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定量代谢组学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的代谢组学及肿瘤代谢应用

基于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的代谢组学及肿瘤代谢应用

基于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的代谢组学及肿瘤代谢应用1.引言1.1 概述在代谢组学研究领域,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基于核磁共振和质谱技术的结合,该技术能够在代谢水平上提供全面和准确的信息,进一步揭示生物体内代谢网络的变化与调控机制。

代谢组学通过分析细胞或组织中代谢产物的整体组成和相对含量,可以获得关于生物体内代谢物组成和变化的全貌,有助于了解生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代谢特征和相互作用。

肿瘤代谢学研究是代谢组学的一个热点领域。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征与正常细胞不同,具有高度依赖糖酵解和异常的脂肪酸代谢等特点。

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代谢变化,可以揭示肿瘤的发生机制、进展过程以及治疗反应,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的代谢组学技术,可以通过标记和追踪代谢物中特定同位素的变化,实现对代谢途径和代谢流动的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代谢物的结构信息和代谢途径的动力学变化,进一步拓展了代谢组学的研究领域。

在肿瘤代谢研究中,通过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的代谢组学技术,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肿瘤细胞的代谢特征、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以及与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

这对于肿瘤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基于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的代谢组学技术在肿瘤代谢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该技术,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肿瘤细胞的代谢特征和代谢途径的变化,从而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标。

首先,介绍了代谢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及其在肿瘤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研究核磁-质谱稳定同位素分辨的代谢组学在肿瘤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在糖尿病的应用进展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在糖尿病的应用进展

糖 尿 病 的主 要 病 理 生 理 变 化 为 胰 岛 素 绝 对 或 相 对 不 足 引 起 的糖 、蛋 白质 、脂 肪 、水 及 电解质 等代谢 紊乱 ,为整 体代谢 紊 乱 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因此从代谢 组学 的角度 分析 糖尿病 患 者体液 中的代谢物是 一种崭 新而有 效 的渠 道。通过 对糖 尿病 引起的代谢产物变化进行基 于核磁共 振代谢组学 分析 ,结 合各 种模式识别方 法和生物信 息学 方法 ,可探 索疾病 发生 、发展 过
代 谢 组 学在 糖 尿 病 研 究 方 面 的应 用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 ,日前伞球 有糖尿病 患者 2.46亿 , 且 以每 年新 发 700万 患 者 的 速 度 迅 猛 增 长。 由 于 糖 尿 病 发 病 具有 隐 匿性 ,我 国约 有 3/4 的糖 尿病 患 者 未 能 得 到 及 时 诊 断 J。我 困心 脏病 调查 组 发 现 ,于 tl,内科 急 诊 入 院 或 在 急 诊 留 观治疗 的冠 tl,病患者中 ,仅测空腹血糖值将导 致约 50%的糖 尿 病 患 者被 漏 诊 。 由 -j:不 能 得 到 及 时 有 效 的 治 疗 ,超 过 l/3 的新 诊断患者 已经存在各种并发疗 ,并严 重威 胁患者 的健康 甚至生命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 、治疗迫在眉睫。
1.代谢组学在糖尿病基 础研究 的应用 继 Nicholson开创核磁共振代谢组 学在糖 尿病领域 的应用 后 ,代谢组 学技术逐 渐被 人们所认 知 ,越来越 多 的研 究者 利用 此方 法 对 糖 尿 病 进 行 研 究 。 Hodavance等 通 过 核 磁 共 振 技 术 分析 马的血液样品 ,清楚地辨识与糖尿病 和胰岛素抵抗 相关的 特征信 号[低密度脂 蛋 白(LDL)、极低 密度脂蛋 白(VLDL)、葡 萄糖 、胆碱等 ],认为基于核磁共振 的代谢 组学是研究 2型糖 尿 病的有效方法 ,并指 出 由于幼 马胰 岛素抵抗 的发 生率很 高 ,可 作为研究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和代谢途径 的模型 。肥胖 Zueker (fa/fa)鼠作 为 2型 糖 尿 病 的一 种 重 要 模 型 ,通 过 基 于 核 磁 共 振 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其与正常 Wistar鼠、非肥 胖型 Zucker鼠的 体液 ,可显著辨识动物模型的年龄 、血统 、性别 、fj昼变化 J,同 时研究揭示 l『肥胖 Zucker(fa/fa)鼠线粒 体功 能及蛋 氨酸代谢 的 异 常 ,可 能 导致 肝 脏 能 量 状 态 的 降 低 ,其 肝 脏 组 织 提 取 物 中 脂 肪 酸 、甘 油 三 酯 显 著 增 加 ,谷 胱 甘 肽 及 单 链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减 少 。。。 另外 一 组 研 究 利 用 多 种 代 谢 组 学 技 术 分 析 表 明 肥 胖 Zueker鼠具 有 更 高 的 血 脂 、胆 固 醇 浓 度 ,且尿 素 、花 生 四烯 酸 、 维 生 素 E、牛 磺 胆 酸 也 是 其 生 物 标 志 物 。 多 组 试 验 显 示 肥 胖

