年1-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30.3%。
这是自2004年实施宏观调控后,固定资产投资再次迈过30%的关口。
同时,人民币贷款余额的5月份数据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6%,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
为了防止贷款继续高增,中央银行宣布自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贷款利率从5.58%提高27个基点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
随后,央行要求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
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
1949〜1952 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
1951 年和1952 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79.4%和41.0%。
1952〜1957 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 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 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
1961〜1962 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 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 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
1978〜1984 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 多亿元;1985〜1989 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 多亿元;1990-1997 年,保持在3000 亿元〜9000 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 亿元。
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 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 年最低,增长率为2.6%。
1980 年和1981 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
究其原因是在1979-1980 两年间,财政赤字非常严重,中央进行了第二次经济调整的,缩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第三阶段的财政支出,整体上升到了万亿元和十万亿元的水平,从10000亿元逐渐增加到60000亿元。
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及其效应分析
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及其效应分析摘要: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2005年数据,将公共支出划分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上述经济关系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政策以实现特定财政活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支出;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引言公共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是政府政策的反映。
通过公共支出的分析,可以对政府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上对纳税人负责做出更好的判断[1]。
对于我国来说,公共支出不完全等同于财政支出,按照公共支出的定义,我国大量存在着的预算外支出实际上也执行着公共支出的职能。
但是由于中国预算外资金范围广、项目多,资金使用情况复杂,各地事实上大量存在着的不可统计的“小金库”也使得的统计无法做到精确,所以本文中的公共支出在处理中等同于财政支出。
从国际上的一般情况看,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至少达到1/3。
2004年,我国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7.82%。
2005年,我国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也只达到18.53%。
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公平具有重大影响。
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将会产生怎样的效应?这个问题对现实经济与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2000年以来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描述性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明显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特别是财政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有效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增长。
同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已突破了传统的、偏重于经济建设的供给模式,实现了向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新模式的转换,为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十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与效果分析(ppt49张)
主要成绩:
第一,抑制了过旺的需求,有效地治理了通
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 势头受到明显抑制。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信 贷规模,整顿乱拆借、乱集资等一系列措施, 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其次是财政 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所控制,财政赤 字逐年缩小,全国银行工资性支出的增幅也 逐年回降。过旺的总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对 抑制通货膨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财政政策 适度从紧 积 极 积极淡出
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 稳 健 稳健趋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
1994~1997
1、宏观经济背景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 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 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 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 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 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 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 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 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2、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
