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终)

合集下载

抗滑桩计算

抗滑桩计算

5.3.2.3A型抗滑桩设计计算图5-1 A型桩尺寸示意图1、判别抗滑桩的类型当B h2W.O时,抗滑桩属刚性桩;当B h2> 1.0时,抗滑桩属弹性桩。

其中:h2为锚固段长度;B为桩的变形系数,以m-1计,可按下式计算:10EI J式中:k ------ 地基系数(kN/m3)。

Bp ---- 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 Bp=b+1E——桩的弹性模量(kPa);I――桩截面惯性矩(m4):匸ba3T2抗滑桩的截面尺寸为1.2 >1.5,长得计算宽度为Bp=1.2+1=2.2m。

桩的截面惯性矩匸ba3T2=1.2 >.53 42=0.3375 (m4)11.04"0沃2.2J =0.0881桩的变形系数0 = (0^2.^10^0.3375;乜=4 0.0881 = 0.324 1.0,故按刚性桩计算。

2、外力计算(1)每根桩上承受的滑坡推力:E T=E n>S=330.76 4=1203.04kN(2) 桩前抗力计算:由于抗滑桩设置在滑坡前缘处,桩前没有土体处于悬臂状态,所以桩前不考 虑抗力。

3、受荷段内力计算(见表5-7)假定滑坡推力和桩前抗力都是三角形分布:E Tbq=601.52cN/m 0.5h 1E Rb q — = 0kN / m0.5h 1滑面处的剪力 Q o =1522.6OkN ,滑面处弯矩 M o =2283.59kN m4、锚固段内力计算h °(3h ° 2h 2) 3乩h 2】计算得:y 0=2.3810(m),距桩顶 6.8810 (m )代入相关参数:’=0.002502(rad )(3) 桩各点侧应力::二y = (A 2 my)(y 0 - y)剪力: Q y2(b :q —b :q ) y h i2=75.19y弯矩: M yy 3 二 Q y 25.06y(1)确定转动中心的位置y°:采用k 法,有:(2)桩的转角2HB p Kh 2 2y °-h 2 13;「y=104 10 (2.381 -y) 0.002502匚y= 260.2080(2.381 -y)(4)桩身各点剪力:Q y =H _gB pK.:y2 孰心(y— y。

【免费下载】抗滑桩的配筋设计

【免费下载】抗滑桩的配筋设计

第三章 刚性抗滑桩的配筋设计3.1 设计参数依据《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 (TJ10-74)和(TJ10-85)杨文渊《土木工程设计手册》 交通出版社 1985砼参数钢筋、钢轨材料、型号参数3.2 桩截面配筋率的取值和 截面高度h 的确定μ1.配筋率的取值μ搅滑桩是一种特殊的“梁”,其结构设计要求桩在破坏时,具有“塑性破坏”特征,即受拉钢筋首先到达屈服,然后砼受压破坏。

要使桩的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或“使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桩截面配筋率应μ满足:min max)(,μμμ∈(1)平衡梁的概念与的计算max μ梁在破坏时,钢筋的屈服与砼的受压破坏同时发生,此时梁称为平衡配筋梁。

①相应的配筋率称为平衡配筋率μmax ()μ若增大,则钢筋应力尚未达屈服,砼却发生受压破坏,称之超筋梁。

μ相应于超筋梁,把具有“塑性破坏”特征的梁称为适筋梁。

可知,平衡梁是的界限情况,平衡配筋率又称为界限配筋率,即⎧⎨⎩超筋梁适筋梁maxμ②《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TJ10-85),根据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和平衡梁的破坏特性,提出计算公式:max μ=max μb waaR R ξ⋅:::b wa aR R ξ⎧⎪⎨⎪⎩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砼的弯曲抗压强度钢材屈服强度式中 00.8(1)0.0033b aax R h E ξ==+0::a x E ⎧⎪⎨⎪⎩砼受压区高度钢材弹模(2)少筋梁的概念和最少配筋率的计算:min μ如图,为祖不同配盘率梁的曲线:(是梁开裂弯矩,是梁开裂弯~Ucr s M M σcr Mu M 矩)Ucr MM sσ可是:随配筋率减少,增大,梁的极限弯矩减少。

一旦减少到使μ/cr u M M u M μ与重合时,裂缝出现钢筋应力即达屈服。

cr M u M ①此时配筋率称为最少配筋率(它是少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min μ若<,称少筋梁μmin μ②根据=,可得=0.34cr M u M min μta R R ::t aR R ⎧⎪⎨⎪⎩砼抗拉强度钢材屈服强度注意:其取值与多因素有关,《规范》是据砼等级查表得。

抗滑桩计算

抗滑桩计算

抗滑动桩验算计算项目:平昌东站后侧滑坡PX1------------------------------------------------------------------------原始条件:墙身尺寸:桩总长: 19.000(m)嵌入深度: 7.000(m)截面形状: 方桩桩宽: 1.200(m)桩高: 1.800(m)桩间距: 5.000(m)嵌入段土层数: 1桩底支承条件: 铰接计算方法: K法土层序号土层厚(m) 重度(kN/m3) 内摩擦角(度) 土摩阻力(kPa) K(MN/m3) 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1 50.000 24.500 37.00 500.00 80.000 1.000桩前滑动土层厚: 0.000(m)锚杆(索)参数:锚杆道数: 0锚杆号锚杆类型竖向间距水平刚度入射角锚固体水平预加筋浆强度( m ) ( MN/m ) ( 度 ) 直径(mm) 力(kN) fb(kPa)物理参数: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桩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桩纵筋级别: HRB400桩箍筋级别: HPB300桩箍筋间距: 200(mm)场地环境: 一般地区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28.000(度)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4.000(度)墙后填土容重: 22.000(kN/m3)横坡角以上填土的土摩阻力(kPa): 20.00横坡角以下填土的土摩阻力(kPa): 270.00坡线与滑坡推力:坡面线段数: 7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1 12.974 5.1332 3.000 0.0003 25.000 10.0004 0.000 1.5005 9.500 0.0006 0.000 -1.5007 50.000 0.000地面横坡角度: 6.000(度)墙顶标高: 0.000(m)参数名称参数值推力分布类型矩形桩后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力 0.000(kN/m)桩前剩余抗滑力水平分力 0.000(kN/m)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注意:内力计算时,滑坡推力、库仑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 = 1.200===================================================================== 第 1 种情况: 滑坡推力作用情况[桩身所受推力计算]假定荷载矩形分布:桩后: 上部=0.000(kN/m) 下部=0.000(kN/m)桩前: 上部=0.000(kN/m) 下部=0.000(kN/m)桩前分布长度=0.000(m)(一) 桩身内力计算计算方法: K 法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

