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论治有何独特优势

中医辨证论治有何独特优势

中医辨证论治有何独特优势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原则和方法,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

辨证论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病史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判断其疾病的本质和类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与现代医学的标准化治疗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

首先,中医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患同一种疾病,其病因、病机、体质等可能都不尽相同。

比如同样是感冒,有的人是因为外感风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流清涕等症状;而有的人则是外感风热,出现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咽痛、流黄涕等表现。

中医会根据这些差异,进行精准的辨证,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

对于风寒感冒,可能会用麻黄汤、桂枝汤等疏风散寒的方剂;对于风热感冒,则可能使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清热解表的药物。

这种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个体的特殊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中医辨证论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病情会不断变化。

中医会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一开始是实证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当或者病情迁延,可能会转为虚证;或者原本是单一的证型,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多种证型夹杂的复杂情况。

中医通过不断地观察和辨证,灵活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就好比打仗,需要根据战场的形势随时改变战略战术。

再者,中医辨证论治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种疾病的发生,往往不仅仅是局部的问题,可能与全身的气血、阴阳失调有关。

比如,咳嗽不仅仅是肺的问题,还可能与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通过辨证论治,中医能够全面分析患者的整体情况,找出疾病的根源,从而进行综合调理。

这种整体观念使得治疗更加全面、深入,不仅能消除症状,还能调整人体的内在平衡,预防疾病的复发。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 中医辨证论治依据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 中医辨证论治依据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中医辨证论治依据1. 引言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和指导。

它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辨析,确定病因病机,并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文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和原则。

2. 中医辨证依据中医辨证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1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中医辨证的第一步,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可以了解到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表现、疾病的起因等信息,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2 望诊中医辨证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光等,可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阴阳盛衰以及病程等,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3 闻诊闻诊是中医辨证的另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声音音质、呼吸特点等信息,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4 问诊问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手段,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饮食等情况,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5 切诊切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手段,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可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3. 中医辨证论治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3.1 辨证准确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一要义是准确地辨证。

通过全面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并结合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判断,确定患者的证候,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3.2 辨证论治合理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二要义是合理地论治。

根据患者的证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并结合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辨证论治细致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三要义是细致地论治。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重细节处理,确保治疗的精确性和规范性。

4. 结论中医辨证论治依据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通过病史询问、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技巧

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技巧

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技巧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是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脉象、舌苔、面色等综合情况,根据中医八纲、九候、辨证施治等理论,来确定病因、病机并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技巧。

一、四诊合参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之一是四诊合参。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指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眼神等,来了解患者的气血状况;闻诊是通过闻气息、声音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问诊是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病史、饮食、排便等情况;切诊是通过按摸脉象等,来判断病人的脏腑功能情况。

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通过综合四诊的结果,可以初步确定病症所在,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二、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

根据四诊的结果和中医辨证的理论,中医医师可以确定病人的证候类型,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辨证论治,即病证相符,治病必有效。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医师会根据病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疗效。

三、辨证施药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之一是辨证施药。

根据患者的证候类型,中医医师会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中药的配伍、用量、用法等都要根据辨证施治的理论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疗效。

在选择药物时,中医医师还会考虑药物的性味归经、毒性等,避免不良反应。

四、辨证施针对于某些病症,中医医师会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辨证施针是指根据患者的证候类型和腧穴定位,选择相应的针灸方法和手法来治疗疾病。

针灸疗法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五、辨证施食中医辨证论治还包括辨证施食。

中医认为食物可以药补,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根据患者的证候类型,中医医师会推荐相应的膳食调理方案,如忌口、宜食等,来辅助治疗疾病。

总之,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在进行辨证论治时,要综合四诊的结果,确立病因病机,灵活运用辨证施治、辨证施药、辨证施针、辨证施食等方法,以求取最佳疗效。

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

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经典方法,其核心内容包括诊断、立法、选方、遣药、煎服法、护理、愈后调理和预防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1. 诊断诊断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

望诊是指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形态、舌质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闻诊是指通过听患者的声音、闻患者的体味等,以获得病情信息。

问诊是指向患者询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了解疾病的特点和病因。

切诊是指通过摸脉、触诊等手段,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2. 立法立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案的过程。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立法必须依据患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可能包括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祛邪扶正等方面。

3. 选方选方是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剂的过程。

在选择方剂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体质、病情程度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方剂。

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调整方剂的剂量和组成,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疗效。

4. 遣药遣药是根据方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的过程。

在遣药过程中,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病情程度,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 煎服法煎服法是指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煎服方法,医生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煎服方法。

一般情况下,中药需要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后将药液倒出,再加入水进行第二次煎煮。

对于不同的药物和病情,煎煮的时间、火候和次数也不同。

此外,对于不同的剂型,如汤剂、蜜剂、酒剂等,也有不同的制备和服用方法。

6. 护理护理是中医辨证论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对患者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理。

在饮食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食用禁忌食物。

在运动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辩证论治的名词解释中医

辩证论治的名词解释中医

辩证论治的名词解释中医
辩证论治,中医名词,指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辩症,然后依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学说,进行辨证,再根据证候的实质,确定相应的治法,选择适当的药物,或针灸、拔罐、推拿等,实行治疗。

辨症,是指以辨证论治的思想为指导,将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搜集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分析,从而区分出不同疾病的分析方法。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

