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自觉维护正义》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政治: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教案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八年级政治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一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的情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⑶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等方法,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生活,学会判断是否正义行为并汲取榜样的力量,从而自觉追求正义。
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前置学习】1、导入新课:投影:撒贝宁与《今日说法》。
即用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引入课题。
思考:你喜欢这个节目吗?为什么?教学目的: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围绕以下问题,自读课本p108—111内容:(1)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什么是正义的行为、非正义的行为?(3)正义的要求是什么?(4)理解制度的正义性。
(5)为什么社会发展需要正义?【协进学习】1、投影:任长霞与李真的对比照片。
教学过程:(1)教师简要介绍案例。
(2)学生对两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目的:通过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对邪恶的愤恨和对正义的渴望。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自觉维护
C.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D.公平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10.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这告诉我们()
A.应运用一切手段实现社会的公平B.应理智面对社会生活的不公平
C.在我国不可能实现公平D.不必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而努力
课题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自觉维护正义
学习目标
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重点、难点
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配合课件使用,讨论讲授阅读教材,勾划出重点知识点
C.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D.违法乱纪、偷窃他人财物
预习
1、期盼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凡是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
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正义要求我们
。
3、公正的对待,必须有。如果没有
,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因而有保证。
4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的获得也需要
。
5、正义保障,推动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下列属于教育公平的事例是()
A.某考生被一所著名大学录取,但必须交10万元才能拿到录取通知书
B.某市规定,只要纳税300万以上,其子女中考就可以加20分
C.某学校提出“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
D.某些教师对所谓的优等生予以微笑,对后进生进行嘲讽
21.要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不公平问题,就应该()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2)自觉维护正义导学案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2)《自觉维护正义》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懂得正义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义感;了解正义感的具体要求。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习惯;培养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和见义巧为的践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自觉维护正义、伸张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义感的定义、表现及具体要求。
难点: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正义,作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授课时间】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以学生学习过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教材。
说出你生活中正义的事和人,他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二、活动探究(一)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活动一:(见教材P112页)议一议: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通过综合考评这种正义制度来确定报送的人选,能确保保送的公平性,从而维护了社会正义。
)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使人们感到在保送这件事上缺失了公平,特权占了上风,而正义被践踏了。
)小结: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因此,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活动二:(见教材P112页)议一议:1、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小赵的态度会助长歪风邪气、特权思想等非正义现象的扩散,使正义得不到应有的伸张。
)2、如果小孙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小孙的行为虽然可能没有结果,但他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因为他是在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伸张正义,正义是需要人们用行动去维护的;如果人人都懂得以实际行动来维护正义,那么非正义行为就无处藏身了,社会就更加和谐了。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自
内容:自觉维护正义课型:新授本节课体现的学习目标:1、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2、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3、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目标3一、预习导学:(通过自学完成有关知识点的练习)①自觉维护正义就是要行动,就是要做好两个方面:、;②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没有人可以例外;③规则和程序反对,不允许特权;④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就是维护正义;⑤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非正义的行为,如;如;⑥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正直的传统,例如;例如;⑦、,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⑧做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见义勇为,但我们未成年人,既要,又要。
二、学习内容: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正义是什么正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三、学生活动:(见教案)四、知识拓宽延伸内容:(课内链接)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1、教材第100页“你认为怎样做才公平?”提示:本问题考察学生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公平的不同理解。
”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究竟选谁去才公平,只要你能言之有理即可)2、教材第101页“这样的表彰公平吗?”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
你可以说,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也可以说,公平是分担自己该做的。
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
(请根据这一段的分析判断是否公平)3、教材第101页“推销人员辞职的原因。
八年级自觉维护正义说课稿+教案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自觉维护正义》(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做有正义感的人》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二部分《自觉维护正义》中的第二目。
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已经学习了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涵,对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第四单元重在树立学生公平意识、培养学生正义感。
也就是说本单元内容是对前几单元内容的自然提升,使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良好的素质,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维护公平和正义,履行自己的义务。
因此,这节课不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而且对巩固和提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成果也非常重要,更是本册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明确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掌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
2、能力目标:分清生活中的正义与非正义行为,能够依据正义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社会正义感,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即怎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难点: 1.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即怎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激发学生的正义感,自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设置依据:现在多数中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观念,不清楚如何践行社会正义。
有必要明确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
培养学生按正义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因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所以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引导和点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映和表现。
二、说教法1.案例导入法。
通过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引起学生思考和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情景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分析、激励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
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T ) 6、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与维护正义是不同的概念( F
)
7、法律援助是国家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是法律界的
希望工程( T )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二、精挑细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行为是非正义行为的是( C )。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一、判断
1、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
保证( T )
2 、面对非正义的行为,我们要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及时对受害者给予援助( T ) 3、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只是执法机关的事( F )
4、见利忘义,惟利是图,无视道德准则的行为是非正
义的行为( T )
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 定人选?