最新6.5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最新6.5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称地基系数, 是地基承受的侧压力与桩在该处产生的侧向位 移的比值。
虎克定律: f=kx
弹桩性侧抗应力力:分作别用为于:桩侧任一点y处的弹性抗力fy和
fy KB pxy
y Kxy
xy :地层y处的水平位移,K:地基系数,Bp:桩的计算宽度。
(3) 地基系数K及比例系数m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资料时,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方法确 定。
K
K
y
K
K
n=0
n=1 0<n<1 n>1
K法 m法
C法
Km (y0y)n
6.5.2.3.4 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区分
抗滑桩受到滑坡推力后,将产生一 定的变形。根据桩和桩周岩(土)的性 质和桩的几何性质,其变形可有两种情 况。
圆形桩:B P K fK B d 0 .9 1 d 1 d 0 .9 ( d 1 )
b Kf
d Kf
KB
KB
Bp
Bp
附注:只有在计算桩侧弹性抗力时,采
用桩的正面计算宽度。计算桩底反力时,
仍用桩的实际宽度。
3.桩的截面形状应从经济合理及施工方便考虑。 目前多用矩形桩,边长2~3m,以1.5m2.0m及 2.0m3.0m两种尺寸的截面为常见。
(9) 根据计算的结果,绘制桩身的剪力图 和弯矩图。
(10) 对于钢筋混凝土桩,还需进行配筋设 计。
6.5.2.2 抗滑桩的计算方法
理论基础:将地基土视为弹性介质,应用弹性 地基梁的计算原理,以捷克学者温克勒提出的 “弹性地基”的假说作为计算的理论基础。
计算方法
悬臂桩法
地基系数法
有限元法(矩 阵分析法)
为了将空间的受力简化为平面受力,并考 虑桩截面形状的影响,将桩的设计宽度(或直 径)换算成相当于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矩形桩宽 BP,此BP称为桩的计算宽度。

抗滑桩计算书

抗滑桩计算书

抗滑桩计算书(最新版)目录1.引言2.抗滑桩的概念与原理3.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方法4.抗滑桩的工程应用5.结论正文1.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抗滑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工程结构,在桥梁、隧道、港口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抗滑桩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计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抗滑桩的计算书进行探讨,以期为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提供参考。

2.抗滑桩的概念与原理抗滑桩,又称抗拔桩,是一种用于防止土体滑动、倾覆的基础工程结构。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桩身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和桩底土体的支撑力,使桩身具有足够的抗拔能力,从而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3.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抗滑桩的类型和尺寸: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荷载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滑桩类型(如预制混凝土抗滑桩、钢管抗滑桩等),并确定其尺寸。

(2) 计算抗滑桩的轴向荷载:根据工程结构的荷载特性,计算抗滑桩所承受的轴向荷载。

(3) 计算抗滑桩的摩擦力和桩底支撑力:根据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计算抗滑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和桩底土体的支撑力。

(4) 计算抗滑桩的抗拔能力:综合考虑轴向荷载、摩擦力和桩底支撑力,计算抗滑桩的抗拔能力。

(5) 校核抗滑桩的安全性:将抗滑桩的抗拔能力与实际工程中可能产生的最大荷载进行对比,以确保抗滑桩的安全性。

4.抗滑桩的工程应用抗滑桩在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跨海大桥、山体隧道、港口码头等。

通过合理的抗滑桩设计与计算,可以有效保障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结论抗滑桩计算书是确保抗滑桩安全、稳定和经济性的重要依据。

本文对抗滑桩的概念、原理、设计与计算方法以及工程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提供了参考。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终)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终)