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中医认为自然界和人体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二者经常互相转化,而阴阳的转化趋势则可以用五行学说进行解释。

同样,脏腑经络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而经络则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络可以联系脏腑器官之间的联系,使它们相互协调运作。

病因是指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而病机则是指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中医认为,病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

外因是指来自外部环境的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内因是指由人体内部因素引起的疾病,如七情六欲、饮食失调、劳逸失度、年龄衰老等。

根据病因和病机不同,中医将疾病分为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通过分辨疾病的八纲,可以帮助中医进行正确的辩证。

辩证后所得的证候是疾病的本质,证候的本质则可以用治法进行解决。

中医的治法包括汗、下、温、清、消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根
据疾病的性质进行选择。

同时,中医还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不仅体现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还体现在药物剂量和服用方法的选择上。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名词解释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名词解释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名词解释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辨识疾病的特点和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从辨证和论治两个方面,对中医学辨证论治进行解释说明。

辨证。

辨证是指中医师通过观察和与患者交流,准确地辨别疾病的本质特点和病情表现。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人体在内外两个方面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反映了人体阴阳失衡或气血运行异常的状态。

因此,通过辨证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机理,并进一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辨证的方法主要包括四诊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其中,望诊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脉搏等外部表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变化。

闻诊则通过听取患者咳嗽声音、呼吸声音、腹鸣等,了解疾病的症状和表现。

问诊则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患者的病程、病史以及疾病的感受和症状。

切诊则是通过对患者经络、穴位的按摩、触诊等手法,辨识患者脉搏的变化,获取有关疾病的信息。

辨证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几个症状判断疾病,而是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环境、病程等多方面因素,以获得全面准确的辨证结论。

辨证的目的在于找出病因,识别病症,为下一步的论治提供基础。

论治。

论治是指中医师根据辨证结果,根据综合辨证分析的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学中,治疗的核心在于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动。

因此,论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进行调理。

中药治疗是中医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组方,配制成煎剂、丸剂、散剂等剂型,以达到调节人体机能的目的。

中药大致可以分为草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每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味和功效,可以根据病情进行选用。

针灸疗法则是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气血流动。

针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常用的针灸方法有刺入、温针、电针等。

除了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中医还常常使用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如推拿按摩、中药包热敷、吸痧等。

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

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

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和方法。

一、中医辨证论治的意义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强调的是“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思维方式。

辨证是指通过详细审视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找出疾病的本质和所处的阶段,而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和药物方剂,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辨证论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个体化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强调的是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即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2. 综合治疗:中医辨证论治注重综合分析,将病症和病机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症状进行单一治疗。

这种综合治疗能够全面地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3. 预防保健:中医辨证论治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预防和保健。

通过中医辨证的方法,可以发现体内的亚健康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中医辨证论治是一门独特的治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辨证施治”,即通过对病情的辨证分析,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方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1. 四诊合参: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它们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手段。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听取他们的主诉和病史,以及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和刺激,来获得详细的临床信息。

2. 辨证施治:根据四诊合参的结果,将病情进行辩证分析,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强调的是“辨证施治”,即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具有相应疗效的治疗措施和药物方剂。

3.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段,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浅谈中医的辨证论治

浅谈中医的辨证论治

浅谈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三大特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医药的生命基石。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造就了伟大的中医药。

使中医药学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发展动力即来自于“辨证论治”,它也是古代唯物主义辨证法哲学思想的根本体现。

一、概述1、辨证论治的概念所谓辨证论治——既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则称为辨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又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

因此说,辨证论治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同时,辨证论治又是治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再现,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法则。

2、对证与症的认识证与症音同而概念不同。

症——即指某种病中的症状,如:咽喉肿痛、嗳气、头晕、恶心、心烦等。

证——即指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的概括。

由于它辨证地分析了病变的部位,原因和性质,因而它比症状就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所以说中医认识与治疗疾病基本上是从辨证入手,然而加以论治。

举例说明:脾虚泄泻证——是中医内科泄泻中的一个辨证的结果。

它即说明了病变的部位在脾,病理是虚证,临床表现是泄泻,致病因素是湿邪(因为脾喜燥而恶湿,湿伤脾阳则泄泻)。

从而指出了治疗方向,应该是健脾燥湿。

病理病机:病变部位——脾;病理属性——虚;临床表现——泻;致病因素——湿;治疗方法——健脾燥湿。

二、辨证论治的意义为什么要辨证论治?弄清这个问题,须从两个方面论述。

1、正确认识中医的整体观念祖国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劳动人民在自然界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体系。

她不仅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且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以及周围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中医的辨证论治