(完整版)核磁共振的定量分析

(完整版)核磁共振的定量分析

(完整版)核磁共振的定量分析引言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具有无损、无辐射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定量分析中,核磁共振常被用于确定物质的结构和测定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原理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的原理基于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物质的含量成正比的关系。

在核磁共振光谱中,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积分峰面积来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而言,通过与内标物或标准品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1. 样品的准备:选择适当的标准品或内标物,并准备好待测样品。

2. 仪器设备的设置:根据样品的特性和需求,调整核磁共振仪器的参数和设置。

3. 校准仪器: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或内标物进行仪器的校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测定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入核磁共振仪器中,并进行测量。

记录核磁共振光谱和相应的信号强度。

5. 数据处理:利用所得到的核磁共振光谱进行信号峰面积的积分计算,与标准品或内标物进行比较,得到目标物质的浓度。

注意事项1. 样品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样品类型和浓度范围,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操作:操作仪器时,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和相关实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可重复性。

3. 内标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内标物,确保其与待测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峰面积的比例关系稳定。

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应遵循正确的计算方法,减小误差来源,并进行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验证。

5. 实验环境:实验室应保持恒温、无振动及干净的条件,以避免外界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应用领域核磁共振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药物研发中,核磁共振定量分析可用于药物的纯度、活性成分及相关物质的含量测定。

在环境检测中,核磁共振定量分析可用于污染物的浓度测定。

此外,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用于药物代谢物的定量分析和体内分布的研究。

结论核磁共振的定量分析是一种无损、无辐射的重要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并与标准品或内标物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物质的浓度。

核磁共振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代谢组学是一项新兴的科学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人体代谢物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综合变化,以及代谢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核磁共振技术已经成为了代谢组学研究中最为先进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磁共振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一、核磁共振技术简介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分子结构、分子运动和化学反应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中原子核的自旋和磁性产生的信号进行分析,并通过这些信号来揭示分子的结构以及不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核磁共振技术中,使用的主要是氢原子核的自旋信号进行分析。

二、1. 代谢物定量分析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定量分析生物体内的代谢物。

在这方面,核磁共振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是测定不同代谢物之间的浓度。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临床医学、药物开发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

例如,针对某种疾病或代谢紊乱状况,可以使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不同代谢物之间的浓度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相关问题。

2. 代谢物结构解析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分析代谢物的分子结构。

代谢物的分子结构是了解其功能、代谢途径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的重要前提。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科学家们能够研究不同代谢物之间的分子组成,分析其结构和特性。

3. 微生物代谢分析核磁共振技术还可以用于微生物代谢分析。

微生物代谢物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来分析,在新药研发、食品质量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医学和食品行业的研究人员能够研究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挖掘出新药物或者新型功能食品的开发方向。

三、总结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在定量分析、代谢物结构解析、微生物代谢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代谢组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未来,核磁共振技术还将在代谢组学研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探索更多未知的代谢组学领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和方法手段。

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代谢组学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代谢组学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代谢组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代谢组学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代谢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代谢产物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对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生命体内代谢过程的变化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

本文将从代谢组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流程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代谢组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代谢组学技术主要基于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对生物体内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得到代谢的全貌。

质谱技术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如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复杂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检测。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通过对样品中的代谢物进行核磁共振谱图(NMR)的测定,直接获得代谢产物的结构信息。

二、代谢组学实验流程代谢组学实验通常包括样品采集、代谢产物提取、样品预处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步骤。

1. 样品采集: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

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生物体组织、血液、尿液等。

2. 代谢产物提取: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代谢产物的提取。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抽提、固相微萃取等。