审订:之阳早格格创做查看:校核:编写:抗滑桩结构配筋估计一、估计脚段已知抗滑桩需抵挡的结余下滑力,举止结构配筋验算.两、估计依据《火工混凝土结构安排脚册》《火工修筑物荷载安排典型》DL 5077-1997 《火工混凝土结构安排典型》《真用桩基工程脚册》华夏修筑工业出版社 史佩栋 主编 《资料力教》课本三、抗滑桩结构估计思路抗滑桩的结构估计包罗2部分:其一为估计抗滑桩的锚固深度(嵌进基岩深度):其两为估计抗滑桩的内力、截里及配筋.原算稿采与工程中时常使用的悬壁桩简化法估计.1、基原假定1) 共覆盖层比较,假定桩为刚刚性的; 2) 忽略桩与周围覆盖层间的摩揩力、粘结力; 3)锚固段天层的侧壁应力成曲线变更.其中:滑动里战桩底基岩的侧壁应力收挥普遍,并等于侧壁容许应力;滑动里以下一定深度内的侧壁应力假定相共,并设些等压段内的应力之战等于受荷段荷载;4) 假定边坡结余下滑力按三角形分散. 2、基原估计公式1) 锚固深度估计及内力估计公式,0'=-=∑p m T B y EH σ即 (1)061)22()23(,023331'=-+-++=∑h B h y B y h y h E M p m p m m T σσ即 (2)32h y h m += (3)式中:'T E ──荷载,即每根桩启受的结余下滑力火仄分值(kN);1h ──桩的受荷段少度(抵挡少度)(m);m y ──锚固段基岩达[σ]区的薄度(m);3h ──锚固段基岩弹性区薄度(m);pB ──桩的估计宽度(m);按“m”法估计,则1+=b B p推导得最小锚固深度:⎪⎪⎭⎫⎝⎛++=1'''min 22][3][][h B E B E B E h p T pT p T σσσ (4)锚固段基岩达[σ]区的薄度:22)()(2222121h h h h h y m ++++-=(5)锚固段基岩弹性区薄度23h y h m -= (6) 锚固段天层侧壁应力pm TB y E '=σ (7)图1 估计简图2) 截里及配筋验算主要公式bc s y s y bh f A f A f ξξ≤-='' (8)0h x ξ= (9))5.01(ξξα-=s (10))('0''20a h A f bh f M s y s c u -+=α (11)d u M M γ/≤ (12)0025.107.0h s A f bh f V svyvc cs += (13)I E l q f c B 3040=(14) 式中:ξ──混凝土相对于受压区下度;b ξ──混凝土相对于界限受压区下度,Ⅱ级钢筋0.544;x ──混凝土受压区下度; 0h ──截里灵验下度;yf ──钢筋抗推强度安排值,Ⅱ级钢筋310Mpa ; 'y f ──钢筋抗压强度安排值,Ⅱ级钢筋310Mpa ;d γ──结构系数,1.2;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安排值,C30,15Mpa ;b ──矩形截里宽度;s α──截里抵挡矩系数;s A ──受推区纵背钢筋截里里积;'s A ──受压区纵背钢筋截里里积;'a ──受压钢筋合力面至受压区边沿的距离;u M ──直矩装载力;M ──直矩安排值;cs V ──斜截里受剪装载力;yvf ──箍筋抗推强度安排值,Ⅱ级钢筋310Mpa ;B f ──挠度;0q ──结余下滑力为三角形均布时均布力最大值;l ──梁自由段的少度;c E ──混凝土弹性模量,C30,30000N/mm 2;I ──梁截里惯性矩;3、基原估计思路根据已知桩前结余下滑力值,拟定截里尺寸,估计供得最小锚固深度,共时根据内力分散顺序供得各拐面(内力图)的内力值,以决定各内力最大值,再举止结构配筋验算及挠度验算.通过安排截里尺寸及配筋形式决定最合理截里尺寸.配筋验算思路:由于已供得直矩、剪力安排值.最先按如下准则摆设钢筋.即:根据拟定断里尺寸,受推筋按最多配三排(三枝),间距为15cm 统制;受压钢筋按构制央供只配一排,间距15~30cm 统制;即可决定受推侧战受压侧配筋里积.而后根据配筋举止装载本领估计,供得断里可抵挡的最大内力(直矩战剪力)值;与前述供得的桩体最大内力值(直矩战剪力)举止比较,共时供得桩的最大挠度值.概括推断是可谦脚央供.简曲估计历程利用microsoft excel2003电子表格举止估计. 4、圆形断里简化估计假定经计划,抗滑桩启掘历程拟采用圆形预制混凝土管护壁.则需将圆形断里梁简化为矩形截里举止估计.通太过解后,思量采与Φ2000mm 内径的预制混凝土管.根据《资料力教》,圆形断里的内交四边形,当2=b h (下、宽比)时矩形截里的抗直装载力最大.曲径为2m 时,估计得m h m b 885.1,333.1==.由于中侧有30~40cm 的预制混凝土管及后期的灌浆效率,思量中侧预制混凝土管与里里的钢筋混凝土所有启压.将截里的估计下度减少11.5cm ,调至2.0m.原算稿将Φ×2.0m 的矩形断里估计.四、估计历程1、利用电子表格估计时输进数据汇总2、抗滑桩Z1估计历程表表4桩身内力估计历程表3、估计截止汇总图2 抗滑桩安插图。

(完整版)抗滑桩计算

(完整版)抗滑桩计算

4.3.3 1-1′剖面抗滑桩设计(1)抗滑桩各参数的确定或选取在滑坡力最大处即边坡1-1′剖面潜在变形区滑面条块21(剩余下滑力828.7KN )附近处设置一排钢筋混凝土抗滑桩,间距为6m ,共布置8根抗滑桩。

初拟抗滑桩桩身尺寸为b×h=1.5m×2.0m。

桩长12m ,自由段h 1为6m ,锚固段h 2为6m 。

采用C30混凝土,查资料得,C30混凝土,423.0010/c E N mm =⨯。

桩的截面惯性矩3341.5 2.011212bh I m ⨯===。

桩的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770.80.8 3.0010 2.4010c E E KPa ==⨯⨯=⨯。

桩的计算宽度 1.51 2.5p B m =+=。

1-1剖面滑动面以下为较完整的岩层(泥灰岩),对于较完整的岩层,其地基系数的选取参考下表(表4-1):H V H V 剖面处滑面以下是泥灰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6.85MPa ,根据上表侧向K H 可取:K H =2.7×105kN/m3按K 法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β为:所以抗滑桩属于刚性桩,所谓刚性桩是指桩的位置发生了偏离,但桩轴线仍保持原有线型,变形是由于桩周土的变形所致。

