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优秀8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优秀8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篇一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水泥、排列、规则、迟到”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词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
3.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梧桐树树叶。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2.寻找能体现秋天美丽的物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2.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
(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问问同桌,争取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生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交流,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认,交流识记方法。
(3)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
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水洼wā脚印yìn凌línɡ乱增zēnɡ添棕zōnɡ色雨靴xuē(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
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洼印凌增棕靴(4)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认?其他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呢?(5)教师适当点拨: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靴子?(课件出示图片:皮靴、雨靴)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提高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水泥道的由来和特点,认识金色巴掌的含义,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3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1.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1.5 教学步骤Step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泥道的特点。
Step 2:播放视频,介绍水泥道的制作过程。
Step 3:讨论金色巴掌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Step 4: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水泥道的制作2.1 课程背景让学生了解水泥道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教学目标掌握水泥道制作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规模的水泥道。
2.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合作学习法2.4 教学准备水泥、沙子、砖块等制作材料2.5 教学步骤Step 1:讲解水泥道制作的基本步骤。
Step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Step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Step 4:学生展示制作成果,互相评价。
Step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金色巴掌的含义3.1 课程背景引导学生理解金色巴掌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3.2 教学目标认识金色巴掌的含义,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3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3.4 教学准备图片、故事等教学资源3.5 教学步骤Step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金色巴掌的特点。
Step 2:讲述与金色巴掌相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其象征意义。
Step 3:讨论金色巴掌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向往美好生活。
Step 4: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四章:设计属于自己的金色巴掌水泥道4.1 课程背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2 教学目标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金色巴掌水泥道。
4.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合作学习法4.4 教学准备水泥、沙子、砖块等制作材料,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4.5 教学步骤Step 1:讲解设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注意事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第【1】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1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02 电子课本图片图片03 教学设计图片教学目标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初步学习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字,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演讲《自报家门》—汪曾祺一、激趣导入1.一叶落而知秋,铺满落叶的水泥道路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张秋生的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去欣赏秋天的美吧!师板书课题。
顺势指导铺和泥的书写,生在练习本上书写两个,强调书写要求和三星评价标准,同桌互评。
2.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含义。
“金色巴掌”是指的什么?(文中是指“水泥道两边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它们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过渡语:我们不仅知道它是法国梧桐叶,我们还知道它是掉在地上的落叶啊!(板书落叶)作者把梧桐树的落叶当作金色巴掌多有童趣啊!生再读题目。
如果你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文,再读课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7个生字。
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
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水泥道的美的。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和水泥道的喜爱之情;2、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平常生活之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让学生制作梧桐树叶,装水的小桶,梧桐落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一条灰扑扑的水泥道(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见过水泥道吗?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对吗?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你们看,水泥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谁来说说这种变化?这是什么落叶?预设: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梧桐树落叶。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课件出示)法国梧桐树: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30m,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浓。
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
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
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
花序头状,黄绿色。
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
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教师出示梧桐树落叶实物给学生,课件出示坐标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松滋的玉岭北路也有美丽的梧桐树哦!走在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上,你们会是什么心情?(愉快)4、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齐读课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内容和写作背景。
2.能够读懂课文,并理解其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3.通过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2.课文阅读与理解3.分组讨论:我的金色巴掌4.写作练习: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金色巴掌。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课文朗读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并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使用。
2. 课文阅读与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的主人公是谁?2.他们通过什么方式铺满了水泥道?3.文章描写的是怎样的场景和氛围?4.文章表达了哪些思想和感情?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分组讨论:我的金色巴掌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思考和讨论自己身上的“金色巴掌”是什么,可以是自己努力学习之后获得的进步和成就,也可以是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和照顾,还可以是自己感到自豪、骄傲的一件事情。
让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4. 写作练习: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金色巴掌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思考和感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金色巴掌。
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使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充分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发言表现2.学生写作的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3.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程度五、教学资源准备1.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学生笔记本和笔六、教学延伸1.教师可通过导读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作品,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和文字表达能力。