3. 样品预处理:对提取得到的代谢产物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浓缩样品等。

4. 数据采集与分析:使用质谱或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代谢产物的检测和分析,得到代谢谱图或谱图组。

然后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峰识别、定量计算等。

三、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领域代谢组学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生命科学研究: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变化,揭示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代谢通路,进一步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2. 疾病诊断和预测:代谢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对不同组织或体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别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帮助早期诊断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3. 药物研发:代谢组学技术可以评估药物对生物体代谢的影响,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动力学变化,为新药的研发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22
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
2021/6/16
23
结束语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主要技术手段是核磁共振主要技术手段是核磁共振nmrnmr质谱质谱msms色谱色谱hplchplcgcgc其中以其中以nmrnmr为主为主关注内源化合物关注内源化合物对生物体系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对生物体系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定量定性研究上述化合物的上调和下调指示了与疾病毒性上述化合物的上调和下调指示了与疾病毒性基因修饰或环境因子的影响基因修饰或环境因子的影响上述内源性化合物的知识可以被用于疾病的诊断上述内源性化合物的知识可以被用于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筛选
HEWLETT 5972A PACKARD
Mass Selectivs Spectrometer
A B C D
Identification
14
• 优点:集色谱法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法的结构鉴
定能力于一体 , 灵敏度高,可检测到大量低含量 的小分子代谢产物。
• 缺点:无法分析热不稳定性的物质和分子量较大
(3)照射频率与外磁场的比值0 / B0 = / (2 )
2021/6/16
18
• 优点:能够对样品实现非破坏性、非选择 性分析。它是唯一既能定性, 又能在微摩 尔范围定量有机化合物的技术。
• 缺点:灵敏度相对较低, 不适合分析低浓 度代谢物。
2021/6/16
19
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
2021/6/16
2021/6/16
8
目前最常用的分离分析手段是: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 毛细管电泳与质谱联用(CE—MS) 核磁共振(NMR)
2021/6/16
9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ion
n
2D gel, Maldi NMR, MS, GC,
TOF
LC
>109?
~2,500
代谢组学分析检测技术
▪ UPLC, HPLC ▪ CE/microfluidics ▪ LC-MS ▪ FT-MS ▪ QqQ-MS ▪ NMR spectroscopy ▪ X-ray crystallography ▪ GC-MS ▪ LIF detection
Pharma
publication
of 2000
Metabonomics
Holmes and Antti : Explanation of
statistics in Metabonomics
2002
Nicholson: Definition of 1999 Metabonomics
Nicholson, Lindon, and Holmes: 2001 Publication in Nature on
肾毒素:HgCl2、CdCl2、Na2CrO4、硝酸铀 酰、苯酚、对氨基苯酚、六氯丁二烯 (HCBD)、顺铂、2-溴乙胺(BEA)、丙烯亚 胺(PI)等
肝毒素:肼、异硫氢酸萘(ANIT)、半乳糖 胺(GaIN)、羟丁基甲苯(BHT)
例 1. 各 种 肾 毒 素
对 大 鼠 尿 液 1H
NMR 谱的影响。
细胞(cell)
代谢物(metabolite)
代谢组
(metabonome/metabolome)
代谢组学
(metabonomics/metabolomics)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组(proteome)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代谢组学_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平台

代谢组学_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平台

代谢组学 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平台穆塔里甫 吾布利哈斯木 综述 哈木拉提 吾甫尔 审校(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中图分类号:R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5551(2009)05 0648 04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完成表明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命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基因组功能分析。

有人估计认识其功能比认识其结构任务更艰巨,花时间更长(50年或更长)。

研究的热点转移到基因的功能和几个组学!研究:以基因、mRN A、蛋白质、代谢产物为研究对象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进一步提出系统生物学概念,系统生物学包括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涉及数学分析、计算机应用、模型建立和仿真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内容[1-2]。

遗传信息由基因经转录物向功能蛋白质传递.基因功能由其表达产物来体现。

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紧密相连,代谢物则更多地反映了细胞所处的环境,如营养状态,药物和环境污染等影响。

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大多发生于代谢层面,如细胞信号释放、能量传递、细胞间通信等,故代谢组学被认为是组学!研究的最终方向。

代谢组指的是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中,所有代谢组分的集合,尤其小分子物质!,而代谢组学则是一门在新陈代谢的动态进程中,系统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的科学。

