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桂花雨》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第3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桂花的美丽和花雨的浪漫,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欣赏美丽的桂花。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桂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2.认识桂花所散发出的香气;3.能够理解《桂花雨》这篇文章中的意境和情感。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桂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2.桂花雨的情景描写;3.学会欣赏和感受桂花带来的美好。
教学难点1.理解桂花雨的写作技巧和意境;2.表达自己对桂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桂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桂花的美丽进行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对桂花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录音播放《桂花雨》这篇课文,让学生跟读;2.解释课文中生僻词汇和成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3.分组讨论文章中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步:学习词语1.教授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掌握;2.练习使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第四步:朗读课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第五步:理解桂花雨的意境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和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桂花雨的美好情景,让学生感受桂花带来的愉悦和惊喜。
第六步:写作练习让学生就自己对桂花的感受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1.参与度: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度;2.朗读表现:学生在朗读课文和表达观点时的表现;3.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对课文和桂花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作业评价1.完成情况: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2.创意性:作业中想法和表达的创新性;3.表达能力:作业中对桂花的感受和理解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桂花的理解和情感把握还有待提高,下一节课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桂花的认识。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大意;
2.能够表演出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3.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寓意。
二、教学重点
1.故事的理解与表达;
2.角色情感的表演;
3.道德寓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1.课文《3桂花雨》;
2.教学反思表格;
3.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桂花雨的故事;
2.引导学生畅想:如果自己是故事里的小明,会怎样做?
3.学生回答,老师引导讨论。
第二步:学习故事(15分钟)
1.分角色小组阅读故事;
2.小组展示分角色表演;
3.全班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及人物感情变化。
第三步:讨论故事寓意(15分钟)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
2.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第四步:课堂练习(10分钟)
1.给学生提问,让学生口头简述故事大意;
2.随机提问学生,让他们表达出故事的教育意义。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写读书笔记的作业;
2.提醒学生复习故事内容。
五、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2.学生在表演和讨论中的情感体现如何?
3.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德寓意?
4.教学反思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次关于《3桂花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希望种下了学生心灵的种子,促进学生成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记事抒情散文。
课文记叙了“摇桂花”等童年趣事,抒发了作者对快乐的童年和家乡的深切怀念。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朗读、想像等方法体会其文中“浸”“全年”等用词的精妙,解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一、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待,初解课题1、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待,一解课题《桂花雨》: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文章,一起读课题──《桂花雨》。
题目把桂花和雨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完课文想一想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动笔划一划,写一写。
)读完交流(预设:花香、摇花乐或者一份情。
)二、分享“摇花乐”和“花雨美”,再解课题1、点题,定格摇花乐,指读语段(第五段):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2、谈感受,定位句子:哪些句子给你带来了这样的感觉,指名尝试情感朗读。
3、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像:(出示图片,配乐)同学们,让我们置身在桂花树下,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看着树上星星点点的桂花。
让我们一起来摇桂花,我们使劲地摇着桂花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
摇啊摇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对学生引导: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落在哪里?对“满头满身”“这下”等词作一个回文。
)4、指导练习情感朗读:来,就带着这样的一份感觉,再有滋有味地再读读这几句话。
(自由读。
)引:用你的朗读与大家一同分享摇花的快乐,分享这场桂花雨的美丽。
(指名学生读。
)与学生的的交流与点拨中,体验这份乐,朗读这份乐,渲泄这份乐。
完成板书:枝摇花落乐心头5、扣题,再解课题: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题──《桂花雨》,你想那是一场怎样的雨啊?(迷人的雨快乐的雨香气四溢的雨……)6、配乐齐摇花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名师教案
《桂花雨》名师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优美清新、富有感情的语言。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导读导议。
2、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的形式相结合。
3、初步感悟作者运用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学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
教学重、难点:1、想象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悟作者运用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交流预习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齐读课题。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字词。
预设:(全班交流)第一行:笨笨的姿态满树的叶子第二行:香气迷人香飘十里浸在花香里第三行:赏桂花糕饼茶叶课件展示相关字词。
你发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想一想,你对桂花有什么新的了解?2、简介作者。
课前预习中我们还查找了相关资料,你们对作者琦君有哪些了解?(全班交流)大家看,这就是作者琦君女士,她是当代台湾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课件展示图片素材“琦君介绍”。
二、交流表格,梳理内容1、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填写了预习表格,4人小组互相交流,把表格的内容进行完善,注意语言简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课前预习表格。
)4、通过表格,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可见利用表格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这张表格,你读懂了什么?交流预设:(1)摇桂花很快乐。
(2)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
(3)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喜欢桂花,小时摇桂花十分快乐,长大后依然忘不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三、关注重点词句,体会情感1、通过自学我们读懂了这些内容,那么编者又为我们设定了哪些导学要求呢?出示教材中自学导读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今天我要教学的课文是《桂花雨》,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情感丰富而真挚。