这时,桩犹如刚体一样,仅发生了转动的桩。

桩底边界条件:按自由端考虑。

(2)外力计算每根桩的滑坡推力:kN L 2.497267.828E n r =⨯=⨯=E ,按三角形分布,其kN h E P r 4.165765.02.49725.01=⨯=⨯=桩前被动土压力计算:抗滑桩自由段长度h 1=6m,自由段桩前土为块石土,按勘察报告提高的参数,块石土的c=8.81kP a ψ=15.4O γ=15.4kN/m 3128.01104.24.52107.24417541<=⎪⎪⎭⎫ ⎝⎛⨯⨯⨯⨯⨯=⎪⎪⎭⎫ ⎝⎛⋅=EI B k p H βp K =2(45)2otg ϕ+=215.4(45)2otg ο+=1.662211112h 20.5 6.0 1.6628.816748.75/22p p E h K c kN m =γ+=⨯⨯⨯+⨯=(3)桩身内力计算 ①剪力221p A y 2.7752675.7484.16572)E -(P Q =⨯-=⨯⨯=y y y h ②弯矩23A 75.72y 25.2433y y M Q y y =⋅=⋅= 各截面计算结果见下表(表4-2):(4)锚固段桩侧应力和桩身内力计算 ①滑动面至桩的转动中心的距离该滑面地基系数随深度为常数,K=A=K v =K s =2.7×105kN/m 3滑动面至桩的转动中心的距离为:()()()()m 6.36.927258.54512369.272528.54513623232A A 2A A 20=⨯+⨯⨯⨯⨯+⨯⨯=++=h Q M h Q M h y ②桩的转角()()rad Ah B h Q M p 00112.06107.25.269.27258.5451262635322A A =⨯⨯⨯⨯+⨯⨯=+=∆ϕ③桩侧应力()()()()2550y 112.8y 10064.108800112.0y .6310107.2y y y y my A -+=⨯-+⨯=∆-+=∆ϕδ④最大侧应力位置 令0yd dyσ=,则 100.8224y 0-= y =0.45m⑤剪力()()y y y m B y y y A B Q p p A 2361221Q 020y -∆--∆-=ϕϕ ()y y -⨯⨯⨯⨯⨯⨯⨯-=6.3200112.0107.25.2219.27255 ()y y 26.3200112.0105.26125-⨯⨯⨯⨯⨯- 9.27256.27214.9312632+-+-=y y y 0=yy d dQ ,则06.27212524.932=--y ym y 6.3=⑥弯矩()()[]y y my y y A y B y Q M p A A y -+-∆-+=002232121.M ϕ ()()[]y y y y y -⨯+-⨯⨯⨯⨯⨯⨯-+=6.32106.3310.72200112.05.2121.82725.85451552 8.54518.272513604233.23234++--=y y y y 锚固段桩侧应力、桩身剪力及弯矩计算汇总如下()KN y Q -4347.15 -4198.90 -3561.73 -2357.10 -514.97 2034.70()m y 00.511.522.53()m KN .M y5451.80 6470.91 6798.93 6456.86 5500.68 4021.38 2144.93()m y 3.6 4 4.5 5 5.5 6 ()m KN .M y32.31-2120.52-4082.59-5587.95-6335.64-5989.72根据桩的应力和内力的计算结果,绘出桩的受力图,如下所示:图4-2桩侧应力图图4-3 桩身剪力图图4-4 桩身弯矩图(5)桩侧应力复核比较完整的岩质、半岩质地层桩身对围岩的侧压应力max σ(a kP )应符合下列条件:max 120K K σ≤⋅⋅´´R 式中 1K ´——折减系数,根据岩层产状的倾角大小,取0.5~1.0;2K ´——折减系数,根据岩层破碎和软化程度,取0.3~0.5; 0R ——岩石单轴抗压极限强度,a kP由式得,a a kP kP 25.41281085.1635.07.064.10883=⨯⨯⨯<满足要求(6)桩的结构设计 ①基本指标 混凝土C 25:C25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11.9/c f N mm =,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21.27/t f N mm =。

抗滑桩计算书

抗滑桩计算书

抗滑桩计算书(最新版)目录1.引言2.抗滑桩的定义和作用3.抗滑桩的计算方法4.抗滑桩的实际应用案例5.总结正文1.引言抗滑桩是一种用于防止土体滑动的工程结构物,广泛应用于边坡、基坑、隧道等地基工程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防止土体滑动,保证工程安全。

本文将介绍抗滑桩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2.抗滑桩的定义和作用抗滑桩是一种深基础结构物,通常由桩身、桩帽和桩底三部分组成。

桩身是抗滑桩的主要承载部分,负责承受土体的水平荷载;桩帽是桩身与土体之间的过渡部分,负责分散桩身承受的荷载;桩底是抗滑桩的支撑部分,负责将荷载传递到土体深处。

抗滑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防止土体滑动。

它可以通过增加土体厚度、减小土体的内摩擦角、提高土体的粘结强度等措施来实现。

3.抗滑桩的计算方法抗滑桩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抗滑桩的设计参数:包括桩的长度、直径、桩身截面形状、桩帽尺寸、桩底埋深等。

(2)进行土压力计算:根据土体的物理性质和边界条件,计算出土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3)计算抗滑桩的抗剪强度:根据抗滑桩的设计参数和土压力,计算出抗滑桩的抗剪强度。

(4)比较抗剪强度与土压力:将抗滑桩的抗剪强度与土压力进行比较,如果抗剪强度大于土压力,则说明抗滑桩可以有效防止土体滑动。

4.抗滑桩的实际应用案例抗滑桩在我国的边坡、基坑、隧道等地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某山区公路边坡工程中,由于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不足,容易发生滑动,设计单位采用了抗滑桩进行加固,有效地防止了土体滑动,保证了边坡的稳定性。

5.总结抗滑桩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工程结构物,它的计算和应用对于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抗滑桩设计计算(验算)

抗滑桩设计计算(验算)

抗滑桩防护方案计算验算抗滑桩原设计长度为15米,桩基埋入承台深度为4.5米,桩基另侧采用万能杆件支撑(见附后图)。

由于承台基坑开挖较深,在承台施工时万能杆件横向支撑干扰较大,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

为此提出抗滑桩防护修改方案:1、取消万能杆件横向支撑;2、加大抗滑桩入土埋置深度,由4.5米增至9米,总桩长增至19米;3、在桩顶部设1.2m×0.8m系梁连接所有抗滑桩,加强桩顶部的整体稳定性。