1 代谢组学研究的历史回顾N icho lson于1999年提出了代谢组学(metabonomics)的概念。

他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途径[3]。

严格地说,代谢物组应该是指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的代谢产物(metabolite)。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析手段的局限性,更多人倾向于把代谢物组局限于某一生物或细胞中所有的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

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相对应,代谢物组学是一门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监测活细胞中化学变化的科学。

质子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检测

质子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检测

质子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检测一、检测原理质子核磁共振(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代谢组学检测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氢原子在磁场中的磁性变化,检测样品中代谢产物的化学位移,从而确定代谢物的组成和含量。

由于氢原子在生物体内的广泛存在,1H NMR代谢组学检测可以用于研究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异常变化,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二、样本准备样本准备是质子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检测的重要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生物样本可以包括血清、尿液、组织提取物等。

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采集样本时,应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和作息的稳定性等。

样本处理时,应去除蛋白质、脂肪等高分子物质,以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同时,样本应妥善保存,避免光照、温度等对样本质量的影响。

三、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质子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检测的核心步骤。

在采集数据时,应选择合适的磁场强度、脉冲序列、扫描参数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采用内标或外标对数据进行校正,消除基线漂移、信号增益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此外,还应考虑采集过程中样品容器的选择,避免容器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质子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检测的关键步骤之一。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谱图预处理、谱峰解析和定量分析等。

谱图预处理包括基线校正、噪声去除、相位调整等步骤,以提高谱图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谱峰解析则是根据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等信息,确定各代谢物的组成和含量。

定量分析则是根据内标或外标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代谢物的相对浓度。

数据分析则是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模式识别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以挖掘数据中的生物学意义。

五、结果解读与报告结果解读与报告是质子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

应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核磁共振谱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谱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谱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谱技术是一种分析物质结构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它基于原子核与磁场和电磁波作用的现象,能够分析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动力学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代谢组学是应用NMR谱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

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分析体液样品中代谢产物的谱图,可以发现异常代谢的类型和程度,诊断、预测疾病、评估药物影响等。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核磁共振谱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一、技术原理核磁共振谱技术是利用分子内部的核自旋和分子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分子运动的特性来探测分子结构和动力学。

当分子置于强磁场之中,分子内部的核自旋将会先沿着磁场方向取向,然后通过与磁场垂直的电磁波的辐射,跳转到另外一个能量势阱,这个能量势阱称为共振态。

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核具有不同的谱学信号,NMR谱的主要信号来源于氢、碳、氮、磷等核自旋。

二、研究进展1.代谢组学的基础研究核磁共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的研究中,通过分析体液样品中代谢产物的谱图,可以快速、直接地了解疾病患者的代谢情况。

鉴定谱图中哪些代谢产物的水平发生改变,并确定这些代谢物与特定生物过程的关系,进而推断出生物学上的变化,从而为疾病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2.代谢组学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乳腺癌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通过NMR技术分析患者血清、尿液和组织样品中的谱图,可以发现一些代谢物在癌症患者的体内水平明显升高或降低,如脂肪酸、糖类和脂类等代谢物。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可以用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和预测,还可以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乳腺癌发病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3.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在糖尿病代谢组学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分析血清、尿液和组织样品的NMR谱图,可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谱有明显区别。

这些差异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诊断分型,也为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是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

代谢组学研究是对生物体内代谢物组成和代谢过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揭示生命体内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

核磁共振技术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物理手段,能够对物质的结构、分布以及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精准的探测,因此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传统的代谢组学研究主要是运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然而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优秀的谱学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在代谢组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质谱技术相比,核磁共振技术的分辨率更高,对样品不会造成破坏,有助于提高代谢产物的检测精度,并能发现样品中未知代谢产物,这些特点是质谱技术所无法匹配的。

因此,在群体代谢组学研究中,逐渐发展了技术。

技术的核心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对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组成及其在代谢网络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们的身体内的代谢产物无处不存,因此采集样品也非常方便。

通过对生物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得到代谢产物的浓度,从而进一步分析代谢物在代谢通路中的作用,预测生物体代谢服务的功能和进程。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生物医学研究领域。

还包括许多新药研发领域,因为这种技术能够提供一系列与药物代谢有关的定量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改善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开发出新的药物。

目前,我们对复杂的代谢物组成和代谢通路的理解还很有限。

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揭示生物体内庞杂的代谢系统的复杂性,进一步深入探索代谢的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生命系统。

