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说课(湘教版必修2)
湘教版必修二2.1 城市空间结构(3课时)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影响因素
1、分类: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 景游览区、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
(注: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
城市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商业用地 商业区 居住区 城 市 功 能 分 区
城 市 土 地 利 用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与 公共用地 交通用地
市中心,交通 干线的两侧或 街角路口 高级:市区外 缘 低级:内城和 工业区
住 宅 区
工 业 区
市区外缘近河 1.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协作和竞争性强, 集聚成片; 流、铁路、公 2.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路干线 3.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城市各项活动 占用土地 城市土地面积 相对有限 不同地块交通 通达性和地价 各不相同 各项活动必 然发生竞争
1:中心商务区 3:低级住宅区 5:商业住宅区 7:公共设施
2:批发商业区、轻工业区 4:中级住宅区 6:重工业区 8:郊区住宅区 9:郊区工业区
(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多核心模式
(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这几种模式,是西方进入工 业社会后,主要由资本和市场 决定的,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域 结构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
B区靠近市中 心,对商业的吸引 力下降,但是住宅 区选择这个区位, 既有利于上班,又 方便购物。 C区远离市中 心,工业出的租金 最高,为工业区。
经济因素 ——交通通达度
通达度越好, 地租越高;通达度 越低,地租越低。 市中心通达度 最高,租金最贵。 从市中心延伸 出的主要公路两旁 和公路交会处通达 度相对较高,租金 较贵。
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分析交通状况对地租的影响。
高中地理《2.1城市空间结构》说课稿湘教版
《2.1 城市空间结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城市空间结构—以焦作为例》。
我将按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去说课。
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本节课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开篇之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城市个体的功能分区和内部空间结构,从而为后面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的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的学情是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比较陌生,他们所熟悉的只有县城。
对县城也只有感性认识,但他们求知欲旺盛,渴望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城市。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情,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与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并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4、重点难点只有了解了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才能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才能更深刻的认识城市,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1)教学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2)教学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二、教法学法1、教法选择(1)案例教学法:运用乡土地理教学,选取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体验“地理有用,生活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学法指导(1)调查研究法:课前学生分组调查焦作各功能区,通过走访、调查写出调研报告。
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之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说课稿
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可的内容是湘教版必修Ⅱ第二章第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这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之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为学习城市的空间过程——城市化作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
二、说学生我任教的是重点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思维较活跃。
【过渡】: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我所任教的学生特点,再结合课标,我的教学目标如下: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以某个具体城市(平湖)为例,结合图片资料,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
2.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其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理解并归纳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调查展示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在此基础上理解因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上集聚而形成该功能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讨论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再此基础上归纳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学会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一般思维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深刻领悟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过渡】基于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学重点】:1.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教学难点】:1.理解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内在动力——集聚与竞争。
2.理解城市空间结构。
五、说教法学法【过渡】: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打算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方法】:案例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
六、说教学设计我对本节课共设计了六个环节。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区位这个概念,了解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区位对城市的影响;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市政服务用地分布特点。
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2·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地理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4·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教学重点】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2·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的功能分区4·中心地理论【教学难点】1·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影响城市的功能分区的因素。
3·中心地理论。
【教学准备】1·自制PPT课件2·收集本地城市用地资料【教学方法】图示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人口和产业在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城市。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
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 湘教版必修2
2.1 城市空间结构第2课时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1)类型:①______区、居住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工业区、③________________区、风景游览区与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等。
(2)影响因素: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文化因素、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运输状况等。
2.中心商务区(1)简称:⑧______。
(2)特点:整个城市的商业⑨__________________,商业、⑩______、金融、______、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______为主,交通运输______。
(3)影响:对城市的______________、功能分区、______________布局和__________价格都具有显著影响。
34.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城市功能分区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米2),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2.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B.公路干线交会处,交通便捷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考查点2 城市空间结构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完成3~5题。
3.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5.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A.a B.b C.c D.d方法技巧练列表比较商业、工业、住宅三大功能区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