具体验算如下:一、桩长及桩身最大弯矩计算开挖深度10米,桩下土层为新黄土和圆砾土,土的内摩擦角取35°,土的重度γ=18KN/m3,无地下水,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支护。

取1米为计算单元,计算桩入土深度及最大弯矩。

顶部车辆荷载P=10KN/m2。

1、桩的入土深度14.06224.0696.64)(67.632/77.284283.1083.010837.0)(49.51271.010271.0181069.3)245(271.0)245(/191056.0101856.0181032'223'''=====-====⨯⨯+⨯⨯⨯==+=+==-==⨯+⨯⨯=⨯+⨯⨯==+==-==+⨯=+⨯====∑∑∑l K E n l K E m r K K K mh m KN K P h K h l E h l rK K e K P K h e tg K tg K m KN h h h m Ph P P aa P γγαγααααααααγμμγϕϕγγγ由m ,n 值查图(布氏理论曲线)得:62.0=ωm x t m l x 89.82.171.662.083.10=+==⨯==μω故挖孔桩总长为10+8.89=18.9m (按19m 施工) 2、桩的最大弯矩计算∑∑•=-=---+==-=m KN x K K x l E M mK K E x mP m P m 8.174607.28185.20276)()(96.2')(23'maxγαγαα设桩中心距按1.5米布置则每根桩最大弯矩为1746.8×1.5=2620KNm 最大弯矩在承台底2.96m 处。

抗滑桩配筋计算09.07

抗滑桩配筋计算09.07

抗滑动桩验算计算项目:抗滑桩 1------------------------------------------------------------------------原始条件:墙身尺寸:桩总长: 28.000(m)嵌入深度: 15.510(m)截面形状: 方桩桩宽: 3.000(m)桩高: 4.000(m)桩间距: 6.000(m)嵌入段土层数: 1桩底支承条件: 铰接计算方法: M法土层序号土层厚(m) 重度(kN/m3) 内摩擦角(度) 土摩阻力(kPa) M(MN/m4) 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1 50.000 18.000 15.00 300.00 14.000 1.000初始弹性系数A: 0.000(MN/m3)初始弹性系数A1: 0.000(MN/m3)桩前滑动土层厚: 0.000(m)锚杆(索)参数:锚杆道数: 0锚杆号锚杆类型竖向间距水平刚度入射角锚固体水平预加筋浆强度( m ) ( MN/m ) ( 度 ) 直径(mm) 力(kN) fb(kPa)物理参数: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桩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桩纵筋级别: HRB400桩箍筋级别: HRB335桩箍筋间距: 200(mm)场地环境: 一般地区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横坡角以上填土的土摩阻力(kPa): 120.00横坡角以下填土的土摩阻力(kPa): 120.00坡线与滑坡推力:坡面线段数: 12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1 4.944 0.7342 8.756 4.3693 5.725 1.2584 4.275 0.0545 10.000 5.9546 10.000 1.8727 10.913 6.8918 13.279 6.1879 27.661 0.92310 8.147 -5.93811 4.263 -0.53012 5.374 -3.802地面横坡角度: 0.000(度)墙顶标高: 0.000(m)参数名称参数值推力分布类型三角形桩后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力 2600.000(kN/m)桩前剩余抗滑力水平分力 0.000(kN/m)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注意:内力计算时,滑坡推力、库仑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 = 1.200===================================================================== 第 1 种情况: 滑坡推力作用情况[桩身所受推力计算]假定荷载三角形分布:桩后: 上部=0.000(kN/m) 下部=2497.998(kN/m)桩前: 上部=0.000(kN/m) 下部=0.000(kN/m)桩前分布长度=0.000(m)(一) 桩身内力计算计算方法: m 法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终)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终)

审定:审查:校核:编写: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计算目的已知抗滑桩需抵抗的剩余下滑力,进行结构配筋验算、计算依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实用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史佩栋主编《材料力学》教材表边坡剩余下滑力三、抗滑桩结构计算思路抗滑桩的结构计算包括2部分:其一为计算抗滑桩的锚固深度(嵌入基岩深度):其二为计算抗滑桩的内力、截面及配筋。

本算稿采用工程中常用的悬壁桩简化法计算。

1、基本假定1)同覆盖层比较,假定桩为刚性的;2)忽略桩与周围覆盖层间的摩擦力、粘结力;3)锚固段地层的侧壁应力成直线变化。

其中:滑动面和桩底基岩的侧壁应力发挥一致,并等于侧壁容许应力;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内的侧壁应力假定相同,并设些等压段内的应力之和等于受荷段荷载;4)假定边坡剩余下滑力按三角形分布。

2、基本计算公式1)锚固深度计算及内力计算公式、H =0,即E T - WmBp =0 (1)m ' h 1 h 3y m h 31 2、M =0,即 E T ( 3 y m ;)-C m B p (;;)—§ 二 B p hh =0y m h 3式中:E T ——荷载,即每根桩承受的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值 (kN );h i ——桩的受荷段长度(抵抗长度)(m );y m ---------- 锚固段基岩达[(T ]区的厚度(m ); h a ——锚固段基岩弹性区厚度(m ); B p ——桩的计算宽度(m );按“口”法计算,则B^b 1 推导得最小锚固深度:(2) (3)IE Th 2T ——-二IET冋B p 0]B锚固段基岩达[(T ]区的厚度:-(h i +h 2)+ J (h i 卄2)2 + y m 二3E T2h i p 2h ;2锚固段基岩弹性区厚度h a 二 y m -h 2锚固段地层侧壁应力(4)(5)(6)(7)y m B pM u 二「s bh 0 f y A s (h ° -a ')M <M u / dAV cs =O.O7f c bh o 1.25f yv svh o sf_q °l 4 B 30E c I式中: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2)截面及配筋验算主要公式(8)(9) (10)(11)(12) (13)(14)图1 计算简图x = h °b --- 混凝土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u级钢筋0.544;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h o ——截面有效高度;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U级钢筋310Mpa;f y ——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U级钢筋310Mpa;d——结构系数,1.2;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30, 15Mpa;b ——矩形截面宽度;:-s——截面抵抗矩系数;A s ——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A s——受压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a ------ 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M u——弯矩承载力;M——弯矩设计值;V cs——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U级钢筋310Mpa;挠度;q°——剩余下滑力为三角形均布时均布力最大值;l——梁自由段的长度;2E c ——混凝土弹性模量,C30,30000N/mm ;I——梁截面惯性矩;3、基本计算思路根据已知桩前剩余下滑力值,拟定截面尺寸,计算求得最小锚固深度,同时根据内力分布规律求得各拐点(内力图)的内力值,以确定各内力最大值,再进行结构配筋验算及挠度验算。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终)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终)