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 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是为了体现公平和
正义,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被保送的学生都是 各方面优秀的人。 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
对应该被保送的学生不公平,破坏了制 度,影响了公平和正义.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从这件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单选题:
我们是未成年人,在面对非正义行为时,
要做到 C 以维护正义。
A、见义勇为,敢于同一切非正义的行为作斗争 B、尽量避开,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C、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 D、无所顾忌地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哪怕牺牲自 己的生命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宋鱼水,女,现年38岁,中共党员,法律专业硕士, 198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 院经济庭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现任海 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让百姓相信法律,让社会 拥有公平。这就是公正的力量。
八年级政治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
3.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下列不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D ) A.小勇的父母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B.小王在学校制止恃强凌弱的行为 C.小东向老师检举同学考试作弊的行为 D.小林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但乱停乱放的 现象也普遍存在,给人们的交通和生活带来不便。一次,小丁同学用 小刀在违规停放的车辆上划了一道,以此来教训违规停放车辆的车主 ,对此,正确的评价是( C ) ①车辆乱停乱放是违背公德的表现 ②小丁的行为是正义的,应该肯 定 ③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以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前提 ④做事 不可任性,要有规范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12./13①/202③1 ④ D.②③④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
12/13/2021
1.如何正确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就是维护正义?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就是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 小树立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 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正义。 2.有正义感的表现。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 向往,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 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3.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或为什么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1)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里,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 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 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2)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质。
(3)结合材料,谈谈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需要正义。 ①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 会的进步。②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 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 发展。③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 谐发展。 (4)在现实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做到哪些? 在现实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①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 在我们的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②如果看到非正 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 救助。③总之,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 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 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为自己,还要为他人、为集体、为 国12家/13的/202正1 义而奋斗。
《自觉维护正义》我们维护正义PPT课件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德
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 德。我们立身做人要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 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一个人可以没有 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公交车上 材料:新学期第一天,八年级学生小盼上学路上, 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乘客的钱包,是出面制止 还是置之不理,小盼陷入了左右两难的的困境。
——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
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 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 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 和谐。
你知道哪些有正义感的人的事迹?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在这些正义卫士身上体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和精神?
