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控制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一、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指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各种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估、控制,以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科学和技术活动。
它涉及到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为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职业卫生标准和地方职业卫生标准等。
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GBZ2标准的主要内容1. 职业病防治: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
2.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规定了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的评价等。
3. 职业健康检查: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检查项目、检查频次、检查方法和检查结果的评价等。
4. 职业卫生培训:规定了职业卫生培训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的评价等。
5.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了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等。
五、GBZ2标准的意义GBZ2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促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助于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GBZ2标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促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健康安全评价需要的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
职业健康安全评价需要的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 160)《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2)《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4)《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 /T 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 /T197—2007《XXX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YYY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
职业卫生等相关标准规范
一、职业危害有关原则及规范(源卫生部网站)《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 8195-202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 噪声》GBZ/T 229.4-2023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23《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2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3-2023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GBZ78-202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023》GBZ23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 化学物》GBZ/T229-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GBZ/T231《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GBZ232-2023《职业性铊中毒诊断原则》GBZ226-2023《职业性航空病诊断原则》GBZ93-2023《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原则》GBZ75-2023《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原则》GBZ78-2023《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原则》GBZ28-2023《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23《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222-2023《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23《消防员职业健康原则》GBZ221-202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213-2023《工作场所物理原因测量第7部分: 高温》GBZ/T 189.7—2023《工作场所物理原因测量第6部分: 紫外辐射》GBZ/T 189.6—2023 《工作场所物理原因测量第2部分: 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23 《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防止控制指南》GBZ/T212-2023《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原则》GBZ51-2023《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GBZ/T210.1-2023《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GBZ/T210.2-2023《工作场所物理原因职业接触限值: 第3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措施: 第4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措施: 第5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原因测量第10部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2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0.48-202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4-202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 204-2023《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GBZ/T 198-2023《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23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Z/T 173-2023《工作场所有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原因》GBZ 2.2-2023《工作场所有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 化学有害原因》GBZ 2.1-2023《工业场所物理原因测量第2部分: 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23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行导则》AQ/T 3034-202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 3036-202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导则》AQ/T 3049-2023 《电子工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01-2023《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原则》AQ 4202-2023《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原则》AQ 4203-202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AQ/T 4206-202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构造》AQ/T 4207-2023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AQ/T 4208-2023《革类加工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0-2023《家俱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1-2023《氧化铝厂防尘防毒技术规程》AQ/T 4212-2023《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3-2023《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4-2023《制革职业安全卫生规程》AQ 4215-2023《钢铁冶炼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技术规范》AQ/T 4216-2023 《铝加工厂防尘防毒技术规程》AQ/T 4218-2023《焦化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19-2023《石材加工工艺防尘技术规范》AQ 4220-2023《粮食加工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21-2023《酒类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定》AQ 4222-2023《自来水生产供应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定》AQ 4223-2023 《仓储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24-2023《印刷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25-2023《城镇燃气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26-2023《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程》AQ/T 4227-2023 《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 4228-2023《粮食立筒仓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 4229-2023《粮食平房仓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 4230-2023《散粮码头爆炸性粉尘环境施工及装卸设备维修安全规范》AQ 4231-2023《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23《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 8008-2023《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措施》GB/T 934-2023《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23《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23《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2023《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 5817-2023《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2023 《袋式除尘器技术规定》GB 6719-2023《气体检测管装置》GB/T 7230-2023《工业管道旳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202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1-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2-2023《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GB 8159-2023《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8958-2023《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 8959-2023《悬挂输送机安全规程》GB 11341-2023《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GB 11652-2023《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2023《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规定》GB 12142-202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23《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规定》GB 12358-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367-2023《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GB 12434-2023《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旳防毒规程》GB 12475-2023《焦化安全规程》GB 12710-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定》GB 12942-2023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 13348-2023《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GB 13486-202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GB 13548-1992《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 13691-2023《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GB 13733-1992《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 13746-2023《冷冲压安全规程》GB 13887-2023《石英砂(粉)厂、滑石粉厂防尘技术规程》GB/T 13910-2023 《木材采伐运送安全通则》GB 14192-2023《冷水作业分级》GB/T 14439-1993修订中《低温作业分级》GB/T 14440-1993修订中《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T 