审定:审查:校核:编写: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一、计算目的已知抗滑桩需抵抗的剩余下滑力,进行结构配筋验算。

二、计算依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实用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史佩栋 主编 《材料力学》教材表1 边坡剩余下滑力(kN)三、抗滑桩结构计算思路抗滑桩的结构计算包括2部分:其一为计算抗滑桩的锚固深度(嵌入基岩深度):其二为计算抗滑桩的内力、截面及配筋。

本算稿采用工程中常用的悬壁桩简化法计算。

1、基本假定1) 同覆盖层比较,假定桩为刚性的;2) 忽略桩与周围覆盖层间的摩擦力、粘结力;3) 锚固段地层的侧壁应力成直线变化。

其中:滑动面和桩底基岩的侧壁应力发挥一致,并等于侧壁容许应力;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内的侧壁应力假定相同,并设些等压段内的应力之和等于受荷段荷载;4) 假定边坡剩余下滑力按三角形分布。

2、基本计算公式1) 锚固深度计算及内力计算公式0,0'=-=∑p m T B y EH σ即 (1)061)22()23(,023331'=-+-++=∑h B h y B y h y h E M p m p m m T σσ即 (2) 32h y h m += (3)式中:'T E ──荷载,即每根桩承受的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值(kN);1h ──桩的受荷段长度(抵抗长度)(m); m y ──锚固段基岩达[σ]区的厚度(m); 3h ──锚固段基岩弹性区厚度(m);p B ──桩的计算宽度(m);按“m ”法计算,则1+=b B p 推导得最小锚固深度:⎪⎪⎭⎫⎝⎛++=1'''min22][3][][h B E B E B E h p T pT p T σσσ (4) 锚固段基岩达[σ]区的厚度:22)()(2222121h h h h h y m ++++-=(5)锚固段基岩弹性区厚度23h y h m -= (6)锚固段地层侧壁应力pm TB y E '=σ (7)图1 计算简图2) 截面及配筋验算主要公式b c s y s y bh f A f A f ξξ≤-='' (8)0h x ξ= (9))5.01(ξξα-=s (10))('0''20a h A f bh f M s y s c u -+=α (11)d u M M γ/≤ (12)0025.107.0h sA f bh f V svyvc cs += (13) IE l q f c B 3040=(14)式中:ξ──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ξ──混凝土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Ⅱ级钢筋0.544;b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h──截面有效高度;f──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Ⅱ级钢筋310Mpa;y'f──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Ⅱ级钢筋310Mpa;yγ──结构系数,1.2;df──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30,15Mpa;cb──矩形截面宽度;α──截面抵抗矩系数;sA──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s'A──受压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s'a──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M──弯矩承载力;uM──弯矩设计值;V──斜截面受剪承载力;csf──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Ⅱ级钢筋310Mpa;yvf──挠度;Bq──剩余下滑力为三角形均布时均布力最大值;l──梁自由段的长度;E──混凝土弹性模量,C30,30000N/mm2;cI──梁截面惯性矩;3、基本计算思路根据已知桩前剩余下滑力值,拟定截面尺寸,计算求得最小锚固深度,同时根据内力分布规律求得各拐点(内力图)的内力值,以确定各内力最大值,再进行结构配筋验算及挠度验算。

(完整版)用下滑推力进行抗滑桩计算

(完整版)用下滑推力进行抗滑桩计算
单桩桩身配筋表
规格
直径
根叔
单根长度(m)
每米重量(kg/m)
总重
HRB335
25
8
8.40
3.85
258.72
主受力钢筋
HRB335
25
16
5.50
3.85
338.8
主受力钢筋
HRB335
16
16
8.40
1.58
212.35
桩侧面钢筋
HRB335
18
4
8.40
2.00
67.2
桩前侧钢筋
HRB335
16
(m)
(kN-m)
(kN)
(mm)
1
0
0
0
5.957
2
0.5
3.1325
-18.7975
4.706
3
1.0
25.06-7Βιβλιοθήκη .193.4554
1.5
84.577
-169.1775
2.204
5
2
200.48
-300.76
0.953
6
2.5
391.5625
-469.9375
-0.298
7
3
676.62
-676.71
h0——抗滑桩截面有效高度(mm);
b——抗滑桩截面宽度(mm);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mm),ASV=nASV1;
S——抗滑桩箍筋间距(mm);
K2——抗滑桩斜截面受剪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取1.3。
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βc =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βc =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抗滑桩计算

抗滑桩计算

型抗滑桩设计计算图5-1 A型桩尺寸示意图1、判别抗滑桩的类型当βh2≤时,抗滑桩属刚性桩;当βh2>时,抗滑桩属弹性桩。

其中:h2为锚固段长度;β为桩的变形系数,以m-1计,可按下式计算:414k⎪⎪⎭⎫⎝⎛=EIBpβ式中:k——地基系数(kN/m3)。

Bp——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Bp=b+1E——桩的弹性模量(kPa);I——桩截面惯性矩(m4):I=ba3÷12抗滑桩的截面尺寸为×,长得计算宽度为Bp=+1=。