中医的辨证论治

中医的辨证论治目录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之一,其临床辨证方法很多是由不同历史时代所形成,主要是因门派繁多,各执己见而形成.现在我们总结起来,统一分析认知.如:一.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用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表证、热证、实证均属阳证.里证、虚证、寒证均属阴证.内经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的相对平衡功能平衡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如阳偏盛,则产生热证阳证;阴偏盛,则产生寒证阴证.此外,还有阴虚阳亢,阳虚阴盛或阴阳两虚证.1.阴虚与阳虚阴虚——阴液不足,虚则有热象.阳虚——阳气不足,虚则有寒象.2.亡阴与亡阳亡阴——汗热,口渴喜冷,怕热气粗,舌红而干,脉虚严重脱水引起功能衰减.亡阳——汗冷,四肢厥冷,口干喜热,脉细弱或微欲绝大出血、休克等供血不足引起功能衰减.二.表里:表示病变的部位和病情的轻重.病变在皮肉、经络为表证.在脏腑为里证.病轻为表、病重为里.它不是从病变的解剖部位来划分,而是从证候功能盛衰、能量状况的特点来区分.三.虚实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正气虚.生理功能减退,能量代谢低于正常范畴.可分表虚、里虚证.实——邪气盛.生理功能亢进,能量代谢高于正常范畴.可分表实、里实证.四.寒热内经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寒证用温热药,热证用寒凉药.也都是从功能盛衰、能量代谢状况强弱,病情的表象症候而分的.阳证的病理生理变化——人体器官功能亢进、能量代谢增高、热量过盛的一种反应状态.阴证——人体器官功能减退、能量代谢降低、热量不足的一种反应状态.二.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证候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心火上炎.小肠虚寒;小肠气痛.肝与胆病症候肝阴虚;肝气郁结;肝经实火;肝风;肝胆湿热;寒滞肝经.脾与胃病症候脾胃气虚;脾不统血;脾胃虚寒;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胃热炽盛;胃阴不足;食滞胃脘.肺与大肠病症候肺气虚;肺阴虚;风寒咳喘;肺热咳喘;肺燥咳嗽;痰浊阻肺.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肾与膀胱病症候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虚水泛;命门火衰;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脏腑并病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脾两虚;肺肾阴虚;肺肾心同病.三.气、血、津液辨证:气气虚、气滞血血虚、血瘀、出血津液津液不足、津液结聚四.六经辨证:出自伤寒论,以“阴阳”两纲,把外感病的症候分为六个证型: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统称三阳证,以六腑为主.太阴证、厥阴证、少阴证称三阴证,以五脏为主.实为脏腑十二经的辨证.太阳证太阳经证;太阳腑证少阳证病在胸胁、半里半表、属少阳胆证阳明证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实则阳明太阴证伤寒之邪内传三阴,虚则太阴厥阴证寒热错杂,正邪相争,病情复杂少阴证少阴虚寒证;少阴假寒证五.卫、气、营、血、辨证: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血分证候、其中以八纲辨证为基础,它们之间即各自有其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内伤杂病以脏腑辨证为主,外感热病则以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为主.病因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贯穿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之中,但都不能截然分开.六.中医在“论治”方面:在中医临床复杂辨证的基础上,其治则方案主要有:扶正与祛邪;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治未病等原则.扶正去邪:“正气”乃人之生命“正常生理”的能量代谢状况——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抵抗力、自然修复能力以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邪气”乃是使“正常生理”形成“病理状态”的各种致病因素.任何疾病过程,都是“正与邪”的两种基本概念,因此,其治疗原则,也就离不开“扶正”与“祛邪”两种方法.扶正,就是使用补益正气的药物及营养、锻炼等方法,以扶助正气、增强体质——增强“正常生理”的能量代谢状况,从而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在临床中常用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补法.祛邪,在临床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常用发汗、攻下、清解、消导等驱邪外出的方法.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在临床方法具体运用时,强调扶助正气生理功能,在原则上灵活掌握:实证宜攻,虚证宜补、兼顾正气、攻补兼施、随机应变,掌握机宜.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治未病等原则.一句话:以上这些论治方法,都是“生理功能”与“病理状态”在功能能量代谢方面的调整.其临床论治的调整方法,不外乎: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也都是对人体生命整体“生理功能”与“病理状态”在功能能量代谢方面的调整.心血虚与心阴虚辨证心血虚与心阴虚是指由于心血不足与心阴不足,不能儒养心脏而表现的证候.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血或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等引起.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是心血虚与心阴虚共有的症状.心血虚兼有眩晕,健忘,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弱等;心阴虚兼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病机分析:心阴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故见心悸怔忡;血虚少、阴不足皆能使心神失养故失眠多梦;血虚不能儒养脑髓,故眩晕健忘;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不能充盈脉道则脉象细弱.阴虚阳亢,虚热内生,故见五心烦热,潮热,寐则阳气入阴,营液受蒸外流为盗汗;虚热上炎则颧红,阴不上承则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相似证候的辨别:同心气虚、心阳虚一样,有了心的定位症状,如心悸怔仲,便可以认定心脏功能异常,可与其他脏腑区别开来,不同脏腑均有各自的定位症状.心血虚、心阴虚证的定位症状多见以下几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这组症状在心的阴血虚方面比较多见.如果舌红、升火、脉细数,或有盗汗测可辨为心阴虚.缺少红、赤、热、汗的症状,或见有脉细、舌淡、面色不华,则可辨为心血虚.辨证注意点:有心的定位症状,再加上阴虚或血虚症状,单纯的心阴虚,心血虚辨证不难作出.心的定位症状除去心悸、怔仲,还有神:失眠、多梦、神志异常;心所在部位:胸闷、胸痛;汗:盗汗,大汗;舌:舌体运动及色泽变化等.但是常见的,比较肯定的,是前面几项.胸、汗、舌的变化,也可由其他脏腑所引起.此外,当心血虚兼见心烦、烦热、盗汗等症,可辨作心阴血两虚.心阳虚, 心阴虚辨证心阴虚:即“心阴不足”.主要症状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弱等.多见于神经功能症、贫血和结核病等.心阳虚: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症状.心气虚:即“心气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人,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慢性肾衰正虚诸证如何辨证论治正虚是指气血阴阳亏损和脏腑功能障碍,尤以脾肾两虚为主,可分为脾肾气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四型分别论治.1脾肾气阳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酸,腿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夜尿清长,甚则畏寒肢冷,腰部发冷,脉象沉弱,舌淡,有齿痕.治法:益气健脾补肾.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木香10g,砂仁10g,党参15g,茯苓20g,白术12g,炙甘草6g,制半夏12g,陈皮10g,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天10g,黄芪15g,山药15g.若见形寒肢冷,面色惨白,腰膝酸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脾肾阳虚较甚者,可改用实脾饮或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脾肾.此型多见于CRF早期,水气、瘀血之症未露,浊邪滞留之症不甚,以虚为主者.用药但求平和,补气不可壅中滞邪,温肾不可伤阴化燥,更不可妄投寒凉攻下之品,否则易变生他证,加重病情.2脾肾气阴两虚:面色少华,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皮肤干燥,饮水不多,或有手足心热,或有手足不温,大便稀或干,尿少色黄,夜尿清长,脉象沉细,舌淡齿痕.