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2024部编版小学语文三上教学计划

2024部编版小学语文三上教学计划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班级学情分析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而言,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

大多数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能够阅读简单的课外读物。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缺乏主动性、接受能力不强等问题。

因此,本学期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编排了8个单元,包括2个特殊单元(如“预测”阅读策略单元和“观察”习作单元)和6个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

全册共编排课文27篇左右(具体数量可能因版本略有差异),其中精读课文20篇左右,略读课文7篇左右。

教材还安排了阅读链接、资料袋、小练笔等栏目,以及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等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教材特点1.双线组织单元: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和内部联系。

2.强化阅读: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重视方法指导:教科书中的练习活动蕴含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学习语文。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一定数量的生字(如250个左右),会写一定数量的汉字(如250个左右)。

2.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

3.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简单的留言条、请假条等应用文。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和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024 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 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 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以专题组织单元,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如美妙的生活、金色的秋天、奇妙的童话、猜测与推想、发现身边的美、壮丽的祖国山河、大自然的礼物、美好的品质等。

课文形式多样,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且每个单元都配有相应的语文园地,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能力。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中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较为明显,需要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200 个字,会写300 个字,累计认识2000 个字,会写1300 个字。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 万字。

开始练习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如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等。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注重读写结合,通过模仿写作、续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本册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字词的音、形、义。

-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 课文内容复习-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

- 教师通过问题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复习-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4. 写作技巧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写作要求。

-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步骤1. 生字词复习-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字词的音、形、义。

-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 课文内容复习-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

- 教师通过问题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复习-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4. 写作技巧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写作要求。

-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生字词书写、课文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五、教学资源- 课文文本- 生字词卡片- 阅读理解练习题- 写作练习纸张六、教学时间40分钟七、教学反馈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生字词书写、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第【1】篇〗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一个假期的休整之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人又将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教育教学氛围之中。

有道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较为周全的计划更是开好头的关键。

这学期我的教育教学任务是,担任者东镇学堂小学三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及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为了在新的学期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上级领导的有力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主任工作方面:1、学生、班级情况了解。

我的这个班是由原班生和麦地小学的26名学生合并而成,少数民族学生众多,现在全班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5人,汉族5人,少数民族50人,有“学困生”8人,残疾学生3名(其中1名手残疾,1名脚残疾,1名心脏瓣膜先天性发育不全),转马路学生5名,麦地大竹箐学生2名。

2、在管理上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预知。

转马路、大竹箐的学生可能出现难以巩固的情况;学生众多,班级纪律难抓;生源分布较广,学生回家及返校途中情况复杂;学生众多,教室空间不够充足,有疾病大面积传染的可能。

3、班级管理的想法:安全重于泰山,要常讲,常抓,常强调,特别是学生的回家和返校途中。

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特别留住转马路、大竹箐的学生。

做好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对教室、学生碗筷定期消毒。

班中没有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没有完整的班级管理机构,班干部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是搞不好班级的管理的,因此制定有效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组建好完整的班级管理机构、选拔培养班干部是我应该做的第一大件事。

教育班级中的学生关心集体、尊重老师、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必要措施。

除此之外,贯彻落实养成教育方针,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讲究卫生,不随便扔垃圾,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等,继续执行我镇中心校作出的彻底整顿学校脏、乱、差的重要指示,也是我工作的重心之一。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级为新接手班级,对学生的了解不甚清楚,从学生二年级期末考试的成绩及试卷情况来看,基础层面掌握比较扎实。

从报名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不愿意在人前说话,因此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年级为钢笔字书写的起始阶段,要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端正书写姿态,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简析:1、内容及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20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但第五单元没有语文园地,而是在课文之后安排了习作例文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

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美妙的生活、金色的秋天、奇妙的童话、猜测与推想、发现身边的美、壮丽的祖国山河、大自然的礼物、美好的品质。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2、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

(3)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

课文体裁多样。

童话、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备课思路(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备课思路(单元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丽的校园”单元整合备课思路单位:寿光市实验中学小学部姓名:高赛梅【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和一个语文园地。

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的是各个民族的孩子们在一所民族小学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文中少数民族的名称、他们的学校生活,都带给我们一定的新鲜感。