14441-2023《毛皮生产安全卫生规程》GB/T 14442-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3-202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23《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GB 14544-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4773-2023《安全色光通用规则》GB/T 14778-2023《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023《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2023《炭素生产安全卫生规程》GB 15600-2023《粉尘防爆术语》GB/T 15604-2023《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 15605-2023《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 15606-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5607-2023《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GB 16543-2023《排风罩旳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6758-2023《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其有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2023 《粉尘物性试验措施》GB/T 16913-2023《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269-2023《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 17397-2023《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 17398-2023《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440-2023《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规定》GB 17681-1999 《矿山杂散电流旳测定》GB/T 1768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17750-2023《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918-202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023《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安全规定》GB 17957-2023《手持式机械作业防振规定》GB/T 17958-2023《激光防护屏》GB/T 18151-2023《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规定》GB/T 18154-202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2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GB 19041-2023《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9081-2023《打火机生产安全规程》GB 19288-2023《亚麻纤维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9881-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妆置安全技术规定》GB 20231-2023 《橡胶加工炼胶车间防尘规程》GB 21657-2023《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 22340-2023《矿用炮烟净化妆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22584-2023《自给闭路式压缩氧气呼吸器》GB 23394-2023《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 23525-2023《防尘防毒基本术语》GB/T 29053-2023《生产过程危害和有害原因分类与代码》GBZ/T13861-2023《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23《工作场所有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原因》GBZ2.1-2023《工作场所有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原因》GBZ2.2-202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2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工作场所有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原因》GBZ2.1-2023《工作场所有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原因》GBZ2.2-202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2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旳采样规范》GBZ159-2023《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23《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195-2023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23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5 -202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3 -2023《工作场所物理原因测量第8部分: 噪声》GBZ/T189.8-202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23 《呼吸防护用品旳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23《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2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要求
化学因素
339种 毒物
粉尘
47种 粉尘
生物因素
2种 白僵蚕孢子等
物理因素
12种 因素
18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因素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 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 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遵守 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 锑及其化合物 —硝酸 ➢ 氢化锂 —0.01mol/L盐酸溶液洗脱液 ➢ 钾及其化合物 —10ml 水洗脱 ➢ 钠及其化合物 —10ml水洗脱 ➢ 锡及其无机化合物 …1:10硫酸: 硝酸 ➢ 消解液 ➢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硝酸溶液洗脱
27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 检测专业知识与经验 • 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 采样规范的应用 • 检测技术标准 • 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
状评价、日常检测—检测特 点及其要求
13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一2014.06.06.
职业卫生检测类型
➢ 按照委托:
— 企业的日常检测 — 技术服务机构的委托检测 — 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测 — 建设项目的类比检测 — 建设项目的控制效果评价 检测 — 现状评价的检测
• 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瞬间浓度。
—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 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 超限倍数(EL)是指未制定PC-STEL的化学 有害因素,在符合8小时PC-TWA的情况下,任 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 过PC-TWA的倍数值。
AQT 4255-2015制药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5-2015制药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药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药品生产、加工的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2893 安全色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制药企业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从事药品生产、加工的企业。
也就是使原料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医药类产品,即通常所说的中药、西药等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制造企业(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血液及血浆制品、放射药品制剂、兽药及生物制品企业除外)。
4基本要求4.1 制药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持续改进职业卫生条件,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要求。
4.2 制药企业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在设计时应符合GBZ1、GB50019和GB50073的要求。
4.3 制药企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4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应保证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符合GBZ 2.1、GBZ 2.2的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目录
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目录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以规范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这些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的目录,并详细介绍每一个大点下的小点。
正文内容:一、职业病防治法律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详细规定了职业病的定义、预防、诊断、治疗和赔偿等方面的内容。
- 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 强调了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1.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和其他因素五大类。
- 对各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描述,匡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二、职业病防治行政法规2.1 《职业病防治管理条例》- 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组织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职业病诊断与评估、职业病防治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 强调了职业病防治的全员参预和综合防治的原则。
2.2 《职业病危害项目清单》- 列举了各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指导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 详细描述了各个职业病危害项目的危害特点和防护要求。
三、职业病防治规章3.1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设备管理规定》- 规定了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要求。
- 强调了用人单位应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3.2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规范》- 规定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
- 强调了预评价的重要性,为用人单位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职业病防治标准4.1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 制定了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匡助用人单位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 提供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的计算方法和监测要求。
aqt4256-2015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详解
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5.1.2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如将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铺路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的驾驶室或操作室密闭隔离。
5.1.3劳动者作业时应在上风向操作。
5.1.4建筑物拆除和翻修作业时,在接触石棉的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人。
5.1.5对施工现场裸露的道路
7.2对于建筑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采取减振、消声、隔声、吸声或综合控制等措施,降低噪声危害。建筑施工生产场所的噪声控制及作业人员容许接触限值应符合GBZ1、GBZ2.2和GBZ/T229.4的规定。
7.3工作场所的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应满足GBZ2.2的要求: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见表1。脉冲噪声工作场所,噪声声压级峰值和脉冲次数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3.