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味:人参10g另煎,黄芪30g,熟地黄15g,茯苓15g,山药20g,丹皮10g,山萸肉10g,太子参20g,麦冬30g,枸杞15g,当归12g,陈皮10g,砂仁10g.若脾气虚较明显而面色少华,纳呆腹胀,便溏者,可配合香砂养胃汤以健脾益气;若以肾气虚为主而见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者,可配合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气;若气阴不足,心慌气短者,可合用生脉散益心气、养心阴.益气养阴之品有滞中碍胃之虞,尤其对CRF者,本有脾胃虚衰,湿浊潴留,用之不当,易加重病情,造成浊毒滞留为患,故应用中,应佐以宽中行气之药,以防扶正留邪.3肝肾阴虚:头晕头痛,口舌干燥,渴喜冷饮,五心烦热,全身乏力,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无苔,脉沉细或弦细.治法:滋补肝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枸杞15g,菊花15g,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首乌18g,炒杜仲12g.若肝风内动、风阳上扰而见头痛眩晕,肉心烦者,可用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加减以镇肝熄风.此型患者临床多伴高血压 target=_blank>高血压和瘀血症状,治疗时必须注意控制高血压的发展,改善瘀血症状,减轻高血压和瘀血对肾脏的损伤.4阴阳两虚:极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腰腿酸软,大便稀溏,小便黄赤,脉象沉细,舌淡白胖有齿痕.治法:阴阳双补.方药:全鹿丸加减景岳全书:鹿角胶片10g,巴戟天10g,紫河车粉5g冲服,冬虫夏草3g,仙灵脾10g,肉苁蓉15g,绵黄芪15g,炒熟地20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云茯苓15g,怀山药10g,怀牛膝20g,车前子15g布包,当归15g,陈皮10g.本型患者由于阴阳两伤,病情较重,变化多端,治疗时宜谨慎.用药过于峻猛,则耗气伤液,正虚更甚;过于苦寒,则伤中败胃,浊邪由生;过于辛燥,则竭阴亡阳,阴阳离绝,生命危矣.中医辨证论治癔症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辨证论治临床上一般将癔症分为六型进行辨证论治,即气阴两虚、痰气交阻、痰热互结、肝气郁结、寒气上逆、痰淤阻窍等.1气阴两虚型主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喜笑无常,昼日时时欠伸,入夜兴奋不寐,或手舞足蹈,或肢体震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辨证分析:本证多由情志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积怒难发或忧思抑郁不解,暗耗心之气阴致.对见于女性.心气虚,心阴不足,心失所养,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苦笑无常.入夜心阴当足不足,阴虚火旺,扰乱心神,故兴奋失眠.阴血不足,虚风内生,则手舞足蹈.肢体震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息细数无力均为心气心阴两虚之象.以精神恍惚,苦笑无常,时时欠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为辨证要点.2痰气交阻主证:精神萎靡,情志抑郁,表情淡漠,胸闷纳呆,太息频作,嗳气呕恶,咽中梗阻,如偶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滑.辨证分析:本证是由于长期情志不好,肝气郁结,柑郁犯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交阻所致.包括癔病性痴呆及癔病球.主要病机为肝郁犯脾,表情淡漠.痰气交阻,上蒙心神.心神被梦则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痰气交阻于咽喉之间,故见咽中梗阻,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胸阳受阻则胸闷喜太息.脾虚不运,胃失和降,故纳呆,嗳气呕恶.苔白腻,脉弦滑均为肝郁脾虚,痰气交阻之象.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3痰热互结主证:急躁易怒,咳痰黄稠,渴不欲饮,尿赤便秘,头痛面赤,自觉少腹有一股气上冲胸咽,烦闷欲死,昏仆倒地,肢体拘紧痉挛,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辨证分析:本证因惊恐忧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生热,肝郁横逆脾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热互结,气机逆乱所致.肝郁化火则急躁易怒,口苦,头痛,面赤,尿赤便秘.肝气上逆,随冲脉及厥阴肝脉上冲,则自觉从少腹有一股气上冲胸咽,发闷欲死,昏仆倒地.火热生风,则肢体拘紧痉挛.咳痰黄稠,渴不欲饮,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均为痰热互结之象,本证以自觉气从少腹冲上咽,肢体拘紧痉挛,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4寒气上逆主证:形寒胶冷,精神萎靡,少气无力,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发作欲死,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分析:本证因于素体阳虚,或久病致心肾阳虚,再加上长期,过度惊恐,引动下焦水寒之气上冲心胸所致.属癔病球范畴.心阳不足,下焦水寒,复因惊恐引动下焦水寒之气随上冲心胸,故见气从少腹上冲心,发作欲死,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少气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心阳不足之证.以形寒胶冷,精神萎靡,气从少腹上冲心,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5肝气郁结主证;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胸闷协痛,喜太息,脘腹胀闷,纳呆食少,或突然倒地,四肢逆冷,肢体呈痉挛性拘急僵直,双目紧闭,移时恢复.妇女多伴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或痛经,舌淡苔白,脉弦.辨证分析:本证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逆乱所致.多见于女子,包括癔病性昏厥,暴瘫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故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肝气郁结,气机不舒,经脉痹阻,故胸闷胁痛,喜太息,脘胀腹痛,乳房胀痛.肝气郁久,上逆冲心,则突然昏厥,气机内阻,阳气不达四末,则四肢逆冷.肝郁犯脾, 运化失职,则的纳呆食少,气滞导致血淤,经脉不通,故月经不调或痛经.舌淡苔白,脉弦均为肝气郁结之象.以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胸闷太息,暴厥暴瘫为辨证要点.6痰淤阻窍主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或突然失明,痰淤阻窍所致,或失音不语、或突然耳聋,或突然肢体瘫痪,舌质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脉弦涩.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舒,气滞痰凝,阻歇血脉,痰淤阻窍所致.包括癔病性失明、失音、失听、暴瘫等.主要病机为痰淤互结,蒙蔽心窍,神明失灵所导致.痰湿闭阻清窍,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于清窍,失其司职,故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突然失明、或失音、或失聪.痰淤闭阻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肢体静脉失养,则突然瘫痪,舌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脉弦涩均为淤血内阻之象.以精神恍惚,暴盲,暴哑,暴聋,暴瘫,舌质紫暗,脉弦涩为辨证要点.中医辨证治疗阴阳两虚型结核病症状: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证候分析:脏腑之间有互相资生、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肺脏局部病变也必然会影响其他脏器和整体,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肺痨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为肺母,肺虚则耗夺脾气以自养,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虚更重,互为因果,终致肺脾同病,见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 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子盗母气,致使肺气更为耗竭,而不能滋养于肾,终致肺肾两虚,肾阴亏虚,相火偏亢,扰动精室,则见梦遗,女子则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见性急善怒,胁肋掣疼等症.如肺虚心火乘克,肾虚水不济火,还可伴见虚烦不寐、盗汗、骨蒸痨热等症. 久延而病重者,可演变发展至肺脾肾三脏同病.或因肺病及肾,肾虚不能纳气,或因脾虚及肾,脾不能化精以资肾,由后天而及先天,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出现气短、喘急、心悸、唇绀、肢冷、浮肿等症,即肺源性的发生.