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所有课程

合集下载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介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以水文学和水力学及工程力学为基础,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的综合性学科。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受到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2.掌握农业水利、水电、水保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的基本技能;3.具有从事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及乡镇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4.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夫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熟悉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地质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般安排30~35周。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农业工程类专业名称: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代码: 082305 学制: 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主要能在水利,也能在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在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并具备进入研究生阶段或通过继续教育等其它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身知识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预期获得工程师职称或具备与其相当水平的业务能力,能够作为工作团队的重要成员或领导人员有效发挥作用,为国内外水利及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相关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1。

工程知识:具有从事农业水利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农业水利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针对农业水利工程领域的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其影响因素或者原因,分解问题的构成并把握关键节点,能将工程问题用数学模型或工程原理表达,并通过文献调查开展问题的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对农业水利工程相关项目建设的需求或必要性开展科学分析,掌握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提出总体规划方案、开展工程布局和具体工程设计,并能够在工程规划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具备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设计、实施农业水利工程相关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农业水利工程领域的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合理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具备运用现代技术开展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获取及处理、问题预测分析的基本能力。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说专业课件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说专业课件

灌溉排水工程,并归类为土木工程。有些国家也
叫农业土木工程或农业水土工程而归类为农业工 程。
水利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农业工程
土木工程
一、专业建设背景——专业定位
农业水利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解决的六大问题:(1)
干旱
灌溉措施
一、专业建设背景——专业意义
农业水利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解决的问题: (2)
涝渍
排水措施

1 3 2 3 4

专业建设背景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建设
一、专业建设背景——专业历史
人类和水打交道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无能为力”和“力不从心”的阶段,面对
兴修水利工程的“改革自然”阶段。随着生产力 滔滔洪水,只能逃亡。 第三阶段是科学、合理用水阶段。人们在总结正 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修堤筑坝建库、修渠道、开 反经验的基础上,对水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开发 运河、建电厂,要管住水、利用水 。 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做到与大自然和谐调共
一、专业建设背景——专业意义
农业水利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解决的问题: (3)
洪水Biblioteka 防洪等 水利工程措施一、专业建设背景——专业意义
农业水利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解决的问题: (4)
盐碱化
灌溉方式 土壤改良
一、专业建设背景——专业意义
农业水利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解决的问题: (5)
饮水
城乡供水工程 及水安全措施
专业。我校是甘肃省唯一设置农业水利工程技术
专业的高职院校。
2013— 2014年
一、专业建设背景——国家政策
2011年中央1号文件: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代表性课程教学改革资料.pdf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代表性课程教学改革资料.pdf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代表性课程教学改革资料水力学Hydraulics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019年6月前言《水力学》课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对农业水利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一般水力学问题能够分析和计算。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力学》课程先后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年)、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6年)。

依托《水力学》课程建设,推行了“一课多师”制度,打造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借助现有网络平台,建设高校水利专业基础课《水力学》,以网络教学交互视角为切入点,基于学习主体、教学团队、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政策五要素,剖析影响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以“现代水利建设人才需求”为导向,合理搭建水利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学科交叉平台、自主科研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实践平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设置方向模块,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网络教学体系;探究立体化网络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水利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提供可操作性建议;选取反馈管理、课程质量、绩效预期、认识负荷、易用预期等12项指标,构建网络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网络教学效果。

