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污水的生物处理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
![第四章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7b1f53767f5acfa1c7cd8f.png)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
污水与污泥混合曝气后BOD的变化曲线
对活性污泥法曝气过程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分析得到结论:
废 水 中 的 有 机 物
残留在废 水中的有 机物
微生物不能利用的有机物
微生物能利用的有机物
微生物能利用而尚未 利用的有机物 (吸附量) 从废水中 去除的有 机物 微生物不能利用的 有机物 微生物已利用的有机 物(氧化和合成) 增殖的微生物体
二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 微生物的营养食料;
三是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 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基本流程: 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
→活性污泥曝气池→二沉池→消毒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
活性污泥系统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
一、基本概念与流程 二、活性污泥形态与微生物 三、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四、活性污泥法主要影响因素与控制指标
第二节 生物膜法
一、生物膜法概述 二、生物膜的形成及净化过程 三、生物膜法载体 四、生物膜法特征 五、生物膜反应器
Your site here
二沉池 曝气池 初沉池
初沉池
二期 曝气池 二沉池
活 性 污 泥 法 的 基 本 流 程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组成
1.曝气池: 2.二沉池: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场所 泥水分离
3.污泥回流系统: 确保曝气池内生物量稳定 4.曝气系统: 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同时起到 搅拌混合的作用。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
净化污水的主要的第一的承担者细菌净化污水的第二承担者原生动物指示性生物原生动物通过显微镜镜检是对活性污泥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01mm原生动物钟虫小口钟虫草履虫盖纤虫肾形虫变形虫后生动物线虫轮虫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复习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老期培养时间微生物生长速率微生物生长速率微生物量的对数微生物量的对数培养时间总菌数活细菌数微生物生长曲线线死细菌数4
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ppt
![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056f93ce2f0066f5332257.png)
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有机酸、CO2、H2O等),再 被甲烷菌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和CO2等,并释放能 量的过程。
❖ 按照代谢过程中受氢体的不同,又分为发酵和无氧呼吸。
➢ 发酵:指供氢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最终 受氢体是供氢体的分解中间产物(有机物)。发酵是一 种厌氧状态。
➢ 无氧呼吸:指以无机含氧化合物,如NO3-、NO2- 、SO42- 、 S2O32- 、CO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 用。无氧呼吸是一种缺氧状态。
第3篇 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污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一) ——活性污泥法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二) ——生物膜法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
2020/5/2
1
第1章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1.1 废水生化处理微生物基础 1.2 反应速度和酶促反应速度 L 1.3 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 L 1.4 废水的可生化性 L 1.5 废水生化处理方法概述 L
好氧分解代谢:是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 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 为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在有 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氢[H]是以氧作为受氢 体。通常称为有氧(好氧)呼吸。
2020/5/2
6
厌氧分解代谢:是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
在无溶解氧的条件下,将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
物、后生动物。
2020/5/2
3
主要内容: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2020/5/2
4
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概念: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
摄取营养物质,并通过复杂的酶催化反应,将其加以 利用,提供能量并合成新的生物体,同时又不断向外 界环境排泄废物。这种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与繁殖 下代而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称为新陈代谢。
❖ 按照代谢过程中受氢体的不同,又分为发酵和无氧呼吸。
➢ 发酵:指供氢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最终 受氢体是供氢体的分解中间产物(有机物)。发酵是一 种厌氧状态。
➢ 无氧呼吸:指以无机含氧化合物,如NO3-、NO2- 、SO42- 、 S2O32- 、CO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 用。无氧呼吸是一种缺氧状态。