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教案2(湘教版必修2)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能够举例说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2.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德育目标:1.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教学重点】1.城市三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教学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教学用具】多媒体、基本教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问题·感悟]济南市在顺和街、经一路、纬六路、经七路围合地区内建设中心商务区;在泉城路、经四路东段、西市场商业集中地区形成市级商业中心;在段店、八里桥、金牛、泺口、大桥、七里堡、窑头、七贤、英雄山南部等地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结合居住用地规划,建设社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住宅建设按照旧区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成市总体布局,将联系紧密、布局集中的居住用地组合成片,形成29个居住生活区。
工业用地由王舍人、贤文等8个工业区和美里湖、济文路等11个工业街区以及若干分散的工业点组成。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说课稿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说课稿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第二课时——《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五个环节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本章节是上一章“人口与环境”的延续;本部分教材是按照从理论到案例的模式组织内容的;将城市看成一个“面”,研究其内部的空间结构。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因此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能说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其分布的特点; 2、能说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会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在课前调研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形成与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说课稿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说课稿《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对于本课的学习,事先以要求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预习,此外,从学习能力上来看,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以及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为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分布规律,难点是城市功能分区规律形成的原因的探究。
其实,就本课的内容而言,本课的知识点相对明确、简单,但考虑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递、转移的过程,更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情感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于是,对于本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讨论法以及传统的讲授法,并设计了“课堂导入——学生讨论——顺势引导——深化认识——启迪思考”的教学过程,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如下:在“导入新课”过程中,通过讲述自己在东阳市生活了三四个月的亲身经历,并且展示东阳市市区相关的商业网点和商业街的图片,以此引出新课内容,通过这个活动,期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减轻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吸引学生进入课堂。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本课主要的知识点有三方面: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其分布规律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对于这三方面内容的把握,我主要通过设置的9个问题加以串联,使课堂教学过程完整、连贯,但在具体的知识点的学习上,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于“城市土地利用”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展示东阳市相关图片,比如东阳二中、东阳市人民政府等图片来展开,通过图片的欣赏,一方面,完成了学习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间接地使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所了解,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的道理。
对于“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分布规律”主要通过学案中布置的两个课内活动展开,一个是城市地租水平线的绘制,另一个是不同城市功能区比较的表格填写。
高中地理 2.1《城市空间结构-说课稿》教案4 湘教版必修2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本章规划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产物,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潮流。
城市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城市的形成又时刻不停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城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本章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研究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发展、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城市是个可以从多角度研究的对象,其中城市的空间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城市的功能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为此,课程标准及教材选择了以下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影响下的地理环境。
本章内容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多进行城市问题调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基本技能。
课时安排:4课时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容量大,主要包括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等内容。
“城市区位分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可通过一些实例,如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教材设计了阅读材料和活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读图分析,最后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教学中要使学生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会运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可采用个案分析法,找典型的、具体的城市,说出其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征。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几种广为承认的理论,其中以“中心地理论”最为典型,教学中可通过读图、实地调查等方式,理解中心地理论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湘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PPT课件
能
利
公共用地
共服务区
分
用
交通用地
交通和仓储区
区
休憩及
风景游览与
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区
(注: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 8
商业区
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 产所,多位于市中心、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 路口
9
住宅区
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 和居住的场所
10
高级住宅区 在建筑质量上,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 低级住宅区。 在位置上出现高 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 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3
结合图2-4,分析思考:
(1)商业用地、居住 用地、工业用地、市 政用地的分布有什么 特点?
(2)城市土地利用的 基本特征是什么?
4
4. 结合图2-4,分析思考: (1)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 政用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商业用地:面积较小,一般位于市中心 或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居住用地:多分布在商业用地的外围
各类土地利用 付租能力随距 离递减示意图
24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 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
参考: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 离增加而递减
商业变化最陡,说明其付租能力 随距离变化最急剧
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 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 区?AB和BC呢?
OA:商业区;AB住宅区;BC工业区。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1
二、城市的土地利用
2
二、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用地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在城市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 资料,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 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老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析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从课程内容来看,是一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课程设置应当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学应为学生“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
”,并“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
本节课以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地理课程。
此外,结合课堂教学六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应用迁移”,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理解自然因素在城市形成初期所发挥的作用,及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后期发展中的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II中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第一节。
本章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和城市化等内容。