A.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 B.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 C.不惜一切代价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D.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也要维护集体的正义更
要维护国家、民族的正义
2.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下列语
言不能体现正义、正直的有( D ) A.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B.头可断,腰不可曲 C.不阿顺以取客,不迎合以求悦 D.见风使舵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
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感悟正义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的理解:它的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正义的追求,努力做一个正义之人。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①通过交谈、观察或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如:对于正义的认识,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评论。
②了解我国相关政策、制度的内容、背景及作用,收集一些体现正义制度的具体案例。
学生:①收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②查找我国体现正义的制度。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人物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
投影:“以正义感动中国”的日本著名律师尾山宏照片描述:这个如今连睫毛都花白的老人,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从1963年起参与了四十年来所有的对日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731人体试验案”、走进正义远离非正义 正义的制度正义的行为 正义的制度 公平社会发展保证 推动“南京大屠杀”、“遗弃化学武器及炮弹案”……以他统领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无偿代理这些诉讼,并自行垫付一切费用,还多次自掏腰包将中国受害者接到日本出庭。
他的行为遭到了国内右翼势力的恐吓,却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八年级政治教案自觉维护正义
自觉维护正义(一)教材分析:《自觉维护正义》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内容。
是在学习了第一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了解了“正义”的内涵、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后,让学生进一步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感悟到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有的优良品质,以升华道德境界,践行伸张正义,激发学生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而努力,为集体的正义而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的情感。
(二)学生分析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还处于逐步认识并付诸行动阶段,尤其对“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至关重要的问题也不甚清楚,所以这节课通过学生合作、探讨、体验、感悟等活动学会做正直的人、做自觉维护正义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三)设计理念1、增强品德课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是通过教学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来体现的。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实现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转化。
3、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居主导地位;以人性养育为主线;着力引导和教育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四)对应课标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五)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较明确地了解“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及“自觉维护正义”的内涵,了解正义、正直与人格的关系;通过对活动的参与,在活动中探讨、思考、体悟,使学生分析、判断、辨别能力、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做个正直人的强烈愿望。
(六)教学流程(附表)教学环节活动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主题引入从上节课《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导入本课明确:怎样“自觉维护正义”是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利用上节课已学过的知识,找到第十课前后两节课的联系点,从而切入本课主题探究活动一:探究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问题投影:(教材中)小赵和小孙保送名额让小敏挤占的短片思考、讨论: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试的方式来确定人选?2、小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3、你遇到过类似事情吗?有什么感受?4、归纳总结: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成员的……维护正义。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自觉维护正义》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课时“自觉维护正义”二、课标要求:“知道正义要求个人都要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二)能力目标:具有分辨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积极主动地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难点:做有正义感的人。
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师生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流程:激趣导入:出示相关的图片和内容(幻灯片)图片1:2008年4月7日,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时,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毫不畏惧,用她那残弱的身体护卫火炬的行为。
图片2:512汶川地震时,都江堰一中的教师范美忠(范跑跑),在地震来临之时,没有组织学生撤退,而是自己首先逃跑的行为。
图片3:512汶川地震中,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在地震的废墟中救出两名同学的行为。
图片4:512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市内大多数居民住房都受到了破坏,无人居住,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偷盗财物而被抓的行为。
各抒己见:1、分辨上述行为哪些属于正义行为?哪些属于非正义行为?2、选取图片1和图片4的内容,由学生分角色现场表演,说一说此刻的内心感受。
(可从表演者和观看者两个不同角度谈)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事件中,从体验式的情境活动中,理解哪些行为是正义的行为、哪些是非正义的行为,帮助学生增强分辨能力,树立是非观念,正确对待和区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行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课堂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4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2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讲授 (jiǎngshò u)新课
3.为什么说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yōuliáng)品德?
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 (jùyǒu)的优良品德。我们自身做人要堂堂正 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 正大光明、无私无畏。正直具有(jùyǒu)无以 摧毁的人格魅力,具有(jùyǒu)不可抗拒的精 神力量。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 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第三页,共21页。
讲授 (jiǎngshòu)
新课一 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案例(àn lì)分
初析三某班有一个直升本校的保送名额,按学校规定综合考评成
绩在前两名的同学有资格参加面试。经过综合考评,排在前面 (qián mian)两名的小赵和小孙入围面试。面试的当天,两人惊 奇地发现吴敏也出现在面试场上。面试的结果没有公开。最后, 吴敏获得了这个保送名额,小孙和小赵则名落孙山,大家对此 议论纷。面对这一选拔结果,小赵忍气吞声;小孙找到班主任, 要求给个说法。
第十八页,共21页。
课堂 (kètáng) 小结
自 觉 (z ìj ué) 维 护 正 义
遵守社会规 则(guīzé)和 程序
1、维护正义要自觉遵守社会规
则和程序
2.非正义行为的危害及采取消
极态度的后果:
做有正义感 的人
1.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2.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3.正义感,是做人
讲授 (jiǎngshò u)新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wēiwǔ)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杜甫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自觉维护
内容: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课型:新授本节课体现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2、能力目标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目标2一、预习导学:(通过自学完成有关知识点的练习)①公平和正义二者联系;公平是正义的,正义反作用公平,公平;②如果说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那么正义就是人类良知的“”;如果说公平总是相对的公平,那么正义就是人们永远的追求;③做人的基本要求是:;④在社会进程中,都是正义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⑤制度是组成的系统;⑥制度的正义性在于;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⑦正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公平一样,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需要;⑧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二、学习内容:什么是正义公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学生活动:(见教案)四、知识拓宽延伸内容:五、课堂巩固联系及讲评:1、正义,让我们拥有神圣而博大的情怀。
