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1.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①测参数法:折射率、相对密度、紫外吸收等;②基于化学反应:定氮法、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等。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2.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nm附近(不同蛋白质略有不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利用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原因有二:①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②样品中含有的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蛋白质溶液3.00mg·mL-1、0.9%NaCl 溶液、试样蛋白质溶液。
10mL比色管、1cm石英比色皿、吸量管。
四、实验步骤
1.绘制吸收曲线
用吸量管吸取2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190~400nm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Abs,记录数据并作图。
2.绘制标准曲线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1.0、1.5、2.0、2.5、3.0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波长280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记录数据并作图。
3.样品测定
取适量浓度试样蛋白质溶液,在波长280nm处测其吸光度,重复三次。在已经得到标准曲线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度高,待测溶液的浓度需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先测定试样蛋白质原液的吸光度(1.363),估算浓度为2.0960 mg·mL-1,再将原试液稀释至5倍(即取2mL试液,用0.9%NaCl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估算浓度为0.4192 mg·mL-1,测吸光度,重复三次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图1吸收曲线
在上图吸收曲线中可以看到有两处吸收峰,且在波长225nm处的吸收峰远大于280nm处,这是由于在波长250nm以下时,溶剂吸收较为严重,干扰较大,所以,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应为280nm。
图2标准曲线
将试样所测得吸光度带入标准曲线中求蛋白质含量:
稀释以后的蛋白质的浓度 c x =(Abs -0.0202)/0.6407
原试样中蛋白质浓度 c=(c x *10)/2
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
s =
1
)(1
2
--∑=-
n c c
n
i
i
=2075.0060.0135.0222++
=0.12
相对标准偏差: s r =-c
s
×100% =%100126
.212.0⨯=5.5%