结果表明在评价体系中教学系统准则模块下的反馈管理指标、学习内容准则模块下的课程质量指标对网络教学效果影响最显著;教学政策模块、学习用户的学习风格影响程度最小;该评价体系为网络教学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最终制定网络交互策略方案,为后续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水力学》课程改革成效显著,教学成果突出,为东北农业大学及相关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东北农业大学《水力学》课程建设团队2019年6月目录1《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1)1.1推进了《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1)1.2设置了课程通知版块 (1)1.3设置引导性教学版块 (2)1.4摄制了讲课视频 (2)1.5构建了实验实训系统 (3)1.6设置了拓展资源库 (3)1.7设置了课程作业模块 (4)1.8设置了在线测试模块 (5)1.9开设了答疑讨论模块 (5)1.10开启了研究型教学模式 (6)1.11设置了课程问卷模块 (6)1.12总结了课程建设成效 (7)1.13取得丰硕的课程改革成果 (8)2《水力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11)2.1强化了《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11)2.2开展了《水力学》慕课教学模式研究 (11)2.3加强了《水力学》慕课顶层构想设计 (12)2.4梳理了《水力学》慕课内容架构 (13)2.5提供了丰富的《水力学》慕课网络学习资源 (16)2.6强化《水力学》慕课运行过程管理 (17)2.7强化线上互动教学模式 (17)2.8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18)2.9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18)2.10强化课程调查与评价 (18)2.11建设中取得的课程改革成果 (18)1《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2014年4月,课程团队成员在总结《水力学》课程前期建设成果基础上,认真撰写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申报材料(见附件1)。

水利类专业

水利类专业

水利类专业本专业补充标准适用于水利类专业,包括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简称水文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简称水工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简称港航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简称农水专业)。

1.课程体系1.1 课程设置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

本专业补充标准只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与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内涵提出基本要求,各学校可根据该基本要求设置课程。

1.1.1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类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微分方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

自然科学类包括物理、化学、生态学(或环境学)等知识领城。

1.1.2 工程基础类课程水文专业:包括自然地理学、水力学必修核心知识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等可选核心知识领域。

还包括水利工程、运筹学和测量学等知识领域。

水工、港航、农水三个专业: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经济、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领域。

还可包括电工电子学、水文地质等知识领域。

1.1.3 专业基础类课程水文专业:包括气象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和地下水水文学必修核心知识领域;水环境化学、河流动力学、水文测验、水利经济和地下水动力学等可选核心知识领域。

水工、港航、农水三个专业:包括水利概论(或水利工程概论)、水力学、土力学、工程水文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等知识领域。

根据专业特色,还可包括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钢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电工学及电气设备、水利计算、土壤学与农作学等知识领域。

水文专业:包括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必修核心知识领域;水文预报、水文地质勘察、水灾害防治和水文水利计算等可选核心知识领域。

还包括工程管理、水库调度与管理、河口水文学等知识领域。

在该专业的10个可选核心知识领域中,至少选5个领域为必修。

水工专业:包括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知识领域。

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课程简介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具备水利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本科专业。

本文将介绍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2. 基础课程2.1 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物理•大学物理2.3 水利学•水文学•水力学•水资源调控与管理2.4 土木工程•土力学•环境工程学•工程制图3. 专业课程3.1 水工结构•水工结构力学•水工结构设计•水工结构施工3.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监测与运营3.3 水务管理•水务建设管理•水务规划与经济分析•水务政策与法规3.4 水环境科学与工程•水环境化学•水环境模拟与控制•水环境治理技术3.5 水动力学•波浪力学•水流力学•污水处理与处理设备3.6 水资源与水文•水资源评价与规划•水文过程模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4. 实践环节4.1 实习课程•工程实习•水利工程实习4.2 实验课程•水利工程实验•水动力学实验4.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5. 选修课程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如:•供水与排水工程•水库调度与管理•水灾防治工程•城市水环境与防洪工程6. 总结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涵盖了数学、物理、水利学、土木工程等基础课程,同时还包括了水工结构、水利工程、水务管理、水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动力学以及水资源与水文等专业课程。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将进行工程实习、实验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

选修课程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全面的水利科学与工程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水利科学与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教学大纲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教学大纲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编号课程名称(中文):农田水利学课程名称(英文):Irrigation Projects课程简称(中文):农田水利工程课程编号:032211052.课程简介(1)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招收普高生或三校生生源的三年制全日制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

(2)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学时总数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4学时,实践课教学14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为3分。