第3篇 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污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一) ——活性污泥法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二) ——生物膜法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
2020/5/2
1
第1章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1.1 废水生化处理微生物基础 1.2 反应速度和酶促反应速度 L 1.3 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 L 1.4 废水的可生化性 L 1.5 废水生化处理方法概述 L
好氧分解代谢:是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 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 为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在有 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氢[H]是以氧作为受氢 体。通常称为有氧(好氧)呼吸。
2020/5/2
6
厌氧分解代谢:是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
在无溶解氧的条件下,将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
物、后生动物。
2020/5/2
3
主要内容: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2020/5/2
4
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概念: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
摄取营养物质,并通过复杂的酶催化反应,将其加以 利用,提供能量并合成新的生物体,同时又不断向外 界环境排泄废物。这种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与繁殖 下代而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称为新陈代谢。
《污水处理讲座》PPT课件
![《污水处理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7ac73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b.png)
第一章 有机物生物去除的 工艺原理与应用
第一节 物理化学法
▪ 格栅拦截法——大型悬浮物、漂浮物 ▪ 〔混凝〕沉淀法——非溶解性物质 ▪ 〔混凝〕气浮法——非溶解性物质 ▪ 〔混凝〕过滤法——非溶解性物质 ▪ 化学氧化法 ▪ 吸附法 ▪ ……
第二节 生物化学法
▪ 分类一:
▪ 好氧法——如一段式曝气池
解酸化; ▪ AB工艺——进水有机物浓度高,分段处理以提高
效率; ▪ A2/O工艺——协同考虑脱氮除磷工艺; ▪ 化学氧化——除色度及分解有机物; ▪ ……
第二章 脱氮除磷的工艺原理与 研究进展
第一节 物理化学法脱氮
▪ 吹脱法 ▪ 折点加氯法 ▪ 离子交换法
第二节 化学法除磷
▪ 混凝沉淀除磷技术 ▪ 晶析法除磷技术
▪ SBR工艺
▪ 进水期、反应曝气期、静沉期、滗水期、闲 置期
废 ▪ 水 与A/O相同,可实现生物脱氮/除磷
进水期
反应期
沉降期
出水
排水期
闲置期
▪ CASS与CAST ▪ 与A2/O工艺类似,兼有脱氮除磷功能
Q
表面滗水器
生 物
缺
选
氧
择区
区
主反应区
曝气 污泥回流
▪ MSBR
▪ UNITANK
第二节 AB法的应用
第四节 生物法除磷
▪ 基本原理
水中基质
厌氧区
好氧区
有机基质
厌氧区 好氧区
基质发酵 乙酸 乙酸+聚P
PHB+能量+P
基质+O2 能量+细胞
物质
基质+O2 能量+细胞
物质
非积磷 异养细菌
产酸菌
发酵性产酸菌 积磷细菌
乙酸 P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概述 教学PPT课件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概述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0e7a2e4afe04a1b171de00.png)
4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概念: 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水体
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 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的有效利 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 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5
水体污染分类
化学性污染
水 体 污 染 分 类
物理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无机物质污染 无机有毒物质污染 有机有毒物质污染 需氧物质污染 油类污染 悬浮物质污染 热污染
● 中和法 ● 氧化还原法 ● 离子交换法
8
污水处理方法
● 生物法
● 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移和转化作用,从而 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
● 由于整个过程是在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的参与下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因此将废 水生物处理称为废水生化处理。
9
废水生物处理的类型
划分依据 微生物种类
微生物生长方式 反应器类型
类型
好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 藻类 悬浮生长 附着生长 完全混合式 间隙式 流化床
方法举例 活性污泥法 厌氧污泥法 氧化塘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混合式曝气池 SBR 好氧流化床
11
废水的分级处理
处理 级别
一级 处理
污染物质
悬浮或胶态固体、悬浮油 类、酸、碱
处理方法
沉淀、上浮、过滤、 混凝、中和
● COD是度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常用水质指标。
19
化学需氧量
● 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将废水中有机物彻底氧 化,其中碳水化合物被氧化为H2O和CO2,此时所测定的氧(重铬酸钾或高 锰酸钾中的化合态氧)的消耗量即为化学需氧量。
20
化学需氧量
● 由重铬酸钾法测定得出的化学需氧量,简称为CODCr;CODCr测定中使用 硫酸银作为催化剂。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概念: 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水体
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 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的有效利 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 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5