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演讲或朗诵活动,提高他们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铺、印”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泥道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感受水泥道的美。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泥道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五、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讲课题的含义。
(3)听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互相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齐读生字词。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4.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朗读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泥道的美好。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7.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好。
我们要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如何在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朗读时的情感表达和语音准确性。
4.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进行自主学习。
八、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讨论作者是如何描绘水泥道的。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及反思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学会生词生字,能正确书写“铺、印”等字。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生词生字的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 学会正确书写生词生字。
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3. 学习生词生字: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生字,让学生跟读、写写。
4. 理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感悟作者情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描述的美好生活的感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词生字的掌握。
二、反思【教学效果】2. 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
【不足之处】1. 在学习生词生字环节,部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练习。
2. 在理解课文环节,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
【改进措施】1.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生词生字的字形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2. 对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三、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
2. 学会生词生字,能正确书写“印、铺”等字。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生词生字的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 学会正确书写生词生字。
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3. 学习生词生字: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生字,让学生跟读、写写。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读写“印、规、铺、迟”等生字,理解“明朗、湿漉漉、熨帖、规则、凌乱”等词语。
2.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秋天的水泥道上的美丽,体会作者的心情。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读写“印、规、铺、迟”等生字。
2.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秋天的水泥道上的美丽,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湿漉漉、熨帖、规则、凌乱”等词语。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挂图、法国梧桐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一叶落而知秋,铺满落叶的水泥道路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去欣赏秋天的美吧!师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含义。
“金色巴掌”是指的什么?(文中是指“水泥道两边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它们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3.“铺”是个多音字,引生注意积累。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你难理解的词语,读出文章的感情。
2.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读洼印凌增棕靴(2)我会写铺:左右结构,不能少写一点。
泥:右边是半包围结构,竖弯钩要写规范。
晶:品字结构,上面一个日要写扁一些,印:左边的部分不要少写一横。
迟:“之”字底要舒展。
(3)我积累明朗湿漉漉熨帖凌乱增添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我”在一段落满梧桐树叶的水泥路上的所见所想,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读完课文,你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呢?预设:(1)为什么“我”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它美在哪里?三、熟读课文,积累优美句子1.熟读课文,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录在摘抄本上,并且多读几遍。
2.写一写。
在田字格中把本课的生字词语各抄写两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课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复习认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秀教案及反思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语文》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会用“金色巴掌”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水泥道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水泥道的美感。
(3)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描绘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会用“金色巴掌”造句。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描绘的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水泥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泥道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水泥道的看法。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词语造句。
4. 探讨课文内容(1)小组合作,探讨水泥道的美感。
(2)全班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
5. 体会意境,培养情感(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描绘的意境。
(2)讨论作者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水泥道”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2. 拓展作业:(2)与家人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水泥道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七、板书设计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内容:水泥道的美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八、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感情表达。
三年级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选

三年级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六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具体内容包括:阅读理解文章,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之情,以及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如“巴掌”、“水泥道”等;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景色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5.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校园里的水泥道,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美景,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 生字词:巴掌、水泥道、金黄、闪耀、铺满等。
3. 课文主题:观察生活,发现大自然的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某一角落,用文字记录下你所发现的美景。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原文及教案

1、能联系上下文,助工具书、活积累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2、运用以读代讲、以演促读、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字词掌握。
2、抓住事情的经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1)字:一类字认读——难记的字分析。
(2)词:
A:两字词语:
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B:四字词语:
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来配合你表演。
五、课堂作业
1、课堂小练笔:写一写你上学路上发现的美景吧,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课文表现水泥道美丽的句子。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知识与技能:
1、掌握7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第【1】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6个汉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规则、排列”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景,读出欣赏、喜爱的情感。
3.感受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能仿照课文写一写身边的美景,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4.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妙处,会写比喻句。
教学重点:1.认识6个汉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规则、排列”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景,读出欣赏、喜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能仿照课文写一写身边的美景,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秋天。