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 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 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 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 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 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 实现了软着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
主要政策工具,两者充分搭配协调才能达到 最佳宏观调控效果。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GDP)年均增长9.7%。在看似一路平稳递 增的经济增长背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 了三次较大的调整。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收藏人:猫的雅舍| 来源 | 分享2014-10-03 | 阅:1 转:79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1.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即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30 .96%,1995年降到最低点11.6%,以后逐渐上升,2002年上升到21.4%。
2003年估计这一比重达到21.6%,见下表一。
2.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即预算内财政支出与预算外财政支出之和占GDP的比重的变化,必须联系国家对于预算外支出资金口径的调整来考察。
1993、1996年国务院两次调整了预算外资金支出口径,从而导致预算外资金范围的缩小,这样预算外资金1993、1997年两次大幅度下降,因此对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可以按照预算外资金口径两次调整的时间来分析。
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决定的预算外资金范围进行了调整,原来确定为预算外资金的国有企业留利和专项基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而此项资金占预算外资金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左右。
这就是说按1993年调整后的预算外资金口径计算,1978—1992年间预算外资金规模只有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外资金规模的20%,这样对1978—1992年间的中口径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用该期间(预算内支出十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的20%)占GDP的比重来计算。
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对预算外资金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 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地方财政部门掌管的预算外资金也纳入地方预算。
因此,1996年国务院只是将预算内外资金相互间进行了调整,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没有缩减预算内外资金的总规模。
这样,1993年以后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用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内外支出之和占 GDP的比重来衡量,不需调整,据此可以得到我国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变化事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变化事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变化和巨大的成就。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经济持续增长,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变化在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包括经济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科技的崛起等。
首先,中国的经济规模在近十年中持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0年的约6万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1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7。
这使得中国经济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仅仅是靠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其次,中国的产业结构在近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中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以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模式。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而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
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此外,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近年来,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消费结构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对于服装、食品、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一环。
最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突破和进步也值得关注。
近十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创新科技的投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例如,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云计算、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之一。
这些科技创新的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分析作者:曹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3期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使得与之紧密联系的财政体制频繁变动。
财政体制由经济体制所决定,且服务于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需要与之对应的财政体制模式。
本文从财政支出规模角度研究自建国以来至今我国的财政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原因一、前言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映并制约经济,这是财政与经济关系的本质所在。
②自建国以来,我国人民与政府始终在为经济增长作出不懈努力。
在经济管理体制变化的同时财政体制也在不断调整以更好地反映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因此,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要重视财政的作用。
二、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1.核算口径我国财政支出核算有大中小三种口径:小口径只包含预算内支出;中口径包括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大口径除了上述两项支出还包括制度外支出。