水体污染分类
化学性污染
水 体 污 染 分 类
物理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无机物质污染 无机有毒物质污染 有机有毒物质污染 需氧物质污染 油类污染 悬浮物质污染 热污染
● 中和法 ● 氧化还原法 ● 离子交换法
8
污水处理方法
● 生物法
● 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移和转化作用,从而 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
● 由于整个过程是在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的参与下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因此将废 水生物处理称为废水生化处理。
9
废水生物处理的类型
划分依据 微生物种类
微生物生长方式 反应器类型
类型
好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 藻类 悬浮生长 附着生长 完全混合式 间隙式 流化床
方法举例 活性污泥法 厌氧污泥法 氧化塘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混合式曝气池 SBR 好氧流化床
11
废水的分级处理
处理 级别
一级 处理
污染物质
悬浮或胶态固体、悬浮油 类、酸、碱
处理方法
沉淀、上浮、过滤、 混凝、中和
● COD是度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常用水质指标。
19
化学需氧量
● 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将废水中有机物彻底氧 化,其中碳水化合物被氧化为H2O和CO2,此时所测定的氧(重铬酸钾或高 锰酸钾中的化合态氧)的消耗量即为化学需氧量。
20
化学需氧量
● 由重铬酸钾法测定得出的化学需氧量,简称为CODCr;CODCr测定中使用 硫酸银作为催化剂。
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PPT(50张)
![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PPT(50张)](https://img.taocdn.com/s3/m/e38525feaa00b52acfc7ca81.png)
7
后生动物(主要指轮虫),捕食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是水质稳 定的标志。因而利用镜检生物相评价活性污泥质量与污水处 理的质量。
• 思考题:后生动物的出现反映了处理水质较好,因此能否说 明出水氨氮较低,氨氮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硝化?
③微生物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a、微生物增值: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曝气池内微生物的增殖规 律与纯菌种的增殖规律相同,即停滞期(适应期),对数期, 静止期(也减速增殖期)和衰亡期(内源呼吸期)。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第四章、污水的生物处理
教学要求
1、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反应机理 2、理解活性污泥法的重要概念与指标参数:如活性 污泥、剩余污泥、MLSS、MLVSS、SV、SVI、Qc、 容积负荷、污泥产率等。 3、理解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及其应用。 4、掌握活性污泥的工艺技术或运行方式; 5、掌握曝气理论。 6、熟练掌握活性污泥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时间安排 20h(其中机动2h)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1. 基本概念与流程 • 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好氧微生物、某些兼性或厌氧微生物以
及废水中的固体物质、胶体等交织在一起的呈黄褐色絮体。 •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 实质:人工强化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分解和合成),
•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p123图4-16)
d、生物特性:具物氧化)。
e、组成:由微生物群体Ma,微生物残体Me,难降 解有机物Mi,无机物Mii四部分组成。
②微生物组成及其作用
• 组成: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其食 物链。
• 细菌:以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为主,数量107~108 个/ml,自养菌数量略低。其优势菌种:产碱杆菌属 等,它是降解污染物质的主体,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 力。
第四章污水生物处理脱氮除磷6课时ppt课件
![第四章污水生物处理脱氮除磷6课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b587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4.png)
(碳源)
6N3O 5CH 3OH 厌 氧 菌 5CO 23N27H2O6OH
还原1mg需要2.47mg 甲醇(合3.7mgCOD)
还原1mg硝酸盐氮产 生3.57mg碱度和
0.45mgVSS(新细胞)
适宜温度15~30℃; pH7.0~7.5; BOD5/TKN>3不需要 外加碳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硝化曝气池,投 碱以维持pH 值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生物法除氮
处理工艺
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 和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 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
反应。脱氮已基本完成
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 废水进入第二段反硝化 反应器,利用内源呼吸
制约因素:DO>
对硝化影响大一般<3,
0.5mg/L,一般
BOD负荷
1.5~2.0mg/L
≤0.1kgBOD5/kgMLSS Nhomakorabead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氮的去除
生物法除氮
• 硝化过程影响因素: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污水生物处理 (脱氮除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第五节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p147