此证见于肺脾肾三脏俱虚的患者,为气阴耗损发展而成,见于重症肺结核晚期.综上所述,肺痨以阴虚为先,继可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以脏腑辨证而言,病之初起,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治法:滋阴补阳,固本杀虫.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紫河车15克,当归15克,鹿角10克,龟板12克,白芍12克,白芨30克,功劳叶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谈虚劳的中医辨证论治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亏捐,气血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症候的总称.书云: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因此虚证有阴虚‵阳虚之别.又有五损的症状及转归,如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损其肝者,授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为治损之要旨也.治法上客看重温补,但还应用扶正怯邪活血化瘀等法、对五劳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六极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七伤大饱伤脾,大怒伤肝,强力举重.久坐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怒思虑伤心.风寒雨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历代医家都不同治法.如李东垣“脾胃论”重脾胃.善于甘温补中.朱丹溪“丹溪心法”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张景岳“景岳全书”对阴阳互根有深的阐述,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有新发展.治虚有三本.即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脾、肾为治虚之道毕矣.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本证范围.病因:1. 禀赋薄弱,体质不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与父母遗传即现代医学中所述,DNA 基因缺损,胎中失养,孕育不足,生后喂养失当,营养不良是造成免疫功能低弱,即现代医学中胸腺低下,如T3T4下降,致成抵抗力薄弱产生了家族史基因缺损.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症,这也就是细胞分子学中抗衡的问题.因虚劳致病,因病致虚,日久不复而成虚劳.2. 烦劳过度,损及五脏:书云“不知自量,而务从勉强,则一应妄作妄为,皆能致损”“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肾,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五劳既“曲运神机则劳心,尽心谋虑则劳肝,意外过思则劳脾,预事而忧则劳肺,色欲过度则劳肾.”在各种损伤之中,尤以忧郁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及早婚多育,房劳伤肾为害也.3.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暴饮暴食.嗜欲偏食.饮酒过度等原因,都会损伤脾胃.使其消磨水谷,化生精微,长养气血的功能受损,若牌胃长期受损,必致气血来源不足,内不能和调于五脏六腑,外不能洒陈于营卫经脉,而渐致虚痨.4. 大病久病失干调理:大病后,邪气过盛.脏气损伤或热病日久,耗血伤阴, 或寒病日久.伤气损伤,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或因寒邪久留, 耗伤正气, 或因病后失于条理,正气亏损难复都会使精气耗伤, 由虚致损,逐渐发展或虚劳.虚劳证候虽多,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阴阳气血,应以它为纲,五脏虚候为目.书云“虽分五脏,而五脏所藏非精气”.其所以致损有四: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血阴阳各有专之,认得真确方可施治.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五根,五脏相关,所以各种原因所致的虚损互有影响,由一虚而致多虚,由一脏而累及他脏,使病情趋于复杂和严重.书云:“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可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用,方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是水谷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元.所以补益脾肾在虚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气虚:1. 肺气虚: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医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治法:补益肺气.方药:补肺汤.2. 脾气虚:饮食减少,胃院不舒,倦怠,便溏,色萎、舌淡,脉弱.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在气血阴阳的亏虚中,气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其中尤以肺脾气虚为多见,而心、肾气虚亦属不少.心气亏虚而见心悸,气短,自汗,面恍,神疲,脉微等症,可用六君子汤加味,益气固肾之治.血虚:1. 心血虚: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或结代.治法:养血安神.方药:养心汤.2. 肝血虚:头晕、目眩、肋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惊惕内润,妇女月经不调,甚则经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治法:补血养肝.方药:四物汤加减.血虚中以心、脾、肝的血虚较为多见.脾血虚常与心血虚同时并见,故临床上常称心脾血虚,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由于血为气母,血虚均拌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而且在中医治法上,补血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目的, 所以应结合健脾生血之法, 归脾汤是代表方之首.阴虚:1. 肺阴虚:干咳,咽燥,咳血、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润肺.方药:沙参麦冬饮加减.2. 心阴虚: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养心.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3. 脾胃阴虚:运化失常.故不思饮食,津亏不能上承,故口干,苔少或无苔,一脉细数.治法:养阴和胃.方药:益胃汤加减.4. 肝阴虚:头痛、眩晕、耳鸣、目光畏光,视物不明,急燥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内润,阴虚火旺,肝火上炎,则面潮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为阴虚肝旺.治法:滋养肝阴.方药:补肝汤加减一贯煎.5. 肾阴虚: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呜甚则耳聋,口干,咽痛,观红,少津,脉沉细.治法:滋补肾阴.方药:左归丸加减.五脏的阴虚在临床上都比较常见病情较重者,可见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阳虚:1. 心阳虚: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均属心阳亏虚,运血无力之象.治法:益气温阳.方药:拯阳理劳汤.2. 脾阳虚:面色痿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治法:温中健脾.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3. 肾阳虚:腰背酸痛,遗精阳萎,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拌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治法:温补肾阳兼养精血,方药:右归丸加减.阳虚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阳虚则生寒,症状比气虚为重,并出现里寒的症象为特征,在阳虚之中心、脾、肾的阳虚为多见,由于肾阳为人身之元阳,所以心脾之阳虚日久,常多累及肾,而出现心肾阳虚咸脾肾阳虚的病变.虚劳是多种慢性衰弱性证候的总称.有先天内因基因后天、外因外邪导致虚劳产生,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虚劳的基本病机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侯为目,治疗的基本原因是补益修补入体基因的缺损, 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 并应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此外由于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应注意气血, 阴阳相兼为病及五脏之间转化.分清主次兼顾治疗,剧辩证论治方法来修补人类基因缺损, 是古为今用,中为洋用的新途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皮肤过敏。