高温作业work(job)under heat stress
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3.
工作场所workplace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3.
工作地点work site
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或作业地点。
5.2.2.5运输垃圾渣土的施工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时,装载的垃圾渣土高度不应超过车辆槽帮上沿,并用毡布遮盖,车轮应清干净。
职业危害控制与管理范本
职业危害控制与管理范本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焦点。
职业危害不仅对职工健康造成威胁,还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职业危害控制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职业危害控制与管理的范本,以便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职业危害控制与管理。
二、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是职业危害控制与管理的第一步。
企业应该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害识别与评估,以确定哪些危害因素可能对职工造成危害。
在危害识别与评估过程中,应该包括对工作流程、作业环境、工作设备等方面的调查,以便全面了解危害的来源和分布情况。
三、职业危害控制策略选择在进行职业危害控制前,企业应该明确控制目标,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根据职业危害控制的层次性原则,可将控制策略分为三个层次:1.逐源控制:即通过改变工作流程、作业环境等来减少或消除危害源的产生。
例如,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通过隔离作业区域,减少噪声等。
2.工程控制:即通过安装、修改工作设备等方式来控制危害的传播和暴露。
例如,通过安装排风装置,控制有害气体的浓度;通过引入机械化装备,减少人工搬运的危险。
3.个体防护控制:即通过佩戴个体防护设备来保护职工免受危害的伤害。
例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来保护眼睛和皮肤。
四、职业危害控制实施职业危害控制的实施需要多个环节的配合和支持。
以下是职业危害控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制定控制计划:根据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控制计划,包括具体的措施、时间表、责任人等。
2.资源保障:为职业危害控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3.培训教育: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4.监测评估:对职业危害控制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估职业危害控制的效果评估是对职业危害控制实施结果的检查和评价。
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相关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并发布的,用于指导和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 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任务和责任。
2. 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包括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监测、职业病防治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的规范。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标准:用于鉴定、评价和控制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4. 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诊断办法:规定了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包括职业病的诊断依据、体检项目和诊断流程等。
5. 职业病防治技术导则:包括不同行业、岗位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导则,用于指导不同行业、岗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6. 职业病防治知识普及教育标准: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知识普及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要求,用于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仅为常见的几种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具体的标准内容和标准名称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变化。
对于具体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可以参考当地相关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操作和实施。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11-2008《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2008-11-20 发布2009-05-15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汉林、闫雪华、陈建雄、邹剑明、温翠菊、唐国汉、吴邦华、黎世林、李文勇。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防护措施及应急救援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动的企业、事业及个体经济组织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及卫生行政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和项目监理对施工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93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T 205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GB/T 3608 高处作业分级GB/T 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经批准进行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动所占用的施工场地。
GBZ1、GBZ2.1、GBZ2.2等职业卫生标准及应用
•
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
(一)标准定义和分类 1、标准定义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 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 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 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技术基本术语》(GB/T 3935.1-83)定义:标准是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 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 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 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化原理委员会(STACO) 定义: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 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 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2、GBZ1-2010总则 《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职业病防治原则、方针,前期预防要
求的描述。
•
二、GBZ1及其应用
(三) GBZ1-2010具体要求
•N
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
•W
•S W
•风玫瑰图
•
二、GBZ1及其应用
(三) GBZ1-2010具体要求
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
(1)选址要求 ➢总要求:依据我国现行法规、标准及拟建项目生 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 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 综合分析确定。 ➢避开自然疫源地 ➢ 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 ➢排放污染物企业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 被保护区域的上风侧,符合防护距离要求 ➢同一工业区内,避免交叉污染与联合作用
– 在选择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时,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 性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新建电力设施时,应在不影响健康、社会效益 以及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极低频电 磁场辐射的接触水平。
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目录
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目录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工作条件不良而导致的疾病。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以规范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介绍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目录,以及其主要内容和作用。
一、职业病防治法律1.1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国家层面上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
该法律明确了职业病的定义、预防原则、责任主体、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促进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1.2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其中包括了对职业病防治的相关要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1.3 刑法刑法是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的法律文件,其中也包括了对职业病防治的相关规定。
根据刑法,用人单位如果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导致劳动者患上职业病,将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二、职业病防治行政法规2.1 职业病防治条例职业病防治条例是国家层面上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具体规定的行政法规。