你能说一说秋天有什么?秋天的色彩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火红的枫叶、绚丽的菊花、累累的硕果、丰收的庄稼等。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出示题目。
学生质疑:水泥道怎么会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指什么?3.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语。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它们就像金色的落叶一样美丽,让我们去收集它们吧!2.出示生字,指读:洼、印、凌、増、棕、靴。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凌、増、棕、靴。
5.给生字组词。
6.小组展示自己找到的词语。
集体展示。
这些词语都藏在落叶中,快来读一读每片叶子后面的词语吧!比一比,看谁读得标准。
数一数这些词语中你有多少个会写的。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快来朗读课文,体会秋日的金色大道的美丽多姿吧!1.阅读课文1-5自然段,感受落叶的美好。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感知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主题和情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朗读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1.3 教学方法课文朗读:采用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感受课文的美妙。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章:词语解析2.1 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2.2 教学内容词语解析:分析和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3 教学方法词语解析:通过例句、同义词、反义词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语。
第三章:句子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和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句式。
3.2 教学内容句子分析:分析和解释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3 教学方法句子分析:通过例句、翻译、改写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句子的结构和用法。
第四章:课文讨论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课文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4.3 教学方法课文讨论: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1 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2 教学内容拓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或绘画作品。
5.3 教学方法拓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或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阅读理解练习6.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2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练习: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完成练习,检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3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练习:提供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1)请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预设1:学生可能会找近义词“晴朗”。
预设2:学生可能发现“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角小小的蓝天”等词语也解释了“明朗”的意思。
(2)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指导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
①分解组合:把“明朗”可分解为“明亮+晴朗”来理解。
②找近义词:找“明朗”的近义词“晴朗”来理解。
③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中“天开始放晴了”“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来理解“明朗”。
④联系生活:联系我们生活中看到过的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理解“明朗”主要指天空湛蓝清亮,光线充足。
3.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4.指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第1、2自然段,交待一夜雨后“我”出门上学去,可以读得舒缓一些。
第3自然段是“我”的赞叹,语气可以强烈一些。
第4自然段描写了“我”对地面的印象,也可以读得舒缓一些。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是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
教学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同时,将理解词语与想象画面、朗读指导融于一体,能发挥阅读教学的多重功能。
)
五、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重点指导“晶、印、规、迟”,教师范写。
晶:“品字形”结构,上边的“日”居中,下边两个“日”分别在竖中线两侧。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目标含反思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目标含反思(一)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第1篇【说课稿】【说教材】一、教学内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5.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6.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时经历的有趣事情或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说教法】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1教学目标1、会认“洼、印、凌”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生字。
2、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3、积累优美的段落语句。
教学重点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人途经一片枫林,被美景陶醉,写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篇,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呢?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感受吧。
二、新课学习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指导“铺”的读音。
并指导它的另一个音节,组词:铺满、当铺2、小组互相检查。
3、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展示给同学们听。
三、生字的教学教师重点指导“铺、晶”2个字。
学生自学“泥、院、印”并交流识字方法。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一起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悟它的美丽。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2、上节课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来体会作者写出了水泥道的何种之美?二、新课学习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表现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出什么样的.美丽。
说给大家分享。
出示句子: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板书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板书这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板书,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板书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洼、印、凌”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生字。
2.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3.积累优美的段落语句。
教学重点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人途经一片枫林,被美景陶醉,写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篇,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呢?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感受吧。
二、新课学习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指导“铺”的读音。
并指导它的另一个音节,组词:铺满、当铺2.小组互相检查。
3.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展示给同学们听。
三、生字的教学教师重点指导“铺、晶”2个字。
学生自学“泥、院、印”并交流识字方法。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一起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悟它的美丽。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2.上节课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来体会作者写出了水泥道的何种之美?二、新课学习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表现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出什么样的美丽。
说给大家分享。
出示句子: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是什么意思,换成“晴朗”可以吗?表达有区别吗?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规则、排列”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景,读出欣赏、喜爱的情感。
3.感受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能仿照课文写一写身边的美景,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4.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妙处,会写比喻句。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汉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规则、排列”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景,读出欣赏、喜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能仿照课文写一写身边的美景,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秋天。
你能说一说秋天有什么?秋天的色彩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火红的枫叶、绚丽的菊花、累累的硕果、丰收的庄稼等。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出示题目。
学生质疑:水泥道怎么会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指什么?
3.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语。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它们就像金色的落叶一样美丽,让我们去收集它们吧!