代谢组学检测方法

代谢组学检测方法

代谢组学检测方法代谢组学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代谢产物分析的高通量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有效的帮助。

本文将从代谢组学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技术优势、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代谢组学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的高通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揭示不同生理状况下代谢通路的变化和代谢产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来说,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非靶向代谢组学和靶向代谢组学。

非靶向代谢组学是通过将生物样本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全谱扫描,从而获取代谢组学数据,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统计学建模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实现对代谢通路的揭示和分析。

而靶向代谢组学则是预先选定特定的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通过有选择地检测这些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的变化,来深入研究某一特定生理状况下的代谢过程。

二、代谢组学检测方法的技术优势与传统的生物学方法相比,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通量性: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数千种代谢产物,从而实现高通量的代谢组学分析。

2.高灵敏度: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可以检测极微量的代谢产物,从而实现对代谢过程微小变化的敏感检测。

3.高特异性: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不同代谢通路中的代谢产物,从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更准确地揭示不同生理状况下代谢过程的变化。

4.高准确性: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多重检测和校准来提高代谢产物检测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对代谢组学数据的准确解释和分析。

5.非破坏性:代谢组学检测方法不需要对生物样本进行破坏性处理,从而可以保持生物样本的完整性和原貌性,有利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三、代谢组学检测方法的应用领域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医学领域,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例如,代谢组学检测可以发现代谢疾病患者的代谢通路异常,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定量分析研究

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定量分析研究

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定量分析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定量分析研究是一门关注生物化学和代谢过程的学科,致力于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分类、浓度、变化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探索生物体内的代谢网络,了解代谢途径的作用与调节,以及寻找新的疾病标志物和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代谢组学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

代谢组学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快速、高效地测定大量代谢物,绘制出代谢组图谱,揭示代谢组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代谢组学的发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分类生物体内代谢物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生物功能、代谢途径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化学分类:代谢物按照它们的化学结构可以进行分类,例如脂肪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

功能分类:代谢物按照它们的生物功能可以进行分类,例如抗氧化剂、生长因子、代谢酶等。

代谢途径分类:代谢物按照它们的代谢途径可以进行分类,例如能量代谢途径、脂质代谢途径、氮代谢途径等。

代谢途径分类可以更好地揭示代谢过程的生物学意义。

测定代谢物浓度的方法目前,测定生物体内代谢物浓度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质谱、光谱、电化学、分子成像等。

其中,质谱与核磁共振是目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这两种方法可以对大量的代谢物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并且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质谱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测定多种代谢物,还可以进行代谢物的结构鉴定,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但其缺点在于操作复杂、设备昂贵。

同时,在复杂体液(例如血浆)中的速度较慢,需要进行降噪处理。

与质谱技术相比,核磁共振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更容易、信息更丰富,可以恢复代谢物分子结构的三维径迹,但缺点在于灵敏度较低。

代谢组的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代谢组学利用高通量技术研究代谢组的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已经在许多疾病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以肝病为例,代谢组学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代谢物在肝癌中的浓度显著提高。

核磁共振技术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作者:赵燕丁立建来源:《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年第01期摘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和模式识别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组学技术。

该文简要综述核磁共振技术用于植物代谢研究的实验设计、图谱的获取、模式识别技术及其最新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植物代谢组学模式识别技术代谢组学是定量研究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与基因组和基因组学、转录组和转录组学、蛋白组和蛋白组学等一起构成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是整体系统生物学(global systems biology)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很多研究集中在细胞代谢组学这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与传统植物化学研究不同,它是从整体出发,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植物中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合成途径及相关的基因功能,判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推断基因的功能及其对代谢流的影响[1]。

核磁共振技术作为研究代谢组学中结构分析的一种有利工具,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植物代谢、微生物代谢、药物毒性和疾病诊断中[2~5]。

该方法对样品无损伤,不破坏样品的结构和性质,无辐射损伤;可在一定的温度和缓冲液范围内选择实验条件,能够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进行实验;可研究化学交换、扩散及内部运动等动力学过程,给出丰富的有关动态特性信息[6]。

同时,混合物中不同代谢物的核磁共振响应系数一致,属于无偏向检测技术。

由于植物代谢要比微生物、药物等的代谢复杂,尤其是水生植物代谢研究很少,本文就核磁共振技术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综述。