该条例详细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组织体系、监督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它的主要作用是具体指导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2.2 职业病防治规划职业病防治规划是用于指导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行政法规。
根据职业病防治规划,各级政府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治的具体目标、措施和时间表,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监督。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定是用于监测和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行政法规。
根据该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三、职业病防治规章3.1 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是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具体管理的规章。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和大体原则、依据、内容、方式、程序和报告编写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是,鼓励按照本标准达到协议的各方研究是不是可利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2002年)《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3 术语和概念下列术语和概念适用于本标准。
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致使职业病的各类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类危害因素的统称。
可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进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劳动进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进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发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允许接触水平。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facility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以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要求
危害因素检测的重要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了解职工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健康风险的关 键步骤,只有深入了解危害因素,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职工的安全 与健康。
现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概述
现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是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它详细规定了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要求和评价标准,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结论和建议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要求的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助于保 障职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 工作满意度。
数据分析
检测结果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从化学、 生物、物理角度评估职工的健康风险。
标准与方法
技术规范明确了各类危害因素的检测标准和方 法,保证了检测结果需要进行报告编制并提供给有关方面, 以便用于决策和管理。
质量控制要求的重要性
质量控制要求是保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可靠性和比对性的重要依据,只有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才能保 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 规范及质量控制要求
本演示文稿将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要求。了解危害 因素检测的重要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的核心要点,以及质量控 制在其中的作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 介绍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规范是保障职工健康的重要文件之一,它规定了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以减少职工在工作中的健康风险。
质量控制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中的作用
质量控制是保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它包括仪器 仪表的校准、人员技术培训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 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标准[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1.总则1.1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
1.3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及本规范的规定。
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1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a.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b.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c.其它有关资料。
2.2 评价机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附件1。
2.3 准备阶段完成以下工作:a.对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进行初步工程分析;b.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c.编制预评价方案。
预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内容:a).建设项目概况;b).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c).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内容和方法;d).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
2.4评价评价阶段完成以下工作:a.工程分析;b.职业卫生调查;c.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
2.4.1工程分析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建设项目基本,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b.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c.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d.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e.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f.拟设置的卫生设施;g.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2.4.2职业卫生调查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时,应当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类比调查。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范本一:1. 范围该技术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旨在防止职业病危害并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施工企业:指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土木工程施工等企业。
2.2 职业病危害:指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职工患上职业病的各种因素。
2.3 建筑施工职业病危害防治:指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3.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3.1 施工现场环境要求3.1.1 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监测3.1.2 施工现场噪声控制3.1.3 施工现场照明要求3.2 岗位职能要求3.2.1 建筑工人职业健康检查3.2.2 建筑工人职业病防护培训3.2.3 岗位医师职责及要求3.3 职业病危害特殊工种防护要求3.3.1 高处作业防护3.3.2 有害物质接触防护3.3.3 传达带培训与使用要求4. 监督检查4.1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4.2 监督检查方法与频次4.3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附件:《职业病防护用品清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职业病防护:根据《职业病防护法》,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方式,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2. 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病防护法》,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以及对新工人进行入职体检。
3. 岗位医师:根据《职业病防护法》,负责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医师,参与职业病危害的评估、职工的健康检查和职业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
范本二:1. 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旨在规范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促进施工企业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施工企业:指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人员依法组成的单位。