从教材来看,本节知识在连接上下节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下接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人口在某地一定规模集聚形成了城市,涉及到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的内容,从而引出了认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探究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等内容。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和服务中心。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城市的区位,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三部分内容,其中城市的区位既是重点,也是基础。
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习和理解下面的内容。
城市是人类聚落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舞台,既与前一章紧密联系,又对后面的学习起着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阐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和交通、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这也是本节的核心知识。
地理ⅱ湘教版2.1城市空间结构说课稿2
地理ⅱ湘教版2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讲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差不多学习了有关都市化、都市区位以及都市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学习都市空间结构就顺理成章了。
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今后学习选修模块4《城乡规划》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关于都市功能区和区位这两个词学生或许感到生疏,但学生熟悉自己所生活的都市,对工业、商业等各种活动有感性认识,而且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感知力专门强。
此外,高二学生差不多具备了整理、分析资料和课堂讲解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课标要求:①运用实例,分析都市的功能分区,说明其形成缘故②举例说明各功能区对都市的阻碍。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都市功能区的概念和类型②明白得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对都市功能区形成的阻碍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认识都市功能区的特点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②把握分析都市功能分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③养成善于观看摸索的思维适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参与教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②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了解生活的都市,由此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感③树立人地和谐的可连续进展观。
五、教学重点:都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六、教学难点:经济因素对都市功能分区的阻碍七、教学方法:运用活动、案例、图文进行形象、生动、直截了当的启发。
要紧采纳了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表达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评判在后”的原则,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进展有用的地理。
八、学法指导:对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切不可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
一方面能够结合自己所在的都市的实际,通过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使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印证相关的原理,使自己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明白得;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地图进行学习,即收集不同规模都市较详细的地图,在分析地图资料的基础上,勾画出该都市内部功能分区,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对比分析,明白得这些都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形成的缘故九、课时安排:四十五分钟十、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一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说课(湘教版必修2)课题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一、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二、教材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是本部分的开篇之作,课本主要涉及以下三部分知识:1、城市区位分析;2城市土地利用及功能分区3、中心地理论(城市体系)。
这三部分都是从空间角度对城市加以描述和介绍。
第一部分,从区位的基本概念着手,理论性较强,课本提出了影响城市分布的两大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在这部分课本没有对各个区位因素逐一加以论述,而是以活动题“海口地理位置示意”“武汉地理位置示意”让学生加以分析。
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之后,教材总结了城镇空间布局的四个特点,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体现本部分的区位侧重点“综合分析”。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区位的另一大方面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随后在“学习有用地理”“学习致用”理念下安排“阅读”内容《城市区位的选择》,符合知识的逻辑规律及学生的认识规律。
第二部分,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是两部分紧密相连的知识,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土地分类,随有以活动的形式提出了土地利用类型,然后通过“大、中、小三类城市土地利用”的图让学生分析得出各类城市土地利用的分布特点,归纳出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主要从位置,大小方面去描述。
城市功能区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深化,两者密切相关,教材按照从理论到案例的组织内容方式,先提出功能区的分类,再提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在案例选择方面,选取上建成区与郊区,及中心商务区,理由是城市各类功能区不是孤立的,而紧密相连,在讲城市化时,郊区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最重要、最受人关注的或者说与乡村区别最大的是中心产区(CBD),这是教材选取它做为城市案例的原因所在。
阅读材料中的“西方城市空间结构本种理论与我国的古代城市规划,得出影响城市的因
素——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因素和交通等因素
三、学情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城市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
此外,从课程以外的媒体中,学生也能经常接触具体城市的知识。
居住在城市中的学生还具有对城市的体验性知识。
因此,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相当多的有关城市的感性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以具体城市的形象孤立存在的。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是在学生已有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对城市的理性思考,并通过认识城市的特征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1.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2.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形成原因
五、教学难点
综合分析影响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六、核心素养1.通过对沧州市城市功能区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其沧州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案例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2.通过探究影响沧州市的功能分区的原因,让学生掌握分析复杂地理现象的一般方法,理解体会地理综合思维分析法
3.通过学生课前的资料搜集,课堂土地的拍卖活动,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4.通过研究城市土地不同的利用方式决定不同的城市功能区,理解城市的合理规划实质就是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渗透人地协调观念。
七、教法学法导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导学小组合作、尝试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说明教学预设
1.导入新课导入:采用不同
尺度视角下的城
市图片
点状城市区位,
片状城市形态,
引出更
大比例尺的面状
——城市功能
区。
学生观看思考用已学过的知识
图片,采用尺度放
小
的方式,既复习了
旧知识,又导入新
课,
引起本节主题。
同
时让学生理解尺
度视角的地理研
究方法。
情境导入
2.【课前自主】
学习检查教师课上订正任务一在简单
复习巩固的基
础上,通过任
务二让学生了
解城市土地利
用的概念、意
义
及类型。
知道
影响城市功能
分区的四方面
因素。
任务三通过学
生的读图分
析,得出城市
土地人三大类
型,为功能区
做好铺垫
新课标倡导自主
学习,本部分将学
生能看懂的知识
放在课前,采用先
导后教的
方法,既培养了学
生自学能力,又节
约了宝贵的课堂
时间。
自主学习,了解
本节可的相关知
识
3.“城市漫步”在了解相关城市
空间相关概念的
基础上,进入本
节重点,影响功
能分区的
原因。
本部分采
用案例教学法,
以沧州市为载
体,运用先进的
卫星地图,以城
市漫步为主题,
从沧州市东南
角的开发区为
起点,第二站
到达沧州物华
批发市场,第
三站
沧州市清真北
大市,一直到
达市中心华北
附近,分别代
表工业区、批
发业、回民区
和商业区,同
时配有相关的
文字介绍。
以学生身边的熟
悉的案例为题材,
这样的课堂是活
跃的,课本知识与
身边案例结合,
学生的兴趣可定
高涨,这样的课堂
肯定是高效的
身边案例,关注
生活,学习地理
4.难点突破展示以沧州市华
北为中心的卫星
图片,通过预设
问题讨论城市地
租水平
给学生讲解自
己的调查结
果,展示在各
个主要路口的
位置地租水平
的高低,通过
绘制出城市地
租线,突破地
租难点
案例教学,结合
实际,
展示地租分布平
面图
在讲解立体图
的基础上,让
学生理解地租
通过立体、平面、
及学生自主活动,
加深对经济因素
最高峰与地租次高峰,配合学案的各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绘制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5.课堂活动《我是CEO》
以土地拍卖活动
为主题
在学生理解掌
握各因素的基
础,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体现
学习有用地理
的新课程理念
合作学习,
教师通过学生活
动总结出影响城
市功能分区的多
种因素,并板书
6.未来城市篇《我为新区做规
划图》学生课下区绘
制,放飞学生
思维。
通过高
考题荷兰兰斯
塔德“绿心”
引导学生去思
考城市规划
思路:以时事热点
雄安新区为题材,
设计课后活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