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预防与康复等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

中医学在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一)症的基本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

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舌苔、脉象等,都属症的概念。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但其表现的是疾病的表面现象甚至假象,所以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的本质。

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机不尽相同,也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中。

孤立的症状或体征不能反映疾病或证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二)证的基本概念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如脾胃虚弱证,病位在脾胃,病性为虚。

证是病机的概括,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证所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

证候,即证的外候,是指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如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黄,舌淡红苔白,脉沉缓,属于脾胃虚弱证的证候表现。

证具有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

其一,证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人的体质差异,故感受同一病邪,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证。

即便同一病证,由于个体反应性差异,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其二,证的时相性。

同一疾病,由于所处于阶段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因而证也不同,如积聚,在初期、中期和晚期的不同阶段,证会发生变化。

其三,证的空间性。

如感冒,与不同地域的气候有关,形成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暑湿感冒证等。

其四,证的动态性。

由于疾病受内外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可不断发生变化,故证在疾病过程中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因此,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证的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才能进行正确判断。

中医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中医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中医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中医是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其治疗理念和方法与西医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医的理论中,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是核心概念,它们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病因病机的概念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由于病因引起的病机变化所致。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可以包括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指人体内部的因素,如情志失调、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外因则是指环境因素,如寒邪、暑邪等。

病机则是指疾病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包括病理变化的过程、临床表现的特点等。

二、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它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诊、脉诊等,确定疾病的证候类型,再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相应的治疗。

辨证论治强调整体观察,强调个体化治疗,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的关系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

病因病机的理论为辨证论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而辨证论治则是根据病因病机的理论来指导具体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中,辨证论治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感冒这一常见病,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包括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不同类型,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果是风寒感冒,可以采用解表祛寒的方法,如使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果是风热感冒,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使用苦寒清热的药物。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概念,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案例。