(3)先修课与后续课学习本课程需先学习《土地资源学》、《测量学》、《土地法规》《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技术》等课程,后续《不动产估价》、《城市规划》课程的学习与本课程相关。

(4)课程主要内容简介农田水利工程是研究灌溉排水的理论和技术、学习各种灌溉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的学科。

本学科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课程内容体系为本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水文基本知识、作物灌溉制度、灌溉渠道系统规划、田间排水系统规划、骨干排水系统规划等。

3.教材、教学参考书选用建议本课程所选教材及参考书以基本概念和实际实践应用为主,通过讲述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统规划、田间排水系统规划、骨干排水系统规划等,对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建议教材选用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樊惠芳,农田水利学[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建议参考书:[1] 卢荣安主编,农田水利学,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1994年。

[2]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国土资源部,2006年。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1.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农田水利学是一门专业课,是研究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规划、治理措施、直接的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学科。

是从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通过《农田水利学》课程的讲授、作业、习题、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农田水利灌排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收集、分析、应用资料的能力,具有中小型灌区规划设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绘制规划图和编制设计文件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灌排区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专科)课程说明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专科)课程说明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专科)课程说明一、必修课程1.公共基础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建议第一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历史过程及理论的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总依据、总任务、发展动力,祖国统一和外交政策、领导核心。

课程主要内容:导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总依据、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2)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内容包括国家开放大学历史、办学模式、学习方式的简介;专业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说明;课程学习资源、课程考试、学习网和学生空间的介绍;网上学习操作技能和上网工具的简要培训以及对学生事务服务、学生活动及奖励的说明。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概况、历史,熟悉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和学习环境,熟悉与远程学习模式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学习和交流,如收发邮件、使用国开学习网和学生空间等,知道学校学生相关事务的管理规定、参与学生活动的方式以及获得奖励的相关要求。

(3)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建议第一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含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编码、微机硬件及配置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微机操作系统(Windows)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系统,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系统,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专科)课程说明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专科)课程说明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专科)课程说明一、必修课程1.公共基础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建议第一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历史过程及理论的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总依据、总任务、发展动力,祖国统一和外交政策、领导核心。

课程主要内容:导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总依据、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2)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内容包括国家开放大学历史、办学模式、学习方式的简介;专业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说明;课程学习资源、课程考试、学习网和学生空间的介绍;网上学习操作技能和上网工具的简要培训以及对学生事务服务、学生活动及奖励的说明。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概况、历史,熟悉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和学习环境,熟悉与远程学习模式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学习和交流,如收发邮件、使用国开学习网和学生空间等,知道学校学生相关事务的管理规定、参与学生活动的方式以及获得奖励的相关要求。

(3)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建议第一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含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编码、微机硬件及配置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微机操作系统(Windows)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系统,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系统,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沿用2014版培养方案)水利与环境学院二〇一五年九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在水利、水电、水务及水环境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本专业以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水利、水电、土木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以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目标。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应符合三峡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标准;3、掌握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4、掌握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农业水利、水电、土木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的基本技能;5、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6、具有从事农业水利、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城乡供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7、了解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水利工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9、必须达到本培养计划规定的总学分要求和各类学分要求。

三、学位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材料力学I、结构力学I、水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灌溉排水工程学、水泵及水泵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

水工课程设置

水工课程设置

武汉大学水工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
力学、岩石力学、水力学、计算机应用、工程制图及计算机制图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建设项目评估与管理、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建筑物、水利
水电工程施工
天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除数学、物理、外语、
工程制图等基础课程之外,重点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
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水力学、工程水文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水利水能规划、水电站、水工建
筑物、水利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利工程经济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河海大学农业水利工程: 1、土木水利类学科主要课程:理论
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
地质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水利工程经济、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水工建
筑学。