《花的学校》是印度泰戈尔的一篇散文诗,诗歌围绕“花的学校”,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正规教育的不满,其独特的语言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带给学生们不同的新鲜感。

《不懂就要问》叙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学习时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赞扬了他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文中“私塾”“戒尺”等词语,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给他们带来了新鲜感。

这三篇文章既有共性,又各有不同。

其共同点:一是,三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围绕校园生活来编排的;二是文章中都有很多新鲜感的句段。

不同之处有三:一是内容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写的是我国少数民族学校的生活;《花的学校》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将雨后的花比作放假了的学生,快乐地向着天空生长;《不懂就要问》写的是民国时期伟人孙中山的求学故事。

二是文章的体裁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抒情散文,《花的学校》是散文诗,《不懂就要问》是记述文。

三是每课所教语文技能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借助周围景物,抓中心词描写场景;《花的学校》侧重拟人、想象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懂就要问》侧重写人,与本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紧密联系。

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关注和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加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要素提取】依据统编教材单元导语、每课的课后题及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出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1.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都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语文的教学计划14篇

语文的教学计划14篇

语文的教学计划14篇语文的教学计划篇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

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1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树下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重点是能够抓住关键句子,产生民族团结的自豪感。

2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语言描述了雨中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

2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3*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对待学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

重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1.根据提示,自己阅读,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和同学交流。

2.多元识字。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是以我的暑假生活为交际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教学计划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复,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 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 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

2. 语句理解- 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 培养学生的句子分析能力。

3. 课文内容复- 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巩固记忆。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技巧-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复做铺垫。

2. 生字词复- 老师带领学生复重点生字词,对形近字、同音字进行区分。

-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

3. 语句理解- 老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 学生进行句子分析练。

4. 课文内容复-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够巩固记忆。

- 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填空练。

5. 写作技巧复- 老师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

- 学生进行写作练,运用所学写作技巧。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复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明确所学。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复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资源- 课文教材- 生字词卡片- 课件以上就是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一单元

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一单元

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一单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

2. 理解第一单元中的课文内容,并能够简单复述。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的学习。

2. 对课文的理解和复述。

三、教学准备
1.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课文中的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的内容。

2. 词汇和句型学习(15分钟)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跟读,学习第一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

3. 课文理解和复述(25分钟)
分组让学生互相讨论课文内容,并进行复述。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阅读理解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几道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流答案。

5. 小结与反馈(10分钟)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反馈。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练习册中与第一单元相关的习题。

2. 复述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教案的方式对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一单元进行了复习。

教师通过导入、词汇和句型学习、课文理解和复述、阅读理解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巩固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并提高了语文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课文《秋天的雨》、《听听,大自然的声音》、《金色的草地》、《美丽的小兴安岭》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字词,通过查字典、与同学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

4.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与本单元相关的文章,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如能认识一定量的汉字,具备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尚在发展之中。

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主动学习、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等习惯。

二、教材分析。

1. 内容结构。

-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等板块。

课例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

-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如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课文,讲述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的课文等。

2. 教学重点。

- 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学生继续增加识字量,提高写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重点掌握一些笔画较多、结构复杂的生字。

- 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默读、略读等阅读方法。

- 习作教学强调从写句子、段落逐步过渡到写完整的文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根据要求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习作。

3. 教学难点。

- 在阅读中,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 对于习作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把内容写得生动有趣,避免千篇一律也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认识250个生字,会写250个生字。

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 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和段落进行写话练习,能根据要求写简短的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Unit One Teaching PlanI。

Overview of Unit Content1.XXX:This uni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heme of "Imagining Life"。

It consists of three texts: "The Primary School under the Big Green Tree"。

"The School of Flowers"。

and "Ask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aim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grasp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exts。

appreciate and imagine the wonderful childhood life。

love learning and life。

and be positive and upward.2.Key points:1) When reading。

pay n to XXX should learn to grasp key words and XXX。

For example。

in "The Primary School underthe Big Green Tree"。

the n of "Dai。

Jingpo。

Achang。

andDe'ang" makes students feel that this is a school that reflects XXX。

in "The School of Flowers"。

XXX "XXX" gives flowers。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语言《秋天的雨》《黄山奇石》《葡萄沟》《金色的草地》2. 第二单元:金秋时节《古诗两首》(《山行》、《赠刘景文》)《秋天的雨》《夜书所见》3. 第三单元: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语、句子和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语文之美。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辨析、句子成分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和文学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作文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详细过程:播放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学生分享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详细过程: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3. 课文学习: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详细过程: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随堂练习。