• 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工农业的发展,水体的富 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的某些湖泊,如 昆明滇池,江苏太湖,安徽巢湖等都已出现不同 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
6N3O 5CH 3OH 厌 氧 菌 5CO 23N27H2O6OH
还原1mg需要2.47mg 甲醇(合3.7mgCOD)
还原1mg硝酸盐氮产 生3.57mg碱度和
0.45mgVSS(新细胞)
适宜温度15~30℃; pH7.0~7.5; BOD5/TKN>3不需要 外加碳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硝化曝气池,投 碱以维持pH 值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生物法除氮
处理工艺
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 和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 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
反应。脱氮已基本完成
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 废水进入第二段反硝化 反应器,利用内源呼吸
制约因素:DO>
对硝化影响大一般<3,
0.5mg/L,一般
BOD负荷
1.5~2.0mg/L
≤0.1kgBOD5/kgMLSS Nhomakorabead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氮的去除
生物法除氮
• 硝化过程影响因素: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污水生物处理 (脱氮除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第五节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p147
• 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工农业的发展,水体的富 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的某些湖泊,如 昆明滇池,江苏太湖,安徽巢湖等都已出现不同 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
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1
![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1](https://img.taocdn.com/s3/m/cda93e14a6c30c2259019ecf.png)
曝气池的类型
曝气池的分类:
根据曝气池内的运行方式,可分为连续运行与 间歇运行两种; 根据曝气池内的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 合式和封闭环流式三种; 根据曝气方式,可分为鼓风曝气池、机械曝气 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的机械-鼓风曝气池; 根据曝气池的形状,可分为长方廊道形、圆 形、方形以及环状跑道形等四种; 根据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合建 式(即曝气沉淀池)和分建式两种。
4.1 基本概念
• 活性污泥的发现
1912年开始,污水曝气产生悬浮状态褐色絮状 污泥 活性污泥组成: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 动物 1916年第一个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最广泛应用的方法
• 活性污泥法的实质: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 人工化和强化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A.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 ③ 稳定期: • 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底物的浓度成为微生 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底物呈正比,为一级 反应; • 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也开始下降; •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在逐渐下降,直至在本期的最后阶 段下降为零,但微生物的量还在增长; • 活性污泥的能量水平已下降,絮凝体开始形成,活性 污泥的凝聚、吸附以及沉淀性能均较好; • 由于残存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出水水质有较大改善, 并且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 一般来说,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厂是将曝气池的运行 工况控制在这一范围内的。
其中固体物质的组成:
1)活细胞(Ma): 2)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 3)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 4)无机物质(Mii):
有机物 75~85%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污泥浓度
3.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 Ma + Me + Mi + Mii 单位: mg/L 或 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处理的主要作用者是微生物,根据反应中 氧气的需求,可把细菌分为好氧菌、兼性厌氧菌 和厌氧菌。
主要依赖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 成处理过程的工艺,称为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 依赖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 过程的工艺,称为厌氧生物处理法。
根据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存在状态(悬浮,附着) 可将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分为活性污泥法(悬浮的有 活性的生物絮体)和生物膜法 (附着的有活性的生物 膜),及后来的复合式(悬浮,附着)生物处理、技术。
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不具备色素,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自氧化NH3、H2S等无机物。
H 2S22 O H 2S4O 能量 大道型存合在流该污式水 所沟示道的和生污化水反沟应 N 4 H 22O N 3 O 2 H H 2 O 能生硝量 物化脱过氮程工艺中的生物
如有机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是含有相当能量 的可燃气体。
厌氧呼吸按反应过程中的最终受氢体的不同,可分为发酵和 无氧呼吸。
1.发酵