所以在这节课我打算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对家乡那份特殊的爱一、激情导入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
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板书:香乐三、花香四溢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桂花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述作者小时候摇桂花、赏桂花、咏桂花的美好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同时,课文中的桂花也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美好,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对家乡和童年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
然而,对于课文中所描绘的桂花雨景象,学生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摇、桂花”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摇晃、回荡”等在文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桂花的美丽和芬芳,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认读:摇、桂花、摇晃、回荡等词语的认读。
2.课文理解: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情感体验:感受桂花的美丽和芬芳,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桂花雨的氛围,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味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生词卡片:用于生词认读练习。
3.课文文本:打印或准备电子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桂花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桂花的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部编(统编版).doc
3.《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前准备课件、了解桂花、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作者琦君简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
(师生介绍桂花以及品尝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播放多媒体课件)[评析] 一直以来有这样的说法:把课堂引向生活,把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等等,诸如此类。
那是不是说课堂与生活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课堂就是在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气氛之下的产物。
通过观看课件,使学生对桂花、桂花雨有一个鲜明的认识和感受。
2 板书课题《桂花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3、介绍作者——琦君。
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评析] 教师恰当地补充介绍一些知识,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并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二、整体感知,初闻花香(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 指人回答,明确3分同桌轮读,评议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二)A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B感悟形象: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
[评析] 用花香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前准备:1、朗读课文;2、了解桂花;3、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2、介绍作者——琦君。
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仔细、认真、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读《品桂》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读:“浸”。
为什么用“浸”?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地远;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很久……2、品读:“全年”除了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一个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师引读:每一天,……每个月,……每个季节,……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3、品读“整个村子”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生:村长、村里人、作者的母亲、……师:除了人呢?生:鸟儿、动物、花草、每一样物品……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四、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抽读5自然段。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理念《桂花雨》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记事抒情散文。
课文记叙了“摇桂花”等童年趣事,抒发了作者对快乐的童年和家乡的深切怀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凭借文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进行。
看起来平平常常,却拨动人的心弦,蓄积着浓厚的感情力量。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和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揭示中心,孕育情感1、(配乐:故乡情)师:同学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让我们随着作者琦君一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一同踏进梦牵魂绕的旧宅院,去沐浴一场缤纷的桂花雨,去真真切切地感受童年的快乐。
齐读课题:桂花雨。
课文一开头,她就说: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喜欢桂花的什么呢?(香)2、出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学生读。
)二、品读桂花——香气迷人。
1、师: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从中你有什么发现?2、出示句子: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学生读(2)师生讨论:应该把哪些词语读好,就能读出桂花很香呢?生:香飘十里师:香飘十里呀,想想看,哪里都有桂花香了?生1:小路旁,田野里,小河边、卧室、厨房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香,浸在香海里了。
生2:教室里、操场上弥漫着桂花香。
生3:作者和她邻居家的卧室、厨房间也飘着桂花香。
师:是啊,简直都浸在香海里了。
你还从哪里品味出桂花很香?生:浸。
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很好。
一般是说东西浸在水里面。
这里把桂花的香气比作了水。
说明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香。
师:你理解得真好。
谁能读出桂花的香?过渡:花香令人陶醉,每到桂花盛开的季节,有一件事是作者盼望已久的,那就是摇桂花。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4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摇桂花、收桂花、赏桂花的美好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情感把握,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应加强对优美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感受作者对家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桂花雨》教学教案篇一《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桂花完美的回忆。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设计时我尽量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课文资料。
上完课后,我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一、品析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这几个描述桂花香的句子。
我准备抓住重点字词,经过品读感悟的方式让孩子们比较得出哪里的桂花更香,但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别。
这一个环节的效果没有到达。
二、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品读“摇花乐”资料草草收常在前一部分介绍桂花香的特点时,由于孩子经过理解重点字词和比较阅读后,没有得出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桂花更香的特点,所以之后又用了一大部分时间去弥补这个问题,以致在后面体会“摇花乐”时,显得仓促。
在本节资料中,“缠”字写出了作者的急切心境,“使劲”、“喊”写出来了摇桂花的'乐趣,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可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我只是让孩子们抓住重点字词一读带过,并没有采用课前准备的“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
”三、朗读形式单调。
本节课中孩子们朗读的形式仅有齐读、小组读和自由读的三种方式。
而这样的朗读形式很明显不利于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谈不上到达以读促悟的效果。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来挑战他人或小组的冲动,可我却忽略了这一点。