1 代谢组分析技术与模式识别方法1.1 代谢组核磁共振技术的分析过程代谢组学研究一般包括4个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给予研究对象一定的刺激,如基因的改变,体内生物过程的催化或抑制,致病或致病物质的引入,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改变和刺激时间、强度的变化等等;(2)样品的前处理,前处理方法将依赖代谢物提取方法进行选择,如氯仿提取、酸提取、水提取、甲醇提取等[7~9];(3)用核磁共振分析手段测定其中代谢物的种类、含量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滤噪、重叠峰解析、峰对齐、峰匹配、标准化和归一化等,将这些元数据转变为适合多变量分析的数据形式,使相同的代谢产物在生成的数据矩阵中由同一个变量表示,所有样品具有相同的变量数;(4)采用模式识别和多维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代谢物时空变化与生物体特性的关系,达到从不同层次和水平上阐述生物体对相应刺激响应目的。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代谢组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它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旨在研究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并通过这些变化来探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在大量研究中,核磁共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中,为代谢组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是利用物质中原子和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下的共振现象,来探测和分析物质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物质中的核在外加静磁场下会处于不同的能级中,当外加的射频信号与能级差等于射频能量时,核就会吸收射频能量,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当外加的射频信号断掉后,核自发地返回到低能级,辐射出能量,即产生共振信号。

通过测量这些信号的强度和位置,可以分析出分子的结构和动态过程。

二、核磁共振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1. 代谢产物的检测在代谢组学研究中,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来检测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通过样品中代谢产物的共振信号的强度和位置,可以得到每个代谢产物的质谱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分析这些数据,进而了解每个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变化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破坏细胞结构的情况下对样品进行分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

2. 代谢产物的结构分析核磁共振技术还可以用来分析代谢产物的分子结构。

比如,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检测代谢产物中的化学官能团,通过对共振信号的位置和强度的分析来确定代谢产物的结构。

这种方法依赖于一系列复杂的核磁共振技术,如二维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拉曼等,但是针对具体的样品进行相应的技术调整后,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得到非常高的分辨率,从而达到对代谢产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分析。

3. 代谢通路分析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来分析代谢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代谢通路的结构。

在代谢通路分析中,核磁共振技术可通过检测代谢物间的相互转化得到代谢通路的结构信息。

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

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

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引言: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的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学科,通过对代谢物谱图的分析,可以获取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全面信息。

核磁共振(NMR)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核磁共振(NMR)技术简介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的技术,通过测量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共振现象来获取物质的结构和动态信息。

核磁共振技术具有非破坏性、无辐射、高灵敏度等优点,可以对生物样品进行无损分析。

二、核磁共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1. 代谢物定性与定量分析: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通过对代谢物谱图的分析,确定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从而实现对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全面检测。

同时,核磁共振还可以通过标准物质的定量来实现对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2. 代谢途径研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追踪代谢物在代谢途径中的转化过程,揭示代谢途径的变化规律。

这对于研究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3.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通过对不同组织或生物体样品的代谢物谱图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早期疾病诊断、疾病进展监测以及药物疗效评估等。

4. 药物代谢研究: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对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研究,揭示药物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这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核磁共振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非破坏性等特点,可以同时检测多种代谢物,并提供全面的代谢信息。

此外,核磁共振技术还可以对代谢物进行非靶向分析,有助于发现未知的代谢物。

2. 挑战:核磁共振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面临一些挑战,如样品制备的复杂性、分析时间较长、数据处理与解释的复杂性等。

此外,核磁共振技术对于低浓度代谢物的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代谢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的科学,它对于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代谢组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代谢组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对样品中分子的质量进行精确测量,从而确定其化学成分和结构。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质谱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代谢产物的鉴定、定量分析以及代谢途径的研究。

2.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利用核自旋磁矩进行研究的方法,它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提供生物样品的信息。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核磁共振法被用于鉴定代谢产物、分析代谢途径以及研究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3.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样品中各组分的方法,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离机制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出来,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4.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效率的生物样品分析技术,它可以通过将大量的生物分子固定在芯片上,实现对生物样品的快速、高效的分析。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芯片技术被用于代谢产物的检测、基因表达谱的分析以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等。

5.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生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海量的生物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广泛应用于代谢产物的鉴定、代谢途径的分析以及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等。