4.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详细过程:出示例题,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和答案。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详细过程:学生复述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2. 内容:重点词语:清凉、温柔、美丽、丰收重点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雨。

选择一个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 答案:描述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像一位温柔的姑娘,轻轻地洒在大地上,给人们带来清凉和舒适。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秋天的雨,像一串串珍珠,洒在田野上,滋润着农作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音节、字母的基本认知;2. 研究认读单个字、词语;3. 学会正确书写几个简单的字。

二、教学内容1. 音节和字母的认识;2. 单个字的认读;3. 几个简单字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音节和字母的基本认知;2. 单个字的正确认读;3. 简单字的正确书写。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播放儿歌或拼音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2. 互动法: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3. 演示法:老师示范字的书写方法,学生跟读并模仿。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音节和字母的图片、字的图片、字的书写示范等;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教学课件;3. 笔、纸:用于学生的书写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儿歌或拼音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音节和字母,通过图片和示例进行讲解。

3. 学生跟读和模仿音节和字母的发音。

4. 引导学生认读单个字,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字的图片,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5. 学生跟读和模仿字的发音。

6. 演示几个简单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学生跟写并模仿。

7. 学生进行书写练,老师巡视指导,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8.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是否主动积极地跟读和模仿;2. 考察学生的字的书写准确性,是否能够正确书写几个简单的字;3. 听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他们对研究效果的认知和理解。

八、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记忆大挑战、找一找等,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巩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九、教学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法律术语,保证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易懂性。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篇)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篇)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但第五单元没有语文园地,而是在课文之后安排了习作例文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

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2.本册要求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开始练习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

9.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法。

二、单元分析第一单元: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第二单元: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第三单元: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古诗三首》安排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

《祖父的园子》回忆了“我”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描写了童年时期在故乡生活时的快乐往事,抒发了成年后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梅花魂》的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经历,讲述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故事。

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品味他们对童年的深刻记忆,体会其中浓浓的情意,并关注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

字词句◎认识41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会写10个词语。

◎能发现三个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能运用学过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能交流、总结“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阅读经验。

◎朗读、背诵古诗《游子吟》。

口头表达◎能根据需要向别人提出不同的问题。

◎能认真倾听别人对自己提问的回答,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能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能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并能照样子口头描述一种情景。

书面表达◎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前面学习中形成的经验来体会,此前的教学中,学生都学习了哪些相关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节、场景中蕴含的感情。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圣陶先生在他的《阅读与讲解》中谈到“体会”时是这样说的:所谓体会,得用内省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推及作品;又得用分析的方法,解剖作品的各部,再求其综合;体会绝不是冥心盲索、信口乱说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阅读中体会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5、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能体会课文传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好预习任务,学生初步自主感知课文
2、课堂利用教学资源讲解课文,加深理解
3、课后布置简单的复习任务达到巩固的效果。
4、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与阅读训练。
5、注重好写字教学,对于笔顺及间架结构复杂的字要着重给学生讲解,课上注意巡视指导及个别辅导。
4、能自己组织流利的语言表达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2、通过学习,向往美好的校园生活,有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性。
3、对感兴趣的话题有自己的感受并有积极表达的意愿。
4、能用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本组课文中26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熟知偏旁部首,正确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正确书写笔画顺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有三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做为小学语文中段的开始,本组课文以激发学生新学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都在描述校园的美好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课堂机智结合学生自己的校园生活,调动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憧憬向往。以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组课文中有2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能自主学习知道偏旁部首,了解生字的间架结构及占格。正确书写笔画顺序,能积极通过书写展示汉字的形体美。
2、本组课文21个要求会认识的生字,学生能给要求会认的字进行组词,理解与其他字搭配成词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பைடு நூலகம்地朗读课文,能默读,会浏览课文。
3、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内容。
4、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明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26个生字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与落实。
2、默读课文的训练,快速浏览课文的训练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训练,个别课文段落的背诵。
3、结合生活理解课文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