本文中,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小口径衡量我国财政支出。
(二)财政支出规模1.衡量指标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通常用当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表示。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越大,表明政府活动范围越大,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越广。
但是这一指标所反映的只是名义上的财政支出规模,缺少与以前年度的可比性。
另一种是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常用的有两种方法:①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②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将这60多年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国防支出两项数额明显较多。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姓名:王继涛学号:6班级:10税务院系:财政税务学院专业:税务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内容提要:财政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是实现其职能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不断转变,行政人员队伍不断增加,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呈现居高不下的态势。
行政支出的增加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财政职能的实现,也增大了纳税人得负担,并且还引发了诸多官员贪污腐败、官僚主义滋长的问题。
本文根据财政支出理论知识,结合我国实际,浅谈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过高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行政管理支出居高不下行政体制改革一、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多次改革,主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机构等方面,但仍然存在行政支出扩张、政企不分等问题,导致了财政预算赤字的增加和政府转变的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年份2001比重(%)4.176.158.5313.4414.6017.4218.5.6019.0319.3819.1918.7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以上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其增长速度过快,是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项目。
这种过快的增长速度,已给我国财政收支带来沉重的负担。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比重高于其他国家,增速也快于其他国家。
如与美国相比,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差不多是美国的两倍,美国行政机构精简高效,行政效率高,而我国政府机构相对臃肿冗杂,效率较低。
抑制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高规模的态势已迫在眉睫。
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原因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机器庞大,机构臃肿重叠,由财政供养的行政人员过多,行政管理费用呈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行政改革成效甚微,这些都导致了行政管理支出过高的问题。
首先指出的是,行政经费的增长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都有很大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收入 98000.5 108068.2 119095.7 135174.0 159586.7 184088.6 213131.7 259258.9 302853.4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使用如下指标进行计算: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 = 财政支出占 GDP 比重 =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 财政收入额 GDP 财政支出额 GDP
财 政 支 出 20.5 19.0 16.7 11.8 15.6 19.1 19.1 23.2 25.7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0——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 总 值 99214.6 109655.2 120332.7 135822.8 159878.3 183217.4 211923.5 257305.6 300670.0
政府规模
由于政府规模不仅反映了资源配置方向以及浪费问题, 同时还反映社会的运行成本。 关 于政府规模,学者的看法大致呈以下几种。 守夜型政府—小政府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 可以完全依赖“看不见的手” (市场机制)的牵引进行自由竞争,其核心是实行自由放任的 经济政策研究, 避免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 这一理论反映到政府规模定位上就是小政府论, 即政府不要干预经济,只充当“社会生活守夜人”就行了。 干预型政府—大政府论。 小政府理论在面对 1929-1933 年的大危机显得无能为力, 凯恩 斯提出的干预型大政府理论被西方各国所普遍接受, 干预型大政府理论认为要全面增强国家 的作用,政府不应该仅仅是社会秩序的消极保护人,而应该是社会秩序的干预者,特别是要 熟练和有效地利用政府的财政职能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 西方各国纷纷建立起规模较大的 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 协调型政府—适度政府论。20 世纪 70 年代后,西方国家遇到了凯恩斯大政府理论自身 无法解释的“滞胀”问题,因此,如何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艾哈德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在《来自竞争的繁荣》 (1957)一书中确立社会市场 经济理论的完整体系, 他并不赞成完全不受约束的自由放任, 同时也部分否认了凯恩斯主义 全面干预的思想,力图在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间寻求一条第三条道路。在他看来,政府应 创造条件使市场和价格制度发挥最大的功能, 而对于市场机制的不足, 则积极赞同政府干预, 即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反映在政府规模上就是适度规模的政府。 有限型政府—小政府论。 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无能为力, 西方学者开始向自由放任的 自由市场制度复归,以弗里得曼为代表的新货币主义,以拉弗尔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华莱
(亿元) 13395.23 16386.04 18903.64 21715.25 26396.47 31649.29 38760.20 51321.78 61330.35 国 年 份
(亿元) 15886.50 18902.58 22053.15 24649.95 28486.89 33930.28 40422.73 49781.35 62592.66 民
1.3 政府财政规模iபைடு நூலகம்
此部分指标以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与 GDP 为基础。 选用 2000——2008 年的数据进行计 算分析。 2000——2008 年国家财政收支总额与增长速度