桩的截面惯性矩I=ba3÷12=×÷12=(m4)桩的变形系数0.08813375.0108.242.2101.044175=⎪⎪⎭⎫⎝⎛⨯⨯⨯⨯⨯=β0.10.3240.088142<=⨯=hβ,故按刚性桩计算。

2、外力计算(1)每根桩上承受的滑坡推力:E T=E n×S=×4=(2)桩前抗力计算:由于抗滑桩设置在滑坡前缘处,桩前没有土体处于悬臂状态,所以桩前不考虑抗力。

3、受荷段内力计算(见表5-7)假定滑坡推力和桩前抗力都是三角形分布:m kN h E q b T/601.525.01==∆ m kN h E q b R/05.01'==∆ 剪力:221'75.192)(y y h q b q b Q y =∆-∆=弯矩:325.063y yQ M yy == 滑面处的剪力Q 0=,滑面处弯矩M 0=·m表5-7 桩身受荷段内力表4、锚固段内力计算(1)确定转动中心的位置y 0:采用k 法,有: []202000h 2h 3)23(h ++=h h y计算得: y 0=(m),距桩顶(m ) (2)桩的转角 :[]202h -2y K 2Hh B p =ϕ代入相关参数:)(250200.0rad =ϕ(3)桩各点侧应力:φσ∆-+=))((02y y my A y250200.0)381.2(101043⨯-⨯=y y σ)(y -2.381260.2080=y σ(4)桩身各点剪力:2020)(K 21K 21y y B y B H Q p p y -∆+∆-=φφ 最大剪力位置:0Q =dyd y ,则y=,距桩顶,即转动中心处剪力最大。

抗滑桩的配筋设计2013.doc

抗滑桩的配筋设计2013.doc

抗滑桩的配筋设计2013第三章刚性抗滑桩的配筋设计3.1 设计参数依据《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TJ10-74)和(TJ10-85)杨文渊《土木工程设计手册》交通出版社1985砼参数钢筋、钢轨材料、型号参数3.2 桩截面配筋率?的取值和截面高度h的确定1. 配筋率?的取值搅滑桩是一种特殊的“梁”,其结构设计要求桩在破坏时,具有“塑性破坏”特征,即受拉钢筋首先到达屈服,然后砼受压破坏。

要使桩的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或“使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桩截面配筋率?应满足:??(?mi,n?m a(1)平衡梁的概念与?max的计算梁在破坏时,钢筋的屈服与砼的受压破坏同时发生,此时梁称为平衡配筋梁。

①相应的配筋率?称为平衡配筋率(?max)?相应于超筋梁,把具有“塑性破坏”特征的梁称为适筋梁。

?超筋梁可知,平衡梁是?的界限情况,平衡配筋率又称为界限配筋率,即?max ?适筋梁②《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TJ10-85),根据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和平衡梁的破坏特性,提出?max计算公式:?max=?b?RwaRa??b: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Rwa:砼的弯曲抗压强度?R:钢材屈服强度?a式中?b?x0?h0(1?Ra0.0033Ea??x0:砼受压区高度? ??Ea:钢材弹模)(2)少筋梁的概念和最少配筋率?min的计算:如图,为祖不同配盘率梁的Mcr(Mcr是梁开裂弯矩,Mu是梁开裂弯矩)~?s曲线:MUMcr MU?s可是:随配筋率?减少,Mcr/Mu增大,梁的极限弯矩Mu减少。

一旦?减少到使Mcr与Mu重合时,裂缝出现钢筋应力即达屈服。

①若?&lt;?min,称少筋梁②根据Mcr=Mu,可得?min=0.34Rt??Rt:砼抗拉强度a ?R:钢材屈服强度??a注意:其取值与多因素有关,《规范》是据砼等级查表得。

例C35以下,?min?0.15%C40~C60,?min?0.2%(3)经济配筋率及?的选取从结构的受力特征看,截面尺寸的选取,只要??(?min,?max)即可。

抗滑桩计算

抗滑桩计算

5.3.2.3A型抗滑桩设计计算图5-1 A型桩尺寸示意图1、判别抗滑桩的类型当6 h2W.0时,抗滑桩届刚性桩;当6 h2> 1.0时,抗滑桩届弹性桩。

其中:h2为锚固段长度;6为桩的变形系数,以m-1计,可按下式计算:1kB p拓4EI式中:k------ 地基系数(kN/m3)。

Bp ---- 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 Bp=b+1E——桩的弹性模量(kPa);I——桩截面惯性矩(m4): I=ba3勺2抗滑桩的截面尺寸为1.2 X.5,长得计算宽度为Bp=1.2+1=2.2m。

桩的截面惯性矩I=ba3子2=1.2 1.53 12=0.3375 (m4)1桩的变形系数 1.04仃2.240.08814 2.8 107 0.3375h2 4 0.0881 0.324 1.0,故按刚性桩计算。

2、外力计算(1) 每根桩上承受的滑坡推力:E T=E n>S=330.76 4=1203.04kN(2) 桩前抗力计算:由丁抗滑桩设置在滑坡前缘处,桩前没有土体处丁悬臂状态,所以桩前不考 虑抗力。