小明因感冒引起的咳嗽已经持续了几天。

他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喉咙痛、鼻塞和流涕。

他的舌头上有一层白苔,脉搏偏快。

根据中医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病因:小明感冒的病因是风寒外袭;2. 病机:风寒邪气入侵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阻碍了肺脾的正常功能;3. 辨证:小明的证候类型属于风寒感冒,表现为咳嗽、喉咙痛等症状,舌苔白、脉搏偏快;4. 治疗:针对小明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结果,建议使用解表祛寒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服用柴胡疏肝散等中药。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核心理论和临床实践方法,是根据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法则,进行病情辨证和治疗的过程。

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将疾病视为整体与个体的不平衡状态,通过调节和平衡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等方面,以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一、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1. 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脏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和谐与失衡引起的。

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阴阳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代表着事物的两个方面。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产生都与阴阳的失衡有关,辨证论治就是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3. 致病因素的辨证:中医认为致病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情志因素、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通过辩证分析病因病机,确定治疗的方向。

4. 辨证分型:辨证分型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和体质特点进行分类,以确定针灸、中药、推拿等治疗方法。

二、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1. 辩证诊断:辨证论治强调临床医生必须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表现,包括舌象、脉象等,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辨证。

2. 个体化治疗:中医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综合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强调综合治疗方法的运用,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结合,以达到治疗的综合效果。

4. 预防为主:中医辨证论治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通过中医养生、调理等方法,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三、案例分析:辨证论治的实际应用以一位患者的胃病为例,辨证论治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辨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辨证,包括舌象、脉象等,确定病因病机的特点。

2. 辨证分型:将患者的病情分为胃气逆乱型,即胃脘疼痛、嗳气、恶心等症状。

3. 辩证论治:针对胃气逆乱型,采用健脾消食、理气和胃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辨证论治名词解释大全

辨证论治名词解释大全

辨证论治名词解释大全
一、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即“证论病”,是中医论治疾病的基本方法。

它强调根据病
人现状来进行证别,再针对各种病因进行个性化诊断,根据“辩证”思
想而给予疾病适当的药物、饮食、运动以及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调
和虚实、兼顾用利、可导可从、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目的。

二、证:
证,即症,是中医临床医治疾病的基础,是疾病临床鉴别的重要依据。

证又分为客观证、主观证、总证和证候。

客观证就是指触诊、耳诊、
醉诊、舌象、脉象、面色等临床上外观所看到的某种具有可鉴别性的
状态。

主观证是指病人对病情描述、加重等症状。

总证指综合外观和
主观诉症,以及体表变化、体格检查证实的这种整体病状或显示出病
情特征有所变化的状态。

证候根据证的变化分布的特点,用固定的术
语归类概括起来,体现疾病病理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性。

三、论:
论,即判断,是对证的分析与总结,是辨别病的原因。

中医论治,一
方面是“病是什么”,另一方面是“是什么病”,只有正确判断出病因、病机,才能治疗得根本上。

论有内论和外论之分,外论是指临床上大阴
大阳之外,还有穴位温降去热,加以通利药物。

内论则是指中医对病
理和病机的分析,判断病是阴阳、虚实,五行相生相克,以及病机各
部件之间的关系和病理机制。

四、治:
治,即拟定病因,是按照病因论治的疾病的方法,是用药、机能疗法、饮食疗法等把病人治愈的过程。

治分为两类,一类是治标,它侧重于
治疗症状;另一类是治本,它的目的是康复病因改变,根治病机和失
常改良,使病人健康或疾病无法复发。

中医辨证论治知识

中医辨证论治知识

中医辨证论治知识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部分,它是中医诊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1. 辨证:辨别疾病的病机、病因、病理等,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方式进行诊断。

2. 论治:依据辨证的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的方法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等病征,了解疾病的病机和病情。

2. 闻诊: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病征,了解疾病的表现和变化。

3. 问诊: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病情变化,以了解患者病情和病因。

4. 切诊:通过切诊患者的脉搏,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状况。

辨证论治的原则1. 辨证求因:必须了解疾病的病因,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辨证明治:针对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阳虚证可用温补法,阴虚证可用滋阴法。

3. 辨证施治: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求病症能得到缓解和康复。

常见的辨证论治法1. 中药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配制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2. 针灸辨证施治:通过针刺和灸热等手法,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3. 推拿按摩辨证施治:通过推拿和按摩等手法,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改善病情。

辨证论治的意义和价值1. 个性化治疗:辨证论治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根本治疗:辨证论治能够针对疾病的病因,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减少疾病的复发和转化。

3. 综合治疗:辨证论治往往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施治,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增加患者的康复快乐。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方法,在中医诊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根本性和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体。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脉象等来确定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

以下分别介绍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的整体观念:1. 阴阳平衡: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要保持阴阳平衡。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阴阳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当阴阳失衡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 五行学说:中医认为宇宙和人体的变化都可以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解释。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通过对五行关系的理解,可以帮助中医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3. 人体经络系统:中医认为人体有12个主要经络和数百个穴位。

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经络的运行,可以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身体的作用。

中医的辨证论治:1. 辨证:中医治疗的第一步是对疾病进行辨证。

辨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脉象等来确定病因和病机。

辨证是中医诊断的基础,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法和方案。

2. 辨别病机: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体内的病机有关,包括气机、湿热、血瘀、阻滞等。

根据病机的不同,中医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来调理病机。

3. 辨病性质:中医辨病性质是指确定疾病的性质,包括寒热、虚实、表里、上下等。

根据疾病性质的不同,中医医生可以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4. 辨证施治: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