2.2 职业病危害: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工人造成伤害或引发职业病的各种因素。
2.3 职业病危害防治:指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医疗机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技术规范-第1部分-综合医院江苏标准2020版全文
医疗机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技术规范第1部分综合医院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医院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总体要求、职业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防护措施、应急救援和效果评估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医院内部职业卫生管理、监督部门对医疗机构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702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781 医学试验室安全要求GB/T 20097 防护服一般要求GB/T 20469 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GB/T 23466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 35428 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34 建设照明设计标准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87 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103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20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1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126 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128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9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30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1 医用X射线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定标准及采样规范汇总GBZ/T 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 161 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 168 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8 粒子源永久性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5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体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9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5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WS 233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WS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442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WS 457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要求WS/T 751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DB32/T3547 医疗机构废水处理和在线监测装置设置规范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
职业病防治技术规程
职业病防治技术规程一、前言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病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职业病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职业病防治技术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职业病防治的相关规程、标准和措施。
二、职业病的概念与分类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由于工作原因导致的疾病。
根据病因和致病机制,可以将职业病分为尘肺病、职业性中毒、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等。
针对不同的职业病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技术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职业病的危害与病因分析职业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例如,尘肺病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中毒会危及内脏器官功能,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会导致关节和肌肉疼痛等。
职业病的致病原因包括职业毒物的接触、不良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中的错误操作等。
为了有效防治职业病,必须对不同职业病的危害与病因进行深入分析。
四、职业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制定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制定科学的技术规程是必要的。
针对不同职业病类型和行业特点,可以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技术规程。
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工作场所环境监测与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职业病诊断与治疗、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程有助于为工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劳动环境,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五、职业病防治技术标准的制定职业病防治技术标准是指为了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确保其有效进行而制定的具体要求。
职业病防治技术标准应该从工作场所环境、劳动者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职业病防护设施等方面进行细致规定。
这些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六、职业病防治的常用措施职业病防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施。
首先,要加强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其次,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与控制,通过改进工作工艺和采用防护设施来减少职业病的风险。
另外,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及时发现职业病患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法。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
行业资料:________ 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一、防尘、防毒基本原则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有害因素。
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尘毒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1、无毒低毒替代有毒高度;2、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3、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尽量采用湿式作业,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4、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连锁泄露报警装置。
在放散有爆炸性危险的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5、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
二、防噪声和振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防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使之达标;仍不能达标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作业时间,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1、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车间与低噪车间应分开布置;注第 2 页共 6 页意增加隔声和吸声措施;2、宜将高噪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3、减少噪声的传播。
三、防辐射基本原则和要求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一)防非电离辐射。
主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保护、合理布局以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
(二)防电离辐射。
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危害控制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有关的规范与标准【大纲考试内容要求】:了解与职业危害控制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教材内容】:第四节有关的规范与标准一、《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1986)规定了生产性粉尘(放射性粉尘、有毒性粉尘除外)危害程度分级,分级指标有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L/(d·人)],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该标准将具有人体致癌性的石棉尘,列入游离二氧化硅大于70%一类。
(一)使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区分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大小,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依据,但不适用于放射性粉尘及引起化学中毒的危害性粉尘。
(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方法根据生产性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3项指标,按表5一l划分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级别。