2.出示生字,指读:洼、印、凌、増、棕、靴。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凌、増、棕、靴。
5.给生字组词。
6.小组展示自己找到的词语。
集体展示。
这些词语都藏在落叶中,快来读一读每片叶子后面的词语吧!比一比,看谁读得标准。
数一数这些词语中你有多少个会写的。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快来朗读课文,体会秋日的金色大道的美丽多姿吧!
1.阅读课文1-5自然段,感受落叶的美好。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读出赞美的语气。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说一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预设:法国梧桐树,掉下了叶子,粘在水泥道上了。
这句话和原文有什么不同?哪一种说法更生动?指导读好修饰语。
读得舒缓一点,要用欣赏的语气。
2.朗读课文6—7段,感受小路落叶别致的美。
(1)课文哪个句子体现了水泥道的别致的美?
(2)指导读好比喻句,感受比喻句生动形象的魅力。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预设: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地毯。
(3)随文识字:掌握多音字“铺”的用法。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预设: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地毯上的小巴掌。
想象小朋友用涂满颜料的手掌涂鸦的情景。
3.朗读课文8—9段,感受“我”走在地毯上的美妙感觉。
画出“我”在小路上走的动词和“我”的感受。
想一想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预设:喜爱、不舍、留恋等。
4.用赞叹的语气读好最后一段。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要发自内心地赞美!)
5.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中的比喻句,让自己仿佛置身于雨后的金色水泥道。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
回想一下:我们应该怎样拿笔?现在请你坐直,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铺、印、排、迟”的写法,注意笔顺和结构。
强调“铺”右上点不要漏掉。
“印”右边的“单耳刀”不要成“双耳刀”。
“排”字要注意横画间距要均匀。
“迟”的最后一笔,“捺”变“点”。
4、学生临写生字。
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正确,书法最漂亮,写得最快速。
六、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树叶展示
1.复习字词。
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词语,先认读后组词,最后说一说结构。
认读生字,从树上摘下树叶。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看拼音写词语。
提出要求,要写得又对又好。
2.小组检查书写情况,汇报检查结果。
二、看美景导学: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美景?反复: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了解反复手法。
知道反复咏叹,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起到循环往复的音乐感。
1.请找出描写水泥道美景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2.抓住修饰语朗读,体会修饰语带来的优美意境。
3.说一说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
预设:表示颜色和状态的修饰语。
例如:金黄金黄的叶子、亮晶晶的水洼、闪闪发光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棕色的小雨鞋、湿漉漉的水泥道等。
三、赏美文
一条普通的小路,被作者描写得如此美妙,作者使用了什么绝招?(出示课件)
1.画出你觉得美妙的句子。
预设:使用比喻的句子。
2.品一品优美的比喻句。
(1)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了解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表达效果: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知道常用的比喻词:像、好像、犹如、仿佛、好似、似的。
3.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仅要留意优美的句子,还要积累新鲜的词语。
有些词语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词语应该怎样理解它们呢?举例:明朗、凌乱、潮湿、规则、熨帖等。
遇到第一次见过的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大家交流一下。
预设:可以有分析法、近义词替换法、反义词否定法、拆拼法、联系生活法、联系上下文法等。
例如:“明朗”可以用近义词替换法,理解为“晴朗”。
“凌乱”可以用联系生活法,想象一下凌乱的卧室、凌乱的教室等。
四、谈感受
1.走在这美丽的水泥道上,作者的感受如何?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的是小鸟吗?是雨鞋吗?那是作者愉快的心情。
2.你还能找到哪些抒发情感的句子?
预设:
(1)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间接抒情)
(2)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直接抒情)
3.你更喜欢哪种抒情方式?
学生自由交流。
五、小练笔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么美的发现啊!你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一个公园,一段长廊,一排门店(城市)一座小山,一片田野,一条小河(乡村)
2.学生简单交流后自由写作。
3.相互交流作品。
4.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汪曾祺的《自报家门》。
六、小总结
生活处处有美景,写下来就是美文。
我们要多读美文,收集好词佳句。
我们要学会看美景,写美文,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六、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