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 最终受氢体无需外加,就是供氢体的分解产物(有机物)。
这种生物氧化作用不彻底,最终形成的还原性产物,是 比原来底物简单的有机物,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较 少,故厌氧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能量的 需要,消耗的底物要比好氧微生物的多。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污泥 的好氧消化等属于这种类型的呼吸。
2.自养型微生物 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也 是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光能自养微生物:需要阳光或灯光作能源,依靠体内的光合 作用色素合成有机物。
光
CO2+H2O 叶绿素
[CH2O]+O2
厌氧呼吸
厌氧呼吸是在无分子氧(O2)的情况下进行的生物氧化。 厌氧微生物只有脱氢酶系统,没有氧化酶系统。在呼吸过程 中,底物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从底物中脱下来的氢经辅酶 传递给除氧以外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使其还原。
厌氧呼吸的受氢体不是分子氧。在厌氧呼吸过程中,底物氧 化不彻底,最终产物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一些较原来底 物简单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还含有相当的能量,故释放能 量较少。
总反应式:
C 6H 1O 264N 3 O 6C 26 O 2 H O 22 N 1755.6k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也需要细胞色素等 中间电子传递体,并伴随有磷酸化作用,底物可被彻底氧化,能 量得以分级释放,故无氧呼吸也产生较多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但由于有些能量随着电子转移至最终受氢体中,故释放的能量不 如好氧呼吸的多。
第四章 污水水生物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和动力学基础 第三节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第四节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第五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第一节 概述
一、 污水生物处理的概念及类型
污水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将污水中有机物的一部分转化为微生物的细胞物 质,另一部分转化为比较稳定物质的方法。
2.无氧呼吸
是指以无机氧化物,如NO3-,NO2-,SO42-,S2O32-,CO2等 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用。
在反硝化作用中,受氢体为NO3-,可用下式所示:
C 6H 1O 2662 H O 6C 22 O4[H]
24 [4H N 3 ]O 22 N 12 2O H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复杂物质分解为简单物质
释放能量 吸Leabharlann 能量能量代谢物质代谢
简单物质合成为复杂物质
好氧呼吸
好氧呼吸是营养物质进入好氧微生物细胞后,通过一系列氧 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的过程。 有分子氧参与的生物氧化, 反应的最终受氢体是分子氧。 底物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并从底物中脱出交给辅酶(递氢 体),同时放出电子,氧化酶利用底物放出的电子激活游离 氧,活化氧和从底物中脱出的氢结合成水。
2H
NAD (PN)AD(PH)H
2H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好氧呼吸过程实质上是脱氢和氧活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同时放出能量。 依好氧微生物的类型不同,被其氧化的底物不同,氧化产物 也不同。好氧呼吸有异养型微生物呼吸和自养型微生物呼吸 两种 。
1.异养型微生物 异养型微生物以有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为 二氧化碳、氨和水等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如下式所示:
二、 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新陈代谢:微生物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 质,通过生物酶催化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在体内不 断进行物质转化和交换的过程。
分解代谢:分解复杂营养物质,降解高能化合物, 获得能量。
合成代谢: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将营养物质 转化为复杂的细胞成分,机体制造自身。
底物降解:污水中可被微生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进行生物 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物或基质。
例如,葡萄糖的发酵过程:
C6H 1O 26 2C3C HOCO 4[O HH ]
2C 3 CH OC 2O C 2 O 2 O C 3 H CH HO
4[ 2 H C 3 C ] H H 2O C 3 C2 O H HH
总反应式:
C 6 H 1O 2 6 2C 3 C2 O H H 2 HC 2 9O 2.0kJ
好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三种呼吸方式,获得的 能量水平不同, 如下表所示。
呼吸方式
好氧呼吸
能量利用率42%
受氢体
分子氧
无氧呼吸 无机物
C 6H 1O 2662 O 6C 26 O 2 H O 2817.3kJ
C 1 H 2 1 O 7 9 N 12 4 H O 12 1 1 C 2 O 3 N O H 4 能 H 量
异氧微生物又可分为化能异氧微生物和光能异氧微生物。 化能异氧微生物:氧化有机物产生化学能而获得能量的微生 物。 光能异氧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为供氢体还原CO2, 合成有机物的一类厌氧微生物。
主要依赖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 成处理过程的工艺,称为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 依赖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 过程的工艺,称为厌氧生物处理法。
根据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存在状态(悬浮,附着) 可将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分为活性污泥法(悬浮的有 活性的生物絮体)和生物膜法 (附着的有活性的生物 膜),及后来的复合式(悬浮,附着)生物处理、技术。