表5—1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表续表份,取其超标倍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二、《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1997)《高温作业分级》是我国特有的劳动安全卫生分级管理标准。
它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一)基本定义1.生产性热源生产性热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2.工作地点工作地点是指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称为工作地点。
3.WBGT指数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它采用了自然湿球温度(cn。
)、黑球温度(ce)和干球温度(2a)3种参数。
室内作业: WBGT=0.7tnw+0.3tg室外作业: WBGT=0.7tnw+0.2tg+0.1ta4.高温作业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5.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是指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6.定向辐射热定向辐射热量是指生产性热源向工作地点的某一方向辐射的热量。
(二)高温作业分级1.高温作业分级标准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高温作业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4级,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见表5—6。
表5-6 高温作业分级标准凡工作地点定向辐射热强度平均值大于或等于2kW/m2的高温作业,应在表5—6分级级别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等级,但最高不能超过Ⅳ级。
3.高温作业分级依据(1)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最热季节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2)季节性或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季节内最热月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3)从事室外作业的工种,应以夏季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的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l59—2004)规定了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正确空气采样方法。
空气中不同理化特性的物质,其采样测定方法和要求各有不同。
因此,在监测时,就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正确设计空气采样方案。
在执行监测任务时,必须按监测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
如果该毒物容许限值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就应按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测定法进行采样,最后计算8h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如果按该毒物特点应测定短时间接触限值,则应按STEL测定方法要求,在15mln完成采样,算出15rain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如该毒物定有上限值,则应按上限值测定法要求进行采样。
以上3种采样方法都强调了采样时间。
在采样空间上可分为区域采样和个体采样两种方式。
区域采样是在有害物质发生源附近工人活动的区域,选择一些能反映工人实际接触状况的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可绘成车间平面示意图标明监测点),在工人不同活动时进行采样,同时记录各种活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这种采样测定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价有害物质的来源、污染程度、分布情况和卫生技术措施效果等。
个体采样是利用佩戴在工人身上的个体采样器,在一个工作班内连续不断地采集空气样品,然后进行检验分析。
其结果可以反映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班的各种不同活动中,所接触的累积量或平均接触水平。
有些化学物质(如氯气、一氧化碳)可采用检气管测定。
检气管是一种把采样和分析结合起来的快速简易监测器,当场即可显示测定结果,但它只能反映空气中毒物的瞬间约略浓度,不能代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另一种简易快速的测定法是采用特制的能与有害物质起显色反应的试纸,也能当场显示大致的结果。
检气管和试纸法测得的结果虽不够精密、准确,但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灵敏度尚能满足一般监测的要求。
为了防止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对于以急性作用为主的毒物,还可以在生产场所装设报警器。
当空气中毒物浓度超过容许浓度时,这种装置能迅速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如开动事故通风系统、疏散工作人员到安全地带等。
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贯彻实施后,为与新的卫生标准相配套,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l—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16—1996)修改合并,形成《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并替代WSl—1996、WS/T16—1996。
该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一)采样的基本要求采样规范除要求采样必须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职业卫生评价、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外,还规范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1)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有样品的空白对照。
(2)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和阻隔。
(3)采样人员在采样时应注意个体防护;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4)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
(5)按新的采样规范所规定的标准方法采样。
(6)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
(二)采样前的准备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等。
(3)工作状况,包括作业人员数量,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4)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5)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三)采样类别空气监测类型及采样要求见表5—2。
(四)采样方式及采样要求1.定点采样1)采样点的选择原则(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表5—2 空气监测类型及采样要求(2)在不影响作业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作业人员。
(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再进行采样。
(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2)采样点数目的确定(1)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
(2)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以上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以上采样点。
(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
(4)作业人员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5)流动作业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m设置1个采样点。
(6)仪表控制室和作业人员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
3)采样时段的选择(1)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
(3)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4)在工作日内,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2.个体采样个体采样对象的选择包括采样对象和接触有害物质浓度不同工作岗位的选定。
选择个体采样对象时,应将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3.不同职业接触限值时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小于15min;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采样时间为15min;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应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
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
【例题】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的作业。
A. 20B. 23C. 25D. 30【答案】C一、单选题:1、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是指作业人员在()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A. 24hB. 8hC. 4hD. 1h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本题分数: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 0 分解析:--------------------------------------------------------------------------------2、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测量值为高温作业分级依据。
A. 最冷季节B. 最热季节C. 平均D. 最高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本题分数: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 0 分解析:--------------------------------------------------------------------------------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点的选择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