2、专业学科主要课程:农田水利学、泵站及水电站工程、土壤学及农作学、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学 3实践教学、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农田水利学
课程设计、泵站与水电站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水工
建筑物课程设计、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农业水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农业水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农业水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农业水利工程是以水文水力学、水土保持学、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等为基础,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研究农业水利系统设计、土地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农业水资源利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并进行相关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一门工程学科。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数理基础、深厚的工程技术知识,并熟练掌握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等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设计与实施能力,能独立承担复杂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管理和评估等工作;2.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创新能力,能够在农业水利工程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及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等实际应用方面的工作;3.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理论,掌握流体力学、水文学、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总量调控、节水灌溉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与国际接轨的水利工程专业知识与思维方式,能够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胜任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管理和科研等工作;4.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国际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具有较强的工程项目信息查询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能有效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土力学、水力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2)专业核心课程:水文学、水力学、流体力学、水资源经济、土地水资源管理、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节水灌溉工程、灌溉与排水技术、水土保持学、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等;(3)选修课程:水资源经济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水土保持与防治沙化、农业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利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

2.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水文水力学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实验、水利工程设计实验、水资源经济实验等;(2)实习课程:农村水利工程实习、农业水资源调查与管理实习、农业水利工程设计实习等。

农业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农业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农业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农业工程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农业工程专业介绍本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农业工程学习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测试技术、生物学基础、农牧业生产基础、工程材料基础、工程结构基础、农业工程导论、农业机械与设备、土壤与水资源、农产品加工工程、设施农业工程、机械装备设计、农业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工程项目管理、机电系统驱动与控制等。

农业工程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农业工程科学研究、设计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农业设施与环境、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集成与管理、自动控制与检测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受到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排名好不好_主要课程及就业前景分析.doc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排名好不好_主要课程及就业前景分析.doc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排名好不好_主要课程及就业前景分析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排名好不好_主要课程及就业前景分析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排名好不好_主要课程及就业前景分析高考填报志愿时,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怎么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介绍,包含: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以及毕业后具备的能力等,同时还推荐了一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比较不错的大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明:专业好不好,主要看适不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及水利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壤与农作学、水利工程施工、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泵站。

2、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具备的能力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农业水利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农业水利工程和城市水利工程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专业方面要掌握灌溉排水系统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技术,掌握现代灌溉理论与技术,掌握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并具有开发新技术、新材料的能力。

培养要求1.掌握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2.掌握农业水利、水电、水保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的基本技能;3.具有从事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及乡镇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4.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夫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熟悉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一、引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利用与调控,以及水利工程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学科。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专业的介绍、学科建设、专业前景等几个方面展开,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二、专业介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以农业工程学为基础,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知识,研究和应用水利工程技术于农业生产领域的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

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习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技术、农业科学、农业工程学以及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

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学生将获得水土保持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农田水分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三、学科建设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教学科研方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将国内外水利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的需求相结合,开展相关研究。

培养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教师团队,推动农业水利工程领域的学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农田、农场、农村合作社等单位的合作,学生将有机会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实践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专业前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首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农业部门从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负责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确保农田的灌溉与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毕业生还可以在农业科研单位从事农业水利工程技术研发工作。

他们可以研究和开发新的农业灌溉技术、节水灌溉设备和农田水分管理方案,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水利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计划进程表

水利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计划进程表
学时分配 各学期学时分配 总学 实 时 讲课 验 上机 讨论 实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56 72 72 64 40 56 40 56 48 48 48 40 64 32 16 32 784 56 48 40 52 48 36 4 8 64 40 40 32 136 48 70 64 64 24 42 32 50 44 2 8 16 14 8 6 4 56 40 56 48 48 48 40 64 32 16 24 72 32 128 176 304 104 56 48 8 56 72 72 64 40 短学期 九 十 一 二 三 四
4 11.5 3.0 3.0 4.0 2.0 3.0
128 184 48 48 64 32 48 184 48 48 64 38 32 10
32 32 32 32 92 92 48 48 64 32 48
小计
59.5
1048
814
42
0
0
64 220 340 216 176 64
32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计划进程表
224
16
40 32 16
8 24 8 8 64 48 40 40 64 32 40
56 56 56 56Leabharlann 32 646432
必修 体育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大学化学
体育教学 部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学科基础课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水力学 工程结构 工程测量 专业导论 工程项目管理 小计 专业主干课 必修 灌溉排水工程学 必修 水工建筑物 必修 灌排机械与泵站 必修 水利工程施工 小计 必修合计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