根据辨证结果,中医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或结合使用多种治疗手段,以实现治疗目的。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之处,它们强调的是整体观念下的人体平衡和治疗方法的个体化。

相比于西医的局部观念和症状治疗,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更加注重探索病因和调理体质,有助于治愈疾病的根本原因。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人参败毒茯苓
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三拗汤..麻.杏 甘草
桑杏汤中香豆豉,沙参梨皮贝梔施 干咳鼻燥兼身热,清宣凉润燥能医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湿化痰兼理气,湿痰阴滞此方珍。

肺痨
心悸
呕吐
胁痛。

中医思维精髓:辨证论治

中医思维精髓:辨证论治

中医思维精髓:辨证论治悠久中国传统医学是怎样搜集临床资料,又怎样运用这些资料作诊断呢?每每听说的“辨证论治”到底是什么意思?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学术特点的集中表现,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一、辨证论治的特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要通过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的。

症:是指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

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而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如脉象、舌苔等。

症状是疾病的客观表现,是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

证:是由症状组成的,又称证候。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所包含的内容为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

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反映了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反映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为治疗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由于证包括了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病:是疾病,一种病理过程。

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气血杂乱,表现出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和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下降,妨碍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因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进而影响机体的活动能力,便称之为疾病。

病、证、症:症与证虽然与病有密切关系,但疾病既不单是一个突出的症状,也不单是一个证候。

每一种病都有它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其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可产生不同的证候。

每种病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各种不同的证候又有相应的治疗原则。

可见疾病与单一的症状和证候是不同的,病、证、病三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2、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温中和胃,四君子汤加减。
3、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醒脾化浊,三仁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益胃汤加减。
5、胃络瘀血证:化瘀通络,和胃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十四、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反酸)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柴胡疏肝散合五磨子饮加减。
七、肺结核(肺痨)
a)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b)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c)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加减。
d)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八、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积,息贲)
a)气滞血瘀证:活血散瘀、行气化滞,血府逐瘀汤加减。
b)痰湿毒蕴证:祛湿化痰、清热解毒,导痰汤加减。
c)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d)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沙参麦冬汤加减。
九、心力衰竭(心悸、胸痹、水肿)
1、心肺气虚证:补益心肺、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2、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
3、心肾阳虚证:温补心肾、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5、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6、肺肾阴虚证证:治宜滋阴补肾、润肺止咳,方用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7、肺气虚证:治宜补肺益气,化痰止咳方用补肺汤加减。
8、肺脾气虚证:治宜补肺健脾,化痰止咳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
(1)急性期
1、外寒里饮证: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加减。
三、、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1、痰浊阻肺证:治宜燥湿化痰,降气止咳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寒饮伏肺证:治宜温肺化饮,散寒止咳方用小青龙汤加减。
3、风寒犯肺证:治宜宣肺散寒、化痰止咳,方用止嗽散加减。
4、风热犯肺证:治宜清热解表,止咳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5、痰热郁肺证:治宜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桑白皮汤加减。
3、痰瘀互结证:豁痰活血,理气止痛,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瘀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滋阴,通脉止痛,生脉散合左归饮加减
6、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通脉止痛,真武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7、心阳欲脱证: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参附龙牡汤加减
十三、胃炎(胃痛、血证、呕吐)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息风止痉。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5、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缓解期
1、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肺汤加减。
2、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止咳化痰。
3、肺脾气虚证:健脾益肺,生脉散合六合君子汤加减
五、支气管哮喘(哮病)
1、发作期:
(1)寒哮证: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用定喘汤加减。
2、缓解期:
(1)肺虚证:治宜补肺固卫,方用玉屏风散加减。
(2)脾虚证:治宜健脾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加减。
(3)肾虚证:治宜补肾纳气,方用七味都气丸加减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4、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平潜肝阳,杞菊地黄丸加减。
5、肾阳虚衰证: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加减。
十一、心绞痛(卒心痛、散寒,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
3、痰浊内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开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5、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加减葳汤加减。
二、急性支气管炎(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加减。
3、燥热伤肺:疏风润燥,清肺止咳,桑杏汤加味。
4、凉燥伤肺症:清宣凉燥,润肺止咳,杏苏散加减。
六、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咳)
2、邪犯肺卫证: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用桑菊饮或三拗汤中减。
3、痰热壅肺证:治宜清热化痰,宽胸止咳,方用麻杏石甘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4、热闭心神证:治宜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方用清营汤加减。
5、阴竭阳脱证:治宜益气养阴,回阳固脱,方用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6、正虚邪恋证:治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方用竹叶石膏加减。
中医辨证论治
———————————————————————————————— 作者:
———————————————————————————————— 日期: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2、肝胃郁热证:清胃泻热,疏肝理气、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和胃,黄芪建中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健脾养阴,益胃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e)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f)心脉瘀阻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加减。
g)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参附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十一、原发性高血压(眩晕、头痛)
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湿内盛证:祛痰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5、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真武汤加减
6、痰饮阻肺证:泻肺化痰,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十、心律失常(心悸、胸痹)
a)心神不宁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减。
b)气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
c)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加减。]
d)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生脉散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丸加减。
7、心肾阳虚证:益气壮阳、通络止痛,参附汤合右归丸加减。
十二、心肌梗死(胸痛、心痛、心悸)
1、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寒凝心脉证:散寒宣痹、芳香温通,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