3、受荷段内力计算(见表5-7)假定滑坡推力和桩前抗力都是三角形分布:b q -^」601.52cN/m o.5nb q '0kN /m0.5h 1'、 2(b q b q ) y2男力:Q y75.19y h 12弯矩:My Qy' 25.06y 3' '3滑面处的剪力 Q 0=1522.60kN ,滑面处弯矩 M 0=2283.59kN m表5-7 桩身受荷段内力表点号距顶距离(m)弯矩(kN-m) 剪力(kN) 位移(mm) 1 0 0 0 5.957 2 0.5 3.1325 -18.7975 4.706 3 1.0 25.06 -75.19 3.455 4 1.5 84.577 -169.1775 2.204 5 2 200.48 -300.76 0.953 6 2.5 391.5625 -469.9375 -0.298 7 3 676.62 -676.71 -1.549 8 3.5 1074.4475 -921.0775 -2.800 94 1603.84 -1203.04 -4.051 104.52283.59-1522.60-5.3024、锚固段内力计算(1) 确定转动中心的位置y °:采用k 法,有:计算得:y 0=2.3810(m),距桩顶 6.8810 (m) (2)桩的转角: --- 2HB p Kh 2 2y °-h 2y 0h °(3h 0 2h 2) 3 2h 0 h 2代入相关参数:0.002502(rad )(3) 桩各点侧应力:y (A2 my)(y°y)y 104 103(2.381 y) 0.002502y 260.2080( 2.381 -y)(4) 桩身各点剪力:- 1 2 1 2Q y H ^B p K y -B p K (y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定:审查:校核:编写:
抗滑桩结构配筋计算
一、计算目的
已知抗滑桩需抵抗的剩余下滑力,进行结构配筋验算。

二、计算依据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DL 5077-199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实用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 史佩栋 主编 《材料力学》教材
三、抗滑桩结构计算思路
抗滑桩的结构计算包括2部分:其一为计算抗滑桩的锚固深度(嵌入基岩深度):其二为计算抗滑桩的力、截面及配筋。

本算稿采用工程中常用的悬壁桩简化法计算。

1、基本假定
1) 同覆盖层比较,假定桩为刚性的;
2) 忽略桩与周围覆盖层间的摩擦力、粘结力;
3) 锚固段地层的侧壁应力成直线变化。

其中:滑动面和桩底基岩的侧壁应力发挥一致,并等于侧壁容许应力;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的侧壁应力假定相同,并设些等压段的应力之和等于受荷段荷载;
4) 假定边坡剩余下滑力按三角形分布。

2、基本计算公式
1) 锚固深度计算及力计算公式
0,0'
=-=∑p m T B y E
H σ即 (1)
06
1
)22()23(
,023331'=-+-++=∑h B h y B y h y h E M p m p m m T σσ即 (2) 32h y h m += (3)
式中:'
T E ──荷载,即每根桩承受的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值(kN);
1h ──桩的受荷段长度(抵抗长度)(m); m y ──锚固段基岩达[σ]区的厚度(m); 3h ──锚固段基岩弹性区厚度(m);
p B ──桩的计算宽度(m);按“m ”法计算,则1+=b B p 推导得最小锚固深度:

⎪⎭

⎝⎛++=1'''min 22][3][][h B E B E B E h p T p
T p T σσσ (4) 锚固段基岩达[σ]区的厚度:
2
2)()(22
22121h h h h h y m ++++-=
(5)
锚固段基岩弹性区厚度
23h y h m -= (6)
锚固段地层侧壁应力
p
m T
B y E '=
σ (7)
图1 计算简图
2) 截面及配筋验算主要公式
b c s y s y bh f A f A f ξξ≤-=
'
' (8)
0h x ξ= (9)
)5.01(ξξα-=s (10)
)('0''2
0a h A f bh f M s y s c u -+=α (11)
d u M M γ/≤ (12)
0025.107.0h s
A f bh f V sv
yv
c cs += (13) I
E l q f c B 304
0=
(14)
式中:
ξ ──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
ξ──混凝土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Ⅱ级钢筋0.544;
b
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h──截面有效高度;
f──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Ⅱ级钢筋310Mpa;
y
'
f──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Ⅱ级钢筋310Mpa;
y
γ──结构系数,1.2;
d
f──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30,15Mpa;
c
b──矩形截面宽度;
α──截面抵抗矩系数;
s
A──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s
'
A──受压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s
'
a──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M──弯矩承载力;
u
M──弯矩设计值;
V──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cs
f──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Ⅱ级钢筋310Mpa;
yv
f──挠度;
B
q──剩余下滑力为三角形均布时均布力最大值;
l──梁自由段的长度;
E──混凝土弹性模量,C30,30000N/mm2;
c
I──梁截面惯性矩;
3、基本计算思路
根据已知桩前剩余下滑力值,拟定截面尺寸,计算求得最小锚固深度,同时根据力分布规律求得各拐点(力图)的力值,以确定各力最大值,再进行结构配筋验算及挠度验算。

经过调整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确定最合理截面尺寸。

配筋验算思路:由于已求得弯矩、剪力设计值。

首先按如下规则配置钢筋。

即:根据拟定断面尺寸,受拉筋按最多配三排(三枝),间距为15cm控制;受压钢筋按构造要求只配一排,间距15~30cm控制;即可确定受拉侧和受压侧配筋面积。

然后根据配筋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求得断面可抵抗的最大力(弯矩和剪力)值;与前述求得的桩体最大力值(弯矩和剪力)进行比
较,同时求得桩的最大挠度值。

综合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具体计算过程利用microsoft excel2003电子表格进行计算。

4、圆形断面简化计算假定
经讨论,抗滑桩开挖过程拟选用圆形预制混凝土管护壁。

则需将圆形断面梁简化为矩形截面进行计算。

经过分析后,考虑采用Φ2000mm径的预制混凝土管。

根据《材料力学》,圆形断面的接四边形,当2
h(高、宽比)时矩形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最大。

直径为2m时,计算得=
b
333
,
.1=
=。

由于外侧有30~40cm的预制混凝土管及后期的灌浆作用,考虑外侧预m
m
h
b885
.1
制混凝土管与部的钢筋混凝土一起承压。

将截面的计算高度增加11.5cm,调至2.0m。

本算稿将Φ2000mm直径的圆形断面简化为1.333m×2.0m的矩形断面计算。

四、计算过程
1、利用电子表格计算时输入数据汇总
2、抗滑桩Z1计算过程表
3、计算结果汇总
图2 抗滑桩布置图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