农业⽔利⼯程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
农业⽔利⼯程专业课程有⽔⽂学、⼯程⼒学,⽔⼒学、⼟⼒学、结构⼒学、钢筋混凝⼟结构、⼟壤农作学、⽔利⼯程施⼯、灌溉与排⽔⼯程学、⽔资源规划利⽤与管理、⽔⼯建筑物等。

农业⽔利⼯程专业主要学什么
农业⽔利⼯程的课程包括:《⼯程⽔⽂及⽔利计算》、《⽔电站》、《⽔利⼯程制图》、《⽔⼟保持学》、《⼯程地质与⽔⽂地质》、《地下⽔利⽤》、《⼯程抗冻技术》、《灌溉排⽔⼯程学》、《灌排⼯程系统分析》、《节⽔灌溉技术》。

农业⽔利⼯程主要研究灌排⼯程学、⽔⽂学、⽔⼒学和⼯程⼒学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农业灌溉为主,也涉及到城市和⼯业⽤⽔领域,进⾏⽔利⼯程的勘测、规划、设计等。

例如:农⽥灌溉技术的研究,农业防洪防涝,⾬⽔的集蓄利⽤,城市污⽔的排放处理,“南⽔北调”等跨流域调⽔⼯程的设计等。

农业⽔利⼯程专业就业前景
农业⽔利⼯程专业是以⽔⽂学和⽔⼒学及⼯程⼒学为基础,研究利⽤灌溉排⽔⼯程措施调节农⽥⽔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情分布,消除⽔旱灾害,科学利⽤⽔资源,为发展农业⽣产和改善⽣态环境服务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危机的⽇益加剧,我国的农业⽔利⼯程学科已经由过去的以农业⽣产服务为中⼼内容,扩展到了城市供⽔、城市绿地灌溉、城市污⽔处理及防洪、城市喷泉设计、跨流域调⽔、⽔利现代化、⽣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诸多领域。

由于⽔资源总量有限,城市和⼯业⽤⽔⽇益增加,它在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临的⽔危机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具有⼴阔的发展前景。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学什么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主干课程,水文学、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壤农作学、水利工程施工、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泵站(或水电站)。

[1]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测量、地质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般安排30~35周。

主要专业实验:建材实验、灌排技术试验、水力学试验、水泵性能试验、水工模型演示试验。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学院,开设该专业的所有学校:三峡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海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宁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工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西藏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石河子大学、山西
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青海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农水(60)

农水(60)

2005级农业水利工程班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受到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文学、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壤农作学、水利工程施工、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泵站(或水电站)等。


05级农业水利班共74名学生,其中男生59人,女生15人,少数名族3人,班级中共有16名党员,其中一名正式党员,男生10名,女生6名。

学生名单如下:
张锐张世虎包国莹卞海华陈昆成毅峰程军崔振武杜永亮高怀阳公衍华郭亮郭霖韩天福何刚何文娟胡浩亮李存宏李明李世刚李维娟李伟李玉刚刘静刘锟卢刚吕存云吕晓华牛小刚蒲彦旭祁国路饶远谋邵霞珍师鹏史花花史思亮孙明康孙志林孙志文王博欣王海春王俊文王凯王全威王蓉王永乐王玉中王贞尧王振映魏龙飞吴叔赢吴正新肖鹏熊小陈许为宁燕永胜杨春平杨彦鹏杨子丽苑中原张红玉张卫张五龙张永德赵会婷赵军宝赵仁义赵旺锋赵云周华田波张鹏国巨宏兰吉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