6.蛋白质组学分析蛋白质组学分析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全部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提供关于代谢途径中蛋白质的调节作用以及蛋白质对代谢过程的影响等信息。

7.基因组学分析基因组学分析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全部基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生物体的基因表达水平、基因突变以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等。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代谢产物)的学科,主要通过高通量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来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谱系的变化以及代谢途径的调控。

下面将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研究方法:1.采样与预处理:代谢组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采集生物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等。

采样完毕后,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蛋白质沉淀、离心等,以获得纯净的代谢物样本。

2.检测与定性:常见的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包括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

使用质谱技术时,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或液相色谱质谱(LC-MS)来检测和定性代谢物。

核磁共振技术(NMR)则可以用于测定溶液中的代谢物。

3.数据处理与峰识别:通过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数据分析和峰识别,可以得到代谢物的质谱峰图谱。

峰识别是根据峰形、相对分子质量和峰面积,对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过程。

4.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可以对代谢物的峰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并进行注释。

此外,还可以应用多变量统计方法,如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寻找样本组之间的差异。

研究流程:1.定义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例如研究代谢通路的变化、寻找生物标志物等。

2.采样与预处理: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及数量,并进行样本预处理,如去除蛋白质、除去杂质等。

3.代谢物分析与检测: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质谱技术或核磁共振技术,对样本中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根据代谢物的峰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找出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并进行生物信息学注释和功能富集分析。

5.结果解释与验证: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研究中发现的代谢物变化或代谢通路的调控。

进一步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如基因敲除、代谢酶活性测定等。

6.结论提出与研究应用: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关结论,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农业和食品科学等领域。

总结:代谢组学通过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和代谢通路的调控,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并在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定量代谢组学研究江春迎, 王映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50)摘要: 核磁共振技术 (NMR) 既可用于混合体系的定性分析, 又可以用于其定量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分析技术以及各种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 基于核磁共振的定量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样本的分析。

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代谢组学, 并成为定量代谢组学 (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 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论述这种新分析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同时论述其研究过程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以及其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代谢; 代谢组学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4) 07-0949-07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 based on NMRJIANG Chun-ying, WANG Ying-ho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and Functions of Natural Medicines,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50, China)Abstrac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can be used to both identify and quantify chemicals from complex mixtures. Ove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significant technical and experimental advances have made 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qNMR) a valuable analytical tool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a wide variety of samples. This particular approach is now being exploited to characterizethe metabolomes of many different biological samples and is called 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 or targeted metabolic profiling. In this review, some of the strengths, limitations of NMR-based 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will b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necessary for acquisi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ir use for bioanalysis. Recent exam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articular approach to metabolomics studies will be also presented.Key words: qNMR; metabolism; metabolomics代谢 (metabolism) 是生命活动中所有生物化学反应的总称, 代谢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物质基础。

因此, 对代谢物的分析向来就是研究生命活动分子基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由于生物化学反应是连续的, 多数代谢途径之间相互关联, 代谢是以网络的形式在生物系统中发挥作用的, 要认识代谢系统的整体性和网络化, 就需要从整体出发, 采用综合与收稿日期: 2013-12-15; 修回日期: 2014-03-15.*通讯作者 Tel: 86-10-63165216, E-mail: wyh@ 系统的策略, 即系统生物学的思想[1, 2], 这种研究哲学的转变促成了代谢组及代谢组学概念的诞生[3, 4]。

它与基因组和基因组学、转录和转录组学、蛋白组和蛋白组学等一起构成了系统生物学, 是整体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谢组分析主要使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GC- MS或LC-MS) 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NMR)。

NMR 的优点非常明显: ① NMR样品只需要简单的预处理, 尿液和血清是经常使用的样品; ②无损伤性, 不会破坏样品的结构和性质; ③可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进·综述·行实验, 可在一定的温度和缓冲液范围内选择实验条件; ④可以进行实时和动态的检测; 丰富的谱编辑技术可以在不分离样品的情况下, 部分分离和归属复杂样品中的代谢物的信号; ⑤混合物中不同代谢物的NMR响应系数一致, 属于无偏向检测技术;⑥ NMR谱中信号强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 可以对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5]。

因此, NMR方法很适合代谢产物中复杂混合成分的研究。

鉴于以上优势, 以核磁共振波谱学技术为基础的代谢组分析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和较为广泛应用[6−8]。