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过这种挑战式的朗读,效果甚好。
四、教师灌输得太多,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机会甚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1.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2.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3.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阅读提示】中国有这样一个民俗,每当桂花开放时,很多百姓喜欢摘一朵桂花挂在胸前,香气扑鼻。
但从未听说过什么桂花雨,它能下雨吗?本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表达了纯真的思乡之情。
【难句解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并不是说“这里”的桂花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而是仅仅打个比方,是说,在母亲的内心,时刻惦记着家乡的一切,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比得上。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部编五语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案
2.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读音。
2.个别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预设:“浸”前鼻音,“饼”是后鼻音。
理解:尤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尤其”说一句话。
3.再次默读课文。
4.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的美好回忆。
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解决生字词的能力。
整体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一个大问题“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回忆”,统整全文,开放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1.课后写其余生字。
2.找找和桂花有关的诗文读一读,感受桂花魅力。
课后写一写其余的生字,找一找和桂花有关的诗文读一读。
课外延伸既注重基础也关注扩展。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唤起回忆
1.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还记得吗?我们来写一写。
2.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喜爱桂花,是因为——桂花香气迷人。(板书:桂花香)
2.指导学生交流:
预设:
(1)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出示摇桂花图文: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形,
3.指导读出高兴。
①一个“喊”字喊出了作者心里的快乐,如果是你,你想想怎样喊呢?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份为第1自然段,总写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作者特别强调是“故乡”的桂花,开篇便笼上淡淡思绪,为全文怀旧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
2024最新-桂花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优秀7篇】
桂花雨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本页是不器文库小编给大家整理的7篇桂花雨教案的相关文档,仅供借鉴。
桂花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3,通过诵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三,练习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
你经历过有趣的事吗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1,投影出示:(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予以指导。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梳理,有些能交给学生自学或讨论的,放手让学生自学;有些要在下节课中解决的,可让学生在读中先自主体会。
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读准字音。
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经历的趣事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学生依据投影出示的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倡默读),思考问题,并在书上作标注。
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2,交流汇报学习情况(1)课题用"桂花雨"是因为摇桂花时,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上课评价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上课评价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故乡的桂花,通过对桂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师能够明确地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使学生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讲解、讨论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教学过程流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环节紧凑、过渡自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能够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4. 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师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教态亲切、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同时,教师还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
这堂课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部编版《桂花雨》精品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桂花雨人教(部编版)第3课《桂花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浓浓的思乡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童年》,一起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师:你的童年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那就和同伴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师:同学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2. 板书课题《桂花雨》。
师:桂花真的会下雨吗?桂花雨是什么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浸”读jìn,(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小组合作探究: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
3.你是怎样理解“桂花雨”的?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háng luó yóu zī gāo bèn zhǐ杭州一大箩尤其姿态糕饼笨笨的指指点点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三、精读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文)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2 段):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3-6段):作者童年时摇桂花。
第三部分(第7-8段):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3.《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前准备课件、了解桂花、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作者XXX简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
(师生介绍桂花以及品尝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播放多媒体课件)评析]一直以来有这样的说法:把课堂引向生活,把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等等,诸如此类。
那是不是说课堂与生活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课堂就是在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气氛之下的产物。
通过观看课件,使学生对桂花、桂花雨有一个鲜明的认识和感受。
2板书课题《桂花雨》,我们进修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3、介绍作者——XXX。
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评析]教师恰当地补充介绍一些知识,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并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二、整体感知,初闻花香一)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精确,读通顺。