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不具备色素,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自氧化NH3、H2S等无机物。
H 2S22 O H 2S4O 能量 大道型存合在流该污式水 所沟示道的和生污化水反沟应 N 4 H 22O N 3 O 2 H H 2 O 能生硝量 物化脱过氮程工艺中的生物
如有机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是含有相当能量 的可燃气体。
厌氧呼吸按反应过程中的最终受氢体的不同,可分为发酵和 无氧呼吸。
1.发酵
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 最终受氢体无需外加,就是供氢体的分解产物(有机物)。
这种生物氧化作用不彻底,最终形成的还原性产物,是 比原来底物简单的有机物,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较 少,故厌氧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能量的 需要,消耗的底物要比好氧微生物的多。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污泥 的好氧消化等属于这种类型的呼吸。
2.自养型微生物 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也 是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光能自养微生物:需要阳光或灯光作能源,依靠体内的光合 作用色素合成有机物。
光
CO2+H2O 叶绿素
[CH2O]+O2
厌氧呼吸
厌氧呼吸是在无分子氧(O2)的情况下进行的生物氧化。 厌氧微生物只有脱氢酶系统,没有氧化酶系统。在呼吸过程 中,底物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从底物中脱下来的氢经辅酶 传递给除氧以外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使其还原。
厌氧呼吸的受氢体不是分子氧。在厌氧呼吸过程中,底物氧 化不彻底,最终产物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一些较原来底 物简单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还含有相当的能量,故释放能 量较少。
总反应式:
C 6H 1O 264N 3 O 6C 26 O 2 H O 22 N 1755.6k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也需要细胞色素等 中间电子传递体,并伴随有磷酸化作用,底物可被彻底氧化,能 量得以分级释放,故无氧呼吸也产生较多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但由于有些能量随着电子转移至最终受氢体中,故释放的能量不 如好氧呼吸的多。
第四章 污水水生物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和动力学基础 第三节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第四节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第五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第一节 概述
一、 污水生物处理的概念及类型
污水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将污水中有机物的一部分转化为微生物的细胞物 质,另一部分转化为比较稳定物质的方法。
2.无氧呼吸
是指以无机氧化物,如NO3-,NO2-,SO42-,S2O32-,CO2等 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用。
在反硝化作用中,受氢体为NO3-,可用下式所示:
C 6H 1O 2662 H O 6C 22 O4[H]
24 [4H N 3 ]O 22 N 12 2O H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复杂物质分解为简单物质
释放能量 吸Leabharlann 能量能量代谢物质代谢
简单物质合成为复杂物质
好氧呼吸
好氧呼吸是营养物质进入好氧微生物细胞后,通过一系列氧 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的过程。 有分子氧参与的生物氧化, 反应的最终受氢体是分子氧。 底物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并从底物中脱出交给辅酶(递氢 体),同时放出电子,氧化酶利用底物放出的电子激活游离 氧,活化氧和从底物中脱出的氢结合成水。
2H
NAD (PN)AD(PH)H
2H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好氧呼吸过程实质上是脱氢和氧活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同时放出能量。 依好氧微生物的类型不同,被其氧化的底物不同,氧化产物 也不同。好氧呼吸有异养型微生物呼吸和自养型微生物呼吸 两种 。
1.异养型微生物 异养型微生物以有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为 二氧化碳、氨和水等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如下式所示:
二、 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新陈代谢:微生物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 质,通过生物酶催化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在体内不 断进行物质转化和交换的过程。
分解代谢:分解复杂营养物质,降解高能化合物, 获得能量。
合成代谢: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将营养物质 转化为复杂的细胞成分,机体制造自身。
底物降解:污水中可被微生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进行生物 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物或基质。
例如,葡萄糖的发酵过程:
C6H 1O 26 2C3C HOCO 4[O HH ]
2C 3 CH OC 2O C 2 O 2 O C 3 H CH HO
4[ 2 H C 3 C ] H H 2O C 3 C2 O H HH
总反应式:
C 6 H 1O 2 6 2C 3 C2 O H H 2 HC 2 9O 2.0kJ
好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三种呼吸方式,获得的 能量水平不同, 如下表所示。
呼吸方式
好氧呼吸
能量利用率42%
受氢体
分子氧
无氧呼吸 无机物
C 6H 1O 2662 O 6C 26 O 2 H O 2817.3kJ
C 1 H 2 1 O 7 9 N 12 4 H O 12 1 1 C 2 O 3 N O H 4 能 H 量
异氧微生物又可分为化能异氧微生物和光能异氧微生物。 化能异氧微生物:氧化有机物产生化学能而获得能量的微生 物。 光能异氧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为供氢体还原CO2, 合成有机物的一类厌氧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