但基于核磁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也存在两个瓶颈问题。

首先, 与质谱比较, 其灵敏度较差, 近些年来, 由于磁场的提高 (1 000 MHz)、低温探头及微量探头的应用, 使其灵敏度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信随着核磁技术的不断发展, 还将不断改进。

其次, 核磁谱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谱峰重叠严重, 影响了对代谢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本文将对后一个问题在基于核磁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中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综述。

很多生物样品(组织提取物和体液等) 的核磁共振图谱可包含高达5 000多个的响应信号[1]。

对于分析者来说, 如何从大量的核磁图谱数据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是利用分析化学中的化学计量学或化学信息学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海量) 数据进行统计和归类分析, 从而提取代谢特征或代谢时空的整体变化轨迹。

研究之初, 人们采用Binning法对数据进行处理[9, 10]。

此方法将NMR图谱划分为一系列一定宽度的小区域, 每个小区域称为一个bin, 随后对每个bin下的面积进行积分, bin的化学位移及积分面积可提供内源性代谢物特征峰及其浓度变化信息, 利用其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大大简化了数据, 使不同生理状态生物样品的差异有效的进行可视化呈现[11]。

另外一种方法即定量代谢组学 (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 法或靶标轮廓法 (targetd metabolic profiling) 与Binning的主要不同在于, 不再依赖bin的积分面积对浓度进行半定量分析, 而是利用数据库, 对代谢物进行较为精确的定性, 然后采用内标法获得其绝对浓度[12, 13], 最后利用绝对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1 Binning与定量代谢组学的比较作为传统代谢组核磁共振图谱分析法, Binning 法拥有众多优点。

首先, 它可以很大程度上简化图谱, 使得后期分析更加快速、简便; 其次, 分析人员根据分析的需要, 可设定不同的bin宽度值[14], 以达到简化数据的目的。

例如, 当bin宽度为0.04 ppm时, 一个64K点的图谱可简化为250个变量; 另外, 它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分析功能, 从而降低大批量样本分析对分析人员的要求。

但是就像其他分析方法一样, Binning方法不是完美的。

在实际操作中, Binning有两个主要的问题: ①对酸碱度、离子强度等变化造成的化学位移偏差适应性不理想, 从而导致数据的不统一, 影响分析的可靠性; ②分析结果不一定存在实际意义[15, 16], 即在后期的统计学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可能仅仅只能提示一些特定区域的信号值得注意, 但是由于图谱中信号的重叠以及基线的矫正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致使真假信号无法区分。

例如, 在血浆样本中, 甜菜碱与葡萄糖重叠, 因此, 难以获得甜菜碱的浓度的变化(图1)。

Figure 1 Typical 500 MHz 1H NMR spectra of plasma samples and corresponding spectral regions of some plasma metabolites. Assignments: glucose (red); choline (green); betaine (blue) 定量代谢组学研究, 可以避免Binning的这些缺点,在相关的商业软件中,通过去卷积(deconvolution) 和线性叠加 (linear superposition) 方法对NMR谱图进行拟合, 较好地解决了谱峰重叠造成的定性分析困难问题, 同时也增加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软件考虑了生物样本的多样性、酸碱度、离子浓度、温度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图谱的差异, 其数据库包含样品在不同场强 (100~800 MHz)[12]、不同pH值及不同温度下的谱图, 因此,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这种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点有: ①样品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 因此适用于多种生物样品的分析; ②不需要特殊的采样条件; ③分析结果不受样品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④即使对化合物模糊鉴定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其准确浓度。

此外, 由于这种方法可同时获得代谢物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分析人员就能以浓度为变量, 采用统计学对数据进行分析, 而传统的方法都是以积分面积为变量进行分析。

代谢物浓度代表了机体的状态, 因此以浓度为变量进行数据分析, 更利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以及相关代谢途径的阐述[12, 13]。

这种分析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 这种分析方法不像传统江春迎等: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定量代谢组学研究·951·方法, 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 而是需对样品中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物质进行一一比对, 由于样品中物质种类繁多, 分析起来就费时费力; 其次, 由于有些物质重叠较严重, 无法进行鉴定, 还需要采用加样法来辅助分析; 此外, 对于那些含量较低及重叠较严重的物质, 往往会带来较大的分析误差。

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但随着数据库的日渐完善及算法的改进, 其对化合物的鉴定能力也会渐渐提高, 这些缺点将会得以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