财 年 份 政 收 入 财 政 支 出 增 长 速 度 财 政 收 入 17.0 22.3 15.4 14.9 21.6 19.9 22.5 32.4 19.5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7858 8622 9398 10542 12336 14053 16165 19524 22698 (%)
ii
计算结果如下表: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3.50% 14.94% 15.71% 15.99% 16.51% 17.27% 18.29% 19.95% 20.40% 财政支出占 GDP 比重 16.01% 17.24% 18.33% 18.15% 17.82% 18.52% 19.07% 19.35% 20.82% 财政收 入增速 17.0% 22.3% 15.4% 14.9% 21.6% 19.9% 22.5% 32.4% 19.5% 财政支 出增速 20.5% 19.0% 16.7% 11.8% 15.6% 19.1% 19.1% 23.2% 25.7% 10.52% 9.74% 12.87% 17.71% 14.60% 15.67% 21.41% 16.85% 2.12 1.58 1.16 1.22 1.36 1.44 1.51 1.16 1.81 1.71 0.92 0.88 1.31 1.22 1.08 1.53 GDP 增 速 财政收 入弹性 系数 财政支 出弹性 系数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
中国的政府规模变化统计和分析
09 统计 关键词: 财政规模 2009201958 公务员规模 机构改革 黄星亮
引言:长期以来,中国庞大的政府规模问题并未从实质上得以解决,这既取决于经济的快速 发展对政府职能的需求, 但也在负面上造成了行政成本的不当扩大, 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 配置。本文着力在财政和公务员人数的视角上,从相对规模上分析中国政府的规模变化,对 中国政府规模变化进行研究,并对政府规模的调整进行简要的评价。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GDP 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增长速度 GDP 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弹性系数 =
前两项指标以 GDP 为基础, 计算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和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 以此反映 当期国民经济生产总成果中有多达份额被征服动用, 一般将这些指标称为国家财力集中程度。 该比重越大,说明政府规模越大。 以财政收支年度增长速度与 GDP 年增长速度加以对比, 计算财政收入、 支出对 GDP 的弹 性系数,从动态变动速度上表现财政收入、支出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以此反映相对于经济增 长而言政府规模的扩张速度。该系数大于 1,说明政府规模扩张速度超出了经济扩张速度, 政府的相对规模扩大。
二、 公务员规模
由以上数据可知,在 1992 年以前,我国公务员人数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而 1991 年前增 长速度一直较快, 1993 年公务员人数骤减, 之前高速增长的势头被遏止, 在此之后直至 2000 年,公务员人数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增长,2001 年公务员人数略有下降,2002 年下降较多, 但从 2003 年起,公务员人数又重现迅猛增长的势头。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的增长模式与 此相似,在 1992 年以前迅猛增加,由 0.447%升至峰值 0.981%,在 1993 年降低至 0.869%, 其后多年间呈小幅波动,自 2003 年起,此比例重新突破 0.9%,并逐年递增,至 2006 年已 达到 0.963%,这与 1991 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差距已经不大。 与国外同类指标进行对比,以从相对水平上度量我国公务员规模。 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例较低 由于各国对公务员定义不同,公务员涵盖的范围也不同,因而,依据各国公务员定义对 公务员人数进行比较,具有本原性,但缺乏可比性。而以财政供养人员进行国际比较,可比 性强。 财政供养人员可视为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务员,即广义公务员,或称为政府公职人员、公 务人员。 美国政府公务员是包括除政治任命以外的政府部门所有的工作人员, 实际上就是财 政供养人员, 因而美国的政府公务员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相同。 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行政 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数量为4000多万人,比 以狭义和宽义两种方法统计的公务员人数要多得多, 大约分别多3500万人和3000万 人。法国财政供养人员涵盖政府、公共机构、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教师,数量为50 5万人, 与政府公务员数量相同。 日本财政供养人员包括政府系统的公职人员和国会、 法院、
国立学校与医院、国营单位所有人员等,人数为553万人,比政府公务员多105万人。 英国包括非经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常任文官及各类政府官员, 有246万人, 比常任文 官(狭义公务员)多200万人。 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1∶12;法国1∶12;日本1∶23;英国 1∶24;中国1∶26。 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考虑财政支出的、 民众真实负担的、 最具实际价值的 “官 民比例” 。就以上数据而言, “官民比”最高的是美国和法国,中国是最低的。换言之,我国 财政供养人员造成的财政负担没有发达国家高, 也不如有些学者和新闻媒体所认为的那样高。 如果考虑到加拿大和德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2和1∶17, 那么可 以认为,中国“官民比”居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之下,还是在国家财力和经济社会可承受 的范围之内。 中国单位GDP的公务员比例较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不仅需要考虑“官民比” ,而且要考虑公务 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即考虑经济因素。 分析公务员适度规模的经济因素的指标是“公务员人数与GDP的比例” 。随着社会化 大生产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密。为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挑战和解决社会的冲突,更全面 而细致地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需要对政府职能和部门进行剥离和分工。 这一方面能够保证 各职能部门可以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从而提高解决各职能范围内公共事务、 缓解社会 矛盾的效率和力度, 但另一方面, 每项新的政府职能的出现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政府职能部门 和政府公务员数量的增加。 因此, 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而出现的新职能必然需要更 多的政府机构的增多和公务员数量的增加。 公务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需要以 单位GDP的公务员人数来衡量。单位GDP的公务员人数,即公务员与GDP的比例。 依各国定义的公务员, 计算公务员与GDP之比为: 美国2.31人/百万美元GDP; 中国狭义公务员3.96人/百万美元GDP,宽义公务员8.31人/百万美元GDP; 法国3.46人/百万美元GDP;日本1.14人/百万美元GDP;英国0.3人/百万 美元GDP。 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为:美国2.31人/百万美元GDP;中国39人/百万 美元GDP; 法国3.46人/百万美元GDP; 日本1.38人/百万美元GDP; 英国1. 58人/百万美元GDP。 由此可见,从经济视角考察,英国公务员效率最高,其次是日本,再次是美国和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