1考虑: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甚么请求?2指人回答,明确3分同桌轮读,评议4说说课文首要写了一件甚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二)A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土壤里,特别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B感悟形象: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1童年的快乐。
2019年秋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
3.《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前准备课件、了解桂花、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作者琦君简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
(师生介绍桂花以及品尝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播放多媒体课件)[评析] 一直以来有这样的说法:把课堂引向生活,把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等等,诸如此类。
那是不是说课堂与生活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课堂就是在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气氛之下的产物。
通过观看课件,使学生对桂花、桂花雨有一个鲜明的认识和感受。
2 板书课题《桂花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3、介绍作者——琦君。
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评析] 教师恰当地补充介绍一些知识,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并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二、整体感知,初闻花香(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 指人回答,明确3分同桌轮读,评议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二)A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B感悟形象: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
[评析] 用花香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反思》
3 桂花雨[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语文要素】4.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小院,感受让作者及她的母亲魂牵梦绕的桂花吧。
(板书课题,相机补充琦君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童年故乡的桂花和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划分文章层次,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故乡院子里,写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回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享受“摇桂花”的乐趣。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桂花雨。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重难点)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
一、衔接导入1.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哪位同学能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小时候和父亲赏桂花,给乡亲们送桂花、摇桂花,泡桂花茶和做桂花糕饼,在杭州捡桂花给母亲……)二、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师: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桂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了解桂花、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作者琦君简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
(师生介绍桂花以及品尝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播放多媒体课件)
[评析] 一直以来有这样的说法:把课堂引向生活,把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等等,诸如此类。
那是不是说课堂与生活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课堂就是在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气氛之下的产物。
通过观看课件,使学生对桂花、桂花雨有一个鲜明的认识和感受。
2 板书课题《桂花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
3、介绍作者——琦君。
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评析] 教师恰当地补充介绍一些知识,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并引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整体感知,初闻花香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 指人回答,明确
3分同桌轮读,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二)A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B感悟形象: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
童年的快乐。
[评析] 用花香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1、为什么用“浸”?
2、“全年”除了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一个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
师引读:每一天,……每个月,……每个季节,……
[评析] 引读过程中语言训练和引读后的语言训练前后衔接,形成层次;学生访有对象,学有目标,因而情绪高涨。
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
3、“整个村子”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
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老师有幸在课余读了《桂花雨》的原文,在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吸引我: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读到这里,你明白是什么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
[评析] 教师引领着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生活。
课堂上有太多的教育资源了,正如生活无法被设计一样,课堂上会出现什么谁也无法预知。
如在交流时,学会谦虚地倾听,学会自信地表达;在他人表现胜过自己时,学会欣赏他人,学会喝彩;遇到好文章时,学会感动,学会关心他人的命运;有收获的时候,学会分享;遇到难题时,学会质疑,学会求助;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学会宽容,学会协调,学会谅解;出现失败时,学会坚强,学会反省,学会随,学会乐观……
是呀!正是“桂子花开香十里”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呀!
——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四、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句:是件大事、总是问、乐了、使劲。
朗读时注意读出下面两句话的语气。
a、“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迫不及待
b、“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赞美
2“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
(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
[评析]听着学生这样极富创意的朗读,我不禁想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是啊,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个性化的朗读更是一门艺术。
在本段教学中,学生把文中的人物读活
了,重在老师能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学生进行有创造的思维,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这样个性化的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
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学生是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当然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
其实,一篇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有了。
好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出来的。
3在我们家乡难道香的仅仅是桂花吗?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飘在身上的人香了。
”)
[评析] 培养学生深究课文,质疑问难的习惯,能使学生对本段课文的语言文字有深一层的理解感受。
4引读第8自然段。
5 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还会想起什么呢?
结束语: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
感谢琦君,感谢桂花,他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是美妙的,故土是美丽的,人生更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