具有正义感,要求我们()A、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赢得他人的赞赏B、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公正的对待他人和自己C、永远把个人利益作为人生追求的首要选择D、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2、社会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A、是为少数人制定的B、它的程序与规则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C、规定了人们必须怎么做D、它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某些情况下,正义和正义制度允许特权的存在B、维护正义就是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C、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D、每个人都应从小树立维护正义的意识4、下列体现正义的诗句有()①正直者不可屈曲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头可断,腰不可屈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中华民族具有崇高正直的传统美德,下列言语体现了这一点的有()①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②不为五斗米折腰③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④趋炎附势,奉承献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南非白人作家纳丁·戈迪默说过:“如果我不是一个白人,我就进不了图书馆,我就不可能读书,就不可能写作,于是就不可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初二思品第十课自觉维护正义(最新)
③作为未成年,我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该: 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 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观看视频《中国街头抢乞丐钱,你会怎么办?》
非正义行为态度的危害:
①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 整个社会;P113 ②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会产生 不利的社会影响。
3、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①当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 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②当看到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时: 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 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海淀交通支队对交通事故 结果 认定,小刘与同伴在嬉闹过程中进 入机动车道,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相关规定,即“行人不得有下列行 为:在车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之规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全部原 因,因此对事故负全责。
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正义?
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 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 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 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 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 我说话了。”
学习目标
1、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正义?
2、非正义行为态度的危害? 3、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行人撞宝马,被索赔2万元
小刘与同伴在紫竹院路的人行道上 嬉闹,误入机动车道,与行进中的宝马 “撞了满怀”,小刘当场双脚、双手骨 折,宝马车右大灯和右后视镜被撞坏, 修车花了近2万元。车主遂向小刘提出 索赔。此案在海淀法院开庭 。 法院怎么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自觉维护正义》(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做有正义感的人》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二部分《自觉维护正义》中的第二目。
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已经学习了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涵,对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第四单元重在树立学生公平意识、培养学生正义感。
也就是说本单元内容是对前几单元内容的自然提升,使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良好的素质,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维护公平和正义,履行自己的义务。
因此,这节课不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而且对巩固和提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成果也非常重要,更是本册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明确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掌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
2、能力目标:分清生活中的正义与非正义行为,能够依据正义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社会正义感,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即怎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难点:1.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即怎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激发学生的正义感,自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设置依据:现在多数中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观念,不清楚如何践行社会正义。
有必要明确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
培养学生按正义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因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所以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引导和点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映和表现。
二、说教法
1.案例导入法。
通过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引起学生思考和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情景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分析、激励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小组讨论法。
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4.体验教学法法。
利用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合作学习法。
即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这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2.自主探究法。
即学生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3.总结反思法。
即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4.角色体验法。
学生通过亲身模拟,产生不同的体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诸暨市赵建康、戚陈杰等人浴血勇斗歹徒的事迹》,并请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
用一个真实的又与课题相关的案例进行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采用视频更直观,更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结合视频谈感受,学生大都会谈到赵建康、戚陈杰等人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他们是有正义感的人。
激发学生产生要做有正义感的人的意识,从而导入新课《做有正义感的人》。
(二)、新课教与学:
我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分别为“明辨篇”“探究篇”“实践篇”。
“明辨篇”主要解决本课第一个知识点“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探究篇”解决本课第二个知识点“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和本课第三个知识点“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本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
“实践篇”是对本课重难点的提升,目的是对于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使知识落实到实处,真正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我采用由学生自己回顾一节课的收获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做有正义感的人 1.什么是有正义感的人:正义感的具体内容P114
2.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P114
3.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要求
P114-11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